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 第九章 德 育
2
案例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寒假作业 我们国家的全称是什么? 我们国家是由谁领导的? 你知道共产党是干什么的吗? 共产党在哪啊,哪有啊?
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性质的社会?
3
第一节 德育与学校德育模式 德育的由来 康德: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简称德育;
第一节 德育与学校德育模式 德育的由来 康德: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简称德育; 斯宾塞在《教育论》一书中把教育划分为智育、德育、体育; 清代大学者王国维先生在《教育之宗旨》一书中,提出“完全人格之教育”,包括体育和心育,心育包括德育、美育、智育; 1912年,蔡元培阐述新教育思想,主张“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国民政府颁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
4
第一节 德育与学校德育模式 一、德育的概念 狭义的德育通常指伦理学意义上的道德教育; 广义的德育,即教育学意义上的思想品德教育;
第一节 德育与学校德育模式 一、德育的概念 狭义的德育通常指伦理学意义上的道德教育; 广义的德育,即教育学意义上的思想品德教育; 道德:社会规范、以社会存在为前提、哲学、伦理学范畴 品德:个人行为、以个人存在为前提、心理学研究范畴
5
第一节 德育与学校德育模式 1、从主体上看,德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教育活动。 2、从范围上看 (1)政治教育。(2)思想教育。
第一节 德育与学校德育模式 1、从主体上看,德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教育活动。 2、从范围上看 (1)政治教育。(2)思想教育。 (3)道德教育。(4)心理健康教育。 (5)法制纪律教育。 解决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如民主与法制问题、青春期教育问题、市场经济意识的教育
6
第一节 德育与学校德育模式 3、从目的上看: 德育一方面要使个人的思想、行为逐步适应一定的社会要求,为社会所接受,即个体道德的社会化;
第一节 德育与学校德育模式 3、从目的上看: 德育一方面要使个人的思想、行为逐步适应一定的社会要求,为社会所接受,即个体道德的社会化; 另一方面要使一定的社会要求为个体所接受,将社会道德个体化。
7
第一节 德育与学校德育模式 二、学校德育模式
第一节 德育与学校德育模式 二、学校德育模式 所谓德育模式既指一种思想体系,又指涉及德育目标制订、教育内容实施和考评的工作方式。它不是指一种操作步骤而是从理论的建构到实践尝试的系统过程。构成德育模式的基本要素有三:教育观念、教育要求、教育策略。不同的德育模式即是这三要素的相应组合方式。
8
第一节 德育与学校德育模式 (一)客体德育模式
第一节 德育与学校德育模式 (一)客体德育模式 客体德育模式的教育基本观念为:德育就是用社会规范来约束个体行为和思想意识的活动。学生就是接受教育的对象。 德育过程就是成人社会规范内化的过程。德育效果取决于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和教育要求的严格性。 客体德育模式提出的基本要求为:个人绝对服从社会,儿童绝对服从成人。
9
第一节 德育与学校德育模式 客体德育模式的基本策略为:以神话、宗教传说或迷信来奉劝人们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或以血缘关系(如以孝为本)来感化教育对象或以社会舆论和行政命令来强制人们服从教育要求。 客体德育模式产生于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社会等级森严的历史时期。 该模式强调德育的政治价值,强调教育者的绝对权威性。但是难以培养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精神和能力的现代公民。
10
第一节 德育与学校德育模式 (二)本体德育模式 基本教育观念为:德育是指导学生进行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活动。
第一节 德育与学校德育模式 (二)本体德育模式 基本教育观念为:德育是指导学生进行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活动。 学生是德育的主动方面,教育者只是辅助者和提供咨询的外部条件。 德育过程是学生尝试发现社会生活规范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11
第一节 德育与学校德育模式 本体德育模式的基本教育要求是:注重基本文明行为的教育,主张让学生在教育者创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以达到个人的道德完善。 本体德育模式在德育策略上强调个体的社会交往实践,强调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内省,强调个人意志力的磨炼等。 本体德育模式是建立在私有制和生产力较为发展的社会基础上的德育模式。
12
第一节 德育与学校德育模式 (三)联体德育模式 教育观念:强调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学生既是教育客体,又是主体,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
第一节 德育与学校德育模式 (三)联体德育模式 教育观念:强调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学生既是教育客体,又是主体,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促进,协同提高的过程。 德育策略:主张教育措施的针对性和多样性,倡导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纪律约束与正面诱导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等。
13
第一节 德育与学校德育模式 (四)主体德育模式 基本教育观念:德育本质是价值引导情境中道德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过程。
第一节 德育与学校德育模式 (四)主体德育模式 基本教育观念:德育本质是价值引导情境中道德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品德共进的过程。 基本教育策略:营造“同化模拟式”的德育环境;设计“阶段渐进式”的德育内容;构建“主体参与式”的德育方法。
14
第二节 当代主要德育理论 当代德育理论流派纷呈 ,我们重点介绍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一)柯尔伯格德育思想的来源
15
第二节 当代主要德育理论 (二)柯尔伯格德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1.德育目的论
第二节 当代主要德育理论 (二)柯尔伯格德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1.德育目的论 德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激发儿童的积极道德思维,使他们的道德思维达到较高的阶段,以提高道德发展水平。 在道德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对环境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能力,也就是道德认知能力。
16
第二节 当代主要德育理论 2.道德发展阶段论 “海因茨偷药”的两难情境故事 (1)前习俗水平(Preconventional Level)
第二节 当代主要德育理论 2.道德发展阶段论 “海因茨偷药”的两难情境故事 (1)前习俗水平(Preconventional Level) 这一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关系 第一阶段,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的阶段。 第二阶段,以工具性相对主义为定向的阶段。
17
第二节 当代主要德育理论 (2)习俗水平(Conventional Level) 第三阶段,以人际和谐一致为定向的阶段。
第二节 当代主要德育理论 (2)习俗水平(Conventional Level) 第三阶段,以人际和谐一致为定向的阶段。 第四阶段, 以社会秩序和法则为定向的阶段。 (3)后习俗水平(Postconventional Level) 第五阶段,以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为定向的阶段。 第六阶段,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的阶段。
18
第二节 当代主要德育理论 3.德育方法论 (1)新苏格拉底德育模式:课堂讨论法 (2)新柏拉图德育模式:公正团体法
19
第四节 德育活动的基本原理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为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
20
第四节 德育活动的基本原理 德育过程不同于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 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1.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实施属于教育活动范畴; 2.是从外部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3.是受教育者与外界教育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1.思想品德是人的精神素质的组成部分,其形式是属于人的素质发展的范畴 2.是在外部影响作用下,道德主体内部自运动的过程; 3. 是道德主体与外界各种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21
第四节 德育活动的基本原理 二、德育过程的规律 (一)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2、知、情、意、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统一实现的。 3、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
22
第四节 德育活动的基本原理 (二)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自学P158-159
1.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德育过程要实现哪两个转化?
23
第四节 德育活动的基本原理 (三) 德育过程是引导学生在活动和人际交往过程中接受各方面教育影响的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长期性
24
第四节 德育活动的基本原理 四、德育的原则 德育原则是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25
第四节 德育活动的基本原理
26
第四节 德育活动的基本原理
27
第四节 德育活动的基本原理
28
第四节 德育活动的基本原理
29
第四节 德育活动的基本原理
30
第四节 德育活动的基本原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