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Factors affecting drug response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Factors affecting drug response"—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Factors affecting drug response
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因素 Factors affecting drug response 1

2 药物方面的因素 Pharmaceutical Factors 机体方面的因素 Biological Factors 2

3 第一节 药物方面的因素 Pharmaceutical Factors 3

4 药物方面的因素:  一、剂量、剂型与给药途径  二、给药时间与次数: 三、反复用药:  四、药物的相互作用:

5 剂型:同一药物,剂量相同,若剂型或生产工
一、剂量、剂型与给药途径: 剂量:是临床用药的一个最基本问题。适当调 整剂量才能发挥最佳效应。 剂型:同一药物,剂量相同,若剂型或生产工 艺等不同,药物的吸收速度、药效产生快慢与强 度也不相同,叫“生物利用度”差异。 给药途径:起效:静脉注射>吸入>肌内注射>皮 下注射>口服>直肠>皮肤(贴皮)。

6 二、给药时间与次数: 给药时间的周期变化,也会影响药物的作用。研究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周期变化规律的学科,叫时间药理学。

7 ◆氨茶碱早上给药,其血药浓度高于其他给药时段;
例如: ◆氨茶碱早上给药,其血药浓度高于其他给药时段; ◆地高辛上午10时给,其吸收较慢,但AUC最大;而下午3时给药,其吸收速度加快,峰浓度也高,提示:地高辛宜于上午给药,可减少因峰浓度过高引起的毒性反应,并可保证其药效的持久性; ◆镇静催眠药,如下午对大鼠腹腔注射苯巴比妥190mg/kg,动物全部死亡;而午夜11时至凌晨1时给药,则动物全部存活。

8 是指长期用药后患者对药物产生主观和客观上
三、反复用药: (一)耐受性 (二)依赖性(dependence) 是指长期用药后患者对药物产生主观和客观上 需要继续用药的现象。

9 又分为: 1.精神依赖性(psychic dependence ): 指有些药物用药后,可产生一种欣快满足的感 受,为了再次体验这种感受,病人往往对药品产 生长久、无法控制的强烈欲望,并不择手段地反 复用药(又称“强迫觅药行为”)。

10 2. 身体依赖性(生理依赖性): (physiological dependence) 指机体需要靠反复使用药物,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和生命活动,若此时突然停药,机体各系统功能可产生严重紊乱(戒断症状,abstinence syndrome)。 如海洛因、吗啡、可卡因等,这些毒品或药品的滥用,既可可产生身体依赖,也可产生精神依赖性。 故被列入国际管制的成瘾性精神药物管理范围,严格管制使用。

11 四、药物的相互作用:

12 2、血浆蛋白结合 血浆蛋白的竞争结合; (一)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1、吸收 胃肠推动药、M受体阻断药 维生素C,有助于铁吸收
四环素与Fe2+、Ca2+等重金属离子络合反应影响吸收。 2、血浆蛋白结合 血浆蛋白的竞争结合; 肝病、肾病、营养不良等,血浆蛋白总量↓

13 3.肝脏生物转化: 肝药酶诱导药 肝药酶抑制药 4.排泄: 尿液pH值

14 (一)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1.按结果分: 增强作用 相加作用 拮抗作用 2.按作用机制分: 生理性协同与拮抗 受体水平的协同与拮抗

15 3.配伍禁忌: 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药物在体外配伍时,引 发的物理性或化学性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在静脉滴注时最易发生)叫配伍禁忌。

16 第四章 第二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 Biological Factors 16

17 机体方面的因素:  一、年龄与性别:  二、机体功能状态 :  三、个体差异: 四、精神因素:

18 一、年龄与性别: (一)儿童: 器官组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发育愈不完 全,特别是新生儿与早产儿,对药物较敏感。
(一)儿童:  器官组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发育愈不完 全,特别是新生儿与早产儿,对药物较敏感。 使用不当会造成器官组织的发育障碍,发生严 重不良反应,甚至发生严重的后遗症。

19 (二)老人:  老年人的器官组织及其功能随年龄增长呈现: ①肝、肾功能随年龄增长而自然衰退,各种药物血浆半衰期都有程度不同的延长; ②老年人对许多药物反应敏感性也会增高。

20 肾小球滤过率 心脏指数 功 能 (%) 生活能力 肾血流量 最大呼吸能力 年 龄(岁) 20

21 ▲性别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一般无明显差异。
(三)性别: ▲性别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一般无明显差异。 ▲但有的药物在性别不同的男女身上又有异。如男性对醋氨酚(扑热息痛)及阿司匹林的清除率分别高于妇女40%及60%,有效维持作用时间较妇女短。

22 月经期:不宜服用峻泻药和抗凝药,以免盆腔充血月经增多、痛经等;
妊娠期:除了应注意避免使用易引起流产、早产、致畸的药物。 哺乳期:则应慎用那些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幼儿体内并可能影响其发育的药物。 产前:应禁用阿司匹林及影响子宫平滑肌收缩的药物等。

23 二、机体功能状态 : 病理状态: 病人的病理状态可明显影响药物的作用,如: 肝、肾功能: ●解热镇痛药只能对发热病人有退热作用。
●胰岛功能完全丧失的病人,口服促胰岛素分泌药物效果作用差。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时,使用超极量数十倍的阿托品。 肝、肾功能:

24 肝硬化 普萘洛尔血浆浓度(g/L) 正常 h 24

25 璜基转移酶 乙酰基转移酶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谷胱甘肽转移酶 酶活性(mmol/min/mg蛋白) 左:正常人 右:肝脏疾病患者 25

26 三、个体差异: 过敏反应:药物性变态反应 。 耐受性:机体对药物反应性 。 耐药性: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 敏感性 。

27 ◆因先天性遗传异常造成个体差异,近年 来日益受到重视。 ◆至少已有一百余种与药物效应有关的遗 传异常基因被发现)。
◆过去所谓的药物特异质反应,多数已从遗 传异常表型中获得解释。

28 种族: 外因 内因 Social Cultural Environment Genes 28

29 29

30 也许未来 (数年?), 你的医生将能够根据你的特异性遗传基因方面的知识,来选择最好的药物和适当的剂量冶疗你的疾病!

31 ★四、精神因素: 主要指心理活动变化,对药物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其特点是:
◆病人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医生和护士的语言、表情、态度、信任程度、技术操作热练程度、工作经验、暗示性等),而影响药物疗效,大约占整个治疗的35%-40%。 ◆主要发生在慢性病、功能性疾病及较轻的疾病中;而重症和急症治疗中很少。

32 ◆与心理承受能力有关。承受能力强的人,其影响相对较小;承受能力弱的人,则影响则较大。
◆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如果一个医生告诉他的病人,某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时,无论其他医生怎样反复说明,也不容易被接受。 ◆其不仅发生在人,在动物实验中,也存在近似的现象。

33 因此,医务人员应主动关心、爱护和开导 病人,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 病的信心,十分重要。 其一言一行,服务态度,都可能发挥安慰
剂作用,故应充分利用这一潜在效应,以提 高药物疗效。

34 鉴于精神因素的影响,在临床新药研究中,常
采用双盲 对照 安慰剂试验,以排除其对药物效 应的影响。 ⒈双盲:可以排除病人和医生的双重影响。 ⒉对照:受试药、阳性药、安慰剂 3.安慰剂 (placebo):是指不具药理活性的 制剂(如用乳糖或淀粉制成的片剂,或仅含盐水的注射 剂)。

35 ◆对于头痛、心绞痛、手术后痛、感冒咳嗽、神经官
⒊安慰剂可产生疗效,也可产生不良反应: ◆对于头痛、心绞痛、手术后痛、感冒咳嗽、神经官 能症等,能获得30%-50%的疗效。 ◆对易受心理因素控制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往往影响 较大,如:血压、心率、胃腺分泌、呕吐、性功能等,能 获得30%-50%的疗效。 ◆安慰剂不良反应,可高达30%,如嗜睡、头晕、乏 力、注意力分散、恶心、口干腹痛、腹泻、白细胞等。

36 安慰剂效应 药理学 效应 非特异性药物作用 安慰剂 绝对效应 安慰剂效应 非特异性医疗效应 自然恢复 自然恢复 36

37 所以,医生用药时应考虑: ? 诊断正确否? 剂量合适? 给药间隔时间正确否? 是否产生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 有否禁忌症?
是否仅为安慰剂效应? 等等。 ? 37

38 谢谢!


Download ppt "Factors affecting drug response"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