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制作者:葛刚 20030244022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03级汉语言.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制作者:葛刚 20030244022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03级汉语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制作者:葛刚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03级汉语言

2 作 者 简 介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 (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
作 者 简 介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 (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 愤读书,成绩斐然。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本留学,毕业于 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 郁达夫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十九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3 1934年,作者为了摆脱颓废的心态,向往北国之秋,从青岛转道北平赶秋,寻秋。也是去寻找他那恬静,清新的心境。文章渗透着拂之不去的人事沧桑感。
写 作 背 景

4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5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道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6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7 却道天凉好个秋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8 对北国之秋的感受 神往眷恋之情 总起 对南国之秋的体悟 1.秋花图(清晨静观) 记 叙 2.秋蕊图(落蕊轻扫) 忧思落寞之感 故都的秋 3.秋蝉图(秋蝉残鸣) 分写 情景交融 景人合一 4.秋雨图(闲人凉雨) 5.秋果图(胜日秋实) 议论 1.对比南国北国之秋 总结 依恋故都之秋 2.热爱痴迷故都的秋

9 作业布置 1.比较性的阅读老舍的《想北平》 2.以“家乡的××(春夏秋冬等)” 为题写一篇散文,字数不少于 800字


Download ppt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制作者:葛刚 20030244022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03级汉语言."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