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2 温故而知新 1、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什么时候制定的?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2、我国在哪次会议上确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2、我国在哪次会议上确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

3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日益完善 1.新宪法:1982年五届人大通过新宪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法
2.制定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法律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4 资 料 库 民主 ——人民当家作主 法制 ——法律制度 法治 ——依法治国

5

6 一系列法律的颁布

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二阶段:1984—1992年,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以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为重点. 第三阶段:1992年后,我国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 二、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 2、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到新的阶段 基本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 2、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到新的阶段 就业方针: “劳动者自主就业, 市场调节就业, 政府促进就业。” 社保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9 中国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 中国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加入APEC (1991年) 中国加入WTO (2001年)

10 APEC 宗旨和目标: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贸易壁垒。

11 四、高举伟大的旗帜(邓小平理论)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中首次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 的提出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中首次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 2.“邓小平理论”的评价 “邓小平理论”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光辉旗帜。

12 课堂小结 歌谣 根本大法新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 民主法制得加强,市场经济体制建。 劳动就业得保障,竞争保险并相存。
亚太经合求合作,小平理论永飘扬。

13 改革 怎样改呢? 这样行吗? 今年的任务是生产棉布9万千米。可仓库里还积着不少呢,今年还生产?……好,好,我只管生产。 某国企厂长
我九点到了厂里(八点上班),闲着就打打毛衣。那些小姑娘可真笨,活干得再多也没我这个老工人工资拿得多! 某国企女职工


Download ppt "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