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四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2011全国新课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1)~(3)题。
3
(1)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 )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 )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C D
4
(3)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 )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A 【解析】(1)巴西人口比美国少,巴西高原面积广大,适宜大豆种植,“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开发种植较晚是最大的优势。 (2)巴西大豆的专业化水平、科技投入、劳动生产率都没有美国高。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便宜。 (3)中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品种退化”严重,所以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加大科技投入。中国后备耕地资源少,不能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劳动力投入,加大化肥使用量不能提高大豆质量。
6
考点1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1.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的影响
7
2.美国的两处小麦带,北部为春小麦,中部为冬小麦,造成此差异的原因
小麦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影响其类型的原因主要是热量差异。热量高的地区,小麦能正常过冬,可种植冬小麦;纬度高、热量低的地区,只能种植春小麦。美国北部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南部纬度较低、温度高。
8
3.免耕、休耕和轮作 免耕是指播种前不单独进行土壤耕作,直接在茬地上播种,作物生长期不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免耕可减少耕作机械多次压实、破坏土壤结构,降低了成本和能耗,有利于蓄水、保水,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风蚀等。 休耕是为保护耕地,暂时不进行耕作的一种耕作方式,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 轮作是指在一块田地上轮换栽种几种农作物,以改善土壤肥力、减少病害,又叫轮栽、轮种、倒茬或调茬。 上述三种保护性耕作方式,使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水、风对土壤的侵蚀,保护了耕地,提高了土壤肥力,符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9
4.美国农业的发展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我国发展农业生产,也必须制定一系列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政策、法规和计划,推广大量农业新技术,采取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对策,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0
例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2
玉米 小麦 (1)①②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 。 (2)说明①②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3)A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种植水稻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4)B区域是玉米的主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如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区今后的发展策略应该是什么? 商品谷物农业。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夏季高温多雨,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 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改良品种等。
13
考点2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形成及分布 1.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形成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能充分利用优越的农业自然条件,并借助社会经济条件使农业生产取得最大效益。具体如下所示:
14
2.案例: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及形成条件
15
纬度高,气候湿冷,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靠近东北部工业区,人口稠密,有巨大的消费市场
农业带 分布范围 形成的条件 代号 名称 ① 乳畜带 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 纬度高,气候湿冷,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靠近东北部工业区,人口稠密,有巨大的消费市场 ② 小麦带 中部和北部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 玉米带 乳畜带以南,中部40°N~45°N 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夏季高温,雨热同期 ④ 棉花带 东南部,35°N以南 热量充足,光照丰富
16
⑤ 水果和灌 溉农业带 太平洋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 夏季高温少雨,有利于糖分积累 ⑥ 畜牧和灌 西部落基山和高原盆地 地广人稀,草场广阔 ⑦ 混合 农业带 乳畜带以南、棉花带以北 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⑧ 亚热带 作物带 墨西哥湾沿岸 气候湿热,雨热同期
17
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农业部制定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确定了11种优势农产品,这些农产品确定的依据是: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商品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优势、能够抵御进口冲击的农产品,或在竞争中能够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农产品。 材料二 我国两农业生产区域图
18
(1)为了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定的优势产区在甲、乙两区域符合条件的是 ,试说明原因。
自然条件较好,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产业化基础强,商品量大,区位优势明显。 (2)甲区域的耕作土壤是 ,该区域农业低产田面积较大。请分析农业低产田形成的原因,针对原因应采取什么样的发展策略? 原因:红壤广布,土壤贫瘠;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措施:改良土壤(红壤);合理开发梯田;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多种经营,防止水土流失。 乙 水稻土
19
(3)近年来,乙地区由于土地的超载使用,土壤的肥力呈下降的趋势。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保护?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对土壤进行培肥,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加强对土地的养护,实施轮作和倒茬。(其他措施只要合理即可) (4)图中甲区域农业的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 热量条件优越;劳动力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精耕细作。
20
(5)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年均递增14%,已成为世界农产品第五大出口国。简述我国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有利条件。
①农业资源多样性优势,满足世界市场多样化的产品需求;②市场区位优势,亚洲地区是世界农产品贸易最重要、最具成长潜力的市场,是中国最具优势的市场;③发展现代农业,正在全面提高农业的竞争力。
21
一、选择题 读美国农业带示意图,完成1~2题。
22
C 1.图中①③④农业带(区)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都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资源 B.都受五大湖及东北工业区的影响 C.都有相对良好的气候条件和灌溉水源 D.都与北部的加拿大实行联合经营 2. 图中的美国农业带( ) A.①是乳畜业,②和③是小麦区 B.①是玉米带,③是小麦区 C.①是小麦区,②是玉米带 D.②是棉花带,④是乳畜带 B 【解析】①是玉米带,②是乳畜带,③是春小麦区,④是冬小麦区。
23
读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2002年)表,完成3~4题。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 (hm2/人)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单位面积谷物 产量(kg/hm2) 4 916 5 872 5 870 7 044 6 207 6 175 4 885 3.人均谷物产量最高的是( ) A.上海 B.黑龙江 C.吉林 D.浙江 B
24
4.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该地区增加粮食产量的合理途径应该是( )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大面积采用大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 C.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 D.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 D
25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对2008~2015年优化我国农业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进行了总体部署。据此回答5~7题。
5.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 ①自然条件好 ②生产规模小 ③产业化基础好 ④劳动力数量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以下各地区与优势农产品相一致的是( ) A.成都平原——苹果、油菜、柑橘 B.南疆地区——棉花、水稻、大豆 C.渭河平原——小麦、玉米、柑橘 D.海南岛——天然橡胶、甘蔗、出口水产品 A D
26
7.国家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重大意义包括( )
①是解决我国粮食短缺的唯一选择 ②是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的重大举措 ③是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④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手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27
土地潜力评价是通过对土地自然要素(土壤、气候、地形等)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的评价,揭示土地生物生产力的高低和土地的潜在生产能力。下图为美国农业部土地潜力等级划分图。读图完成8~10题。
注:斜线部分为相应潜力及所适宜的利用范围。
28
8.与图中显示的内容不符的是( ) A.Ⅰ级土地生产能力高,适于精耕细作 B.Ⅲ级土地在利用时受到的限制较小 C.Ⅴ级土地适宜自然保护区、林业、放牧 D.Ⅶ级土地所适宜的利用范围最大 9.美国的Ⅰ、Ⅱ级土地主要分布在( ) A.西北部地区 B.西南部地区 C.中部平原区 D.阿拉斯加州 D C
29
10.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国南方地区Ⅳ级土地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发展生态农业,重点种植春小麦、马铃薯 B.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利用土地和气候资源 C.重点发展水稻种植业,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 D.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积极发展柑橘、苹果等水果业 B
30
二、综合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宁夏中卫市(甲地)为我国最大的硒砂瓜种植基地。该地区硒砂瓜富含18种氨基酸和硒、铁、锌、钙、钾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硒的含量达到了 mg/kg。硒砂瓜个大、水多、瓤红、汁甜,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当地农民创造出了压砂种瓜这一节水保墒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即在土地上压上一层砂砾,铺上一层薄膜,瓜苗就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有效地提高了瓜的质量和产量。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31
(1)试分析甲基地种植硒砂瓜的有利自然条件。
(2)甲基地农民压砂种瓜的原因是 。 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强;土壤肥沃,富含硒等微量元素;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地处河谷地带,地势平坦等。 砂砾能增加 昼夜温差,有利于西瓜糖分积累;砂砾可减少水分蒸发,增加水分下渗,保持土壤水分
32
(3)分析甲基地农民采用薄膜覆盖技术对硒砂瓜生长过程的影响。
(4)比较甲、乙两地区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乙地区种植西瓜的不利气候条件。 薄膜覆盖技术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长期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克服干旱气候条件对西瓜生长的影响;薄膜覆盖技术也可减少土壤热量损失,提高地温,有利于西瓜快速生长。 甲地区降水少,昼夜温差大,光照强,属干旱地区;乙地区雨热同期,降水较多,属半湿润地区。乙地区风沙灾害多,气候较为干旱,昼夜温差较甲地区小。
33
(5)借鉴甲基地的发展经验,简述乙地区改造西瓜种植不良气候条件的措施。
针对风沙灾害多,可建设平原农田防护林;针对气候干旱,应提高防旱节水农业技术,如薄膜覆盖,地方名优特产培育,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等。
34
12.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苹果春华秋实,花期和生长期受气温影响显著。花期气象灾害少,生长地无霜期长,有利于苹果高产和糖分积累。 材料二 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35
(1)简述C地苹果单产和质量优于A地的气候条件及其原因。
(2)分析影响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 (3)山西省也是苹果的重要生产基地,与图示区域相比,自然条件有哪些优势? 与A地相比,C地处于沿海,气候的海洋性明显;春季升温慢,苹果开花晚,避开了春寒等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秋季降温慢,初霜期晚,苹果发育成熟期长,采摘期晚。 西部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沿海地区适合发展海洋渔业;东南部多低山丘陵,地势起伏大,适合发展林业和果业。 降雨少,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