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探析 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王衍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探析 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王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探析 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王衍 2012.11.7.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探析 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王衍

2 文后参考文献概念与内涵 文后参考文献功能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 对策与建议

3 文后参考文献概念与内涵 根据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所规定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本文中所指的文后参考文献是指论文后列出的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时所引用和参考的相关文献信息资源。其中引用是指直接引用某人或某文章原文、数据等,在文中根据一定规则做出标注,并在文后参考文献中详细列出出处。参考是指文中参考了某人或某文章的观点、主题等,在文中根据一定规则做出标注,并在文后参考文献中详细列出出处。

4 文后参考文献功能 知识链接功能。随着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数字出版物所占比例不断增加,文后参考文献也越来越多地出现超链接方式。通过文后参考文献的超链接方式,将不同的知识节点按知识体系的关联性和整体性组织成网状立体、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3],并利用专业软件分析揭示知识网络中不同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构成可视化的引证树和知识地图,以直观的图形揭示知识与知识之间、作者与作者之间的关联联系,实现相关知识的整合和集成,同时对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研究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 文后参考文献功能 技术预测功能。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以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热点、研究方向或研究动态为主,通过对文后参考文献的跟踪、分析,可以发现某科学领域、某技术或某作者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文章引用量,进行作者或主题词频次排序分析后,以定量方式判断该科学领域、某技术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技术领域中的最新技术热点和研究方向,了解相关学科、技术领域的现状动态,预测研究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为用户投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6 文后参考文献功能 计量评价功能。在知识链接的基础上,通过对知识网络中的主题、作者等被引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科学、快速、客观、合理的评价科技期刊及作者的能力、水平、价值和影响力。

7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 --ISO690和国内对应标准现状
我国现行国家标准GB/T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3月23日发布,并于2005年10月1日实施。它是一项专门供著者和编辑编撰文后参考文献使用的国家标准,该标准非等效采用ISO 690:1987《文献工作文后参考文献内容、形式与结构》和ISO 690-2:1997《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第2部分:电子文献部分》。

8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 --ISO690和国内对应标准现状
现行国际标准ISO 690:2010是2010年重新修订并实施的版本,替代了原有ISO 690:1987和ISO 690-2:1997。ISO 690:2010对老版本的ISO690的二个部分进行了合并,标准名称、内容,编排上有了较大幅度的修订,概念更加清晰、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更适应数字出版发展趋势。

9

10

11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 --国际标准重新修订和实施
编排体系的新增与修订 。ISO 690:1987由九个章节组成,ISO 690-2:1997由八个章节、一个附录组成,现行ISO 690:2010由十五个章节、三个附录组成。现行标准与原标准ISO 690:1987和ISO 690-2:1997相比,主要对第四章“Elements of a reference”进行了较大修订,该章节对ISO 690:1987第四章“Outline of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第五章“Sources of information”、第六章“General conventions”和ISO 690-2:1997第四章“Sources of information”、第五章“Outline of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第六章“General conventions”的内容进行了合并

12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 --国际标准重新修订和实施
编排体系的新增与修订 。在ISO 690:1987和ISO 690-2:1997 标准中,“Outline of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章节按文献类型详细规定必备、可选著录项目及其著录格式,在ISO690:2010标准中修订为第四章第五节“Order of elements”,该节取消了按文献类型进行必备、可选著录项目及其著录格式的规定,改为对通用著录元素顺序和格式做出明确规定,并将原标准中按文献类型规定的必备、可选著录项目及其著录格式放入附录B,增加了标准的通用性和规范性。

13 ISO690:2010

14 ISO690:2010

15 ISO690:2010

16 ISO690:2010 Annex B (informative) Presentation of references

17 ISO690:1987

18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 --国际标准重新修订和实施
编排体系的新增与修订 。ISO 690:2010第五章至第15章均为新修订章节或新增章节,其中部分章节原来集中在ISO 690:1987和ISO 690-2:1997第七章“Specification of elements”中,在ISO 690:2010中将Creator、Title等所有著录元素独立成章,详细说明著录细则和示例。ISO 690:2010还新增了“Identifiers”、“Specific categorie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等章节,以适应各种文献类型和以新媒介为载体的数字出版发展需要。

19

20

21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 --国际标准重新修订和实施
参考文献著录标准适用文献范围扩大。 ISO 690:2010与以前版本相比,扩大了适用文献范围。如ISO690:1987第一章“适用范围Scope and field of application”和第四章“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Outline of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规定,该标准适用范围包括:专著、连续出版物、专著中部分章节及专著中析出文献、连续出版物中析出文献、专利文献等。ISO690-2:1997第一章“适用范围Scope”和第五章“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Outline of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规定,该标准适用范围包括:电子专著、数据库、计算机程序以及部分章节和析出文献、电子连续出版物、电子公告、讨论列表和电子信息等。

22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 --国际标准重新修订和实施
参考文献著录标准适用文献范围扩大。ISO 690:2010第一章“适用范围Scope”规定,该标准适用文献包括专著、连续出版物、析出文献,专利、地图资料、电子信息资源(包括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库)、音乐、录音资料、复制画、照片、图形和视听作品、动态图像等。在第15章特殊种类信息资源中,电子信息资源的范围包括不仅仅包括第1章适用范围中用括号标明的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库,还包括了电子专著、电子连续出版物、博客、讨论列表和电子信息等文献类型。同时,在该章著录细则和附录C中还首次提到了电影、视频和广播等特殊种类信息资源的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从上可见,ISO690:2010标准较之以前版本增加了地图资料、博客、音频资料、视频资料、复制画、照片、图形、动态图像、电影、广播等多种类型,适用范围有了明显扩大。

23 ISO690:2010

24 ISO690:2010

25 ISO690:2010

26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 --国际标准重新修订和实施
DOI、 ISSN等唯一标识符明确成为著录内容。   ISO 690:2010第6.3.2 “Key title”、第12“Identifiers”、第15.2.6“ Availability and access”章节、附录B.4.2 “Contribution within a serial” 和附录C “Examples of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中增加了对ISSN、DOI等唯一标识符的著录规定和示例说明(示例如下),明确指出如果具有ISSN号或DOI号,应给予著录,并强调,在著录时DOI和其他持久标识符应优先于URL等可变项。随着新标准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参考文献将著录DOI等唯一标识符,通过DOI一对一、一对多的多重解析功能,实现参考文献知识链接功能和相关知识的整合、集成。

27 ISO690:2010

28 ISO690:2010

29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 --ISO690:2010与GB/T7714-2005标准的比较
“Scope” 和“范围”的比较。ISO 690:2010第一章“适用范围”规定,该标准给出了参考文献编制指南,适用文献类型包括专著、连续出版物、析出文献,专利、地图资料、电子信息资源(包括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库)、音乐、录音资料、复制画、照片、图形和视听作品、动态图像等。GB/T 标准“范围”中明确了“本标准规定了各个学科、各种类型出版物的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著录顺序、著录用的符号、各个著录项目的著录方法以及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没有明确提及适用的文献类型。

30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 --ISO690:2010与GB/T7714-2005标准的比较
“Terms and definitions”和“术语和定义”的比较。  GB/T 这一章包含了10个概念, ISO690:2010“Terms and definitions”包含17个概念,相比之下,ISO690:2010标准对文献类型和新增著录项目的概念和定义解释较为明确。

31

32

33

34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 --ISO690:2010与GB/T7714-2005标准的比较
新增 第3章“Basic principles for creating references”章节。该章为新增章节,为参考文献编制的基本原则,该章由5条内容组成,对参考文献所包含的信息、数据、风格等基本原则做了明确规定。如“规定参考文献中包括的信息应该足以清晰地确认所引用的材料”、“参考文献中包括的数据应尽可能地取自引用的信息资源”等。

3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 --ISO690:2010与GB/T7714-2005标准的比较
“Elements of a reference”与“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的比较。ISO 690:2010第四章Elements of a reference”章为新修订章节,该章非等效对应GB/T 第四章“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第五章“著录信息源”、第六章“著录用文字”、“著录用符号”等内容。

36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 --ISO690:2010与GB/T7714-2005标准的比较
“Elements of a reference”与“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的比较。GB/T 第四章“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章规定了文后参考文献必备项目与选择项目及其著录格式,但由于ISO690:2010标准适用范围更广,ISO690:2010修订为对通用著录元素顺序和格式做出明确规定,而按文献类型详细规定的必备和可选著录项目及其著录格式放入附录B。

37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 --ISO690:2010与GB/T7714-2005标准的比较
“Elements of a reference”与“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的比较。GB/T 第五章“著录信息源规定”按文献类型详细规定每类主要文献信息源,而在ISO690:2010中,按通用来源,对著录信息源选择的优先顺序做出详细规定。

38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 --ISO690:2010与GB/T7714-2005标准的比较
“著录细则”的修订和比较。GB/T “著录细则”章内容在ISO 690:2010中被细化,各小节的相应内容在ISO 690:2010中独立成章,构成了ISO690:2010第五章“Creator”、第六章“Title”、第八章“Edition”、第九章“Production”、第十章“Numeration and pagination”,上述各章的著录细则与GB/T “著录细则”各节相比,内容详尽,细致明确,并增加许多与新文献类型相关的著录规定,整个编排及内容更为科学、合理、规范。

39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 --ISO690:2010与GB/T7714-2005标准的比较
“著录细则”的修订和比较。ISO 690:2010中第七章“Medium designation”、第十一章“Series title and number”、第十二章“Identifiers” 第十三章“Location”、第十四章“Additional general information”、第十五章“Specific categorie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均为新增订章节,GB/T 中没有对应章节,建议在修订时根据我国参考文献的发展现状,对相关内容进行增订。

40 对策与建议 尽快修订现有国家标准。由于ISO690:2010已于2010年重新修订并实施,替代了原有ISO 690:1987和ISO 690-2:1997,法国、英国等国家均已采用最新ISO 690:2010为国家标准,为此,建议相关机构尽快修订GB/T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以规范我国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满足文后参考文献的发展需求。

41 对策与建议 修订内容建议:著录文献类型范围有待扩大。建议修订GB/T ,参照ISO690:2010,建立以新媒介为载体的数字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的著录规则,明确著录内容和格式,以适应多途径复合出版和数字出版的需要。。在修订时应充分考虑通用性、先进性、可操作性,既能适应我国出版物发展现状,又尽可能和国际标准保持一致,以达到共享信息资源的目的。

42 对策与建议 修订内容建议:增加ISSN、DOI等唯一标识符为著录项目。在制定GB/T 时,对DOI等标识符的著录没有明确规定,但据国际DOI基金会(IDF)统计,中文DOI[8]的DOI注册数量已居全球第二位,中文DOI注册中心截止到2011年12月2日,加盟期刊1353种,中文DOI注册总量为 个,其中期刊DOI注册数量为 个,达到注册总量的99%。在DOI应用日益普及以及优先数字出版的趋势下,建议在修订我国《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时,增加ISSN、DOI等唯一标识符为著录项目,明确其著录格式和著录内容,通过该字段的著录增加进一步实现参考文献的知识链接功能。

43 对策与建议 修订内容建议:增加中图分类号为著录项目。中图分类号已成为大多数国内科技期刊投稿文章的必备部分,为此,建议将中图分类号增加为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项目,通过对文后参考文献中分类号的链接、跟踪、分析,发现相关科学领域或技术领域文章发表量,从而进行分类号次排序分析,以定量方式或通过绘制知识图谱判断该科学领域、某技术所处的发展阶段及最新研究热点、研究方向,为技术预测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44 谢 谢!


Download ppt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探析 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王衍"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