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五专题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 潮流和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五专题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 潮流和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五专题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 潮流和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十五专题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 潮流和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全息数据库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2 探究预测一 由《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的不同遭遇审视 社会环境的作用
探究预测一 由《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的不同遭遇审视 社会环境的作用 【情景材料】 魏源应林则徐邀请编纂《海国图志》。这 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治、教育国情的总集 。魏源在书中最向往美国的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 十七部(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 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海国图志 》无论在思想性还是在知识内容方面,都堪称当时中国第 一流的介绍外国历史地理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3 知识的著作。然而,就因为它论述了当时人们所忌讳的“ 夷情”,主张“师夷长技”,批评了盲目排外的井蛙之见, 受到了当时世俗舆论的反对。士大夫“无不笑且骇者”, 致使这部具有时代意义的著作在国内长期受到冷遇,直到 洋务运动兴起后,人们才发现它的价值。《海国图志》成 书后在国内长期湮没,而在日本却风行一时。当它流传到 日本,很快就受到日本有识之士的欢迎,立即得到翻译出版 ,成为最流行的读物之一。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4 【知识解读】 鸦片战争后,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地 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海国图志》正体现了这一思想,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 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但它的思想主张并没有真正 实施,到洋务运动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实践时才 受到重视。其主要原因是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且这一思想 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实际行动。而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内忧外患的形势,使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成为社会许多阶层的共识,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5 【创新设计】    (2009年江苏模拟)《海国图志》在国内 没有引起太大反响,只印了千册左右。而就在佩里到日本 的1853年,日本人开始翻印《海国图志》,一共印刷了15版 之多。1854年日本翻印该书60卷,士人争相购阅,此后多次 再版。而该书在中国印量很小,影响有限。这说明中日两 国  (     ) A.社会危机的程度不同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B.变法图强的方针不同 C.变革的社会基础不同 D.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不同

6 【提示】    《海国图志》在日本大受欢迎,而在 中国却受到冷遇,原因是日本有着深厚的变革图强的社 会基础,而当时中国依然没有这种变革图强的危机感和 紧迫感。
【答案】    C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7 探究预测二 “民主”一词出现的频率与资产阶级思想在 中国的发展
探究预测二 “民主”一词出现的频率与资产阶级思想在 中国的发展 【情景材料】    下图为1833~1915年“共和”、“民主 ”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8 【知识解读】    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民主” 一词,是因为当时出现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19世纪末, 频繁地出现“民主”一词,主要是因为维新变法运动兴起 并成为进步思潮的主流,同时“共和”一词也逐渐增多,反 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始兴起;1905~1913年“共和”出 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说明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运动成为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9 【创新设计】    对近代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民主” “共和”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发现,1893~1898 年“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的频率。这一现 象反映了  (     )
A.同盟会忽视了在国内的思想宣传 B.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C.维新变法思潮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D.顽固保守势力阻碍新思想的传播

10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同盟会成立于1905 年,可排除A项;B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由“民主”一词的 频繁出现可排除D项。
[答案]    C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11 探究预测三 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探究预测三 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情景材料】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 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 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 的具体环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 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 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 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 《论新阶段》中讲话

12 【知识解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 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 况相结合,从而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的道路与理论。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全党智慧 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 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 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起到了承上启 下的作用。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13 ①维新思想 ②三民主义思想 ③民主和科学思想
【创新设计】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写到:“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 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在2 0世纪,下列哪些思想文化成果引进和吸收了“外国的进步 文化”  (     ) ①维新思想 ②三民主义思想 ③民主和科学思想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 [解析]    注意题目的时间要求和引进外国文化。① 维新思想出现在19世纪末,与题目要求不符。孙中山的三 民主义以及新文化运动的民主和科学思想都吸收了西方资 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故排除含①的选项即可。 [答案]    C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15 一、选择题 1.(2010年江苏南通高三三模)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曾提 出购买、仿造近代军舰的建议。这一举动遭到朝野上下的 激烈反对,连道光帝都斥之为“一派胡言”。由此得出的 结论不包括  (     ) A.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B.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国防近代化的重要性 C.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面临被扼杀的危险 D.“中体西用”思想未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16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林则徐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的理解。材料表明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仿造近代军舰的主张反映了他已认识到国防近代化的重 要性,统治集团对林则徐的反对只能说明新思想面临被扼 杀的危险,当时尚未出现“中体西用”的思想,所以谈不上 统治者的重视问题。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答案]    D

17 [解析] 本题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时间:“咸同年 间”;起因:“粤匪扰乱”即太平天国运动;“湘乡曾姓者 ”指曾国藩,其为洋务派。
2.(2010年湖南怀化二模)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 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 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材料中省略的 字最可能是  (     ) A.洋务清火汤   B.新政补元汤 C.宪政调味汤   D.革命销魂汤 [解析]    本题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时间:“咸同年 间”;起因:“粤匪扰乱”即太平天国运动;“湘乡曾姓者 ”指曾国藩,其为洋务派。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答案]    A

18 [解析] 材料中号召商战,争夺利权,这是早期维新 派郑观应的主张。
3.(2010年重庆文综,16)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 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 千年创局力挽利权。”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 是  (     ) A.洋务派   B.早期维新派 C.康梁维新派   D.民主革命派 [解析]    材料中号召商战,争夺利权,这是早期维新 派郑观应的主张。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答案]    B

19 4.(2010年江苏单科,7)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 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
4.(2010年江苏单科,7)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 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20 [解析]    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是典型的以塑造 “托古改制”的孔子来阐明自己的变法思想,将西方资产 阶级政治学说与孔子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而 顽固派反对变法,所以出现了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情况。
[答案]    C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21 5.(2010年福建文综,16)图6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 字,其涵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 ( )
5.(2010年福建文综,16)图6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 字,其涵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  (     ) 图6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22 [解析]    “惟适之安”字面理解是怎么舒适就 怎么做,体现了追求自由的倾向。结合题干中的“社 会发展观”,可知实际上反映了严复受进化论“适者 生存”思想的影响。
[答案]    D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23 6.(2010年广东文综,16)“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 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 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     )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24 [解析]    本题要理解“民众以为清…‘民国共和’ 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等信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民众把清室退位与‘民国共和’混为一谈,这说明唤醒国 民民主意识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所具有的历史必要性。 [答案]    B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25 7.(2010年辽宁大连高三二模)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就社会转 型问题曾说:“有人主张寻求文明应先取其外形,但一旦遇 到障碍,而又束手无策;我主张先求其精神,排除障碍,为汲 取外形文明开辟道路。”按照他的观点,近代中国社会转 型的进程应该是  (     )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26 [解析]    从日本学者来看,他主张近代化进程应 该先排除精神思想障碍,然后学习西方科技。按照这个 进程,当然应该先是新文化运动,再是辛亥革命,最后是 洋务运动。
[答案]    D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27 8.(2010年江苏南通高三二模)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 政治主张,这主要表现在 ( )
8.(2010年江苏南通高三二模)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 政治主张,这主要表现在  (     ) A.彻底否定了封建土地制度 B.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提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号召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28 [解析]    A项说法明显错误。新三民主义新在提出 了反帝要求、民权是普遍平等的及“耕者有其田,节制资 本”。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是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 国家,面临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故选D项。 [答案]    D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29 9.(2010年山东聊城高考一模)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 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 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 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 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  (     )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30 [解析]    注意提示信息: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指 1927~1937年,再由“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可知 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并开辟了 农村革命根据地,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故B项正确。 [答案]    B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31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10.(2010年山东文综,13)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 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 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   )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32 [解析]    A项反对“主义”,实际上也就是反对马克 思主义,这不可能是毛泽东的观点;C项所理解的“具体” 是不对的,毛泽东所指的“具体”应指中国具体的国情,也 就是他认为不能机械地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而应该与中 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D项在材料中没有提到。 [答案]    B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33 ①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②“文革”期间 邓小平的全面整顿 ③邓小平南方谈话 ④中共十四 大决策
11.(2010年广东佛山高三质检)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 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 特征。突破这一思想束缚的有  (     ) ①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②“文革”期间 邓小平的全面整顿 ③邓小平南方谈话 ④中共十四 大决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34 [解析]    这是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 以后的事。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包括计划和市场 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等等,解放了人们的 思想。之后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则进一步确立了经济体制改 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C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35 ①具有时代特征 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 ③使中国 社会发生了巨变 ④具有科学性
12.(2010年江苏苏州高三调研)从中国历史来看,20世纪的 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 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三大理论成果都  (     ) ①具有时代特征 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 ③使中国 社会发生了巨变 ④具有科学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④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36 [解析]    三大理论成果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①正确;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纲领,②错误;三民主义 结束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毛泽东思想结束了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建立了新中国,并使中国走上社会 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则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③正确;三 民主义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④错误。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答案]    B

37 二、非选择题 13.(2010年江苏南京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恶西法者见六经古史之无明文,不察其是 非损益而概屏之,如诋洋操为非,而不能用古法练必胜之 兵;诋铁舰为费,而不能用民船为海防之策,是自塞也。自 塞者,令人固蔽傲慢,自陷危亡,略知西法者又概取经典所 言而傅会之,以为此皆中学所已有。如但诩借根方为东来 法,而不习算学,但矜火器为元太祖征西域所遗,而不讲制 造枪炮,是自欺也。自欺者,令人空言争胜,不求实事。溺 于西法者甚或取中西之学而糅杂之,以为中西无别,如谓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38 《春秋》即是公法,孔教合于耶苏,是自扰也。自扰者, 令人眩惑狂易,丧其所守。综此三蔽,皆由不观其通。 ……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 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弟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 虽朝运汔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张之洞《劝学篇·设学》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39 材料二 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 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 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 淫祀折》(1898年6月)

40 材料三 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 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 提倡孔教必掊(注:pǒu抨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 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41 材料四 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开办情况表(截 止到2006年9月)
材料四 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开办情况表(截 止到2006年9月) 地区 亚洲 欧洲 美洲 非洲 大洋洲 数量 (单位:所) 31 41 27 6 3 ——中国教育新闻网 请回答: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42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张之洞的主要观点。反映这一观 点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什么?
(2)材料二中康有为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是什么?指出其 主要意图。 (3)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对传统儒学的态度。结合所学 知识,概述这一态度在当时的进步作用。 (4)材料四中孔子学院在全球开办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 如何对待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43 [解析]    第(1)问张之洞属于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根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康有为打着孔子旗 号宣传变法,为变法减少阻力。第(3)问新文化运动全盘否 定儒学,其作用为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第(4)问原因 从儒家思想的内容、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等角度回答。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44 作用:维护共和政体;猛烈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 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
[答案]    (1)观点:中体西用。 实践:洋务运动。 (2)态度:利用儒家思想。 意图:宣传维新思想;减少变法阻力。 (3)态度:全盘否定传统儒学。 作用:维护共和政体;猛烈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 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4)原因: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影响力大;中 国的崛起,中国的思想文化影响力扩大;传统儒学有利于 世界和谐,世界发展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 态度:批判与继承(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5 14.(2010年山东滨州高三模拟)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 三次会议上指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 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新的一年,我们要更加 重视和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通过建设我们中国人可以找到共同的文化认同、精神归 属、理想目标和价值原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路在卫国出私财救贫,孔子制止说:“汝之 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 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孔子家语·观思》

46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并简要评价。
材料二 这个政府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希腊城邦式的公 民大会,人民都有参政权利,因此人民服从政府就是服从自 己。 ——卢梭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47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 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 掌权的政府的趋势……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 夺取全部资本……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和。
——马克思 (2)以上材料中卢梭与马克思思想的异同点是什么?他们 的思想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3)在汲取以上材料中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我国在“建设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理论成 果? (4)综上所述,从思想渊源看,你认为应如何构建当今中华 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48 [解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归纳以及分 析理解能力。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与“礼”。材 料一就很好地体现了孔子思想中的“仁”与“礼”的关系 (在对孔子的仁与礼的关系上,仁是内在的道德自觉,礼是 外在的道德规范;仁以礼为准则,礼以仁为根据,两者互相 规定、互相补充)。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 力。回答第②小问要注意设问中“他们的思想”不是指材 料二中的观点,而是指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在当时的作 用。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49 第(3)问答题的关键在于审题,设问中“以上材料中思想 精华”指的是中国传统思想(如儒家思想)和西方思想( 如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再根据相关的所学知识作答 。第(4)问答题时要注意限定词即思考角度——“从思 想渊源看”。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50 [答案] (1)观点:主张救济,实施国君救助。评价: 救贫体现了“仁”的思想;主张国君救济,树立国君威望, 体现等级观念。
[答案]    (1)观点:主张救济,实施国君救助。评价: 救贫体现了“仁”的思想;主张国君救济,树立国君威望, 体现等级观念。 (2)同:主权在民(建立民主政府)。异:马克思还提出利用 政治力量发展生产力。作用:卢梭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 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国 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3)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4)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吸收、借鉴外来优秀 文明成果。

51 考纲链接 高考回 年份 地区 题号·考点内 容 题型·分值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52 从“师夷长 技”到维新 变法 2010 海南 15·维新变法 自强思想的 出现 选择·2分 北京 15·早期维新 派的政治主 张 选择·4分
福建 16·严复的维 新思想 江苏 7·康有为的思 想特点 选择·3分 2009 山东 27·西学东渐 非选择·6分 广东 6·梁启超民权 思想 天津 4·梁启超思想 评价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53 2008 广东 5·康有为思想 评价 选择·3分 海南 16·康有为思 想 选择·2分 江苏 5·张之洞主张 7·严复主张 宁夏等地 41·康有为思 想 非选择·6分 浙江 18·康有为思 想特点 选择·4分

54 新文化运动 和马克思主 义的传播 2010 江苏 8·陈独秀提倡 新文化运动 的根本出发 点 选择·3分 2009 广东
8·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 播 浙江 19·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的 传播 选择·4分 38·陈独秀 “新青年” 理念 非选择·26分 宁夏等地 32·评价陈独 秀 2008 海南 19·文学革命 选择·2分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55 三民主义的 形成与发展 2009 天津 12·孙中山民 生思想 非选择·4分 2008 海南 17·孙中山的 民生思想 选择·2分 广东
7·《民报》 选择·3分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56 毛泽东思想 2010 山东 13·毛泽东关 于马克思主 义的阐述 选择·4分 2009 江苏 9·新民主主义 革命理论 选择·3分
新时期的理 论探索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57 [时空图谱]

58 [考点示图] 综合能力提升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高频考点突破 备课资料集萃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1~6

59 [史海浪花] 《海国图志》中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介绍
材料 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知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其民间有利病欲兴除撸瘸滤涤谙缟鸱浚缟鹱煤耍现舴浚舴孔靡榭尚校蛏现嘁晕庞谕酰裨虮ò铡C窦溆锌刳φ撸喔跋缟鸱烤咦矗缟鹫遄媚馀现舴亢硕āO缟鹩凶铮钪谙缟鹨橹沃挥胧裢艚4笤夹躺停鞣ィ趵钍拢删舴恐饕椋辉黾蹩嗡埃锉膏迷蛉上缟鹬饕椤 ——魏源《海国图志》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60 【解读】    鸦片战争刚刚结束,战争失败的创伤刻 骨铭心,也记忆犹新。魏源自然认为英国是中国最凶悍的 敌人,同时,经过对世界地理历史的研究,魏源也知道英国 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为此,在《海国图志》中魏 源特别用四卷的篇幅向国人重点介绍英国,这就是他的“ 欲制夷患,必筹夷情”的思想。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61 李鸿章有关洋务的论述 “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沉 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蠹而不加细心,以致 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 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 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鸿 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 ,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 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 精,而才亦可集。“ ——李鸿章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

62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革政治制度, 实行君主立宪制
材料一 泰西各国设议院,每有举措,询谋佥同,民以 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以为不可者不得强。朝野上下,同德同 心,此所以交际邻封,有我薄人,无人薄我。人第见其士马 之强壮,船炮之坚利,器用之新奇, 用以雄视宇内;不知其折冲御侮,合众志成城,制治固有本 也。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上》

63 材料二 盖上下交则为泰,不交则为否。天生民而立 之君,君犹舟也,民犹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伊古以来, 盛衰治乱之机总此矣。况今日中原大局,列国通商势难拒 绝,则不得不律之以公法。欲公法之足恃,必先立议院,达 民情,而后能张国威,御外侮……即英国而论,蕞尔三岛,地 不足当中数省之大,民不足当中国数省之繁,而土宇日辟, 威行四海,卓然为欧西首国者,岂有他哉?议院兴而民志合, 民气强耳。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上》

64 材料三 故欲行公法,莫要于张国势。欲张国势,莫要 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 院。中国而终自安卑弱,不欲富国强兵为天下之望国也则 亦己耳,苟欲安内攘外,君国子民持公法以永保太平之局, 其必自设议院始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上》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65 【解读】    中法战争前后,从洋务思想中分化 出早期维新思想。早期维新派不满足洋务对西方文化 所作的皮毛介绍,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议会政治,以 工商立国。这种社会思潮对洋务思想有所继承,又有 所变异,是洋务思潮的延续,又是戊戌维新思潮的前奏 ,是一种过渡性社会思潮。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66 梁启超《变法通议》中的变法思想 要而论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大地既通,万国蒸蒸,日趋于上,大势相迫,非可阏制。变亦 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 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 ,呜呼,则非吾之所敢言矣!是故变之途有四,其一如日本, 自变者也。其二如突厥,他人执其权而代变者也,埃及高丽 等国皆是。其三如印度,见并于一国而代变者,越南缅甸等 国皆是。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67 其四如波兰,见分于诸国而代变者也。吉凶之故,去就之 间,其何择焉. 《诗》曰:“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 乱,谁无父母
其四如波兰,见分于诸国而代变者也。吉凶之故,去就之 间,其何择焉?《诗》曰:“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 乱,谁无父母!”《传》曰:“嫠妇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 陨,为将及焉。”此固四万万人之所同也。彼犹太之种, 迫逐于欧东;非洲之奴,充斥于大地,呜呼!夫非犹是人类 也欤! ——梁启超《变法通议》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68 孙中山的早期改良思想 材料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 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 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国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 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方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 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其末也。所谓人能尽 其才者,在教养有道,鼓励有方,任使得法也;所谓地能尽其 利者,在农政有官,农务有学,耕耨有器也;所谓物能尽其用 者,在穷理日精,机器日巧,不作无益以害有益也;所谓货能 畅其流者,在关卡之无阻难,保商之有善法,多轮船铁路之 载运也。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69 夫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物能尽其用 则材力丰,货能畅其流则财源裕。故曰:此四者,富强之大 经,治国之大本也。四者既得,然后修我政理,宏我规模,治 我军实,保我藩邦,欧洲其能匹哉!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6)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70 【解读】    《上李鸿章书》是孙中山1894年给清朝 洋务大臣李鸿章的上书,它是孙中山改良思想的集中反映 。孙中山12岁时,在其兄孙眉的资助下,前往檀香山学习医 学,在美、英教会学校接受欧洲式的教育,初步接触西方思 想。1886~1892年,在广州、香港等地开办医馆,他进一步 学习和了解西方的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西 方的富强激发了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其间,他结识了著名 的改良主义者何启、郑观应等,受他们的影响,孙中山希望 清政府能实行自上而下的变革,走上变法图强的道路。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71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中关于文学改良的有关论述:
“今之谈文学改良者众矣,记者末学不文,何足以言此 。然年来颇于此事再四研思,辅以友朋辩论,其结果所得, 颇不无讨论之价值。因综括所怀见解,列为八事,分别言之 ,以与当世之留意文学改良者一研究之。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72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73 ——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
“她”字的来历 在古文中,原没有第三人称的阴性代词;行文时,为了不招 致误会,必须前后照应交代。提倡白话文之后,没有“她” 字行文更为不便。刘半农勇于破旧立新,他以一句话为例, 创造出了“她”字: ——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刘半农还诘问竭力反对白话文的顽固派:“假使后来 的人不能造前人的字,为什么无论哪一国的字书,都是随着 年代增加分量,并不是永远不动呢?”

74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的论述:
毛泽东在1926年《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文章中论 述道: (1)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 首要问题。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必须将中国社会各 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作一分析。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75 (2)中国社会各阶级是: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是极端的反 革命派;中产阶级,对于中国革命有矛盾的态度;小资产阶 级,有左、中、右三派,在平时,左派支持革命,中派中立, 右派怀疑革命,但在革命高涨时均会参加革命;半无产阶 级,极易参加革命;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游民无产 者,如引导得法,可成一种革命力量。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这篇文章极具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它回答了 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目标以及领导力量等问题,明确 地指出了革命过程中谁是敌人、谁是朋友,从而澄清了革 命队伍当中的许多模糊的认识。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76 毛泽东思想提出的历史过程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 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实践相结合。”1941 年4月,党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发表《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 家》一文,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这一提法。194 3年7月,王稼祥在为纪念党成立22周年而作的《中国共产 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毛 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 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布尔什维克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77 邓小平评价毛泽东思想 我们党有很多同志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 是很好的,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扬。但是,我们也有一些同志 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 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 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不但如此,有的 人还认为谁要是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 结合,谁就是犯了弥天大罪。他们的观点,实质上是主张只 要照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的原话,照抄照转照搬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78 就行了。要不然,就说这是违反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违反了中央精神。他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不是小问题,而 是涉及到怎么看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问题。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 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 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按照实际情况决定 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 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 发点、根本点。这是唯物主义。不然,我们开会就只能 讲空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79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11日)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 论的一个基本原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 个最基本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科学无 禁区。凡是超越于实践并自封为绝对的“禁区”的地方,就 没有科学,就没有真正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而只有蒙昧 主义、唯心主义、文化专制主义。社会主义对于我们来说, 有许多地方还是未被认识到的必然王国。我们要完成这个伟 大的任务,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研究。 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现成条文上,甚至拿现成的公 式去限制、宰割、裁减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这 种态度是错误的。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11日)

80 【解读】    这篇文章由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 起草。文章阐明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 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任何理论都 要不断接受实践检验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阐明了 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这从根本上对“ 两个凡是”错误思想进行了否定。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81 这篇文章一经发表,在党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有反对的,有支持的。对于这篇文章,一开始邓小平并没 有注意,是后来听说有人反对得很厉害,才找来看了看。 他认为,这篇文章是符合马列主义,是扳不倒的。在中央 领导中,邓小平是最早站出来明确表态的,也正是由于邓 小平和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终 于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人们的思想在讨论中逐步 获得了解放,从而形成了自延安整风以来的又一次解放马 克思主义思想的解放运动。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82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姊妹篇 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中,人们大都知道《实践是检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但不少人也许还不了解,在这场 关乎中国命运的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中,还有一篇被称为《实践是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姊妹篇佳作的文章,这就是发表在1978年 6月24日《解放军报》上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这 篇特约评论员文章从理论上回答了“凡是派”对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的种种责 难和疑问。为此文的发表倾注心血的罗瑞卿,于7月5日飞往德国 治病。临行前,他特地给当时的《人民日报》负责人打电话,留 下了这样的话:“这篇文章如果要挨打,我愿先挨50大板。”谁 料想此文发表仅仅40天,他竟因突发心肌梗塞,从此离开了人世 。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83 邓小平支持农村改革 邓小平说,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这个发明权是农民。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 号角。几乎与此同时,安徽凤阳小岗的农民偷偷地实行了 包干到户的责任制。小岗人的行动得到了省委和县委的支 持。在1978年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万里曾就肥西县“借 地种麦”及包产到户问题请示过陈云,陈云说“我举双手 赞成”。后来,向邓小平请示,邓小平说:“不要争论,你就 这么干下去就行了,实事求是干下去。”在包产到户遇到 重重阻力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对农村的改革及时给予了有 力的支持。1 980年5月31日,他同中央负责人就农村问题 发表了自己的

84 看法:“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干到户的地方, 搞了包干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 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 凤阳县,绝大多数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 的同志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 必要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真正得以正名,是在1982 年。这年1月1日,中共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工作“一号文件 ”正式出台。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 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8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 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 社1997年版,第225页
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材料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经验。 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都不能得到成功 。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 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就是我们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 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 社1997年版,第225页

86 【解读】    这是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 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提出的,首次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理论的正式提出。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87 古今中国政治巨人的“南巡” 公元7世纪初,隋炀帝杨广的船队绵延二百余里,陆上 骑兵数十万沿运河两岸保驾护航,浩浩荡荡沿京杭大运河 向扬州进发。两岸插满锦旗,水陆相映,令人叹为观止。过 度的奢华排场招致了普遍的不满,因而“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李商隐讥讽他:“地下 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一千多年以后,大清帝国的康熙乾隆祖孙二人都曾六下 江南。康熙大帝六次南巡客观上推动了东南社会的安定, 加快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稍后乾隆大帝也东施效颦,六次 南下巡游江南。这在客观上把衰亡的洪水悄悄引进他的王 朝,并在他死后不久就变成了滔天恶浪。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88 新中国开国五十年来,第一、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 泽东、邓小平分别为了政治斗争和发展经济的需要各有两 次“南巡”。
1958年,毛泽东“南巡”引发了新中国历史持续时间 最长、影响极为恶劣的错误批判彭德怀的冤案;1971年毛 泽东“南巡”挫败了林彪谋权政变的迷梦。两次“南巡” 无不惊心动魄,刀光剑影。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89 1984年,改革开放的第五个年头邓小平“南巡”深圳 、珠海,充分肯定了特区的发展成就,为中国经济抱回一个 金娃娃;1992年,邓小平再次南下深圳等地,发表了著名的 “南巡讲话”,号召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防止“左”倾,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从而掘了计划经济的墓。两次“南巡 ”无不风平浪静,悄悄革命。 备课资料集萃 1~6 7~12 13~14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Download ppt "第十五专题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 潮流和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