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中 国 政 治 思 想 史 绪 论 主讲人:颜 德 如 教授
2
课程名称:中国政治思想史 英 文 名:political thought of China 开课学期:第3学期 学分/学时:4/64 课程类型:专业平台课 开课专业:政治学类、行政管理学类 选择教材:《中国政治思想史》(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
3
主要参考书: 1、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 2、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3、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 4、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5、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 6、韦政通:《中国思想史》 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主要参考书:
4
纲 目 一、如何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 二、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线索 三、学习中国政治思想史应注意的问题
5
一、如何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 (一)何谓“政治思想”? 1.时人关于“政治思想”的理解 梁启超:“政治哲学”等同于“政治思想”
吕振羽:“人类各别阶级的阶级斗争思想的集 中表现,而为其行动指导的原理 ” 刘泽华等:政治思想是一种理论化的政治意识
6
一、如何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 徐大同等:政治思想最主要的就是各个阶级对 待国家政权的态度和主张。
王有光:政治思想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定的形 式。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以国家为核心的客观政治 现象的观点和理论的总和。
7
一、如何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 2.本人的拙见 冯友兰: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 想” 。
萨拜因:政治学就是“人类为有意识地去理解和 解决集体生活和集体组织的种种难题而作的尝试”。 由此得出: 政治思想就是“人类有意识地为理解和解决政 治社会生活中面临的问题而作的种种反思” 。
8
一、如何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 (二)何谓“中国”? 先秦时对“中国”的理解: (1)京师或京畿; (2)国境以内或海内;
(3)华夏诸国活动的领域(以中原为中心的 活动领域); (4)中等之国; (5)中央之国。 最常用的是(3)(5)两项
9
一、如何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 1.“中国”即“中原” 何新: “所谓中原,即是中央平原的意思。古中原地
区地处温暖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古时候林草 茂密,雨量丰润,是发展以稻米、麦类和谷类为作 物的农业文化的一块极理想的地域。……所谓‘逐 鹿中原’,这个古代成语正表明了这块土地对中国 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意义。”
10
一、如何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 “这块平原事实上处在一种近乎封闭的地理空间 中。在这块大平原的北部和西部,有燕山山脉、太行
山脉、吕梁山脉、伏牛山和秦岭,以及属于大巴山脉 的武当山,在南部则有大别山、武陵山、九嶷山、天 目山、南岭和武夷山脉,直到南海。这些群山巨岭, 从北、西、南三面如同屏障和墙垣一样包围环绕着中 原。在这里特别要指出山岳的‘岳’这个字的本义— ‘岳者,垣地’,也就是墙。古代人正是把山看作墙垣。 而在东面,这块平原则为三个大海——渤海、黄海、 东海所环绕。这种封闭状的地理形势,非常有利于从
11
一、如何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 结论:“中国”即“中原”,主要是就地理空间意义而言的。 事农业和畜牧业,经营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活,却
不利于发展一种开放的商业型经济。…… 而从海域看,华夏文明最早发达的中原地区,面 临的只是渤海,这实际上是一个半封闭状的内海。而 黄海、东海的对面,是朝鲜和日本,它们在古代都是 处在华夏文化辐射地带的亚文化地带,也没有形成高 于华夏文化的异质文明。” “这种封闭状的地理空间结构,所导致的结果就 是华夏古代文明的封闭状态。” 结论:“中国”即“中原”,主要是就地理空间意义而言的。
12
一、如何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 2.“中国”即“中央” 北宋思想家石介(“徂徕先生”,与胡瑗、孙复合称为“宋初三先生”):
“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 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 也。天地为之乎内外,所以限也。” (《中国论》) 结论:“中国”是天地的中心,也是天下的中 心。当然,这种意义还主要是地理空间意义上 的。
13
一、如何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 韩非: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虚而待之,彼自以之。”
这里所谓的“中央”,主要指的是权力 (或权威)的中心。后来引申为政治的中心, 已经超出空间意义 。
14
一、如何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 3.“中国”即“中道” (清)志刚: “‘中国’者,非形势居处之谓也。我中
国自伏羲画卦已来,尧、舜、禹、汤、文、武、 周公、孔、孟所传,以至于今四千年,皆中道 也;……则所谓‘中国’者,固由历圣相传中 道之国也。而后凡有国者,不得争此‘中’字 矣。”
15
一、如何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 地理空间意义的“中国”到了明末清初逐渐被打破。这主要归功于利玛窦(1552-1610)。 《坤舆万国全图》
1602年刊行, 提出“五大洲之说”。 冲击—— “中国”并不等于“天下”、“世界”;“天圆地方”说被打破;“中国”并不居地球之中心。
16
一、如何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 (三)“中国政治思想史”到底如何编写 1.通常写法 “中国政治思想史”按照王朝更替的顺序来编
排,主要叙述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的思想,这 种写法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民众对政治和知识权 威的崇拜与服从。
17
一、如何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 2.精英的思想和民间的思想 “思想史(包括政治思想史 葛兆光: —引注)是否应该有一个‘一
般思想史’?过去的思想史是悬 浮在一般思想水准之上的‘精英 思想史’,但少数思想天才的思 想未必与普通知识水准与一般思想状况相关,故 有凸起,有凹陷,有断裂,有反复,并不易于成
18
一、如何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 注意: 就是前者的思想已经被俗化于后者之中。 突出的例子就是中国古代幼学启蒙教材。
为思想史之叙述理路?……真正思想史的连续性, 是否更多地深藏在平静的缓缓的延伸着的一般知识、 思想与信仰之中?……我所说的‘一般知识与思 想’,是指的最普遍的、也能被有一定知识的人所 接受、掌握和使用的对宇宙间现象与事物的解释。” 注意: 就是前者的思想已经被俗化于后者之中。 突出的例子就是中国古代幼学启蒙教材。
19
一、如何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 以《增广贤文》为例 反映儒家思想: “孝弟为先务,本立而道生。尊师以重道, 爱众而亲仁。”
反映道家思想 :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得意欿然,失意泰 然。”
20
一、如何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 3.冯友兰:“本来的历史”和“写的历史” “中国政治思想史”属于“写的历史” ,
体现每一个时代的特色,因为—— “每一代有每一代自己的困扰和问题,有自己的兴趣和观点,因此每一代也都有权利依他自己的方式重新解释历史,以补前代不足的解释。”(卡尔·波普尔)
21
一、如何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 4.编写“中国政治思想史”的价值何在? 韦政通说: “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古董可以使你神游上古,对
古人巧夺天工的技艺赞叹不已,但限于实物,却不容 易激起我们的共感和共鸣。思想的表达就不同,历史 上许多思想家处理过的问题和遭遇过的难题,依然是 我们正面临的问题和难题。历史的特殊事件不会重 演,但人类却一直被一些基本的问题和共同的难题困 扰着、挑战着。”
22
二、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线索 发展线索:六个时期·三大高潮 以往论著或教材主要遵循以下两种思路: (1)以王朝更替来排列
(2)王朝更替与社会演变兼而用之 吕振羽: 第一个阶段是商朝的奴隶制时代;第二个 阶段是西周以至清初的封建制时代。
23
二、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线索 周谷城: 部族联合的完成(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前); 政治社会的确立(自周平王元年至新莽元年);
门阀藩镇的交替(自新莽元年至北宋初年); 绝对专制的完成(自北宋初年至鸦片战争); 民主政治的创造(自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24
二、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线索 萧公权: 一是按思想演变之大势:“创造时期,自孔子降 生(西历纪元前五五一)至始皇统一(纪元前二二
一),为时约三百年,包括春秋晚期及战国时代,学 者通称之为先秦时代。因袭时期,自秦汉至宋元(纪 元前二二一至纪元一三六七),为时约一千六百年。 转变时期,自明初至清末(一三六八至一八九八), 为时约五百年。成熟时期,自三民主义之成立以迄于 今。”
25
二、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线索 二是按思想之历史背景:“封建天下之思
想,包括春秋及战国时代,与上述之‘创造时期’相当。专制天下之思想,包括秦汉至明清之二千年,与‘因袭时期’及‘转变时期’之前大部分相当。近代国家之思想,包括清末戊戌维新时代及辛亥革命以迄今日,与‘转变时期’之后部及‘成熟时期’相当。”
26
二、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线索 对萧公权分期法的评析: (1)将中国政治思想史断自春秋,夏商周三代
“存而不论”,即便果敢,但略去源头终究有碍思想之整体;春秋至嬴秦一统中国,名为“创造时期”,可谓的论;秦汉以下直至宋元,径直目为“因袭时期”,大概仅观儒家主流而于佛道无涉,稍欠妥帖;明初以至清末概括为“转变时期”,可贵之处是密切注意到了思想之变化,但这种变化终究不完全是在一个主调下来进行,尤其是中英鸦战以后,外来之异质思想输入,
27
二、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线索 近代中国有向“民主化”转型之趋势 ;以三民主义成立至完善为“成熟时期”,有两个问题需要商榷:一是所谓的“成熟”是相对于什么?如果是相对于清末以前的“王权主义时代”,则不是“成熟”而是大大的“超越”;二是说“成熟”,大概应是将中国政治思想视为“一曲”而不是“异曲”,因为“成熟”总是一个漫长的“有机”的整体过程。 (2)将中国政治思想分为“封建”、“专制”与“近代”三个时期,问题是:用“近代”与“封建”、“专制”并称,是否为对等的概念?
28
二、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线索 1.孕育形成时期(秦朝之前) 从政治思想的演变来看,春秋战国时代得 以成型,但是此前为其孕育时期。
不过它的优点也是可观的:一是不拘囿于“社会 发展五阶段论”;二是强调政治思想的演变必须注意 相应的政治制度背景。 1.孕育形成时期(秦朝之前) 从政治思想的演变来看,春秋战国时代得 以成型,但是此前为其孕育时期。 由于从孕育到成型,二者的界限很难说是 泾渭分明的,故合而为一,称之为孕育形成时 期。
29
二、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线索 2.制度化时期(秦汉、新莽) 1)秦朝李斯——法家政治思想得以制度化
2)汉初七十年——行“黄老之术” ,道家思想见用于制度 3)汉武帝时董仲舒——儒家思想逐步化为现 实的制度 4)新莽复《周礼》 ——儒家思想制度化
30
二、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线索 “制度化”的关键意义: 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奠定了两千多年中 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流变时期(从魏晋南北朝至明中叶) 1)统治者推行的君主专制发展至晋朝,遇到 了不同声音,这就是鲍敬言的无君论;不过到 明初,经由朱元璋、邱濬,则出现强化之势。
31
二、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线索 2)东汉初年佛学传入,儒佛斗争渐兴,及至唐朝韩愈的排佛崇儒论,为其典型。
3)儒学独尊以后,道家思想逐渐退出朝堂。一方面,一些士人引为清谈,发展出盛极一时的玄学;另一方面,东汉张陵创立五斗米教后,道家思想引入道教,成为民间信仰。 4)佛学与道家互争互补,一方面它们的思辨逻辑逐渐为儒家吸收,逐渐发展出宋明理学(或道学);另一方面佛学被本土化后,发展出影响极大的禅宗。
32
二、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线索 4.转变时期(从明中叶至清中叶) 5)自宋代以后,儒家思想内部出现了理学与功利
学派之较量,到明中叶理学又遭到心学的诘难。 6)此外,君主专制思想还先后为辽、夏、金、元 等少数民族政权所吸收利用,融合进各个民族的习 俗,所谓“因俗而治”。 4.转变时期(从明中叶至清中叶) 1)反思传统政治思想的内容,出现追求“平等”、渴望个性解放的思潮。
33
二、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线索 注意:仍没有冲破君主专制的藩篱。 2)受西方的格致之学偏重实用的影响,一方面省
察宋明理学,另一方面主张崇实致用、明道救世。 3)明末清初,剧烈的社会动荡和国破君亡的政治 大变局,促动一大批士人反思明代弊政,对传统政治 思维和政治体系进行再认识,形成一股影响深远的社 会政治批判思潮。 注意:仍没有冲破君主专制的藩篱。
34
二、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线索 5.转型时期(从清中后期至清末民初) 从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来说,君权天授逐渐转向天赋人权所替代;
从政治体制来看,专制逐渐转向为民主(共和); 从民众的现实地位来看,民本逐渐变为民权; 从权力配置与运行来说,集权逐渐发展为分权; 从组织制度来说,宗派朋党逐渐步转向政党政治; 从统治规则来看,礼治逐渐为法治所取代;
35
二、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线索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端(五四新文化运动) 从政治参与者的地位与资格来说,子民逐渐改造成 国民。
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并从思想 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使之与中国现实问题 的解决相结合,马克思主义逐渐显现其生命力,为马克 思主义逐步中国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6
二、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线索 总结: 六个时期中的前四个时期为古代,构建政治秩序以 君权为主导;近代则向君民共主、以民为主、由民作主发展。
六个时期中出现了三大高潮:第一大高潮是先秦诸 子学派的兴起,促成政治思想的百家争鸣;第二大高潮 是宋明理学的兴起,最终促成明末清初对君主专制的普 遍反思;第三大高潮是西方先进的政治学说与中国本土 的结合,其中最突出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7
三、学习中国政治思想史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史料真实性问题 一般来说,史料包括文献史料和文物(实物) 史料。
要辨别文献史料真伪,这就涉及到古时一个 重要的学问即校勘学。 它大体可以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史事,文 字,文体,思想,旁证。
38
三、学习中国政治思想史需要注意的问题 强调:文献史料即便是伪的,也会反映出人们 一定的思想意识。 (二)古今文辞的隔膜
古今文辞的隔膜不外表现为三:(1)语音; (2)形体;(3)语义。即古人常说的尔雅、训 诂与义理。
39
三、学习中国政治思想史需要注意的问题 汉唐以前的典籍为什么不易理解?一个非常 例如:“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
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 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尚书》) 汉唐以前的典籍为什么不易理解?一个非常 重要的原因:就是文辞表达的简约。 冯友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
40
三、学习中国政治思想史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古今社会人情民俗的演变 举例: 《尚书·虞书·尧典》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如何理解“九族”? 今文《尚书》说:“九族者,父族四,母族三,妻 族二。” 古文《尚书》说:“九族者,从高祖至玄孙。” 古文《尚书》的这个看法具体来说,正如后人编辑 的启蒙教材所言:“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己身、 子、孙、曾、玄。”
41
三、学习中国政治思想史需要注意的问题 哪种说法可信? 金景芳: “唐尧之时,无可怀疑,是处在氏族社会阶
段,在氏族社会里说有从高祖至玄孙的‘九族’, 难道是可以想象的吗?且‘族’本是血缘集团的名 称,从高祖至玄孙,只能说是‘九世’,又怎能叫 做‘九族’呢?可见,古文《尚书》说是错误的。 因为这种说法不符合当时社会的情况。”
42
三、学习中国政治思想史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学者研究方法的问题 如何运用恰当的方法来阅读、理解、研究中国政治思想,确实需要谨慎。 杜维明:
“社会科学的方法可以强化分析的能力,拓 展观察的视野,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常会铸成大 错。”
43
三、学习中国政治思想史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现实政治的影响 清初文字狱,达到极致。 五四运动后期的“打倒孔家店”,“文化大
革命”时的“破四旧”、“批林批孔”等,都是 这种影响的外现。
44
三、学习中国政治思想史需要注意的问题 杜维明: “如果还不能脱离新闻采访或观光旅行的‘研究’方式,仍不能跳出外交政策或社会舆论的现实目标,即使有成百成千的“机构”,成群结队的‘专家’,乃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基金’,从学术立场来考查,他们对中国文化,仍将处在隔靴搔痒、对儒家毫无所知的迷雾里。”
45
三、学习中国政治思想史需要注意的问题 (六)价值观念的影响 如何评判中国政治思想? 封建主义遗毒的替身、以其他文化传统的价
值取舍儒家、把社会的不进步归罪于儒家、认为 儒家的精华尽在先秦诸子而贬斥宋明理学、把儒 家捧为政治宣传的工具等。
46
三、学习中国政治思想史需要注意的问题 (七)习者的知识、阅历与情趣 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培的三条命令: 为你自己而想;
在你的思维中,把自己摆在每一个其他人的 位置上(去想); 与自己目的一致地去想。
47
三、学习中国政治思想史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何激发兴趣、培育兴趣呢? 我认为有三点比较重要: 一是有无家学熏陶; 二是是否具有较高的天分;
三是对于“历史”这种看似“无用”的知识 是否有亲切之感?
48
三、学习中国政治思想史需要注意的问题 (八)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快乐的学习心态 最要紧的应如孔子那样“绝四”: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其次还要有健康快乐的学习心态。 正如孔子所说: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