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里统 臧 Modified 7年之前
1
第十二章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 『本章主要内容』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是对社会进行分析的两个基本的范畴。本章主要介绍社会分层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着重分析了阶级和阶层两个主要的概念,阐述了社会流动的有关原理,并对中国的社会分层现状进行了介绍。
2
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述 什么是社会分层 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和能力的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社会资源指人们所能够占有的经济利益、政治权力、职业声望、生活质量、知识技能、以及各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获取社会利益的各种的社会条件。
3
一、社会地位及其差别 1、自然差别和社会差别 2、社会地位 定义 种类 3、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 二、社会分化及其类型 1、定义 特征 后果
4
2、社会分化的类型 水平分化 垂直分化 三、阶级、阶层、社会不平等 1、阶级、阶层 阶级 、阶层是指根据人们的社会特征进行多角度划分而形成的社会地位阶梯。 社会阶层有两种类型: (1)阶级内部的阶层 (2)阶级外部的阶层
5
2、社会不平等 社会资源具有稀缺性和有用性的特点。社会资源的不同配置导致社会的不平等。社会不平等是指人们在社会资源的占有量和占有机会上的差异性。 资源的稀缺性 人的需要/社会比较 研究视角 法律上不平等/事实上不平等 稳定性不平等/暂时性不平等
6
第二节 社会分层理论 一、马克思的阶级理论 1、基本内容 阶级含义/产生条件/阶级发展/阶级斗争/历史趋势 阶级中的阶层
第二节 社会分层理论 一、马克思的阶级理论 1、基本内容 阶级含义/产生条件/阶级发展/阶级斗争/历史趋势 阶级中的阶层 (1)阶级分层反映了阶级社会里社会分层的本质特征; (2)社会分层并不等于阶级分层; (3)社会分层是一种历史现象; (4)社会分层必然导致社会冲突。 2、新变化
7
二、西方社会学的分层理论 1、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 经济/声誉/权力 评价 2、帕累托的精英理论 所谓精英,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社会集团,而是指那些具有特殊才干,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一活动领域内具有杰出能力的社会成员。 循环路线 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精英的循环路线的畅通。
8
第三节 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分层的方法和标准
第三节 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分层的方法和标准 分层研究的方法 (1)主观法: 包括自我评价法和他人评价法。 (2)客观法: 通常运用到收入、职业、受教育程度、权力等标准。 分层研究的标准 收入、职业、教育、权力
9
二、层内层间关系的定性研究 1、社会分层对社会交往的影响 水平分化 垂直分化 2、层间关系的性质 三、对多元分层结构的量化分析 1、社会分层空间、分层属性、 社会分层结构 2、结构弹性分析 刚性社会/弹性社会
10
3、多元分层结构和个人多重分层地位 个人多重分层地位之间的关系 地位一致/地位相悖 宏观结构对地位相悖引起冲突的制约 地位相悖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11
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研究的若干问题 社会精英的构成问题,即谁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中间阶层的走向问题,即中间阶层能否成为我国分层结构中的主体?
弱势群体问题。 阶级范畴与阶级概念的关系问题。
12
第四节 社会流动 一、社会流动的性质和条件 1、 社会流动也称为社会位移,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化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社会位置向另一个社会位置的移动。 社会流动不同于人口流动,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地域空间上永久的或暂时性的移动。只有当人口流动能引起人们在社会地位或职业角色变化时才具备社会流动的意义。
13
社会流动与人才流动也有区别。人才流动是一种社会流动,但并不是所有的社会流动都是人才流动。人才流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流动:其主体是特殊的社会成员——人才;通常表现为一种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的空间流动。
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关系密切,它们是对同一种社会现象所作的两种角度不同的分析。社会分层是从静态的角度来描述社会垂直结构的性质、方向和速度等问题;社会流动则从动态角度描述社会分层结构分化的时空范围、方向和速度等。
14
2、 社会流动的条件: 1)个人与社会位置的非固定化 2)一定的社会位差的存在。所谓社会位差是指由于这种社会位置造成人们获得社会资源能力和机会的不同。 3)社会结构的开放性。即每个社会阶层的成员的替换都是面向整个社会而不是面向阶层内部。
15
二、社会流动的基本类型 1、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垂直流动指人们在同一分层结构中不同层次之间的纵向流动。又可以分为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
垂直流动的意义在于: (1)能够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以获得较好的社会奖赏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2)有利于维持和提供社会管理层的质量; (3)有利于形成一种开放的社会分层结构,促进社会分层结构合理化。
16
水平流动是指人们在同一社会层次上的横向流动,主要是指人们在同一层次上的职业地位的变动和职业角色的转换。 其意义在于: (1)对个人来说,有利于改善个人工作和生活的微观环境; (2)对社会来说,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种人才的积极性。
17
2、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代内流动是指个人在自身的一生中所经历的社会地位的变化。 其意义在于:代内流动的方向、速度和比率可以反映社会经济变迁的程度和社会分化的方向和速度。
代际流动是指同一家庭中两代人之间在社会地位方面的变化。 其意义在于: (1)可以反映社会变迁和社会进步的程度; (2)可以反映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动状况。
18
3、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 结构性流动是指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大规模的社会流动。 结构性流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由于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动,创造出大批新职业和新职位,并由此引起社会的结构性变动。 非结构性变动是指在社会基本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个人原因所造成的社会流动。
19
三、制约社会流动的主要社会因素 1. 社会分层结构的类型和特点。社会分层结构属于开放型还是封闭型会对社会的垂直流动产生影响。 2
三、制约社会流动的主要社会因素 1.社会分层结构的类型和特点。社会分层结构属于开放型还是封闭型会对社会的垂直流动产生影响。 2.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比如户籍制度、人事制度、招生制度等。 3.文化价值观念。是影响人们的流动愿望和流动行动的内在因素。这种文化价值观念主要又分为社会流动观、社会职业观和社会竞争观。 4.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结构分化。是引起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
20
四、当前城镇社会流动的结构动因 1. 1978年以来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中国城镇社会流动,尤其是上升流动的最强有力的动力因素。 2
四、当前城镇社会流动的结构动因 1.1978年以来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中国城镇社会流动,尤其是上升流动的最强有力的动力因素。 2.生育率是决定上升社会流动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3.工业社会中社会选择机制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先赋因素的作用减弱,同时获致因素的作用增强。 4.从社会流动的制度环境来考虑, 以权力集中和统一计划为特色的再分配系统一直在限制某些类型的个人的、社会的、职业的和工作的流动。
21
5.大众化教育体系的普及。 6.在工业化发展中产生的劳动分工模式(职业的等级分化)基础之上,造就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等级分层社会结构。
7.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殊性产生了两个对社会流动率和流动类型发生强烈影响的因素:一个是中央政府的政策变动,另一个是主导意识形态。
22
第五节 中国的社会分层现状 一、现阶段几个主要的社会阶层: 1、工人群体 (1)经济地位下降; (2)内部层次分化; (3)雇工利益的被动状态; (4)劳动生产能力弱化的那部分职工利益保障被忽视。
23
2、农民群体 现阶段的农民群体可以划分为八个阶层: (1)农业劳动者阶层; (2)农民工人阶层; (3)雇佣工人阶层; (4)智力型职业者阶层; (5)个体工商户与个体劳动者阶层; (6)私营企业主阶层; (7)集体企业管理者阶层; (8)农村社会管理者阶层。
24
3、干部群体 狭义的干部,在中国实际上意味着一种社会身份。干部群体的基本变化有: (1)从人员和内部比例来看,人数膨胀很快; (2)从年龄结构来看,平均年龄降低; (3)从文化结构来看,干部的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程度都有明显提高。 (4)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干部精英群体的产生。
25
4、知识分子群体 改革开放以来,对知识分子群体的社会地位的评价问题日益突出。主要涉及到: (1)知识的社会资源属性; (2)对知识价值的社会报酬; (3)知识资源与权力资源的关系是提高知识社会报酬的制度化水平的核心。
26
5.私营企业主群体 这一群体增长迅速,与此同时雇工群体也随之获得较快增长,二者之间的劳资矛盾也日益突出。这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27
二、当前社会分层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高收入阶层和分配不公 包括各种非法致富行为、由于体制空缺而导致的暴富现象、收入分配混乱导致的分配失衡现象等。
2.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和新贫困阶层的出现 包括农民收入差距扩大和城市居民的收入扩大。后者又表现在: (1)区域间差距扩大; (2)不同行业间差距扩大; (3)不同所有制职工间差距扩大; (4)企业内部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扩大。
28
3、寻租行为及其暴富现象 寻租行为不同于私营企业主的高收入现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寻租者占据和持有的是商品货币,而私营企业主的资产中有一部分是生产资料; (2)寻租行为是以权钱交换的非公开、非正式的“非常规性分配”。而后者则是以市场经济资本间的交换为原则的公开的、正式的“常规性分配”。 4、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工人阶级的利益损失及其地位评价; (2)社会利益分配出现制度调控危机; (3)女性利益受损在社会利益格局中成为一个新生的、特殊的社会分配不公问题。
29
综合来看,当前我国各个利益群体的地位状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这些群体都存在地位不一致的现象,而其中任何一个群体的地位利益都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2)改革前的城乡二元等级界线开始模糊,阶层分化不再局限于城镇等级内部,而开始覆盖到整个社会。 (3)群体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拉大。
30
三、我国社会分层的主要特点 1.阶层内部的分化从简单到复杂 例如工人群体就出现了两方面的变化: (1)因为经济结构变化而引起的分化; (2)因为社会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而引起的分化(具体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 2.阶层之间的分化从封闭到开放 具体表现在: (1)边缘化: 即产生了介于原有阶层之间的边缘阶层和群体,例如农民工人。 (2)异质化: 即出现了不同于原有阶层的新兴阶层或者群体,例如私营企业的雇主群体和雇工群体。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