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急诊的抢救护理配合 急诊科 陈玲.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急诊的抢救护理配合 急诊科 陈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急诊的抢救护理配合 急诊科 陈玲

2 急诊科是医院中急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急诊科设有内、外、五官、儿、发热门诊等。因此,急诊科的工作可以说是医院总体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了 医院的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

3 急诊室工作特点: 急:就诊病人病情变化快,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一切工作都突出一个“急”字,分秒必争,迅速处理。
忙:病人病情变化快,就诊人数多,尤其在发生意外灾害时,要承担大批伤员抢救工作,所以急诊工作十分繁忙,要做到紧张有序。 多学科性:就诊病人病种复杂,常常需要多专科人员协作会诊了,因而,要有高效能的指挥组织和协作制度,另外,多数病人是初次急诊就诊,常常有传染病人,易造成交叉感染。因此,要特别注意无菌操作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4 急诊工作范围 1. 非抢救性工作:指只需要进行一般处理的病人,如高热、上感、胃肠炎,不致命的外伤等,工作包括分接诊、治疗、留观、清创缝合、院前抢救。 2. 抢救工作:抢救工作是急诊室的重点工作,是最能反映医疗水平的关键部分。抢救中护士所负担部分十分重要,其技术水平的高低,组织配合的好坏,可直接影响抢救的成败,我们可将抢救中护士的配合分成三部分:呼吸配合、循环系统配合、抢救现场实际记录。

5 1.1 分诊:又称预诊,负责接待来诊病人,通过询问病人,简单体查让病人分科就诊, 负责这项工作的护士,应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有较强的判断能力,才能使来诊病人得到尽快的诊治处理,使危重病人及时被发现,及时抢救。因此要求这个岗位的护士必需要认真负责,服务态度热情、周到预检分诊迅速、准确、及时,不得擅离接诊室。 1.2 治疗:负责就诊后病人的治疗,如各种注射,抽血、导尿等工作,要求治疗无差错,并负责治疗物品准备齐全,供应室物品确保不过期。

6 1.3 留观:负责留观病人的治疗、护理、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等。
1.4 清创:协助医生做清创缝合的术前准备及做好清创物品的准备,包括小手术包的清洁、包装、消毒及清创室内的器械、敷料及药等确保无菌消毒,不得过期,常备不得空缺。 1.5 院前抢救:负责出诊救治工作,检查出诊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并参与一切抢救工作。

7 2.1 呼吸配合:气管插管,使用人工呼吸机的护理,吸氧、吸痰、人工呼吸气囊的使用,洗胃、神志、瞳孔、血压的监测,气管切开配合等。
2.2 循环配合:抽血、配血、输液、输血、心电监护、心电图、执行各种医嘱,应用各种药物、导尿等。 2.3 抢救记录:认真填写好抢救记录单,详细记录病人来诊时间,病人的神志、血压、脉搏等,抢救开始时间及抢救措施,用药途径和根据医嘱签名好执行医嘱的时间,并负责对外联系,如电话通知其家属或单位,无名氏要登记送来人的姓名及电话号码。

8 急诊护士的要求标准

9 1.有较强的急救护理意识 急救护理工作的特点是挽救生命,要求护士必须具备高度的抢救意识,即对所从事的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对患者的同情心,掌握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迅速应变能力。因此,护士应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自觉地钻研业务,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逐渐养成对急救工作的特殊敏感性,提高急救护理意识。

10 2.快捷的反应速度 临床急诊,无论是病情和患者及其家属等有关人员的情绪,突出表现在一个急字,这要求急救护士必须作出迅速反应,护士稳定的心理素质有利于提高反应速度,急救工作充满风险和不稳定性,护士必须在平时训练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把紧张的抢救变成熟练有序的工作。

11 3.有效的反应质量 护士对急危重症患者作出的快速反应,必须是有效的、高质量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对危重患者的救治效果。

12 4.良好的服务态度 突发疾病或意外伤亡造成患者和其家属的痛苦的焦虑,护士应尽量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对其和蔼,耐心解答和处理,避免出现“负面”反应。

13 5.良好的素质 良好的素质不是天生就有的,必须经过不断地学习、训练、提高。急救护理人员需要训练有素,技术娴熟,态度和蔼,同事间富有互相协助的精神,遇事齐心协力,营造一种有高尚医德、浓厚集体意识和崇高群体目标加精湛技术的协作氛围,把护士培养成技术过硬,心理稳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较强的敬业精神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才能使得抢救质量得到保证。

14 抢救配合(以CPCR为例)

15 1名护士配合CPCR的程序 置患者于复苏体位 通畅气道(清除口咽部异物) 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 气管插管、气管内给药、接人工呼吸机
通畅气道(清除口咽部异物) 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 气管插管、气管内给药、接人工呼吸机 (医生到达现场后,由医生做胸外按压) 开放静脉通路 电击除颤、心电监护 头部降温 监测生命体征

16 两名护士配合CPCR的程序 护士(甲)通畅气道(口咽部吸引) 气管插管,接人工呼吸机 头部降温 多脏器功能支持 (护士)乙胸外心脏按压
开放静脉通路(医生到达后, 由医生做胸外心脏按压) 电击除颤,心电监护 监测生命体征,负责各种记录

17 三名护士配合CPCR的程序 护士(甲) 护士(乙) 护士(丙) 通畅气道 胸外心脏按压 开放静脉通路
护士(甲) 护士(乙) 护士(丙) 通畅气道 胸外心脏按压 开放静脉通路 气管插管,接人工呼吸机 机动 电击除颤,心电监护 (巡回、维持秩序等) 头部降温 监测生命体征,负责各种记录 多脏器功能支持

18 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19 严重多发伤的特点是伤情重、变化快,稍一延误即可造成伤员的死亡。因此,在急诊科进行的抢救工作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思者生命的关键,而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抢救工作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20 急救措施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严重多发伤患者多伴有呼吸道梗阻以致窒息,应迅速清除呼吸道异物,取出假牙、血块,及时吸净呼吸道分泌物,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4—6L/min。     2 、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 加快补充有效血容量是抢救严重多发伤休克的重要措施。给予建立双静脉通道,选肘静脉或颈内静脉,采用18—22号静脉留置针,以保证大量输液、输血通畅。在前30 min内输平衡液1500 m1,然后输入胶体,其晶体与胶体之比为3:1。根据患者的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调节液体滴速

21 3 及时控制出血 严重多发伤的开放性伤,出血快、失血多,在短时间内可造成患者血容量锐减而导致休克死亡。因此,我们对开放性骨折、活动性出血患者,给予夹板固定和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止血。伤口出血呈喷射样涌出立即给予伤口止血,找到动、静脉活动性出血点,行结扎并用无菌敷料包扎止血,很快达到止血的目的。同时,快速补充血容量,直接送人手术室手术。

22 4 、及时监测 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根据中心静脉压掌握补液量及滴数。根据少氧饱和度了解缺氧情况,随时调整吸氧浓度。留置导尿,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
 5 、做好术前准备 护土应及时做好配血、皮试、备皮、导尿、置胃管等术前准备。

23 护理体会     1 、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我们根据创伤患者多、抢救任务重的特点,制定了ABC制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图。即在抢救中 A 护士负责呼吸道管理,B护士负责循环系统、生命体征监测的管理,C护士负责对外联系,做术前准备,补充物品药品。通过规范化、程序化的抢救合理分工制度,确保抢救工作急而有序,行之有效,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24 2 、熟练的业务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护士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基础。在抢救中,护士及时配合医生解除呼吸梗阻确保了呼吸道通畅。对病情做到严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提高医疗工作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25 3 、重视心理护理 严重多发伤患者伤情重、变化快,随时都可能发生生命危险,对抢救工作沉着冷静、有条不紊、迅速准确,运用非语言交流手段。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熟练技术、稳重姿态,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信任和安全感。及时提供抢救信息,力求减轻家属心理负担,取得理解与支持,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Download ppt "急诊的抢救护理配合 急诊科 陈玲."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