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 与核心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大连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 常俊跃 1

2 一、问题探讨的背景 专业快速发展,开始面临危机 影响英语专业发展的文件: 1990年前:……
2000年颁布:《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大纲》) …… 2012年颁布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2012英专业规范》)

3 二、对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 多方面积极变化 ! 《2000大纲》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012英专规范》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 ! 多方面积极变化

4 2门核心课程(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厚实的”文学知识培养目标?
《2012英专规范》培养目标存在的疑惑: (1)人文素养的培养 60个外语专业,只有英、俄、西、阿4个专业将人文素养置于首位,其他专业语言技能放在首位。 英语专业:人文素养>语言技能?二者的关系? (2)英语专业知识的教学 “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 靠什么核心课程保证?需多少核心课程保证? e.g. 2门核心课程(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厚实的”文学知识培养目标?

5 (3)相关专业知识教学 没有一门相关专业核心课程,如何达到相关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4)学生工作能力培养 没有规定核心课程,如何保证学生能熟悉并从事外事、经贸、文化、科技、军事部门的各种工作?“、”=“或/和”?如何保证学生从事外事、管理、研究等工作?

6 三、对英语专业培养要求的认识 《2012英专规范》培养要求:
“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兼学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法律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接受系统、科学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 “掌握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与海内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另有英语专业毕业生应该获得的5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7 存在的问题: (1)培养要求与培养目标脱节的现象 培养目标有“相关专业知识” ——培养要求,无明确要求
培养目标无“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培养要求却明确提出 (2)知识、能力的界定不够明确 培养要求中明确提出了5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道德品质”、“法制观念”、“诚信意识”、“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现代意识”、“跨文化交际意识”、“求实创新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素质”= 知识?=能力?

8 四、对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认识 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 较高的 人文素 养 熟练的 英语语 言技能 厚实的英语 语言文学专 业知识
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 较高的 人文素 养 熟练的 英语语 言技能 厚实的英语 语言文学专 业知识 其他相 关专业 知识 从事外事、教育、 经贸、文化、科 技、军事工作 从事外事、 翻译、教育、 管理、研究 基础英语 高级英语 语音 听力 口语 阅读 写作 语法 口译 笔译 语言学导论 英语语音学 英语词汇学 英语文体学 报刊选读 英国文学选读 美国文学选读 学术论文写作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英语教学法 翻译理论与实践 培养目标 课程类型 核心课程 较高的人文素养 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 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 其他相关专业知识 从事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工作 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 专业技能核心课程 基础英语 高级英语 语音 听力 口语 阅读 写作 语法 口译 笔译 专业知识核心课程 语言学导论 英语语音学 英语词汇学 英语文体学 报刊选读 英国文学选读 美国文学选读 学术论文写作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英语教学法 翻译理论与实践

9 熟悉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培养要求 核心课程 语言学基础知识 英语文学基础知识 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 科研能力 与海外人士口头与书面交流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熟悉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较强的法制观念 较强的诚信意识 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意识素养 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求实创新的精神 专业学科意识 思辨能力 健康的体魄 健全的心理素质 基础英语 高级英语 语音 听力 口语 阅读 写作 语法 口译 笔译 语言学导论 英语语音学 英语词汇学 英语文体学 报刊选读 英国文学选读 美国文学选读 学术论文写作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英语教学法 翻译理论与实践

10 存在的问题: (1)核心课程似不能显性支撑诸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2)两类核心课程的分类及所占学时比例存在缺陷 规定2类课程:专业技能课和专业知识课 两类课程的人为分割,是否具有科学性?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在一门课程融合? 规定2类课程比例:40% :35% 硬性规定两类课程比例——极大地限制专业课程的开设,影响英语专业课程的专业化、专业课程的国际化、英语专业教育的国际化

11 (3)规定的技能课程存在局限 听说课: 分别开设听力、口语的依据?——Whole Language?CBI?CLT?TBLT?PJB? 听力训练和口语训练可否融合——听说? 丰富的视、听资源——视听说课? “专业知识 + 听说训练”课程? 阅读课: 独立的阅读课——能否有效提高阅读能力? 无阅读课,设英诗、英散文、西洋戏剧、文学名著、社会学等课程——读写能力?(西南联大英语专业) “专业知识 + 阅读训练”课程?

12 写作、翻译课: 可否不硬性规定“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而规定课程类别,允许各校开设特色的关注写作、口译、笔译技能的课程? 英语综合课: 英语综合课 = 基础英语 + 高级英语? 中级英语? “综合语言训练 + 专业知识”课程? 开设有困难的专业知识课程: 还规定为核心课程? 能否允许各校根据自己学生和师资特点开设语言学和文学课程? 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语言学概论、学术论文写作掌握的“研究方法”,获得“科学研究能力”,从事“研究”工作?

13 (4)英语专业教学内容及核心课程的规定缺乏灵活性
香港和台湾高校英语专业: 只开文学课 只开语言学课 只开设文化类课程 语言、文学、文化课程的不同组合 大陆近994所高校: 地域差异 教学资源差异 为什么只允许一种课程组合? 课程无特色,如何突显本校人才培养特色?

14 五、我校英语专业 教学目标的调整 “培养具有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较宽人文社会知识面、开阔的国际视野、较高人文素养、熟悉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能在涉外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汉语从事涉外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 什么课程与之匹配?

15 六、我院改革前、后的课程体系 基础阶段  泛读 语法 基础英语 传统课程结构 内容·语言融合的课程结构 CBI内容依托课程模块课程
语言技能课程模块课程 基础英语x4 英语听力x4 英语口语x4 英语阅读x4 英语写作x2 英语语音x1 英语语法x1 内容·语言融合的课程结构 模块 模块课程 CBI内容依托课程模块课程 美国历史文化x1 美国自然人文地理x1 美国社会文化x1 英国历史文化x1 英国自然人文地理x1 英国社会文化x1 澳新加社会文化x1 欧洲文化x1 跨文化交际x1 中国文化x1 圣经与文化x1 希腊罗马神话x1 T-CBI语言技能课程模块课程 综合英语4x4:①美国文学作品 ②英国文学 作品 ③世界英语文学 ④综合语言技能(1) 听力x4:①美国社会文化经典电影、 ②英国社会文化经典电影 ③世界文化经典电影 ④环球时讯 口语x4:①功能英语交际 ②情景英语交际 ③英语演讲 ④英语辩论 英语写作x2 英语语音x1 基础阶段 泛读 语法 基础英语

16 高年级阶段    传统课程结构 模块 模块课程及学期 内容依托课程模块课程 英国文学(史) x 2 美国文学 (史)x 2
语言技能课程模块课程 高级英语 x 2 x 2 写作 x 2 笔译 x 2 口译 x 3 学术论文写作 x 1 选修课模块 …… 内容·语言融合的课程结构 模块 模块课程及学期 CBI 课程模块课程 英语短篇小说 x 1 英语长篇小说 x 1 英语散文 x 1 英语戏剧 x 1 英语诗歌 x 1 英语词汇学 x 1 英语语言学 x 1 语言与社会 x 1 语言与文化 x 1 语言与语用 x 1 T-CBI 语言技能课程模块课程 主题英语视听说 x 1 连续传译 x 1 同声传译 x 1 专题口译 x 1 英汉笔译 x 1 汉英笔译 x 1 学术论文写作 x 1 选修课模块 …… 高年级阶段

17 课程改革的思路 1) 依托英语学科的内容,构建英语专业内容与语言融合的课程体系,实现英语专业知识培养目标。
单一的语言技能课程内容课程与语言课程的融合 2) 语言内容融合教学,同步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实现语言技能、交际技能和专业知识综合培养目标。 同时关注内容和语言,把内容教学和语言教学有机结合 3) 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语言技能和综合素质。 问题驱动、输出驱动、启发式、任务式、讨论式、结对子、小组活动等活动与学科内容教学有机结合提高语言技能,激发兴趣,培养主性和创造性,提升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

18 七、改革后的核心课程体系改革与专业培养目标
(1)更好地实现了语言技能培养目标 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得到了较快的提升 (2)更好地实现了专业知识培养目标 学生的人文知识迅速扩充,专业知识结构更加完整。 两方面:效果显著,趋势明显。

19 英语专业四级口试通过率对比 学校 全国参加考试院校 英语学院 通过率 54.9% 80.14%
2009年(2007级):专四统考通过率98.32%,历史最好成绩。 超全国英语院系39.7个百分点 超全国专业外语院校18.37个百分点 2010年(2008级):专四统考超对照班,超全国34.67个百分点, 超专业外语院校14.59个百分点。 2011年(2009级):专四统考超对照班,超全国35.23个百分点, 超专业外语院校14.33个百分点。 2011年(2007级):通过率超全国英语院系48.4个百分点, 超过专业外语院校21.7个百分点。 2012年(2008级):通过率超过全国院校44.22个百分点, 超过专业外语院校21.49个百分点。 英语专业四级口试通过率对比 学校 全国参加考试院校 英语学院 通过率 54.9% 80.14%

20 2012年大外英语学院英语专业八级成绩统计 学校 全国 各高校 外语院校 大外 一、二本实验班 一本实验班班 一本对照班班 通过率
41.49% 64.22% 74.38% 85.71% 69.64% 班级 人数 优秀人数&百分比 良好人数 &百分比 合格人数 不合格人数 通过率 一本实验组 56 1 1.67% 21 37.5% 26 46.4% 8 14.3% 85.71% 一本对照组 168 43 25.60% 74 44.05% 51 30.36% 69.64%

21 专门测试:一年半后9门内容依托课程测试

22 (3)更好地达到了学术表达能力培养目标 2008级实验班和对照班高年级前测成绩 (2010年9月抽样测试) 项目 班别 受试人数 平均分
标准差 标准误差 二者差异 T值 P值 内容 实验班 112 2.6161 .10420 -.837 .404 对照班 30 2.8000 .92476 .16884 术语 .6518 .56088 .05300 -.409 .684 .6833 .30747 .05614 组织 3.1027 .90578 .08559 -6.592 .000 4.0333 .61495 .11227 语言 3.5268 .80494 .07606 -4.694 4.2667 .59789 .10916 总分 9.8973 .24953 -5.047 .27822 (2010年9月抽样测试)

23 2008级实验班和对照班高年级后测成绩 (2011年7月抽样测试)
项目 班别 受试人数 平均分 标准差 标准误差 二者差异 T值 P值 内容 实验班 112 4.5625 .85193 .08050 9.790 .000 对照班 30 2.8000 .96132 .17551 术语 1.8571 .33844 .03198 .92381 12.504 .9333 .43018 .07854 组织 3.9554 .56375 .05327 -.378 .706 4.0000 .61588 .11244 语言 4.0848 .59612 .05633 -.533 .595 4.1500 .58942 .10761 总分 .16612 7.181 .30951 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学术性增加。

24 2008级ICL班和SBI班批判性思辨能力测试成绩
(4)更好地实现了思辨能力的培养目标 2008级ICL班和SBI班批判性思辨能力测试成绩 组别 受试人数 平均分 标准差 均值差 t p ICL实验组 32 1.485 0.141 SBI对照组 56 分值区间 ICL教学实验组受试人数 32人 技能本位教学对照组受试人数 56人 各区间得分人数 所占百分比 S<60 14 43.75% 35 62.50% 60≤S<70 15 46.88% 17 30.36% 70≤S<80 3 9.38% 4 7.14% 80≤S<90 0.00% S≥90

25 (5)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1世纪杯英语演讲大赛 模拟联合国 全国英语演讲大赛 全过英语辩论大赛 北外特招
“外研社杯” 英语演讲大赛冠军 模拟联合国 北外特招

26 八、核心课程体系改革的其他影响 ①教师认可、支持、加入内容依托教学 ②领导支持内容依托教学推广 内容依托课程在英语学院和相关院系的推广
倡导其他专业引入CBI理念,开发课程及教材。

27 ③ 依托课程改革研究推出培养方案2013? 98.60% 96.88% 基础阶段 模块 模块课程 内容依托课程模块课程
美国历史文化x 1 美国自然人文地理x 1 美国社会文化x 1 英国历史文化x 1 英国自然人文地理x 1 英国社会文化x 1 澳新加社会文化x 1 欧洲文化x 1 跨文化交际x 1 中国文化x 1 希腊罗马神话x 1 语言技能课程模块课程 综合英语x 4:①美国文学 ②英国文学 ③世界英语文学 ④英语综合技能 听力x 4:①美国社会文化经典电影 ②英国社会文化经典电影 ③世界文化经典电影 ④英语媒体文化 口语x 4:①功能英语交际 ②情景英语交际③英语演讲 ④英语辩论 英语写作x 2 英语语音x 1 高年级阶段 模块 模块课程及学期 CBI 课程模块课程 英语短篇小说 x 1 英语长篇小说 x 1 英语散文 x 1 英语戏剧 x 1 英语诗歌 x 1 英语词汇学 x 1 英语语言学 x 1 语言与社会 语言与文化 x 1 语言与语用 x 1 T-CBI 语言技能课程模块课程 主题英语视听说 x 1 连续传译 x 1 同声传译 x 1 专题口译 x 1 英汉笔译 x 1 汉英笔译 x 1 高级英语写作 学术论文写作 x 1 听说口译综合x 1 读写笔译综合x 1 选修课模块 …… 98.60% 96.88%

28 丰富了我国的英语教材,惠及国内英语教育
内容系统,信息丰富,训练综合,新颖活泼。北大出版社12套;华中科技大出版社4套。试用教材20多套。

29 增加了教师的教学成就感 压力,但是—— 语言、文学教师找到用武之地 语言文学教师历史、社会文化小行家 开发教材 新、老泛读教师的感受
教学科研活跃

30 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 撰写数十篇研究论文; 国际、国内、地区会议交流 发表35篇(国际、核心、CSSCI等) 获奖7篇
撰写数十篇研究论文; 国际、国内、地区会议交流 发表35篇(国际、核心、CSSCI等) 获奖7篇 内容依托教学问题研究 与专业结合研究 可行性研究 教学研究的启示2 教学方法的启示1 高校英语教育问题

31 增加了教师的科研成就感 2009年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009、1012年辽宁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8、2012大连外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3个东北区一等奖; 1个东北区二等奖; 1个东北区三等奖; 1个校级二等奖;

32 2010年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项目结题“优秀” 2010年国家哲学社科项目“免鉴定” 结题

33 提高了教师对教学问题的敏感,开拓了研究空间
内容依托教学师资的培养 对学生情感的影响分析 学习策略及策略的培训 合作学习的作用及其组织 内容教学研究 语言知识教学研究 …… 国家哲学社科项目2项 省社科2项 省科研、教改项目12; 校级教改、科研、共建项目20+ 实验课程的改进 课程体系的完善 内容课的语音、语法教学 内容课的听、说、读、 写 语言技能培养 思辨能力培养 教材建设 真实课堂分析 课堂任务的设计 教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策略研究 教学评价

34 广泛的共鸣与共识 2012年11月武汉CBI研讨讨 2008南京研讨 2008上海研讨 2011年大连CBI国际研讨 2008东北研讨
2009英语院系主任论坛 2012年东北区年会 2010国际教学法研讨会 2009英语教学研究会

35 衷心希望在教指委的领导下制定出现实、可行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核心课程体系。
衷心希望推出具有广泛指导意义英语专业质量国家标准! 谢谢大家,请批评指正!


Download ppt "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