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豫剧、京剧、川剧、越剧、黄梅戏、昆剧

3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1、民族节日 (1)概念:
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2)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 (3)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阅读教材 P29页

4 2、文化遗产 (1)含义: 指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神学、人类学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的纪念之物,建筑物、遗迹等。 (2)地位: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人类共同文化财富。 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3)作用: (4)保护文化遗产: 由于岁月的侵蚀,环境的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正面临着被毁坏的危险,这些为历史创造的遗产无法再造,因而成为不可替代的珍品。 阅读教材 P 30页

5 截止2012年12月,我国已拥有各类世界遗产43处, 居世界第三位。
截止2012年12月,我国已拥有各类世界遗产43处, 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在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至今已经有29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第三遗产大国。其中文化遗产22处、自然遗产4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

6 文化遗产部分:长城、故宫、莫高窟、周口店 “北京人”遗址、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孔府及孔庙和孔林、武当山古建筑群、拉萨布达拉宫、平遥古城、庐山、苏州古典园林、丽江古城、皇家园林颐和园、皇家祭坛天坛、重庆大足石刻、青城山-都江堰、洛阳龙门石窟、皖南古村落、明清皇家陵寝、大同云冈石窟、澳门历史城区 。

7 秦始皇兵马俑 北京故宫 莫 高 窟 皇家祭坛天坛 拉萨布达拉宫 长 城 孔 府 苏州古典园林 澳门历史城区 明清皇家陵寝 丽江古城

8 自然遗产部分:武陵源历史风景名胜区、九寨沟历史风景名胜区、黄龙历史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
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部分: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武夷山 昆曲和古琴两种艺术被评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

9 九寨沟历史风景名胜 武陵源历史风景名胜区

10 (二)透视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2、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主要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通过民族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语言文字、 宗教信仰、 思想理论、 文学艺术、 民居建筑、 风俗习惯等。 2、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①各民族都有自己文化的个性和特征。 ②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阅读教材 P 31页

11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成和发展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怎样理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成和发展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不同民族经济政治和地理因素等等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差异。 没有民族文化的差异就没有世界文化繁荣 所以,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阅读教材 P 31页

12 2、为什么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
全球化进程对文化多样性是一种挑战,但也为各种文化和文明之间进行新的对话创造了条件。 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世界文明进步繁荣的必然要求。 文化多样性是发展的源泉之一;增加了人的选择机会;促进经济增长;还是享有令人满意的智力、情感、道德精神生活的手段。 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的必要条件。尊重文化多容、对话及合作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佳保障之一。 阅读教材 P 32页

13 全球化必然会丰富还是会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思考: 全球化必然会丰富还是会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库尔班穆哈麦特·卡瑟莫夫(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目前世界各个民族最需要的就是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里保留自己独有的特点。正如我们的总统所说:“人类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除了和平、友谊、互相影响、互相支持以外没有别的抉择!” 大卫·思罗斯比(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经济学教授):很多人觉得全球化对自己不利,但全球化其实是使得人们更多地认识到自己个性和文化上的身份感,而并不是让文化变得更加的同质化。另外,全球化也催生出了创造力。跨文化的交流能够促进互相间的理解,这是我们保持文化多元化的一个重要的平台。 面临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如何使本国文化产品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教科文组织愿意将在全球项目中获得的经验推广到发展中国家,并在其中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必然会促进世界经济的加速发展和更密切的联系 。文化也存在一种全球化的趋势 。文化的全球化意味着全世界的各种文化都不能再孤立地发展,都面临着其他文化的影响和挑战,而且,各种文化中先进的、开放的、积极的因素会越来越多,在本质上越来越趋同,它们之间的交流也会越来越频繁,甚至会与本身的变化同步进行。但这绝不意味着各种文化间的差异会逐渐消除,甚至会形成一种全球一致的文化。相反,不仅文化的多样性会长期存在,而且还将继续向多元化发展。

14 拒绝历史,必然为历史所拒绝,一个不尊重本地历史、不能发扬光大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将没有未来。在文化交往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保存自己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字的和口传的文化遗产,永远不失故我。 ——陆建德(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 民族独特的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和精神支柱,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例如:中国独特的和文化、孝文化、礼文化、龙文化、虎文化等等,不仅成为中华民族的标识,而且也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纽带。

15 3、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观点一:有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民族文化应顺其自然的优胜劣汰。
观点二:有人认为,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各国文化应不分彼此,共同发展。 请谈谈你对上述两种观点的看法,简要阐述上述观点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阅读教材 P 页“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6 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要求:必须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 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尊重、共同维护、共同促进。
原则: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繁荣。 要求:必须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 保障各民族文化权利 保护文化遗产 发展文化产业 加强国际合作与团结 阅读教材P 页“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7 小资料:"和而不同",尊重文化多样性 文化交流,崇尚“和而不同”。文化竞争,以和为贵。因为不同,才需交流;唯有和睦,方能沟通。“和而不同”的“和”,表达了文化竞争的原则;“不同”则体现了文化竞争、合作与交流的特点。 二千五百年之前,孔子用生动的语言,进一步表达了这一思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自然界的多样性,使得我们的世界千姿万态,精彩纷呈 。文化也是如此。人类原始,祖宗各别;文化多元,势在必然。

18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费孝通

19 本课提纲: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1、民族节日 2、文化遗产 (二)透视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2、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20 阅读:“观点碰撞” 文明冲突论VS世界和谐论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作者: 亨廷顿(美))
本书作者塞缪尔·亨廷顿,国际政治研究领域著名学者。1993年夏,他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文明冲突?》的文章,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和争论。 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原文参见:

21 阅读:世界和谐论 —— 2005年09月16日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作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
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 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

22 《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 续
《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 续 我们···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23 思考题: 结合上述两种观点,请你就怎样认识文化差异、文化竞争与文化合作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24 阅读:文化差异--中西冲突的真正原因 论题:“中国在发展,但好像全世界都在和我们过不去,从文化或文明的角度谈谈。”


Download ppt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