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保护野生动物 作者:张桦 珍稀的野生动物(一) 珍稀的野生动物(二) 珍稀的野生动物(三) 野生动植物拯救工程 结束
2
白唇鹿 穿山甲 生境:丘陵山区森林、灌丛、荒山草坡。 捕食:用长而锐利的前爪刨开蚁洞,用带粘液的细长舌头舔食蚂蚁、白蚁。
食物:蚂蚁、白蚁、蜜蜂、昆虫。 体型:体长约40~50厘米,尾长约30厘米。体重1500~3000克。 习性:善于掘洞,掘洞时前肢挖土,后肢刨土,不一会儿就钻进土中,因身上长满坚硬的角质鳞片,挖洞迅速,好似有"穿山之术",故名穿山甲。多单独活动。白天在洞中休息,夜间外出觅食。听觉和视觉较差,但嗅觉灵敏。牙齿退化,胃中有砂石帮助研磨食物。穿山甲不仅善于打洞,还能游泳,也能上树。冬天或翌年春天产仔,每胎1~3只。小穿山甲稍大后,常"骑"在母亲背上,随母亲外出觅食。穿山甲遇到危险,便把身体卷成一团,头裹在腹部下面。这种防御方式对付其他动物有效,但对猎人却没用。穿山甲片是传统中药,加上肉味鲜美,遭到大量捕杀,数量已经很少了。 分类:哺乳纲鳞甲目穿山甲科。 分布:云南各地。中国南方各省。 保护:中国II级重点保护动物。 白唇鹿的体型大小与水鹿、马鹿相似。头骨泪窝大而深。唇的周围和下颌为白色,故名“白唇鹿”,为我国特产动物。成年雄鹿角的直线长可达1米,有4~6个分叉,雌性无角。蹄较宽大。通体呈黄褐色,臀斑淡棕色,没有黑色背线和白斑。栖息在海拔3500~5000米的高寒灌丛或草原上。白天常隐于林缘或其他灌木丛中,也攀登流石滩和裸岩峭壁,善于爬山奔跑。喜欢集群生活。主要采食禾本科、蓼科、景天科植物,也吃多种树叶,有食盐的习性。幼鹿身上有白斑。鹿茸产量较高,是名贵中药材。产于青海、甘肃及四川西部、西藏东部。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唇鹿 白唇鹿 穿山甲 穿山甲
3
遗鸥 野牦牛,别名野牛。偶蹄目,牛科,牦牛属。一种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青藏高原特有牛种,是家牦牛的祖先。体形与牦牛相似,笨重、粗壮,成体雄牛肩高137厘米,肩部中有凸起隆肉,站立时前高后低,体侧下、腹部均披约40厘米长毛。雄牛成体重达500公斤左右,大者可达1200多公斤。雌雄均具角,是防御的武器。通体呈褐黑色。终年以游荡的方式栖息于人迹罕至的高山峻岭、山间盆地、高原草原等环境中。集群生活,离群的雄性孤牛极为凶猛,有时伤人。一旦离群,孤独终身。夏季多生活在海拔5000-6000米的冰川间隙草地,气温较高季节,常活动于雪线下缘。冬季下移至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峻岭中的草甸上觅食。多集中分布于唐古拉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西段。肉可食,皮制革。已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中型水鸟。全长44厘米左右。上体灰色。头、上颈黑色;眼上下各有一半圆形白斑;颈项、腰、尾白色。初级飞羽,以白色为主,具黑斑,次级飞羽银灰色。下体纯白。嘴、脚暗红色。 栖息于大型水域。主食鱼类、水生无脊椎动物及草叶。筑巢于沙岛上,常与燕鸥、噪鸥、巨鸥的巢混在一起。以枯水草为材。5月中下旬产卵,每窝2-3枚,灰绿色具黑斑,卵色变异大。孵卵期24-26天。雏鸟约40天后具飞翔能力。 遗鸥为世界濒危物种,近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发现比较稳定的繁殖种群,为世界已知最大的群体之一,应严加保护。 遗鸥 鬟羚 野牦牛 鬟羚,别名苏门羚、四不像。偶蹄目,牛科,山羊亚科,同名属。不是人们俗称“四不象”的麋鹿,而是一种吻色象白唇鹿,角似黄羊,耳象骡,鬃毛似马,蹄象犏牛的动物。是典型的森林动物。外形似羊,颈背有长而下披的鬃毛,故称。大小如驴,头狭长,四肢粗壮,雌雄都有角,较短。额骨后长出,二角平行稍呈弧形伸后,尾短。通体被毛稀疏粗硬,上体褐灰色、灰白色或黑灰色,毛苍白色。性孤独,活动隐蔽,晨昏觅食,以草类、树叶为主要食物。每年繁殖1次,每胎1仔,分布于玉树林区、班玛及循化尕楞林区。数量很少,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雪豹 雪豹,别名草豹、艾叶豹。与金钱豹同属。夏栖居于海拔3700─5300米高原。冬季下降到2000─3600米处,栖息于高山裸岩、高山草甸、高山灌丛、山地针叶林缘,分布于海西、海南、玉树、果洛等地。夜行性,黄昏、黎明时十分活跃,上下山路线固定,喜走山脊、溪谷。性凶猛,行动敏捷机警,四肢矫健灵活,善跳跃。饥饿时常到牧群盗食家畜。头小而圆,尾粗长,体重35─45公斤,体长1.2米,全身灰白色,布满黑斑,为珍稀观赏动物,毛密而柔软,可制皮衣等。骨可潜代虎骨治疗风湿病症,疗效亦佳。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4
金钱豹 藏羚 金钱豹别名文豹,分布广东山地森林地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体型与虎相似,但较小,为大中型食肉兽类。体重50千克左右,体长在1米以上,尾长超过体长之半。头圆、耳短、四肢强健有力,爪锐利伸缩必强。豹全身颜色鲜亮,毛色棕黄,遍布黑色斑点和环纹,形成古钱状斑纹,故称之为"金钱豹"。其背部颜色较深,腹部为乳白色。豹栖息环境多种多样,从低山、丘陵至高山森林、灌丛均有分布,具有隐蔽性强的固定巢穴。豹的体能极强,视觉和嗅觉灵敏异常,性情机警,既会游泳,又善于爬树,成为食性广泛、胆大凶猛的食肉类。雌豹6~7月份产仔,每胎2~3仔,幼豹于当年秋季就离开母豹子,独立生活。 藏羚,别名羚羊、西藏羚羊、长角羊。偶蹄目,牛科,山羊亚科,藏羚属。形似黄羊,但大得多,体长140厘米。雄者有角,角长笔直,角尖微内弯,远处望去,好似只有一角,故有“一角兽”之称。四肢匀称、强健。尾短小、端尖。通体被毛丰厚绒密,毛形直。头、颈、上部淡棕褐色,夏深而冬浅。青藏高原特有种。栖于海拔3000─6000米间的荒漠、高原草原和谷地环境。集中分布于昆仑山、唐古拉山一带,以及果洛、玉树地区。多小群活动,秋冬春有数十以至数百只大群出现。常出没于人迹罕至地区,善奔跑。清晨傍晚觅食,主要为禾本科和莎草科等植物。冬末春初交配,孕期6月,每胎1仔。肉鲜嫩、味美;皮质软,毛绒柔,为革皮、防寒用品填充佳品。角有镇静、解热功效,将角烧成炭研细,可治甲状腺肿大、胃炎、久泻,亦可催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遗鸥 金钱豹 中型水鸟。全长44厘米左右。上体灰色。头、上颈黑色;眼上下各有一半圆形白斑;颈项、腰、尾白色。初级飞羽,以白色为主,具黑斑,次级飞羽银灰色。下体纯白。嘴、脚暗红色。 栖息于大型水域。主食鱼类、水生无脊椎动物及草叶。筑巢于沙岛上,常与燕鸥、噪鸥、巨鸥的巢混在一起。以枯水草为材。5月中下旬产卵,每窝2-3枚,灰绿色具黑斑,卵色变异大。孵卵期24-26天。雏鸟约40天后具飞翔能力。 遗鸥为世界濒危物种,近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发现比较稳定的繁殖种群,为世界已知最大的群体之一,应严加保护。 遗鸥
5
野生动植物拯救工程 结束 野生动植物拯救工程的对象是我国特有的极度濒危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物种。主要有大熊猫、朱鹮、虎、金丝猴、藏羚羊、扬子鳄、亚洲象、长臂猿、麝、普氏原羚、鹿类、鹤类、雉类、兰科植物、苏铁。通过开展15个物种的拯救工程,进一步恢复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维持并扩大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大力开展人工繁育,进行野外放归自然试验,开展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存和研究,最终使这些物种摆脱濒危。 1. 大熊猫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珍稀孓遗动物,分布于四川、陕西和甘肃三部分地区。目前野外种群数量有1000只左右,人工圈养数量约110只。重点完善现有35处保护区建设,新建28处保护区;加强栖息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建立33万公顷的大熊猫栖息地走廊带,开展大熊猫人工繁育、科研监测和野外放归的研究。 2.朱鹮 朱鹮是世界上现存最濒危的鸟类。在目前保护成绩基础上,下一步将在朱×经常觅食地区恢复天然湿地2000公顷;选择适宜重引入区域建立异地繁育种群2-3处,新建保护区面积达到20万公顷。 3.虎 我国有4个亚种,即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和印支虎。野外种群数量不足百只。完善现有15处保护区的建设,新建10处保护区,恢复和改善虎栖息地;实施人工繁育虎野化和放归自然项目,促进隔离种群遗传联系。 4.金丝猴 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珍稀动物,有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和川金丝猴3个亚种。加强12处金丝猴重点保护区的建设,新建保护区1处,在保护区建立保护站22处。改善金丝猴栖息地,并建立食物基地3个和多处食物投放点。同时加强驯养繁殖和开展野外放归试验。 5.亚洲象 我国亚洲象主要分布于云南的西双版纳、江城、沧源和盈江。种群数量约为200至250头。完善2处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在其它10万公顷区域上建立保护站,开展野外监测和人工驯养繁殖。 6.麝 麝是经济价值最高的中型食草动物,全国麝资源已由六十年代的250万头下降到20-30万头。完善现有66处保护区的建设,新建4个禁猎区,面积达60万公顷,恢复和改善植被10万公顷,开展麝类自然放养,加强人工繁殖研究。 7.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濒危动物,目前仅在青海湖周围有300只左右。扩大青海湖保护区的面积,在普氏原羚觅食、活动区域约4万公顷强化保护,新建保护站4处。改造栖息地2万公顷并加强普氏原羚的人工繁育研究。 8.鹤类 中国有世界15种鹤类中的9种,现有鹤类保护区40多个,面积1000多万公顷。完善16个重点保护区的建设,扩大保护区面积。在繁殖地和迁飞地建立保护站120处,恢复改善湿地4万公顷,加强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