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演讲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参事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徐锭明 电话88653386 传真88653418 EMAIL:xudingming12@sina.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演讲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参事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徐锭明 电话88653386 传真88653418 EMAIL:xudingming12@sina.co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演讲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参事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徐锭明 电话 传真

2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推动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革命

3 十八大精神核心 红与绿

4 红——红色江山——万年红 绿——绿水青山——万年绿

5 既定目标 国红山河绿

6 红是指 反腐败,保江山 为人民,谋幸福

7 绿是指 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家园 科技创新实现持续发展

8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9

10

11 生态环境破坏了 生态足迹加深了 生态系统紊乱了 生态服务退化了 生态平衡打破了 生态危机来临了

12 开发金山银山 破坏绿水青山 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 保护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

13 穷山恶水不是美丽中国绿水青山方是美丽中国

14 两个“五位一体” 共同具有净化功能 自然净化建设美丽中国 自我净化建设伟大工程

15 高举旗帜走中国路 科学发展完小康梦

16 富裕中国 小康中国 生态中国 美丽中国

17 中国能源工业十年的回顾 奋斗的十年 创新的十年 发展的十年 前进的十年

18 数字十年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10年来,我国能源工业快速发展,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具备坚实、可靠、稳定的能源支撑。
 10年来,我国能源工业快速发展,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具备坚实、可靠、稳定的能源支撑。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实现翻番增长。2011年达到31.8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一。我国主要依靠本国能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源自给率保持在90%左右。   ——原煤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全国原煤产量由2002年的15.5亿吨增长到2011年的35.2亿吨,年均增长近2亿吨。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达到32亿吨,约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90%以上,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   ——电力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由2002年的3.6亿千瓦,迅速增长到2011年的10.6亿千瓦。10年新增装机容量是建国50多年总和的两倍。   ——石油工业持续稳产。原油产量基本稳定在2亿吨左右,居世界第五。10年来,大庆油田保持原油稳产4000万吨。海上原油产量超过5000万吨,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海上大庆。   ——天然气产业快速增长。2011年天然气产量达到1031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10年来年均增长13%以上。   ——能源运输体系基本形成。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油南运及连接周边国家的中哈、中亚、中俄油气管道都已形成,中缅油气管道正在建设,全国电网规模居世界第一。

37 10年来,人民生活用能在数量、质量上发生巨大变化,更多的城乡居民用上清洁、高效、便利的能源。
  ——人均能源消费水平10年翻一番。2011年为2.59吨标准煤,10年来年均增长8.4%,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人均用电、用气量快速增长。2011年人均水平分别达到3490千瓦时和96.5立方米,10年来分别增长了1.73倍和3.3倍。   ——大力加强农村电力建设。实施中西部农网完善、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和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累计投入4000多亿元,农村用电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解决了3000多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全面推进边疆地区能源建设。“电力天路”——青藏联网工程建成,结束了西藏电网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新疆能源建设步伐加快,“气化南疆”、“气化北疆”工程先后实施。

38 10年来,我国坚持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着力调整能源结构,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电装机规模居世界第一。2011年,水电投产装机达到2.3亿千瓦,10年间新增机组接近我国水电有史以来前95年的总和。三峡电站全部建成,装机总量达到2250万千瓦,是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核电实现安全稳定发展。我国核电在运机组15台,装机容量1254万千瓦,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在建机组26台,装机容量2924万千瓦。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我国对境内在运、在建核电厂开展了全面严格的综合安全大检查。检查结果表明,我国核电安全是有保障的。   ——风电装机快速增长。目前我国并网装机容量已经超过5500万千瓦,在较短时间内,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   ——太阳能产业迅速发展。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快速达到300万千瓦,国内光伏市场有序启动,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年产量占世界的60%,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超过2亿平方米。   截至2011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已经达到9%左右,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2亿吨、减排二氧化碳8亿吨以上。

39 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实现能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单位GDP能耗连年下降。“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近20%,在节约大量能源的同时,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4.6亿吨。   ——积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2006年以来,累计关停小煤矿产能5.5亿吨,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比重下降到20%;关闭小火电机组超过8500万千瓦,每年可由此节约原煤7500万吨以上。   ——火电结构优化升级。在运火电机组中,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比重由2005年的不到一半,提升至2011年的76%。烟气脱硫机组占全国燃煤机组的比重达到90%左右。10年来,火电供电标准煤耗下降50多克/千瓦时,基本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40 我国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推动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自主创新,依靠科技力量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质量。
 我国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推动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自主创新,依靠科技力量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质量。   ——煤炭开采及深加工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千万吨级煤炭综采设备投入使用,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60%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吨级煤炭直接液化和60万吨级煤制烯烃项目建成投产。   ——大容量、高参数、环保型发电机组广泛应用。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基本国产化。基本具备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自主设计、建造和运营能力。3兆瓦风电机组批量应用,6兆瓦风电机组成功下线。光伏电池组件生产能力全球领先。   ——超高压、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500千伏直流输电设备实现国产化,750千伏示范工程建成投运,±800千伏直流和1000千伏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均投入试运行。   ——石油石化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显著提高。复杂油气区块勘探开发、提高采收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装置实现自主设计和制造。3000米深水钻井平台建造成功。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心脏”电驱压缩机等关键设备国产化取得突破。LNG运输船和VLCC超级油轮实现“国轮国造”。

41 10年来,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能源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不断改善能源发展环境。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煤炭生产和流通基本实现市场化,对维护国家能源安全起到了基础保障作用。电力工业实现政企分开、厂网分离,极大释放了发电能力建设的活力。民间资本在新能源领域非常活跃,成为中国新能源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能源发展规划体系基本形成。2012年10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核电安全规划( 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 年)》。先期,能源科技、煤炭、煤层气、页岩气、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四个子规划)、电力、天然气、炼油、煤炭深加工、油气管网、先进生物质能源化工等“十二五”专项规划都已发布或编制完成,科学的能源发展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能源立法稳步推进。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以及《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能源法律体系不断健全。   ——能源产业政策陆续出台。煤炭产业政策、天然气利用政策已经出台,炼油、煤炭深加工、煤层气、电力和新能源等领域的产业政策也已陆续发布或正抓紧制订,对推动能源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引导作用。   ——能源行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在核电、风电、光伏发电、智能电网等领域发布了一批重要的行业标准,能源标准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42 10年来,我国在能源领域坚持对外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两个大局,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鼓励外国企业到中国进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以及投资建设常规能源及新能源电站。我国能源企业遵循平等互惠、互利双赢的原则,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对外投资合作开发能源资源,增加了全球能源市场供应。我国与世界主要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国际能源组织开展全方位的对话交流,推动建立合理的全球能源市场治理机制,共同维护国际能源市场秩序。中国的能源发展,不仅保障了本国经济社会发展,也为维护世界能源安全和保持全球市场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43 透视十年

44 以较少的能源支撑了经济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 年均11.2%的增长。
万亿元(2010年不变价) 亿吨标煤 “十一五”期间,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 年均11.2%的增长。

45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理性回归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回落,由“十五”时期的1.04下降到“十一五”的0.59。

46 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

47 水电装机规模居世界首位 2011年,我国水电装机突破2.3亿千瓦,装机规模居世界首位。
三峡水电站装机总规模2250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水电站。

48 在建核电机组占全世界四成以上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建成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三个核电基地
建成投运核电机组15台、装机容量1257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6台、装机容量2924万千瓦。

49 风电并网装机跃居世界第一 风电装机容量连续多年翻番增长,2011年并网容量累计达到4700万千瓦,居世界第一;风电发电量达到8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

50 太阳能电池生产和热利用全球第一 太阳能光伏增长强劲,2011年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同比增长3倍以上。
太阳能热水器利用量稳居世界第一,集热面积约2亿平方米。

51 多渠道利用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450万千瓦,其中秸秆发电200万千瓦 沼气利用规模持续扩大,年产沼气150亿立方米
生物质成型燃料 沼气池 秸秆 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450万千瓦,其中秸秆发电200万千瓦 沼气利用规模持续扩大,年产沼气150亿立方米 燃料乙醇年产量超过180万吨,生物柴油年产量近50万吨 生物质成型燃料产量约300万吨

52 清洁能源比重不断增加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从2000年的0.93亿吨标煤提高到2011年的2.82亿吨标煤,水电、核电、风电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2000年的6.4%提高到2011年的8.1%。

53 电力行业“上大压小”成绩突出 “十一五”期间,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7653万千瓦。 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全部火电装机比重达到70%以上。

54 火电供电标准煤耗大幅度下降 “十一五”期间,火电供电标准煤耗下降37克/千瓦时

55 燃煤机组污染物排放大幅度减少 全国脱硫机组容量达到5.7亿千瓦,占煤电装机比重由2005年的17%增加到86%;单位电量二氧化硫排放减少50%,燃煤电厂平均除尘效率从98.5%提高到99%以上。

56 二氧化硫排放大幅度减少 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逐年下降,每千瓦时发电二氧化硫排放从2001年的6.7克降低到2010年的2.7克,下降了近60%。

57 建设IGCC示范工程   中国“绿色煤电”计划第一阶段任务,25万千瓦级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IGCC)发电机组——华能天津IGCC电站建成,污染物的排放量仅为常规燃煤电站的1/10,脱硫效率可达99%,氮氧化物排放只有常规电站的15%--20%,耗水只有常规电站的1/2-1/3

58 建设CCS示范工程 华能集团先后建成两套燃煤电厂碳捕捉项目,北京高碑店电厂年捕捉CO2 3000吨,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CO2捕捉项目是全球最大的燃煤电厂碳捕捉项目,年CO2捕捉能力10万吨。

59 煤层气进入产业化开发阶段 2011年,全国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量114亿立方米,利用量48亿立方米,煤层气产业已初步实现规模化。
年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量和利用量 2011年,全国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量114亿立方米,利用量48亿立方米,煤层气产业已初步实现规模化。 晋煤集团等一批专业化的煤层气企业城成长起来,“先采气、后采煤”、采煤采气一体化的资源综合利用原则越来越成为业内共识。 2011年煤层气抽采120亿立方米,利用50亿立方米。 12 billion cu m coal-bed gas was extracted in 2011,5 billion cu m of which was utilized 59

60 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累计关闭小煤矿9600多处,淘汰落后产能5.3亿吨, 煤矿单井规模从2005年的9万吨提高到2011年的30万吨。

61 煤炭行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 2011年煤层气抽采120亿立方米,利用50亿立方米。 12 billion cu m coal-bed gas was extracted in 2011,5 billion cu m of which was utilized. 煤炭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全国的 90%。亿吨级大型煤炭企业达到5个,5000万吨级以上大型煤炭企业达到11 个。矿井水利用率59%,土地复垦率35%。 61

62 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2011年煤层气抽采120亿立方米,利用50亿立方米。 煤炭生产安全水平大幅提升,百万吨产量死亡率由2000年的4.461降 低到2011年的0.564。今年上半年,又进一步下降到0.35。 62

63 煤炭深加工项目取得突破 采用自主技术的神华鄂尔多斯108万吨/年煤直接液化装置。
采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DMTO技术的神华集团包头60万吨/年煤制烯烃装置。

64 建设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 中国现有三个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均在建设中。
大唐集团:内蒙古克旗,年产40亿方SNG,戴维甲烷化技术,2009年开始建设。 汇能集团:内蒙古鄂尔多斯,年产16亿方SNG,戴维甲烷化技术,2010年开始建设。 大唐集团:辽宁阜新,年产40亿方SNG,戴维甲烷化技术,2010年开始建设。

65 建设CCS示范工程 神华集团积极开展CO2地质封存技术研究,探索CO2的资源化利用和微藻吸收等技术,配合煤直接液化工厂建设 10万吨级/年CO2盐水层地质封存示范项目,目前已完成全面调试并开始连续生产。

66 未来发展

67 “十二五”规划确定的 能源发展方针

68 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69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70 “十二五” 能源发展展望

71 2011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31. 8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一。其中,原煤产量35. 2亿吨,原油产量稳定在2亿吨,成品油产量2
2011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31.8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一。其中,原煤产量35.2亿吨,原油产量稳定在2亿吨,成品油产量2.7亿吨。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达到1031亿立方米。电力装机容量10.6亿千瓦,年发电量4.7万亿千瓦时。能源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较快。石油管线长度超过7万公里,天然气主干管线长度达到4万公里。电网基本实现全国互联,33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17.9万公里。国家石油储备一期项目建成,能源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72 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中国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2011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
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中国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2011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3亿千瓦,居世界第一。已投运核电机组15台、装机容量1254万千瓦,在建机组26台、装机容量2924万千瓦,在建规模居世界首位。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4700万千瓦,居世界第一。光伏发电增长强劲,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超过2亿平方米。积极开展沼气、地热能、潮汐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8%,每年减排二氧化碳6亿吨以上。

73 “十二五”一次能源需求预测 60 50 39.4~44.3 40 亿吨标煤 32.5 30 23.6 20 14.6 13.1 9.9 10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74 GDP规划与实际(预计)对比图 GDP增长百分比 14% 12% 10% 8% 6% 4% 2% 0% 六五 七五 八五 九五 十五 十一五
1980至2010年年均实际增长10% 12.3% 12% 11.1% 10.7% GDP增长百分比 10% 9.8% 9% (预计) 8.6% 8.1% 8% 7.9% 7.5% 7.5% 7% 7% 6% 6% 4% 4% 2% 0% 六五 七五 八五 九五 十五 十一五 十二五 规划GDP 实际GDP 预计GDP

75 各个规划期间能源消费增长速度 “十二五”年均增长4.8%,低于1980年以来的5.8%。 增长百分比 12% 10%
10.2% 10% 1980至2010年均增长5.8% 增长百分比 8% 6.6% 6% 5.9% 5.2% 4.8% (预计) 4.9% 4% 2% 2% 0% 六五 七五 八五 九五 十五 十一五 十二五 “十二五”年均增长4.8%,低于1980年以来的5.8%。

76 “十二五”预计增长8.5亿吨标煤,略低于“十五”“十一五”水平。
各个规划期间能源消费增长量 10 9 8.9 8.5 (预计) 8 “六五”至“十一五”能源消费量平均五年增长4.4亿吨标煤 亿吨标煤 6 4 3.2 2.2 2 1.7 1.4 六五 七五 八五 九五 十五 十一五 十二五 “十二五”预计增长8.5亿吨标煤,略低于“十五”“十一五”水平。

77 2010年能源消费结构 8.0% 4.9% 18.0% 4.1亿吨原油折5.9亿吨标煤 69.1% 31.5亿吨原煤折22.5亿吨标煤
2.6亿吨标煤 1200亿立方米折1.6亿吨标煤 4.1亿吨原油折5.9亿吨标煤 31.5亿吨原煤折22.5亿吨标煤

78 2015年能源消费结构 11.5% 7.5% 17.4% 5.0亿吨原油折7.1亿吨标煤 63.6% 38.2亿吨原煤 折26.1亿吨标煤
4.7亿吨标煤 2300亿立方米折3.1亿吨标煤 5.0亿吨原油折7.1亿吨标煤 38.2亿吨原煤 折26.1亿吨标煤

79 “十二五” 化石能源主要发展 目标展望

80 “十二五”化石能源消费量 亿吨标煤 40 36.3 3.1 30.0 30 1.6 7.1 5.9 22.0 20 12.3 12.3 26.1 9.4 22.5 10 o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81 “十二五”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100% 94.9 93.9 93.6 93.2 92.0 90% 88.5 80% 70% 60% 50%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82 “十二五”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100% 80% 60% 40% 20% 0%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煤炭
2.2 1.9 2.4 2.8 5.3 8.5 17.5 18.6 21.2 80% 23.7 19.6 19.7 60% 80.3 79.4 73.9 76.0 40% 75.1 71.9 20% 0%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83 “十二五”石油消费量 亿吨 6 5.0 5 4.1 4 3.3 3 2.2 2 1 2000 2005 2010 2015

84 “十二五”天然气消费量 亿立方米 2500 2300 2000 1500 1200 1000 467 500 245 2000 2005 2010 2015

85 世界主要国家天然气消费比重 60% 53.3 50% 40.5 40% 30% 23.8 20% 14.4 10% 4.9 0% 俄罗斯
意大利 加拿大 英国 美国 德国 日本 法国 韩国 中国

86 “十二五”煤炭消费量 亿吨 40 36.5 31.5 30 21.7 20 13.2 10 2000 2005 2010 2015

87 “十二五” 非化石能源主要 发展目标展望

88 预计“十二五”非化石能源消费量为4.7亿吨标煤,
6.0 4.7 4.0 1.0 亿吨标煤 0.9 2.6 2.2 0.3 0.2 2.0 2.8 2.1 0.0 2005 2010 2015 水电 核电 其他可再生能源 预计“十二五”非化石能源消费量为4.7亿吨标煤, 比2010年增长81%。

89 可再生能源发展 十二五规划摘录

90 国家能源局 为“十二五”可再生能源 目标加码

91 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4.78亿吨标煤,占能源消费比重达9.5%以上
可再生能源“十二五”目标加码 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4.78亿吨标煤,占能源消费比重达9.5%以上 本报记者 李永强 《 中国能源报 》 ( 2012年08月13日 第 01 版)

92

93 “十二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4
“十二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4.78亿吨标准煤,其中商品化年利用量达到4亿吨标准煤,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9.5%以上。

94 “十二五”时期可再生能源重点建设工程 1. 大型水电基地建设。重点优先开发水能资源丰富、分布集中的河流,建设十个千万千瓦级大型水电基地。重点推进金沙江中下游、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中下游、黄河上游、雅鲁藏布江中游等流域(河段)水电开发,启动金沙江上游、澜沧江上游、怒江等流域水电开发工作。 2. 大型风电基地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三北”(东北、西北和华北)和沿海地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包括河北、内蒙古东部、内蒙古西部、甘肃酒泉地区、新疆哈密地区、吉林、黑龙江及江苏和山东沿海等地区。

95 “十二五”时期可再生能源重点建设工程 3. 海上风电建设工程。加快海上风电开发,在江苏、山东、河北、上海、广东、浙江等沿海省份,建成一批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以示范项目建设带动海上风电技术进步和装备配套能力的提升。 4. 太阳能电站基地建设。在甘肃、青海、新疆等太阳能资源丰富、具有荒漠化等闲置土地资源的地区,建设一批大型光伏电站,结合水电、风电开发情况及电网接入条件,发展水光、风光互补系统,建设若干太阳能发电基地。

96 “十二五”时期可再生能源重点建设工程 5. 生物质替代燃料工程。发挥生物质能产品形式多样的特点,大力推进生物质替代燃料工程。建设农村沼气工程和大型生物质气化供气工程,满足居民清洁燃气需求,鼓励剩余燃气发电。合理开发盐碱地、荒草地、荒山荒地等边际性土地,开展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示范试点建设,替代车用燃料。建立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储运和使用体系,在城市推广生物质成型燃料集中供热,在农村作为清洁炊事和采暖燃料推广应用。 6. 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鼓励资源丰富、城市生态环保要求高、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城市,按照多能互补的原则,开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在城市中的示范应用。支持各地在产业园区开展先进多样的太阳能等新能源利用技术示范,满足园区的电力、供热、制冷等综合能源需求。

97 “十二五”时期可再生能源重点建设工程 7. 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地区,支持开展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建成完善的绿色能源利用体系。鼓励合理开发利用农林废弃生物质能资源,改善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用能条件。支持小城镇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设施,满足电力、燃气以及供热等各类用能需求。 8. 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建设。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和具备多元化利用条件的地区,建设小型风能、太阳能、水能设备与储能设施组成的微型电网,以智能电网技术为支撑,开展以新能源发电为主、其他电源及大电网供电为辅的新型供用电模式。

98 风电开发建设布局(万千瓦) 类别 开发区域 “十二五”新增容量 2015年累计容量 2020年展望目标 大型 基地 所在 区域 河北 720 1100 1600 蒙东 420 800 2000 蒙西 670 1300 3800 甘肃 950 新疆 900 1000 吉林 400 600 1500 江苏沿海 450 山东沿海 黑龙江 小计 5510 7900 16,900

99 风电开发建设布局(万千瓦) 类别 开发区域 “十二五”新增容量 2015年累计容量 2020年展望目标 其他 重点 开发 区域 山西 450 500 800 辽宁 270 600 宁夏 230 300 400 其他省区 420 700 1100 小计 1370 2100 3100 合计 6,880 10,000 20,000

100 太阳能发电建设布局(万千瓦) 发电类别 2015年 2020年 建设规模 重点地区 建设 规模 1、太阳能电站 1,100 2,300

101 太阳能发电建设布局(万千瓦) 光伏电站 1,000 在青海、甘肃、新疆、内蒙、西藏、宁夏、陕西、云南、海南等地建设一批并网光伏电站。结合水电、风电大型基地建设,发展一批风光互补、水光互补光伏电站。 2,000 太阳能热发电 100 在太阳能日照条件好、可利用土地面积广、具备水资源条件的地区,开展热发电项目的示范。 300

102 太阳能发电建设布局(万千瓦) 2、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1,000 在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大型公共设施等屋顶相对集中的区域,建设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在西藏、青海、甘肃、陕西、新疆、云南、四川等偏远地区,以及海岛,解决电网无法覆盖地区的无电人口用电问题。扩大在城市亮化工程照明、交通信号等应用。 2,700 合计 2,100 5,000

103 “十二五”可再生能源技术装备发展重点 水电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坝工程技术,超大型地下洞室群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流域梯级水电站多目标优化调度技术,大型高效水电机组设计、制造和安装技术,水电开发生态修复技术,水能资源与先进水电技术研发能力建设。 风电 6-10兆瓦大型风电机组及关键部件制造技术,电网友好型风电并网技术,大型风力发电叶片设计和控制等关键技术,大型风电场优化设计、风电功率预测及相应电网运行控制等技术。

104 “十二五”可再生能源技术装备发展重点 太阳能 大规模光伏系统设计集成、运行控制及保护技术,大规模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集成和关键部件设计制造技术,太阳能电池及产业链生产设备研发和制造技术。 生物质能及分布式能源 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系统集成及关键设备设计制造,高效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多能互补利用的分布式供能技术,分布式供能系统与集中大电网互补技术。

105 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 我的基本观点

106 为了完成向世界承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2020年比2005年下降40%-45%目标。

107 必须双控 能源消费强度 能源消费总量

108 必须转变观念 保障供给,保证用能 合理供给,科学用能

109 封顶传统能源 搞活新型能源 抓紧试点示范 完善政策法规

110 提高关于生物质能发展认识 加大生物质能发展支持力度 加快生物质能示范项目实施 增加生物质能实际消费比重 适应航空航海清洁能源需求 积极支持气候变化谈判工作

111 胡锦涛同志指出:“抓住机遇你就赢得发展先机,但是如果抓不住机遇,你就只剩挑战。”

112 国家“十二五”规划制定的目标 2005年 2010年 2015年预计 国内生产总值 18.5万亿(2005年价)
39.8万亿(2010年价) 55.8万亿(2010年价) 城镇化率 41% 47.5% 51.5% R&D占GDP 1.3% 1.8% 2.2% 非化石能源比 6% 8.3% 11.4% 时间 项目

113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基本指标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污染排放总量降低8%—10%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2005年为18.2%)

114 国家“十二五”规划对绿色发展的要求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资源节约与管理 循环经济 环境保护 生态安全(第一次进入国家五年规划)

115 完成规划要求 实现绿色发展 依靠结构调整(农业、传统、新兴) 调整宏观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 调整区域结构 调整管理结构 调整外贸结构
战略性新兴产业 (增加值占GDP8%) 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 新材料、新能源汽车

116 完成规划要求 实现绿色发展 依靠改革 基本经济制度 行政体制改革 财税体制改革 金融体制改革 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117 完成规划要求 实现绿色发展 依靠创新 重大科学技术突破 企业为主体 科技基础设施 科技政策 素质教育 人才队伍

118 十八报告指出 未来能源方向 能源生产革命 能源消费革命

119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120 关于新一轮 能源革命的基本判断

121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要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胡锦涛专程前往渤海之滨的大唐东营风力发电项目考察。总书记十分高兴,他指出,大力发展包括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是抢抓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先机的必然要求。(摘自人民日报2009年10月20日 记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

122 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正在加快推进以绿色和低碳技术为标志的能源革命。中国在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经并将继续作出积极努力。(摘自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向首都科技界发表讲话)

123 我们 必须目光远大把握机遇 迎接 并投身第三次工业革命

124 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迎接人类第三次工业革命

125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拉开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序幕 敲开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大门

126 作者: (美)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127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人类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后碳时代的希望,也是人类避免灾害性气候变化的希望。

128 主题:以绿色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主线:保护生态建设适合人类宜居的生物圈; 目标: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试图回答人类发展 中的一个根本问题 人活着为什么? 人为什么活着?

129 总书记7.23讲话、创新大会讲话和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保护生态 科技创新 总书记7.23讲话、创新大会讲话和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130 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的时代,新产业革命初现端倪,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显现出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美欧学者近期预言称,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来临,它以“制造业数字化”为核心,将使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配置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131 一些专家认为,美德等国已取得先导性技术突破,有可能占据此次革命的制高点,重新划分全球分工。可以肯定的是,新科技革命将依赖现代化进程和国际竞争的强大需求拉动,也必将与新兴产业发展更加密切融合、互相促进。
(摘自2012年6月12日温家宝为两院院士作报告)

132 积极推动能源科技革命。科技决定能源的未来,科技创造未来的能源。从长远看,最终解决未来能源问题,并不取决于对能源资源的拥有,而是取决于对能源高科技的拥有,取决于能源科技革命的突破性进展。

133 未来能源作为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一旦取得重大突破,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134 在新的能源未来,我们必须从小处着手。 创新的燃料能够帮助客户降低能耗。 随着全球人口日益增长,能源需求急剧飙升,我们需要更有效地使用能源。

135 在新的能源未来,我们需要灵思巧变。 我们所发明的蛇形钻头,可以创造性地绕过障碍获取原油。
随着世界人口日益增长和能源需求不断加大,我们需要开采深藏于沙石之中和海底之下的“难采”石油。

136 在新的能源未来, 如果它不存在, 我们就要创造它。

137 在新的能源未来, 我们需要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碳捕集和封存技术可以捕获二氧化碳并将之安全地存储于地下。 世界需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而碳捕集和封存技术可以捕获二氧化碳并将之安全地存储于地下。

138 第三次工业革命 主题与支柱

139 马克思、恩格斯在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140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恩格斯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141 新型通信技术与新型能源系统的结合,通常预示着重大经济转型时代的来临。按照这一理论,我认为,我们已经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

142 19世纪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20世纪以电气化为基础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如今人类进入以绿色科技为领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143 可再生能源体系的创立开启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门。

144 可再生能源的转变、分散式生产、储存(以氢的形式)、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分配和零排放的交通方式构成了新经济模式的五个支柱。

145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第一大支柱是从化石燃料结构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欧盟已经承诺,到2020年20%的电力将来自可再生能源。

146 第二大支柱是用世界各地建筑收集分散的可再生能源。欧盟拥有1
第二大支柱是用世界各地建筑收集分散的可再生能源。欧盟拥有1.9亿幢建筑,欧盟的目标就是,将它们转化为微型绿色发电厂:在房顶收集太阳能,在屋前装上风能发电设备,利用地热供暖,将厨余垃圾转化成生物能源。这一支柱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促进当地经济,创造大量就业。

147 第三大支柱是我们必须在建筑和其他基础设施中使用氢和其他可储存基础来储存这些可再生新能源,因为阳光不会一直明媚,风力不会一直充裕。

148 第四大支柱是互联网技术革命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所建立起来的神经网络。当成千上万栋建筑开始生产绿色能源,并把它们存储起来时,人们可以把这些电能输送到电网中去,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与他人的资源共享,其工作原理与现在的互联网一样。

149 第五大支柱是以插电式或燃料电池动力为交通工具的交通物流网络。到时可在任何一个生产电力的建筑中为车充电,也可通过电网平台买卖电力。

150 五个支柱组成了新经济系统的基础,这一系统将把我们带向绿色环保的未来。

151 21世纪中叶,人类能否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后碳时代,能否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是希望之所在。

152 关于人类的生存,我经常想,5万年后,我们的后代会如何评价人类历史上这个特殊的时刻。他们很可能把我们归为化石燃料人,并把我们这个时期称为碳时代,如同我们把过去称为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一样。

153 我们正生活在醉生梦死之中。尽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基于化石能源的世纪正成为过去,地球面临气候恶化的现实,但总体而言,人类仍然拒绝承认这一事实。相反,我们继续寄希望于寻找越来越少的石油和天然气,以次来维持如同吸毒成瘾般的生活。

154 目前还存在某些可怕的思想 其中关键的是缺乏战略眼光 拒绝承认化石能源带来气候恶化现实 不愿意承认化石能源时代不久将结束 不想理解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广阔未来 过于迷恋化石能源为人类创造的繁荣 仍然幻想保持化石能源发展上的巅峰 看不到人类未来能源发展的远景方向

155 传统能源是鸦片 留下的是熵债务 面对新能源革命 战略选择看决策

156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印刷业中蒸汽动力技术的引入,使新闻媒体一跃成为主要信息传播工具。

157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20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里,由电信技术与燃油内燃机的结合引起的。

158 第三次工业革命。我们正处在信息技术和能源体系融合的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出现,使人们看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159 数百万人 自主创造可再生能源 并与他人分享可持续能源

160 打破能源“帝国” 建立能源“共和”

161 从“专制”能源 到“民主”能源 从“地狱”能源 到“天堂”能源

162 从集中生产统一分配 到分散生产联网共享 实现 人人共享可持续能源

163 胡锦涛主席 关于可再生能源问题的指示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果能源和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而且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可再生能源丰富、清洁,可永续利用。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64 温家宝总理 关于可再生能源问题的指示    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战略替代能源,对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有重要作用,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165 我国控制温室气体 排放行动目标确定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 人民日报 》 ( 2009年11月27日   01 版)

166 ○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会议决定,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167 哥本哈根呼唤新能源 气候变化呼唤新能源 低碳经济呼唤新能源 科技革命呼唤新能源 持续发展呼唤新能源

168 新能源与CO2关系 不排放 少排放 再利用 后处理

169 新能源与低碳发展关系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减少化石能源依赖 减少土地粮食依赖 形成新经济增长点

170 新能源发展任重道远 周密规划 技术创新 降低成本 慎重操作

171 发展中应重解决 技术问题(近期长期、创新突破) 经济问题(环境成本、碳交易等) 政治问题(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172 能源问题一直是全球性问题,与世界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要实现世界经济平衡有序发展,国际社会必须处理好能源问题。 (2005年11月17日釜山讲话)

173 全国人大常委会 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
(2009年8月27日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 人民日报 》 ( 2009年8月28日   05 版)

174 要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这是促进节能减排、解决我国资源能源环境问题的内在要求,也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创造我国未来发展新优势的重要举措。研究制定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加大绿色投资,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要紧紧抓住当今世界开始重视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加快发展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和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型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创造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向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模式转型,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不竭动力。

175 天然气 煤炭 木材 石油 核电 太阳能 氢气 世界一次能源替代 总市场份额 时间年代

176 能源发展转换的规律 高碳—低碳—无碳 低效—高效 不清洁—清洁 分散—集中—集中+分散 小型—大型—大型+小型 不可持续—可持续

177 能源发展转换的规律 高能耗型——低能耗型 能源资源型——能源科技型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178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总结人类能源发展和转换的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它正沿着高碳到低碳、低效到高效、不清洁到清洁、分散到集中再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小型到大型再到大型与小型相结合、不可持续到可持续的历史轨迹,从低级到高级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更重要的是,在能源发展和转换的过程中,人类也经历了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不自觉到自觉,被动到主动的历史发展过程。

179 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基本保证 清洁技术是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 循环利用是低碳经济的有效方法 持续发展是低碳经济的根本方向

180 以低碳目标调整产业结构 以环境要求调整产业方向 以生态和谐调整产业布局 以科学发展调整发展思路

181 未来能源发展方向是 清洁、高效、多元、低碳、可持续。

182 新一轮能源革命加快促使 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变 一是高碳能源资源向低碳能源资源 二是高碳能源技术向低碳能源技术

183 未来我国能源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一是防止从资源缺失到技术缺失 二是防止扩大传统能源锁定效应

184 新一轮能源革命特点和结果是 能源资源地区化 能源来源多元化 能源技术智能化 能源利用高效化 能源应用便利化 能源服务普遍化 能源经济低碳化 农村能源现代化

185 结束语

186 “我们不只是继承了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
《联合国环境方案》

187 佛教偈语 人人知道有来年, 家家尽种来年谷; 人人知道有来生, 何不修取来生福?

188 谢 谢


Download ppt "演讲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参事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徐锭明 电话88653386 传真88653418 EMAIL:xudingming12@sina.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