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药用植物学 植物分类 高等植物.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药用植物学 植物分类 高等植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药用植物学 植物分类 高等植物

2 教学目标 1.掌握高等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常见药用植物 2.了解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类概况

3 高等植物 主要特征: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 2、内部结构逐渐完善,从蕨类植物开始出现维管组织,增强了支持和输导作用。
3、生殖器官常为多细胞,有性生殖形成合子在母体发育成胚 根据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将低等到植物分为: 藻类、菌类、地衣类

4 第一节 苔藓植物门 一、苔藓植物的特征 苔藓植物是绿色自养性植物,植物体较小,常见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苔类,分化程度比较浅,保持叶状体的形状;另一类为藓类,植物体已有假根和类似茎、叶的分化。 植物体是配子体,它是由孢子萌发成原丝体,再由原丝体发育而成的,配子体在生活史中占优势,能独立生活,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寄生在配子体上,这是与其它陆生高等植物的最大区别。 苔藓植物一般生长在潮湿和阴暗的环境中,它是从水生到陆生过渡形式的代表。苔藓植物含有多种化合物:脂类、烃类、脂肪酸、萜类、黄酮类等。

5 地钱 Marchantia polymorpha L.
二、苔藓植物的分类 苔藓植物约有23000种,遍布世界各地,我国约有2800种,已知药用21科43种。根据营养体的形态构造分为苔纲和藓纲。 (一)苔纲 Hepaticae 植物体(配子体)为扁平的叶状体,有的种类有原始的茎、叶分化。假根由单细胞构成;茎通常没有中轴的分化;叶无中肋。 地钱 Marchantia polymorpha L. 属于地钱科。叶状体扁平,阔带状,多回二岐分叉,呈绿色、边缘呈波曲状。内部组织略有分化,分成表皮,绿色组织和贮藏组织。腹面常有鳞片和假根。 地钱分布全国各地,多生于林内,阴湿土地和岩石上,亦常见于井边,墙隅等阴湿处。全草能清热解毒,祛瘀生肌。

6 (二)藓纲 Musci 植物体(配子体)有原始的茎、叶区别,有的种类的茎已有中轴的分化。叶在茎上的排列多为螺旋式,叶常具中肋;假根由单列细胞构成,常有分枝,孢子体分为孢蒴、蒴柄、足三部分,成熟时孢蒴、蒴柄伸出颈卵器外,但仍然寄生于配子体上。 大金发藓(土马骔) Polytrichum commune L. 属于金发藓科,植物体高10~30cm,深绿色,常丛集成大片群落。叶多数密集在茎的中上部,渐下渐稀疏而小,鳞片状,长披针形,边缘有齿,中肋突出,由几层细胞构成,叶边则由一层细胞构成,叶基部鞘状。雌雄异株,颈卵器和精子器分别生于二株植物体茎顶。 全国均有分布,生于山野阴湿土坡,森林沼泽,酸性土壤上。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7 第二节 蕨类植物门 一、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蕨类植物曾在地球的历史上盛极一时,古生代后期,石炭纪和二叠纪,曾称为蕨类植物时代,当时那些大型种类,今已绝迹,是构成化石植物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煤层的一个重要来源。现有蕨类植物多为陆生、附生,少数为水生或攀援的多年生的草本,我国只有产在台湾、广东、四川、云南、贵州的树蕨为高大的乔木状。 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一样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无性生殖是产生孢子,有性生殖器官具有精子器和颈卵器。蕨类植物的孢子体远比配子体发达,有根、茎、叶分化和较原始的输导系统。蕨类植物的生活史中,有两个独立生活的植物体,即孢子体和配子体,这点和苔藓植物及种子植物都不相同。

8 1.蕨类植物的孢子体 通常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多为多年生草本,稀一年生。
(1)根:通常为不定根,着生在根状茎上。 (2)茎:通常为根状茎,少数具地上茎,直立成乔木状。 (3)叶:多从根茎上长出,幼时大多呈拳曲状。根据叶的起源及形态特征,分为小型叶和大型叶两类;根据叶的功能又分孢子叶和营养叶。 (4)孢子囊、孢子囊群:蕨类植物具孢子囊,多数孢子囊聚集成群,称孢子囊群。 (5)孢子:多数蕨类产生的孢子大小相同,称孢子同型;少数蕨类的孢子有大、小之分,称为孢子异型。 (6)茎内维管系统:蕨类植物的孢子体茎内维管系统形成的中柱类型较为复杂,主要有原生中柱、管状中柱、网状中柱和散状中柱等。

9 2.蕨类植物的配子体 孢子成熟后,在适宜条件下萌发形成绿色叶状体,也就是蕨类植物的配子体。
3.蕨类植物的生活史 蕨类植物生活史中有两个独立生活的植物体:孢子体和配子体。 4.蕨类植物的化学成分 蕨类植物所含化学成分,现知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黄酮类: (2)生物碱类: (3)酚类化合物: (4)萜类及甾体化合物: 此外,很多蕨类植物含有鞣质,孢子中含大量脂肪油。某些植物的叶中含有香豆素等。

10 二、蕨类植物的分类 蕨类植物的种类比较复杂,具有许多不同的性状,在蕨类植物分类鉴定中,常依据下列一些主要特征:
① 茎叶的外部形态及内部构造; ② 孢子囊壁细胞层数及孢子形态; ③ 孢子囊的环带有无及其位置; ④ 孢子囊群的形状、生长部位及有无囊群盖; ⑤ 叶柄中维管束排列的形式,叶柄基部有无关节; ⑥ 根茎上,毛、鳞片等附属器官的有无及形状。 现代蕨类植物约有12000种,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亚热带为多,我国蕨类植物比较丰富,约2600种,分布全国各地,其中有300多种可供药用。 蕨类植物分成5个纲:松叶蕨纲、石松纲、水韭纲、木贼纲、真蕨纲。

11 1.石松(伸筋草) 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L.clavatum L.]
是石松纲石松科石松属的多年生常绿草本,匍匐茎蔓生,直立茎高30cm左右,二叉分枝,叶小,线状钻形,螺旋状排列。孢子枝高出营养枝。孢子叶聚生枝顶形成孢子叶穗,孢子叶穗长2~5cm,单生或2~6个着生于孢子枝顶端;孢子囊肾形,孢子黄色,略呈四面体。 分布于东北、内蒙、河南、长江流域以南各省。生于疏林下或灌木丛的酸性土壤上。全草含石松碱、石松宁碱、烟碱等生物碱。能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利尿通经;孢子作丸药包衣。

12 2.卷柏(还魂草) Selaginella tamariscina (Beauv.) Spring.
是石松纲卷柏科卷柏属的多年生草本,高5~15cm。分枝多数丛生,枝扁平,全株莲座状,干燥时枝叶向顶上卷缩,遇雨舒展。主茎短,下生多数须根。叶鳞片状,有中叶(腹叶)与侧叶(背叶)之分,复瓦状排成四列。孢子叶穗着生于枝顶,四棱形,孢子囊圆肾形,孢子异型。 分布于全国各地,生于干旱的岩石上及缝隙中。全草多种双黄酮。生用能破血;治闭经腹痛,跌打损伤;炒炭用止血,治吐血,便血,尿血,脱肛。

13 3.木贼 Hippochaete hiemale (L.) Boerner
是木贼纲木贼科木贼属的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单一不分枝、中空,有纵棱脊20~30条,在棱脊上有疣状突起2行,极粗糙,叶鞘基部和鞘齿成黑色两圈。孢子叶穗生于茎顶,长圆形,孢子同型。 产于东北、河北、西北、四川等省。生于山坡湿地或疏林下阴湿处。全草入药,能收敛止血,利尿,明目,退翳,发汗等。

14 4.问荆 Hippochaete arvense L.
是木贼纲木贼科木贼属的多年生草本。地上茎直立,二型。孢子茎早春先发,常紫褐色,肉质不分枝。孢子叶穗顶生,孢子叶六角形,盾状着生,下生孢子囊6~8个。孢子茎枯萎后生出营养茎,有棱脊6~15条,分枝,轮生,中实。叶退化,下部连合成鞘,鞘齿披针形,黑色。 产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各省区。生于田边、沟边。全草入药,能利尿,止血,清热止咳。 问荆含有多种黄酮类、硅、硅酸,研究认为硅的代谢与许多疾病有关。它可降低血压、降血脂、降转氨酶、抗菌消炎、抗肿瘤、利尿。

15 5. 粗茎鳞毛蕨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
粗茎鳞毛蕨(又称绵马鳞毛蕨,东北贯众、东绵马)是真蕨纲磷毛蕨科林毛蕨属的多年生草本,根茎直立,连同叶柄密生棕色大磷片。叶簇生,二回羽裂,裂片紧密,短圆形,圆头,叶轴上被有黄褐色磷片,侧脉羽状分叉,孢子囊群分布于叶片中部以上的羽片上,生小脉中部以下,每裂片1~4对,囊群盖肾圆形棕色。 分布于东北及河北的东北部。生于林下湿地。根茎及叶柄残基入药,能驱绦虫和十二指肠虫,止血,并用治流行性感冒等。

16 6.石韦 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ell.
是真蕨纲水龙骨科石韦属的多年生常绿草本,高10~30cm。根茎长而横走,密生褐色针形鳞片。叶远生;叶片披针形,下面密被灰棕色星状毛;叶柄基部有关节。孢子囊群在侧脉间紧密而整齐地排列,初为星状毛包被,成熟时露出,无盖。 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及台湾省,附生于岩石或树干上。全草入药,能清热,利尿、通淋。治刀伤,烫伤,虚劳。


Download ppt "药用植物学 植物分类 高等植物."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