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007 年 版 (仅供内部使用) 翻录必究 四 川 省 教 育 厅 宣 传 思 想 工 作 处 四川省高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 监 制

2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 革命理论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难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怎样形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理论创新和指导意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难点: 1、正确认识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与前途。 3、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新在哪里?

4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及其基本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5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总结中国革命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6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与近代中国革命 中国革命经验个概括和总结

7 认清国情乃是认清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而中国近代社会,从鸦片战争开始,一步一步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是中国革命面临的基本国情。
近代中国国情 社会性质 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 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8 一、近代中国国情与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842年8月,清政府在英国军舰上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标志者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9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国情与主要矛盾 1、近代中国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 1、近代中国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的侵略,使独立的中国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化。我们可以通过四次重要的侵略战争签定的五个屈辱的条约可以清晰地看出近代中国双半化的历史进程。 一位爱国志士画了一幅晚清中国疆域的《时局图》

11 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
1842年8月29日,耆英、伊里布代表清政府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汉华丽"号上,签订了结束鸦片战争的中英《南京条约》,无任何异议地接受了英方提出的全部条款,共十三款。 中国向英国赔款二千一百万银元,分四年付清; 割让香港;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中国抽收进出口货物的税率,得由中英共同议定,不能随便变更; 保护为英国侵略者效劳的汉奸,凡已被监禁者也必“加恩释放”。 

12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加快了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演进的历史进程
《天津条约》 是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俄、美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准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开汉口等15处为通商口岸, 外国军舰有权驶入长江和各通商口岸; 由外国人掌管中国的海关; 允许外国传教士深入内地自由“传教”,对英“赔款”银四百万两,对法“赔款”银二百万两; 确立领事裁判权和片面的最惠国待遇等。

13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世界上最美丽的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两个强盗焚毁。法国大作家雨果告诉我们,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14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加快了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演进的历史进程。
《北京条约》 是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1860年(咸丰十年)10月24日、25日,由奕訢与额尔金、葛罗在北京分别订立。 把《天津条约》中所定赔偿增加到八百万两; 增开天津为商埠; 准许英、法两国招募华工出国; 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签约后,英、法两国即表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并支持洋务派奕訢当政。 另有沙俄在同年11年14日逼签《北京条约》,割走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15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和随后的《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4月17日签订,共11款,附有《另议》、《议订专条》各3款。 中国承认朝鲜完全“自主”; 中国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2万万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任便设立领事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 片面的最惠国待遇; 中国不得逮捕为日本军队服务的汉奸。

16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第二年清政府战败,日本取得了明治維新以來首次大規模对外扩张的胜利。这是1895年2月8日,日军第六师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召开动员大会。

17 李鸿章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及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在马关
春帆楼签订《马关条约》(绘画),包括《讲和条约》11款,《另约》3款,《议订专条》3款,以及《停战展期专条》2款。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同时也成为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8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和次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
1901年9月7日由清政府与英、美、11国代表签订 中国赔款银4.5亿两,本息折合9.8亿多两, 将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界内由各国驻兵管理,中国人概不准居住; 拆毁大沽炮台及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和从北京至山海关沿线的12个重要地区。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的各种组织,违者处死; 各省官员必须立刻镇压辖内发生的伤害诸国人民事件,否则立即撤职,永不叙用; 外国认为各个通商章程中应修之处或其他应办的通商事宜,清政府概允商议; 清政府承"纵信"义和团的错误,向帝国主义各国"道歉",惩罚擅敢得罪外国的官员,提升为外国效劳的官员,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19 1900年,日军与清军巡捕残杀义和团民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与清政府相勾结,大肆捕杀义和团民。左图为日军与清军巡捕残杀义和团民;右图为美军骑兵大摇大摆走在天津接头

20 1、近代中国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封建经济占有明显的优势。中国已经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社会。 民族工业信和纱厂的老厂房照片

21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一步一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的侵略目的,决不是为了给中国带来文明和发展。 帝国主义的入侵也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上海租界会审公廨

22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一步一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根本原因
封建主义根基依然保持着 民族资本没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势 被八国联军炮毁的北京民房

23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自然经济遭破坏,封建根基占优势 。 民族资本有发展,勾结帝封有联系 。
军阀地主又买办,不是专制甚专制 。 帝国主义把命脉,操纵政经又军事 。 政治经济不平衡,长期分裂不统一 。 帝封双重来压迫,人民唯有揭竿起 !

24 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近代 中国 基本 国情 帝国主义与中 华民族的矛盾 求得民族独立 与人民解放 封建主义与人 民大众的矛盾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 和人民共同富裕

25 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对两 大历 史任 务的 错误 认识 惟“现代化史观”,如《告别革命》。 惟“革命史观”,如“文化大革命”中
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辨证统一,缺一不可。 惟“革命史观”,如“文化大革命”中 高喊革命,革命压倒一切。

26 (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27 1、中国社会各阶级和阶层探索国家的出路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把旧式农民战争发展到最高峰。

28 1、中国社会各阶级和阶层探索国家的出路 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幻想在不触动封建根基的情况下富国强兵。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李鸿章

29 1、中国社会各阶级和阶层探索国家的出路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维新运动很快就夭折了,改良主义走不通。 康有为 梁启超

30 1、中国社会各阶级和阶层探索国家的出路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近代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民主革命的 先行者孙中山

31 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高潮的辛亥革命最终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它没有也不可能使中国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更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图(发现于长沙)成了一纸空文

32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条件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 促进了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
国家被压迫人民的觉醒 俄国十月革命

33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条件 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标志:1919年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学生游行场面

34 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人数已经达到了200万人。中国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与工人运动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阶级基础。

35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条件 中国的早期共产主义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中国革命从此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五四时期的毛泽东

36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在党成立后的十多年间,党经历了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又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两次历史性转变。这种胜利与失败的反复交替与鲜明对比,促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科学揭示中国革命的规律 。

37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

38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

39 1、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形成(从党的成立到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
党的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的纲领,随后领导了声势浩大的工农运动;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统一战线的思想;党的四大提出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思想,党逐渐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40 2、民主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时期)
在党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的原因和条件;总结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提出了先有农村红色政权,后有城市斗争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41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成熟(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经历了两次成功、两次失败。毛泽东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三大法宝、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多方面得到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走向成熟。

42 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继续发展 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的新的经验,完整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新中国建国前夕,毛泽东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并指出人民民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43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井冈山今貌

44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近代中国国情 及其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 革命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 命基本纲领

45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1、总路线的涵义
总路线,又叫基本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是在一定历史时期指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指导方针,是制定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依据,是党和国家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基础。

46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在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不懈探索的结果。1948年4月毛泽东的《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经过长达26年最终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在这里我们可以形象的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简写为“113”,即一个领导:中国共产党;一个动力:人民大众;三个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47 视频及文字资料 我党历史上制定了五次总路线(基本路线) 提问: 请说出你对刚才的视频的四次总路线理解和认识。

48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毛泽东选集》1991年版,第一卷第3页。 1921年的毛泽东

49 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手迹稿

50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近代中国贫穷 落后的总根源 新民 主主 义革 命的 对象 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统治 中国的社会基础
祖国的河山,是我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基本条件,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发展的基础,祖国的这片大好河山与我们民族和个人息息相关,是相互依存的。 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而且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 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结合产生的怪胎

51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控制、操纵中国,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主要表现在:
图为英国在上海设立的汇丰银行和俄 国在哈尔滨设立的东北省铁路管理局

52 政治上践踏中国主权,割占土地;强行租借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强迫开放通商口岸;控制海关、司法、航海、外交主权等
英帝国主义巡捕在上海市区无理搜查市民

53 经济上:操纵中国经济命脉,垄断航运、工矿企业、铁路等行业;通过银行实施金融控制;以大量政治性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和各个方面;利用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无法与其竞争,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文化上:通过办医院、学校、报纸和吸引留学生等手段实施文化侵略,灌输殖民主义思想。

54 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统治 中国的社会基础 军阀混战期间,用泥土充饥的农民

55 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之一 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发展起来的,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 三座大山

56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简称“工农小民”。
工人      农民     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57 工人阶级是革命最主要的动力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指出:“工业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做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他们所以能如此,第一个原因是集中。无论哪种人都不如他们的集中。第二个原因是经济地位低下。他们失了生产手段,剩下两手,绝了发财的望,又受着帝国主义、军阀、资产阶级的极残酷的待遇,所以他们特别能战斗。”

58 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这里的农民指的是贫雇农和中农。它们占据了全国人口的80%,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大多没有土地或土地不足,受着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长期过着贫穷痛苦的生活,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因而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由于农民与工人阶级有着相似的社会地位,都是社会底层的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者,加上工人阶级大多来自破产的农民,二者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农民还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和天然的盟友。 中国革命实际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59 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基本动力 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他们有共同的特点:都是劳动者;同样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大资产阶级的压迫;时刻面临着失业、失学、破产的威胁,因而是革命的基本动力,也是无产阶级的同盟者。 1926年,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的毛泽东

60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动力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抑,使他们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他们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在革命的低潮时,又可能附和反革命。 这是一个矛盾的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正如毛泽东所分析的那样,“举起你的左手打倒帝国主义,举起你的右手打倒共产党。”这两句话是其真实的写照。“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他们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革命,他们可以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

61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区别新旧民主革命的标志。
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历史表明:中国的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局限性不能担当革命的领导责任,中国革命客观上要求有新的领导阶级,中国无产阶级顺应时代要求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62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 第一,深受三重压迫,革命性极强。 压力越强,反作用力也就越强。 1922年1月的香 港海员大罢工

63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 第二,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1925年5月上海 的“五卅运动”

64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 第三,高度集中,易于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 省港大罢工工 人示威游行

65 无产阶级的领导实质上就是共产党的领导。 毛泽东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不就意味着无产阶级自然而然地取得了领导权,要实现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还必须坚持正确的策略方针。

66 无产阶级的领导实质上就是共产党的领导。 在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上必须反对“左”、右两种观点。右的观点主张放弃领导权。
“左”的观点虽然强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但把自己孤立起来,采取关门主义政策,把资产阶级排除在统一战线之外。

67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与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属性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中共一大会址和会场

68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与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处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革命的领导力量 是中国共产党 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69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与前途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非资本主义的,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这两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中间不能横插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同时又是相互区别的,新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必然趋势,不能相互替代。

70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与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到达社会主义前途,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说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完成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71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与前途 社会 主义 前途: 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 (通过共产党) 工人 帝国主义 动 农民 对 力 小资产阶级
动 农民 力 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 阶级 前途: 社会 主义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 主义 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 (通过共产党)

72 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动力和领导力量的认识历程

73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回答了这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礼堂

74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75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毛泽东诗词手迹《沁园春·雪》

76 2、新民主主义的国体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是由各阶级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1949年7月5日,毛泽东与新 政协筹备会全体常委合影

77 3、新民主主义的政体 政体是指政权构成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成自己的政权机关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政体由国体决定。与新民主主义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1931年11月,赣南会 议(左四为毛泽东)

78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保护民族工商业 1947年,毛泽东在《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重要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79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为什么?) 《兴国土地法》

80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到1948年秋,在拥有1亿人口的解放区,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完成了土地改革

81 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应有之义,具有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82 中国四大家族首领 蒋介石 宋子文 孔祥熙 陈果夫 陈立夫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孔祥熙 陈果夫 陈立夫

83 3、保护民族工商业 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最具特色的内容。
这是由中国落后的社会经济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和性质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推翻三座大山,而不是一般的消灭资本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总体上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因此对民族资本主义必须采取保护的政策。 中国最大民族工商业者 —无锡荣氏兄弟的故居

84 (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并为新民主主义政治和经济服务的。
1940年1月,毛泽东 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85 1、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无产阶级领导的——指这种文化是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 1943年春节,毛泽东与秧歌队员合影

86 2、民族的文化 这种文化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奴化思想,主张坚持和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与独立。它是中华民族的,带有民族的特性,是以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兄妹开荒》剧照

87 3、科学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这里强调的是科学的内容。这种文化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对于中国古代文化,要有批判地吸收,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同时,要尊重中国历史的辩证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

88 4、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这里强调的是文化的大众方向。这种文化应该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因此,是最民主的文化。 毛泽东题词:深入群众,不尚空谈

89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90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91 (一)对革命道路的坚艰辛探索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内容。近代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

92 1、党成立之初: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 领导城市民众运动,是党建立之初的工作重心 油画:毛泽东去安源路矿

93 2、 “工农武装割据”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必由之路
八七会议 清算 陈独秀 右倾投 降主 决定 实行土 地革命 的路 线 武装 反抗 国民党 反动

94 主要领导人:周恩来、朱德、贺龙、刘伯承、叶挺

95 南昌起义时的贺龙 油画:南昌起义

96

97 毛泽东(左三)在延安与部分参加秋收起义的人员合影

98 广

99 我们要结婚了。就现在让国民党刽子手的枪声,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
头可断,肢可折, 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 好汉身躯为群裂。 ——周文雍 我们要结婚了。就现在让国民党刽子手的枪声,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 ——陈铁军 周文雍和陈铁军

100 毛泽东率领部队上井冈山及其朱毛会师(油画)

101 除三大起义外,从1927年秋到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发动了大大小小近百次起义。

102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是 红色 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 政权 存在 发展 的原 因和 条件 大 国 有 回 旋 的 余 地 自

103

104 1927年10月6日 毛泽东与袁文才 在茅坪大仓村会见

105 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写的《水调歌头》

106 毛泽东手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1927年9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油画)。
共产 党组 织的 有理 力量 和政 策的 不错 毛泽东手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1927年9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油画)。

107 客观 条件 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条件 主观 条件 1.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良好的群众基础 3.继续发展的革命形势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主观 条件 5.共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 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五个原因和条件

108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形成和成熟

109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形成和成熟
1930年1月毛泽东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批评“城市中心论” 提出一条红色政权巩固 扩大的路线,即朱德、毛泽东式和方志敏式的 有根据地的路线; 强调坚持农村根据 地斗争的意义。

110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稿及修改稿

111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形成和成熟
1930 年5月,毛泽东写了《反对本本主义》。 把教条主义提高到路线斗争的高度。毛泽东在文中指出: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 习的,但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 相结合。” “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 了解中国的情况。”

112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形成和成熟
1936年到1939年,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理论著作,从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特点和主要形式,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的成熟。

113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红色中国:革命根据地发展形势图

114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
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这是由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决定的 这是由强大的敌人长期占据中心城市,而农村相对薄弱决定的

115 2、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主要内容 “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

116 工农武装割据 三者密切结合 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 革命根据地 基本内容 主要形式 战略阵地

117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及其实践,自始至终贯穿的基本思想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118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119 (一)统一战线 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统一战线,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爱国民主力量共同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人民民主专政而奋斗的统一战线。

120 1、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必要性: 首先,中国又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地主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 其次,由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革命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敌人的力量太强大 。

121 中国又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 农民阶级 城市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大资产阶级 地主阶级

122 1、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现实可能性: 首先,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广大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长期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我国无产阶级可以组成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其次,民族资产阶级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有一定的革命性,可以参加统一战线 再次,当革命的锋芒主要反对某一帝国主义国家时,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官僚资产阶级集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统一战线。

123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举行会议

124 2、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 无产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性质不同的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另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同一切可以合作的非劳动者的联盟。

125 2、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 在两个联盟中,第一个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个联盟是非基本的,但又是主要的和不可缺少的。共产党要正确地领导革命统一战线,就必须正确处理两个联盟的关系,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之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正确发展两个联盟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互相促进。

126 3、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和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实质就是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保持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西安事变的谈判旧址

127 3、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和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对他们实行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 周恩来为皖南事变题词

128 3、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和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要敢于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同时要继续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同情或中立。 皖南事变中被围攻的新四军

129 (二)武装斗争 武装夺取政权是革命的最高形式,这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特点。毛泽东指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原则是普遍地对的,不论在中国在外国,一概都是对的。”他这里讲的“最高形式”,就是指的最终形式,革命的胜利最终必须通过武装斗争才能夺取政权,离开了武装斗争就不能夺取政权,无论中国与外国,都是一致的,这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特点。

130 1、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在中国革命中具有极端的重要性,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同时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同时强调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配合,如工人斗争、农民斗争、妇女斗争、经济斗争、锄奸斗争、思想战线的斗争等。

131 加紧训练,随时准备投入抗日战争的红军一部

132 2、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第一,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毛泽东说:“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都是农民,这是小学生的常识”。 第二,农民是中国军队的来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解放军绝大多数都是农民,不过是“穿着军装的农民”! 第三,中国革命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争。

133 3、人民军队建设 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第二、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惟一宗旨。
第三、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

134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A、作战基本方针是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B、作战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着眼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C、战胜敌人的最好办法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D、作战的主要形式是游击战、运动战,不打无把握的消耗战、阵地战。 E、适时进行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的思想。

135 (三)党的建设 整风运动的学习 延安整风运动

136 1、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度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很多。加之长期在农村的环境,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必然会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

137 2、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必须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手稿

138 2、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必须把党的建设同政治路线紧密联系起来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同干部谈话

139 2、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建设的根本保证 1942年,在延安出版的《反对党八股》单行本

140 2、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要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1942年,在延安出版的《反对党八股》单行本

141 2、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要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和人民群众紧密地 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自我批评的作风

142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法宝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143 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 这三者间的相互关系正如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144 中国革命面对的敌人异常强大,因而统一战线只有以武装斗争为支柱才能存在和发展。
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又一个基本武器。共产党人在组织武装斗争时,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联合尽可能多的同盟者。因而武装斗争只有以统一战线为基础,特别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才能发展壮大和不断胜利。 而党是掌握这两个基本武器,以实行对敌斗争的指挥部。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发挥其作用。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

145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伟大意义 极大地丰富了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伟大胜利,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Download ppt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