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社区管理 教材:汪大海等,《社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教辅: 1.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蔡禾,《社区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3.徐琦,《社区社会学》,中国社会出版社
2
教学安排 一、总学时数:48 二、学分:3 三、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作为学科的“社区管理”所具有的基本的学科内容和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包括社区管理基本概念、社区管理体制、社区管理模式、社区民主政治建设以及相关实践问题如社区环境、文化、卫生、体育、治安管理,社区服务与社会保障以及社区物业管理、社区职能化建设等内容。
3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第一章 社区概述 4学时 第二章 社区管理的概念及其体制 4学时 第三章 社区管理中的政府行为 4学时
第一章 社区概述 学时 第二章 社区管理的概念及其体制 学时 第三章 社区管理中的政府行为 学时 第四章 我国社区管理中的市场机制 学时 第五章 社区服务 学时 第六章 社区参与与社区民主政治建设 学时
4
第七章 社区文化管理 学时 第八章 社区教育管理 学时 第九章 社区卫生与体育管理 学时 第十章 社区治安管理 学时 第十一章 社区环境管理 学时 第十二章 社区智能化建设与管理 学时 第十三章 社区发展与社区管理创新 学时 复习 学时
5
教学方法与要求 课堂讲授:分专题、分教师 实验教学: 要求:五个一工程 阅读一本好书; 分析一个案例; 开展一次主题小调查; 聆听一场讲座;
体验一次社区。
6
第一章 社区概述 主 讲:游 艳 玲 时 间:2008-3
7
第一节 社区的含义与特征
8
讨 论: 社区在你的心目中到底是 一个什么样的影像? (讨论时间15分钟) 绿色生态示范小区—金牛苑 武汉百步亭花园社区升旗仪式
10
一、社区概念的产生 1、西方的“社区”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本意为关系密切的伙伴和共同体。 首次将“社区”一词用于社会学研究的是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F.J.Tonnies)(1855~1936) 。 1887:Gemeinschaft and Gesellschaft
11
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罗密斯(C.P.Loomis)将该书译为《Community and Society》(《社区和社会》,也译为《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正式中译本为《共同体与社会》 )。英文社区一词由此产生。
12
2、中文的“社区” 20世纪30年代费孝通在其论文《二十年来中国社区研究》中说: “当初,Community这个字介绍到中国来的时候,那时的译法是‘地方社会’,而不是‘社区’。当我们翻译滕尼斯的Community和Society两个不同概念时,感到Community不是Society,成了互相矛盾的不解之辞,因此,我们有感到‘地方社会’一词的不恰当,那时,我还在燕京大学读书,大家谈到如何找一个确切的概念,偶然间,我就想到了‘社区’这么两个字样,最后大家援用了,慢慢流行。这就是‘社区’一词的由来。”
13
费 孝 通: 1910 年 生 , 1933 年 毕 业 于 燕 京 大 学 , 获 社 会 学 学 士 学 位 , 1935 年 毕 业 于 清 华大 学 研 究 生 院(吴文藻 ), 1938 年 获 英 国 伦 敦 大 学 哲 学 博 士 学 位(马林诺斯基),博士论文《江村经济》奠定了他社会人类学巨擘地位 。
14
1979 年 起 任 中 国 社 会 学 会 会 1980 年 在 美 国 丹 佛 获 国 际 应 用 人 类 学 会 马 林诺 夫 斯 基 名 誉 奖 , 并 被 列 为该 会 会 员 1981 年 在 英 国 伦 敦 接 受 英 国 皇 家 人 类 学 颁 发 的 赫 胥 黎 奖 章 1982 年 起 任 北 京 大 学 社 会 学 系 教 授被 英 国 伦 敦 大 学 经 济 政 治 学 院 授 予 荣 誉 院 士 称 号 1985 年 任 北 京 大 学 社 会 学 研 究 所 所 长 1988 年 获 美 国 大 英 百 科 全 书 奖 。
15
二、社区概念的界定 1955年,美国社会学家希特里(George A.Jr. Hillery)发现94种社区定义 1981年,美籍华裔社会学家杨庆坤指出关于社区的概念有140多种
16
夏学銮 : 组织论阶段(1887~1916),滕尼斯《社区与社会》——麦基文《社区》,社区与社会绝对对立
区域论阶段(1917~1974),麦基文《社区》——桑德斯《社区论》,二者不对立,社区被看作是人们在其中共同生活的区域。 综合论阶段(1975~至今):社区被看作既是一个互动体系,又是一个发生冲突的场所,还是一个行动的场所
17
代表性定义: 国外学者 帕克《城市社会学》:社区是占据在一块被或多或少明确地限定了的地域上的人群汇集。
罗吉斯和伯德格《农村社会变迁》:社区是一个群体,它由彼此联系、具有共同利益或纽带,具有共同地域的一群人组成。
18
中国学者 徐震—社区是居于某一地理区域,具有共同关系、社会互动及服务联系的一个人群。
方明—社区是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
19
——如果从定义的出发点来看,社区可以归为两大类:
功利主义的观点—具有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关系的社会团体 地区性质的观点—一定地域内共同生活的有组织的人群 绝大部分定义都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社会交往(群体);地域;纽带(共同约束),这是社区的三具核心要素。
20
我们的定义:社区是建立在地域基础上的,处于社会交往中的,具有共同利益和认同感的社会群体。(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相互交往的人群形成的具有共同生活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 )
21
三、社区的主要特征 1、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有限社会)。 2、社区是聚落的承载体。 3、社区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4、社区居民具有共同的社区意识。 5、社区是不断变迁的。
22
四、社区与社会、行政区划的联系与区别 (一)社区与社会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社区是地区社会,是社会的缩影 2、区别: ⑴社会关系:差异性;共同性 ⑵地域性:注重;不注重 ⑶内联性:紧密;松散。 ⑷外联性:封闭、自给自足;开放,相互依存 ⑸功 能:明确、专门化;广泛 ⑹价值取向:单一;多元 ⑺地 位:感情和身份;理性和角色
23
(二)社区与行政区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社区与行政区有重合部分 2、区别: ⑴形成方式:自然形成;人为划定 ⑵边界:模糊;清晰 ⑶形态:单一;多元
24
(三)社区与住宅小区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社区与住宅小区有重合部分 2、区别:
25
第二节 社区的构成要素
26
一、人(口)要素 差异化管理 :牛、羊、猴、驴理论 牛型:敬业;拥有欲和保护欲强烈;不能容忍懒汉存在——牵着牛鼻子 羊型:实干;创新;坚毅——放羊、警示 猴型:销售天才——撒手锏 驴型:独立性差,能力低下——示教
27
(一)社区人口是社区的主体 1、社区居民是社区产生、存在的前提; 2、社区居民的社区生活的创造者; 3、社区居民是社区物质要素的创造者或使用者; 4、社区居民是社区社会关系的承担者;
28
(二)影响社区人的要素 1、人口要素 ⑴人口的数量: ⑵人口的结构:知识结构、职业结构、收入结构、价值结构 ⑶人口的素质: ⑷人口的稳定性:
29
2、人群要素 ⑴人们自然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 ⑵各种正式的团体组织:
30
二、自然物质要素 1.自然环境 2.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设施
31
一般社区具有五大结构:社区人口结构、社区的经济结构、社区的政治结构、社区的文化结构和社区的区位结构。
三、结构要素 (一)什么是社区结构 社区结构是指社区内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相互联结构成的关系 (二)社区的五大基本结构 一般社区具有五大结构:社区人口结构、社区的经济结构、社区的政治结构、社区的文化结构和社区的区位结构。
32
1 社区的人口结构 是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 (1)自然结构-根据人口的生物学特征来划分,主要是指人口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 (2)社会结构-根据人口的社会特征来划分,主要是指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文化结构、职业结构等。
33
2 社区的经济结构 主导作用:不仅直接制约社区其他方面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的就业和生活。 分类: 所有制—国有、集体、股份、民营和个体 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34
3 社区的政治结构 社区居民在政治活动中形成的关系,反映了社区居民的利益和地位分化,表现为阶层结构、权力结构等。 村民委员会和居委会
35
4.社区的文化结构 社区的文化结构是多层次的,成分也是多样的,不仅包括各种文化载体或设施、机构等,也包括语言、习俗、价值道德等 5.社区的区位结构 是指社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社区内各个部分和各类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排列组合状况。
36
目前社区的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具体表现为:
第一,社区功能增加; 第二,社区组织增多; 第三,群众团体增加; 第四,社区社会关系复杂化
37
四、精神文化要素 1.社区行为规范 2.社区特色文化 3.社区心理意识
38
第三节 社区的功能
39
一、社区的一般功能 社区功能指社区运行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社会或居民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所有社会共同体都具有的功能叫社区的一般功能。 桑德斯:十大功能 亨特、史密斯:七大功能 中国学者:八大功能
40
二、社区的特殊功能 社区共同体才有的或较明显的功能我们称之为社区的特殊功能。社区的特殊功能是社区发展的根本动力,特殊功能的强弱也是判断社区兴衰的重要标志。 现代社区至少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特殊功能: (1)互动功能; (2)人际影响功能;
41
案例:社区为谁树碑立传 纽约社区里有一个光荣传统,就是为社区英雄树碑立传。所谓英雄,就是指那些以自己的英雄行动赢得社区居民尊重的人。英雄可以是曾经在这个社区生活过的居民,也可以是在这个社区工作过的人员,当然更可以是为社区做出杰出贡献的任何人士。“树碑立传”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有的是真的立一块碑,记载死者生前的功勋;有的是以一条街或一个广场来命名。
42
(3)互助功能; (4)组织和参与功能; 社区发展理论的核心理念是参与、自治、共享,也就是说,通过社区成员的积极参与,努力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一同享受创造的成果。 社区参与泛指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社区公共活动,影响社区权力运作,分享社区建设成果的行为和过程,一定意义上决定着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
43
案例:居民为何不合作? 《东方早报》2005/1/18 2004年3月1日,实有人口数据库建设在上海正式启动,近10个月来,数据库采集工作过半,近日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15%高档小区居民成了不合作人群。而按照上海市信息委的计划,2005年之前,上海3410个居委会都将建立实有人口数据库。
44
视角一: 按照人口基础信息库的建设规划设想,人口基础信息库的主体包括公民身份号码、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地、出生日期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各部门业务系统在利用人口基本信息过程中产生的、其他部门存在共享需求的人口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而这正是居民不愿合作的原因。总统公寓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居民认为,个人信息属于隐私,为什么要公开?
45
视角二: 当前影响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瓶颈”主要有四:一是社区成员与社区之间没有明确的利益关系;二是参与者与社区管理机构之间缺乏互信;三是参与机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可操作的程序规范比较欠缺;四是进入社区的非政府组织太过弱小,对社区生活构不成影响。(杨荣:《论我国城市社区参与》
46
视角三: 在信息库的建设过程中,……始终要坚持的一点就是尽可能不扰民。
应该理解居民应付名目繁多的调查的逆反心理和保护隐私的维权意识,也要理解社区居委会的工作难度,如果仅为建立这个系统而再做大规模的调查,实际上有违建立这个系统的初衷的。……除非万不得已,最好通过“搭车”的方式获得,而不要为建库直接去调查。 特别要注意的是,……作为个人和家庭隐私的相关资料更不充许随意泄露。
47
费孝通:关于社区参与 从目前的情况看,人在社区中基本上还是通过行政体系组织起来的。
“居民作为完整意义上的市民来参与社区管理,其内在条件是否已经具备?不用行政方式,作为个体的居民如何走到一起来?他们是否认同行政意义上的社区组织形式?是否认为社区事务是与自己有关的公共事务?这些问题仍有待回答。”
48
社区不可能像单位或家庭一样,因为没有那么直接的经济利益和血缘之类的纽带。在社区里,个人凭什么接受管理或制约,又为什么要“管闲事”
社区不可能像单位或家庭一样,因为没有那么直接的经济利益和血缘之类的纽带。在社区里,个人凭什么接受管理或制约,又为什么要“管闲事”?要让大家接受管、愿意管,主要还靠文化认同。 我们今天在寻找社区认同基础时,还可以借鉴,可以把这个文化的基础再拓宽一点,内涵挖深一点,与居民的生活联系搞得更全面—点,作为生活方式的特点更鲜明一点,这样形成的社区认同,作用可能更大一点。
49
要落实居民自我管理,需要有相应的管理人和管理社区的方法与手段。……彼此平等的居民之间需要一种‘同意权力’。它不具有强制性,但有约束力,约束力首先不来自外部压力,而来自因为自愿参与和自主选择而形成的内在动力。社区建设强调参与,视之为社区中人的管理和社会管理的主要方法,道理就在这里。
50
基层政府在积极动员居民参与的基础上,要及时而充分地授权给居民,增加他们参与决策的机会……逐步使居民从认可具体事务上的自我决定,进到认可自我决定的方式,进到认可作出自我决定的权力,最后形成认可和尊重自我决定的习惯和制度。有了这个基础,“草根民主”,群众自我管理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建立起来。
51
发动居民参与的关键之因素: 之一:利益,即居民可见该活动与其自身利益相关,能给自己带来好处或至少规避不利、损失——选择活动;选择对象——辐射 之二:信任,社区领袖;
52
(5)赋予地位的功能 ; 社区赋予地位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社区可以将其成员从较大社会中带来的抽象地位兑现为住房质量、生活方式以及其他看得见的具体地位; 另一方面,有知名度、声望高的社区成员入驻社区,也会使该社区居民被赋予相似的地位。
53
三、社区的教育功能 1、学校教育 2、各类讲座 3、技能培训 4、兴趣爱好培训和终身教育
54
其一,人的早期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在社区。 其二,在人的继续社会化的过程中,社区也是重要的载体和场所之一。 其三,社区是人的再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场所。
55
四、社区的经济功能 经济功能是社区的首要功能。 社区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它向社区居民提供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生产的场所,并提供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交换的场所。
56
城市社区: 空间集中——聚集经济效应(社会化的规模经济 ) 聚集不经济(过渡聚集——失控) ——逆城市化(拒城市化;反城市化 ) 中介功能; 辐射功能
57
《长三角:“逆城市化时代”呼之欲出 》 “农民并非一定要进入城市才能享受现代文明” 城市化不可能把所有农村都变成城市,也不可能把所有农民都迁到城市。只有在城市化的同时,让依旧留守在乡村的农民也就地过上“市民生活”,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和谐。
58
“逆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原本“城市专享”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开始向农村延伸。
“逆城市化”的另一个表现是,城市市民专享的福利制度开始覆盖农村。
59
五、社区的社会参与和社会民主功能 基本含义是指:社区发展为人们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区域社会的场所以及民主建设与民主管理的机会;同时,社区发展也有赖于居民的社会参与和民主管理。 社会民主是社会责任与社会权利的统一体。
60
六、社区的社会控制和社会稳定功能 社区的社会控制与社会稳定功能,是指社区在维护社会秩序、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控制各种非稳定因素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结构、地位和作用;同时,社区的这些工作做好了,也有利于促进和维护全社会的秩序与稳定。
61
社区的社会控制与社会稳定功能,首先表现为拥有一套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组织相结合的社会控制体系及运行机制。
其次,社区的社会控制与社会稳定功能表现为拥有一套社会帮困、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
62
最后,社区的社会控制与社会稳定功能,还蕴含在社区文化与精神建设、社区参与和民主管理、社区服务、人的社会化、社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社区发展任务之中。也就是说,社会控制与社会稳定决非抽象简单化的概念,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具体事务方面。 表现形式:社区宣传;社区矫正;物业保安或治安大队
63
第四节 社区的类型
64
一、社区的分类 1.按功能划分:经济社区、政治社区、文化社区、军事社区等 经济社区:指绝大多数社区劳动力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主要表现为经济共同体的一类社区。这类社区在我国城乡占有较大比重
65
政治社区:主要是指全国和省、市、县等行政区域的管理机关所在地,它们分别是全国或一定区域的政治中心;另外,也可以把城市中各类党政机关机构聚居区看作为是一个局部性的政治社区
66
文化社区:主要是指教育、科研、文化艺术单位比较集中的社区
军事社区:以军事活动和军事设施为主体的社区
67
2.按规模大小划分:巨型社区、大型社区、中型社区、小型社区和微型社区
3.按形成方式划分:自然性社区(农村)、法定性社区 4.按结构完整程度划分:整体性社区、局部性社区 5.按综合标准划分: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城镇社区
68
二、农村社区、集镇社区、城市社区 1.农村社区(村落社区)
农村社区是指以农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规模较小、结构比较简单的社区,是伴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和人类的定居而产生的。
69
农村社区的显著特点: 地域特征:基本资源;地理位置;地域范围 人口特征:人口的数量与密度要远低于城市社区(散村社区和集村社区) 组织特征:社会群体与组织在数量和结构的简单化;家庭承担着多种社会功能 文化特征:土地认同、传统认同
70
2.集镇社区 集镇社区亦称城镇社区,实际上是兼具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某些成分与特征的社区类型,是农村和城市相互影响的一个中介。
71
费孝通:“比农村社区高一层次的社会实体的存在,这种社会实体是以一批并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口为主体组成的社区。无论从地域、人口、经济、环境等因素看,它们既具有与农村社区相异的特点,又都与周围的农村保持着不可缺少的联系”。(《小城镇,大问题》,《费孝通文集》第九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P199)
72
我国集镇社区的一些要素和特征: 地域特征:生态环境的条件和质量一般要优于城市社区 人口特征:规模及密度;质量;结构 组织特征:社会群体;组织机构 文化特征:理性与感性;现代与传统;开放与保守
73
3.城市社区 地域特征 :内部功能分区明显;外部结构具有“逆城市化”趋势 人口特征:数量多且密度大;人口的质量普遍高于农村和集镇的人口;人口的流动性极大 ;人口增长以机械增多为主 ;人口的异质性强且差别性大
74
社群和组织特征 : 所谓“城市中的人际关系”,是指城市人口跨社区的、匿名性与非个性化明显、以业缘联系为主的社会关系。 所谓“城市社区内的人际关系”,则是指居民在同一城市社区内、以共同利益与兴趣爱好为纽带、以社区内的社群与组织为载体、具有一定情感交流的人际社会交往关系。
75
社会群体特征: 一是以地缘和利益为基础 ; 二是以利益或兴趣爱好等为纽带的社群种类、形式趋多样化; 三是居民在这些社群内的交往并不排斥相互间的感情交流; 四是解决居民间的矛盾、纠纷和冲突时,虽不排斥情感要素的介入,但主要依赖理性契约和法律的力量。
76
社会组织特征: 一是组织的数量众多、类型复杂,既有政治性组织,也有科教文卫体社会福利等组织; 二是组织功能的专业化; 三是组织结构严密的科层制。所谓科层制,是一种具有职业化与专业化功能、严格规章和权力分等的正规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
77
文化特征 所谓“社区文化”,是指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既包括社区意识、社区心理、社区风尚、社区公德、社区教育、社区艺术活动、社区生活方式等精神层面的要素,也包括社区文艺活动场所、宣传橱窗、公益广告、艺术雕塑、标志性建筑以及环境绿化等物质层面的要素。
78
特征: 一,具有城市文化的一般特质; 二,具有城市社区文化自身的特征。 三,城市居民从“住所认同”到“社区认同”,前提条件是社区环境与质量的状况。
79
三、我国的街道社区 最初的“街道”,实际上是一个行政学的概念,是政府借助于某一特定的道路名称而命名的、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城市区域。
当我们说“街道社区”时,实际上就是指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
80
第五节 社区研究的发展与社区理论
81
一、社区研究的发展 1、社区研究的起源和兴盛阶段 1887滕尼斯《社区与社会》社区理论诞生
82
兴盛时期的几个有影响的流派 : (1)芝加哥学派 :地位;人文区位理论 (2)林德夫妇对中镇的研究 (3)社区权力研究
83
2.社区研究的衰弱和复兴阶段 50年代大众社会(Mass Society)在欧美社会的兴起导致社区研究的衰弱 所谓大众社会,就是一种标准化的、同质性的、种族和阶级分野不明显的社会;在大众社会中,地域的概念已经没有多大意义。 70年代开始,社区研究又有了复兴的迹象
84
3.欧洲各国的社区研究 :20世纪 60年代到80年 ;法国
4.中国解放前的社区研究:吴文藻;吴景超;陈达 “国内各大学积极推行社区研究”
85
二、社区理论 (一)类型学视角 (二)人类生态学视角 (三)社会结构视角
86
一、类型学视角 (一)滕尼斯: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 甲图:礼俗社会 私密性 乙图:法理社会 私利性
87
(二)迪尔凯姆: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 机械团结:一种以共同的信仰、风俗习惯等相似性为基础的社会联系—无意识地联系在一起
有机团结:一种建立在社会成员异质性和相互依赖基础上的社会秩序—依赖复杂的社会分工
88
(三)其他类型学理论 马克斯·韦伯:“理想类型”
89
二、人类生态学视角 借用自然科学领域生态学学科的术语、理论、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帕克“美国城市社会学之父”,建立了第一个城市研究中心:城市并不是杂乱无章、一团混乱的,相反,城市有秩序,它总是把它的人口和机构安排成一种秩序井然、堪称典范的和谐构图。
90
(一)古典人类生态学: 伯吉斯:同心圆区域理论(Concentria Zone theory) 中心商业区 过渡性地带 工人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 通勤区
91
(二)霍伊特:扇形理论—房租 (三)多核心理论:两个以上核心 三个理论的弱点:只强调经济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而忽视了社会文化因素
92
(二)新人类生态学 霍利:社会文化是“人类群体努力适应环境的方式”
93
三、社会结构视角 (一)社区权力:权力研究是一个基础性社会议题 1、精英控制模式:林德夫妇《中镇》—经济领袖
2、多元权力模式:戴尔—纽黑文社区—多元权力结构运转的原因在于资源的分配与实际利用不平等。
94
(二)网络理论与社区
95
(三)社区冲突理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