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药 理 学 Pharmacology 药理教研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药 理 学 Pharmacology 药理教研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药 理 学 Pharmacology 药理教研室

2 第三十九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3 第三十九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第一节 四环素类 第二节 氯霉素类

4 第一节 四环素类 四环素类基本化学结构相同,均具有菲烷的基本骨架,仅在5、6、7位上的取代基有所不同。为两性物质,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易破坏,临床一般用其盐酸盐。 天然四环素类 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和地美环素 半合成四环素类 美他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

5 第一节 四环素类 抗菌谱与抗菌作用 广谱抗菌(速效抑菌药,高浓度杀菌) G+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部分葡萄球菌、炭疽 杆菌、破伤风杆菌
第一节 四环素类 抗菌谱与抗菌作用 广谱抗菌(速效抑菌药,高浓度杀菌) G+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部分葡萄球菌、炭疽 杆菌、破伤风杆菌 G-菌:脑膜炎奈瑟菌、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 肺炎杆菌、流感杆菌 四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某些原虫:阿米巴原虫 无效: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 真菌、病毒 抗菌活性:米诺环素> 多西环素>美他环素>地美环素>四环素> 土环素

6 第一节 四环素类 【抗菌机制】 1.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与核蛋白体30S亚基结合,阻止aa-tRNA进入A位→阻碍肽链延长和蛋白质合成
第一节 四环素类 【抗菌机制】 1.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与核蛋白体30S亚基结合,阻止aa-tRNA进入A位→阻碍肽链延长和蛋白质合成 30S亚基 四环素类 50S亚基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氯霉素 2.膜通透性增加→使胞内重要物质(核苷酸)外漏---抑菌 四环素不再作为首选;土霉素用于治疗肠阿米巴痢疾,对肠外阿米巴病无效;金霉素仅保留外用制剂治疗结膜炎和沙眼等。

7 第一节 四环素类 耐药性 渐进型耐药 耐药菌株:金葡菌、A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等 耐药机制:
第一节 四环素类 耐药性 渐进型耐药 耐药菌株:金葡菌、A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等 耐药机制: 药物促进细菌核糖体保护蛋白与核糖体相互作用,从而保护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不受影响 药物致外膜孔蛋白减少,阻止该类药物进入菌体内。 细菌产生四环素泵出基因 细菌产生灭活酶,使药物灭活。 四环素不再作为首选;土霉素用于治疗肠阿米巴痢疾,对肠外阿米巴病无效;金霉素仅保留外用制剂治疗结膜炎和沙眼等。

8 第一节 四环素类 天然四环素类抗生素 四环素、土霉素 抗菌特点: 对G+菌抑制作用强于G-菌; 快速抑菌剂,极高浓度时杀菌;
第一节 四环素类 天然四环素类抗生素 四环素、土霉素 抗菌特点: 对G+菌抑制作用强于G-菌; 快速抑菌剂,极高浓度时杀菌; 对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结核分枝杆菌、真菌和病毒无效。

9 第一节 四环素类 【体内过程】 吸收 口服吸收不规则,易受以下因素影响:
第一节 四环素类 【体内过程】 吸收 口服吸收不规则,易受以下因素影响: 碱性药、H2受体阻断药或抗酸药降低药物的溶解度,影响吸收,而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可促进四环素吸收。 食物中的Mg2+、Ca2+、Al3+、Fe2+等多价阳离子,能与四环素形成难溶性的络合物,使吸收减少。 铁剂使其吸收率下降40~90%,故需同时服用两药时,应间隔2~3h。 服药量超过0.5g以上,血药浓度并不随剂量增加而提高,只是增加粪便中的排泄量。

10 第一节 四环素类 【体内过程】 分布 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中,可进入胎儿 循环及乳汁中,胆汁中的浓度为血药浓度
第一节 四环素类 【体内过程】 分布 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中,可进入胎儿 循环及乳汁中,胆汁中的浓度为血药浓度 的10~20倍,易沉积在新形成的牙齿和骨 骼内。 代谢和排泄 20%~50%由肾脏排泄,可用 于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

11 第一节 四环素类 【临床应用】 四体感染,多为首选 立克次体: 斑疹伤寒、 Q热、恙虫病 支原体:支原体肺炎、盆腔炎
第一节 四环素类 【临床应用】 四体感染,多为首选 立克次体: 斑疹伤寒、 Q热、恙虫病 支原体:支原体肺炎、盆腔炎 衣原体:鹦鹉热,沙眼衣原体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子宫颈炎、性病淋巴肉芽肿、沙眼 螺旋体:回归热 细菌性感染 G-菌:布鲁菌病、霍乱、鼠疫--首选多西环素 G+菌:不及青霉素 阿米巴原虫(肠内):土霉素 Q热是由伯纳特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以突然起病,发热,乏力,头痛,肌痛与间质性肺炎,无皮疹。 病因 (一)传染源:家畜是主要传染源,如牛、羊、马、骡、犬等,次为野啮齿动物,飞禽(鸽、鹅、火鸡等)及爬虫类动物。(二)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2.接触传播:与病畜、蜱粪接触,病原体可通过受损的皮肤、粘膜侵入人体。  3.消化道传播:饮用污染的水和奶类制品也可受染。   (三)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症状   潜伏期12~39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急骤,少数较缓。   (一)发热:初起时伴畏寒、头痛、肌痛、乏力、发热在2~4天内升至39~40℃,呈弛张热型,持续2~14天。   (二)头痛:剧烈头痛是本病突出特征,多见于前额,眼眶后和枕部,也常伴肌痛,尤其腰肌、腓肠肌为著,亦可伴关节痛。   (三)肺炎:约30~80%病人有肺部病变。   (四)肝炎:肝脏受累较为常见。患者有纳差、恶心、呕吐、右上腹痛等症状。 检查   1.血象:血细胞计数正常,中性粒细胞轻度左移,血小板可减少,血沉中等程度增快。   2.血清学。   (1)补体结合试验。   (2)微量凝集试验。   (3)免疫荧光及EliSA检测Q热特异性IgM(抗Ⅱ相抗原),可用于早期诊断。   3.病原分离。 治疗   四环素族及氯霉素对本病有特效。每日2~3克分次服用。服药48小时内退热后减半,继服一周,以免复发。复发病例再服药仍有效。亦可服强力霉素200mg,每日1次,疗程10天。对Q热心内膜炎者,可口服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每日4片,分二次,连用4周,也有疗程需达4个月者。或用四环素和林可霉素联合治疗。也可以Ⅰ相抗体是否下降来决定药物疗程。有心脏瓣膜病变者,可行人工瓣膜置换术。

12 第一节 四环素类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2. 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s,菌群交替症)
第一节 四环素类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2. 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s,菌群交替症) 正常人口腔、鼻咽、胃肠道等处有微生物寄生,菌群间维持平衡的共生状态。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使敏感菌受到抑制,而不敏感菌乘机在体内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多见于儿童、老人、体质衰弱者以及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药的病人。 真菌病(白假丝酵母菌)---抗真菌药 伪膜性肠炎(难辨梭菌)---万古霉素、甲硝唑 剧烈的腹泻、肠壁坏死、体液渗出甚至休克死亡

13 第一节 四环素类 3.对骨骼、牙齿生长的影响: 四环素牙(四环素-钙-磷酸盐) 沉积到胎儿或幼儿的骨骼中,抑制骨质生成
第一节 四环素类 3.对骨骼、牙齿生长的影响: 四环素牙(四环素-钙-磷酸盐) 沉积到胎儿或幼儿的骨骼中,抑制骨质生成 长期服用四环素可抑制婴、幼儿的骨骼发育。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8岁以下儿童禁用四环素 类药物。 4.其它:肝肾毒性、过敏反应(光敏反应)、前庭反应) 四环素与牙齿中沉积的钙离子结合,造成恒齿永久性棕色色素沉着,即四环素牙或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全

14 第一节 四环素类 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 多西环素(强力霉素) 特点: 强效、速效、长效 口服吸收迅速完全,不易受食物影响
第一节 四环素类 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 多西环素(强力霉素) 特点: 强效、速效、长效 口服吸收迅速完全,不易受食物影响 抗菌谱同四环素,但抗菌活性强(2~10倍)。 对土霉素或四环素耐药的金葡菌仍敏感。 由于显著的肝肠循环,t1/2长达14~22h,每日用药1次即可。 适应症 :是四环素类药物中首选药物; 特别适合肾外感染伴肾衰竭者以及胆道系统感染。 不良反应:胃肠反应常见,二重感染少见,静脉注射时,可能出现舌头麻木和口腔异味感。

15 第一节 四环素类 米诺环素(二甲胺四环素) 特点: 长效、高效,抗菌活性最强。
第一节 四环素类 米诺环素(二甲胺四环素) 特点: 长效、高效,抗菌活性最强。 脂溶性高,不受牛奶和食物影响.组织穿透力强,在脑脊液的浓度高。 对四环素、青霉素耐药的金葡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仍敏感 主要用于治疗酒糟鼻、痤疮和沙眼衣原体所致的性传播疾病,及上述耐药菌感染 不良反应与其他四环类基本相同,但能引起可逆性前庭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昏、及运动失调等,常在开始服药时出现,停药后24~48h可消失。 恶心、呕吐、眩晕、运动失调等。

16 第一节 四环素类 曾经广泛应用。由于耐药性,临床应用已减少 四环素偶用于某些感染性疾病 金霉素已被淘汰 土霉素基本不用
第一节 四环素类 四环素优点: 口服 广谱 缺点 广泛耐药性 不良反应较多 曾经广泛应用。由于耐药性,临床应用已减少 四环素偶用于某些感染性疾病 金霉素已被淘汰 土霉素基本不用 半合成四环素:广谱和强效 耐药菌株尚少 目前已基本取代四环素

17 第二节 氯霉素类 氯霉素类Chloramphenicol 特点:广谱 骨髓造血系统毒性极大,少用

18 第二节 氯霉素类 抗菌谱(广谱,G- 菌>G+菌) G+菌:不及青霉素、头孢菌素
第二节 氯霉素类 抗菌谱(广谱,G- 菌>G+菌) G+菌:不及青霉素、头孢菌素 G-菌:一般为抑菌药,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对流感杆菌、脑膜炎球菌、肺炎链球菌作用强,为杀菌药。 四 体:立克次体、衣原体作用强;支原体、螺旋体有效 对结核杆菌、真菌、病毒和原虫无效

19 第二节 氯霉素类 作用位点与红霉素、克林霉素的作用位点相近,可能产生竞争拮抗作用
第二节 氯霉素类 作用机制 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使P位肽链不能移向A位,阻止肽链延伸,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作用位点与红霉素、克林霉素的作用位点相近,可能产生竞争拮抗作用 作用位点与红霉素、克林霉素的作用位点相近,可能产生竞争拮抗作用

20 第二节 氯霉素类 基因突变 质粒介导 钝化酶----乙酰转移酶 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良好,t1/2约2.5h。
第二节 氯霉素类 耐药性 基因突变 质粒介导 钝化酶----乙酰转移酶 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良好,t1/2约2.5h。 体内分布广泛,在脑脊液中浓度较高 。 主要在肝脏与葡糖醛酸结合,失活。 10%的原形经尿排泄,在泌尿系统可达到有 效治疗浓度。

21 第二节 氯霉素类 耐药菌诱发的严重感染:无法使用青霉素类药物的脑膜炎患者、耐药的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可选用氯霉素 伤寒 不作为首选药。
第二节 氯霉素类 临床应用 耐药菌诱发的严重感染:无法使用青霉素类药物的脑膜炎患者、耐药的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可选用氯霉素 伤寒 不作为首选药。 立克次体感染 患严重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Q热和恙虫病)的8岁以下儿童、孕妇或对四环素类药物过敏者可选用。 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治疗腹腔或盆腔厌氧菌感染。 眼科局部用药---沙眼、结膜炎

22 第二节 氯霉素类 不良反应 (本品毒性大,严格控制使用) 1.血液系统毒性
第二节 氯霉素类 不良反应 (本品毒性大,严格控制使用) 1.血液系统毒性 可逆性血细胞减少(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与剂量和疗程有关。及时停药可以恢复。 再障---与剂量和疗程无关,少见但死亡率高 注意:①严格掌握适应症。②应用期间应定 期监测血象,发现异常立即停药。③剂量每 日不超过1g,疗程一般不超过5~7日,避免 反复应用。

23 第二节 氯霉素类 2.灰婴综合征(gray syndrome)
第二节 氯霉素类 2.灰婴综合征(gray syndrome) 新生儿、早产儿其肝代谢(缺乏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及肾排泄功能不完善→氯霉素蓄积→循环衰竭、呼吸困难、皮肤苍白发绀。出现症状后约40%患者在 2-3d内死亡。 新生儿、早产儿禁用。 3.其他: 过敏反应:皮疹、药热、血管神经性水肿 神经系统:视神经炎、周围神经炎、失眠、幻视。 溶血性贫血: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所致 二重感染:比四环素少见

24 第二节 氯霉素类 【应用注意】 监测血象,治疗前、后及治疗中要系统定期检查血象,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
第二节 氯霉素类 【应用注意】 监测血象,治疗前、后及治疗中要系统定期检查血象,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 氯霉素为肝药酶抑制剂,可减少华法林、甲苯磺丁脲、苯妥英钠和氯磺丙脲的代谢,使它们的血药浓度升高,甚至造成中毒。 对肝肾功能不良、G-6-PDH缺陷者应慎用。婴儿、孕妇、乳妇禁用。 用药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二个月,能达到防止感染复发即可。

25 小结 本章要点: 名词解释:①二重感染,②灰婴综合征。 四环素类药物的抗菌机制、抗菌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氯霉素的抗菌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6 第三十九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常用制剂和用法 盐酸吗啡 盐酸哌替啶 枸橼酸芬太尼 盐酸美沙酮 盐酸喷他佐辛 盐酸曲马朵 盐酸罗通定
硫酸罗通定 纳洛酮

27 第三十九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THE END THANK YOU


Download ppt "药 理 学 Pharmacology 药理教研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