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欢迎指导!圣诞快乐! 执教者:蒋海兵.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欢迎指导!圣诞快乐! 执教者:蒋海兵."—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欢迎指导!圣诞快乐! 执教者:蒋海兵

2 二轮通史复习 近代前期的中国社会 (1840——1919)

3 现代性虽产生于“西方”,却不等于“西方”。在某种程度上说,西方与非西方都是现代性的载体,是现代性由先而后的历史展现过程——1840年,由英国挑起中英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在暴力、屈辱和反抗中开始了“现代性追求”的历史过程。 ——雷颐《面对现代性挑战》

4 “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而是被轰出中世纪的。”
——陈旭麓

5 蜕变与转型 ( 中国现代化的起步与发展)

6 2015考试说明

7 一级子目 二级子目 三级子目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两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政治史 (必修一)
1、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1、定都天京;2、《天朝田亩制度》;3、《资政新篇》;4、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1、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2、黄海海战;3、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2、武昌起义;3、中华民国的成立;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

8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级子目 二级子目 三级子目 经济史(必修二)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2、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地位 1、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9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级子目 二级子目 三级子目 “师夷长技”的主张 维新思想 思想文化史 (必修三)
1、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的主张 1、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2、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维新思想 1、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2、新文化运动的影响;3、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

10 政治

11 (一)列强的侵略和民族的屈辱 1、鸦片战争(1840—1842)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12 (广东高考)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13 (2014江苏卷)下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14 (上海高考)《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15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16 一、政治: (一)列强的军事侵略和民族的屈辱 (二)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 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2、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台湾保卫战1895) 3、戊戌变法(高潮:1898) (政治现代化的首次尝试) 4、辛亥革命(高潮:1911)

17 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8 胡绳在他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中认为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三次革命高潮,是贯穿这一时期的主线。
1.请问胡绳是用哪种史观研究这段历史的? 2.胡绳把辛亥革命列入了抗争的过程,而我们则列入了近代化的过程,请结合辛亥革命的意义分别说明理由。 胡绳: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 国的统治 我们:政治上:结束了封建帝制创立中华民国; 经济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9 近代前期中国的政治特征 (两半化、民主化) 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强,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促动中华民族不断觉醒,反侵略、求民主逐步成为时代的旋律。

20 经济

21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转型 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2、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经济发展的附庸 3、洋务运动的兴起和洋务企业的创办,近代工业产生 4、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2 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出现了哪些新的经济形式?近代工业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何异同?
情境材料: 材料1 鸦片战争以后,来华商船的日益增多,为了维修船舶,外商投资擅自设立船坞。接着,为掠夺中国的资源和剥削廉价的劳动力,外商创办了各种加工厂,如砖茶厂、缫丝厂等。 材料 年,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军械所,任用中国工匠,仿制西式枪炮;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了轮船招商局,拥有轮船30多艘,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商船队。 材料 年,方举赞以200元资金,在上海虹口创办发昌机器厂。这个厂开始时只有打铁炉一座,工人四五人,三年以后,开始使用车床,由一个手工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 外商经济 洋务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出现了哪些新的经济形式?近代工业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何异同?

23 二、经济: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转型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产生(19C六七十年代) 2、初步发展(甲午战后19C末)
3、短暂春天( 一战期间)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二、经济: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转型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三)近代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物质生活、交通、通讯、大众传媒的发展

39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40 近代前期中国的经济特征 (附庸化、工业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的场所,沦为西方的经济附庸。
内忧外患的促动和欧风美雨的刺激,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步伐。虽然步履维艰,终究有了一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41 思想文化

42 1、“师夷长技”的进步主张 君主立宪 2、“ ”的维新思想 民主共和 3、“ ”的革命思想 (三民主义)
a、林、魏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 b、曾、李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 君主立宪 2、“ ”的维新思想 民主共和 3、“ ”的革命思想 (三民主义)

43 (2014江苏卷)下图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44 民主科学 4、“ ”的启蒙思想 (新文化运动) 5、 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

45 (2013江苏卷)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46 近代前期中国的思想特征 (西学化 鸦片战争后,有识之士开始关注世界,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向西方学习。

47 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

48 无论是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还是郑观应的“商战”;无论是康有为的君主立宪,还是孙中山的民主共和;也无论是“实业救国”,还是“科学救国”,都是围绕着救国图存展开的。
——龚书铎

49 近代前期中国的思想特征 (西学化、 ) 实用化 鸦片战争后,有识之士开始关注世界,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向西方学习。
(西学化、 ) 实用化 鸦片战争后,有识之士开始关注世界,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向西方学习。 向西方学习,主要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先进的中国人常常把向西方学习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从西方寻找改造社会的新的思想武器。

50 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特征 1840-1919的中国 中国现代化痛苦的起步与发展 政治 两半化、民主化 经济 附庸化、工业化 思想
西学化、实用化

51 1840—1919与近代化有关的事件 事件 背景 鸦片战争 新思想的萌发 洋务运动 第二次 鸦片战争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甲午 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辛亥革命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一战 期间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

52 课堂小结 现 代 化 外商企业 经济 洋务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初步发展 政治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师夷长技 地主阶级 进一步发展
现 代 化 经济 洋务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初步发展 政治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师夷长技 地主阶级 进一步发展 中体西用 思想 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 新民主主义革命 民主科学 马克思主义

53 理论认识 1、 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指的是西欧和北美,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2、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复杂性主要是由于各国的传统、面临不同的问题、采取的不同解决策略而形成的,走什么道路是历史的选择,由国情决定 。

54 【能力提升】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 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
同的道路。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 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 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 ⑴依据15~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阐述 西方变革的发展历程。 ⑵联系中国近代前期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的变革顺序。扼要归纳导致中西方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

55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西方近代化的历程 中国与西方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 器物层面 思想层面 制度层面 制度层面 思想层面 器物层面
1、列强对中国的入侵,打断了中国社会正常的发展进程。 2、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3、国情不同等。

56 感谢聆听……


Download ppt "欢迎指导!圣诞快乐! 执教者:蒋海兵."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