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保密资料 请勿外传 绿色产业投资 - 我们的责任与未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保密资料 请勿外传 绿色产业投资 - 我们的责任与未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保密资料 请勿外传 绿色产业投资 - 我们的责任与未来

2 目录 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简介 绿色产业投资的必然性 投资领域:节能&环保 我们在环保领域的投入 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3 中银集团多元化战略中的直接投资平台 中国银行 商业银行 直接投资 投资银行 保险业务

4 主要业务及资产管理规模 中银投资从事直接投资业务26年,现管理的资产总额达500余亿港币,分布在内地的16个省市及港澳和海外,涉及房地产、能源、金融、通讯、传媒、交通运输、旅游酒店等多个行业。 CAGR: 32% 主营业务 企业股权 投资 基金投资 NPA投资 不动产投资及租赁

5 与浙江省政府共同发起设立浙商产业投资基金
中银集团 投资有限公司 浙江省铁路投资 集团有限公司 其他合伙人 立足浙江,投资全国 65% 35% LP, 10亿元 LP, 10亿元 LP, 约30亿元 中银投资浙商产业 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GP, 5,000万元 浙商产业投资基金

6 我们在能源行业做过的投资 ......

7 目录 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简介 绿色产业投资的必然性 投资领域:节能&环保 我们在环保领域的投入 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8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中国GDP总值 [亿元人民币] 中国GDP 增长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9 但面临重大挑战:能源利用效率仍然很低 各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对比[2007年] [每一美元GDP所消耗的BTU] (BTU = 英制热量单位)
资料来源:福布斯 “能源利用高效国家评比” ,中银投资研究

10 中国面临的另一重大挑战:世界上最大的污染排放国之一
各国在2006年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总量的比例 [%] 19.7 20.7 14.8 6.3 2.1 俄罗斯 4.4 加拿大 1.4 欧盟27国 乌克兰 1.6 日本 4.5 4.2 中国 1.4 韩国 墨西哥 美国 中东 印度 1.4 3.4 2.9 印度尼西亚 拉丁美洲 1.3 非洲 澳大利亚 资料来源:"Nach wie vor weltweit steigende CO2-Emissionen" 2007,中银投资研究

11 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伴随着持续的城市化进程
中国GDP(亿元人民币,2005年真实人民币) 中国人口(亿人) 6.5% 8.2% 9.9% 资料来源:Mckinsey Analysis,中银投资研究

12 由此推动建筑面积、汽车数量和基础原材料需求的快速增长
总建筑面积(十亿平方米) 汽车(百万辆) 2.9% 6.3% 3.3% 12.6% 钢需求量(百万吨) 水泥需求量(百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年鉴,Mckinsey Analysis,中银投资研究

13 这一过程将带来巨大的能源与环境挑战 中国原油供应(亿吨) 2007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中国煤供应(亿吨)
预计占2030年预期全球石油产量的13% 占2005年全球石油产量的3% 中国煤供应(亿吨)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美国能源信息署,美国环保署,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Mckinsey Analysis,中银投资研究

14 中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应对这一进程带来的能源与环境挑战
目标和政策 影响 十二五规划 ( ) 到2015年将每单位GDP的能耗指标下降16% 到2015年将主要的污染排放减少10% 《节约能源法》 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引入环境评估机制 淘汰过时的、高耗能的技术和装备 建立节能标志管理 《可再生能源法》 对于由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提供较高的上网电价 对可再生能源产品的销售提供补贴 可再生能源计划 计划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达到15% 地方政府 对地方官员(包括省市两级)的考评内容增加,中央政 府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达成情况也作为考核项目 工业企业 加强对能源消费的定量管理 最大的一千家工业企业(其能源消耗合计相当于全国能源需求的三分之一)必须制订本企业的节能减排计划,并建立审核监督机制 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 逐步发展环保科技 消费者 更加关注所面临的环境与能源问题 改变消费习惯,选择节能产品(比如节能家电和灯具)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中银投资研究

15 持续推动对绿色产业的投资 1 能源需求的增长与GDP增长成线性关系
现有能源需求2/3的增长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但增速将会随其经济的成熟而放缓 宏观 经济增长 绿色产业投资 政府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对清洁能源渴望增加 由于传统能源供给不稳定,政府期望降低对其依赖 2 3 较高的传统能源的价格提高了清洁能源的商业可行性, 使其成为更有吸引力的替代能源 政府支持力度增加 传统能源的 价格上涨

16 目录 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简介 绿色产业投资的必然性 投资领域:节能&环保 我们在环保领域的投入 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17 Origination (CDM5) ou JI6)
潜在投资领域:清洁能源发展 清洁能源 解决方案 能源效率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低排放能源发电 新能源开发 核心原料 设备 工程 运营 电力供应 矿资源获得和运营 燃料开发 工程设计和项目开发 运营和维护 技术开发 设备制造 能源供应 工程设计和建设 项目融资 其他 太阳能光伏 水力 风能 生物质能 传统能源的碳获取和储存 可再生能源 研发 交易市场运营 Origination (CDM5) ou JI6) 代理、贸易和风险管理 AAU2 EUA3 Voluntary schemes 森林 监管机制 京都协议 CER3 ERU4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代理 / 贸易 建筑材料 照明 / 加热 / 空调设备 加热设备 融资 能源节省开发 能源节省认证市场 (法国,英国) 设备相关的举措 绿色房地产开发 零排放能源 行动样例 产品样例 发展领域 1 2 4 3 资料来源:Roland Berger Analysis,中银投资研究

18 潜在投资领域:新能源-风力发电行业 零部件制造 风电机组装配 下游服务 具体描述
风电设备主要零部件包括发电机、塔架、叶片、轴承、轮毂、齿轮箱、电力系统等 高技术含量零部件通常依照风电机组具体设计定制 风电机组由3,000个零部件装配而成,包括塔架、转子、齿轮箱、发电机及支撑整个架构的锻造零部件 由于运输整体涡轮机颇为困难,所以通常风电机组装配厂坐落在离风电场较近的位置 跨国企业通常自主生产叶片和控制系统,但是中国企业倾向于购买零部件,集中化程度较低 项目开发 风电场运行 电网管理 中国市场 主要企业 有40多家主要零部件生产商 跨国企业在高精密度零部件方面拥有雄厚实力,如:大型轴承及控制系统等 30多家企业 颇具规模的地方企业(私营、国企),跨国企业和合资企业 许多不同背景的企业进入该行业,并有大力扩大产能的计划 毛利情况 依零部件类型而定;轴承可高达50%,塔架为10% 5-25% 附加值细分 ~70% 30%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中银投资研究

19 潜在投资领域:建筑材料-建筑保温材料 化学精炼 颗粒生产 颗粒生产 上游 中游 下游 市场动态 几家大型石化企业
三大主要企业:兴达EPS,巴斯夫,见龙机构(台资) 市场格局极度分散,约有1,000以上中小企业(平均收入不足1,000万美元) 行业整合的趋势正在形成,使规模小、效率不高的企业被边缘化 利润率 ~5% ~6% ~ 10% 投资需求 现金及营运资本充足 高,约1-2亿美元 (股权及贷款)资金需求用于 上市前融资 区域及产能拓展 研发投资 中等,约20-700万美元(主要为贷款)的资金需求用于 产能拓展 小型研发 建立分销网络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中银投资研究

20 潜在投资领域:节能照明-LED产业 氮化镓/基板 晶体外延 芯片 包装 应用 原材料 上游 中游 下游 关键步骤
将半导体芯片材料放置到基板上 某些情况需要注入黄色磷光体 增加电极、光刻、蚀刻、晶圆切割、质量筛选 芯片包装,包括芯片焊接、接线、分级 某些情况需要磷光粉涂层 LED芯片不同的应用,包括照明系统 中国企业占全球产业收入的比例 <5% ~8% ~ 30% ~ 20-60% (依应用类型而定) 企业数量 ~50 ~20 ~ 1000 ~ 3,000 (总计) ~ 300(一般照明企业) 中国企业定位 主要生产合成氨和蓝宝石基板 中低定位,主要生产电子产品和显示器中使用的芯片 涵盖所有生产线 多数产品,但不包括最尖端的产品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中银投资研究

21 潜在投资领域:环保处理行业“十二五”期间发展机遇
“十一五”情况 “十二五”重点 “十五”“十一五”大气污染治理的主要方面是脱硫和粉尘污染控制。 截至2009年,我国72%的火电装机已经安装了脱硫装置,80%已安装了除尘装置,脱硫和除尘都已达到“十一五”设定的减排目标。 “十二五”氮氧化物将首次被纳入总量控制约束指标。 预计火电厂脱硝市场容量巨大,由此带来脱硝工程及催化剂生产企业快速增长的机会,同时,高效低氮燃烧设备将成为脱硝机组的标准配置,相关的高效低氮燃烧设备企业将受益。 大气污染治理 “十一五”污水处理政策以提高污水处理率和降低化学需氧量为核心,首次将化学需氧量COD纳入约束性控制指标,设定了2010年比2005年下降10%的强制性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国污水处理能力增长100%,污水处理率从52%提高到75%。 “十二五”中国污水处理更加“重质”。 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升级使膜处理技术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掌握膜生物反应器核心技术及拥有品牌和先行优势的企业将值得关注。同时污泥处理市场的兴起将带动行业内核心药剂和核心设备企业的发展;另外,工业污水处理深化的市场容量广阔。 污水处理 “十一五”末期,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其中: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0%;在全国约90%以上的县城建立、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十二五”固废处理投资预计是“十一五”的2倍以上。 其中,垃圾焚烧率持续提高,垃圾处理设备需求增长,掌握核心技术的处理设备企业将受益,同时,废旧电器电子处理处置市场启动,具有强大的回收网络和领先的处理回收技术的企业将有望脱颖而出。 固废处理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中银投资研究

22 目录 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简介 绿色产业投资的必然性 投资领域:节能&环保 我们在环保领域的投入 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23 现状-积极推动绿色金融 在业界率先颁布《支持节能减排信贷指引》,制订有保有压的差异化信贷政策,积极支持清洁能源和环保产业,重点扶植节能减排项目的建设,抢先布局加快发展,同时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新增贷款,加快信贷退出落后产能项目。 在银行信贷流程中积极引入了环境安全和节能环保的要求,在信贷投放上设置严格的环保标准,坚决实行环保一票的否决制。 《支持节能减排信贷指引》 2010年中国银行与国家环保部签署关于支持环保产业合作备忘录,郑重承诺支持中国环保产业扶植环保企业的发展。 积极参与国家重点节能工程,节能惠民,绿色环保工程,先后支持一批清洁能源,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除尘等减排效益高的项目。积极推出一系列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包括基于清洁开发机制的信贷,应收款融资,以及基于碳排放权金融理财产品,积极带动并帮助商业合作伙伴实现低碳要求。 加大对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的信贷投入 综合金融,多元化服务 积极发挥经营平台齐全,海内外优势的特点,积极支持新兴绿色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旗下中银证券和中银投资积极协助绿色企业开展各类股权和债务的融资,并为企业和政府绿色项目提供私募财务顾问和战略融资服务。旗下中银保险积极为云南,昆明滇池节污等提供了责任保险服务,工程保险等服务。 截止去年底中国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已经突破1900亿元,同时两高一资行业在公司信贷当中占比继续下降,有利推动了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

24 目录 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简介 绿色产业投资的必然性 投资领域:节能&环保 我们在环保领域的投入 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25 当前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问题 节能环保产业的法规及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政策层面
目前尽管国家及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及措施,相关激励机制极其不完善,导致相应扶持政策的匮乏。 政策层面 缺乏具体的资金支持方案,导致一些产业政策无法具体落实。 对节能环保行业企业及投资于该行业的机构均缺乏实质性的支持。 资金投入 由于基础性研发投入少,在科技力量、实验设置条件、科研实力等方面与欧美国家相比存有不小的差距,导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科技发展 诸多企业缺乏节能和环保意识,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认为节能减排政策对于企业的自身发展是一种约束,尚未建立真正科学的企业发展理念。 很多节能先进适用技术的投资风险较高,经济效益却较差,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和资金的限制,不仅节能技术科技研发能力较弱,而且严重缺乏引进先进技术的动力。 使用观念

26 政策建议 在继续鼓励促进节能环保技术自主创新的同时,推进在节能环保技术成果转化、财税、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科技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政策环境建设。
为合格环保企业提供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同待遇,明确外资和民资的准入领域,更多鼓励外资和民资来推动行业的发展。 系统完善 政策支持环境 鼓励及加强对节能环保企业的直接投资及银行信贷,完善绿色金融的激励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向绿色银行倾斜资源,对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给予相应的政策指导。 为节能环保企业的上市提供绿色通道,以实际行动鼓励及推动行业内兼并整合;政府层面建立环保行业引导基金。 继续加大 资金支持 加大对节能环保领域基础研发和前沿技术探索的支持力度,同时也要把配套政策聚焦到支持产品研发的前端和推广应用的后端。 加大节能环保技术的试点推广,加快示范工程建设,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工作全面有序开展。 加大节能环保技术的示范建设 利用政府和企业的资源和资助开展与能源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的节能减排科普宣传行动,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推动国家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政策深入人心,使社会各领域能源消费者都有能力通过自身行动来为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促进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广泛深入的社会普及和全民参与


Download ppt "保密资料 请勿外传 绿色产业投资 - 我们的责任与未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