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2 主要教学内容 基础知识 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3 基础知识 主要教学内容 Altium Designer软件简介 印制电路板(PCB)的基本知识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流程 印制电路板的制作

4 为何选择Altium Designer 软件简介
Altium Designer的早期版本Protel进入我国较早,故在我国应用范围广,使用群体大,参考资料丰富; Altium Designer破解版本易于获得,降低学习费用; Altium Designer已成为国内电子电路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之一;

5 Altium Designer的发展历程 Altium Designer是澳大利亚的Altium公司推出的强大的EDA设计软件;
Altium 公司的前身为Protel 国际有限公司,由Nick Martin 于1985 年始创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其致力于开发基于PC 的软件,为印刷电路板提供辅助设计。公司总部位于澳大利亚悉尼; Protel 国际有限公司于2001年变更为Altium 公司; 1988美国ACCEL Technologies Inc推出了第一个应用于电子线路设计软件包 ——DOS版EDA设计软件:TANGO; 后来, Protel国际有限公司推出Protel for DOS; 1991 Protel国际有限公司推出Protel for Windows;

6 1998 Protel国际有限公司推出Protel 98;,它是第一个包含5 个核心模块的EDA 工具,这5 种核心EDA工具包括原理图输入、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PLD)、仿真、板卡设计和自动布线;
2000 Protel国际有限公司推出Protel 99 SE;性能又进一步提高,可对设计过程有更大的控制力; 2002 Altium公司推出Protel DXP;引进“设计浏览器(DXP)”平台,允许对电子设计的各方面(如设计工具、文档管理、器件库等)进行无缝集成,它是Altium建立涵盖所有电子设计技术的完全集成化设计系统理念的起点; 2004 Altium公司推出Protel 2004,对Protel DXP 进一步完善;

7 2006 Altium公司推出Altium Designer6.0;
2008年6月 Altium公司推出Altium Designer Summer08(7.0); 2008年12月 Altium公司推出Altium Designer winter 09(8.0); 2009年7月 Altium公司推出Altium Designer Summer 09(9.0); 2011年1月 Altium公司推出Altium Designer 10;

8 基础知识 软件简介 Altium Designer主要功能: 1.电路原理图设计:SCH、SCHLIB、各种文本编辑器。
2.印制电路板设计:PCB、PCBLIB、电路板组件管理器。 3.FPGA及逻辑器设计。 Altium Designer主要特点: 功能强大,支持多国语言,完全兼容Protel各版本。

9 基础知识 印制电路板的基本知识 两个概念: 什么是电路原理图? 是指说明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电气连接 关系的图纸。(它不涉及元器件的具体
大小、形状,而只是关心元器件的类型、 相互之间的连接情况。) 什么是印制电路板? 是用来安装、固定各个实际电路元器 件并利用铜箔走线实现其正确连接关 系的一块基板。

10 印制电路板( 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 )
基础知识 印制电路板的基本知识 印制电路板( 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 ) 作用:安装、固定支撑各个实际电路元器件并利用 铜箔走线将各种元器件联接起来形成电流通路。 分类: 1.刚性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 2.酚醛树脂板、环氧树脂板、氮化铝板、碳化硅板等; 3.目前常用的电路板有单层、双面、四层板、六层板等。

11 基础知识 印制电路板的基本知识 ⑴ 单面板 早期的电路板主要连接较大体积的元器件,由于制造工艺水平不够高,主要是以单面板为主。

12 基础知识 印制电路板的基本知识 ⑵ 双面板 集成电路的出现使电路板的布局更加的复杂,因此出现了双面板,即:两面都可以走线的电路板。

13 基础知识 印制电路板的基本知识 ⑶ 多层板 多层板的特点是除了顶面、底面走线层外,板子中间还有走线层。 4层板简略图 沉孔 过孔(Via)
顶层(Top layer) 电源/接地板层 (VCC or GND) 沉孔 过孔(Via) 绝缘层 底层(Bottom Layer) 中间层(Mid Layer)VCC or GND 4层板简略图

14 Altium Designer的组成及功能
⒈ 原理图设计系统(SCH): 主要包括原理图编辑器和 原理图模型库编辑器两部分 功能主要是绘制电路原理图,并为以后的PCB设计做准备 ⒉ 印制电路板设计系统(PCB): 主要包括PCB图编辑器和 封装模型库编辑器两部分 功能主要是绘制PCB图,及生产印制电路板的各种文件。

15 Altium Designer的组成及功能
⒊ FPGA设计系统: 功能主要是进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设计,并将设计完成后生成的熔丝文件下载到可编程逻辑器件中,以制作具备特定功能的元器件。 ⒋ VHDL设计系统: 功能主要是利用硬件编程语言(VHDL)设计集成电路(IC)。

16 Altium Designer的主操作界面初识
AD启动后,主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 系统主菜单 系统工具栏 浏览器工具栏 工作区面板 工作区 工作区面板切换按钮

17 基础知识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流程 原 理 图 设 计 编 译 生 成 网 络 表 规 划 电 路 板 导 入 则 检 查 加 载 元 件 库
工程设计

18 基础知识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流程 一般而言,一个电路设计要经过以下步骤: 建立pcb设计工程文件:(.PrjPcb文件);
2. 绘制电路原理图,对元件属性赋值: (.SchDoc文件); 3. 编译原理图,以消息方式显示错误; 4. 生成网络表 (.NET文件,系统自动生成); 5. 生成PCB板图,绘制板框:(.PcbDoc文件); 6. 导入网络表,完成元件位置布置,设置布线规则,完成全部布线; 7. 电路板规则检查 (.html文件,系统自动生成)。

19 Now,我们开始进入电路设计的流程~

20 电路原理图设计 主要教学内容 原理图的设计流程 常用原理图库调用 生成网络表的方法

21 电路原理图设计 原理图设计流程 ⑴在E盘下建立以自己的学号命名的文件夹里,新建一个 PCB项目工程,点击鼠标右键保存,名字改为“练习1”。

22 电路原理图设计 设计流程 ⑵点击鼠标右键 “练习1.PrjPcb”,为工程添加原理图文件, 并保存,名字为“练习1”。

23 电路原理图设计 设计流程 ⑶设置文档选项:在图纸上双击图纸四周的方块电路。

24 电路原理图设计 设计流程 ⑷安装所有元件库,包括原理图符库和元件封装库。

25 电路原理图设计 设计流程 ⑸添加图中所有元件,依据原理图进行元器件间的电气联接。 画导线 快捷:PW 注意:要捕捉到 元件的电气节点
才能画正确的线

26 电路原理图设计 设计流程 ⑹双击元件编辑修改其属性:标识、注释、封装等。

27 电路原理图设计 设计流程 ⑺编译(规则检查):没错误,则Messages为空白。 如果有错误,则要把错误修改好,警告有时可以忽略。

28 电路原理图设计 设计流程 ⑻查看封装管理器,器件的标识、注释栏不能有空白。

29 电路原理图设计 设计流程 ⑼生成网络表文件(练习1.NET)。

30 电路原理图设计 常用元件库 ⑴ 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 包含常用的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的符号;
⑵ Miscellaneous Connectors.IntLib: 包含常用的接插器件等; ⑶ 厂家名称.IntLib: 包含各自厂家生产的元器件的符号和封装,可以在安装目录 下的“库”文件夹中找到。 ※如果库里没有,要自定义其图符及封装。

31 电路原理图设计 数码管画法 ⑴在工程中新建一个Schematic Library文件,并打开。

32 电路原理图设计 数码管画法 ⑵放置一个大小合适的矩形。

33 电路原理图设计 数码管画法 ⑶用画直线和椭圆的命令绘制“8.8.8.”。

34 电路原理图设计 数码管画法 ⑷放置10个元件管脚:管脚上的十字叉朝外。 双击每个管脚, 修改其名称和编号。 双击每个管脚,

35 电路原理图设计 数码管画法 绘制完成的数码管:

36 电路原理图设计 数码管画法 ⑸修改元件名称。 把绘制完成的数码管 文件安装到库中,可 以正常使用该元件。 参考PPT第22页。

37 电路原理图设计 常用快捷操作 ※快捷键要在输入法是英文的状态下才起作用。 Ctrl+C: 复制 Ctrl+X: 剪切 Ctrl+V: 粘贴
Ctrl+R:复制多个 Ctrl+D:复制一个(先选中元件) SA(XA):选中(释放)所有的元件 鼠标左键点中元件+X:元件水平方向切换;Y垂直 点中元件+TAB键:打开元件属性编辑器 鼠标左键点中某元件+空格:元器件旋转 鼠标右键+移动鼠标:上下左右移动视图 Ctrl+滚轮:放大、缩小视图 滚动滚轮(+Shift):视图上下(左右)移动

38 电路板设计 主要教学内容 PCB绘图的基础知识 电路板的设计流程 元件放置和走线的原则

39 电路板设计 基础知识 ⑴ 电路板中常用各个层的含义: Toplayer:顶层走线层(默认红色);
Bottomlayer:底层走线层(默认蓝色); TopOverlayer:顶层丝印层,用于字符的丝网露印 (默认黄色); BottomOverlayer:(可选)底层丝印层; KeepOutlayer:禁止层,用于定义PCB板框; Multilayer:穿透层(焊盘镀锡层); MechanicalLayer1~4:机械层,用于尺寸标注等。

40 电路板设计 基础知识 ⑵ 常用元件所在的封装库名称
1)PCB Footprints.PCBLIB:大多数常见元件的封装库,如贴片电阻、直插电阻、电容、二、三极管,DIP直插集成电路等,电位器等; 2)Transistors.PCBLIB:晶体管封装库; 3)各个厂家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元件库; 4)建议把常用的元件封装整理成单独的库文件。

41 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流程 ⑴建立PCB文件并保存,名字改成“练习1”。

42 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流程 ⑵安装标准PCB封装库和自定义元件封装库。

43 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流程 ⑶导入元件,如果有错返回原理图修改。 点击,元件被调出,如下图: 方法1:

44 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流程 ⑶导入元件,如果有错返回原理图修改。 点击,元件被调出,如下图: 方法2:

45 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流程 元件被调出后,元件之间由飞线连接。飞线代表元件 的连接关系,并不存在PCB中。删除暗红色ROOM。

46 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流程 ⑷运行规则检查,把元件上的绿色报警取消。 把勾去掉 复位错 误检查

47 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流程 ⑸按照一定的原则排列元件和元件的编号。

48 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流程 ⑹规划电路板的大小。 在软件界面下面层的选择中,选中Keep-Out Layer。
即:禁止布线层,来定义板子大小。如下图: 用画线的命令画一个比排列的元件稍微大一些的矩形。 在边框的左下角设定原点: Edit—Origin—Set

49 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流程 用上述菜单操作选中电路板的尺寸范围, 重新定义板子的外形。

50 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流程 定义图纸大小的过程。 板子大小定义完成的图纸。

51 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流程 ⑺定义布线规则:主要修改一下三项。

52 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流程 ⑻-1定义最小间距:改为0.3mm。单位快速切换Q键。

53 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流程 ⑻ -2定义线粗细:信号线0.5mm,电源线加粗且优先。

54 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流程 把VCC网络的线改为0.6mm。 鼠标右键

55 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流程 把GND网络的线改为0.8mm。 鼠标右键

56 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流程 注意优先权的选择! 否则布出来的线宽一样

57 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流程 ⑻ -3走线层:把Top Layer上的勾去掉,则是底层走线 的单面板;反之是顶层走线的单面板。

58 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流程 ⑼手工画线或自动布线,手工修改不合适的线。 把飞线取代即可

59 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流程 修改电路前先删除已经布好的线。

60 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流程 ⑽布线规则检查。 Messages对话框应该是空白,如果有致命的 错误则要返回电路板图进行修该。

61 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流程 ⑾电路板的三维显示。 相同的菜单操作可以切换为2维显示。

62 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流程 ⑿电路板的3D显示(立体显示)。 菜单操作:Tools—Legacy Tools—Legacy 3D View

63 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流程 ⒀PCB后续处理。 A:加泪滴。(修改布线之前先删除泪滴) 菜单操作:Tools—Teardrops—OK 前后
比较

64 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流程 B:铺铜网 单面板只要底层铺铜 双面板铺顶层和底层 *电路板在修改前 首先把铜网删除。

65 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流程 C:放置字符串

66 用向导建立PCB文件的方法(55mm×88mm):
电路板设计 向导建立PCB 用向导建立PCB文件的方法(55mm×88mm):

67 电路板设计 向导建立PCB

68 电路板设计 向导建立PCB

69 电路板设计 向导建立PCB

70 电路板设计 向导建立PCB

71 电路板设计 元件布局和走线原则 ⑴对于电路板和元器件的要求:
电路板的尺寸:长宽以3:2或4:3为最佳。当大于200mm长和150mm宽时,考虑强度。 高频元器件之间的连线越短越好,隶属于输入或输出电路的元器件之间的距离越远越好。 具有高电位差的元器件应加大与其它连线之间的距离。一般200V/mm比较合适。 发热元器件应该远离热敏元器件。 可以调节的元器件应该注意位置,应该放在比较容易调节的地方,要与整机的面板一致。 太重或发热量多的元器件不宜安装在电路板上。

72 电路板设计 元件布局和走线原则 ⑵按照电路功能布局:
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尽可能的按照原理图的元件安排对元件进行布局,信号从左边进入,从右边输出,从上边输入,从下边输出。 按照电路的流程,安排各个功能电路单元的位置,使信号流通更加顺畅和保持一致。 以每个功能电路为核心,围绕这个核心电路进行布局,元件安排应该均匀、整齐、紧凑。 数字部分与模拟部分的地线分开。

73 电路板设计 元件布局和走线原则 ⑶对于布线的要求: 线长:铜线应该尽可能的短。拐角为圆角或斜角。
线宽:一般1-1.5mm的线宽,可以流过2A的电流。但是一般要选择大于0.3mm。手工制板大于0.5mm。 线间距:相临铜线之间的距离应该满足电气安全要求,同时为了便于生产。间距越宽越好,最小间距应该能承受所加的电压的峰值。 屏蔽与接地:铜线的公共地,应该尽可能的放在电路板的边缘部分。在电路板上应该尽可能多的保留铜箔做地线,这样可以使屏蔽能力增强。地线的形状最好做成环路或网络状。 顶层、底层走线应尽量相互垂直,避免相互平行,尽量减少过孔的数量。

74 电路板设计 Altium Designer的绘图单位:
Altium Designer提供了两种绘图尺寸的单位:英制(imperial)和公制(Metric)。 1000mil=25.4mm=1英寸。 电阻、电容、集成电路等绝大多数器件的管脚间距是以英制单位定义的。 例如:电阻AXIAL0.3表示管脚间距300mil=7.62mm; 电容RAD0.2间距=200mil=5.08mm; 直插IC相邻管脚间距=100mil=2.54mm。 ※单位切换:“Q”。

75 电路板设计 基础知识 元件封装的尺寸介绍

76 电路板设计 对于封装库里没有的元件,必须精确绘制其封装, 才能把PCB设计完整。任何元件的封装错误都可以
导致所设计的电路板报废。绘制元件应注意: (1)测量元件的管脚直径、形状,元件外形的长、宽。 (2)在绘制元件封装时,定义的焊盘(pad)钻孔直径比 测量管脚直径大0.2~0.4mm(经验值),特殊情况可 适当大些;焊盘的外径X,Y尺寸比孔径直径上大0.6 ~0.8mm(经验值,外焊接方便可靠)。 (3)绘制元件外形一般在顶层丝印层进行,也就是显示 在PCB板上的白色文字。 (4)必须定义参考原点,否则在PCB中找不到该元件或 该元件无法移动。

77 电路板设计 (1)向工程添加一个PCB Library,双击打开, 保存成“自定义封装”的名字。

78 电路板设计 (2)设置栅格大小:菜单命令为“工具-器件库选项”。 Grid1、2改成10mil和100mil,(为了方便绘图)。

79 电路板设计 元件封装的知识 (3)在TopoverLayer,绘制元件外形、放焊盘(PP)。

80 电路板设计 元件封装的绘制方法 (4)修改封装名字:改成PPT要求的footprint名称。

81 电路板设计 元件封装的绘制方法 (5)设置参考点:即把器件的原点设定在元件附近。 原点

82 电路板设计 元件封装的绘制方法 (6)绘制第二个元件,其它步骤同上。

83 谢谢!


Download ppt "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