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七章  其他小说创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七章  其他小说创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其他小说创作

2 第一节 左翼作家群

3 一、蒋光慈 (一)诗集:《新梦》、《哀中国》 (二)第一部中篇小说:《少年漂泊者》 以汪中的经历,反映了“五四”到“五卅”前的社会现实
(三)《短裤党》反映了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四)“革命+恋爱”小说:《野祭》、《菊芬》、 《最后的微笑》《冲出云围的月亮》 (五)突破:《田野的风》(原名《咆哮的土地》) 塑造了矿工张进德和革命知识分子李杰的形象

4 二、叶紫 (一)《丰收》描写了“丰收成灾”的乡间悲剧 (二)农民形象: 1、以云普叔为代表的老一辈农民勤劳善良、
忠厚简朴但又懦弱、保守、落后。 2、新一代的农民形象,以《丰收》、《火》 中的立秋、癞大哥为代表,勤劳善良, 思想敏锐、性格开朗,对现实有强烈的 不满和反抗精神。 (三)基调:悲壮

5 三、柔石 (一)《二月》 萧涧秋,是一个颇想作为又徘徊不前的青年知识者形象。 形象的意义在于:批判了人道主义的幻想,否定了个人 奋斗方式。
(二)《为奴隶的母亲》, 批判了“典妻”的陋习,揭露封建道德的虚伪

6 四、艾芜 (一)生平经历:曾辗转于我国西南边境 (二)《山峡中》 (三)艺术特点: 1、描写了滇西一群流浪汉的生活
2、野猫子的形象:泼辣强悍,充满原始野性,但又天真活泼、 心地善良 (三)艺术特点: 1、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2、人物形象强烈的生存欲求和不屈的抗争精神的描写 3、南国边疆的异域情调的风光以及古老纯朴的民风民俗 艾芜与沙汀

7 五、东北作家群 (一)概况 这个作家群主要来自哈尔滨。1932年哈尔滨由于中共满洲省委在此重新建立而成为东北抗日的中心。一批有才华的文学青年,如萧红、萧军、白朗在党的文化工作着罗烽、金剑啸、舒群的影响下,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北满文学中心,积极开展多种进步文艺活动,同时也引起了日伪统治者的监视。1934年,萧军、萧红的小说合集《跋涉》出版不久即遭查禁,罗烽等被捕入狱,白色恐怖日趋严重。舒群、萧军、萧红被迫离开故土,流亡关内。次年春天,罗烽经营救出狱后,与白朗也南下上海。1935年后,这批文学流亡者和先期活跃于文坛的东北籍的作家穆木天、端木蕻良、骆宾基、李辉英等云集上海,形成了文学史上独特的流亡文学潮。

8 (二)萧军 原名刘鸿霖,辽宁义县人。早年当过骑兵,后
在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1932年在哈尔滨开始文学生涯,结识了萧红,在患难中结为伴侣。1933年两人自费出版小说集《跋涉》。1934年与萧红一起取道青岛南下上海,在青岛开始创作反映东北人 民抗日斗争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 1935年鲁迅 为之作序纳入“奴隶从书” 出版,给萧军带来极大的声誉。在随后 的几年里,他陆续出版了短篇集《羊》、 《江上》,诗、散文合集《绿叶的故事》, 散文小说集《十月十五日》,中篇小说 《涓涓》和长篇《第三代》。

9 (三)端木蕻良 《鴜鹭湖的忧郁》:描述了日本统治下人民的悲 苦和辛酸。 《浑河的急流》:渗透着不屈的民族气节。 《科尔沁旗草原》:对家族制度的反省。

10 (四)萧红 1、关于民族、故土、女性的书写:《生死场》 2、改造国民性的主题:《呼兰河传》《马伯乐》 3、诗化小说的文本:《小城三月》

11 六、丁玲的创作 (一)20年代末至加入左联之前 代表作:《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阿毛姑娘》
特点:塑造了鲜明的女性形象(对封建专制的抗争和叛逆;小资产阶级的 叛逆、苦闷、追求) (二)1930年至1936年 代表作:《韦护》《一九三0年春在上海》(之一、之二) 特点:将创作题材转向社会革命,写了“革命+恋爱”模式化的作品

12 代表作:《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一颗未 出膛的枪弹》《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特点:歌颂解放区的新生活、新风尚,又直言不讳地暴
(三)1936年至1949年,在延安的时期 代表作:《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一颗未 出膛的枪弹》《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特点:歌颂解放区的新生活、新风尚,又直言不讳地暴 露生活中的阴暗面

13 (四)创作特点 1、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战斗精神 2、创作艺术的创新和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 3、善于写出人物深邃的内心世界

14 第二节 京派小说 一、京海派论争 二、京派小说 (一)引发:1934年1月,沈从文在《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表了《论海派》
第二节 京派小说 一、京海派论争 (一)引发:1934年1月,沈从文在《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表了《论海派》 (二)折射问题: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乡土与都市 二、京派小说 (一)京派简介 1、定义 2、文学观念 : 坚持自由主义,反对政治对文学的干预, 追求纯正的文学趣味,对抗文学的商品化,以和谐、节制为审美意识

15 (二)京派代表作家 1、萧 乾(1910-1999) 萧乾的小说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从“儿童视角”出发,抒发人间的世态炎凉
1、萧 乾(1910-1999) 萧乾的小说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从“儿童视角”出发,抒发人间的世态炎凉 第二类是宗教题材小说,批判教会的伪善和冷酷 第三类是爱情小说,代表作是《梦之谷》 2、芦 焚 (1910-1988) 艺术特色:第一,农村人物贫富清晰度明显,突出的阶级差别 第二,作品的讽刺意蕴。 第三,小说中“回叙”风格和旁观叙述者的身份

16 3、废名,即冯文炳(1901-1967) 湖北黄梅人。语丝社成员。他是20年代乡土小说家中特别的一位,作品有一种田园牧歌式的风情。作品用冲淡质朴的笔调表现尚未被现代污染的宗法制农村世界,表现带有古民风采的人物的纯朴美德。描述乡间古朴生活,流露出一种寂静的美。 代表作有《竹林的故事》《菱荡》《浣衣母》《桃园》《桥》《枣》以及《莫须有先生传》等。 30年代后成为京派重要小说家,文体实验色彩更加明显,抒情性发挥到极致,文字更加简僻、晦涩。

17 《竹 林 的 故 事》解读

18 一、故事梗概: 全文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没有紧张起伏的情节,也无引人入胜的场面。作者只是以淡淡的墨痕随意点染出竹林深处,一位幽幽少女至真至纯的情怀。文中所提及的,无非打鱼、吃饭、小小的争吵,卖菜等几件生活琐事,全文以轻轻淡淡的笔调书写着轻轻淡淡的情致。 废名的作品体现出“五四”以来小说的散文化趋向,具有一定代表性。他的小说在五四之后强烈呐喊的时代号角与惊心动魄的风云变幻中,仿佛乡间小溪边的一朵野菜花,美得朴素、清新、自然。

19 二、艺术特色 1、结构: 《竹林的故事》文题是写“竹”,文眼则在“水”。竹因水而清,水依竹而明。小说四个部分随水而启承转合。
(1)小说“启”于 水(1-6):“山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里住着老程夫妻和三姑娘。老程在水边打鱼,“流水潺潺,摇网从水中探起,一滴滴的水点打在水上,浸在水中的枝条也冲击着嚓嚓作响。”三姑娘亦在水边,“头毛低到眼边,才把脑壳一扬,不觉也就瞥到那滔滔水流上的一堆白沫”的戏水中,活活刻画出那个天真未凿的三姑娘形象。

20 (2)小说“承”于水(7-9):“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在水边“绿团团的坡上”“代替妈妈洗衣”了。
(3)又“转”于水(10-33):三姑娘不愿别了母亲,成群打阵到城里看赛龙灯,文中点了一句“河里没有水”。 (4)最后“合”于水(34-37):“我远道回家过清明”,“远远望见竹林”,“认定是三姑娘”,“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走过去。” 正是因为依河傍水,那片竹林才葱茏郁翠,三姑娘就若这青青翠竹,潺潺流水,淑静清纯。

21 (2)三姑娘的性格也和水一般清爽,竹一般直而有节。
2、人物: 三姑娘是水做的肉,竹做的骨 (1)三姑娘的衣着体态似“水”一般自然和谐,竹一般清翠。 “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 (26节) (2)三姑娘的性格也和水一般清爽,竹一般直而有节。 a.(27-32)当买菜的青年男子说笑时, “不提防三姑娘果然从篮子里抓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这种传神的描写使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灵一下子亮了起来,像水一般明亮,竹一般清翠,将做买卖特有的铜臭气冲刷得干干净净。

22 b.三姑娘是水做的骨肉,但并不是那江海中狂奔乱跳之水,而恰如竹林之中涓涓山泉,潺潺溪流,满含着水乡女儿的似水柔情,P142写到“正二月间城里赛龙灯,大街小巷,真是人山人海”。三姑娘虽然还清晰地记着昔日看龙灯的情景,但自老程死去,锣鼓喧天也再惊不动她了。堂嫂子来邀三姑娘,母亲也极力鼓动,三姑娘总是含笑推辞。这里透出的是三姑娘对寡母相依不舍的那种挚爱之情。 (3)废名笔下的三姑娘,从外貌到心灵,都如竹与水一般清纯,这很大程度得之于他勾画的青山绿水的钟灵毓秀。除了前面谈到的竹与水,我们还会在文中发现作者对春的爱恋,对绿的敏感。

23 3、意境 诗一般超尘脱俗 废名较早地将古典美学的“意境”引进到单篇小说的整体构架之中。他在自己的小诗《梦》里对这种艺术追求作了表白:“我在女子的梦里写一个善字,我在男子的梦里写一个美字,厌世诗人我画一幅好看的山水,小孩子我替他画一个世界。”又在他的小说《塔》中说:“我感不到人生如梦的真实,却感到梦的真实与美”。文中的竹林仿佛已幻化为一个梦的世界,而从河边竹林里走来的充满青春气息的三姑娘。

24 4、语言 自然清新 小说没有华丽的词藻,寥寥数语就描摹出如诗如画的意境。废名喜用唐人写绝句的方法写小说。比如他就非常赞赏瘐信的“一寸二寸元鱼,三竿两竿之竹”和“霜随柳白,月逐坟园”这样的诗句。因为这同他小说的语言韵味是一致的,非常的简约、生动、自然。 像文中第一段,将小河、坝脚、竹林、茅屋、菜园,五个富有东方古典美的意象以“列锦”手法排出,不过30来字,便已描点出一幅优美的“流水乡居图”。

25 三、拓展与思考 1、现实与追求:废名笔下的这样的自然景观,这样的人物故事,再加上他那舒缓、平白的语言,共同发散着一种特有的田园诗的意趣。但这不能说是远离现实人生的主观臆造,只要稍稍留心一下,就会发现作品中的环境、场面尤其是人物身上都印着宗法制农村的痕迹: (1)村中祠堂里讲的是《了凡纲鉴》; (2)死后女儿的鞋的尖头要蒙上一层白布; (3)寡妇从不随意抛头露面以避嫌言; (4)嫁出的女子即使见到熟识的男人也要低头而过。

26 但是读作品,我们并不感到由宗法制而产生的人性束缚和压抑。原因在于作者将宗法制农村等级森严的人际关系冲淡了,所以鲁迅说他著文“以冲淡为衣”。废名师承周作人,追慕晚明公安派的性灵说,尤其钟爱魏晋陶公诗中“桃花源”的境界。但是时世变迁,人事全非,那种古朴、宁静的农村社会早就去而不返了。废名不能不看到这一点,正像三姑娘不能不告别自己的童年时代那样,给作品田园诗的意趣抹上一层哀惋色彩。 2、批评与传统:二十年代乡土文学作者多着眼于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真实地再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农村的急剧败落,深刻地揭示出农民的愚昧、落后。 废名却着意发掘农村的人情人性之美,引导人们向古朴、宁静的宗法制农村皈依,故而鲁迅批评他“有意低徊”“顾影自怜”。

27 其实,在中国现代作家的内心深处,都留有憧憬大自然以及沉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传统。20世纪中国社会大转折、大动荡、大变革的历史潮流所造就的中国知识分子“不安宁的灵魂”,经常使他们在现实重压下陷入苦闷以至绝望之中。他们在极度痛苦中,产生那种趋向过去,向往安宁、和谐与温情的因素就常常成为一种必然。所以,废名的小说,尤其是《竹林的故事》所特有的田园诗的意趣,对于五四运动退潮后“醒来而无路可走的”青年,不能不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28 3、地位与影响: 废名对中国乡土抒情小说无疑有着开拓之功。废名以水的情致、诗的意趣勾勒出的江南水乡文化景观,还仅仅是一些风情民俗。
三十年代的沈从文所构造的具有原始特征的“湘西世界”则走向极致,在浓郁的诗的意绪中发散着远古巫术的空幻、神秘。 而后的肖红也以童心,诗趣去写呼兰河边的文化、景致,却在清纯细腻的田园牧歌中增添了一种辛涩凄苦的调子。 再后的孙犁笔下的白洋淀边的生活画面中,那种追求人情人性之美的诗的泉流,已经汇入人民革命的洪流。但是他们一脉相承的乡土抒情小说所共有的情致意趣,可以归源于废名。

29 第三节 海派小说 一、“新感觉派”的定义: 二、新感觉派小说出现的意义 : 将对都市的感受和体验的描写落实到了小说的形式层面上
第三节 海派小说 一、“新感觉派”的定义: 形成于30年代前半期,是海派的第二代,表现半殖民地中国现代都市的畸形和病态生活,着重人物的心理分析和潜意识、隐意识的开掘,受日本新感觉主义的影响,被称为是中国的新感觉派。 二、新感觉派小说出现的意义 : 将对都市的感受和体验的描写落实到了小说的形式层面上 三、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特点 : (一)擅长捕捉都市化意象 (二)在小说形式层面整合了现代都市的体验和感性 (三)侧重于挖掘心理、潜意识、瞬间体验

30 四、代表作家 (一)刘纳鸥(1905-1940) (二)穆时英(1912-1940年) 1、作品:《公墓》、《上海的狐步舞》、《黑牡
1、作品:《都市风景线》 2、艺术特点 :将感觉上升到了最显著的层面,注重意识 的跳跃和流动。 (二)穆时英(1912-1940年) 1、作品:《公墓》、《上海的狐步舞》、《黑牡 丹》、《白金的女体塑像》 2、作品主题:醉心于描写都市的爱情生活,表现 爱情与死亡的主题。 描写“十里洋场”上海畸形的风景,写出人物内心 深 处 的悲哀。 3、艺术特点: 讲究节奏、快速组接,富于刺激 穆时英

31 (三)施蛰存(1905-2004 ) 1、创作概况及作品分析 《梅雨之夕》是一部典型的心理分析小说,成功之处在 于对潜意识的性心理的展示。《春阳》对资本主义金钱 关系异化人性进行了揭露。 《将军底头》和《石秀》等小说,用心理分析的手法重 新演绎了古代题材。 2、蛰存小说的艺术特点: 通过潜意识探索人性,节奏比较平缓,故事性较强

32 思考题: 1、为什么说蒋光慈开创了“革命+恋爱”模式的小说。 2、艾芜的创作与其他左翼作家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3、萧红的创作是如何继承了鲁迅的“国民性批判”主题的? 4、概述丁玲创作历程。 5、比较阅读《竹林的故事》与《边城》 ,思考废名与沈从文 创作的相似之处。 6、施蛰存小说的侧重点与刘纳鸥、穆时英的区别。

33 2009.7


Download ppt "第七章  其他小说创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