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九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外交演變 第一節臺灣接收與中華民國政府遷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九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外交演變 第一節臺灣接收與中華民國政府遷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外交演變 第一節臺灣接收與中華民國政府遷臺
可參考二二八事件 第九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外交演變 第一節臺灣接收與中華民國政府遷臺

2 學習目標 知曉臺灣接收的背景、經過與結果 了解行政長官公署失政的情形與結果 明白二二八事件的背景、經過與結果 知道中華民國政府遷臺的過程

3 P136

4 P136

5 P137

6 中華民國政府無暇顧及 「臺灣問題」之主因 課文整理 一、南北分裂、軍閥割據:
 民國6年(1917)軍閥混戰開始,至民國17年(1928)始形式上統一中國 二、內戰不斷、列強侵略

7 課文整理 臺灣接收的關鍵 一、太平洋戰爭爆發:民國30年(1941),日本偷襲珍珠港,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昭告廢 除前此兩國所定條約,開啟戰後收臺契機 二、開羅宣言:民國32年(1943),中美英領袖蔣中正、羅斯福、邱吉爾發表開羅宣言,決議戰後臺灣、澎湖歸還中華民國 三、波茨坦宣言:再確認開羅宣言的條件必將實施

8 P138 護法運動

9 P138

10 P138

11 P138

12 接收臺灣 課文整理 準備: 1.〈開羅宣言〉後─民國33年設置「臺灣調查委員會」 2.日本投降後─民國34年成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接收
1.時間:民國34年10月25日→光復節由來 2.地點:臺北市公會堂(中山堂) 3.雙方代表:a.中─陳儀 b.日─安藤利吉

13 P139 臺灣調查委員會

14 P139

15 P139

16 P139

17 二二八事件之因 課文整理 一、政治因素:  1.專制與獨裁:行政長官及集軍事、行政、立法大權於一身
 2.人事差別待遇:未能大量啟用臺籍菁英  3.政治腐敗:外省籍官員貪污腐敗者頗眾 二、經濟因素:  1.「經濟統制」:沒收日產、推行專賣  2.日治末期物資不足及盟軍轟炸  3.國共內戰下,物資大量輸往中國  4.物價飛漲:通貨膨脹、米價騰貴

18 P140 u

19 P139

20 P140 u

21 P140

22 P141

23 二二八事件之因 課文整理 三、文化離藩: 1.臺人生活習慣帶有日本色彩,政府官員認為臺民受日本奴化,須盡速推動「去日本化,加速中國化」
2.臺人對外省籍官吏、軍警產生輕鄙之心 3.長期隔閡、語言不通、教育程度差距、生活習慣不同,彼此鴻溝日益加深

24 P140

25 P140

26 二二八事件 課文整理 (一)導火線 1.時間:民國36年 (1947) 2月27日 2.地點:臺北市圓環(南京西路)
3.起因:為查緝私煙不慎傷人,又誤斃圍觀民眾,憤怒群眾要求懲兇未果

27 P141 經過可參考電子講義P67~70

28 二二八事件 課文整理 (二)經過 1.衝突與交涉期(2.27~3.8): A.地方士紳,民意代表成立「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B.陳儀採委蛇退讓態度,暗中建請中央派兵鎮壓 2.軍事鎮壓期(3.8~3.20)綏靖:國軍抵臺展開血腥鎮壓,造成民重傷亡慘重 3.戒嚴清鄉期(3.20~5.15):不少人未經審判即遭槍決

29 P141

30 P141

31 二二八事件影響 課文整理 1.殘殺許多臺人政治菁英 2.少部分臺人社會菁英流亡海外,籌組、發起「臺獨運動」
3.倖存者對政治冷漠,或轉往工商業發展,以致國民政府遷臺後,可以輕易展開威權統治 4.造成日後「省籍情結」,撕裂族群融合

32 P142 u

33 P142

34 課文整理 國民黨政府遷臺 (一)背景 1.中日戰爭結束後,內戰繼起,國民黨政府優勢不再 2.民國38年底,將中央政府遷往臺北

35 國民黨政府遷臺 課文整理 (二)國民黨政府遷臺 1.遷臺前準備:任命陳誠為臺灣省主席兼警備總司令
2.遷臺後 A.復行視事:重申反共復國決心 B.措施:內政、外交、軍事

36 P142 37.09:錦瀋會戰 37.11:徐蚌會戰 38.01:平津會戰

37 P142

38 遷臺後的各項措施 課文整理 內政:推動黨務改造、調整軍政人事 外交: A.爭取美國支持
B.韓戰爆發,美國派出第七艦隊協防臺灣,臺灣形勢日漸安定 軍事: A.撤出海南島、舟山群島的守軍 B.集中兵力固守臺、澎、金、馬

39 首都遷徙:南京廣州重慶成都臺北 P142 西安事變,救了共產黨 韓戰,救了國民黨 P143 李宗仁滯美不歸 1950~1953

40

41 反共復國的年代 在反共復國的口號下,連喜帖也響應時局

42 臺灣民眾夾道歡迎來臺接收的國軍

43 參加慶祝光復遊行的學生隊伍

44 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在臺北舉行,臺灣正式回歸中華民國版圖

45 行政長官的職權 1.法源依據:1945年9月國民政府頒布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組織條例。 2.特質: (1)軍政一元。 (2)行政專制。
 1綜理全省政務。  2發布署令,制定臺灣省單行規章。  3核定縣市及區鄉鎮行政區劃之變更分合。  4總攬全省人事。  5受中央委託辦理中央行政。  6指揮監督在臺之中央機關。

46 行政長官的職權 (3)委任立法:根據規定,臺灣省行政長官於其職權範圍內,得發布署令、制定臺灣省單行規章。並有因地制宜,自由裁量、便宜行事的委任立法權。

47 新總督 陳儀在臺灣的權力頗高,除了綜理全臺政務,控制政治、經濟、社會各項資源,尚可制訂、頒布單行條例與規則,等於擁有立法權。此外,又兼任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除可統轄直屬的特務、通信部隊外,還有指揮臺灣地區陸海空軍的權力。加上他個性固執,措施失當,遂使民間萌生「總督制復活」的感覺。

48 陳儀(1883~1950年)的下場 陳儀於1945年8月被指派擔任臺灣省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由於施政措施不當,導致臺灣爆發二二八事件,中央於是撤銷其行政長官的職位,改調浙江省省主席。國共內戰中陳儀投共,並唆使蔣中正的愛將湯恩伯也投共,被湯密告,蔣中正下令逮捕陳儀,並在臺灣的新店碧潭橋下槍決,葬在六張犁。

49 陳儀的統制經濟政策 陳儀依收復區敵偽產業處理辦法及臺灣省接收日人財產處理準則。各縣市「日產處理委員會」共接收日人產業四百九十五種,各機關接收企業八百二十二種,轉化為行政院「資源委員會」及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國營、省營企業。此外,設專賣局和貿易局,對物資的產銷採取嚴格之統制,(專賣局專營樟腦、火柴、菸酒等物資,貿易局統籌農工產品的採購與經銷)阻礙商人的經營生機,民間的經濟活動極受限制 ;而接收過程貪汙舞幣,則更讓臺人心生惡感。

50 清 鄉 陳儀發布為實施清鄉告全省民眾書,指出「清鄉的目的在確保治安,清鄉主要的對象是武器和惡人」。1947年3月21日開始,清鄉的主要工作是清查戶口、搜捕案犯、收繳武器、辦理自首等;5月15日,首任省主席魏道明抵臺。16日,解除戒嚴,清鄉告一段落。清鄉期間曾造成報復性的搜捕、殺害等行動。

51 二二八事件--木刻版畫 此木刻版畫描繪了導致二二八事件的大稻埕緝菸衝突,左下角專賣局查緝員以槍托撞擊拾菸老婦頭部,旁人則被擊倒,加上軍用卡車上面無表情的持槍軍警,全幅給人一種沉重的肅殺之氣(黃榮燦,民國36年)

52 P142 二二八紀念碑的意義   二二八紀念碑的造型,立方體象徵人為秩序,圓球體象徵自然秩序,圓錐體象徵鄉土生活,浴火重生。甕代表入土為安,陰石表示靈魂世界,陽石表示現實世界。最上面的避雷針採自基隆碼頭起重機鋼架(事件發生時軍隊自基隆登陸)。紀念碑的材質以觀音石為主,另以噴沙面不銹鋼搭配觀音石為傳統土產材料,不銹鋼為現代科技文明產物,象徵臺灣的傳統與文明進步。

53

54

55

56 開羅宣言 第二世界大戰期間同盟國領袖討論戰後的日本問題而發表的聲明。1943年(民國32年)11月,美國總統羅斯福邀請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英國首相邱吉爾,於埃及首都開羅舉行會議,討論未來對日本處置的政策。11月23日至27日,三方進行溝通與協商,12月1日會議後發表聲明,通稱「開羅宣言」。就其實質而言,稱為「開羅聲明」或「開會議公報」似更妥切。

57 開羅宣言 開羅會議的重要決議中有關戰後臺灣歸屬問題,英國並不贊成,但在羅斯福的支持下,聲明中仍表示將臺灣與澎湖歸屬中華民國。其他重要內容包括:「剝奪日本自1914年世界大戰開始後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占領之一切島嶼」、中國東北「歸還中華民國」、「在相當時期,使朝鮮自由獨立」,以及戰爭的目標在使日本「無條件投降」。

58 開羅宣言 開羅宣言的法律效力受到質疑,文件中沒有美國、英國、中國領袖簽署,也受各方矚目。由於英文稿檔案的標題是Press Communique,有研究者認為是「新聞公報」,而其內容前言指出是開羅會議後的「概括聲明」(general statement),當然不是條約。

59 開羅宣言 「開羅宣言」雖不能提供戰後臺灣、澎湖地位歸屬的國際法效力,但對戰後臺灣接收問題,則產生關鍵性的影響。在開羅會議中取得羅斯福支持的國民政府,以戰後將接收臺灣為由,於1944年4月17日,在中央設計局內設立臺灣調查委員會,由陳儀擔任主任委員,進行接收的準備工作,是國民政府對臺政策轉趨積極的重要開端。其後「波茨坦宣言」又肯定「開羅宣言」的內容,這或許是「開羅聲明」被稱為「開羅宣言」的主要因素,對於美國主導的戰後日本接收問題也產生影響。

60 開羅宣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後,聯合國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發布的第一號命令,便將臺灣、澎湖劃歸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中正的接收範圍。

61 波茨坦公告 波茨坦公告 1945年7月26日由中、美、英三國在德國波茲坦會議( ~ )中所發表。當時德國已經宣告無條件投降,三國為敦促日本早日棄甲,發出此最後通牒,警告日本政府必須「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否則將完全毀滅。公告的第八項重申;「『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島、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

62 波茨坦宣言 由於日本在1945年9月2日簽署的「無條件投降書」,明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中的條款,亦即接受將臺灣等地歸還中華民國。故主張臺灣為中國一部分的人認為中華民國「對日宣戰書」、「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以及「無條件投降書」等4個文件,是臺灣為中國領土一部分的法律依據。但主張「臺灣地位未定論」者,則認為這些文件並非條約,沒有法律的約束力。

63 電子教學講義P64 與臺灣相關的宣言與命令

64 電子教學講義P65 與臺灣相關的宣言與命令

65 電子教學講義P65 與臺灣相關的宣言與命令

66 電子教學講義P64 「宣言」與「條約」 「宣言」只是某方立場的意見、主張與聲明,並未經過同意與協調,自然沒有法律效力。而條約則是兩方立場的協調結果,若程序無誤,具有法律效力。

67 臺灣地位未定論 電子教學講義P64 「臺灣地位未定論」的見解源於《舊金山合約》,但早期在政府宣傳下(舊教材亦是如此敘述),《開羅宣言》已認定臺灣歸屬於中國。實際上《開羅宣言》的爭議眾多。

68 臺灣地位未定論 電子教學講義P64 以合法性問題而言:一派主張《開羅宣言》僅是新聞聲明(Press Communique),即便有所共識,也僅限於中、英、美,並不包含日、俄,且當時領導人也並未簽名,並不具備國際法效力;但另一派卻認為日本降書接受了《波茨坦宣言》,《波茨坦宣言》內容提到「《開羅宣言》的條件必將實施」,並且宣言經過三國官方認定,有其法律效應。

69 臺灣地位未定論 電子教學講義P65 就內容部分,又有下列爭議:(1)條件不符:《開羅宣言》中主張歸還的是一戰開始後所併吞的領土,但臺、澎卻是在1895年《馬關條約》後便已割讓;(2)偽造嫌疑:宣言發表後,邱吉爾在國會答覆質詢時,否認宣言有承諾將臺灣歸還中華民國;(3)歸還中國:「中國」的定義究竟為何?是中華民國?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3)投降並不代表擁有主權,尤其是當時蔣介石的身分是「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而非「中華民國總統」。

70 好站連結 二二八紀念館http://228.culture.gov.tw/web/index.asp
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二二八專題

71 圖源出處 開羅宣言傳單 遠流視覺書編輯室, 《臺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1895-2000》,遠流,2000年,頁28。 開羅會議三巨頭
臺北受降典禮 遠流視覺書編輯室,《臺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 》,遠流,2000年,頁13。 日本簽署降書 通貨膨脹 遠流視覺書編輯室,《臺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 》,遠流,2000年,頁136。 二二八事件 遠流視覺書編輯室,《臺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 》,遠流,2000年,頁30。 二二八事件木刻版畫 遠流視覺書編輯室,《臺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 》,遠流,2000年,頁31。 清鄉 黃秀慧主編, 《二十世紀臺灣民主大事寫真》,遠流, ,二版一刷,頁75。 國軍撤守臺灣 黃秀慧主編, 《二十世紀臺灣民主大事寫真》,遠流, ,二版一刷,頁81。 反共復國的年代 遠流視覺書編輯室, 《臺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 》,遠流,2000年,頁34。 黃秀慧主編, 《二十世紀臺灣民主大事寫真》,遠流, ,二版一刷,頁85。 第七艦隊


Download ppt "第九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外交演變 第一節臺灣接收與中華民國政府遷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