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考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 【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
知识整理 ①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激化阶级矛盾 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③自然灾害严重 ④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 原因 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 兴起:1851年初,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建制:1851年9月,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 定都: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 高潮:经过北伐、西征、天京突围,达到全盛 转折:1856年,天京事变,成为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失败:1864年,天京落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 过程 ①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②作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者 意义 失败原因 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教训: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指导,承担不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
3
※ 题组一 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阶级矛盾激化 B.外国经济侵略加剧 C.自然灾害严重 D.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2.以下农民运动受基督教影响的是( ) A.秦末农民起义 B.明末农民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答案:A、C
4
3.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此歌谣反映出 ( )
A.清军向太平军反扑 B.天京变乱造成悲剧 C.太平天国北伐失败 D.天京陷落 4.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 )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答案:B、B
5
提出: 1853年初,为解决土地问题 《天朝田亩制度》 ①土地分配: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②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的分配原则 ③目标: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内容 ①革命性: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平分土地和产品违背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根本无法实现,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 评价 提出:1859年,洪仁玕 目的:为振兴太平天国 《资政新篇》 ①政治:主张中央集权,提倡广开言路,仿效资本主义制度; ②经济:准许私人开办工厂,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③文教:举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内容 ①先进性: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②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因而未能真正实行 评价
6
5.兴起于广西桂平的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的共同特点是 ( )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脱离了社会现实,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C.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D.不同程度受到西方宗教或是文化的影响 6.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些领导人对近代经济制度开始有所认识。以下各项能够反映这一状况的是 ( )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C.“免除一切地租、赋税负担” 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答案:D、D
7
7.下述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 )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 凡天下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资政新篇》内容 统一政令,以法治国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兴办保险事业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选项 A B C D 答案:C
8
疑难突破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颁布背景 经济主张 实 质 群众基础 作 用 反映特点 1853年定都天京,处于强盛时期 经天京事变,处于衰落时期 在小生产经济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分配一切财富 向西方学习,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带有资产阶级改革性质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缺少群众基础 直接推动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 未能付诸实施 缺乏先进阶级的理论指导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9
8.《资政新篇》较之《天朝田亩制度》更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主要是指它 ( )
A.更加鲜明地提出不许外邦人干涉中国内政 B.明确提出要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 C.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促使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发生 9.《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系社会经济的主张 ( )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答案:C、A
10
考点二 辛亥革命 【课程标准】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11
知识整理 ①西方列强对华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遗 背景 ①组织基础:1894年,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建立;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②军事基础:1911年4月,革命党人发动黄花岗起义,1911年5月,保路运动兴起 ③思想宣传: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在新军中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发展革命力量 ④有利时机:清政府派湖北新军前往四川镇压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 条件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经过: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 结果: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影响:各省纷纷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经过 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随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12
※ 题组二 辛亥革命 1.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答案:D
13
2.钱老先生是一位文物收藏家,他以收藏有下面一张中华民国时期的纸币,你从图中的信息可判断出这张纸币印刷时间是公元 ( )
2.钱老先生是一位文物收藏家,他以收藏有下面一张中华民国时期的纸币,你从图中的信息可判断出这张纸币印刷时间是公元 ( )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印 A.1935年 B.1936年 C.1937年 D.1938年 答案:B
14
3.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的寓意是 ( )
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 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 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 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 4.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 )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C、B
15
目的: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颁布一系列法令与措施
时间:1912年3月 制定机构:参议院 内容:①主权属于国民全体;②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③实行责任内阁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经过 ①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②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族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评价 辛亥革命 帝制终结: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清王朝统治结束 结果: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篡夺革命果实 ①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作用: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③影响: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显著的里程碑 意义
16
5.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下图所示的文件,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汀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诞生 答案:D
17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的直接目的是 ( )
A.维护共和政体 B.发展资本主义 C.防止个人独裁 D.确保三权分立 7.“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C、B
18
8.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 )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答案:B
19
9.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B.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未完成革命任务 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 答案:C
20
10.孙中山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说到:“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
A.孙中山认识到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是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B.孙中山为探索革命道路孜孜以求,体现出他是真正的爱国民主革命家 C.“此种妥协”并非孙中山个人的悲剧,而是他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D.说明孙中山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民主革命胜利道路 答案:D
21
11.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里有这样一段描述:“(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回到庵里去革除……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段描述揭示了( ) A.辛亥革命深入人心,地主和旧官僚积极主动地参加革命 B.辛亥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 C.辛亥革命从城市向农村扩展,动摇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D.除少数人外,未庄人对于辛亥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 答案:B
22
1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然而民主政治却难以实现,主要原因是 ( )
A.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 B.南京临时政府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三民主义缺乏民主精神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够完善 答案:A
23
疑难突破 一、全面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的必要性 (1)中华民国成立后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宪法以确定国体和政体。 (2)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即将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就任临时大总统。 2、措施 (1)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防止其独裁专制,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2)为了加强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扩大参议院的权力。 (3)为了防止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
24
3、评价 (1)积极性: ①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和弹劾权,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希望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愿望,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规定,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总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它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要求,促进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进程。
25
(2)局限性: 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虽然规定了国民拥有众多平等的权利,但是它却掩盖了阶级的不平等,广大劳动人民并没有真正获得民主权利;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限制袁世凯权力的愿望及目的,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想凭一纸空文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是不可能的。 特别提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之一。它反映了近代社会以“法治”取代“人治”的要求,因此,它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6
二、关于辛亥革命评价的三种观点 1、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理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这个任务。这次革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制度,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没有赶走外国侵略者、废除不平等条约,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未改变。而且,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清朝皇室继续保留。这些都说明辛亥革命失败了。 2、认为辛亥革命胜利。理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但革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的结果是,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结束了。与此同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一些封建
27
旧俗恶习,社会风气发生巨大变化,有助于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因此,辛亥革命不仅完成了任务,而且有深远的积极影响。所以说辛亥革命胜利了。
3、认为辛亥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理由是:辛亥革命从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等方面看,它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等方面看,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 特别提示: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应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分析。辛亥革命既有其成功之处,也有其失败的地方,我们不能以偏概全,而是应客观、公正、辩证地看问题。
28
三、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的比较 1.相同点 (1)斗争目标:都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为主要斗争目标。 (2)都制定了革命的纲领:前者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后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 (3)斗争方式:都采取了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斗争方式。太平天国同清王朝展开了长期的大规模的军事斗争,进行了北伐、西征、东征和后期防御战等战争;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反清起义。 (4)建立政权:都在南京建立了新的革命政权。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辛亥革命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 (5)结果:这两次革命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29
2.不同点 (1)领导阶级不同: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2)具体目标不同:太平天国运动要建立的是一个理想化的“人间天国”,而辛亥革命要建立的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3)指导思想不同:太平天国运动是以农民的大同理想结合平均主义思想为指导的,而辛亥革命是以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的。 (4)革命的性质虽然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但太平天国运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而是旧式的农民武装斗争;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汶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0
附: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的比较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背 景 目 标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斗争方式 革命纲领 建立政权 结 果 性 质 作 用 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清朝统治,矛盾激化 理想化的 “人间天国” 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大同、平均主义思想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武装斗争、暴力革命 《天朝田亩制度》 三民主义 定都天京 南京临时政府 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 打击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 推翻清王朝,打击帝国主义
31
考点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程标准】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考点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程标准】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32
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年—1924 年,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 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937年,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4、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 5、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949年
33
知识整理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游行示威, 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发展:①第一阶段:5月,中心在北京,主力为学生 ②第二阶段:6月,中心在上海,主力为工人 结果:北洋军阀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和约签字 五四运动 经过 ①性质: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影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意义
34
※ 题组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副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保路运动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一二·九运动 2.下列关于五四运动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 ) 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 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答案:B、D
35
3.《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问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的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强烈的深层次原因是 ( ) A.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B.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和推动 C.俄国十月革命民族解放运动的鼓舞 D.巴黎和会上中国的领土权益被日本攫取 答案:A
36
4.下面有四副关于五四运动的对联,其中哪一副对联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 ( )
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答案:D
37
5.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 )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开始的标志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着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答案:B
38
①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②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③组织条件:李大钊、陈独秀等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条件 召开: 1921年7月23日,上海 中国共产党成立 ①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成立:中共“一大” 内容 意义: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召开:1922年7月 ①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②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 内容 意义: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39
6.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 )
A.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B.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 C.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D.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 答案:C
40
①必要性:中共领导的工人运动受挫,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可能性:孙中山深感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同意同中共“党内合作”; 背景 前提: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标志: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 ①开始: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 ②高潮: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胜利进军 ③失败: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四一二”政变 、“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国民革命运动 经过 ①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②作用: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意义 失败原因 ①客观: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②主观: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教训:必须坚持党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41
7.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
①实现国共合作 ②领导北伐战争 ③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颁布《临时约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A
42
8.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民主政治却可望而不可即,主要原因是 ( )
A.奉系军阀依然存在 B.国民党右派背叛了革命 C.民族统一战线破裂 D.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答案:B
43
①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②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③秋收起义:1927年秋,毛泽东在湘赣边发动起义,率领工农革命军到井冈山 背景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开辟:1927年10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①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②政权建设:1931年,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③武装斗争:粉碎国民党前四次“围剿” 内容 原因:①根本原因: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指导; ②直接原因:中共和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红军长征 ①开始:1934年10月 ②转折:1935年1月,遵义会议,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③胜利:1935年10月,陕北会师; 1936年10月,会宁会师 经过 意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44
国共十年对峙 ※ 题组四 1.八七会议为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新的出路”是指( ) A.“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B.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D.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现工作中心的转移 答案:B
45
2.“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总暴动。”在中共历史上作出上述决定的会议是 ( )
A.1927年八七会议 B.1935年的遵义会议 C.1935年的瓦窑堡会议 D.1937年的洛川会议 答案:A
46
3.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最突出的应该是 ( )
3.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最突出的应该是 ( ) 广州起义 秋收起义 南昌起义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C.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答案:C
47
4.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川陕革命根据地 D.川陕甘革命根据地 5.20年代末30年代初,我党在农村开展了土地革命,其主要内容是 ( ) A.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工农革命政权 B.将地主的所有财产分配给农民 C.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D.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答案:B、C
48
6.毛泽东说:“如果不帮助农民推翻地主阶级,就不能组成中国革命强大韵队伍而推翻帝国主义统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地主阶级 B.民主革命首先要反封建而后反帝 C.农民的革命态度最坚决,是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D.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答案:D
49
7.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前造成中国革命危机的主观原因是 ( )
A.领导人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B.“左”倾错误在党内占统治地位 C.放弃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 D.放弃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答案:B
50
8.胡锦涛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长征途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解决了关于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三个全局性问题,即①引领红军向哪里去的战略方向问题,②使党和红军摆脱被动局面的军事问题,③结束‘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领导问题。”遵义会议解决的是 ( ) A.①②③ B.① C.②③ D.①③ 答案:C
51
抗日战争: 1937年—1945年,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胜利
①爆发: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 ②土地改革:中共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也赢得农民的支持 ③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 ④战略决战:1948年底至1949初,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⑤最后胜利: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政权统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解放战争 ①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 ②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的成立 经过 意义:标示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52
①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 国内 历史意义 ①在一个人口占全人类四分之一的大国里扫荡了帝国主义势力,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②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也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 国际 基本经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53
※ 题组五 解放战争 1.1927年中国共产党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1937年又与国民党合作,这主要说明 ( ) A.国内斗争服从国际斗争 B.民族矛盾服从阶级矛盾 C.中国共产党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 D.国共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 2.陕北民歌《移民歌》唱道“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该民歌所反映的内容最早可能发生于 ( ) 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答案:C、B
54
3.在延安,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涵的延安精神。其产生的背景不包括 ( )
A.中国革命中心胜利实现了转移 B.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领导 C.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彻底取得了抗战胜利 D.恢复和发展生产成为党的工作中心 答案:D
55
4.1945年12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对华政策的声明:“美国深知目前中国国民政府是‘一党政府’,并且相信如果这个政府的基础加以扩大,容纳国内其他政治党派的话,即将推进中国的和平、团结和民主的改革。……自治性的军队例如共产党军队……应有效地结合成为中国国民军。”上述声明反映的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是 ( ) A.支持蒋介石强化独裁统治 B.推进中国和平进程,避免内战 C.建立民主协商的联合政府 D.消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力量 答案:D
56
5.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政治斗争的实质是 ( )
A.争取国内和平 B.由哪一个党执政的问题 C.实现人民民主权利 D.建立什么样的国家 6.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答案:D、D
57
7.下面是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农民积极支援前线的历史现象,其中不可信的是 ( )
A.江西农民支援前线粮食的登记簿 B.东北万人农民担架大队支援前线 C.河北省群众踊跃支援前线 D.华北群众的小车运粮队支援前线 8.下列关于解放战争的进程,表述不准确的是 ( ) A.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相继发动了重点进攻和全面进攻 B.解放军的战略反攻,成为战争胜利的转折点 C.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D.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政府统治 答案:A、A
58
9.2006年4月27日,连战一行到南京拜谒中山陵后,拜访了“总统府”,当年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对于南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1912年,孙中山在这里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B.1949年,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C.1853年,太平天国在此定都,与清政府对峙 D.1912年,袁世凯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答案:D
59
疑难突破 一、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点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革命性质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发展方向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走社会主义道路 领导人物 资产阶级革命派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群众基础 脱离人民群众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彻底性 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 影响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和干部基础
60
二、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比较 1、不同: (1)俄国是工人阶级武装夺取中心城市,革命势力由城市向农村扩展,最后取得全国胜利。 (2)中国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2、原因: (1)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革命的主力是工人、士兵,他们多集中在大城市;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决策;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使俄国国内各种矛盾激化,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临时政府前线失利、后方空虚,城市成为革命的爆发地。
61
(2)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方割据严重,农村成为反动势力统治最薄弱的环节;中国是农业国,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但广大农民与无产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是革命的同盟军;中国共产党以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受挫,毛泽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3、认识:无产阶级革命是以暴力为基础的,走什么样的道路则需根据各国的国情决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
62
三、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三次转移 1、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1)1921年,中共一大决定以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2)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夺取大城市受挫。 (3)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的道路。 (4)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出了中国革命必须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这标志着我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农村。 (5)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说明党的工作重心依然放在农村。
63
2、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1)1948年底-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通过三大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 (2)1949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3、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64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过程
1、从合作到对抗 (1)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2)1927年,蒋、汪制造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3)1927年后,共产党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国民党五次“围剿”红军。 2、再次合作到内战 (1)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开始。 (2)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国共再次走向对抗。 (3)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65
3、制约国共两党关系的基本因素 (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 (2)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
66
疑难突破 一、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性质 革命任务 革命性质 领导力量 指导思想 群众基础 革命前途 结 果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反侵略反封建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资产阶级共和国 社会主义 由于领导阶级的局限性,失败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胜利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