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区域地理》复习思考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徐国民 2015年5月29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区域地理》复习思考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徐国民 2015年5月29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区域地理》复习思考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徐国民 2015年5月29日

2 第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区域地理复习的重要性 1.考纲明确要求 (涉及必修3相关内容) 第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二:区域可持续发展(流域开发、区域农业、区域能源矿产开发、区域工业化城市化) 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及江苏地级市名称

3 2.考题每年涉及 近五年区域地理高考试题重现 (江苏省2010—2014年高考题)

4 2010年 实质考隐含 的区域特征 6.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B.终年光照充足 C.雨热同期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5 2010年 自然带对应的区域 20.对山体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A.地处南方湿润地区 B.地处西北干旱地区 C.位于湿润河谷一侧
D.位于干热河谷一侧 自然带对应的区域

6 (2010年) 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回答21~22题。
21.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A.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 B.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C.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D.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22.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A.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 B.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C.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 D.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

7 (2)太阳能 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 (3)长江 黄河 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年 材料一 图14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15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 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 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 较多。 (1)热量、水分条件好 畜牧业 生态破坏 (2)太阳能 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 (3)长江 黄河 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 此命题主线不明,偏重识记区域特征,难度不大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 ▲ 。高原北部 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 ,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6分)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 ▲ 。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 其原因是 ▲ 。 (4分)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 ▲ 、 ▲ 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 ▲ 。(4分)

8 黄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珠江的流域面积45万 平方公里,但流量只有珠江的八分之一
29.下表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并回答问题。(2010年) (1)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 的1/5,其主要原因是___。 (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 。 (3)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 ;冬季河口处常受海水入侵的威胁,主要原因是 。 (4)淮河流域7、8月份多洪水,主要气候原因是 。 (5)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万公顷和1200万公 顷。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 径流总量的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 倍。

9 (2011年)27.图15为北非简图,图16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14分)
(1)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 。试从气压带、 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诧异的原因 (6分) (2)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 (3分) (3)该地区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的主要因素有 (3分) (4)影响该地区陆路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 (2分)

10 (2011年) 29.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图19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简图,图20为江苏省简图。 材料二 图21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

11 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地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4分) 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地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 空间分布的特点。_____▲___。(2分) (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_____▲___。(2分) (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4分)

12 2012年 6.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A.江汉平原 B.四川盆地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13 2012年 图13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 读图回答25~26题。 25.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已初步形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
A.公路与铁路的兴建 B.山麓地带水源较丰富 C.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 D.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

14 2012年 常年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 海拔高,空气稀薄; 污染小; 有极夜现象 (3)狂风巨浪;洋流;冰山;低温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常年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 海拔高,空气稀薄; 污染小; 有极夜现象 (1)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原因主要有 、 ;该地在 时期, 可以用光学望远镜24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 (3分) (3)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等。 (2分) (4)分析P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主要 影响因素。(4分) (5)P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试分析其有利条件。 (4分) (3)狂风巨浪;洋流;冰山;低温

15 (3)埃德蒙顿和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重要的石油加工中心,前者 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后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2分)
28.图15是加拿大人口、矿产 等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12分) (1)加拿大矿产资源的特点有 、 。 (2分) (2)加拿大的 海域有世界著名大渔场,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3分) (3)埃德蒙顿和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重要的石油加工中心,前者 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后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2分) (4)加拿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试分析其形成的 主要原因。

16 2013年 图12 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21~22 题。 21. 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热量更丰富 B. 地形更平坦 C. 土壤更肥沃 D. 水源更充足

17 记忆要求降低,从图中索取信息能力要求提高
27. 图16 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记忆要求降低,从图中索取信息能力要求提高 (1) 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 。(3分) (2)剖面线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 ,原因有 (3分) (3)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4分) (4)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 ,理由是 。(3 分) 四川盆地阴雨、雾天多 2013年 据降水量多少判年太阳辐射量多少,会出错

18 2013年 江苏乡土地理 南北方界线:秦岭--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 自然条件差异 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19 2013年 2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 分) (1)18 世纪五大湖区许多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有 。(3 分)

20 2014年 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 动植物,图7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 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A.印度西海岸 B.澳大利亚西海岸 C.非洲东海岸 D.越南东海岸

21 2014年 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图11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图12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读图回答19 -20题。 19.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 A.洪泽湖周边地区 B.太湖周边地区 C.沿江地区 D.沿海地区

22 5月下旬开始孵化,放牧带后退2公里,斑头雁侵农,政府补贴
2014年 5月下旬开始孵化,放牧带后退2公里,斑头雁侵农,政府补贴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斑头雁是食草性水禽,喜集群,飞翔能力强,有迁徙习性,其迁徙路线和时间相对固定 图16为斑头雁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迁徙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斑头雁于3月中下旬到达青海湖开始营巢、产卵,6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入孵化高峰期,然后育雏、换羽,8月底开始迁出。图17为斑头雁从繁殖地迁至越冬地的实际观测路线及沿线停留地示意图,表1是青海湖附近某地多年平均气象观测资料。

23

24 (l)青海湖斑头雁繁育过程与当地气温变化的关系是▲ 。(3分)
(2)斑头雁从青海湖到雅鲁藏布江一带迁徙过程的时空特点是 ▲ ,沿途停留地的环境是 ▲ ,(4分) (3)南亚地区是斑头雁重要的越冬地,其冬季温暖的原因是 ▲ 。恒河河口湿地和印度河湿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 ▲ 。(4分) (4)从繁殖地迁往南亚越冬地的过程中,斑头雁可能面临的最严峻考验是 ▲ 。(填写 字母)(2分) A.飞越唐古拉山口 B.飞越雅鲁藏布江河谷 C.飞越喜马拉雅山 D.躲避恒河河口风暴潮

25 (2014年)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截止2008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近年来大庆重点发展了石化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表3是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 材料二:玉门是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2009年被列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老城区人口从13万锐减至3万。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了新能源产业。 (1)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3分) (2)目前大庆和玉门在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面临问题的差异是 。(3分) (3)根据各自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两市选择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原因是 。(3分) (4)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对大庆、玉门这类资源型城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 。(2分) (5)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面,大庆和玉门采取了各具特色的举措,据此谈谈对“因地制宜”思想的认识。(2分)

26 二、近年来江苏卷区域地理考试特点 1.每年都有涉及区域地理的试题 2.涉及区域的试题近三年在3—4题间波动 2010年 4选2综 2011年 2综 2012年 2选1综 2013年 1选2综+(1) 2014年 2选2综

27 3.传统意义上的区域地理(偏重记忆类)试题或考试内容越来越少

28 2014年 定位后,据世界洋流 分布规律即可解决 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
动植物,图7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回答13-14题。 定位后,据世界洋流 分布规律即可解决 13.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 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A.印度西海岸 B.澳大利亚西海岸 C.非洲东海岸 D.越南东海岸

29 2014年 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图11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图12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读图回答19 -20题。 对照茶叶生长条件, 认真读图即可解答 19.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 A.洪泽湖周边地区 B.太湖周边地区 C.沿江地区 D.沿海地区

30 2014年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斑头雁是食草性水禽,喜集群,飞翔能力强,有迁徙习性,其迁徙路线和时间相对固定,图16为斑头雁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迁徙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斑头雁于3月中下旬到达青海湖开始营巢、产卵,6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入孵化高峰期,然后育雏、换羽,8月底开始迁出。图17为斑头雁从繁殖地迁至越冬地的实际观测路线及沿线停留地示意图,表1是青海湖附近某地多年平均气象观测资料。

31

32 据所给材料描述 (l)青海湖斑头雁繁育过程与当地气温变化的关系是▲ 。(3分) (2)斑头雁从青海湖到雅鲁藏布江一带迁徙过程的时空特点是 ▲ ,沿途停留地的环境是 ▲ ,(4分) (3)南亚地区是斑头雁重要的越冬地,其冬季温暖的原因是 ▲ 。恒河河口湿地和印度河湿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 ▲ 。(4分) (4)从繁殖地迁往南亚越冬地的过程中,斑头雁可能面临的最严峻考验是 ▲ 。(填写 字母)(2分) A.飞越唐古拉山口 B.飞越雅鲁藏布江河谷 C.飞越喜马拉雅山 D.躲避恒河河口风暴潮 据所给材料归纳 气候成因、气候类型 迁往越冬地过程中的飞越风险,据备选项可悟出答案

33 (2014年)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据表归纳
材料一: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截止2008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近年来大庆重点发展了石化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表3是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 材料二:玉门是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2009年被列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老城区人口从13万锐减至3万。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了新能源产业。 (1)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3分) (2)目前大庆和玉门在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面临问题的差异是 。(3分) 据表归纳

34 审题与语言表达的要求很高 玉门: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
(3)根据各自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两市选择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原因是 。(3分) (4)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对大庆、玉门这类资源型城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 。(2分) (5)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面,大庆和玉门采取了各具特色的举措,据此谈谈对“因地制宜”思想的认识。(2分) 大庆:区位优势;资金,技术条件好 审题与语言表达的要求很高 提供资金、技术和优惠政策 “因地”是指根据条件,“制宜”是指应采取合适的对策和措施, 同是资源型城市,但所处地理位置不一样,条件有差异,采 用适合各自情况的产业转型政策

35 要求较高 4.对考生从资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用文字描述、归纳地理事物特征、分布和发展变化的能力
通过对比、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要求较高

36 三、区域地理复习策略 (一)目标定位要准确 1.了解重要区域的地标性特征 2.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3.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
4.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5.学会准确的表达

37 (二)区域选择要典型 要根据复习目的,选择恰当区域

38 1.区域的整体性

39 气候与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凌汛, 气候、植被与含沙量 含沙量与地上河 地上河与流域面积

40 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迁移

41 2.区域的差异性 区域对比法

42 (1)同一类型地理事物的差异 50°N 45°N

43 塔里木、准 热量带、降水量大小(原因)、天山南北坡自然带 分布高度差异、农业生产优势气候条件、经济作物

44 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大河示意图 比较两河流域的气候、河流水文特征、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等 方面的差异

45 (2012·江苏高考卷).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 图16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17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46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8分)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 原因 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 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能力要求:根据图中信息能判断气候类型,并分析气候特点;地形、地势特点及对调水的影响。

47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3分)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3分) (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

48 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影响降水少,属热带沙漠气候; 区域特征的差异性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北 非干旱地区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区域特征的相似性 降水少、干旱地区面积大,常有沙尘暴天气。 灌溉农业和畜牧业较发达;油气资源较丰富。 滥垦滥牧和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 水资源是主要制约因素;荒漠化是主要环境问题。 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影响降水少,属热带沙漠气候; 区域特征的差异性 多内流河和内陆湖,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 有外流河分布,以降水为主要补给; 发展方向 开发油气资源,发展节水农业,防治土地荒漠化

49 (2)具有协作关系的区域对比 江苏与新疆对比

50 (2011·江苏高考卷). 29.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9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20为江苏省简图。
材料二 图2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

51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4分)
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江苏省 地形 ①以盆地山地为主 以平原为主 气候类型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②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 河流少,水量小 ③河网密集,水量大 矿产资源 丰富,以④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为主 较少 (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 分布的特点。(2分) (3)比较两省区三大产业比例的差异。(2分)

52 友好城市及所在区域对比 圣路易斯 美国 1978年11月2日 佛罗伦萨 意大利 1980年2月22日 伦敦 英国 1997年5月7日 珀斯 澳大利亚 1998年5月15日 南京与珀斯相比是否有点意思?

53 3.区域的开放性 人口的迁移 对迁出地区的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 对迁入地区的影响 产业的转移 对全局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视角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可持续发展视角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54 (三)要突出区域显著特征

55 板块交界,第一阶梯,强辐射弱保温, 太阳能,地热资源,三江源,藏羚羊, 河谷农业,生态问题

56 青藏高原:高考命题高频区域 2010年27题(14分) 2011年13-14题珠峰两侧自然带差异(6分) 2013年27题拉萨河谷地带种水稻是否可行?(3分) 2014年27题班头雁迁徙(2/13分)

57 秘鲁渔场与洋流 秘鲁寒流

58 农业特色 ③灌溉农业: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④绿洲农业: 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 ①耕作业: 东部季风区 ⑤河谷农业: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 谷地 ②坝子农业: 云贵高原

59 (四)复习指导要得法 1.帮助学生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文字,图象一个不能少) 要长期培养、规范训练)

60 试题信息的来源,不光来自题干,还来自题枝;不光来自文字,还来自图象;图象信息中,不仅要注意图中主干内容,还应留意图象辅助信息,如图例、注记、比例尺等。要全方位索取题目中所有显性、隐性信息,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推断。

61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 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 据此完成l~3题。 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62 2014年2月7日至23日,第22届冬奥会在俄罗斯索契举行。 读索契位置示意图及其气候资料图,回答相关问题。
mm 索契市区冬季气候非常温暖,主要原因有 , 。(4分) (3)对索契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夏季温暖湿润,冬季温和多雨 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 全年降水少,气温年较差大 D. 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63 D.[(2013·江苏高考卷)环境保护]2013年3月8-9日,沙尘天气横扫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局部地区出现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天气。图24是此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次沙尘天气过程,a地与b、c两地相比,a地沙尘更强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 。 (3分) (2)沙尘天气对b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有______。(4分) (4)针对沙尘暴这一环境问题 ,江苏省中学生适合的参与 方式是___________。

64 2.分析的方法----要迁移 中亚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干旱的一般原因? 相似区域? 我国西北地区 北非气候干旱

65 3.复习难度要渐进 例:关于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分析 在复习世界气候时,只要求掌握影响因素, 在复习南美洲时,要求详细说出原因
明确位置------读出信息(有什么,怎么样)------ 说出原因 发现(找出)问题 解决问题

66 4.以区域为载体,运用高中地理原理、规律分析解决问题

67 海底地形、 火山地震 冬季风与冬雨 亚热带季风性湿 润气候与亚热带 季风气候的差异 据环境推资源 洋流与渔场 工业发展区位条件

68 地形特点的表述 气候成因的分析 农业地域类型及 区位条件 河流的开发利用 城市分布特点及原因 区域的分工与合作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 的意义

69 (37分)下列示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2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称。《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福建 2013

70 (1)描述M城气候特征。(7分) (2)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3)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10分) (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12分)

71 5.落实区域综合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72 分析流域开发(或区域开发)

73 江苏地级市

74 苏北地区包括 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五个省辖市
苏中地区包括 南通、泰州、扬州三个省辖市 苏南地区包括 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五市

75 地理知识形成试题的一般性要求 四个原则:原创性、真实性、时代性、科学性 1.从现象到原因,再到产生的影响:描述现象不是描述问题
2.信息简洁:图只要反映现象的空间范围即可,不必用全国或世界图,语言减少冗余 3.地理原因:各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涉及许多方面,但主要探讨地理原因 4.思路调控,反向设问:遇到多方向问题时,最好是反过来设问更好。即告诉你结果,问学生产生的原因或条件,如江苏沿海发展何种工业类型?学生不知道答案也可能答案非常多,但如果告诉学生发展风电,问发展风电有利重要条件是什么?就明确多了。

76 区域发展条件----制约因素----解决措施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解决途径
复习及答题策略: 1.选择典型区域,围绕一条主线深度扩展 区域事件---区域特征---形成原因 区域发展条件----制约因素----解决措施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解决途径 例如:围绕发展农业主线

77 发展农业的条件: 地形-----冲积扇(绿洲) 气候-----特征-----原因 -----优势条件-----特色农产品 土壤-----次生盐渍化 水源-----制约因素-----解决办法 不合理发展农业导致后果----土地荒漠化 应对措施(可持续发展途径)

78 2.正面设问,从生活现象开始设问,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归纳提高
3.针对题目信息作答,不能通识性作答 在图像提供了具体矿产等信息时答资源丰富能否得分? 在分析工业区位条件时,答靠近河流、区位适宜、劳力充足,能否得分?

79 感谢各位同仁的聆听, 请多指导!


Download ppt "《区域地理》复习思考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徐国民 2015年5月29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