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趋势 与风电市场发展的瓶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趋势 与风电市场发展的瓶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趋势 与风电市场发展的瓶颈
施鹏飞 Shi Pengfei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 Chinese Wind Energy Association 2012 年3月28日

2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in China
可再生能源发电包括: 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生物质发电、地热发电、潮汐发电、波浪发电和海流发电等。 水力发电已是常规能源发电,波浪和海流发电仍处于科研试验阶段,不在此介绍。 可再生能源发电是清洁的可持续发展的发电方式,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特别是风电和光伏发电近年来发展迅速。 太阳能和风能等资源分布广总量大,但是能量密度低,转换技术还在发展中,近期发电成本比燃煤火电高。 太阳能和风能等资源随机的波动性和间歇性,是风电和光伏发电功率输出的特点,随着大规模发展必然引起现有电力系统的变革。

3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in China
太阳能光伏发电 2010 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约为1000万千瓦,占全球总产量的50%。太阳能电池产品90%以上出口,2010 年出口额达到202 亿美元 国内光伏市场逐步启动,装机量快速增长 出台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方法》和《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等政策 启动了两批总计29万千瓦的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项目。 2011年实行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1元/千瓦时。 2010年,累计光伏装机80万千瓦,当年新增50万千瓦。 2011年,累计并网光伏装机214万千瓦,当年新增130多万千瓦。

4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in China
光伏发电成本目标 到 2015 年 光伏组件成本下降到 7000 元/千瓦, 光伏系统成本下降到 1.3 万元/千瓦, 发电成本下降到 0.8 元/千瓦时; 到2020 年 光伏组件成本下降到 5000 元/千瓦, 伏系统成本下降到 1 万元/千瓦, 发电成本下降到 0.6 元/千瓦时。 2015 年装机目标 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500 万千瓦。

5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in China
生物质发电 生物质发电包括直接燃烧和混合燃烧发电、气化发电、垃圾发电、沼气发电和生物质燃料电池发电。 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化主要集中在秸秆直接燃烧发电技术的引进应用方面。 由于秸秆燃料的收购价格难以控制,虽然上网电价约0.8元/千瓦时,效益仍不好,发展缓慢。 在城镇人口规模大的地区,鼓励建设垃圾发电工程。 2011年并网生物质发电 装机容量430多万千瓦, 发电量190多亿千瓦时。

6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in China
地热发电和潮汐发电由于资源和可选站址有限,进展缓慢。 2011年地热装机2.4万千瓦,潮汐发电装机只有6000千瓦, 两种合起来发电量1.9亿千瓦时。 太阳能热发电的试验工程正在建设中。 2011年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 装机 5159万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 4.9%。 发电量 934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 2%。 未来并网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将继续大规模发展,提高在电力结构中的比例。

7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in China
敦煌太阳能光伏电站

8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in China
2011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装机容量和发电量 装机容量 (万kW) 发电量 (亿kWh) 风力发电 4505 87.3% 732 78.4% 光伏发电 214 4.2% 9.1 0.98% 生物质发电 436 8.5% 191 20.5% 地热发电 2.4 潮汐发电 0.6 占全国 可再生能源合计 5159 4.9% 934 2.0% 全国电力 105600 47200

9 中国风能资源 Wind energy resource assessment in China
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 2010年7月 气象出版社 《中国风能资源评估(2009)》 全国风能资源储量评估结论 专业观测网 个测风塔 数值模拟评估系统 高度50m,风功率密度大于300瓦/平方米 潜在开发量 陆上 亿千瓦 海上(水深5 – 25m) 2 亿千瓦

10 中国风能资源 Wind energy resource assessment in China

11 国内风力发电现状 三个统计数据来源的对比 1763 6236 1546 4505 732 新增 累计 吊装容量 万kW 建设容量 运营容量
2011年 新增 累计 吊装容量 万kW 建设容量 运营容量 年上网电量 亿kWh 风能专委会 CWEA 1763 6236 水电顾问公司 HYDROCHINA 中电联 CEC 1546 4505 732

12 国内风力发电现状 三个统计数据来源的对比 风能专委会(民间): 安装容量为实际完成安装。 水电顾问公司(官方):
统计中不含项目未核准而实际已安装完的数据。 建设容量是指“已并网或风电场配套送出工程建成的吊装容量”。 运营容量是指“经调试后已并网发电的风电机组容量”。 中电联(电力行业): 新增运营容量是指“全年基建新增风电设备并网容量”。 累计运营容量是指“风电并网总容量”。

13 与风电强国的差距 具有意义的是风电电量 占全国总电量的比例和人均风电电量 丹麦肯定是风电强国,
2008年风电电量占全国总电量的比例约 20%, 人均风电电量达到 1313 kWh/人。 但是丹麦只有540万人口,只相当于中国的地级市。

14 与风电强国的差距 按单个国家与中国有可比性的是美国, 2010年风电电量占全国总电量的比例为 2%, 人均风电电量达到 261 kWh/人。
2010年中国风电电量占全国总电量的比例为 1.2%, 人均风电电量 37 kWh/人, 与欧美主要风电国家的指标相比也是排在最后的。

15 与风电强国的差距 2010年风电和总电力比例数据 国家 欧洲三国 10.5% 946 9033 19.1% 5164 2.7 美国 2%
风电电量 比例 (%) (亿kWh) 总电量 风电装机 (万kW) 电力装机 (亿kW) 欧洲三国 10.5% 946 9033 19.1% 5164 2.7 美国 2% 809 39500 3.9% 4018 10.25 中国 1.2% 501 42300 4.6% 4473 9.62

16 与风电强国的差距 2010年风电和总电力人均数据 欧洲三国 709 6771 0.39 2.0 1.33 美国 261 12742 0.13
国家 人均 风电电量 kWh/人 总电量 风电装机 kW/人 电力装机 人口 亿人 欧洲三国 709 6771 0.39 2.0 1.33 美国 261 12742 0.13 3.3 3.10 中国 37 3154 0.03 0.7 13.41

17 与风电强国的差距 2011年中国风电的累计“安装容量”与“运营容量”相差1700万kW,已装风电机组长时间不能开始发挥正常效益。
2011年元月电监会发布的“风电、光伏发电情况监管报告”中指出“2010 年1 至6 月, 风电未收购电量为27.76 亿千瓦时”,说明2010年上半年中国风电场“弃风”的电量达到10%。 在其他主要风电国家的开发商,如果不具备电网接入与负荷销纳条件,是不会吊装风电机组的,从完成吊装到投入运营的周期都比较短,“弃风”的电量也很少。

18 并网风电设备制造业迅速成长 Booming of Domestic Wind Turbine Manufacturers
2011年国内风电机组制造商的新增容量前10名 (MW) 当年新增容量市场份额前10名 达到83%(风能专业委员会统计) 金风 华锐 联合动力 明阳 东汽 3600 2939 2847 1178 946 20% 17 % 16 % 7 % 5 % 湘电风能 上海电气 Vestas 华创 南车风电 713 708 662 626 451 4 % 3.8 % 3.6 % 3 %

19 并网风电设备制造业迅速成长 Booming of Domestic Wind Turbine Manufacturers
2011年国内风电机组制造商的累计容量前10名 (MW) 当年累计容量市场份额前10名 达到84%(风能专业委员会统计) 华锐 金风 东汽 联合动力 Vestas 12977 12679 6898 5282 3566 21% 20 % 11 % 8 % 6 % 明阳 Gamesa 湘电风能 上海电气 GE 3123 2786 1802 1782 1576 5 % 4 % 3 % 2.5 %

20 并网风电设备制造业迅速成长 Booming of Domestic Wind Turbine Manufacturers
国内企业已掌握兆瓦级风电机组的制造技术,主要零部件国内能够自己制造。 2011年生产量与前一年持平,金风科技、华锐风电和联合动力年产量分别超过了200万千瓦,明阳风电超过了100万千瓦,共有近30个整机厂的产品在风电场安装。 自主研发的3.6兆瓦到6兆瓦容量多种样机陆续下线,有的投入批量生产。

21 许可证生产 – 迅速形成批量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1.25MW机组
联合设计- 消化吸收引进技术 投入批量生产 2MW机组

22 自主研发- 掌握核心技术 3.6MW机组

23 并网风电设备制造业迅速成长 Booming of Domestic Wind Turbine Manufacturers
风电制造企业面临激烈竞争,2011年风电整机制造企业累计还有60家。每家最低经济规模年产50万千瓦,合计规划产能达到4000万千瓦。 风电设备需求增速减缓,市场容量有限。即使风电累计装机容量2020年达到2亿千瓦,平均每年新增1500万千瓦。风电整机制造业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 目前风电整机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仅金风、华锐、联合动力3家企业2011年产量就超过900万千瓦,其他50多家要竞争另一个600万千瓦。

24 并网风电设备制造业迅速成长 Booming of Domestic Wind Turbine Manufacturers
风电制造企业的竞争热点: 按照中国不同区域的实际风况量身定制新机型,提高性价比: Vestas为低风速风场开发的V MW机型 金风科技为低风速或高海拔风区开发GW87-1.5MW机型 售后服务竞争: 三一电气提出保修5年,赔偿因机组故障损失电量的电费 中外发电设备巨头合资: 哈尔滨电气-美国通用电气 上海电气-德国西门子 开拓国际市场:已出口美国、埃塞俄比亚、印度、古巴、英国、泰国和巴西等国市场。

25 并网风电设备制造业迅速成长 Booming of Domestic Wind Turbine Manufacturers
2011当年内资风电机组制造商在国际市场的安装容量约22万千瓦 制造商 国家 台数 容量MW 1 金风 美国、厄瓜多尔、埃塞俄比亚 124 189 2 三一电气 美国 6 12 3 联合动力 9 4 湘电风能 荷兰 5 重庆海装 华仪 哈萨克斯坦 1.56 合计 141 220.6

26 激励风电发展的政策 Incentive Policies
2009年8月1日起按照风能资源分地区制定了风电的上网标杆电价,对于经营期(至少20年)是固定的, 比特许权项目中标电价有较大提高,相同价格数字也比按项目审批的电价(限利用小时数30000以内的电量)有所提高,投资者可以自己判断风电项目的效益。 风电上网标杆电价按地级市行政边界分地区定为 0.51、0.54、0.58和0.61元/kWh。 为了补偿风电与火电之间的差价等用途,继2006年在用户消费电价中征收每千瓦时1厘钱的可再生能源附加以后,2008、2009和2011年又分别调整为2、4和8厘钱。

27 激励风电发展的政策 四个风电标杆电价的地区分布
激励风电发展的政策 四个风电标杆电价的地区分布

28 千万千瓦风电基地规划 10 GW size Wind Power Base Planning
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思路的提出和实施,落实 “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发展方针 在中国北部区域,风能资源非常丰富,土地辽阔,但是电力负荷小,电网薄弱, 不能按照欧洲“分散上网,就地销纳”的模式发展, 只能是“大规模-高集中-高电压-远距离输送”的模式, 对电网企业是很大的挑战,

29 千万千瓦风电基地规划 10 GW size Wind Power Base Planning
在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编制过程中,就要统筹考虑风能资源、发电、输电和负荷各个方面的问题。 国家电网公司已于2010年11月完成兰州-酒泉-瓜州-哈密的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项目,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生产的大量清洁电能将通过这一输电通道送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负荷中心。 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规划,将保证2020年1.5亿千瓦风电基地生产的 3000多亿千瓦时电能输出和销纳。

30 千万千瓦风电基地规划 10 GW size Wind Power Base Planning
新疆(哈密)、甘肃(酒泉)、内蒙古(分为蒙东和蒙西)吉林(西部)、河北、山东和江苏等七个省区的8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 到2020年 总装机容量达到1.5亿千瓦 风电上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

31 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 10 GW size Wind Power Base Planning
新疆哈密 吉林西部 河北 甘肃酒泉 蒙东 江苏沿海 蒙西  根据规划,我国将在甘肃、新疆、河北、吉林、内蒙古、江苏六个省区打造7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规划总装机容量为3565万千瓦;新疆哈密规划2000万千瓦;内蒙古规划建设5000万千瓦,其中蒙西2000万千瓦,蒙东3000万千瓦;河北规划在沿海和北部地区共建设1000万千瓦;江苏规划建设1000万千瓦,其中近海700万千瓦;吉林西部地区,主要在松源和白城等市,规划到2020年达到2300万千瓦。 31

32 千万千瓦风电基地规划 酒泉风电基地

33 千万千瓦风电基地规划 金风酒泉风电机组总装车间
千万千瓦风电基地规划 金风酒泉风电机组总装车间

34 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工作 Preparation of offshore wind farm planning
2009年4月国家能源局的国能新能[2009]130号文件要求沿海各省(区、市) 制定本地区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并提出近期拟开展前期工作的海上风电开发方案,报国家能源局审核。 文件附上“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工作大纲”作为编制依据。 对工作范围、原则、内容、方法、要求、组织管理、职责、成果及验收都作了具体规定。

35 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工作 Preparation of offshore wind farm planning
海上风电的范围 1. 潮间带和潮下带滩涂风电场:多年平均大潮高潮线以下至理论最低潮位以下5m水深内的海域。 2. 近海风电场:理论最低潮位以下5m~ 50m水深内的海域,含无人岛屿及海礁。 3. 深海风电场:理论最低潮位以下50m水深的海域,含无人岛屿及海礁。

36 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工作 Preparation of offshore wind farm planning
工作内容 1. 海上风电规划:分析风能资源、建设条件和制约因素,初拟风电场场址,范围及装机规模,估算相应海域装机容量;合理安排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开发的风电场。 2. 海上风电输电规划:分析相应地区电网现状和规划,进行电力电量销纳研究。对海上风电进行输电网架规划设计,体出接入电力系统方案。 3.项目预可行性研究:优化选定若干个具备装机1000MW以上的海上风电场址,提出分期建设方案,开展风能资源和海洋水文的观测,海底地质勘查和地形图测量等。

37 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工作 Preparation of offshore wind farm planning
江苏省 海上风电规划 2015年 装机460万千瓦, 近海200万千瓦, 潮间带260万千瓦; 2020年 装机945万千瓦, 近海655万千瓦, 潮间带290万千瓦。 盐城 2015年:454万kW 2020年:839万kW 盐城 2015年:454万kW 2020年:839万kW 潮间带 2015年:260万kW 2020年:290万kW 近海 2015年:200万kW 2020年:655 万kW 南通 2015年:200万kW 2020年:655 万kW 南通 2015年:200万kW 2020年:655 万kW 南通 2015年:200万kW 2020年:655 万kW 图5 江苏海上风电规划示意图

38 海上风电项目管理 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的管理依据 《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国能新能[2010]29号 )》
国家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沿海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 海上风电技术委托全国风电建设技术归口管理单位(水电总院)负责管理;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海域使用和环境保护的管理和监督。

39 海上风电项目管理 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2011年7月6日下发。
海上风电规划应与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相一致, 符合海洋功能区划、海岛保护规划以及海洋环境保护规划。 要坚持节约和集约用海原则,编制环境评价篇章, 避免对国防安全、海上交通安全等的影响。

40 海上风电项目管理 海上风电场原则上应在离岸距离不少于10公里、滩涂宽度超过10公里时海域水深不得少于10米的海域布局。
在各种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河口、海湾、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等敏感海域,不得规划布局海上风电场。 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批复的省级海上风电规划,提出分阶段拟建项目前期工作方案,明确前期工作承担单位,在征求省级海洋主管部门意见后,报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批复。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征得国家海洋主管部门意见后批复实施。 前期工作承担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要求,做好海上风电观测相关信息保密管理。

41 中国海上风电面临的问题 探索海上风电的最佳技术方案 1)潮间带风电场没有国际经验 车和船的通行能力有限,运输、吊装和运行维护困难
从实践中对比各种技术方案,寻求最优的解决方式 2)近海风电场要结合我国海床条件和风况进行开发 东部沿海的海底多是淤泥,增加基础结构成本 南部沿海要考虑台风的影响

42 中国海上风电面临的问题 研发海上风电机组和施工装备 1)海上风电机组 适应海上运行环境,承受海浪、海流和风力的载荷
各部件要求抗腐蚀,更高的可靠性 2)依托相当规模的项目开发专用施工装备 运输、吊装和运行维护的专用设备可以减少海上作业时间,降低天气变化带来的风险

43 Construction of offshore wind power
海上风电场建设 Construction of offshore wind power 我国海上风电始建于2008年 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安装 华锐生产3MWx34台风电机组 总装机容量为10.2万千瓦 2010年6月全部并网发电。 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

44 海上风电场建设 Construction of offshore wind power
其他海域安装的风电机组。 辽宁渤海湾绥中油田 金风 1.5MW机组× 1台 江苏如东潮间带 明阳 1.5MW机组×2台, 国电联合 1.5MW机组×2台 上海电气 2MW机组×2台 远景能源 1.5MW机组×2台 三一电气 2MW机组× 1台 江苏如东潮间带示范项目

45

46 海上风电场建设 Construction of offshore wind power
上海东海大桥风场SL3000风电机组吊装

47 上海东海大桥100MW近海风电场效果图 Donghai Daqiao 100MW Offshore Wind Farm in Shanghai
东海大桥海上场完工效果图

48 改进机组质量 加强风电场管理 经过2006年至2010年风电连年翻番的高速增长, - 机组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严格,
- 风电场施工管理跟不上, 2009年至2011年4月,据不完全统计, - 烧毁或倒塌的机组有16台; - 叶片因材料不合格,成批更换报废; - 机组不具备低电压穿越功能,发生数百台机组脱网事故。

49 改进机组质量 加强风电场管理 从事故分析结果看出: - 没有因机组总体设计失误造成的事故;
- 主要原因是管理不严,如屏蔽故障信号等,酿成事故; - 赶工期,监理不到位,施工质量差; - 部件质量控制不严; - 并网国家标准未颁布,不具备低电压穿越功能。

50 电网成为主要制约因素 Power Grid – a Main Constraint
国家发改委在2007年9月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2010年的风电规划目标是500万千瓦。 仅2011年一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就达到1700多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突破了6200万千瓦,而电网则是按照此前的规划发展的,跟不上风电装机的迅猛态势。 风电随机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发电特点,对电网容纳能力提出挑战,技术上和调度管理上迫切需要改革,提高风电功率输出的预测精度,优化调度。 为保持电网稳定运行也对大规模风电上网的电能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51 大规模风电的输送 我国未来电力流向-资料来源: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2009.01
大规模风电的输送 我国未来电力流向-资料来源: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52 为促进风电的规模开发和高效利用,必须加快跨区输电通道及受端跨区电网的建设。
  为促进风电的规模开发和高效利用,必须加快跨区输电通道及受端跨区电网的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成“三华”(华北、华中、华东)、西北、东北、南方四大同步电网。 “十二五”末国家电网基本架构

53 大规模风电的输送 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电量跨区域消纳方案 东 北 西 北 “三华”受端 西 藏 电网 南 方 吉林 哈密 蒙东 蒙西 辽宁
东 北 吉林 哈密 蒙东 蒙西 辽宁 西 北 酒泉 河北 西 藏 “三华”受端 电网 江苏 南 方

54 大规模风电的输送

55 ±8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 甘肃酒泉桥湾 – 湖南株洲 输送距离 约2700公里

56 电网成为主要制约因素 甘肃750kV瓜州变电站

57 大规模风电的输送 西北燃煤火电的开发和东送
大规模风电的输送 西北燃煤火电的开发和东送

58 大规模风电的输送 酒泉风电基地 玉门抽水蓄能电站选址
大规模风电的输送 酒泉风电基地 玉门抽水蓄能电站选址

59 将风电纳入电力系统进行统筹规划 Planning of integration wind power with electric power system
对风电和其他电源、电网、蓄能及负荷配置, 要制定综合规划,协调发展。 火电、水电和风电打捆外送方案, 抽水蓄能和天然气调峰电源的配置。 研究大规模风电输出功率预测和调度管理方案。 研究能够适应间歇供电的负载。 研究坚强智能电网对大规模风电的输送。

60 将风电纳入电力系统进行统筹规划 Planning of integration wind power with electric power system
1995至2002年,在电力工业中增加清洁的新电源,进行示范。 2003至2010年,培育本地风电设备制造产业,降低风电成本。 2010至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实现非化石能源占15%的承诺。 将2020年风电电量应占的比重作为刚性目标确定下来,再搞多了不符合经济发展大局。 原来是征询各省市的规划后,合起来成为国家规划。现在国家规划根据总体目标调整后,地方和企业的风电发展规划要和国家的规划目标衔接。

61 电源结构 – 2010 数据来源:中电联 2010 电源 装机容量 电量 (GW) (%) (TWh) 煤电 650 67.6% 3415
80.8% 水电 213 22.1% 686 16.2% 核电 10.8 1.1% 77 1.8% 风电 31 3.2% 50 1.2% 合计 962 100% 4228

62 电源结构 – 2020 (猜测) 假设一次能源约49亿吨标煤,电量7.7万亿kWh,折合24亿吨标煤
装机容量 电量 (GW) (%) (TWh) 煤电 1153 65.2% 5620 73.3% 水电 350 19.8% 1150 15.0% 核电 65 3.7% 500 6.5% 风电 200 11.3% 400 5.2% 合计 1768 100% 7670

63 风电电量的强制性市场份额目标 Mandated market share of electricity from wind
2007年中国政府公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首次明确了强制性市场份额的数量目标,电网覆盖范围内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的电量: 2010年达到1%,2020年达到3%。 2010年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9.6亿kW,电量4.2万亿kWh。 风电电量为500亿kWh,达到了1.2%。 预测2020年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17亿kW ,电量7.6万亿kWh。 风电电量应达到4000亿kWh,占5.2%。

64 “十二五”风电规划设想 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 “系统配套、协调发展”。继续推进大型风电规模化发展。 建立完备的风电装备制造体系,提高竞争力。
加快风电基地配套外输通道建设,建立适应风电发展的电网和运行体系,保障风电上网和电网运行安全。 2015年8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形成规模。 全国累计风电装机1亿kW,风电电量达到1900亿kWh。 折合6000万吨标煤。

65 “十二五”风电规划设想 原则: 制定统筹协调的完整规划。作为风电发展的基本依据,包括开发建设布局、技术装备、产业体系等各个方面。
规划包含区域布局并对地方发展起指导作用。地方规划作为落实全国规划的具体实施规划。 重点做好风电规划与电网规划的协调。 规划要具备对项目建设的调控能力。风电项目建设应明确到年度和区域布局。未纳入规划和年度开发方案的项目不能享受国家价格和财政补贴。

66 “十二五”风电规划设想 规划布局和建设重点: 加快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2015年7000万kW。

67 “十二五”风电规划设想 保障措施: 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考核制度。 - 纳入地方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大型能源生产和消费企业要承担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社会责任。 - 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建立责任考核与信息披露制度。 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 - 制定电网企业年度收购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额度; - 规定大型发电企业投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比例; - 提出各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指标。 - 建立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与交易制度。

68 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 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发布 提出风电已经开始并将继续成为实现低碳能源战略的主力能源技术之一。
设定的中国风电发展目标是: 到2020、2030和2050年,风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 2亿、4亿和10亿kW, 到2050年满足17%的电力需求。 要实现上述目标在资源、产业、电力系统支撑等方面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

69 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 未来风电布局的重点是: 2020年前,以陆上风电为主,开展海上风电示范;
年,陆上、近海风电并重发展,并开展远海风电示范; 年,实现东中西部陆上风电和近远海风电的全面发展。 从2011年到2050年,风电开发带来的累计投资将达到12万亿元。 随着风电技术进步和开发规模扩大,以及煤电成本增加,未来风电的竞争力将近一步加强, 预计在2020年前后中国陆地风电成本将与煤电持平。 2050年当年风电贡献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将达到15亿吨, 风电带来的就业岗位将达到72万, 实现上述目标,将取得巨大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70 风电是朝阳产业 Wind power is a sunrise industry


Download ppt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趋势 与风电市场发展的瓶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