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西小说文体比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西小说文体比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西小说文体比较

2 小说研究的方法 一、小说史的研究 二、小说诗学的研究 鲁迅《中国小说史》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龚翰雄等编《欧洲小说史》
(英国)E.M.福斯特 《中说面面观》 (荷兰)米克﹒巴尔《叙事理论导论》 程锡麟、王晓路《当代美国小说理论》 (美)纳博科夫《文学讲稿》 (美)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 (美)韦勒克《批评的概念》

3 三、比较研究 一、中西小说探源比较 二、中西小说历史比较 三、中西小说概念与观念比较 四、中西小说创作动机比较 五、中西小说主题比较
六、中西小说人物形象比较(肖像描写、心理描写、性格塑造) 七、中西小说环境描写比较 八、中西小说叙事结构比较 九、中西小说哲理意蕴比较 十、中西小说缺类比较 十一、中西小说影响研究

4 中西小说概念、观念的比较 小说:微不足道之事,琐屑之言。
一、中国小说观念: 据鲁迅先生考,小说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在达亦远矣。” 小说:微不足道之事,琐屑之言。 首次在文体意义上运用这一词汇的是汉代桓谭,《新论》中说:“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裨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5 所谓“街头巷语、道听途说”,也即“丛残小语”,就是琐屑的形式、短小的“短书”。
这一观念,后来因袭下去,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人对“小说”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人们对小说这种文体没以给予足够的重视,相对于诗歌的阳春白雪,小说被认为属“下里巴人”,一直没有成为主流文学的表现形式。

6 宋元话本 话本是说话人的底本,分小说、讲史、说铁骑儿、说经四家。 铁骑儿讲的是宋代杀伐征战的历史,小说是讲烟粉、灵怪、传奇、公案、世情故事的。如《碾玉观音》、《错斩崔宁》、《快嘴李翠莲记》等。 宋代小说观念与汉代相通,但范围变窄,与英语称小说为 Fiction词义相近了,即小说是虚构的叙事文学。

7 明清长篇章回小说大量出现,还有拟话本三言、二拍等短篇小说集出现。
明代胡应麟将小说分为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辩订、箴规六大类,说明其小说概念仍十分宽泛。 至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使文言短篇小说重放异彩,而《红楼梦》则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但纪昀主编《四库全书》仍以“涉里巷闲谈,词章细故者”入小说,仍把小说看作无关大政不比经史的小道琐屑之言。 近代,西学东渐。由于外国小说的译介,又由于梁启超等倡导“小说界革命”,奉小说为“国民之魂”、“正史之根”、“文学之最上乘”。促进了小说文体观念的彻底转变,小说地位空前提高。

8 二、西方小说的观念 西方小说的概念也有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Novel:长篇小说['nɔvəl] Fiction:指虚构的事,后用来指代小说
Story:故事、小说 Roman:传奇、小说 [rəu'mɑ:ŋ] Roman一词出自法语romance,原指中世纪的骑士传奇,它说明了欧洲小说的源头。

9 Story,在英语里用来指称故事或短篇小说,按照《美国传统词典》的注解,story是对于一场事件或一系列事件的描述或复述,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
story一词源自于中古拉丁语historia,由此可见story的词义就包含有“history ”(历史)的意义。 施蛰存在其《古今中外的“小说”》里也认为,在古希腊时代,历史事实人神不分,希腊人用“历史”指一切史实或虚构性的故事。

10 由此可见法国的“roman”与传奇的密切关系,传奇可看作“roman”的前身。
roman源自于古法语的“romans”(传奇故事,冒险故事)。文学史上,“roman”指中世纪法国文学中用罗马语写的散文体或韵文体故事,传奇故事或骑士说;roman也指离奇的遭遇,缺乏真实感的叙述。 由此可见法国的“roman”与传奇的密切关系,传奇可看作“roman”的前身。

11 novel是英美人的用法,人们一般把novel译为长篇小说。
英语novel一词,最初起源于拉丁文的noyus原意为新颖的、新奇的,用于文学样式时,指的是“新的故事”。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对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等意大利著名作家作品的大量翻译和模仿,意大利文中的“novalla”一词逐渐过渡到英语中,novel便成为一种文学体裁样式的概念而固定下来。 “novel”的概念内涵是明确。在((美国传统词典》中,“novel”注释为“A fictional prose narrative of considerable length, typically having a plot that is unfolded by the actions, speech, and thoughts of the characters. (虚构性的叙述性文章,有一定长度,特别有通过行为、语言、人物思想展开的情节)

12 近代,人们把“fiction”译作“小说”,指的是虚构的作品,或被编造出来的故事、小说。
“fiction”源于中世纪。韦勒克说“fiction”是想象性的文学,它的原文是“一个谎言”。说明了它原意的不真实性、虚构性。 近代,人们把“fiction”译作“小说”,指的是虚构的作品,或被编造出来的故事、小说。 其实在英美国家,"fiction”是总的小说文类,一切长篇、短篇、纯文学小说、通俗小说,都归入这一类。

13 从概念上来说,西方文学中无论是“story", "roman",或是“novel" fiction ",大约均起源于中世纪后期(十四世纪),最初均为带有新奇幻想和传奇色彩的故事,发展至十八世纪后渐趋定型,十九世纪繁荣发展。其文学样式均强调叙事性散文体和艺术虚构性。

14 一、西方小说的源头——古希腊的神话和史诗。
中西小说的渊源比较 一、西方小说的源头——古希腊的神话和史诗。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15 菲尔丁:荷马史诗(希腊史诗)是“西方小说的胚胎”。
理由有三: 其一,在体制方面为诗体长篇小说打下了基础。 其二,作为长篇叙事性文艺,具备了小说的基本要素。完整的叙事结构、鲜明的人物形象 为西方小说的产生提供了范本。 其三,题材内容上具有传奇色调。

16 二、中国小说产生的源头 ——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 明 胡应麟说《山海经》“文极赡缛,时有可观”、“颇为小说滥觞”。
《山海经》和《穆天子传》是后世志怪小说的发端。 史传文学 《左传》、《战国策》、《史记》 小说的雏形——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古小说”可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大类。

17 写神鬼怪异、人物变化之事,奇幻多姿,质朴简练。 记异境奇物及古代逸闻杂事,多刺取旧籍,少有新创。 叙山川地理异物,而对精怪的描写尤为出色。
内容分类 作者 作品 主要内容 鬼神怪异 曹 丕 《列异传》 叙鬼物奇怪之事,题材较广泛。 干 宝 《搜神记》 写神鬼怪异、人物变化之事,奇幻多姿,质朴简练。 陶渊明 《搜神后记》 记鬼神灵异变化之事。 吴 均 《续齐谐记》 既有优美的民俗记述,又有人神交往的婉曲描写。 地理博物 东方朔 《十洲记》 多涉动植物异 、神仙怪异之谈,颇类《山海经》。 郭 宪 《洞冥记》 记汉武帝求神仙道术及远国遐方怪异之事。 张 华 《博物志》 记异境奇物及古代逸闻杂事,多刺取旧籍,少有新创。 郭 璞 《玄中记》 叙山川地理异物,而对精怪的描写尤为出色。 任 昉 《述异记》 多载神话传说、草木禽兽之属。 神仙方术 葛 洪 《神仙传》 记述神仙之异行及修道成仙之方法、经过。 王 嘉 《拾遗记》 记远古至东晋时之野史传闻。 佛法灵异 刘义庆 《幽明录》 记述鬼怪神灵变化奇异故事,宣传果报思想

18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概况 笔记小说 传奇小说 话本小说 拟话本小说 章回小说 志人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 (魏晋南北朝)
志怪小说(干宝《搜神记》) 李朝威《柳毅传》 元稹《莺莺传》 传奇小说 蒋防《霍小玉传》 白行简《李娃传》 (唐代时期) 冯梦龙“三言” 话本小说 拟话本小说 (宋代时期) (明代时期) 凌濛初“二拍” 明:《三国志演义》、《西游记》、《水浒传》、 《金瓶梅》、《封神演义》等 章回小说 (明、清时期) 清:《儒林外史》、《红楼梦》、《老残游记》、 《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 明、清短篇小说集有“三言”、“二拍”(明)和《聊斋志异》(清) 注意“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和“我国古典四大名著”这两个常识概念

19 宋代话本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开端。 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说:“这类作品,不但体裁不同,文章上也起了变革,用的是白话,所以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 《错斩崔宁》和《碾玉观音》

20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 朝 代 发展阶段 体裁特点 例 子 规 律 魏晋南北朝以前(上古时期) 起源 神话传说 《山海经》
朝 代 发展阶段 体裁特点 例 子 规 律 魏晋南北朝以前(上古时期) 起源 神话传说 《山海经》 1、中国的古代小说是来自民间的,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映。2、史传文学对中国古代小说很有影响。3、古代小说的创作立足于现实。4、由于受封建文化的压迫摧残,古代小说的发展极为艰难。 魏晋南北朝 发展 志人志怪小说 《世说新语》 《搜神记》 成熟 传奇小说 《柳毅传》 《李娃传》 宋元 继续发展 话本小说 “三言”、“二拍”等 明清 顶峰 拟话本小说、章回小说 四大名著等

21 唐代传奇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正式诞生。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小说也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22 外国小说发展简史 1.14世纪以前 ①日本 紫式部《源氏物语》 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小说 ②阿拉伯《一千零一夜》
①日本 紫式部《源氏物语》 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小说 ②阿拉伯《一千零一夜》 2.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①意大利 薄伽丘《十日谈》 ②法国 拉伯雷《巨人传》 ③西班牙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3.18世纪 英国 笛福《鲁滨逊飘流记》(启蒙主义)

23 4.19世纪 (1)浪漫主义小说 法国 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2)现实主义小说 ①法国 斯汤达《红与黑》 ②法国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③法国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④法国 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⑤英国 狄更斯《双城记》 ⑥英国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⑦英国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⑧俄国 果戈里《死魂灵》 ⑨俄国 屠格涅夫《父与子》 ⑩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战争与和平》

24 5.20世纪小说 (1)表现主义: 奥地利 卡夫卡《变形记》 (2)意识流: ①英国 乔伊斯《尤利西斯》 ②法国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③英国 伍尔夫《达罗卫夫人》 ④美国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3)存在主义: ①法国 萨特《恶心》 ②法国 加缪《局外人》 (4)新小说派: ①法国 罗伯·格里耶《嫉妒》 ②法国 克洛德·西蒙《佛兰德公路》

25 (5)魔幻现实主义: 哥伦比亚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6)黑色幽默: 美国 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7)后现代主义小说: 阿根廷 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 (8)现实主义小说: ①英国 托马斯·曼《魔山》 ②美国 海明威《老人与海》 ③苏联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④苏联 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⑤美国 索尔·贝娄《洪堡的礼物》 ⑥日本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雪国》

26 二十世纪国外十部影响深远的小说 1、《尤利西斯》乔伊斯  2、《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  3、《变形记》卡夫卡  4、《局外人》加缪  5、《洛丽塔》纳博科夫 6、《小径分岔的花园》博尔赫斯 7、《百年孤独》马尔克斯 8、《黑暗的心脏》康拉德 9、《喧哗与骚动》福克纳  10、《雪国》川端康成 

27 中国小说的雏形——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志人小说,同西方小说的初级形态——骑士传奇和韵文故事比较,它们在中西小说形成、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很相似的:
志怪小说和骑士传奇对于后来小说的贡献在于它们的虚构性;志人小说和城市文学则为后来的小说展示了人生的客观性。 虚构性同叙事的客观性的结合,正是小说同纪实文学、抒情文学和戏剧的区别。

28 文艺复兴时期西欧的新文学是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内容的。这种文学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开端,内容上注重反映现实,艺术上抛弃了中古的象征的梦幻文学,用写实的手法,发扬和丰富了欧洲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为近代欧洲文学中的各种文学体裁奠下了基础。 欧洲早期具有近代特点的短篇小说,围绕一个或几个主人公的经历并以广阔现实社会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都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

29 西方小说真正形成的标志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谈》。
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西班牙《小癞子》 拉伯雷《巨人传》 《堂·吉诃德》的问世,结束了骑土传奇,标志着西欧小说在文体和艺术上都已经发展成熟。

30 18世纪开始流行以宣传科学知识、启蒙大众意识为目的的启蒙主义小说。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菲尔丁《汤姆琼斯》 伏尔泰哲理小说《老实人》 对话体小说《拉摩的 侄儿》 卢梭 的 教育小说《爱弥儿》、自传小说《忏悔录》、感 伤主义小说《新爱洛伊斯》 19世纪,浪漫主义小说、现实主义小说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交替占据小说领域的主导地位,是西方文坛最主要的三类小说。

31 中西小说主题的显著差异 西方小说有着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 的传统,常见的主题——救赎意识、自我反省、道德探索及抗争精神。
中国小说注重伦理道德,集体主义与儒家道统往往是其最终的写作意图。


Download ppt "中西小说文体比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