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3课 古代印度
2
一、古印度文明产生的概况 二、古印度文明的杰出成就 1、吠陀时代 2、种姓制度(含义、形成、内容、特点、影响) 1、佛教的创立和发展
(1)时间: 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 (2)得名: 因雅利安人的宗教经典“吠陀”而得名 1、吠陀时代 (3)雅利安人的征服 (4)雅利安人的建国 2、种姓制度(含义、形成、内容、特点、影响) 二、古印度文明的杰出成就 1、佛教的创立和发展 (产生背景、创立者、主张、经典、传播) 2、《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史学价值、文学价值)
3
“古代印度”与现在印度区域范围有何不同?
在古代,印度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而是泛指整个南亚次大陆,主要包括现在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等国的领土,其得名于印度河。 印度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4
古代印度的地理环境和我们之前学习的两河流域、古埃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印度河、恒河充足的水量,农业生产条件好 古印度相对封闭独立 是谁创造了古代印度最早的文明? 土著达罗毗荼人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两个中心 ●哈拉巴 ●摩亨佐·达罗——“死亡之丘” 古印度河印章文字——独角兽印章
5
吠陀时代 ? ? 知识光明 吠陀文献 文学史诗 消亡 印度河流域文明 吠陀时代 文献资料 考古资料 文献资料 考古资料 《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 印度河流域文明 吠陀时代 ? ? 考古资料 文献资料 考古资料
6
吠陀时代是由谁创造的? 雅利安人是一群什么人? “吠陀时代”古印度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雅利安人 氏族公社 灌溉农业 前14—前6世纪
雅利安人属白色人种。他们身材高大、皮肤白皙,高鼻子,蓝眼睛,其故乡可能在中亚地区。约公元前14世纪,其中的一支部落入侵印度河流域,因土著居民是黑皮肤、低鼻子,所以他们自称为“雅利安人”,梵文是“高贵者”的意思。后来雅利安人征服了土著居民。 “吠陀时代”古印度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氏族公社 灌溉农业 前14—前6世纪 雅利安人 征服土著 暴力手段 奴隶制国家 国家机构 种姓制度
7
等级的意思,梵语“瓦尔纳”:颜色、品质。
种姓制度的形成 等级的意思,梵语“瓦尔纳”:颜色、品质。 从事祭祀——婆罗门 贵族 雅利安人 从事军事管理——刹帝利 平民 ——吠舍 当地居民 ——达萨
8
政治法律 宗教受到保护 梵 天 婆罗门(第一等级) 祭司贵族 掌握宗教大权 刹帝利(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吠 舍(第三等级)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一、二等级 首陀罗(第四等级)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梵 天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干低贱的职业 旃陀罗(地位最卑下者)
9
《摩诃婆罗多》 阅读课本“文献选读”《摩诃婆罗多》的片段,“摩诃婆罗多”是什么意思?它代表着哪个等级的利益?请根据文献片段,谈谈你对种姓制度的认识。 成书:约前4世纪到公元4世纪的800年间。 作者:民众口头流传,集体创作。 题意:即“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 内容:主要写婆罗多的后代堂兄弟之间为争夺王位和国土进行的战争。反映雅利安人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的情况。
10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种姓制度在今日的印度还具有怎样的影响?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曾被称为“土匪女王”的普兰·黛维因为在低种姓人群中颇有影响而曾当选议员。今年7月25日,她遇刺身亡。 印度国会女议员普兰·黛维被刺身亡的消息传出之后,许多外国人对此感到困惑和不解。人类都已经进入21世纪了,为什么在印度还会有这样的人和事存在?另外,既然普兰·黛维和其他一些低种姓的人深受种姓制度之害,这种古老而残酷的制度难道就不能治一治吗? 事情并不这么简单。 种姓制度在印度的法律上已被废除,但在事实上却未被消灭 经过独立之后几十年的努力,在今天的印度,种姓问题总的来说比过去要淡化得多,隐蔽得多。特别在城市里,至少表面上是看不出种姓制度的存在的。这是进步的一面。但是,不能否认,就全国而言,在印度的许多地方,特别是边远的农村,仍然在以各种方式实行这种制度。 我们几乎在每天的印度报纸上都能找到低种姓人被打被杀的消息。据《印度快报》最近报道,在过去半年里,光是在北方邦就有1500起有关种姓暴力事件的报告。 ——人民网文章《种姓不同难通婚 “贱民”经常被打杀——印度人难改种姓观念》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种姓制度在今日的印度还具有怎样的影响?说明了什么问题?
11
【材料】:古代印度所实行的种姓制度中,把首陀罗男子和别的种姓女子所生的混血儿,从法律上给予一种名叫旃陀罗的贱姓,地位最低贱,只能从事下贱的职业。在舍卫城,有个旃陀罗姓名叫尼提的挑粪者,当他在路上遇到释迦牟尼时,赶快躲开。但释迦牟尼却主动去找尼提,让尼提跟他出家修行。这在当时是很伟大的平等、民主的改革精神。 请问,材料中提到的“释迦摩尼”是谁?这个叫做尼提的挑粪者看到他为什么要躲开?释迦牟尼让尼提跟他出家修行,为什么在当时被看作是很伟大的平等民主的精神?
12
从材料中看,印度列国时期的社会现状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佛经中说到……有的婆罗门父子二人下田耕作,却使女奴隶负责送饭;有的穷婆罗门只有两头耕牛……许多婆罗门当了医生、信差、商人、木匠;还有不少婆罗门以赌博、讨好他人、斗鸡斗狗、相面谋生……等手段谋生。以国王为首领的刹帝利,在列国时期既经过战事而获取了很多的财富,又随王权的加强而提高了社会政治地位……吠舍本是一般平民,可是在列国时期已有很多人经商致富,而且放债取利已成了富有的吠舍的合法职业……至于四种姓中地位最低的首陀罗,其中有少数人发了财,还成了佛教的富有的施主;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生活十分困苦。这时候,首陀罗中的一些人沦为不可接触的“贱民”,在社会上受尽歧视和凌辱,生活极度艰难。 从材料中看,印度列国时期的社会现状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四个种姓的人发生贫富变化。简单的四个种姓已经与社会的实际分化情况不能符合了。势力日益强大的刹帝利和吠舍上层,对于婆罗门种姓特权地位越来越感到难以容忍了。至于吠舍下层和广大的首陀罗,受尽压榨和欺凌之苦,对于当时的社会秩序自然也抱着十分不满的心情,时刻希望改善自己的处境。 列国时期的社会关系的变化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必然反映到意识形态的领域中来,因而形成了类似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新的思潮纷纷兴起,不过它们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反婆罗门教的倾向。
13
佛教:《大藏经》 经:佛陀的言论 构成 律:佛陀制定的戒律 论:教徒对教义的阐述 大藏经 四谛:苦、集、灭、道 教义 因果、轮回
14
佛教的传播 路线: 方式: 和平 公元前3世纪 朝鲜、日本、越南等 北线: 中国 印度 南线: 南亚、东南亚
●佛教超越了民族,超越了国家,逐渐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宗教。至今全世界佛教信徒约3.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以亚洲为主。 ●在漫长的传播过程中,佛教受到了当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经历了一个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 ●由于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公元9世纪后,佛教在印度转向没落,到13世纪时终于趋于衰亡。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3亿多佛教徒,96%都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15
你不必难过,人生痛苦多得很,生、老、病、死,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和自己爱的人分离……都是苦啊。
苦谛 分别是件多么痛苦的事啊! 你不必难过,人生痛苦多得很,生、老、病、死,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和自己爱的人分离……都是苦啊。
16
因为你心中有欲望。就像今天你不想和朋友分别。
人为什么会有痛苦呢? 因为你心中有欲望。就像今天你不想和朋友分别。 集谛
17
怎样才能消灭痛苦? 灭谛 消灭你心中的欲望
18
你要做到生活正、思想正……不多不多只有八条。
我怎样才能做得到呢? 道谛
19
咦,人到哪里去了?我还没讲完呢! 好难啊
20
儿子,这是棵神树,你要用羊祭它 老翁贪吃死后成羊 嗯,好的
21
哈,儿子,你上当了,这下我可有羊肉吃了!
22
不久,父亲病死
23
叫也没用,这次轮到你了 儿子又一次准备用羊献祭 快住手啊,儿子 救命啊
24
突然,一和尚出现。 啊?! 住手!它是你老爸转世。 逃过一死,都是上辈子贪吃惹的祸啊。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