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 第六节 杭州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 一 历史的足迹 1 湾成潟湖海成田

4 2 秦皇一统始建县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在吴、越旧地设置了会稽郡(治吴县,今苏州)。汉会稽郡统辖二十六县,其中之一的钱唐县是杭州历史上最早的建置。

5 3 隋文平陈置杭州 隋开皇年间改钱唐郡为杭州,将杭州和钱唐县的治所移至柳浦之西的凤凰山麓,并开始营建杭州城垣。隋炀帝又开凿江南运河,使杭州成为贯串中国南北的大运河的终点。从此,杭州改变了原来的山中小县的地位,逐步成为水居江河之会、陆介两浙之间的要地,走上大都市的发展历程。

6 4 唐朝李泌凿六井,其后乐天筑白堤 至唐代中期,杭州成为“ 珍异所聚、商贾并辏”的商业都市。又由于杭州刺史李泌、白居易在任期间,兴修水利,在城内凿井以供居民饮水,在西湖疏浚筑堤以利灌溉农田,使杭州经济日益发展,人口迅速增加,一跃成为当时的东南“大都”、“名郡”。

7 5 吴越钱缪始建都 五代时,临安人钱镠建立吴越国,定都杭州,时称西府或西都。当时中国境内干戈扰攘,四方鼎沸,北方的许多地方屡遭兵燹,一些大都市衰落,唯独吴越国由于钱氏王室实行一系列“保境安民”政策,战争破坏较少,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和文化也得以继续发展。杭州作为吴越国的首都,开始成为全浙江(还包括今福建北部和江苏南部的一些地区)的 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钱氏王室又重视发展海上交通,同南北各地及海外一些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并修筑捍海石塘,多次扩建杭州城垣,内筑“子城”,外修“罗城”;遂使杭州这个新兴都市进一步崛起,赶上和超过原来浙东、浙西和苏南的其他都市 。

8 6 东坡两度疏西湖 北宋期间,置两浙路,杭州为路治所。经过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曾在杭州两度 担任地方官的苏轼等人在市政建设方面的建树,不但使杭州的经济和文化更加繁荣 发达,而且使西湖山水更加秀丽,时人誉为“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

9 7 南宋定都西湖畔,直把杭州作汴州 赵构是南宋的第一个皇帝。立国之初,宋军在金军的步步进逼下节节败退,应天府眼看就要保不住了,五个月后,高宗被迫南迁。先后建行都地有扬州、建康即今南京、杭州、越州即今绍兴。在与定都有关的商议中,开始群臣均倾向于定都建康,而且从理由上来看也是颇站得住脚的。 主张定都建康的群臣认为建康是六朝故都,东南要地,而东南久安,财力富胜,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再加上凭险长江,有利于军事上的固守。但最后高宗还是下决心定都杭州,他的理由似乎更为充分。杭州在北宋已是万物富庶的“东南第一州”,而且杭州比建康更远离前线,相对比较安全;其次杭州离建康又不太远,同样位居江浙最富庶地区,在财物的供给上,与建康没有太大的区别。

10 8 明清浙江是省城 元明清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的时期。自宋元以来,浙江已有相当基础的手工业迅速发展。明代中叶以后杭嘉湖地区以棉纺、丝织为主的手工业作坊比户相接,运河两岸的新兴集镇大量涌现,极大地促进了浙江城市经济的繁荣。江浙间自古文化繁盛,名人荟萃,明清时期的繁荣富庶又对浙江文化思想和文学艺术的鼎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浙江成为明清时期的大省城。

11 二 名胜解读 1 西湖十景 平湖秋月 苏堤春晓 断桥残雪 雷锋夕照 南屏晚钟 曲院风荷 花港观鱼 柳浪闻莺 三潭印月 双峰插云
平湖秋月 苏堤春晓 断桥残雪 雷锋夕照 南屏晚钟 曲院风荷 花港观鱼 柳浪闻莺 三潭印月 双峰插云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个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 

12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

13 苏堤春晓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

14 断桥残雪 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

15 雷峰夕照 雷峰,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起,林木葱郁。

16 南屏晚钟 南屏晚钟是指杭州西湖南线南屏山下的净慈寺内晚间传出的悠扬钟声,歌曲“南屏晚钟”指的就是这儿。
  南屏晚钟是指杭州西湖南线南屏山下的净慈寺内晚间传出的悠扬钟声,歌曲“南屏晚钟”指的就是这儿。    净慈寺为西湖名刹之一,寺内有一口十一吨重的铜钟,每当暮色苍茫,梵钟长鸣,山谷皆应,故名“南屏晚钟”。原来的铜钟是明洪武时期铸造的,清末被毁,绝响近百年。80年代初,寺庙集青铜十余吨,新铸直径为2.3米的大铜钟,从此中外游人又听到了山鸣谷应的“南屏晚钟”的悠悠之声。

17 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

18 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

19 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景观基调,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路沿途载种垂柳及狮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树。
柳浪闻莺

20 三潭印月岛又名小瀛洲,与湖心亭,阮公墩合称为湖上三岛。

21 双峰插云 巍巍天目山东走,其余脉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南山、北山。

22 二 名胜解读 2 岳王庙    在浙江杭州市西湖畔栖霞岭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明景泰年间改称“忠烈庙”,经历了元、明、清、民国时兴时废,代代相传一直保存到现在。现存建筑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重建 ,1918年曾大修,1979年全面整修,使岳庙更加庄严肃穆。岳庙是历代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场所。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    岳飞是南宋初抗击金兵的主要将领,但被秦桧、张俊等人以“莫须有”罪名诬陷为反叛朝廷,陷害至死。岳飞遇害前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岳飞遇害后,狱卒隗顺冒着生命危险,背负岳飞遗体,越过城墙,草草地葬于九曲丛祠旁。2l年后宋孝宗下令给岳飞昭雪,并以五百贯高价悬赏求索岳飞遗体,用隆重的仪式迁葬于栖霞岭下,就是现在岳坟的所在地。嘉泰四年(1204年)即岳飞死后63年朝廷追封为鄂王。

23 正门处

24 庙内岳飞像

25 三 文化之旅 1 豪放婉约开新境,慷慨悲歌满江红
1 豪放婉约开新境,慷慨悲歌满江红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李清照《夏日绝句》;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中兴四大诗人: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 文天祥

26 2 郑马两“通”述典制 南宋二李撰编年 郑樵《通志》(二十略) 马端临《文献通考》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2 郑马两“通”述典制 南宋二李撰编年 郑樵《通志》(二十略) 马端临《文献通考》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徐梦莘《三朝北盟汇编》

27 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朱熹《资治通鉴纲目》

28 3 水墨山水画苍劲,李刘马夏四大家 李唐《万壑松风图》        刘松年《四景山水》 马远《踏歌图》 夏圭《春山游骑图》

29

30 考核要求: 了解杭州建城的历史及主要的历史;识记西湖十景;岳王庙、陆游、李清照、辛弃疾、李唐等四画家。


Download ppt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