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计算机网络技术 王宇新 大连理工大学
2
第六章 网络层与IP协议 第四节 分组交付与路由选择
3
一、分组交付和路由选择的基本概念 分组交付(forwarding) 互联网中主机、路由器转发IP分组的过程。 分为两类:直接交付和间接交付。
4
分组交付的过程 默认路由器 (第一跳路由器) 多数主机先接入一个局域网,再通过一个路由器接入互联网。这台路由器即为局域网主机的默认路由器。
路由器根据分组的目的地址与源地址是否属于同一个网络,判断是直接交付还是间接交付。
5
路由选择 路由器从路由表中找到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然后将分组传给下一个路由器。 路由选择的核心是路由选择算法,为生成路由表提供算法依据。
2、评价路由选择的依据 算法必须是正确、稳定和公平的;算法应该尽量简单,节约路由器资源;算法必须能够适应网络拓扑和通信量的变化;算法应该是“最佳”的,转发开销要低。
6
路由选择算法的主要参数 少 高 低 大 跳数 — 一个分组从源结点到达目的结点经过 的路由器的个数 带宽 — 链路的传输速率
延时 — 一个分组从源结点到达目的结 点花费 的时间 负载 — 通过路由器或线路的单位时间通信量 可靠性 —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 开销 — 传输过程中所耗费的链路带宽、通信 费用等
7
二、路由选择算法 互联网中每一台路由器都保存一个路由表,存储可能的目的地址与如何到达目的地址的信息。
路由器采用表驱动的路由选择算法,路由选择通过查表的方式进行。 从路由选择算法对网络拓扑和通信量变化的自适应能力的角度划分,分为静态和动态两大类。
8
静态路由表 由人工方式建立,网管人员将每个目的地址的路径输入路由表。 网络结构发生变化时,路由表无法自动地更新。
静态路由表一般只用在小型的、结构不会经常改变的局域网系统中,或者是故障查找的试验网络中。
9
动态路由表 在网络系统运行时,系统将自动运行动态路由选择协议,建立路由表。
当互联网结构变化时,动态路由选择协议就会自动更新所有路由器中的路由表。 不同规模的网络需选择不同的动态路由选择协议。 大型互联网络通常采用动态路由表;当互联网结构变化时,例如当某个路由器出现故障或某条链路中断时。
10
1. 标准路由选择算法 标准路由表中保存着多个网络的IP地址与下一跳路由器的序偶对(N,R)。
N表示目的主机所在的网络IP地址,P表示网络N的路径上的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
11
一个通过3个路由器连接的4个网络的例子 Router2的路由表 本地网络 要到达的网络 下一个路由器 20.0.0.0 直接交付
本地网络
12
2. 子网的路由选择 另一个通过3个路由器连接的4个网络的例子 路由表中的内容,序偶对(N,R) 变成三元组(M,N,R)。
13
Router2的路由表,序偶对(N,R) 变成三元组(M,N,R)
子网掩码 要到达的网络 下一个路由器 直接交付 假设收到目的地址为 的分组; 网络地址: :直接交付 假设收到目的地址为 的分组; 网络地址: ,向Router3发送。
14
三、IP路由汇聚 CIDR路由汇聚的例子: S0,S1:串行专线 E0,E1,E2:以太网接口 RE,RF:汇聚路由器
RA~RD:接入路由器 CIDR路由汇聚的例子: 核心路由器RG通过两条专线S0,S1与两台汇聚路由器RE,RF连接。路由器RE,RF分别通过两个以太网与4台接入路由器连接,又分别连接8个子网。使用CIDR协议后,IP分组的路由就通过与子网划分的相反过程进行汇聚。加上核心\汇聚路由器的四个子网,一共12个子网。 如果静态路由需要12*7(个路由器)个条目。
15
汇聚之前 路由器RG 的路由表 路由器 输出接口 156.26.63.240/30 S0(直接连接) 156.26.63.244/30
/28 S0 /28 S1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汇聚之前 路由器RG 的路由表 路由表可以简化。
16
地址汇聚过程 路由选择遵循“最长前缀匹配”的原则。寻找 /24~ /24等4项的最长相同的前缀,只要观察地址中的第3个字节: 第3个字节的前6位都是相同的,4项中最长相同的前缀为22位;路由表中这4项可以合并成: /22。 0= 1= 2= 3=
17
观察 /24~ /24 的第3个字 节: 第3字节的前6位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4项的 最长相同的前缀是22位。因此,在路由表中这4 项条目可以合并成 /22。 56= 57= 58= 59=
18
汇聚之后路由器RG的路由表 路由器 输出接口 156.26.63.240/30 S0(直接连接) 156.26.63.244/30
/28 S0 /28 S1 /22 /22 汇聚后路由器RG的路由表,路由条目由12减少到6。
19
四、路由器功能、结构与工作原理 路由器功能
1. 建立并维护路由表 路由表数据库与网络路由状态数据库; 路由器定期更新路由表; 2. 提供网络间的分组转发功能 检查报文分组的源地址与目的地址; 根据路由表数据库的相关信息,决定分组传送路径。 (1)为了实现分组转发功能,路由器内部有一个路由表数据库与一个网络 路由状态数据库;路由器定期更新路由表; (2)当一个分组进入路由器时,路由器检查报文分组的源地址与目的地址 ,然后根据路由表数据库的相关信息,决定该分组应该传送给哪个路 由器或主机。 19
20
路由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路由器是一种具有多个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完成分组转发功能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由“路由选择处理机”和“分组处理与交换”两部分组成。
21
路由选择处理机 路由选择部分又称为控制部分,其核心构件是路由选择处理机。
路由选择处理机的任务是根据所选定的路由选择协议构造路由表,同时从相邻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更新和维护路由表。
22
分组处理与交换部分 分组处理与交换部分主要包括:交换结构、一组输入端口和一组输出端口;
交换结构根据转发表对分组进行处理,将输入端口进入的分组从合适的输出端口转发出去。 路由器每个输入和输出端口中,各有三个模块,对应于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如果接收的分组是交换的路由信息的分组(如RIP或OSPF分组),则将这种分组送交路由选择处理器;如果接收到的是数据分组,则按照分组头中的目的地址查找转发表,决定合适的输出端口。
23
转发分组的速率 衡量路由器性能的重要参数是路由器每秒钟能够转发分组的速率。
最理想的状况是路由器分组处理速率等于输入端口的线路传送速率,人们将路由器的这种能力称为线速(line speed)。 如果使用的是OC-48链路,速率为2.488Gbps,分组长度为256字节。如果路由器的处理能力达到线速,就要求路由器每秒钟能处理1.2148×106个分组,记作1.2148Mpps。 OC-48(Optical Carrier)第48级光载波 ,是SONET光缆基本速率OC-1的48倍 2.488 / 8 *1000 / 256 = ?? 字节 M 分组
24
排队队列 当一个分组到达一个输入端口时需要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 路由器输出端口设有缓存,存储等待转发的输出分组队列。
只要路由器的接收分组速率、处理分组速率、输出分组速率小于线速,无论是输入端口、处理分组过程与输出端口都会出现排队等待,产生分组转发延时,严重时会由于队列长度不够而溢出,造成分组丢失。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