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ERP導論 使讀者在閱讀本書前能對企業資源規劃有基本認識,首先會概述企業資源規劃之定義與演進、企業需要ERP的原因、ERP的特色、市場現況、模組與優缺點;其次,從支援企業內部作業的ERP系統,擴充到與上下游整合的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顧客關係管理(Customer.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ERP導論 使讀者在閱讀本書前能對企業資源規劃有基本認識,首先會概述企業資源規劃之定義與演進、企業需要ERP的原因、ERP的特色、市場現況、模組與優缺點;其次,從支援企業內部作業的ERP系統,擴充到與上下游整合的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顧客關係管理(Customer."—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ERP導論 使讀者在閱讀本書前能對企業資源規劃有基本認識,首先會概述企業資源規劃之定義與演進、企業需要ERP的原因、ERP的特色、市場現況、模組與優缺點;其次,從支援企業內部作業的ERP系統,擴充到與上下游整合的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顧客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等應用。

2 本章摘要 第1節 ERP的定義與演進 第2節 ERP的特色 第3節 ERP的模組與優缺點 第4節 企業為何需要ERP
第8節 結語

3 第1節 ERP的定義與進 ERP的定義 1990年代初期,美國Gartner Inc.顧問公司和 American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Control Society (APICS)創造出企業資源規劃系統並定義。 乃是一財務會計導向(Accounting-riented)的資訊系統,它主要的功能是將企業用來滿足顧客訂單所需的資源(涵蓋了採購、生產與行銷作業所需的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與規劃,以擴大整體經營績效並尋求降低成本之策略!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

4 表1-1:ERP系統演進過程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企業應用軟體 MRP MRPII ERP EERP 應用範圍 部門 工廠 企業 供應鏈 資訊系統架構 大型主機 迷你電腦 主從架構 網路運算 需求重點 成本 品質 速度 協同規劃 市場特性 大眾市場 區隔市場 利基市場 一對一行銷 生產模式 少樣多量 多樣少量 少量客製 大量客製 產品供給導向 客戶需求導向

5 2000年代,隨著產業環境的瞬息萬變,整合性的觀念由企業內部延伸至企業外部,使得ERP系統的功能更加完整,形成了延伸式ERP(Extended ERP,EERP)。
供應商 (Supplier) 電子商務(EC) 企業對企業 企業對客戶 企業資源 規劃(ERP) 銷售 自動化 (SFA) 供應鏈 規劃 (SCP) 客戶關 係管理 (CRM) 執行 (SCE) 企業內網路 (Intranet) 延伸式企業資源規劃(EERP) 資料倉儲(Data Warehousing) 網際網路 (Internet) 電子資料交換 (EDI) 客戶 (Customer) 圖1–1: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延伸功能(Extended ERP)示意圖

6 為因應環境的變化與企業的實際需求,ERP系統軟體供應商更結合了供應鏈管理、顧客關係管理與資料倉儲,使得ERP系統的功能更加完整,以提供企業經營者更為精確的即時訊息。

7 第2節 ERP的特色 表1-2:ERP系統特色表 構面 特色 詳細內容 管理面 全方位經營管理
支援企業價值鏈中的所有活動,並協助高階主管即時掌握實際經營狀況 結合工作流程管理 為流程管理導向,並可根據自己的需求導入各種需要的流程模組 內建最佳實務範本 透過觀察產業最佳作業流程模式,提供許多現成的產業範本 最佳化資源整合 整合企業內部的資訊流並且範圍已延伸至企業外部 BPR的關鍵推動者 BPR應與ERP同時搭配思考 科技面 全球化的平台 多國別、多地點、多幣別、多單位、多廠、多倉、多帳簿 活用最新的IT技術 三層式主從架構、關聯式資料庫、Intranet、Internet、EDI

8 第3節 ERP的模組與優缺點 1 4 2 5 3 ERP的功能模組 配銷管理模組 財務管理模組 人力資源管理模組 製造管理模組
後勤支援管理模組

9 表1-3:ERP的功能模組表 林漢威(1998)則認為基本的ERP系統應包括五大功能。 模組名稱 目的 子模組 原物料管理
協助企業有效地控制原物料, 以降低存貨 成本 採購 倉儲管理 庫存控制 庫存管理 發票驗證 採購資訊系統 生產規劃系統 協助企業以最佳化的產能生產, 並同時兼顧彈性生產力 生產規劃 生產控制及產能規劃 生產成本計算 材物料需求規劃 現場資訊系統

10 表1-3:ERP的功能模組表 模組名稱 目的 子模組 財務會計系統 提供企業更精確、跨國且即時的財務資訊 間接成本管理 應收/應付帳款管理
特殊流水帳 產品成本會計 資產會計 作業成本 利潤分析 一般流水帳 總公司彙總帳 銷售、分銷系統 協助企業迅速地掌握市場資訊, 以便對顧客需求做出最快速的反應 銷售活動管理 送貨及運輸 業務資訊系統 發票與傳票 訂單管理 企業情報管理系統 提供決策者更即時且有用的決策資訊 決策支援系統 企業計畫與預算系統 利潤中心會計系統

11 表1-4:ERP的優點 ERP的優缺點 優點 詳細內容 整合性
彈性 採用模組化的設計方式使得系統本身可因應企業營運環境的動態變化,輕易地增加新的模組來支援 集中的資料儲存 ERP系統重視資料的完整性,透過單一資料庫的設計觀念,將原先分散在企業各角落之資料整合起來,更加提升資料之ㄧ致性與精確性 便利性 企業內所產生之資訊,一但進入系統將可隨時隨地在公司任何一個地方取得及利用;同時管理階層亦可利用系統有效地追蹤企業活動 提升管理績效 傳統以功能為導向的設計方式,缺乏部門間橫向之聯繫關係,經常會使得各部門在規劃與決策時,無法獲得其他部門相關正確之資訊,造成作業效率不佳。而ERP系統可有效且緊密地聯繫各部門,改善作業效率,降低企業營運成本,進而提升管理績效 促進組織間的互動關係 利用網際網路、供應鏈管理、顧客關係管理模式促進企業與上下游廠商間的互動關係發展

12 表1-5:ERP的缺點 缺點 詳細內容 昂貴的建置投資成本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建置所需要花費的成本,包括系統的軟體與硬體及顧問公司所收取的顧問費,是企業十分龐大的負擔 安全性的問題 國內外ERP的知名大廠因應網際網路之盛行,均致力於使本身之ERP系統軟體得以應用在WEB上,以合乎未來電子商務的需求,未來在安全性問題的解決上, 將是ERP系統相當重要的一環 不夠充分的資訊 ERP系統之發展,將逐漸的強調其支援決策制定之功能;然而系統內部的資訊無法與其他企業或部門的系統整合,並且亦未將企業外部的情報整合其中,因此未來在ERP系統的改善上,將特別著重在這些方面的解決 高訓練成本 由於ERP系統中所採用的作業邏輯觀念與傳統系統不同,因此企業在導入時,尚需安排一些必要的教育訓練課程,使得企業內部人員能夠有效使用系統;而就訓練成本而言,將會是企業的一項重大負擔 高資料轉換成本 從舊有的系統中轉置於新的ERP系統中的過程,需要投入相當的轉置成本

13 第4節 企業為何需要ERP 由於ERP系統導入相當昂貴,且必須配合企業流程改造,那麼企業建構ERP系統的動機究竟為何,具體可以ERP從以下九個方面考慮(松技企業,2005): 1 企業資訊化管理方面 6 企業技術管理方面 2 企業決策管理方面 7 企業品質管理方面 3 企業戰略管理方面 8 企業行銷管理方面 4 企業成本管理方面 9 企業人才管理方面 5 企業資金管理方面

14 第5節 導入ERP之效益 要怎麼衡量ERP系統的導入績效呢?Callaway (1999)、房佳緯(1999)及彭德全(2000),將其分成
有形可衡量 的效益 無形不可衡量 的效益

15 表1-6:ERP的有形與無形效益 有形效益 降低物料、人工成本 改善產品及服務品質 提升生產力 降低庫存及提高存貨周轉率 增加營業收入及利潤 提高資金周轉率 降低管理費用 無形效益 需求的快速回應 即時管理決策資訊提供 生產現場的自動化與透明化 資訊收集的正確性與完整性 企業流程與系統作業的整合性

16 王延東(2003)提及可藉由四種形式來評估導入ERP系統的效益表現。
效益構成:   局部效益   整體效益 見效週期:   短期效益   長期效益 投資報酬:   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 表現形式:   顯性效益   隱性效益

17 另有研究指出,ERP的效益便可分為戰略效益及策略性效益。
大幅降低或控制營運成本 取得更多資金 取得企業內部不存在的資源 取得不易掌控的功能之控制權 ERP的策略性效益 企業能更專注於核心能力 獲取世界級的服務與資源 加速業務流程再造 風險分擔 將資源導向較具策略性的活動 除了前述所提的效益,ERP的導入亦可提升作業流程績效與企業競爭優勢。

18 導入ERP系統以提升作業流程績效 作業流程改善來自於三方面:
節省 (Savings) 品質 (Quality) 速度 (Speed)

19 導入ERP系統以提升企業競爭優勢 藉著資訊的有效整合,可達到縮短生產時程、降低成本增加彈性、促使企業有能力適時提供顧客所需,以提升產品或服務的水準,協助企業經營者在最短的時間內作出最正確的決策。

20 第6節 ERP的市場現況 ERP市場發展 根據資策會(MIC)2007年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台灣商用軟體市場規模將由2005年的55.6億台幣成長至2010年的79.1億台幣,其中整體商用軟體市場成長比例以ERP為最大宗。 ERP市場的規模從2002年至2005年已趨緩,不過ERP仍然是企業建構及整合企業內部IT 技術與資訊環境的主要核心。即使ERP市場趨向於成熟且成長趨緩,但仍未停滯。

21 ERP系統供應商 根據PC Week在ERP外商部分,由甲骨文(Oracle)奪魁,其次則是思愛普(SAP)居第二。至於在本土供應商鼎新電腦則依舊維持過去的本土龍頭市場地位。

22 Oracle 甲骨文公司係以資料庫管理系統著名,於1987年開始進行ERP系統的開發,所提供的產品為Oracle ApplicationTM;目前主要的產業市場為: 電子高科技產業、工業產品、石油/ 天然氣、化學、食品以及汽車組裝業。 Oracle ERP系統發展出專屬的AIM導入方法論(Application Implementation Methodology),以系統化的方式協助ERP專案各階段的規劃、執行與追蹤。

23 SAP SAP(System,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成立於1972年,所設計的ERP系統,主要是以企業運作流程為中心,將企業內部資訊連繫起來,目前主要的軟體採用主從架構(Client/Server),將企業功能部門的作業,整合為四個主要的模組:財務、人力資源、製造運籌,及銷售配送。 主要產業市場為:汽車組裝、化學與石化、電資與高科技,以及食品業,大部分都是跨國型的大企業。台灣區已導入ERP完成的企業中,有相當多是採用SAP的ERP系統;此外,SAP近來致力於開發中小企業的市場,因此發展出一種RRR(Ready to Run R/3)方案。

24 鼎新 鼎新電腦成立於1982年,在企業電腦化領域已發展完成八大產品線,完整而多樣化,鼎新未來發展目標將朝
三方面努力,整合業界資源,使鼎新成為亞太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商用軟體公司。 產品 服務 行銷

25 漢康 1982年成立漢康科技公司之前身「動態管理資訊公司」,1995年漢康科技與美國軟體公司D&B技術合作,參與其ERP軟體中文化工作。
漢康在2002年開發數個行業別的ERP系統,並完成Work.ow(工作流程)、BI(商業智慧)、ERP三大資訊暨管理技術的整合,開發出決策流系統(Decision Flow)。

26 台灣ERP中小企業市場 圖1-2:主要廠商的客戶 企業規模
就過往發展可看出,大型企業市場多是外國廠商天下,本國廠商則多著墨於中小型企業市場。 主要商的客戶企業規模 12 NCR SAP SAS IBM Oracle 中大型企業市場 Microsoft 精業 鼎新 資通 漢康 中小型企業市場中 圖1-2:主要廠商的客戶      企業規模

27 相較於中小企業的市場,大型企業的市場已趨飽合,因此近來國外ERP供應商紛紛宣布其進入中小企業市場的政策。
隨著導入成本大幅降低、台灣企業加速全球化、兩岸分工等因素,都重新啟動ERP投資的時間點,導入ERP的熱潮也宣告再度來臨。

28 顧問公司 主要是提供企業在導入ERP系統過程中的諮詢與服務服務項目包括資訊策略規劃、系統整合規劃與建置、專案管理、員工教育訓練與變革管理、資訊系統或電腦中心的外包管理等。 自1996年起國際性的資訊顧問服務公司在台灣的擴展非常迅速其中又以1997至1999年這段期間因國內的中大型企業及跨國性集團在台灣之子公司紛紛建置ERP 系統使國際性的資訊顧問公司得以輔導國內企業建置的ERP系統。

29 在台灣的國際性資訊顧問公司大略可分為以下幾類(劉國良,2000)——如安盛諮詢顧問公司(Andersen Consulting)。
1 電腦軟/硬體公司之專業顧問群 2 五大會計師事務所所屬之顧問公司 3 其他顧問公司

30 隨著國內ERP市場的競爭,部分國際性的資訊顧問公司開始將系統建置的非核心項目(如程式設計),下包給國內的資訊顧問公司。
因國內的顧問公司在服務費用上較有彈性,對國人的文化及生活方式較具了解,所以在中小型企業的市場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31 第7節 ERP的末來發展趨勢 無論是業界或是學者都發現ERP已無法再以單獨運作之形式存在於市場上。在未來,ERP必須與BI(商業智慧)、BPM(業務流程管理)和E-commerce (電子商務)的結合,方能迎合市場的變化、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32 傳統ERP侷限性: 系統適應性:傳統ERP管理模式是一種腰斬型的管理模式,它向下切斷了自動化控制等作業環節,向上切斷了知識管理等決策環節,不能與底層軟體及頂端軟體實現無縫集成。 主要用於製造業ERP現在已擴展延伸到各行各業,不同行業之間的差別容易造成管理上的不適應。 從市場觀點而言,若能與商業智慧、業務流程管理(BPM)以及電子商務的結合,都將使ERP更具未來發展性。

33 由於網際網路的發達,使市場對ERP廠商在供應鏈上的整合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未來ERP的發展方向可以有三個方面,首先是建立全球的供應鏈。其次就是向電子商務延伸。最後是走向集中化管理。
SOA(面向服務的架構)的觀念這兩年對ERP系統的發展有大大的啟發作用。通過SOA開發平台的遷移,ERP廠商們逐漸對原來緊密結合的業務模組進行重新定義,作為單獨的產品來發布和升級。

34 第8節 結語 電子商務時代的來臨,網際網路應用將勢在必行,但在開放式網路環境中所要面對安全性的挑戰,將直接影響到ERP系統的未來。
第8節 結語 電子商務時代的來臨,網際網路應用將勢在必行,但在開放式網路環境中所要面對安全性的挑戰,將直接影響到ERP系統的未來。 過於龐大的導入成本使得導入的市場局限於少數大型企業;ERP系統廠商應針對這研議一套適合的導入方案,以滿足低資本額企業的需求。 高階主管必須對於ERP系統有足夠的瞭解與認識,且必須親身參與導入的工作,如此才能帶動組織內部參與配合相關工作。


Download ppt "ERP導論 使讀者在閱讀本書前能對企業資源規劃有基本認識,首先會概述企業資源規劃之定義與演進、企業需要ERP的原因、ERP的特色、市場現況、模組與優缺點;其次,從支援企業內部作業的ERP系統,擴充到與上下游整合的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顧客關係管理(Customer."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