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八章 免疫系统(4学时) 基本内容:淋巴细胞、淋巴组织、淋巴器官(淋巴结、脾)的结构和功能及有关概念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八章 免疫系统(4学时) 基本内容:淋巴细胞、淋巴组织、淋巴器官(淋巴结、脾)的结构和功能及有关概念"—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免疫系统(4学时) 基本内容:淋巴细胞、淋巴组织、淋巴器官(淋巴结、脾)的结构和功能及有关概念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骨髓、淋巴结、脾、腔上囊、扁桃体等)、免疫组织、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抗原提呈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免疫活性分子(补体、细胞因子等)组成,是机体保护自身的重要防御性结构。其免疫功能主要有三方面:①识别和清除侵入体内的抗原(如病原微生物、异体细胞或大分子物质);②免疫监视:清除机体自身改变性质的细胞(如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等)。③免疫稳定:识别和清除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维持内环境稳定。 分布在消化道、呼吸道固有层和黏膜下层的免疫组织构成病原菌入侵动物体的第一道防线;位于淋巴通路或血循通路上的淋巴器官分别构成动物体的第二道防线(淋巴结)和第三道防线(脾)。

2 一、免疫细胞 :是指参加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
1、淋巴细胞的主要类群 各种淋巴细胞的形态相似,不易区分,只有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才能予以鉴别。根据其来源、形态结构、表面标志和功能等不同,一般将其分为三类。 1.1 胸腺依赖淋巴细胞(thymus dependent lymphocyte):简称T细胞(TC),在胸腺内发育分化成熟,细胞表面有特异性抗原受体,占外周血淋巴细胞或淋巴结淋巴细胞的70%,占脾淋巴细胞的35%~40%,T细胞体积小、胞核大而圆,胞质少。有三个主要亚群:

3 免疫系统 胸腺依赖淋巴细胞 / T细胞 ①辅助性T细胞(Th): 65% 、 表面有CD4抗原、分泌多种淋巴因子、辅助免疫应答
②抑制性T细胞(Ts):10% 、CD8抗原、分泌抑制因子、减弱免疫应答 ③细胞毒性T细胞(Tc): 20~30%、 CD8抗原、能识别特异抗原,增殖成效应细胞,能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4 免疫系统 T细胞免疫

5 免疫系统

6 免疫系统

7 免疫系统

8 免疫系统 1.2 囊依赖性淋巴细胞(bursa dependent lymphocyte,骨髓依赖淋巴细胞bone marrow dependent lymphocyte):简称B细胞(BC),在骨髓或鸟类腔上囊内发育分化成熟,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10%~15% ,淋巴结淋巴细胞的25%,脾淋巴细胞的40%~50%,B细胞较大,表面有较多微绒毛,B细胞的表面标志为许多膜抗体,BC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大量浆细胞,分泌抗体进入组织液,抗体和抗原结合后可以中和毒素、抑制细菌或靶细胞的代谢、溶解靶细胞,从而加速了巨噬细胞清除相应的抗原,通过抗体进入体液而执行免疫功能,这种通过抗体介导的免疫方式为体液免疫应答。

9 免疫系统 B细胞较T细胞大 表面标志:主要有许多膜抗体 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功能:体液免疫应答
1.2 B细胞 bone marrow dependent lymphocyte B细胞较T细胞大 表面标志:主要有许多膜抗体 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功能:体液免疫应答

10 B细胞体液免疫 免疫系统

11 免疫系统

12 免疫系统 B细胞和巨噬细胞处理抗原的关系 Th细胞 巨噬细胞 抗原 淋巴因子 抗体 B细胞 浆细胞增殖 抗体和抗原结合 记忆性B细胞

13 1.3杀伤淋巴细胞:简称K细胞,在骨髓内发育分化成熟,数量较少,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5%—7%,K细胞较大,细胞表面无特异性抗原受体,但常有FC受体,K细胞能与带有抗体的靶细胞结合,K细胞可借助FC受体与抗体的FC端结合进而杀伤靶细胞。K细胞主要攻击比微生物大的靶细胞,对肿瘤细胞也有杀伤作用。 1.4 .自然杀伤淋巴细胞(NK):在骨髓内发育分化成熟,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2%~5%,NK细胞体积较大,表面有微绒毛,胞质较多,含有大小不等的颗粒(溶酶体),又叫大颗粒淋巴细胞(LGL),它不需抗体存在,也不需要抗原提呈细胞的中介即能杀伤某些肿瘤细胞和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在防止肿瘤发生上起重要作用。

14 免疫系统 膜上标志:GM1 / CD8;常有Fc 受体 杀伤细胞 - K 细胞 可借 Fc 受体与抗体结合引导杀伤靶细胞
1.3大颗粒淋巴细胞 LGL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 膜上标志:GM1 / CD8;常有Fc 受体 杀伤细胞 - K 细胞 可借 Fc 受体与抗体结合引导杀伤靶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 NK 细胞 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15 2、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免疫系统 2、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概念:进入机体的抗原物质要经过适当处理才能被淋巴细胞识别,能对外来抗原物进行处理以供淋巴细胞识别的细胞称为抗原呈递细胞。 能处理抗原,将抗原肽提呈给T细胞,并激发后者活化、增殖的一类免疫细胞, 起免疫应答的重要辅助作用。包括: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血液DC;间质DC;郎格汉斯细胞;面纱细胞;交错突细胞

16 2、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免疫系统 2、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巨噬细胞 分布最广 交错突细胞 脾、淋巴结 滤泡树突细胞 淋巴小结 郎格汉斯细胞 表皮深层 微皱褶细胞 小肠上皮

17 巨噬细胞呈递抗原 免疫系统

18 二、淋巴组织 淋巴组织(lymphoid tissue,LT)亦称免疫组织,含有大量淋巴细胞的组织。依其结构、功能和发生可分为两种: 1、中枢淋巴组织 中枢淋巴组织是以上皮性网状细胞为支架,不含网状纤维,网眼中充满了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上皮性网状细胞能分泌激素,构成诱导淋巴细胞分裂分化的微环境。淋巴干细胞可在此分裂分化成各种具有不同特异性的淋巴细胞(处女型LC)。中枢淋巴组织发生早,动物出生前即发育较完备,并开始向周围淋巴组织输送淋巴细胞。中枢淋巴组织分布于中枢淋巴器官,如胸腺和腔上囊。 2、周围淋巴组织 周围淋巴组织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为支架,网眼内充有许多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其有三种形态 :

19 2.1 弥散淋巴组织 diffuse lymphoid tissue
免疫系统 2.1 弥散淋巴组织 diffuse lymphoid tissue 以网状细胞和 网状纤维为支架,网眼中含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 无明显界限,结构弥散 高内皮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20 免疫系统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淋巴细胞(正在穿越内皮) 内皮

21 弥散淋巴组织 免疫系统

22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免疫系统

23 呈圆、椭圆形小体,边界清楚,淋巴小结中央染色较浅,细胞分裂相多见,称为生发中心。
免疫系统 2.2 淋巴小结 lymphoid organ 由B细胞密集而成 呈圆、椭圆形小体,边界清楚,淋巴小结中央染色较浅,细胞分裂相多见,称为生发中心。

24 免疫系统 生发中心 淋巴小结 暗区 弥散淋巴组织

25 淋巴小结 免疫系统

26 生发中心 免疫系统

27 弥散淋巴组织 淋巴小结 细胞成分 T、B细胞 B 细胞为主 弥散边界不清 含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圆/椭圆形小体 边界清,有生发中心 结构特点

28 免疫系统 2.3淋巴索:淋巴细胞呈索状结构,如淋巴结的髓索,脾的脾索等,淋巴索可相互连接成网状,索内主要含有B细胞。
淋巴组织除分布在免疫器官外,还分布于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的固有膜和粘膜下层等处,组成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构成机体第一道防线,抵抗外来细菌、异物的侵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包括回肠集合淋巴小结、弥散淋巴组织,肠上皮细胞间的淋巴细胞等,气管黏膜固有层的孤立淋巴小结、弥散淋巴组织等。

29 免疫系统 三、淋巴器官 lymphoid organ 淋巴结 脾 胸腺

30 ①中枢淋巴器官:包括胸腺和骨髓,为淋巴细胞早期分化场所。发育早,能向周围淋巴器官输送淋巴细胞。不受抗原刺激的影响。
免疫系统 淋巴器官 Lymphoid organ 以淋巴组织为主构成的器官。分两类: ①中枢淋巴器官:包括胸腺和骨髓,为淋巴细胞早期分化场所。发育早,能向周围淋巴器官输送淋巴细胞。不受抗原刺激的影响。 ②周围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等,是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发育晚,接受中枢淋巴器官输送的淋巴细胞。 受抗原刺激的影响。

31 免疫系统 1、胸腺 thymus 组织结构 间质:被膜和小叶间隔 实质(胸腺小叶) 皮质 髓质

32 免疫系统

33 免疫系统 胸腺小体 被膜皮质 髓质 胸腺组织结构 H - E 高倍

34 免疫系统 被膜下上皮细胞(哺育细胞) 星形上皮细胞(上皮性网状细胞) (1)皮质 cortex
上皮细胞为支架 + 大量胸腺细胞 + 少量巨噬细胞 ①胸腺上皮细胞 :分两种 位于被膜下及胸腺细胞间,细胞星形、有突起,细胞间以桥粒连接。可分泌胸腺素和胸腺生成素等。 被膜下上皮细胞(哺育细胞) 扁平状、有基膜、桥粒、突起、有些胞质含胸腺细胞; 可分泌激素 星形上皮细胞(上皮性网状细胞) 多边形、多分支状突起、以桥粒连接成网;不分泌激素,但能诱导胸腺细胞发育分化。

35 被膜下上皮细胞 被膜 胸腺细胞 皮质 星形上皮细胞 巨噬细胞 髓质上皮细胞 髓质 胸腺小体上皮细胞 交错突细胞 胸腺内细胞分布模式图

36 胸腺细胞 免疫系统 ②胸腺细胞 thymocyte 即T细胞的前身,密集于皮质内,量多。 由淋巴干细胞迁入胸腺,增殖后体积较小,变成熟。
皮质中密集,量多。为早期T细胞,95%凋亡; 5%成熟分化为初始T细胞,有免疫应答潜能。

37 免疫系统 (2)髓质 大量上皮细胞 +(成熟)胸腺细胞 + 少量交错突细胞 +巨噬细胞 + 胸腺小体 ①髓质上皮细胞
球/多边形、胞体较大,细胞间以桥粒相连;分泌胸腺激素 ②胸腺小体上皮细胞 扁/半月形,构成胸腺小体

38 皮质 髓质 交错突细胞 被膜下上皮细胞 被膜 哺育细胞 胸腺细胞 星形上皮细胞 巨噬细胞 髓质上皮细胞 胸腺小体上皮细胞
胸腺内细胞分布模式图

39 免疫系统 胸腺小体 —— 重要结构标志 位置:散在分布髓质
形态 :大、由数层上皮细胞呈同心圆包绕;外周的较幼稚、核明显;中心的已角质化、嗜酸性、或破碎呈均质透明 功能:未明

40 胸腺小体 免疫系统

41 胸腺小体 免疫系统

42 胸腺小体 免疫系统

43 免疫系统 上皮细胞 胸腺细胞 胸 腺 小 体

44 免疫系统 (3)血 ——胸腺屏障 概念:在皮质的毛细血管极其周围结构具有屏障作用,使血液内的大分子不易进入皮质
结构:1)、连续性毛细血管 2)、内皮基膜 3)、血管周隙(含巨噬细胞) 4)、上皮基膜 5)、上皮细胞

45 免疫系统 (3) 血 —— 胸腺屏障 淋巴细胞 上皮网状细胞 内皮基膜 上皮基膜 内皮细胞 巨噬细胞

46 免疫系统 1.3胸腺的功能 (1)分泌激素:由胸腺上皮细胞分泌胸腺素、胸腺生成素、胸腺肽等,构成胸腺内淋巴细胞发育的微环境,可促进淋巴干细胞在此分裂分化成处女型T细胞。 (2)培育和选择初始T细胞:胸腺内形成的淋巴细胞大部分被巨噬细胞吞噬,只有小部分能发育成为处女型TC,并穿过皮髓质交界处的毛细血管后微V进入血循环,迁移到周围淋巴器官或周围淋巴组织中,当遇到相应抗原刺激时,处女型TC方可进一步分化。

47 2、骨髓(bone marrow) 是体内最大的造血器官,胚胎和幼年动物的骨髓为红骨髓,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肪组织添塞红骨髓为黄骨髓,黄骨髓含有少量的幼稚血细胞,仍有造血潜能,当机体需要时转变为红骨髓。
红骨髓是哺乳动物培育B淋巴细胞的中枢免疫器官,淋巴干细胞在骨髓微环境中经各个发育阶段,最后成熟为处女型B细胞,经血循迁移到周围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 3、腔上囊(cloacal bursa)又称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 结构与消化道相似,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黏膜固有层内含有许多淋巴小结样结构,称为腔上囊小结,简称囊小结,有些部位的黏膜上皮与囊小结直接相连,这种上皮具有摄取和转运抗原的能力。 腔上囊是鸟类特有的B细胞的中枢免疫器官,但近年发现在腔上囊的背侧有一片弥散淋巴组织,主要含有T细胞,属胸腺依赖区,因此,腔上囊还可能有周围免疫器官的功能。

48 免疫系统 4、淋 巴 结

49 被膜和小梁 免疫系统 淋巴结组织结构 (疏松结缔组织含血管、神经、输入/输出淋巴管) 实质 浅层皮质 皮质 副皮质区 (深层皮质单位)
淋巴小结、弥散淋巴组织 皮质 副皮质区 (深层皮质单位) 皮质淋巴窦 被膜下窦小梁周窦 髓索 髓质 髓窦

50 免疫系统 被膜下窦 小 梁 皮质淋巴小结 深皮质 小结间皮质 输入淋巴管 髓质 皮质淋巴窦 髓 窦 淋巴结结构模式图

51 浅层皮质 构 成 副皮质区 皮质淋巴窦 (1)皮 质 位于被膜下方 淋巴小结 弥散淋巴组织 (B 细胞区) 中央区 周围区 深层皮质单位
构 成 中央区 周围区 副皮质区 深层皮质单位 (T细胞为主) 被膜下窦 小梁周窦 皮质淋巴窦

52 免疫系统 (1)皮 质 淋巴小结 弥散淋巴组织 浅层皮质(B 细胞区) 生发中心 淋巴小结 暗区 弥散淋巴组织

53 免疫系统 (1)皮 质 小结帽 明区 暗区 淋巴小结 分区 明区、暗区、小结帽 淋巴小结内 95%为 B 细胞
分区 明区、暗区、小结帽 淋巴小结内 %为 B 细胞 暗区 大的 B 细胞,嗜碱性强,着色深 明区 由暗区细胞分化形成两种小淋巴细胞 ①浆细胞前身;②B记忆细胞 帽部 主要是处女型的B细胞

54 生发中心 免疫系统

55 位置 形态 中央区 分区 周围区 免疫系统 (1)皮 质 副皮质区 —— 深层皮质单位 在皮质深层的弥散淋巴组织, T细胞为主
副皮质区 —— 深层皮质单位 位置 在皮质深层的弥散淋巴组织, T细胞为主 每个单位呈半球形,球面向髓质,平面向淋巴小结 形态 T 细胞为主,含少量交错突细胞,为胸腺依赖区 中央区 分区 T、少量B 细胞;含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周围区

56 免疫系统 浅层皮质 深皮质

57 输入淋巴管 被膜下窦 小梁 周窦 淋巴小结 周围区 中央区 髓索 髓窦 髓窦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深皮质单位结构

58 副皮质区 免疫系统

59 免疫系统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内皮细胞 淋巴细胞

60 免疫系统 皮质淋巴窦 被膜下淋巴窦结构模式图 包括被膜下淋巴窦、小梁周窦
构造 窦壁为内皮、少量网状纤维和网状细胞;窦内有星状内皮细胞和许多巨噬细胞。 内容物 为淋巴,其流动慢,利巨噬细胞清异物,起滤过作用 被膜下淋巴窦结构模式图

61 免疫系统 皮质淋巴窦 包括被膜下窦和小梁周窦 输入淋巴管 被膜下窦 淋巴细胞 星状上皮细胞 巨噬细胞 上皮 巨噬细胞 被膜下淋巴窦结构模式图

62 髓索 髓窦 小梁 免疫系统 (2)髓质 包括髓索 + 髓窦 髓索 髓窦 条索状的淋巴组织,含 B /浆/肥大/巨噬细胞
包括髓索 + 髓窦 髓索 条索状的淋巴组织,含 B /浆/肥大/巨噬细胞 髓索 髓窦 髓窦 小梁 与皮质窦相似,更大,巨噬细胞多

63 免疫系统 被膜 小梁 皮质 髓质

64 免疫系统 (2)髓质

65 副皮质区--胸腺依赖区 皮质淋巴窦 免疫系统 浅层皮质 (B 细胞区) 淋巴小结 弥散淋巴组织 皮质 (T细胞为主) 淋 巴 结 被膜下窦
小梁周窦 髓索 髓窦 髓质

66 免疫系统 (4)淋巴结内的淋巴通路:淋巴 → 输入淋巴管 → 被膜下窦 → 小梁周窦 → 髓窦 →输出淋巴管。 ↘皮质淋巴组织 ↗
(4)淋巴结内的淋巴通路:淋巴 → 输入淋巴管 → 被膜下窦 → 小梁周窦 → 髓窦 →输出淋巴管。 ↘皮质淋巴组织 ↗ 意义:①.过滤淋巴:淋巴窦内的巨噬细胞可吞噬淋巴内的细菌等抗原物质。 ②.免疫应答:从淋巴结出来的淋巴含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抗体及较少的细菌。 ③有利于识别抗原和迅速传递信息,使分散各处的淋巴细胞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使功能相关的淋巴细胞共同进行免疫应答。

67 免疫系统 4.2 LC再循环:周围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内的LC可经过淋巴管进入血循,然后又通过毛细血管后微V再回入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内,LC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称LC再循环。参加再循环的LC主要是T、B记忆细胞。 4.3 淋巴结的功能:① 滤过淋巴:病原体侵入皮下或粘膜,易进入毛细淋巴管而流入淋巴结,在淋巴窦内缓慢流过时,被窦内巨噬细胞吞噬,对细菌的清除率可达99%。② 进行免疫应答:抗原物质被巨噬细胞吞噬处理后,传递给相应特异性受体的淋巴细胞,使其母细胞化。发生体液免疫应答时,淋巴小结增多增大,髓索增粗,内浆细胞增多;发生细胞免疫应答时,副皮质区显著扩大,效应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结内B细胞占75%,T细胞占25%。

68 4.2淋巴细胞再循环 输入淋巴管 毛`后微静脉 微动脉 胸导管 意义:识别抗原,促细胞间合作,使分散的细胞构成相关的一体 小动脉 输出淋巴管

69 免疫系统 5、脾 Spleen 被膜 小梁 白髓 中央动脉 红髓

70 免疫系统 5.1组织结构 为结缔组织,含散在平滑肌、被膜表面有间皮 被膜和小梁 白髓 实 质 边缘区 红髓

71 免疫系统 脾窦 白髓的脾小体 边缘区 动脉周围淋巴鞘 中央动脉 脾索 小梁动、静脉 脾血循环示意图

72 免疫系统 白髓 分布 散在红髓之间 组成结构 功能意义 免疫应答 动脉周围淋巴鞘 - 副皮质区 T细胞为主,含巨噬细胞、白细胞
分布 散在红髓之间 动脉周围淋巴鞘 - 副皮质区 T细胞为主,含巨噬细胞、白细胞 组成结构 脾小体 - 淋巴小结 B细胞为主,含中央动脉 功能意义 免疫应答

73 白髓 免疫系统

74 免疫系统 边缘区 分布 组成结构 功能意义 白髓与红髓之间、宽约100um 淋巴组织较密:含T、B细胞、巨噬细胞、处女型淋巴细胞、边缘窦
免疫应答场所;血液和淋巴细胞进出通道

75 免疫系统 红髓 分布 脾索 组成结构 脾窦 功能意义 滤血 占实质的2/3,分布于被膜下、小梁周围及边缘区
含T、B、浆细胞、巨噬细胞 、 血细胞等 组成结构 脾窦 杆状内皮围成,外有巨噬细胞 功能意义 滤血

76 红髓 免疫系统

77 免疫系统 脾血窦示意图 电镜图

78 脾血窦结构示意图 免疫系统

79 免疫系统 动脉周围淋巴鞘 淋巴小结(脾小结) 白髓 边缘区 脾索 脾窦 红髓

80 脾血液通路模式图 笔毛动脉

81 5.3脾的功能 ①造血:胚胎早期具有造血功能,出生后培育淋巴细胞。当机体严重缺血或某些病理状态下,脾可以恢复造血功能。 ②储血:脾窦和脾索中可储存大量血细胞,当动物大量失血时,被膜和小梁中的平滑肌收缩,可将脾内储的血释放出去。 ③滤血:脾索和边缘区是滤血的重要结构,其内含有的大量巨噬细胞可及时清除血液中的异物、抗原、衰老的红细胞及血小板等。   ④免疫:巨噬细胞吞噬抗原,可将其传递给相应的淋巴细胞,体液免疫应答时,脾小结增多,脾索中浆细胞增多;细胞免疫应答时,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

82 6、扁桃体(tonsil) 位于消化道与呼吸道的交会处,为圆形隆起。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上皮向固有层内凹陷形成许多分支的隐窝。上皮深面和隐窝周围有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和大量淋巴细胞。扁桃体处于门户位置,是最易于接受抗原刺激的免疫器官,是构成机体免疫第一道防线的主要结构,可引起机体的局部或全局的免疫应答,对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7、血结(hemal node)与血淋巴结(hemalolymph node) 7.1血结:主要存在于反刍动物,血结沿内脏血管成串存在,为暗红色小体,没有输入输出淋巴管,含有血窦。表面被膜伸入内部形成互相连接的小梁构成网架,,实质内淋巴组织排列为索状,或构成淋巴小结,血窦包括位于被膜下的边缘窦和位于淋巴索、淋巴小结之间的中间窦。 功能:过滤血液和进行免疫应答作用。

83 免疫系统 7.2血淋巴结: 位于脾血管附近,或包埋于胸腺后面的结缔组织内。结构介于血结和淋巴结之间,具有输入和输出淋巴管,由于毛细血管与淋巴窦相通,故窦腔内同时有血液和淋巴。被膜较薄,小梁不发达,皮质淋巴细胞较密,有淋巴小结,髓质淋巴细胞较疏,被膜下窦、小梁旁窦互相相通,淋巴经被膜下窦、小梁旁窦、髓窦汇集于输出淋巴管。 功能:滤血作用、参与免疫应答。

84 免疫系统 四、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是指在免疫系统中,来源于骨髓的幼单核细胞,具有活跃的吞噬功能,包括结缔组织的组织细胞、肝的枯否氏细胞、肺的尘细胞、神经组织的小胶质细胞、骨组织的破骨细胞、表皮的郎格汉斯细胞、巨噬细胞及交错突细胞等称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中性粒细胞有吞噬作用,但不是由单核细胞分化而来,故不是单核吞噬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①吞噬杀伤病原微生物、识别和清除衰老损伤自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和受病毒感染的细胞;②摄取、加工、处理、呈递抗原给淋巴细胞,激发免疫应答;③分泌生物活性因子,如:干扰素、补体、白介素等。


Download ppt "第八章 免疫系统(4学时) 基本内容:淋巴细胞、淋巴组织、淋巴器官(淋巴结、脾)的结构和功能及有关概念"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