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Antibiotics and Health 抗生素和健康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Antibiotics and Health 抗生素和健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Antibiotics and Health 抗生素和健康

2 抗生素滥用 济南的一对婴儿,一出生已经对七种抗生素药品产生了耐药性,这个令人震惊的事实让我们不得不面对抗生素滥用的这个现实。

3 大量涌现的关于抗菌素耐受的报道

4 抗生素滥用 影响生态环境健康的杀手 抗生素滥用,对我们的生态环境健康堪忧。
抗生素在生活中广泛存在,除了药房存在违规处方类抗生素,医院也不合理滥用用抗生素, 现在一半以上的畜牧业商人都承认给家禽动物喂食大量的抗生素,而这些家禽又与我们的食物和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抗生素滥用,对我们的生态环境健康堪忧。

5 抗生素概念 抗生素一般是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能够杀灭或抑制其它微生物的一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用于治疗敏感微生物(常为细菌或真菌)所致的感染。

6 抗生素史话 一九二八年,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 )在英国伦敦圣玛丽医院任职时,无意中在一个被污染的培养皿中发现,原本打算培养的葡萄球菌,它的生长现象竟被一种青绿色的霉菌(青霉菌,学名:Penicillium notatum)所抑制,因此弗莱明推测,青霉菌的分泌物应该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功效。由于这种抑菌物质是青霉菌的分泌物,因此弗莱明将其命名为青霉素(Penicillin),并于一九二九年,将其观察到的现象首度发表在《英国实验病理学期刊》,但当时并没人理会这个医学史上的重大发现。

7 抗生素史话 由于当时弗莱明并无法将青霉素纯化出来,因此他只能以含有微量青霉素的粗培养液进行实验,虽然这些粗培养液能够有效杀死试管中的细菌,但当喂食给被细菌感染的兔子或老鼠时,却发现无抑菌的能力。这样的实验结果,使得弗莱明认为青霉素在动物体内无法继续维持其杀菌的效力,因此在发表几篇论文后,就终止了这个研究,使得抗生素的发展停顿了将近十年之久。

8 抗生素史话 一九四○年,弗洛理与钱恩首度从青霉菌的粗培养液中纯化出青霉素,并用「老鼠保护试验法」进行动物实验。首先,他们将致死剂量的细菌注入八只老鼠的体内,其中四只再追加那些初步纯化出来的青霉素,结果发现只有那些注射过青霉素的老鼠存活下来。一九四一年,青霉素首度进行人体试验,并证实它能有效治疗经由细菌感染的症状。同年,弗洛理到美国商谈青霉素的量产方法,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催生,因此在一九四三年,青霉素得以顺利量产与应用。

9 抗生素史话 1945年,弗莱明、弗洛理与钱恩三人,更因发现、纯化与量产青霉素而获颁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10 抗生素史话 1944年,瓦克斯曼(Selman Abraham Waksman, )在灰色链霉菌中发现链霉素(streptomycin),由于链霉素是当时第一个能够有效治疗肺结核的药物,瓦克斯曼因而获颁一1952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他的成功,再一次引起全世界科学家对利用微生物生产抗生素的研究热潮。

11 抗生素史话 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大约200种 全世界每年抗生素产量超过1.0X108kg 产值约100亿美元

12 抗生素的分类 分类方法 抗生素种类 举例 根据抗生素的生物来源分类 ①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 ②真菌产生的抗生素 ③细菌产生的抗生素
④植物或动物产生的抗生素 ①链霉素、四环素等 ②、头孢霉素D ③多黏菌素 ④大蒜素、鱼素等 根据抗生素的作用分类 ①广谱抗生素 ②抗细菌抗生素 ③抗真菌抗生素 ④抗病毒抗生素 ⑤抗肿瘤抗生素 ①氨苄青霉素 ②青霉素、链霉素 ③制霉素 ④四环类抗生素 ⑤阿霉素

13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14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因此造成的肌体损伤以及病菌耐药性更是无法估量,滥用抗生素使我们为战胜疾病付出的代价越来越高

15 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16 耐受机制 基因突变:自发的基因改变,由以下因素随机导致: 对抗菌素破坏力的增加 降低对药物的摄入 增加药物排出
改变药物结合位点,使药物不能结合于病菌 激活一个不依赖药物靶分子的代谢途径

17 耐受机制 耐受性的扩散: 质粒——染色体以外的DNA环,可以复制并转移到其他菌体

18 耐受性转移的一般机制

19 抗菌素耐受是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人类的忽略和抗生素滥用而成为 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20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副作用如恶心和呕吐 毒性反应如肝、肾及其它器官损害 后遗反应如链霉素引起永久性耳聋 过敏反应如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反应 二重感染(病菌抗药性产生)***

21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掌握适应症 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 病毒性疾病不宜采用抗生素 使用前做药敏试验
新生儿、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毒性大的抗生素 严加控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应尽量避免在皮肤、黏膜等局部使用抗生素,易导致过敏反应。

22 对公共卫生的持续威胁 医院内感染——在医院获得的感染 社区内感染 1970-1980,报道有耐甲氧青霉素的葡萄球菌 潜在的万古霉素耐受现象
源于医院向农场、日托所、学校和工厂的转移 全球转移

23 医学专家指出,现在有许多携带“超级细菌”的患者,既没有传染病史,也没有住过医院,病因很可能与食品中抗生素滥用有关。

24 据业内人士预计,我国目前抗生素年产量大约40万吨,预计有20万吨用于动物养殖。

25 饲料企业滥用抗生素是公开秘密 有专家将这种违规行为归结为四种:
  有专家将这种违规行为归结为四种: 一是超量添加,因长期滥用抗生素,一些微生物菌株对常规抗生素已经产生抵抗力,按常规的量来添加,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是重复使用,即在同一饲料产品中添加两种或三种同功能的抗生素。 三是盲目使用,有些人对各种抗生素的作用并不了解,使用没有针对性。 四是错误使用,没有分两次预混或者预混搅拌不均匀,动物摄氏量不一,效果并不好。

26 兽用抗菌素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盲目、随意用药问题比较突出; 过量、长期使用的情况比较普遍; 使用禁用抗菌素的现象时有发生;
人药兽用现象在部分地区依然存在; 药物配伍不当现象在临床应用中依然屡见不鲜; 不严格执行相关抗菌素休药期规定等。

27

28 禁止将抗菌素药物用于健康家畜的争论一直都有,在保持动物的成长率和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之间很多国家都在仔细研究和权衡。目前,要求农业改变其抗菌素使用方法的呼声空前强大。

29 有关国家全面禁止抗生素制度 : WHO已专门成立了慎用抗生素联盟,成员国包括90多个国家,各成员国都承诺采取严厉措施限制抗生素使用。
1986年,瑞典全面禁止在畜禽饲料中使用抗生素。 2006年1月1日,欧盟就已全面禁止在饲料中使用生长素、抗生素作为饲料生长添加剂。 美国FDA也在限制抗生素在养殖业的滥用 2011年的7月1日起,韩国全面禁止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30 我国禁止抗生素制度 : 早在2000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就颁布了8项无公害农产品国家标准,出台了49项绿色食品标准,73项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等,其中部分标准对少数几种抗生素的残留作出了规定。 1994年农业部还专门发布了《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此后又相继修订,但至今滥用抗生素造成残留超标事件仍时有发生。 2001年7月,农业部发布了第168号公告——《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规定了部分兽用原料药可在制成预混剂后使用,包括土霉素钙预混剂、金霉素预混剂等抗生素预混剂在内的33种兽药预混剂名列其中。 面对抗生素存在滥用风险的局面,中国农业部出台了一系列公告,其中农业部第193号公告规定“氯霉素、及其盐、酯(包括琥珀氯霉素)及制剂,禁做所有用途,所有食品动物禁用”、“硝基咪唑类:甲硝唑、地美硝唑及其盐、酯及制剂,禁做促生长用,所有食品动物禁用”并严禁“抗生素滤渣”的使用。在农业部第560号公告中,也明确规定万古霉素及其盐、酯及制剂为禁用兽药。

31 畜牧养殖业已成为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抗生素的滥用在全世界的养殖业都是非常普遍的,但在中国显得更为严重。

32 鱼肉蛋奶类食物最易含抗生素 奶牛每到换季容易患上乳腺炎,并且采用机械榨乳也比人工挤奶使乳牛更易患乳腺炎,注射抗生素能使病牛尽快恢复健康。经过抗生素治疗的奶牛,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牛奶会残存着少量抗生素,这种奶不能作为食用奶原料进行加工生产。

33 鱼肉蛋奶类食物最易含抗生素 水产养殖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育苗、养殖和加工。在育苗和养殖这两个步骤中,由于病害和养殖密度过大造成的水体问题,抗生素的添加是“必须的”。“只要有部分鱼生病,就要加药。”行业内的一般做法是将饵料和抗生素拌在一起加入水中,如果病害严重就改用直接投入抗生素的方式。

34 鱼肉蛋奶类食物最易含抗生素 养鸡,鸡容易得肠道疾病,一得病就会几天不下蛋,防病、治病是最要紧的事,所以要经常在饲料里添加红霉素、土霉素预防。

35 有抗食品三宗罪   一宗罪:加重耐药  二宗罪:威胁健康   三宗罪:危害环境

36 加重耐药 长期大量食用有抗食品势必会造成抗生素微量蓄积,其危害不可忽视。
特别是人畜共用抗生素,会加速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最终导致人类无抗生素可用。 环丙沙星是人畜共用抗生素,环丙沙星大量应用在预防肉鸡呼吸道疾病,易造成食物中药物残留严重,国内外有报道称人对环丙沙星药物已不敏感,这很可能与长期食用含有环丙沙星残留的食品有关。 “耐药宝宝”的出现。 新生儿耐药现象可能与准妈妈在孕期、孕前滥用抗生素有关,也可能和她们长期食用有抗食品有密切关系。

37 威胁健康 不会产生急性发病症状,但如果长期食用就会导致慢性中毒、过敏反应等。
药物中的某些化学物质还可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对人类造成潜在危害。当人们长期食用含抗生素残留的动物产品后,这些残留抗生素会在人体内蓄积,最终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38 威胁健康 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大量残留在人体内,儿童会出现耳聋,成人则会影响肾脏;
四环素滥用会对成人造成肝脏损害,对儿童影响牙齿和骨骼发育; 氯霉素的滥用极易损害人类骨髓的造血功能,并由此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等等。

39 危害环境 动物食入的抗生素随粪、尿排出,或生产抗生素的废水流入环境中,都使抗生素在环境中的残留逐年增多。抗生素残留在土壤中,被植物吸收,再通过食物链的级级传送,变成遗留在我们身体里的毒素。对动植物以及土壤环境都有着极大的危害。 在自然界,抗生素耐药基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土壤、食物、饮水、粪便等在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之间相互传递。

40 危害环境 存在污染环境的风险,绝大多数药物排入环境会对土壤微生物、水生生物及昆虫造成影响。
每当新型抗生素投入临床使用不久,细菌即可对它产生耐药性,而且往往存在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现象,具有潜在的环境和健康风险,对今后的影响难以预测。

41 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警钟 世界卫生组织将“控制抗菌素耐药性”作为2011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
抗菌素耐药性这个影响人类健康的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在多个国家发现的“超级细菌”更说明这一问题已日趋严重。

42 结论 药物耐受的问题涉及到多种感染性微生物和全球居民。它导致了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升高,并导致治疗花费的增加。
现状的控制和改观需要药物的研发和使用等各个层面的协商和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参与者

43 思考题 1。 抗菌素有几大类, 它的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是什么? 2.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有哪些?

44 Thank You “今天不采取行动, 明天就无药可用”


Download ppt "Antibiotics and Health 抗生素和健康"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