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教學錦囊 一、了解詩歌文學中藉景增情的手法 二、學習音樂摹寫的技巧 三、培養感同身受的同理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教學錦囊 一、了解詩歌文學中藉景增情的手法 二、學習音樂摹寫的技巧 三、培養感同身受的同理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教學錦囊 一、了解詩歌文學中藉景增情的手法 二、學習音樂摹寫的技巧 三、培養感同身受的同理心

2 授課大綱 賞析 問題與討論 測驗與練習 圖片集錦 題解 作者 課文與注釋 主要修辭手法 形音義比較 本課結束

3 題解 「琵琶行」與「琵琶引」 歷代集評 〈琵琶行〉體裁 寫作背景 本詩選自《白氏長慶集》,屬七言樂府詩。詩前有序,說明寫作緣起。 唐憲宗元和十年(西元八一五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當時擔任太子屬官,卻越職上書請求緝(ㄑㄧˋ)捕凶手,因此被貶為江州(故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馬。次年秋天寫作此詩,藉琵琶女天涯淪落的不幸遭遇,抒發自身貶謫失意的愁苦。全詩將琵琶女與詩人的命運相互映照,頗有同病相憐之感。 補充

4 題解 本詩選自《白氏長慶集》,屬七言樂府詩。詩前有序,說明寫作緣起。 唐憲宗元和十年(西元八一五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當時擔任太子屬官,卻越職上書請求緝(ㄑㄧˋ)捕凶手,因此被貶為江州(故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馬。次年秋天寫作此詩,藉琵琶女天涯淪落的不幸遭遇,抒發自身貶謫失意的愁苦。全詩將琵琶女與詩人的命運相互映照,頗有同病相憐之感。 「長慶」是唐穆宗年號,白居易第一次編訂自己的詩文集在長慶四年,故有此稱。關閉

5 題解 本詩選自《白氏長慶集》,屬七言樂府詩。詩前有序,說明寫作緣起。 唐憲宗元和十年(西元八一五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當時擔任太子屬官,卻越職上書請求緝(ㄑㄧˋ)捕凶手,因此被貶為江州(故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馬。次年秋天寫作此詩,藉琵琶女天涯淪落的不幸遭遇,抒發自身貶謫失意的愁苦。全詩將琵琶女與詩人的命運相互映照,頗有同病相憐之感。 字伯蒼,太原人。憲宗元和二年任宰相,剛正有守。後因主張對藩鎮用兵,被當時的大軍閥李師道派人暗殺,死於上朝途中。 關閉

6 題解 本詩選自《白氏長慶集》,屬七言樂府詩。詩前有序,說明寫作緣起。 唐憲宗元和十年(西元八一五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當時擔任太子屬官,卻越職上書請求緝(ㄑㄧˋ)捕凶手,因此被貶為江州(故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馬。次年秋天寫作此詩,藉琵琶女天涯淪落的不幸遭遇,抒發自身貶謫失意的愁苦。全詩將琵琶女與詩人的命運相互映照,頗有同病相憐之感。 白居易時任左贊善大夫,為東宮(太子)屬官,掌傳達命令、規諫過失、指導禮儀、教授課業等工作。依體制,太子屬官不得過問朝中政事。 關閉

7 題解 本詩選自《白氏長慶集》,屬七言樂府詩。詩前有序,說明寫作緣起。 唐憲宗元和十年(西元八一五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當時擔任太子屬官,卻越職上書請求緝(ㄑㄧˋ)捕凶手,因此被貶為江州(故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馬。次年秋天寫作此詩,藉琵琶女天涯淪落的不幸遭遇,抒發自身貶謫失意的愁苦。全詩將琵琶女與詩人的命運相互映照,頗有同病相憐之感。 有同樣不幸遭遇的人互相同情。關閉

8 題解 本詩選自《白氏長慶集》,屬七言樂府詩。詩前有序,說明寫作緣起。 唐憲宗元和十年(西元八一五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當時擔任太子屬官,卻越職上書請求緝(ㄑㄧˋ)捕凶手,因此被貶為江州(故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馬。次年秋天寫作此詩,藉琵琶女天涯淪落的不幸遭遇,抒發自身貶謫失意的愁苦。全詩將琵琶女與詩人的命運相互映照,頗有同病相憐之感。 ▲詩題原作〈琵琶引〉,後人依序文改題。「引」、「行」都是歌曲名 。 關閉 補充

9 題解 白居易的長篇詩歌中,以〈琵琶行〉、〈長恨歌〉最為人熟知,唐宣宗〈弔白居易〉詩云:「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可見其流傳廣遠、家喻戶曉的情形。 〈琵琶行〉描寫音樂的方法 唐代的音樂機構:「教坊」與「梨園」 吟詠白居易的作品 授課大綱

10 題解 白居易的長篇詩歌中,以〈琵琶行〉、〈長恨歌〉最為人熟知,唐宣宗〈弔白居易〉詩云:「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可見其流傳廣遠、家喻戶曉的情形。 作於元和元年,當時白居易任職盩厔(ㄓㄡ ㄓˋ)縣尉,與友人王質夫、陳鴻同遊馬嵬驛附近的仙遊寺,談到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不勝欷歔。王質夫便鼓勵白居易「試以歌之」,以免事跡隨時間的遷移而消沒。白居易於是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長篇敘事詩。詩成後,陳鴻也共襄勝舉,據詩意衍作〈長恨歌傳〉,為唐傳奇名篇之一。〈長恨歌〉敘事詳略得宜,時時參以寫景狀物,多方渲染氣氛,同時又能與人物的心情相照應,創作手法與〈琵琶行〉多有類似之處。 關閉

11 題解 白居易的長篇詩歌中,以〈琵琶行〉、〈長恨歌〉最為人熟知,唐宣宗〈弔白居易〉詩云:「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可見其流傳廣遠、家喻戶曉的情形。 詳見吟詠白居易的作品。解吟,懂得吟詠,也就是下文的「能唱」。事實上〈長恨歌〉和〈琵琶行〉皆不入樂,因此所謂「吟」、「唱」,其實就是拉長音節的「誦」。 關閉

12 題解 白居易的長篇詩歌中,以〈琵琶行〉、〈長恨歌〉最為人熟知,唐宣宗〈弔白居易〉詩云:「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可見其流傳廣遠、家喻戶曉的情形。 家家戶戶都知道。形容事情、名聲傳布極廣。關閉

13 作者 白居易小傳 白居易軼聞故事 白居易,字樂天,原籍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後徙下邽(ㄍㄨㄟ)(今陝西省渭南市)。生於唐代宗大曆七年(西元七七二年),卒於唐武宗會昌六年(西元八四六年),年七十五。 白居易自幼聰慧,出生才六、七個月,便能辨識「之」、「無」二字。年輕時刻苦力學,毫不懈怠,到了「口舌成瘡,手肘(ㄓㄡˇ)成胝(ㄓ)」的地步。德宗貞元十六年(西元八○○年)中進士,曾任翰林學士、杭州(故治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蘇州(故治在今江蘇省蘇州市)刺史等職,於杭、蘇任上頗有治績,深受百姓愛戴。晚年崇信佛教,定居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經常往來龍門香山,自號香山居士;又因寄情詩酒,自號醉吟先生。

14 作者 禮記:「君子居易以俟命。」謂君子處平易以待天命,故以「樂天」為字。 關閉
白居易,字樂天,原籍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後徙下邽(ㄍㄨㄟ)(今陝西省渭南市)。生於唐代宗大曆七年(西元七七二年),卒於唐武宗會昌六年(西元八四六年),年七十五。 白居易自幼聰慧,出生才六、七個月,便能辨識「之」、「無」二字。年輕時刻苦力學,毫不懈怠,到了「口舌成瘡,手肘(ㄓㄡˇ)成胝(ㄓ)」的地步。德宗貞元十六年(西元八○○年)中進士,曾任翰林學士、杭州(故治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蘇州(故治在今江蘇省蘇州市)刺史等職,於杭、蘇任上頗有治績,深受百姓愛戴。晚年崇信佛教,定居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經常往來龍門香山,自號香山居士;又因寄情詩酒,自號醉吟先生。 禮記:「君子居易以俟命。」謂君子處平易以待天命,故以「樂天」為字。 關閉

15 作者 白居易,字樂天,原籍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後徙下邽(ㄍㄨㄟ)(今陝西省渭南市)。生於唐代宗大曆七年(西元七七二年),卒於唐武宗會昌六年(西元八四六年),年七十五。 白居易自幼聰慧,出生才六、七個月,便能辨識「之」、「無」二字。年輕時刻苦力學,毫不懈怠,到了「口舌成瘡,手肘(ㄓㄡˇ)成胝(ㄓ)」的地步。德宗貞元十六年(西元八○○年)中進士,曾任翰林學士、杭州(故治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蘇州(故治在今江蘇省蘇州市)刺史等職,於杭、蘇任上頗有治績,深受百姓愛戴。晚年崇信佛教,定居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經常往來龍門香山,自號香山居士;又因寄情詩酒,自號醉吟先生。 詳見白居易軼聞故事。「辨識之無」後又衍生「粗識之無」、「略識之無」(皆指識字不多,學問不高)、「不識之無」(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等成語。 關閉

16 作者 白居易,字樂天,原籍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後徙下邽(ㄍㄨㄟ)(今陝西省渭南市)。生於唐代宗大曆七年(西元七七二年),卒於唐武宗會昌六年(西元八四六年),年七十五。 白居易自幼聰慧,出生才六、七個月,便能辨識「之」、「無」二字。年輕時刻苦力學,毫不懈怠,到了「口舌成瘡,手肘(ㄓㄡˇ)成胝(ㄓ)」的地步。德宗貞元十六年(西元八○○年)中進士,曾任翰林學士、杭州(故治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蘇州(故治在今江蘇省蘇州市)刺史等職,於杭、蘇任上頗有治績,深受百姓愛戴。晚年崇信佛教,定居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經常往來龍門香山,自號香山居士;又因寄情詩酒,自號醉吟先生。 佛教稱在家佛教徒。關閉

17 作者 白居易的作品分類及風格 新樂府運動 文學史上的齊名並稱 白居易為中唐重要詩人,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詩歌應具有補察時政、洩導人情的功能。早期作品以「新樂府」詩為主,文詞力求清新平易,老媼(ㄠˇ)能解,內容則多反映人生、諷諭時事。與元稹(ㄓㄣˇ)志同道合,時相唱和,世稱「元白」,兩人所倡導的「新樂府運動」帶動中唐詩歌革新,影響深遠。晚年作品追求怡情閒適,與劉禹錫詩酒往來,並稱「劉白」。著有《白氏長慶集》。 授課大綱

18 作者 白居易為中唐重要詩人,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詩歌應具有補察時政、洩導人情的功能。早期作品以「新樂府」詩為主,文詞力求清新平易,老媼(ㄠˇ)能解,內容則多反映人生、諷諭時事。與元稹(ㄓㄣˇ)志同道合,時相唱和,世稱「元白」,兩人所倡導的「新樂府運動」帶動中唐詩歌革新,影響深遠。晚年作品追求怡情閒適,與劉禹錫詩酒往來,並稱「劉白」。著有《白氏長慶集》。 指作文、寫詩都應該扣緊時代、反映現實。合,應當。出自白居易〈與元九書〉:「自登朝來,年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關閉

19 作者 白居易為中唐重要詩人,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詩歌應具有補察時政、洩導人情的功能。早期作品以「新樂府」詩為主,文詞力求清新平易,老媼(ㄠˇ)能解,內容則多反映人生、諷諭時事。與元稹(ㄓㄣˇ)志同道合,時相唱和,世稱「元白」,兩人所倡導的「新樂府運動」帶動中唐詩歌革新,影響深遠。晚年作品追求怡情閒適,與劉禹錫詩酒往來,並稱「劉白」。著有《白氏長慶集》。 補救政令的過失,明察時局的是非。關閉

20 作者 白居易為中唐重要詩人,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詩歌應具有補察時政、洩導人情的功能。早期作品以「新樂府」詩為主,文詞力求清新平易,老媼(ㄠˇ)能解,內容則多反映人生、諷諭時事。與元稹(ㄓㄣˇ)志同道合,時相唱和,世稱「元白」,兩人所倡導的「新樂府運動」帶動中唐詩歌革新,影響深遠。晚年作品追求怡情閒適,與劉禹錫詩酒往來,並稱「劉白」。著有《白氏長慶集》。 宣洩人民的感情。關閉

21 作者 白居易為中唐重要詩人,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詩歌應具有補察時政、洩導人情的功能。早期作品以「新樂府」詩為主,文詞力求清新平易,老媼(ㄠˇ)能解,內容則多反映人生、諷諭時事。與元稹(ㄓㄣˇ)志同道合,時相唱和,世稱「元白」,兩人所倡導的「新樂府運動」帶動中唐詩歌革新,影響深遠。晚年作品追求怡情閒適,與劉禹錫詩酒往來,並稱「劉白」。著有《白氏長慶集》。 從古樂府演變革新,因事立題的一種新詩體。始於建安,盛於中唐元、白提倡「新樂府運動」時期。其特點有三:一是用新題。即根據實際內容自創新題,不再沿用樂府古題。故又名「新題樂府」。二是寫實事。即「歌詩合為事而作」,要求反映現實。三是不以入樂與否為衡量標準。見新樂府運動。 關閉

22 作者 白居易為中唐重要詩人,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詩歌應具有補察時政、洩導人情的功能。早期作品以「新樂府」詩為主,文詞力求清新平易,老媼(ㄠˇ)能解,內容則多反映人生、諷諭時事。與元稹(ㄓㄣˇ)志同道合,時相唱和,世稱「元白」,兩人所倡導的「新樂府運動」帶動中唐詩歌革新,影響深遠。晚年作品追求怡情閒適,與劉禹錫詩酒往來,並稱「劉白」。著有《白氏長慶集》。 年老的婦人。同「老嫗」。關閉

23 作者 白居易為中唐重要詩人,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詩歌應具有補察時政、洩導人情的功能。早期作品以「新樂府」詩為主,文詞力求清新平易,老媼(ㄠˇ)能解,內容則多反映人生、諷諭時事。與元稹(ㄓㄣˇ)志同道合,時相唱和,世稱「元白」,兩人所倡導的「新樂府運動」帶動中唐詩歌革新,影響深遠。晚年作品追求怡情閒適,與劉禹錫詩酒往來,並稱「劉白」。著有《白氏長慶集》。 字微之,自少即與白居易相唱和,並稱「元白」,並同倡新樂府運動。〈離思〉五首其四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膾炙人口,另有傳奇《鶯鶯傳》描寫張生與崔鶯鶯之愛情故事。著有《元氏長慶集》。 關閉

24 作者 白居易為中唐重要詩人,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詩歌應具有補察時政、洩導人情的功能。早期作品以「新樂府」詩為主,文詞力求清新平易,老媼(ㄠˇ)能解,內容則多反映人生、諷諭時事。與元稹(ㄓㄣˇ)志同道合,時相唱和,世稱「元白」,兩人所倡導的「新樂府運動」帶動中唐詩歌革新,影響深遠。晚年作品追求怡情閒適,與劉禹錫詩酒往來,並稱「劉白」。著有《白氏長慶集》。 字夢得,為中唐著名詩人,其詩雄渾爽朗、音節和諧響亮,並頗具美刺諷諭效用。亦曾汲取民歌精華,創作〈竹枝詞〉、〈楊柳枝〉詞等小詩,成就可觀。與白居易時相往來,並稱「劉白」,白居易稱其為「詩豪」。著有《劉夢得文集》。 關閉

25 課文與注釋:序 段意 段析 語譯 序 文意、修辭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26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左遷 指貶官。關閉

27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2.九江郡 即江州。隋代為九江郡,此用舊稱。關閉

28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3.司馬 官名。唐代為各州刺史的屬官,但實際上是閒職,常用來安置貶謫的人。關閉

29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第二年。關閉

30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4.湓(ㄆㄣˊ)浦口 湓水注入長江的入口處。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湓浦,又名湓水、湓江,源自江西省瑞昌市清湓山,流經九江市,注入長江。關閉

31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5.錚(ㄓㄥ)錚然 形容玉石或金屬相擊的清脆聲響。 關閉

32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6.京都聲 京師的聲調。京都,即京師、首都。指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 關閉

33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問這個人的身世。「其人」指問的內容,而非問的對象。關閉

34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7.倡(ㄔㄤ)女 古代以演奏音樂或表演歌舞為業的女子。 關閉

35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7.倡(ㄔㄤ)女 古代以演奏音樂或表演歌舞為業的女子。 關閉 倡,通「娼」。本指以歌舞為業的人,後特指賣淫的女子。 關閉

36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曾經。關閉

37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8.穆、曹二善才 姓穆、曹的二位琵琶師。善才,唐代稱著名的琵琶師。 關閉

38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9.委身 委託終身。指嫁人。關閉

39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0.賈(ㄍㄨˇ)人 商人。關閉

40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1.命酒 命人擺酒。關閉

41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1.命酒 命人擺酒。關閉 此作動詞用,指置酒。關閉

42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盡興的彈奏。快,快意;盡情。關閉

43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終了;結束。關閉

44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2.憫(ㄇㄧㄣˇ)然 感傷的樣子。關閉

45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3.漂淪 漂泊淪落。關閉

46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4.憔悴 失意的樣子。關閉

47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5.轉徙 輾轉遷徙。關閉

48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指四方之地。關閉

49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6.出官 從京師外放,前往地方做官。關閉

50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7.恬(ㄊㄧㄢˊ)然 安然自得的樣子。關閉

51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被這個人的話所感動。斯人,此人。指琵琶女。關閉

52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8.遷謫意 被貶官、放逐的感覺。關閉

53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因此撰作。因,因此;於是。為,音ㄨㄟˊ,寫作。 關閉

54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9.長句 唐人稱七言古體詩為長句,後也兼指七言律詩及七言排律。 關閉

55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共計;總計。關閉

56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字。關閉

57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20.命 命名。關閉

58 課文與注釋:第ㄧ段 段意 段析 語譯 第ㄧ段 文意、修辭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瑟瑟」補充

59 課文與注釋:第ㄧ段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21.潯(ㄒㄩㄣˊ)陽江 指長江流經潯陽北部的河段。 關閉

60 課文與注釋:第ㄧ段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藉蕭瑟的秋夜景致,象徵送別時心境的淒楚。關閉

61 課文與注釋:第ㄧ段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22.瑟瑟 蕭條冷清的樣子。關閉

62 課文與注釋:第ㄧ段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22.瑟瑟 蕭條冷清的樣子。關閉 一說為風聲,辨析見補充。關閉

63 課文與注釋:第ㄧ段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主人、客人同時下馬、上船。此句互文足義。「下馬」和「在船」都包括「主人」與「客」。 關閉

64 課文與注釋:第ㄧ段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23.管絃 管樂器與絃樂器。借指音樂。下文「絲竹」亦同。 關閉

65 課文與注釋:第ㄧ段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不能痛快地喝醉。關閉

66 課文與注釋:第ㄧ段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悲傷。關閉

67 課文與注釋:第ㄧ段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渺遠看不清的樣子。關閉

68 課文與注釋:第ㄧ段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24.江浸(ㄐㄧㄣˋ)月 月光映照在江面上。浸,映照。 關閉

69 課文與注釋:第ㄧ段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出發;啟程。關閉

70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段意 段析 語譯 第二段 文意、修辭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唐代「大曲」和「霓裳羽衣」 關於「綠腰」

71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25.闇(ㄢˋ) 暗地裡;悄悄地。關閉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25.闇(ㄢˋ) 暗地裡;悄悄地。關閉

72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25.闇(ㄢˋ) 暗地裡;悄悄地。關閉 通「暗」。關閉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25.闇(ㄢˋ) 暗地裡;悄悄地。關閉 通「暗」。關閉

73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即「欲言又止」。關閉

74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26.遲 遲疑。關閉

75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兩「相」字皆為代詞性助詞。前者指代「琵琶女(的船)」,後者指代「我(白居易)」。 關閉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兩「相」字皆為代詞性助詞。前者指代「琵琶女(的船)」,後者指代「我(白居易)」。 關閉

76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27.迴燈 重新點燈。關閉

77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28.轉軸 轉動絃軸,以調整琵琶聲調高低。關閉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28.轉軸 轉動絃軸,以調整琵琶聲調高低。關閉

78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試彈幾聲。轉軸、撥絃為彈琵琶前的調音動作。關閉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試彈幾聲。轉軸、撥絃為彈琵琶前的調音動作。關閉

79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29.掩抑 形容聲音低沉。關閉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29.掩抑 形容聲音低沉。關閉

80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30.思(ㄙˋ) 哀愁;悲傷。補充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30.思(ㄙˋ) 哀愁;悲傷。補充

81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30.思(ㄙˋ) 哀愁;悲傷。補充 韻腳,讀ㄙˋ。關閉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30.思(ㄙˋ) 哀愁;悲傷。補充 韻腳,讀ㄙˋ。關閉

82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31.信手 隨手。信,任意;隨意。關閉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31.信手 隨手。信,任意;隨意。關閉

83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連續不斷。關閉

84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32.輕攏(ㄌㄨㄥˇ)慢撚(ㄋㄧㄢˇ)抹復挑(ㄊㄧㄠˇ) 彈奏琵琶的各種技法。攏,手指按琴絃向裡撫弄。撚,左右揉弄琴絃。抹,用撥子向內撥絃。挑,用撥子反手回撥。 關閉

85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32.輕攏(ㄌㄨㄥˇ)慢撚(ㄋㄧㄢˇ)抹復挑(ㄊㄧㄠˇ) 彈奏琵琶的各種技法。攏,手指按琴絃向裡撫弄。撚,左右揉弄琴絃。抹,用撥子向內撥絃。挑,用撥子反手回撥。 關閉 攏、撚為按絃的指法,抹、挑為撥絃的方法。關閉

86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33.霓裳(ㄔㄤˊ) 唐代宮廷舞曲〈霓裳羽衣曲〉的簡稱。 關閉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33.霓裳(ㄔㄤˊ) 唐代宮廷舞曲〈霓裳羽衣曲〉的簡稱。 關閉

87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33.霓裳(ㄔㄤˊ) 唐代宮廷舞曲〈霓裳羽衣曲〉的簡稱。 關閉 古代指下身穿的衣服。即裙子。關閉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33.霓裳(ㄔㄤˊ) 唐代宮廷舞曲〈霓裳羽衣曲〉的簡稱。 關閉 古代指下身穿的衣服。即裙子。關閉

88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34.綠(ㄌㄨˋ)腰 唐代琵琶曲名。關閉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34.綠(ㄌㄨˋ)腰 唐代琵琶曲名。關閉

89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35.嘈(ㄘㄠˊ)嘈(ㄘㄠˊ) 形容琵琶聲音厚重低沉。 關閉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35.嘈(ㄘㄠˊ)嘈(ㄘㄠˊ) 形容琵琶聲音厚重低沉。 關閉

90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低聲說話。關閉

91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36.切(ㄑㄧㄝˋ)切(ㄑㄧㄝˋ) 形容琵琶聲音輕細幽微。 關閉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36.切(ㄑㄧㄝˋ)切(ㄑㄧㄝˋ) 形容琵琶聲音輕細幽微。 關閉

92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37.大珠小珠落玉盤 形容琵琶聲音清脆悅耳,錯落有致。 關閉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37.大珠小珠落玉盤 形容琵琶聲音清脆悅耳,錯落有致。 關閉

93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38.間關鶯語花底滑 形容琵琶聲音婉轉流暢,有如黃鶯在花間鳴啼。間關,形容鳥鳴聲音婉轉。 關閉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38.間關鶯語花底滑 形容琵琶聲音婉轉流暢,有如黃鶯在花間鳴啼。間關,形容鳥鳴聲音婉轉。 關閉

94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39.幽咽(ㄧㄝˋ)泉流水下灘 形容琵琶聲音低沉微弱,有如泉水流向淺灘。幽咽,形容聲音低沉微弱。 關閉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39.幽咽(ㄧㄝˋ)泉流水下灘 形容琵琶聲音低沉微弱,有如泉水流向淺灘。幽咽,形容聲音低沉微弱。 關閉

95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聲音堵塞。關閉 39.幽咽(ㄧㄝˋ)泉流水下灘 形容琵琶聲音低沉微弱,有如泉水流向淺灘。幽咽,形容聲音低沉微弱。 關閉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聲音堵塞。關閉 39.幽咽(ㄧㄝˋ)泉流水下灘 形容琵琶聲音低沉微弱,有如泉水流向淺灘。幽咽,形容聲音低沉微弱。 關閉

96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40.冷澀 形容琵琶聲音凝滯,有如泉水因過於寒冷而凍滯不流通。 關閉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40.冷澀 形容琵琶聲音凝滯,有如泉水因過於寒冷而凍滯不流通。 關閉

97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41.凝絕 凝滯斷絕。關閉

98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另外。關閉

99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42.幽愁闇恨 深藏心中的愁怨。幽、闇,都是隱微不顯的意思。 關閉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42.幽愁闇恨 深藏心中的愁怨。幽、闇,都是隱微不顯的意思。 關閉

100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突然。關閉

101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43.迸(ㄅㄥˋ) 向外飛濺。關閉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43.迸(ㄅㄥˋ) 向外飛濺。關閉

102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44.收撥當心畫 收起撥子,用撥子在琵琶中心劃過去。表示樂曲結束。撥,彈奏絃樂器時用以撥動絲絃的工具。 關閉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44.收撥當心畫 收起撥子,用撥子在琵琶中心劃過去。表示樂曲結束。撥,彈奏絃樂器時用以撥動絲絃的工具。 關閉

103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45.裂帛 撕裂絲帛。形容琵琶聲尖銳高亢。關閉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45.裂帛 撕裂絲帛。形容琵琶聲尖銳高亢。關閉

104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46.舫(ㄈㄤˇ) 船的通稱。關閉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46.舫(ㄈㄤˇ) 船的通稱。關閉

105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披甲的戰馬。形容精銳強悍的騎兵。關閉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披甲的戰馬。形容精銳強悍的騎兵。關閉

106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去來」補充 段意 段析 語譯 第三段 文意、修辭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107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47.沉吟 深思不決的樣子。關閉

108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擱置。關閉

109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整理。關閉

110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限於「衣裳」一詞,讀ㄕㄤ˙。關閉

111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48.斂容 端正容貌,表示肅敬莊重。關閉

112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49.蝦(ㄏㄚˊ)蟆(ㄇㄚ˙)陵 地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唐代以出名伎、產美酒聞名。 關閉

113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50.教坊(ㄈㄤ) 官署名。唐代開始設置,負責管理宮廷音樂、舞蹈的教習、演出。關閉

114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51.第一部 唐代教坊中將優伶、歌伎分部編隊,第一部即第一隊。關閉

115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51.第一部 唐代教坊中將優伶、歌伎分部編隊,第一部即第一隊。關閉 演戲或奏樂、唱歌的人。關閉

116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52.伏 通「服」。佩服。關閉

117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53.秋娘 指歌伎。唐代歌伎常名為秋娘,後借指歌伎。 關閉

118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54.五陵年少 指京師一帶的富貴子弟。五陵,指漢高祖、惠帝、景帝、武帝、昭帝五位帝王的陵墓,都位於長安城北,為當時豪族巨富聚集之處。 補充

119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54.五陵年少 指京師一帶的富貴子弟。五陵,指漢高祖、惠帝、景帝、武帝、昭帝五位帝王的陵墓,都位於長安城北,為當時豪族巨富聚集之處。 補充 (相似:紈絝子弟、膏粱子弟、千金之子) (相反:繩樞之子、藜藿子弟) 關閉

120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55.纏頭 古代舞者常以彩錦纏頭,表演完畢後,賓客贈送舞者彩錦,稱為「纏頭」。後借指送給歌、舞伎的財物。 關閉

121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56.紅綃(ㄒㄧㄠ) 輕薄精細的紅色絲織品。綃,絲織品。 關閉

122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57.鈿(ㄉㄧㄢˋ)頭雲篦(ㄅㄧˋ) 兩端鑲有金花的雲紋細梳。鈿,用金銀珠寶鑲製成的花形飾品。雲篦,有雲紋圖案的梳子。篦,細密的梳子。 關閉

123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58.擊節 打拍子。關閉

124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59.血色羅裙翻酒汙(ㄨˋ) 鮮紅色的羅裙因酒杯翻覆而弄髒。血色,鮮紅色。羅,質地輕軟有疏孔的絲織品。 關閉

125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59.血色羅裙翻酒汙(ㄨˋ) 鮮紅色的羅裙因酒杯翻覆而弄髒。血色,鮮紅色。羅,質地輕軟有疏孔的絲織品。 關閉 傾倒。關閉

126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59.血色羅裙翻酒汙(ㄨˋ) 鮮紅色的羅裙因酒杯翻覆而弄髒。血色,鮮紅色。羅,質地輕軟有疏孔的絲織品。 關閉 韻腳,讀ㄨˋ。關閉

127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60.秋月春風等閒度 青春年華輕易地虛度。秋月春風,借指青春年華。等閒,輕易;隨便。 關閉

128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60.秋月春風等閒度 青春年華輕易地虛度。秋月春風,借指青春年華。等閒,輕易;隨便。 關閉 (相似:良辰美景、春花秋月)關閉

129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相似:春去秋來、兔走烏飛、日居月諸)關閉

130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61.顏色故 容顏衰老。關閉

131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蕭條;不熱鬧。關閉

132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指賓客。關閉

133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年紀大。關閉

134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62.浮梁 唐縣名。在今江西省浮梁縣,為唐代重要的茶市。 關閉

135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63.去來 來來去去。指「商人」往來各地做生意。 關閉

136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商人)去來江口(琵琶女)守空船。關閉

137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63.去來 來來去去。指「商人」往來各地做生意。 關閉 一說為偏義複詞,辨析見「去來」補充。 關閉

138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64.夢啼妝淚紅闌干 夢中啼哭,使得塗過脂粉的臉上掛滿淚痕。紅,指胭脂色,用來形容妝淚。闌干,涕淚縱橫的樣子。 關閉

139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竹木或金屬條編成的柵欄。亦作「欄杆」。李白〈清平調〉:「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春風消解了君王的無限遺憾,那是因為在沉香亭的北邊,貴妃娘娘正倚著欄杆對著牡丹。)關閉 64.夢啼妝淚紅闌干 夢中啼哭,使得塗過脂粉的臉上掛滿淚痕。紅,指胭脂色,用來形容妝淚。闌干,涕淚縱橫的樣子。 關閉

140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段意 段析 語譯 第四段 文意、修辭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杜鵑啼血的傳說

141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65.唧唧 嘆息聲。關閉

142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彼此都是流落在外或際遇相同的人。關閉

143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告別;離開。關閉

144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借指音樂。關閉

145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66.黃蘆苦竹 皆植物名。黃蘆,枯黃的蘆葦。苦竹,竹的一種,筍有苦味。 關閉

146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朝夕;早晚。此指每日。關閉

147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67.杜鵑 鳥名。又名子規、杜宇。相傳為古代蜀王杜宇死後魂魄所化,日夜悲啼,聲音淒切,直至出血而死。 關閉

148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68.春江花朝(ㄓㄠ)秋月夜 泛指良辰美景。關閉

149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68.春江花朝(ㄓㄠ)秋月夜 泛指良辰美景。關閉 百花盛開的早晨。比喻美好的時光。關閉

150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69.還獨傾(ㄑㄧㄥ) 卻獨自喝酒。還,卻。傾,指倒酒。  關閉

151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70.嘔(ㄡ)啞(ㄧㄚ)嘲哳(ㄓㄚˊ) 形容聲音嘈雜不和諧。 關閉

152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琵琶的旋律。語,樂音;調子。關閉

153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71.暫 一下子。關閉

154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清爽。關閉

155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72.更(ㄍㄥˋ) 再。關閉

156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73.翻 改寫。關閉

157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凡是非原創的藝術,都可稱之為「翻」。白居易根據琵琶女所彈所說寫成詩歌,故曰「翻作」。關閉 73.翻 改寫。關閉

158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絃絃轉急;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坐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段意 段析 語譯
段意 段析 語譯 第五段 文意、修辭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絃絃轉急;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坐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授課大綱

159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絃絃轉急;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坐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很久。關閉

160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絃絃轉急;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坐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74.卻坐 退回坐下。卻,退。關閉

161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絃絃轉急;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坐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75.促絃 收緊絲絃。促,收緊。關閉

162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絃絃轉急;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坐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悲傷淒涼的樣子。關閉

163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絃絃轉急;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坐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76.向前 先前。關閉

164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絃絃轉急;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坐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77.掩泣 掩面哭泣。關閉

165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絃絃轉急;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坐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78.青衫 青色衣衫。為唐代八、九品低階文官的服色。 關閉

166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段意:交代創作時間、地點、動機及詩人的處境。 關閉

167 課文與注釋: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段析:概述主要人物及故事情節,並點示全詩主旨:「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與「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遙相呼應。關閉

168 課文與注釋:序 段意 段析 語譯 語譯:元和十年,我被貶為九江郡司馬。第二年秋天,在湓浦口送客。夜晚聽到有人在船上彈琵琶,聽那絃聲,鏗鏘清脆,有京城聲調的風味。一問之下,才知那人原是長安歌伎,曾向穆、曹兩位琵琶師學過琵琶。年歲大了,容貌衰老,便嫁給商人做妻子。於是我叫人準備酒席,請她盡情地彈奏幾曲。彈完之後,她感傷地談起年輕時歡樂的舊事;而今卻漂泊淪落、消瘦失意,輾轉遷徙各地。我被貶到地方做官兩年,一直安然自得,因她的話而有所感觸,這一夜才開始有了被貶官的感受,因此作了一首七言古體詩送給她。共六百一十六字,取名為〈琵琶行〉。 關閉 序 文意、修辭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69 課文與注釋:第ㄧ段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段意:寫送別友人時,夜景、岸景、江景所烘托出來的悲涼氣氛。 關閉

170 課文與注釋:第ㄧ段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段析:首句點出送客的時間、地點。接著寫秋夜之景、掃興之情和離別之緒,為全詩奠定悲涼感傷的基調,並以「忽聞水上琵琶聲」為情節轉折處,引啟下段。 關閉

171 課文與注釋:第ㄧ段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語譯:夜裡在潯陽江口送客,江邊楓葉紅荻花白,秋意蕭條冷清。主人與客人下了馬,上了船,舉杯想要喝酒,卻沒有音樂助興;就算醉了也不盡興,心情黯淡地即將告別,這時夜空一片蒼茫,月光映照在江面上。忽然聽見水面上傳來一陣琵琶聲,主人竟忘了回去,客人也沒有出發。 關閉

172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段意:寫商婦彈琵琶的神態、技巧,及精彩絕倫的樂音。 關閉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段意:寫商婦彈琵琶的神態、技巧,及精彩絕倫的樂音。 關閉

173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段析:作者先寫琵琶女出場,既表現出作者急欲見到彈奏者的心情,也刻劃出琵琶女的猶豫;並藉由各種彈奏時的動作來展現琵琶女之技藝純熟,又以各種具體事物來比喻抽象的聲音,完整地表現出一支琵琶曲的彈奏過程,為本詩集中描寫聲音的重要段落。 關閉

174 語譯:找到琵琶聲的來源,低聲地詢問彈奏的人是誰,琵琶聲停了下來,好像要說話,卻又遲疑不決。我們把船靠過去,邀她出來相見,斟上酒,重新點燈,再度開宴。再三呼喚催促,她才出來,出來時還抱著琵琶,遮住了大半邊的臉。她轉動絃軸,撥動琴絃兩三下,還不成曲調,就已融入了情感。一絃絃低沉的琴聲裡充滿了哀愁,似乎在訴說一生的消沉失意。低垂著眉頭,隨手不斷地彈奏,說盡無限的心事。輕輕撫按、慢慢揉弄,時而內撥、時而回撥,先彈霓裳羽衣曲,又彈綠腰。大絃低沉的聲音有如一陣急雨,小絃輕細的聲音有如耳邊細語;低沉、輕細兩種聲音交錯地彈奏,像大大小小的珠子滾落在玉盤上,清脆悅耳,錯落有致。那聲音先是婉轉流暢,如黃鶯在花間鳴叫;那聲音有時低沉微弱,如泉水流向淺灘。漸漸地有如泉水因寒冷而凍結,絃聲也漸漸凝滯起來,凝滯到完全斷絕不通,聲音也暫時停歇。另有深藏在心中的愁怨流露出來,雖然沒有聲音,卻勝過任何聲音。忽然絃聲又起,像銀瓶突然破裂,水漿飛濺;又像鐵甲騎兵突然衝出,刀槍震動作響。曲子結束,收撥時在琵琶中心劃過去,四條絃一起發出高亢的聲音,有如撕裂絲帛。四周的船隻靜悄悄的,只見江心泛著一片秋月的白光。 關閉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段意 段析 語譯 第二段 文意、修辭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175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段意:商婦自述身世,藉今昔對比,慨嘆目前處境的悲涼。 關閉

176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段析:本段藉琵琶女的動作神情及其自述身世,揭示其性格形成的基礎,在由盛而衰的過程中,完成了對琵琶女形象的塑造。 關閉

177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語譯:她沉思不語,將撥子插在琵琶絃縫間,整理衣裳,神情肅然地站起來,說:「我本來是京城人,家住蝦蟆陵。十三歲學成了彈琵琶的技藝,名字列在教坊的第一部。彈完曲子,常使琵琶師佩服,妝扮過後,總讓其他歌伎忌妒。京師的富貴子弟爭著給獎賞,每奏完一曲,得到的彩綢不知道有多少。他們鑲著金花的雲紋梳子,用來打拍子而敲碎了,鮮紅的羅裙,因打翻酒杯而弄髒了。年復一年只知歡笑取樂,青春年華輕易地虛度了。後來弟弟去從軍,阿姨也死了,日子一天天過去,我的容貌逐漸衰老。從此門前冷冷清清,賓客愈來愈少,年歲大了,只好嫁給商人做妻子。商人只重視賺錢,不在乎別離,上個月他又到浮梁去採購茶葉。他往來於各地做生意,而我也經常在江口守著空船,明亮的月色圍繞著船,江水顯得格外淒冷。深夜裡忽然夢見年輕時歡樂的往事,從夢裡哭醒過來,塗過胭脂的臉上滿是淚痕。」關閉

178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段意:作者聽完商婦自述,引發共鳴,道出心中深沉感受。並交代作琵琶行的緣由。關閉

179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段析:本段開頭四句是從寫琵琶女的身世到抒發作者自身感慨的過渡,「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是全詩主旨。 關閉

180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段意 段析 語譯 語譯:我聽了琵琶聲已經嘆息,又聽這一番話,更是嘆息不已。彼此都是流落天涯的人,一旦相逢,為什麼一定要曾經相識!「我從去年離開京城,被貶到潯陽,身體經常生病;潯陽這地方偏僻沒有音樂,一年到頭都聽不到音樂聲。住家靠近湓江,地勢低窪而潮溼,房子四周長滿了黃蘆和苦竹;在這裡早晚能聽到什麼呢?只有杜鵑的悲啼和猿猴的哀鳴。在春天江邊花開的早晨,和秋月當空的夜晚,往往拿了酒,卻只能獨自喝。難道沒有山歌和村笛?只是嘈雜不和諧,很難聽得入耳。今夜聽了妳彈的琵琶樂曲,就像聽到仙樂一般,耳朵突然清爽了起來。請不要推辭,再坐下來彈奏一曲,讓我為妳寫一首琵琶行。」 關閉 第四段 文意、修辭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181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絃絃轉急;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坐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段意:商婦臨別一曲,眾人感泣。關閉

182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絃絃轉急;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坐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段析:詩人對於這次彈奏僅以一筆掠過,與首次演奏的詳寫遙相映襯,並以「皆掩泣」、「悄無言」等表明這次彈奏的感染力勝過前次,融入了更強烈的情感。關閉

183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絃絃轉急;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坐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語譯:聽完我的話,她似乎有所感慨,站立了許久,她退回坐下,收緊琴絃,絃聲轉為急促;音調悲傷淒涼,和先前彈的不同。在座的人再聽到這樂曲,都不禁掩面哭泣。座中淚流最多的是誰呢?就是江州司馬,他的青衫都被淚水沾溼了。 關閉

184 主要修辭手法 借代 1.善才→唐代稱著名的琵琶師 2.江湖→四方之地 3.管絃→音樂 4.秋娘→歌伎 5.秋月→青春 6.車馬→賓客
7.絲竹→音樂

185 主要修辭手法 轉品 1.遂命酒。→「酒」名詞作動詞用。

186 主要修辭手法 頂針 1.使快彈數曲。曲罷。 2.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3.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187 主要修辭手法 互文 1.主人下馬客在船。 互文修辭補充

188 主要修辭手法 誇飾 1.千呼萬喚始出來。

189 主要修辭手法 譬喻 1.大絃嘈嘈如急雨。﹝明喻﹞ 2.嘈嘈切切錯雜彈。﹝略喻﹞ 3.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借喻﹞
4.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略喻﹞ 5.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借喻﹞ 6.四絃一聲如裂帛。﹝明喻﹞

190 主要修辭手法 類疊 1.大絃嘈嘈如急雨。 2.嘈嘈切切錯雜彈。

191 主要修辭手法 提問 1.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2.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3.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授課大綱

192 形音義比較:一字多義比較 ㄧㄝˋ 形聲音悲淒滯塞 幽咽泉流水下灘。 ㄧㄢˋ 動通「嚥」 他被罵得眼淚直往肚子裡咽。 ㄧㄢ 名喉嚨 咽喉。

193 形音義比較:一字多義比較 相 ㄒㄧㄤ (副)互相 1.相逢何必曾相識。 2.母親和姨娘反而成了患難相依的伴侶。(琦君〈髻〉)
3.守望相助、兩地相思。 (副)遞相。表示更迭、輪替 1.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司馬光〈訓儉示康〉) 2.父子相傳、代代相傳。 (助)代詞性助詞。指動作施作的對象 (一)指代第一人稱「我(們)」: 1.移船相近邀相見。 2.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二)指代第二人稱「你」: 1.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李白〈長干行〉) 2.實不相瞞、相見恨晚。 (三)指代第三人稱「他」: 1.移船相近邀相見。 2.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韓愈〈師說〉)

194 形音義比較:一字多義比較 相 ㄒㄧㄤˋ (動)占視 相面算卦。 (動)輔助;幫助 相夫教子。 (名)面貌 長相清秀。 (名)官職名
宰相、丞相。

195 形音義比較:一字多義比較 命 1.遂命酒,使快彈數曲。 2.遂命僕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1.命曰琵琶行。
(動)命令;差遣 1.遂命酒,使快彈數曲。 2.遂命僕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動)命名 1.命曰琵琶行。 2.命名、命題。 (動)以為 自命不凡。 (名)生命 性命、博命、謀財害命。 (名)命運 苦命、宿命、死生有命。 (名)上對下的指示 遵命、奉命、臨危受命。

196 形音義比較:形近字比較 舫 (ㄈㄤˇ) 坊 (ㄈㄤ) 仿 妨 (ㄈㄤˊ) 船的通稱 1.東船西舫悄無言。 2.遊舫、畫舫(裝飾華麗的遊船)。
官署名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街道、里巷 街坊、坊間。 小規模工作場所 染坊、工作坊。 仿 依樣加以模擬、學習 模仿、效仿、仿古、仿冒。 似;像 年紀相仿。 (ㄈㄤˊ) 損害;阻礙 妨害、妨礙、不妨、無妨。

197 形音義比較:形近字比較 迸 (ㄅㄥˋ) 併 (ㄅㄧㄥˋ) 拼 (ㄆㄧㄣ) 向外飛濺 1.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2.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鏗然有聲。(方苞〈左忠毅公軼事〉) 3.火花迸濺、滿眼金星亂迸。 (ㄅㄧㄥˋ) 合在一起 合併、歸併、併攏、併吞。 一起 一併、併發症。 (ㄆㄧㄣ) 將零星的事物綴合 拼圖、拼貼、東拼西湊。

198 形音義比較:形近字比較 闇 (ㄢˋ) 黯 諳 (ㄢ) 暗地裡;隱密地 尋聲闇問彈者誰。 幽深的 別有幽愁闇恨生。 暗淡沒有光澤
黯淡、黯然失色(黯淡而失去光彩)。 頹喪感傷 黯然神傷(心神沮喪,神情憂傷)、黯然銷魂(心神沮喪好像失去了魂魄)。 (ㄢ) 熟悉;知曉 1.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王建〈新嫁娘詞〉) 2.熟諳、不諳水性。 授課大綱

199 賞析 課文深度鑑賞 〈琵琶行〉有序有詩。詩前小序概述故事發生的時、地、人物,並交代作詩的原由──「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用樸實的文字提點長詩綱領,將樂音及情感的描述留待詩中發揮。全詩可分五段。第一段記述夜晚送客的情景,及「忽聞琵琶聲」的過程,井然有序,彷若實況重現。第二段寫邀請彈者相見及琵琶女的第一次演奏。「千呼萬喚始出來」二句將琵琶女的矜持、遲疑,刻劃得栩栩如生,從而引出讀者的好奇,更為下文「幽愁闇恨」預留伏筆。 (接下頁)

200 賞析 〈琵琶行〉有序有詩。詩前小序概述故事發生的時、地、人物,並交代作詩的原由──「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用樸實的文字提點長詩綱領,將樂音及情感的描述留待詩中發揮。全詩可分五段。第一段記述夜晚送客的情景,及「忽聞琵琶聲」的過程,井然有序,彷若實況重現。第二段寫邀請彈者相見及琵琶女的第一次演奏。「千呼萬喚始出來」二句將琵琶女的矜持、遲疑,刻劃得栩栩如生,從而引出讀者的好奇,更為下文「幽愁闇恨」預留伏筆。 (接下頁) 謹言慎行,拘謹不自然的樣子。關閉

201 賞析 接著,將焦點轉移至樂音的具象化,並分別由情感、技法、旋律等方面描述演奏情形:「轉軸撥絃三兩聲」二句,寫試音;「絃絃掩抑聲聲思」六句,透過技法、樂曲的敘述,流露琵琶女「心中無限事」的愁緒。「大絃嘈嘈如急雨」十二句,以各種譬喻描寫旋律,活靈活現。「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句,以樂曲戛(ㄐㄧㄚˊ)然而止後,聽眾無言的反應,襯顯出音樂的感染力量,而「唯見江心秋月白」則藉外在景象烘托無窮餘韻。 ⊙

202 賞析 接著,將焦點轉移至樂音的具象化,並分別由情感、技法、旋律等方面描述演奏情形:「轉軸撥絃三兩聲」二句,寫試音;「絃絃掩抑聲聲思」六句,透過技法、樂曲的敘述,流露琵琶女「心中無限事」的愁緒。「大絃嘈嘈如急雨」十二句,以各種譬喻描寫旋律,活靈活現。「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句,以樂曲戛(ㄐㄧㄚˊ)然而止後,聽眾無言的反應,襯顯出音樂的感染力量,而「唯見江心秋月白」則藉外在景象烘托無窮餘韻。⊙ 形容突然停止。關閉

203 賞析   第三段以「沉吟放撥插絃中」二句帶出琵琶女自述身世。從「自言本是京城女」以下二十二句,依序交代籍貫、學藝經過、遭遇與內心感懷,尤以年少獻藝時的風華萬千、迷倒眾生,與年老色衰後的門前冷落、獨守空閨對比,頗能凸顯其心中傷悲。最後以二「夢」字渲染往事如夢,一去不返的無奈,更增惆悵。

204 賞析   第三段以「沉吟放撥插絃中」二句帶出琵琶女自述身世。從「自言本是京城女」以下二十二句,依序交代籍貫、學藝經過、遭遇與內心感懷,尤以年少獻藝時的風華萬千、迷倒眾生,與年老色衰後的門前冷落、獨守空閨對比,頗能凸顯其心中傷悲。最後以二「夢」字渲染往事如夢,一去不返的無奈,更增惆悵。 形容出眾的風韻才華。關閉

205 賞析 第四段「我聞琵琶已嘆息」四句承上啟下,「同是天涯淪落人」更將琵琶女與自身的境遇串連。故再緊接著以「我從去年辭帝京」十二句,陳述自己謫居潯陽,不僅環境惡劣,內心也悲苦,使讀者更能理解作者「聞琵琶」後的情緒起伏,從而體會「江州司馬青衫溼」的原因。

206 賞析   全詩層層敘寫,將外在氣氛與內在心情緊密結合,使琵琶女與詩人淪落之恨遍布大江、明月、楓葉、荻花……,處處著情。此外,作者運用疊字、譬喻等手法生動地重現琵琶女演奏情景,也開創了文學作品描寫音樂的嶄新境界。 相關範文: 〈夜聞歌者宿鄂州〉 授課大綱

207 問題與討論 課文引導問題設計 一、本詩以「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二句作結,其情感的表達與傳統社會的含蓄壓抑有何不同? 參考答案 二、請選擇一首中文歌曲,賞析其歌曲意涵與藝術手法,並闡明曲意與激起個人共鳴之處。 授課大綱

208 問題與討論 一、無論是否真有琵琶女其人其事,白居易將自身遭遇與琵琶女結合而寄託貶謫心情,當無疑義。因感二人「同是天涯淪落人」,自然有所認同、移情,因而當白居易以諸多筆墨敘寫琵琶女際遇與感傷情緒時,實則是為以下「我從去年辭帝京」之語預留伏筆,藉此烘襯個人感慨。其他座中客或因領受樂曲深濃情意,或因同情琵琶女而掩泣,但皆不如白居易似化身琵琶女般感受深刻,以致泣下最多而青衫溼。全詩以此作結可將焦點集中於作者形影,達到「藉他人酒杯,澆胸中塊壘」的效果,透露出作者真正意涵實藉琵琶女引出自身感懷,且僅以「青衫溼」回答自我設問之辭,餘韻無窮,更耐人尋味。傳統社會之情感表達多偏向含蓄壓抑,雖較易有溫柔敦厚之感,有時不免有意猶未盡,略嫌平淡之憾,不似此處結尾形象鮮明,較具感人力量。 關閉

209 問題與討論 二、學生可就其喜好與個人成長經過,各自選取適合的歌曲分析。例如三毛作詞的〈夢田〉,歌詞如下:「每個人心裡一畝一畝田,每個人心裡一個一個夢,一顆啊一顆種子,是我心裡的一畝田。用它來種什麼?用它來種什麼?種桃種李種春風。開盡梨花春又來。那是我心裡一畝一畝田,那是我心裡一個不醒的夢。」每個人心裡總有夢想,也許小時候夢想當科學家、老師、運動員,為了實現夢想,用功讀書、認真練球,用心呵護心裡那顆夢想的種子。也許春去秋來,收穫豐碩;也許遭逢狂風暴雨,苦心付諸流水。不管如何,心中只要懷抱著希望,「夢田」就永遠存在。三毛用直接明白的語言陳述內心真實樣貌,具有動人力量,能引發聽眾共鳴,從而沉醉在作詞者營造的情境中。不斷重複的文字更加強感染力道;而「用它來種什麼?」也讓文句變化有趣,並使聽眾有參與感,從而反躬自問。 關閉

210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1.「銀瓶炸破水槳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列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上述文字中,共有幾個錯別字? (A)三個 (B)四個 (C)五個 (D)六個。 A (A)炸→乍/槳→漿/列→裂

211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2.下列選項,何者「 」中文字讀音兩兩相同? (A)輕攏慢「撚」/死灰復「燃」 (B)「蝦」蟆陵/「蝦」兵蟹將 (C)東船西「舫」/街「坊」鄰居 (D)紅「綃」纏頭/「硝」化甘油 D ㄋㄧㄢˇ/ㄖㄢˊ ㄏㄚˊ/ㄒㄧㄚ ㄈㄤˇ/ㄈㄤ ㄒㄧㄠ/ㄒㄧㄠ

212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3.下列詞語,何者意義與其他三者不同? (A)致仕 (B)降職 (C)遷謫 (D)左遷。 A

213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4.下列「 」內文字的意義,何者前後相同? (A)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委身「為」賈人婦 (B)曲終收「撥」當心畫/沉吟放「撥」插絃中 (C)血色羅裙「翻」酒汙/為君「翻」作〈琵琶行〉 (D)我從去年「辭」帝京/莫「辭」更坐彈一曲。 B (A)寫作/變成;成為 (B)撥子 (C)傾倒/改寫 (D)告別;離開/推辭

214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5.下列對〈琵琶行并序〉文意的說明,何者正確? (A)「老大嫁作商人婦」寫琵琶女因為感念商人的情意,最後委身於他 (B)「東船西舫悄無言」形容聚會結束後的寂靜冷清 (C)「江州司馬青衫溼」是因為樂聲傳達出消沉失意的情意,觸發他的同感 (D)「五陵年少爭纏頭」寫琵琶女懷念年輕時的一段情。 C (A)寫琵琶女因不再年輕貌美,只好委身嫁給商人。(B)寫琵琶女彈奏完畢後,周遭一片寂靜。藉這安靜的一刻描寫其音樂感人至深。(D)寫琵琶女年輕時極受歡迎。

215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6.若白居易要寫一張尋找琵琶女的啟事,下列哪一項對她的形容有誤? (A)出身京城,住在潯陽 (B)天資聰穎,技藝高超 (C)面容平凡,羞怯矜持 (D)樂聲動聽,感人落淚。 C (C)由「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這樣受歡迎的景況,可知琵琶女相當貌美,面容並不平凡。

216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7.下列譬喻句的說明,何者錯誤? (A)「大珠小珠落玉盤」,形容琵琶聲音清脆悅耳,錯落有致 (B)「間關鶯語花底滑」,形容琵琶聲音婉轉流暢,有如黃鶯在花間鳴啼 (C)「幽咽泉流水下灘」,形容琵琶聲音低沉微弱,有如泉水流向淺灘 (D)「鐵騎突出刀槍鳴」,形容琵琶聲音充滿肅殺不安的氣息。 D (D)形容琵琶聲音高昂激越。

217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8.下列文句「 」內的成語,何者使用錯誤? (A)經過名師的指點,王小玉的琴藝進步神速,琴音有如「珠落玉盤」,悅耳動聽 (B)鄧麗君的身影雖然已經遠去,但她那有如「間關鶯語」的歌聲,已永留人間 (C)這家商店在開幕當天舉行摸彩活動,前來參加的民眾絡繹不絕,簡直是「門可羅雀」  (D)經過兩個小時的漫長等待,那位國際巨星終於在「千呼萬喚」中緩緩現身了 (C)「門可羅雀」是形容門庭冷落、賓客稀少的景況。

218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9.下列選項,何者有「美人遲暮」的感傷之意? (A)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 (B)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C)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 (D)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B 題幹「美人遲暮」指美人晚年。比喻年華老去,盛年不再。(A)指琵琶女色藝雙全。(C)指年輕時享受青春時光。(D)形容酒宴中狂歡的情景。

219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10.下列關於白居易的敘述,何者正確? (A)自號香山居士,又號醉翁先生。分別與元稹、劉禹錫齊名,稱為「元白」、「劉白」 (B)主張「文以載道」,強調詩歌應具有補察時政、洩導人情的功能 (C)其作品以〈琵琶行〉與〈長恨歌傳〉最為人知,可說是流傳廣遠,家喻戶曉 (D)早年以反映人生、時事的諷諭詩為主,晚年則以閒適詩為多。 D (A)又號醉吟先生。(B)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以載道」是韓愈的主張。(C)白居易作品以〈琵琶行〉與〈長恨歌〉最為人所知。〈長恨歌傳〉為唐傳奇,作者是陳鴻。

220 測驗與練習:進階練習 一、〈琵琶行〉一詩中運用了許多「借代」技巧。所謂借代,是指在語文中,借用其他詞語來代替一般經常使用的詞語,從而使文句特徵凸顯,文筆多變。一般常見的有:「借事物的材料或工具代事物」、「具體與抽象互相借代」、「特定與普通互相借代」、「部分與全體互相借代」等等。以下文句「 」中詞語皆屬借代,請分辨其「借代」方式與下欄文句何者相似。

221 測驗與練習:進階練習 1.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則番代 • • 妝成每被「秋娘」妒 2.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 • 妝成每被「秋娘」妒 2.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秋月春風」等閒度 3.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我為了明天的「麵包」 及昨日的債務辛勞地工作 4.孤「帆」遠影碧山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舉酒欲飲無「管絃」 1.讓兩個輪班士兵蹲坐著,自己則背靠著這兩人,每過一更便換班。/青春年華輕易地虛度了。 2.沒有俗樂擾亂我的聽覺,沒有繁重的公文勞累我的形體。 /舉杯想要喝酒,卻沒有音樂助興。 3.慈烏啊慈烏,真是鳥類中的曾參啊! /妝扮過後,總讓 4.孤船遠去的形影,消失在青山的盡頭,只見長江水滔滔不絕地流向天際。

222 測驗與練習:進階練習 1.「漏鼓」、「秋月春風」借指時間,屬於具體與抽象互相借代。 2.「絲竹」、「管絃」借指音樂,屬於借事物的材料或工具代事物。 3.「曾參」借指孝子、「秋娘」借指歌伎,屬於特定與普通互相借代。 4.「帆」借指船、「麵包」借指生活所需,屬於部分與全體互相借代。

223 測驗與練習:進階練習 歷屆試題 二、唐朝時,白居易因聆聽琵琶女富含感情的演奏而潸然淚下,並為她寫下膾炙人口的詩篇;宋朝時,歐陽脩為記錄秋天特有的聲響寫下〈秋聲賦〉;清朝時,劉鶚也在《老殘遊記》中描寫王小玉說書精采絕倫的音調起伏。這些都是用文字捕捉聲音,並帶給人感動與奇思妙想的名篇。現在也請你回想曾深深感動你的一首歌,以「動人的歌」為題,寫作一篇四百字左右的短文。 引導寫作: 1.可由描述初次聽見的情形、歌手的聲音特色、樂曲蘊含的情感、聽者的反應等方面下筆。 2.可參考本課與〈明湖居聽書〉,使用譬喻修辭,將抽象的歌聲擬為具體的物象。 授課大綱

224 圖片集錦 白居易 圖片來源:

225 圖片集錦 〈琵琶行并序〉 圖片來源: 授課大綱


Download ppt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教學錦囊 一、了解詩歌文學中藉景增情的手法 二、學習音樂摹寫的技巧 三、培養感同身受的同理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