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单元 中世纪西欧.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单元 中世纪西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单元 中世纪西欧

2 中世纪说法的由来? Middle Ages 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1500年 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
“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 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3

4 克洛维:( 年) 法兰克王国第一代国王 墨洛温王朝创建者

5 公元496年克洛维接受洗礼时的情景 对法兰克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的决定,这以后基督教也成为封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成为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6 封建制度出现的地点 法兰克人(日耳曼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

7

8 思考: 伴随着法兰克王国的形成和发展,日尔曼人的领土在不断扩大,那么它(克洛维及其继承者们)——一个被称为“蛮族”的民族用什么办法来统治如此大的、而且曾经辉煌一时的罗马帝国领土的疆域和臣民哪?

9 阅读下列材料: 在征服罗马帝国的过程中,克洛维没收了三分之二的土地,并把它分封给自己的亲兵、廷臣和主教。但克洛维所没收的土地,主要是罗马皇室和国库土地,因此高卢地区仍然保留了许多罗马大土地所有者,他们在政治上与法兰克贵族合流,形成新的地主阶级,这对克洛维的统一是有利的。二,皈依基督教。罗马帝国末期,教会已拥有庞大地产,形成一股特殊的政治势力。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教会极力向“蛮族”统治者靠拢,“蛮族”国王也需要教会的支持 。 这样就开始了王权与教会的合作,从而演绎了一部中世纪的历史。

10 西欧封建制度 一、产生: 6世纪下半叶 三、确立: 11世纪前后 二、扩展: 8世纪上半叶 四、渐变: 11、12世纪后 采邑改革 人物: 内容: 结果: (经)庄园经济 (经)城市自治 (11世纪后) 性质:基本经济和社会管理组织 背景:为商品经济发展环境-- 手段:金钱赎买、武装斗争 结果:三种结果--- 特点:自给自足 封闭 (政)等级君主制 (13世纪后) (政)封建等级制 背景:城市复兴和商品经济活跃-- 产生:英国议会、法国三级会议 特征:等级代表会议各等级分权-- 影响:改变割据、经济发展--。 影响: 封建割据;国家分裂

11 知识梳理 西欧封建制度形成 (6世纪下半叶——11世纪前后) 基督教会 教会贵族 归顺的罗马贵族 封建领主 罗马因素 (隶农制) 统治、剥削
依附关系 法兰克征服者上层 (国王) 日耳曼因素 (氏族制) 失去土地自由农民 农奴

12 西欧封建制度 西欧封建制度形成 (6世纪下半叶——11世纪) 政治上: 封建等级制 (11世纪前后) 经济上: 庄园经济
罗马因素 (隶农制) 西欧封建制度 (11世纪前后) 采邑改革 (8世纪上半叶) 日耳曼因素 (瓦解中的氏族制) 经济上: 庄园经济 (农奴劳动与封建贵族地租剥削)

13 罗马帝国内部的封建因素——隶农制 奴隶 隶农 农奴 恩格斯:“中世纪农奴的先辈”

14 奴隶和农民处境对照表 奴 隶 农 奴 生产资料的占有 所处的地位及关系 产品分配 没有任何生产资料
奴 隶 农 奴 生产资料的占有 没有任何生产资料 有自己的劳动工具,部分农民有了自己的一点土地 所处的地位及关系 奴隶被奴隶主完全占有,为奴隶主劳动,并可被任意处置 农民对地主有人身依附关系,但地主只能不完全占有农民,不能任意处置农民 产品分配 劳动成果全部归奴隶主支配 除交纳地租外,还可留一部分劳动成果归自己支配

15 日耳曼诸王国建立——氏族因素 亲兵制 封建等级制 马克公社 封建庄园经济

16 4、阶级关系 领主:日耳曼----克洛维及其亲兵 罗马----世俗贵族、基督教会贵族 (496克洛维皈依基督教)
农奴:日耳曼----失去土地的法兰克自由农 罗马---隶农(发展为农奴)

17 封建制度的产生:西欧封建制度是在融合三种元素基础上,在六世纪产生的。
(1)罗马帝国时期萌生封建制因素——隶农制和日耳曼人氏族制因素互相影响,互相结合,催生出西欧封建制度。496年以后,基督教会也成为封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 (2)部分原先的罗马贵族与法兰克征服者上层,在西欧封建制度产生过程中日益合流,共同构成了法兰克王国的封建统治阶级。 (3)封建经济制度以农奴劳动和地租剥削为基本特征。农奴是无人身自由的。

18 人物: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 时间:8世纪上半叶 特点:封君和封臣相互承担义务和负有责任。 内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
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 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 系。 特点:封君和封臣相互承担义务和负有责任。 影响:①采邑连同居住其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②采邑制度下,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③法兰克王国后期,采邑渐渐变为世袭领地,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④促进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封建等级制的形成

19 受封仪式 骑士向封建主效忠

20 西欧封建时代各级土地分封都要举行“臣服礼”的仪式。接收封土的封臣要跪在封主膝下,将双手放在封主掌中宣誓:“我主,臣下乃我主之仆人,领有采邑之家臣。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以侍奉我主。”封主就将一把泥土和一根树枝授予封臣,象征授予封土和封土上的森林。

21

22 国王 西欧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 大封建主 小 封 建 主 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 效忠和提供军队 给予土地和保护 给予土地和保护
效忠和服兵役 小 封 建 主 服劳役和耕种 提供农耕土地 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

23 通过解读封建等级制度,如何理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描述法兰克王国封建等级制度的话?
知识探究 通过解读封建等级制度,如何理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描述法兰克王国封建等级制度的话?

24 封建等级制建立在采邑制基础之上。 1、国王分封土地给臣属,接受分封者尽服兵役等义务。有条件的封建主也层层分封土地,由此逐渐形成封建等级制度。国王居于最上层,其下依次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骑士位于底层。 2、各级封建主只服从自己的上级封建主,与其他封建主没有依附关系。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只能控制直接附属于自己的部分贵族。 封建等级制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一制度导致西欧实际上处于分裂割据的状况。

25 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中国和西欧封建政治制度有何不同?(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看)

26 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两大因素 基督教会 归顺的罗马贵族 封建贵族 罗马因素 (隶农制) 自由农民农奴化 隶农 采邑分封有偿化 采邑改革
权利与义务的原则 采邑改革 军事首领 (君主) 日耳曼因素 (瓦解中的氏族制) 亲兵 奴隶 (佃农) 农奴

27 西欧封建制度 知识梳理 政治上: 封建等级制 封建割据 国家分裂 经济上: 庄园经济 政权形式 国王与各级贵族组成 统治基础 各级封建贵族
国王虚君 层层分封 土地纽带 契约维系 封建割据 国家分裂 特点 领主:管理、剥削 阶级关系 农奴:劳动、交租 经济上: 庄园经济 特点 自给自足 封闭 庄园职能 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管理组织

28

29 西欧封建制度 等级君主制 政治上: 封建等级制 城市复兴与自治 经济上: 庄园经济 政权形式 王权借助等级代表 会议实施统治 统治基础
贵族和市民共同参政 西欧封建制度 标志 等级代表会议出现 8—11世纪 13世纪 中央集权经济发展 国王与市民结盟 特点 城市复兴与自治 城市复兴 背景 概况 商品经济发展 市民阶层形成 王权不断加强 文化教育发展 11世纪开始 经济上: 庄园经济 背景 目的 手段 结果 城市自治 8—11世纪

30 “中世纪的城市——中世纪的花朵”(恩格斯)
11世纪城市兴起的主要地区?兴起的原因?

31 中世纪城市为何叫复兴?而非兴起? 材料:一度被视为世界主宰的罗马城,现在变成了什么样?我们看到的是——虚弱,伴随着许多难以忍受的痛苦,市民的消失,敌人的进攻,废弃建筑物的频频倒塌……元老院在哪里?人民在哪里?骨头烧焦,肉汤煮干,这个社会已不复存在尊严与荣耀。 ——《西欧中世纪史》P103对6世纪罗马的描述 在中世纪时期,被破坏的古罗马城市再次复兴。 两类: (1)有复兴,但不是简单的复兴 (2)也有一些新建的城市

32 根据材料,归纳城市复兴的原因。 材料一: 10到11世纪的欧洲,随着铁犁等先进工具的广泛使用,二圃制和三圃制已普 遍取代了原始的耕种方式……主要农作物的平均产量由8至9世纪的种一收二,上升为种一收五;而且由于大片荒地和森林被开垦,耕地面积明显扩大……农产品在满足农村人口需要的同时还出现了剩余。……手工业技术的进步使之演变为许多需要专门技巧的部门,如冶铁,制革和纺织等。……脱离农业的手工业生产已不再是为了满足领主和生产者自身的需要,其目的在于追求交换价值,各类商人遂应运而生,商品交换日趋活跃……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从本质上看,市民以经营商业为生。他们从买卖差价或借出与还回的资金差额中获取生计费。 ——《封建社会》P138 中世纪城市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作为市场。从某些方面来看,整个城市就是一个交易场所……. ——《西方社会史》P497 材料三: 王侯们非常注意把商人吸引到他们的国家,商人使那里重新活跃起来,并且大大增加了商品流通税卡的收入。 ——《中世纪城市》P82 修道院和教士也允许在他们的田野或“耕地”上建造房舍。……对让给市民的土地所收的租金成为日益丰富的收入的来源。 ——《中世纪城市》P

33 材料一可知,中世纪城市复兴得益于农业的进步,即生产力发展
材料二可知,城市基本属性之一为纯粹的商品经济,这与古罗马城市、庄园、中国当时城市均有不同,更具活力,可以代表当时先进生产力。(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可知,封建领主出于经济利益的诱惑,参与城市复兴

34 一、城市复兴 1、原因: 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容易形成城市? 前提: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地点:交通便利处聚集了手工业者和商人。
封建主的推动: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以提供土地、 政治庇护、直接参与等形式参与城市复兴。 水陆交通要道(港湾、河口、城堡、寺院、交通枢纽和行政中心附近),城堡附近,教堂附近。其中大部分在修道院附近建立。课本P57小字介绍。 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容易形成城市?

35 图中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这些人一般称之为什么职业? 他们与农奴有什么不同? 巴黎街头
图中的劳动者从事缝衣、烫衣,制作面包,理发等手工业劳动。 与农奴的人身地位不同。农奴是人身不自由的独立劳动者,与封建领主有相当严格的人身依附关系。而城市的手工业者(在城市居留一年以上,按章纳税者),获得自由。 与农奴的生产目的不同。农奴的劳动一是为满足自己最低的生存需求,二是为了交地租(实物或劳役),属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范畴。图中的劳动者的生产目的是为了出售商品(或技术)赚钱。他们的生产则属于商品经济范畴。     (如其他比较,言之有理的应予鼓励。例如:与农奴的生产工种不同。农奴一般以农为主,兼一些手工业劳动,而城市劳动者则是主营手工业。……) 图中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这些人一般称之为什么职业? 他们与农奴有什么不同?

36 2、城市复兴中存在的问题: ⑴、城市环境脏乱,易发瘟疫。 (2)规模有限 、公共设施建设滞后 (3)、封建主压迫和收刮市民。

37 3、城市自治 目的:从领主手中夺取城市的 司法权和行政权。 手段: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 结果:完全自治; 部分自治; 仍处于领主控制。

38 二、等级君主制(13世纪下半叶) 1、含义: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 贵族和市民共同参政,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
2、产生原因:A12世纪以后城市复兴(要求自治摆脱封建领主) b商品经济活跃(要求统一市场) c王权加强(要求国家统一)封建割据成了障碍 建立目的: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的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 3、形成标志 :1265年英国议会的召开; 1302年法国三级会议的举行 4、影响: a在等级君主制阶段,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 b等级代表会议掌握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受到重视; c市场统一,有利于国家意识的强化,民族国家的形成; d 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9 “法国首次三级会议举行地——巴黎圣母院 “巴黎夏特尔主教堂”。

40 中世纪西欧封建政治关系的变化框架: 6~11世纪 13世纪 15世纪 封建 等级 制度 等级 君主 制 君主 专制
6~11世纪 世纪 世纪 封建 等级 制度 等级 君主 君主 专制 社会环境的变化,最重要因素:经济基础、阶级(阶层)变化 1、商品经济发展 城市复兴与自治 2、新兴市民、 等级贵族 3、等级代表会议 1、封建制因素产生 2、采邑改革, 形成封建等级贵族 3、封建庄园经济 和庄园管理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民族国家形成 2、新兴资产阶级, 市民,农民支持国王

41 材料一、英王亨利二世给与林肯城的特许状:……任何人在林肯城之居留期
已达一年零一日,……以市民身份居住于林肯城中。 材料二、德国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材料三、恩格斯说过,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问题: (1)结合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二的理解。 (2)试从中世纪城市兴起给西欧历史带来的深远影响,谈谈如何理解“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1)经过斗争,中世纪的城市获得了相对独立和自治;在城市中的居民哪怕原本是农奴,符合一定条件后,也可以成为自由人,摆脱领主的奴役,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2)城市的兴起是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欧洲文明有重大影响。①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一个新的等级一一市民阶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②城市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旧的自然经济的领地庄园制度瓦解,使农奴变成了人身自由的佃农。③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市民阶级参与政治,也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④随着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

42 ■ 总结:如何理解“黑暗中孕育的光明”?(12——14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
(1)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的复兴 (2)政治上,市民参政,等级君主制产生 (3)思想文化上,大学兴起,世俗教育开展

43 政治 初期:8世纪查理·马特实行采邑改革后,逐渐形成封建等级制 中期:从13世纪开始,等级君主制 后期: 民族意识觉醒,民族国家兴起,15世纪下半叶开始君主专制 背景 8世纪上半叶,查理·马特的采邑改革,促进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查理·马特的采邑改革 内容: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 影响: (1)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采邑连同居住其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 (2)在采邑制度下,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 (3)法兰克王国后期,采邑渐渐演变为世袭领地,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 A12世纪以后城市复兴(要求自治摆脱封建领主) b商品经济活跃(要求统一市场) c王权加强(要求国家统一)封建割据成了障碍 建立目的: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的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 1前提条件: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2社会基础: 1)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2)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强大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3)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特征 封建等级制度是建立在采邑制基础上. 国王分封土地给臣属,接受分封者尽服兵役等义务.有条件的封建主也层层分封土地,由此逐渐形成封建等级制度. 在这一制度下,各级封建主只服从自己的上级封建主,与其他封建主没有依附关系. 国王只能控制自己的直属领地, 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 以王权为中心,贵族和市民共同参政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标志 :等级代表会议 1265年英国议会和1302年法国三级会议 君主集权 影响 国王虽然位居金字塔形封建等级制度顶端,但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只能控制直接附属于自己的部分贵族。 法兰克王国后期,采邑演变为世袭领地,封建领主势力扩大,王国四分五裂。 a在等级君主制阶段,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 b等级代表会议掌握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受到重视; c市场统一,有利于国家意识的强化,民族国家的形成; d 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早期,促进西欧封建社会王权的加强,有利于结束封建割据局面;有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商品货币的流通,英法君主专制初期,两国打击大贵族势力,全力加强皇权,并颁布了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比如鼓励商品输出、颁布航海法令、给予贸易公司垄断权等等,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它代表着正在形成中的民族国家,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早期发展的要求。 但是君主专制制度毕竟是封建社会的总代表和维护者,它的合理性是暂时的,17世纪中期以后,专制王权就成为历史发展的障碍,被新兴的西产阶级所推翻。

44 初期:8世纪查理·马特实行采邑改革后,逐渐形成封建等级制 背景
政治 初期:8世纪查理·马特实行采邑改革后,逐渐形成封建等级制 背景 8世纪上半叶查理·马特采邑改革促进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查理·马特的采邑改革 内容: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 影响: 1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采邑连同居住其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 2在采邑制度下,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 3法兰克王国后期,采邑渐渐演变为世袭领地,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 特征 封建等级制度是建立在采邑制基础上. 国王分封土地给臣属,接受分封者尽服兵役等义务.有条件的封建主也层层分封土地,由此逐渐形成封建等级制度. 在这一制度下,各级封建主只服从自己的上级封建主,与其他封建主没有依附关系. 国王只能控制自己的直属领地, 影响 国王虽然位居金字塔形封建等级制度顶端,但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只能控制直接附属于自己的部分贵族。 法兰克王国后期,采邑演变为世袭领地,封建领主势力扩大,王国四分五裂

45 中期:从13世纪开始,等级君主制 背景 A12世纪以后城市复兴(要求自治摆脱封建领主) b商品经济活跃(要求统一市场) c王权加强(要求国家统一)封建割据成了障碍 建立目的: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的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 特征 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 以王权为中心,贵族和市民共同参政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标志 :等级代表会议 1265年英国议会和1302年法国三级会议 影响 a在等级君主制阶段,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 b等级代表会议掌握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受到重视; c市场统一,有利于国家意识的强化,民族国家的形成; d 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6 后期:民族意识觉醒民族国家兴起15世纪下半叶开始君主专制 背景
1前提条件: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2社会基础: 1)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2)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强大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3)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特征 君主集权 影响 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早期,促进西欧封建社会王权的加强,有利于结束封建割据局面;有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商品货币的流通, 英法君主专制初期,两国打击大贵族势力,全力加强皇权,并颁布了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比如鼓励商品输出、颁布航海法令、给予贸易公司垄断权等等,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它代表着正在形成中的民族国家,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早期发展的要求。 但是君主专制制度毕竟是封建社会的总代表和维护者,它的合理性是暂时的,17世纪中期以后,专制王权就成为历史发展的障碍,被新兴的西产阶级所推翻。

47 中世纪西欧经济: 初期中期 后期 庄园:中世纪初期,城市大都衰败没落,在封建大地产的基础上,西欧形成庄园制度.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庄园的特征 经济:经济上自给自足,封建地租包括劳役地租(最初)和实物地租,农奴和领主间的依附关系非常明显. 耕地:领主自营地、农奴份地和自由农民份地, 阶级: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教会都是庄园领主,农奴依附于领主。 职能:生产单位;拥有一定的行政司法权力 农奴依附于领主: 在封建制度下,领主在其领地内建立封建庄园,封建领主在自己的庄园内享有经济政治司法等特权,他们通过劳役地租和无偿劳作、承担杂役等手段剥削、压迫农奴,农奴依附于领主。 庄园衰败:14世纪. 1商品货币关系迅速发展,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 标志:手工工场出现。 资本原始积累手段:商业战争、贩卖黑奴隶、殖民掠夺等都是最常用的手段。 城市:中世纪初期,大都衰败没落,11世纪城市复兴 城市复兴背景: 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兴起对西欧社会产生的影响? 经济:推动西欧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冲击了封建的自然经济. 政治:市民阶层形成,改变了西欧社会阶级关系;随着市民阶层发展壮大,展开城市自治斗争;并与王权结盟,形成等级君主制,推动了新的权力机构_等级代表会议的诞生.改变了西欧政治状况。 思想文化:随着城市的兴起,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 11世纪末开始中世纪城市自治 背景:中世纪西欧国家一般都掌握在领主手中,城市初期的司法权和行政权一般都掌握在领主手中。 目的:维护自身利益,夺取城市的行政权和司法权,营造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争取城市自治。 手段: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两种手段 结果:部分城市获得了完全或部分自治权 2新航路开辟 1)背景: 时代背景:15世纪商品货币关系和国际贸易发展对黄金需求增加,而西欧市场上黄金普遍短缺 主观动机:盛赞东方富庶和繁华的《马可波罗行纪》刺激西欧人追求财富的欲望;西欧各国君主为了自身利益,相继支持开辟新航路 客观因素:奥斯曼帝国崛起,传统东西方贸易秩序和通道遭破坏,商品价格飞涨 技术条件: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条件 思想条件: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传播 2)进程 3)影响 A随着全球贸易范围的扩大和商品流通数量、品种激增,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联系日益密切 C既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也冲击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D西欧各国展开了亚非拉的殖民掠夺,给这些地区的各个民族带来灾难,造成他们的长期贫困与落后

48 经济:经济上自给自足,封建地租包括劳役地租(最初)和实物地租,农奴和领主间的依附关系非常明显. 耕地:领主自营地、农奴份地和自由农民份地,
初期、中期 庄园:中世纪初期,城市大都衰败没落,在封建大地产的基础上,西欧形成庄园制度.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庄园的特征 经济:经济上自给自足,封建地租包括劳役地租(最初)和实物地租,农奴和领主间的依附关系非常明显. 耕地:领主自营地、农奴份地和自由农民份地, 阶级: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教会都是庄园领主,农奴依附于领主。 职能:生产单位;拥有一定的行政司法权力 农奴依附于领主: 在封建制度下,领主在其领地内建立封建庄园,封建领主在自己的庄园内享有经济政治司法等特权,他们通过劳役地租和无偿劳作、承担杂役等手段剥削、压迫农奴,农奴依附于领主。 庄园衰败:14世纪.

49 西欧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①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教会都是庄园领主,领主在其领地内建立封建庄园,封建领主在自己的庄园内享有经济政治司法等特权,他们通过劳役地租和无偿劳作、承担杂役等手段剥削、压迫农奴,农奴依附于领主。 ②典型庄园的耕地大致包括领主自营地、农奴份地和自由农民份地。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①政治上: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成为官宦世家。 ②经济上:建立自给自足的大庄园,驱使大量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 ③军事上:拥有“家兵”、“部曲”之类的私人武装。 ④文化上:具有精通儒学的文化优势,把持地方舆论。 影响:东汉后期,豪强地主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黄巾起义后,各地豪强纷纷起兵,演变为一场军阀大混战,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50 初期、中期 城市:中世纪初期,大都衰败没落,11世纪城市复兴 城市复兴背景: 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兴起对西欧社会产生的影响? 经济:推动西欧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冲击了封建的自然经济. 政治:市民阶层形成,改变了西欧社会阶级关系;随着市民阶层发展壮大,展开城市自治斗争;并与王权结盟,形成等级君主制,推动了新的权力机构_等级代表会议的诞生.改变了西欧政治状况。 思想文化:随着城市的兴起,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 11世纪末开始中世纪城市自治 背景:中世纪西欧国家一般都掌握在领主手中,城市初期的司法权和行政权一般都掌握在领主手中。 目的:维护自身利益,夺取城市的行政权和司法权,营造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争取城市自治。 手段: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两种手段 结果:部分城市获得了完全或部分自治权

51 后期 2新航路开辟 1)背景: 时代背景:15世纪商品货币关系和国际贸易发展对黄金需求增加,而西欧市场上黄金普遍短缺
主观动机:盛赞东方富庶和繁华的《马可波罗行纪》刺激西欧人追求财富的欲望;西欧各国君主为了自身利益,相继支持开辟新航路 客观因素:奥斯曼帝国崛起,传统东西方贸易秩序和通道遭破坏,商品价格飞涨 技术条件: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进步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条件 思想条件: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传播 2)进程 3)影响 A随着全球贸易范围的扩大和商品流通数量、品种激增,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联系日益密切 C既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也冲击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D西欧各国展开了亚非拉的殖民掠夺,给这些地区的各个民族带来灾难,造成他们的长期贫困与落后

52 知识探究 1、练习册P32第3题 形成于西欧封建制度确立以后。 形成于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过程中。
封建等级制 等级君主制 时代背景 政权形式 统治基础 特征 作用影响 形成于西欧封建制度确立以后。 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的王权呈逐渐加强之势,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自13世纪下半叶起,等级代表会议出现。 形成于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过程中。 8世纪上半期的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各级封建主通过层层分封土地,逐渐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是国王与各级封建主组成的统治秩序和政权形式。国王居于最上层,其下依次是公、侯、伯、子、男爵,骑士处于最下层;各级封建主只服从于自己的上级封建主,与其他封建主没有依附关系。国王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际权力有限。 是王权借助由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组成的等级代表大会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 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 各级封建贵族 国王虚君、层层分封 土地纽带、契约维系 国王与市民结盟 王权得到加强,市民阶层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

53 2、练习册P46第35题 封建等级制 等级君主制

54 知识梳理 中世纪文化 概念 代表人物及著作 经院哲学 中世纪西欧文化中占统治地位 评价 基本体裁 民族国家意识 逐渐产生 骑士文学 代表作
主要内容 反封建反教会意识 产生 市民文学 代表作 地位 背景 大学的兴起 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条件 地位

55 世界上最早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 博洛尼亚大学地处意大利北部商业要冲博洛尼亚。11世纪末出现的博洛尼亚法律学校以研究法学著称,主要教授民法和教会法,后来增授医学和神学。

56 中世纪规模最大的大学:巴黎大学 巴黎大学始建于12世纪末,由原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1209年,巴黎大学建立了教师会组织。1215年,教师会与学生会一起得到罗马教皇的正式承认。1231年,教皇以敕令的形式肯定该大学的自决权。主教代理人主持巴黎大学的日常工作,教授都由教会委任,并发给薪俸。

57 知识探究 讨论:有人认为中世纪的欧洲文化方方面面都受基督教的控制,中世纪是
西方古代文化和近现代文化高峰中间的低谷,充斥着愚昧和野蛮。宗教禁锢 着科学、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因此一些西方学者将中世纪的欧洲比作 “黑暗的时代”。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是如何看待中世纪文化在整个欧洲文化史中的地位的? 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阻碍了思想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等都经过了与教会的殊死搏斗,大批的科学家受到了天主教宗教裁判所的制裁和惩罚,伽利略被长期监禁,布鲁诺被活活烧死 在罗马的鲜花广场。 然而,对基督教文化不能全盘否定。在西方的中世纪,基督教对文化的发展同样产生了积极影响。基督教作为古罗马文化的残存,一定程度上 保存了古典文化,为后世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经院哲学运用的形式逻 辑的思考方式培养了西方人的逻辑思维和理性精神;大学的兴起使世俗 教育得到普及。此外,西欧中世纪并非只有基督教文化,骑士文学和市 民文学中渗透着民族意识和反封建意识。文艺复兴后的近代思潮并不是 凭空而起,它正是西欧中世纪文化中孕育出来的。

58 单 元 小 结 一、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 经济: 庄园经济 (农奴劳动、地租剥削) 城市复兴与发展 政治: 封建等级制 等级君主制
(等级代表会议) (采邑改革 ) 宗教: 王权和教权互相依存 互相争斗

59 二、知识点: 1、知道(A水平) “采邑改革”及影响;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英国议会和法国三级会议首次召开标志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城市争取自治斗争的常用方式;西欧王权与教权互相利用,互为依存的重要史实及其主要影响;卡诺莎觐见、阿维尼翁之囚及其主要影响。 2、理解( B水平) 等级君主制形成的背景、特征及其影响。

60 三、掌握的史学方法和规律: 1、通过书本历史图片和史料的阅读,进一步掌握从图片与史实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归纳历史史实的方法;
2、通过分析中世纪经济发展模式演进与政治体制变化的互动关系,初步掌握用经济、政治的互动关系看待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能力。

61 四、认识: 1、通过对于中世纪封建制度形成、发展过程的考查,认识到任何一种制度都是由具体的历史状况发展而形成的,并具有其独有的特征,这也正是人类文明多样性的一种呈现。 2、通过对中世纪文化的学习,认识到理性、民族精神、科学、自由等是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趋势。

62 初期(产生发展和确立) 中期发展 后期瓦解 政治: 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大体产生于6世纪下半叶,11世纪前后基本确立 8世纪上半叶查理·马特实行采邑改革后,逐渐形成封建等级制 从13世纪开始,等级君主制 15世纪下半叶开始君主专制 经济: 封建经济制度以农奴劳动和地租剥削为基本特征 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 城市:中世纪初期,大都衰败没落,11世纪兴起。 庄园衰败:14世纪. 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 1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2新航路开辟 思想文化 教会垄断教育 大学的兴起 1文艺复兴(14—16世纪) 2宗教改革(16世纪)


Download ppt "第五单元 中世纪西欧."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