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槌 荣 Modified 7年之前
1
【内容提要】信贷风险与效益是一对相互关联的话题,降低风险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我国的信贷风险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制度性风险,即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政府、银行、企业三位一体的信贷资金供给制。目前,旧体制正在被新体制所取代,深化改革是化解信贷风险的根本大计。本章所述内容主要是信贷风险管理的基本制度、机制和技术方法。要求学生对我国银行的信贷授权、授信管理、信贷信息管理、信贷风险控制、贷款债权保全、贷款风险分类等基本问题,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要求学生掌握五级分类方法的要点,并能简单的进行五级分类。
2
提纲 第一节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 一、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概念 二、五级分类标准 三、单笔贷款的分类程序(定性) 四、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操作流程 五、信贷资产质量定量分类
3
第二节 不良信贷资产管理 一、不良信贷资产基本概念 二、不良信贷资产成因 三、不良信贷资产的处置方法 四、不良贷款管理程序
4
第一节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 一、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概念 (一)定义 商业银行的信贷经营、管理人员按照规定的标准、方法、程序对信贷资产质量进行全面、及时和准确的评价,并将信贷资产按风险程度划分为不同档次的过程。
5
(二)为什么要进行风险分类 1、规范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需要 2、按国际标准及时准确揭示信贷资产风险状况,增强防范和化解信贷资产风险能力的需要 3、科学计提呆帐准备金,确保商业银行谨慎经营的需要
6
(三)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操作管理 1、职责分工 分管信贷风险管理部门的行领导负责,信贷风险管理部门牵头,信贷经营部门,会计、计划财务、法律部门分工负责,共同实施。
7
2、实施原则 “实时初分、分级认定、超限报批、按季汇总分析” 同信贷审批一样,实行前后台分开。 分类结果直接决定了下一步管理措施、准备金计提数量和责任认定,所以,必须前后台分开,避免经办部门掩饰贷款真实质量。 3、参与风险分类的信贷资产的范围: 表内各项贷款、贴现;表外的信用证、承兑、保证业务。
8
(四)分类方法的演变 1、1988年以前无资产分类阶段 2、1988-1997年“一逾两呆”分类法形成与实施阶段。 3、1998年-2001年,两种分类法并行阶段。 4、2002年开始全面推行五级分类法阶段。
9
二、五级分类标准 按照信贷资产按时、足额回收的可能性即风险程度,将贷款分为如下五类: 1.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能够按时足额偿还本金。 2.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本金,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10
3.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人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
4.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金,即使执行抵押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部分损失。 5.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小部分。 后三类划分为不良贷款。
11
三、单笔贷款的分类程序(定性) 一般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分类准备及初分 (1)整理、收集信贷档案资料 (2)初分及信息录入 第二步:信贷讨论 第三步:分类认定 第四步:分类认定结果审批 第五步:提出改进意见。
12
四、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操作流程 (一)阅读信贷档案,开始填写《贷款分类认定表》 1、信贷档案 贷款分类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信贷档案,要全面掌握影响贷款偿还的因素,使分类的理由充分,就必须阅读信贷档案。
13
信贷档案的内容: (1)基本情况。包括借款人的名址、企业类型、所处行业、业务经营范围、主营业务、经营历史、信誉评级,以及保证人的基本情况;还包括组织结构,业主和高级人员的情况,以及附属机构的情况。 (2)财务状况。包括借款人及保证人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外部审计师报告和其他财务信息。
14
(3)重要文件。包括贷款申请、贷款合同、授信额度或授信书、银行信贷调查报告和审批文件,还包括贷款担保的法律文件,即抵押合同、保证书、抵押品评估报告、财产所有权证等。
(4)往来信函。包括信贷走访考察记录、备忘录。 (5)借款人还款记录和银行催款通知。 (6)贷款检查报告,包括定期、不定期的信贷分析报告,内审报告。
15
2、贷款分类认定表 《贷款分类认定表》是贷款分类过程中记录的载体。一切对借款人还款来源有重要影响的因素都要有相应的栏目进行表述。在检查中,可以采用(贷款分类认定表》的形式汇集和浓缩所掌握的各种信息。 在查阅信贷档案后,就可以开始把资料中直接提供的信息填写在《贷款分类认定表》的相应栏目内。 填写《贷款分类认定表》贯穿贷款分类过程的始终。
16
(二)审查贷款的基本情况 1、贷款目的 主要考察借款人的贷款条件与真正的融资需求是否一致。 贷款合同上最初的用途与贷款实际用途是否一致,是判断贷款正常与否的最基本的标志。
17
2、还款来源 一般来说通过正常经营所获得的资金(现金流量)是偿还债务最有保障的来源; 依靠担保抵押或重新筹资,由于不确定因素较多和成本较高,风险也就较大。 在分类中,检查人员应判断借款人约定的来源是否合理,风险程度如何,并进一步确定目前的还款来源是什么,与合同约定的是否一致。
18
3、资产转换周期 资产转换周期是银行信贷资金由金融资本转化为实物资本;再由实物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的过程。 资产转换周期的循环有两种方式: (1)经营性循环,由生产、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日常经营活动组成,即通常所说的供产销的过程,资金投入在一个经营周期内以销售形式转换成现金;
19
(2)资本性循环,借款人投入资金用于机器设备或购入其他资产,以扩大生产,然后通过折旧方式在借款人未来多个经营周期内收回资金。
一家管理有方的银行在审批贷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对贷款投向的资产转换周期的研究。 检查人员在稽核中,也应对资产转换周期以及被查行在贷款审批中是否重视资产转换周期给予关注。
20
4、还款记录 还款记录是判断借款人还款意愿的重要依据,还款记录揭示了借款人还本付息的情况,贷款是否逾期,预期的时间是多少,贷款是否经历过重组等等,从而为贷款分类提供重要的依据。
21
(三) 确定还款的可能性 确定还款的可能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财务分析和现金流 分析对借款人进行财务分析是根据提供的连续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考察借款人过去和现在资产状况及构成、所有者权益状况及构成、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财务趋势和盈利趋势等。
22
*现金流量充足与否是衡量借款人还款能力的重要标志。
检查人员在分析时,重点是看贷款人的现金流量是否充足,即首先分析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否能够偿还贷款本息,若来自经营的净现金流量不足,那么通过投资或筹资活动获得的现金是否足够偿还贷款本息,通过上述分析,作为贷款分类的一个依据。
23
2、评估担保 作为信用支持,抵押、质押和保证为借款人偿还贷款提供了第二还款来源。 一般而言,信用支持并不一定能够保证贷款得以偿还,它只能降低风险,而不能完全消除风险。
24
对抵(质)押的分析,主要是抵(质)押物的法律效力和定值,即银行是否依法取得抵(质)押权,并对抵(质)押物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抵(质)押物的价值是否能够保证贷款本息的全部偿还。
对保证的分析,主要是保证人的保证能力和履行意愿,即保证人是否有财务实力偿还其或有负债,是否愿意履行其义务。
25
3、非财务因素 包括借款人的行业风险因素、经营风险因素,管理风险因素、自然社会因素以及借款人的还款意愿,银行的信贷管理等因素。 非财务因素对贷款偿还的可能性产生影响,检查人员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分析,来发现非财务因素的存在并分析其影响程度,借此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做出更加全面、客观的预测和动态的评估,进而对贷款做出分类。
26
(四) 初步分类. 贷款结果的初步确定,首先必须掌握分类的标准,抓住各分类贷款的特征。 五类贷款的分类标准及其特征.doc
27
(五)信贷讨论 指检查人员就被查行贷款质量及信贷管理情况与其信贷管理人员进行的讨论。 信贷讨论过程中,检查人员应首先阐明其贷款分类的标准,或明确贷款评级的对应关系,其次应着重对检查评级与内部评级有差异的贷款进行讨论,相互交流意见,找出出现差异的原因,获取一些补充信息,必要时对分类结果进行调整。
28
根据上述围绕借款人还款可能性的分析,检查人员可以将有关结论填写在《贷款分类认定表》的“影响贷款偿还有利于不利因素”栏和“贷款分类理由”栏。最后确定分类结果,完成《贷款分类认定表》。
案例: 详见校园网
29
五、信贷资产质量定量分类 测算信贷资产的损失额。具体方法: 对信贷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差异进行估计,对每笔信贷资产的预期损失比率进行分析判断。 单笔信贷资产的预期损失比率 =(账面价值-第一还款来源-其他还款来源 -抵质押品价值-处置费用)/账面价值。 账面价值包括本息和 五级分类与信贷资产预计损失额的关系 类别 正常 关注 次级 可疑 损失 损失比率 (0 20%含) (20% 90%含)(90% -100%)
30
第二节 不良信贷资产管理 一、不良信贷资产基本概念 1、定义。不良信贷资产是指由银行承担风险的到期未收回或预计难以收回的信贷资产本金及利息. 2、范围。 (1)不良贷款即包括本金又包括利息。 (2)即包括表内又包括表外。
31
3、分类。 (1)期限法 “一逾两呆” ,即逾期、呆滞、呆帐三类。 (2)风险分类法 即次级、可疑、损失三类。 二、不良信贷资产成因 1、政府原因。 2、企业原因。 3、银行原因。
32
三、不良信贷资产的处置方法。 (一)处置要求 1、标本兼治。 2、益早不宜迟。 3、防范和化解并重。加强金融监管机制建设,提高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工作水平,将不良贷款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 4、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必不可少 5、要注重对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的引入。
33
(二)处置方式 1、银行单独处置。 2、以资产公司为主导的处置。 优势在于:手段灵活、专业化规模经营、降低处置成本、提高效率等。
34
(三)不良贷款处置具体办法 1、增加信贷投入 通过新增信贷资金注入,解决借款人因资金不足造成的经营困境,使其恢复正常经营,增加盈利,提高经营效益和偿债能力,达到盘活不良信贷资产目的一种方式。
35
2、依法收贷。是银行对那些无视信用,借钱不还的企业,运用法律手段,依靠法律的强制力来实现债权的一种处置方式。
3、贷款重组。对构成贷款的各项要素进行重新组合。需要重组的贷款大多是借款人发生支付危机而拖欠贷款本金或利息,希望通过重组恢复其支付能力。包括变更借款人,调整担保方式,贷款期限变更,本息减免。
36
4、资产重组。采取兼并收购、托管、联营、合并等手段盘活不良资产,落实银行债权,防止资产流 失。
5、以物抵债。贷款到期后借款人无法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且担保人也无力以货币资金代为偿还债务,经银行与借款人、担保人或第三人协商同意,或经人民法院、仲裁机构依法裁决,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以资产折价抵偿债权的行为
37
6、债转股。是指债权人将其对债务人所享有的合法债权转为对债务人股权的行为。
7、申请破产。是指债务人依法破产,将债务人的资产进行清算变卖后,按照偿付顺序,债权人可以得到一定的偿付。 风险管理策略.doc
38
四、不良贷款管理程序 为了集中经营管理不良资产,提高不良资产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商业银行成立专门部门接管不良资产。 划转时间,每年一到二次 具体管理流程如下:
39
1、划转接收 按以下程序划转 (1)经营部门提出申请 (2)责任认定 (3)保全部门接收,风险部门监交 2、调查分析 3、制定方案 4、组织实施 5、正常转出或损失核销
40
核销不是贷款管理程序的结束,银行对核销贷款仍然保留追索权,应对借款人保密,努力收回已核销贷款。
★呆帐核销 呆帐核销银行依据财务政策及核算规定,通过使用呆帐准备金,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呆帐贷款进行内部帐务处理的行为。呆帐核销有别于逾期、呆滞贷款,呆帐需要人为认定;一般由字长保全部门申报,风险管理部门认定,风险与内控委员会负责审批后核销。 核销不是贷款管理程序的结束,银行对核销贷款仍然保留追索权,应对借款人保密,努力收回已核销贷款。 作业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