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 图片描绘了一种什么经济模式?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中国在外力作用下进入近代的发展历史,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从经济结构开始,进而引起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一系列变革……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3 概念解读: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
从教材内容看:近代经济结构包括了不同性质的经济,如自然经济、外资经济、洋务经济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迁主要指的是原来的自然经济一统天下的结构变成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

4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D? C? A? B? 思考1: 图中ABCD分别是什么? D民族资本主义 C洋务企业 A 外资经济 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洋务企业 C? A 外资经济 B? A? 自然经济 其它经济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鸦片战争后 鸦片战争前 思考1: 图中ABCD分别是什么?

5 山雨欲来风满楼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乱花渐欲迷人眼 洋务运动的兴起 小荷才露尖尖角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

6 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
山雨欲来风满楼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自然经济:   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

7 思考: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 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列强又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它们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

8 思考: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 (1)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外国商品大量涌入,对自然经济造成猛烈冲击;
(2)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产品,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3)小农经济自身的局限性

9 《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内容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 赔款2100万(赔款) 军费2亿两(赔2亿)
割台湾岛、辽东半岛与澎湖列岛(割三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 赔款2100万(赔款) 军费2亿两(赔2亿)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五口通商)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开四口)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 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允设厂)

10 思考: 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产生了哪些影响? 影响 促进中国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提供了条件(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11 乱花渐欲迷人眼 洋务运动的兴起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 、 “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和新式学堂,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客观上也是一场中国的近代化运动。 小荷才露尖尖角

12 洋务运动概况 背 景: 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 起止时间: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代表人物:
背 景: 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 起止时间: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代表人物: 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目 的: 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 口 号: 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主要内容: 办企业;建海军;育人才 性质: 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结 局: 失 败

13 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工民用企业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军事 工业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民用工业 求富 口号
时间 口号 企业名称 企业性质 洋务运动前期 (60年代) 洋务运动后期 (70-90年代)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军事 工业 自强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民用工业 求富

14 上海 天津 福州 天津机器局 福州船政局 江南制造总局 1、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安庆 安庆内军械所

15 开平煤矿 开平 2、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湖北织布局 上海 轮船招商局 武昌 汉阳铁厂 汉阳

16 想一想:洋务运动有怎样的作用? 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地位与作用

17 材料题中材料的作用: (1)直接提供答案(一般见于根据材料回答问题的类型)
(2)既提供书内答案关键词又有书本知识的延伸,需自己作出分析与归纳(一般见于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类类型)

18 材料一:洋务运动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 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的地位: 开动了现代化这趟列车。 材料二: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洋务新政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引进和传播的科学知识和观念,所教育和培养的完全不同于就是认识的一代青年学子……正式无需新政得以开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基础。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的作用

19 作用 ①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 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20 材料三:阅读材料:“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根据材料三指出洋务运动还有什么作用?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作用:

21 作用: ①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 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③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22 小荷才露尖尖角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出现 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23 1、思考: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下被摧毁了。那么,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提示:应该从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入手——市场、自由劳动力、技术、资金等) 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劳动力) B、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资金) C、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技术、设备)

24 多维审视—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与作用 1936年,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5.8% 。
地位:是一种新的经济成分,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在夹缝中生存,始终不占主导地位。

25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现(近)代化进程中有哪些作用?(可从经济、政治、思想、社会生活等角度思考)
回忆八上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经济近代化——政治近代化——思想近代化 洋务运动——经济近代化(地主阶级) 戊戌变法——政治近代化(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政治近代化(资产阶级) 新文化运动——思想近代化(先进知识分子) 实现民族独立,实现政治民主 25

26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现(近)代化进程中有哪些作用?(可从经济、政治、思想、社会生活等角度思考)
材料一: 新的生产方式 实现民族独立,实现政治民主 新的经济因素 手工劳动 机器生产 (1)经济方面: 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26

27 (2)政治方面:它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促进政治近代化。
材料二: 辛亥革命 新的阶级 新的思想 戊戌变法 (2)政治方面:它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促进政治近代化。 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如果学生认为有所改变——回顾维新思想,戊戌变法等史实 (3)思想方面:不断冲击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27

28 (4)社会生活方面:引起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的近代化
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29 洋务经济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相同点 小结: A、其产生都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刺激 B、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都采用机器生产
D、都促进了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 E、都丰富了近代经济结构的内容

3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西方列强的入侵 变动的原因 变动的表现 变动的影响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洋务企业的出现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略,课外探究)

31 复习方法小结: 总体构架:总——分——总 专题复习与章节复习相结合 面——线——点
专题构成面,章节构成线,课文与相关的内容构成知识点。在专题下展开,在展开中多维度联系与总结,做到粗中有细,细中有粗,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既注意知识的基础性又注意知识的升华。

32 C. 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D.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说中不正确的是(  )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 C. 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D.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 解题要找准关键 看时间+阶段特征(时空观)

33 想试试吗? 课外探究: 布置作业,拓展转化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提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从政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思考) 想试试吗?


Download ppt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