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二章 工业革命时期的 新闻传播事业 第二节 廉价报纸的兴起
2
一、美国的廉价报纸 纽约《太阳报》 纽约《先驱报》 纽约《论坛报》 《纽约时报》 二、法国的廉价报纸 《新闻报》、《世纪报》 三、英国的廉价报纸 《每日电讯报》
3
人人都看的报纸——廉价“便士报” 工业革命后期,以美国为先,各国先后出现了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报刊,因售价较低,通常称为廉价报纸,又因读者均为平民大众,也称为“大众化报纸”。
4
廉价报刊出现的历史条件: 1、各地联系密切,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提高了城乡民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2、教育普及,扩大读者群。
3、无产阶级也在为自身的民主权利而斗争,使得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 4、高速轮转印刷机的产生,降低印刷成本,报纸印刷的更快更多。 廉价报刊出现的历史条件:
5
廉价报刊的特点 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 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多的广告
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软新闻 发行量大,读者不限定于特定阶层,而是面向社会大众 廉价报纸的出现使商业报纸更加兴盛,逐步成为资产阶级报业的主体,并为其向现代报业演变奠定了基础。
6
廉价报刊的出现,使报纸完成了两个转变: 由“观点纸”向“新闻纸”的转变 由政党经费运营向市场化运营和企业经营转变 只有到了这个时期,报纸才成了“以报道新闻、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为宗旨的信息产业,才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
7
主要国家的廉价报刊 一、美国的廉价报刊 兴起的背景:
1、18世纪末,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美国开始由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过渡,印刷技术改善提高 2、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浪潮带来社会中下层文化程度的提高,参政意识不断加强 在这一背景下,美国的报纸开始向社会中下层扩展。三四十年代在东北部工商业发达的大城市首先出现了一批廉价报刊
8
美国早期著名的廉价报刊 纽约《太阳报》( NY Sun) 纽约《先驱报》(NY Herald) 纽约《论坛报)(NY Tribune)
《纽约时报》(NY Times)
9
纽约《太阳报》 创办者:本杰明·戴(Benjamin H. Day) 1833年9月创办,美国第一张成功的廉价报刊
报道内容:主要是本地新闻及暴力新闻,取材大多是无足轻重的琐事,但读来却饶有趣味
11
成功之道 1、明确的办报方针 本杰明·戴:“本报的目的是办一份人人都能买得起的报纸,为公众报道当天的新闻,同时提供有利的广告媒介。”
坚持低价发行,大量刊登广告,为报纸的大量发行提供物质保证
12
2、以“人情味新闻”取胜 一改过去单调沉闷的办报风格,以变化多端的地方新闻、社会新闻及富有人情味的故事吸引读者。 采取哗众取宠的做法,以低级、庸俗、耸人听闻的消息吊读者的胃口,甚至不惜弄虚作假,肆意编造
13
3、销售得法 主要依靠报童在街头销售 鼓励推销,给报童相当大的回扣,100份报纸批发价只收67美分
14
影响 凭借上述做法,《太阳报》获得了明显的成功,发行量不断上升,广告量急剧增加
美国报刊史学家曾以“太阳升起了”作为《美国新闻事业史》一书中“廉价报刊兴起”一章的标题 1835年8月21日连续编发了七天关于“月球人”的虚假报道,“月球骗局”成为美国新闻史上一个精心策划的虚假报道典型
15
“月球骗局” 8月25日,新开张不久的纽约《太阳报》以大字标题刊出了一名记者捏造的消息:“约翰·赫歇尔爵士最近在好望角取得了重大天文发现”,声称英国著名天文学家赫歇尔利用一架新型望远镜,把月球景物看得异常清楚。
16
从8月27日起,《太阳报》对赫歇耳的月亮新发现进行了四天的连载,其中8月28日这天刊载的内容将整个事件推向高潮:赫歇耳在月亮上看到了有智慧的生命。文章对这些月球智慧生物的外貌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其中特别提到,它们最令人惊讶的地方是“长着像蝙蝠一样的翅膀”,而且在水中的时候,它们很敏捷地把翅膀全部打开,出水的时候,它们会像鸭子一样抖落水滴,然后很快收拢闭合。
17
这些惊人的新发现包括:“从太阳系的每一颗行星上都获得了非凡的发现;给出了一种全新的彗星解释理论;发现了其它太阳系行星;解决修正了数理天文学上几乎每一个重要难题”。
最令人震惊的成果,莫过于赫歇耳“用望远镜把月亮上的物体拉近到类似我们看一百码之外的物体那么近,确切无疑地解决了地球这颗卫星是否适宜居住的问题”。
18
在他笔下,赫歇尔的望远镜可以清楚地看到月球表面的各种物体,这些物体包括:鲜花、树木、湖泊、怪兽。
公众的胃口被吊了起来,而报纸的销量以火箭速度上升。 当这些新闻在欧洲传播时,巴黎科学院甚至还为此召开了一次讨论会。 谎言很快就被戳穿了。 9月16日,《太阳报》公开承认了他们虚构这些消息的错误。可是,这场荒唐可笑的风波延续了数月之久才最终平息下来。
19
后期发展 1837年,本杰明将报纸转手他人 1868年著名报人查尔斯·达纳接办,史该报再度辉煌 1920年停办,晚刊于1950年并入他报
20
纽约《先驱报》 1835年5月创办 创办人詹姆斯·戈登·贝内特 1860年后发行量超过《太阳报》,成为美国发行量第一的报纸
21
以新闻报道为主体的原则 贝内特在发刊词中说:“我们将致力于记录事实,记录公共的和主要的事件与问题。我们不说废话,不带偏见,公正地、独立地、无畏地和善意地进行报道,并适当的加以评论。” 对一切政客及议员展开攻击,声称他们是欺诈者:“本报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读者为谁,因此勿需向特定的对象屈膝。”
22
内容主要是犯罪新闻、金融新闻、体育新闻,报道面广,速度快,文字通俗,议论辛辣
警署新闻聚焦于离奇案件的审理过程,常引起社会轰动 华尔街新闻栏提供金融市场、货币交易及证券行情信息,引起纽约商界重视 社交新闻对上层社会的社交活动进行报道,引起广泛的关注与兴趣 地方新闻加强全国新闻和国际新闻的报道力度
23
《先驱报》大量报道庸俗无聊的社会新闻,肆意侮辱宗教人士。还提出了“人道主义”、“改良社会”的口号,大肆攻击政客、议员,以造成耸动性效果。这些措施推动了报纸的发行,但同时也引起了上流社会的不满,并遭到了报界同行的嫉妒。 1840年,纽约市掀起了一场旨在抵制《纽约先驱报》的“道德战争”。
24
后期发展 1872年,小贝内特继任 1918年,小贝内特病逝,1920年转卖他人 1924年,与《论坛报》合并为《纽约先驱论坛报》
25
纽约《论坛报》 1841年创办,便士报的最高典范,标志着美国大众化报刊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创办人:霍勒斯·格里利——美国新闻史上最伟大的主编之一,我国共产主义先驱者李大钊曾专门撰文介绍他,并给以很高的评价
26
霍勒斯·格里利的办报思想 “我创办报纸的指导思想是一方面不当政党的奴仆,另一方面也不伪装中立。记者对于他信奉的政党可以公开地、真诚地宣扬它的原则和评论它的措施,但是对于特定问题应该坦率地表示不同意见。” “《论坛报》是一个政治、文学和综合新闻的新晨报。它将努力维护人民的利益和促进他们道德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权益。它将摒弃许多著名便士报上的不道德、下流的警察局新闻、广告和一些其他材料。我们将竭尽心力把报纸办成赢得善良的、有教养的人们嘉许的、受欢迎的家庭常客。
27
格里利的办报方法 1 确立报纸理性原则,摒弃煽情主义,哗众取宠的做法,社会新闻和警事报道主要在说明经过而非一味追求刺激
为此它曾获得“伟大道德机关报”的雅号
28
2 重视言论,大量刊登鼓吹社会改革的文章,言论紧密结合下层群众关心的问题,直接作用于社会改革。
如:宣传空想社会主义、提倡开发西部、反对奴隶制度、主张男女同工同酬、保障工会权利和工人福利、要求严惩贪官污吏、提倡禁烟禁酒、保护关税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开发西部,反对奴隶制 《论坛报》的销量虽始终落后于《太阳报》、《先驱报》、但它在舆论界的影响却远远超过这两家报纸
29
3 注意广招各方人才 《纽约时报》创始人雷蒙德,《太阳报》主编达纳都曾在该报工作过,马克思曾任该报驻英国的通讯记者,他撰写过500多篇有关欧洲问题的述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该报的声誉
30
著名的“达氏新闻定义” 人咬狗才是新闻 “狗咬人不是新闻,因为这种事太常见了。但是人咬狗就是新闻了。”——这句话曾被误认为是时任《纽约太阳报》的总编查尔斯·达纳所说,被称作“达纳定义”,也称作“达氏新闻定义”,但其真正主人则是当时与达纳同时就职于《纽约太阳报》的采编主任约翰·博加特。
31
霍勒斯·格里利的幽默 一次在火车上,霍勒斯·格里利看见邻座在读一份《太阳报》,便与他攀谈起来,并建议他买《纽约论坛报》来读。不料那位家伙说:“我也买《论坛报》,不过我买它是用来擦屁股。”格里利说:“噢,只要你坚持这样做,那么用不了多久,你的屁股会比脑袋更聪明。”
32
先驱报和论坛报的今天 1924年与《论坛报》合并为《纽约先驱论坛报》 1966年停办
33
《纽约时报》——“社会档案记录报” 1851年9月18日由亨利·雷蒙德(Henry Raymond)和他的两位同仁在纽约创刊
初名《纽约每日时报》,1857年改名《纽约时报》 南北战争时期成为美国杰出的日报,对战争的报道十分出色 特点:道德精神、保守主义、新闻公正、资料丰富
34
雷蒙德认为《太阳报》和《先驱报》耸人听闻、道德沦丧,《论坛报》政治倾向偏激,易于感情冲动。
他主张报纸应“刊登应该刊登的消息”,力求办一份新闻翔实、言论平和的廉价报纸。 他认为廉价报纸必须超党派且独立,具有更高尚的职能。但在实际办报活动中,他是一个活跃的政界人物,《纽约时报》仍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35
创办人:雷蒙 纽约时报报道林肯遇刺1865。4。15
36
纽约时报的版面与广告
37
《纽约时报》的丑闻 2003年《纽约时报》承认它的一个记者杰森·布莱尔多年在其新闻报道中做假。《纽约时报》的名誉为此大降。布莱尔被立刻解雇。其他一些重要的人物如社论栏的头也被迫辞职 2004年5月26日《纽约时报》再次承认在它的新闻报道中发生了错误。它承认在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爆发前错误地促进了公众对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信任 2005年7月6日,《纽约时报》记者茱蒂丝·米勒因拒绝透露消息来源遭法院判刑入狱
38
网络时代的冲击 “我们最终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停止《纽约时报》的印刷,日期待定。”
2010年9月8日,《纽约时报》主席和发行人苏兹伯格在伦敦的这番表述,对于许多美国人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每天早晨在上班前,从地铁站花2美元买一份《纽约时报》已经成为许多美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传闻称,该报将在2015年停止印刷。
39
2005年9月,《纽约时报》启动了一项名为Times Select的订阅服务,在网上对许多以往免费的专栏进行收费。Times Select的价格为一个月7.95美元,或者一年49.95美元,对于报纸订阅家庭以及大学的学生和教授则是免费。 为了绕开这一费用,网络作者们经常重新转贴Times Select的内容。 2007年9月17日,《纽约时报》宣布停止对部分网站内容的收费,证实了许多媒体业内人士的观点——从读者那里收取的费用,无法超越从免费网站上得到的额外广告收入。此后,在对读者几乎开放整个网站内容的同时,《纽约时报》向读者免费提供了从1987年至今的所有《纽约时报》内容。
40
《纽约时报》的网络化步伐并未因此停息。《纽约时报》将和Google合作推出类似咪表的付费阅读方式——“初次点击免费”(First Click Free)。
苏兹伯格说这种方式“益处在于让那些从搜索引擎找到我们的数百万读者仍然可以看到我们的内容”。他强调说:“我们想要确保NYTimes.com(《纽约时报》网站)持续作为开放的网络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41
报网互动是报业数字化的必经之路 报网互动,就是报纸和网络联动,一般指媒介运营层面报纸和网站在内容、广告、发行等多方面的合作与互动,充分共享资源。 从理论上来说,报网互动是采编层面的信息共享,即从向受众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和满足受众新的信息获取方式出发,在内容生产上报纸和网站互为上下游,并互为影响力。
42
具体到操作层面,一是打破“先报后网”现有模式的束缚,进行报网之间采编流程优化,形成新闻信息源共享、采编队伍联动机制。
二是建立报网双方管理层互动机制,及时了解网络舆情,主动设置议题并形成报与网之间议程动态和立体式配合。 三是建立网络新闻数据库,为报纸读者和网民信息检索及延伸阅读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43
《纽约时报》相关文章 《钓鱼岛比民生更重要吗》 《西安被砸穿颅骨日系车主恢复缓慢情绪受创》
44
主要国家的廉价报刊 二、法国的廉价报刊 兴起的背景:
1、七月王朝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其间两次颁布法令,改变对出版物的管制,这为廉价报刊的兴起提供了政治前提。 2、法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都市化进程的加快、教育的普及、印刷术的进步、铁路交通的发达、电报传递新闻等,为廉价报刊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
45
法国廉价报刊的特点 由于受政党报纸的长期影响,与其他国家相比,法国的廉价报纸具有较鲜明的政治色彩。此外,法国的廉价报纸还具有以下特点:
政治上,标榜超党派和独立性 经济上,不依靠政党津贴 编辑内容上,扩大新闻报道面,刊登文化、教育、小说、知识性文章,社会新闻及法院新闻 经营管理上,尽力招揽广告,用广告收入补贴报纸降价造成的损失
46
法国早期著名的廉价报刊 《新闻报》(La Presse) 《世纪报》(Le Siecle)
47
《新闻报》 创办于1836年7月1日 由亲政府议员埃米尔·德·吉拉丹创办 订费低廉,仅为当时报纸年定价的一半。一经面世便受到读者欢迎
48
《新闻报》的特点 减少政治新闻与言论的篇幅,大量刊登社会新闻和犯罪新闻
为增强报道的生活色彩,大量刊登有关公共卫生、健康、生育、食品、服装、家庭等方面的文章 大量刊登文学作品,并拥有自己的知名作家队伍,如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 重视广告经营,在法国首创靠增加广告收入降低报价的先河
49
吉拉丹是著名的报业改革家,他使中下层人民通过廉价报刊获得信息、提高文化、增长知识、受到教育。
他还通过增加广告收入来保证报纸不会因价格低而引起利润下降。在他的带动下,法国报业开始主动地、大规模地经营广告。
50
《世纪报》 创办于1836年7月1日 杜塔克创办 杜塔克曾与吉拉丹合作办刊,两人分道扬镳后,他与吉拉丹在创办《新闻报》的同一天创办了《世纪报》
51
《世纪报》报道广泛,对社会新闻、法院案件、犯罪案件的报道上,比《新闻报》有过之而无不及
《世纪报》首先刊登短篇小说,《新闻报》受到启发后 ,首先连载文学家的长篇小说,《世纪报》也立即刊登长篇小说 该报长期在政治上支持共和制,反对七月王朝走向专制,在中下层阶级中拥有广大读者,销量一直领先于《新闻报》
52
主要国家的廉价报刊 三、英国的廉价报刊 兴起背景——印花税的取消带来英国大众化廉价报刊的繁荣
1712年英国国会通过法案,对所有报刊征收印花税,由此束缚英国报业发展达一个世纪之久 1853年英国国会决定取消广告税,1844年取消印花税,1861年取消纸张税 由此为英国廉价报刊的出现奠定了政治基础
53
《每日电讯报》 《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 1855年6月29日(印花税废除的前一天)创办
创办者斯莱上校,原名《每日电讯邮报》 英国第一家成功的大众化报刊 该报创刊后并无吸引人的特色,直到《星期日泰晤士报》的约瑟夫·摩西·莱维收购了该报,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54
莱维的改革 按一便士出售该报 莱维在《每日电讯报》降价为一便士出售第一天的社论上说:“这是一张社会各阶级都买得起的高尚报纸,国家的巩固主要依靠启迪民智,而不是依靠武装力量。我们力图把报纸办得同报价比它高四倍的报纸一样好。” 新的《每日电讯报》质高价廉,注重社论,反映民生,迅速打开了销路,4个月后销量就达到了当时销量最大的《泰晤士报》的一半
55
劳森的经营之道 《每日电讯报》真正发展为英国报界举足轻重的力量,是在莱维之子爱德华·莱维·劳森经营时期
为了使报纸更适合大众的需要,劳森进行了一些列的改革: 内容上,扩大报道面,注重趣味性,声情并茂,富于感染力。同时重视独家新闻,派遣一些干练记者分赴国内外“热点”地区进行采访 版面编排上,借鉴美国的做法,对重大消息采取多行标题以示强调 重视人才,加强编辑记者队伍
56
无冕之王——狄龙 埃米尔·约瑟夫·狄龙是《每日电讯报》的著名记者,他精通欧洲各国文字,能用五种文字写评论,与政治家、外交家交往甚密,常能获取当时最机密的消息 他曾任《每日电讯报》驻俄特派员,化妆成僧侣前往土耳其采访,并采访过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 他具有不同寻常的综合能力和记者的特质,勇敢且富有进取心,为得到独家新闻从不回避任何艰难险阻。作为当时的名记者经常受到各国国王的款待,被称为“无冕之王”。
57
劳森的改革使《每日电讯报》的影响不断扩大,发行量持续上升,直至19世纪末,《每日电讯报》一直是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
劳森被新闻界称为“英国报业之父”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