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人体的稳态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人体的稳态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人体的稳态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 细胞间的通讯联系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 生物个体的稳态

3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稳态的生理意义 学习目标 1.说出体液和细胞外液的组成,并知道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2.运用模型构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 3.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说明稳态的概念 5.举例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6.举例说明人体通过反馈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4 一、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草履虫 草履虫是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通过细胞膜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

5 人体细胞 血浆中的红细胞是如何通过血浆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人体组织细胞呢?

6 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 血浆 细胞外液 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淋巴等

7 思考:认识图中的组织细胞、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说出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

8 思考:(2)根据内环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用箭头构建它们之间的关系。
组织液 淋巴 血浆

9 细胞外液 人体细胞 组织液 组织细胞 血细胞 血浆 淋巴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淋巴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思考:(3)判断几种人体细胞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细胞外液 人体细胞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组织细胞 血细胞 淋巴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10 思考:(4)回忆初中相关知识,看图说出内环境在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间起何作用?

11 例题1: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 解析:人体内的液体分为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其中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人体不同的细胞生活在不同的液体环境中,他们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单细胞生物可以通过细胞膜与外界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但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间接的物质交换。 答案:C

12 【变式训练1】 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 ( ) A.淋巴液 B.组织液 C.血浆 D.唾液 B

13 二 稳态的概念 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控下,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机体对内环境的各种化学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14 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 770kPa(37℃时) 渗透压 酸碱度 温度 7.35~7.45 37℃左右

15 例题2: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

16 解析:内环境中主要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激素及其他代谢产物,其中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溶液渗透压是指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无机盐和蛋白质是血浆的主要溶质,是决定血浆参透压的主要因素。血浆中具有缓冲物质如HCO3-、HPO42-等离子能维持血浆中pH的稳定。人体的体温是指内环境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注意:血浆渗透压与细胞外液渗透的大小是有区别的,细胞外液主要与无机盐有关。 答案:A

17 【变式训练2】 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A

18 负反馈调节 血压恢复正常 引起血压升高的 刺激(如争斗等) 刺激 压力感受器 血管中感觉 血压升高 神经末梢 传入神经 心血管中枢 心率减慢
传出神经 心率减慢 心输出量减少

19 例题3: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 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 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C.肾小球肾炎导致蛋白尿 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 解析:从题干获取信息:组织液生成增多。根据此信息确定出组织液增多的原因可能来自于淋巴,也可能来自于血浆或组织细胞。A项是血浆渗透压降低,吸水能力降低,使大量水分滞留在组织液中引起组织水肿。B项使部分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是组织水肿。C项会使组织液浓度降低引起组织水肿。D项要从周围的组织液,甚至细胞内液中吸收水分,这样会使组织液含量下降。 答案:D

20 【变式训练3】 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肌酐是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下表是某人的血液检查结果,下列依据检查结果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多选)(    ) A.肝细胞发生了病变 B.可能有肾功能障碍 C.会出现尿糖,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 D.可能患有脂肪肝和贫血症 BC 项 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35 U/L 0~45 肌酐      CRE 1.9 mg/dL 0.5~1.5 尿素氮    BUN 14.6 6.0~23.0 血清葡萄糖    GLU 223 60~110 甘油三酯    TG 217 50~200 总胆固醇     TCH 179 150~220

21 三 稳态的意义 稳态是人体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

22 例题4:下列有关稳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人体稳态的形成需要多个器官、系统的参与 C.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解析:人体的稳态是机体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神经调节的中枢在脑和脊髓,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其中大脑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主要的调节中枢。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超过一定限度稳态会遭到破坏。 答案:C

23 【变式训练4】 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在[ ]中填图中字母):

24 【变式训练4】 (1)图中A、B、C、D各代表体液中的哪一类?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 B D
(3)假如①为淀粉,则所形成的②由肠腔进入B中的方式是 。经过B的运输,②可达到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它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参与该作用的细胞结构有 。 C A 主动运输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25 【变式训练4】 (4)正常人体内的B的pH相对保持稳定,是由于在其中存在着多对缓冲物质,最主要的是 。
(5)在健康人体的血浆中,[HCO3—]约为[H2CO3]的20倍,如果 [HCO3—]/[H2CO3] <15时,立刻发生酸中毒。此例说明无机盐具有 的功能。(填字母) A.调节细胞渗透压 B.调节细胞外液的pH C.组成细胞的结构 D.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H2CO3/NaHCO3 B


Download ppt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人体的稳态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