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基础落实 一、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集权的发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基础落实 一、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集权的发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基础落实 一、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集权的发展
(1)西汉:在很长一段时间是 、 并存; 汉武帝颁布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唐朝:中期在地方设置了 ,安史 之乱后形成了“ ”局面,严重削弱 了中央集权。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基础落实 郡县 封国 推恩令 节度使 藩镇割据

2 (3)北宋: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 ; 行政上,由中央派 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 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 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 掌控。这些措施加 强了中央集权。 (4)元朝:实行行省制,行省长官由 任 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县,边远民族地区设 进行管理。 中央 文官 通判 中央 朝廷 宣慰司

3 特别提示 评价行省制度 行省制度改变了我国古代地方管理体系,省级行 政单位直属中央,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 而加强中央集权,更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 巩固和发展。从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 映了我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发展,反映了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发展。

4 2.君主专制的演进 (1)西汉: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重用 ,让他们担任尚 书令、侍中等。 (2)魏晋南北朝: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 省三省体制。 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

5 (3)隋唐:隋朝时 、 、 三省为 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实行 制。 门下 中书 尚书 三省六部 为什么说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 制度的重大创造? 三省六部制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实现了中央 部门之间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发挥了群臣在 国家管理上的作用。这既减少了决策失误,又有 利于中央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既有利于提高行 政效率,又能避免丞相专权。 理解升华

6 (4)宋:设立 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后 又增设 、 和 分割宰相 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元:设 替代前代的三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中书门下 参知政事 枢密使 三司使 中书省

7 3.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主要实行 。 (2)魏晋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吏采取 。 (3)隋朝时,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 选拔官员。 时,政府开始设立 , 科举制形成。 (4)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察举制 九品中 正制 隋文帝 隋炀帝 进士科

8 特别提示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的整体趋势是:
选官的基础日益庞大,扩大了统治基础;选官方 式和手段日益科学;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练习1 (2009·江苏历史,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 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9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突出三省“精细分工”
所体现的思想,这与削弱相权没有直接关系,排 除B项。三省的职权分别是:中书省掌决策,负责 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 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各 省分工合作、互相监督,提高了办事效率,封建 统治机构日益完善。三省都是在皇帝一人独裁前 提下的具体执行部门,实行三省六部制度归根结 底是为了强化君权,弱化相权。因此排除A、D项。 答案 C

10 练习2 (2009·浙江文综)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 国古代“地方结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 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 )

11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材料中获取信息解答 历史问题的能力。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路、 州(府、军、监)、县三级,与题干图片相符合。 另外,由图片中的“知州”、“通判”也可得出 正确答案。 答案 B

12 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宰相制度的废除 ①元朝 权势过重, 不稳。 ②明初设 ,由左右丞相管 理全国行政事务。 ③明太祖 认为丞相妨碍了 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 动荡。 丞相 皇权 中书省 (1)背景 朱元璋 皇权

13 ①1380年,明太祖诛杀丞相 。 ②裁撤 和 ,以 理全国政务,直接对 负责。 ③下令以后不许再立 。 ①秦以来一直实行的 被 废除。 ②皇帝集决策权和行政权于一身,君 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胡惟庸 中书省 丞相 六部 (2)过程 皇帝 丞相 宰相制度 (3)影响

14 难点突破 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否意味着相权从此
就消失了 否。相权泛指辅助皇帝治理国家的权力。相权与 皇权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共同体。只要皇权存在一 天,相权也必然存在一天。明太祖废除丞相后, 六部尚书的权力相应扩大,这种权力实际上也是 相权的一种表现形式。

15 2.内阁的出现 (1)原因: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①明太祖设 作为侍从 顾问。 ②明成祖选拔 官员入值 ,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③大学士有了 ,内阁地位 日益提高。 ④ 任首辅时, 几乎变 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殿阁大学士 翰林院 文渊阁 (2)过程 票拟权 张居正 六部

16 (3)评价:明朝内阁始终不是 的中央一级 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 明朝内阁制与西方近代内阁制 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明朝内阁首辅及成员由皇 帝任命。内阁的职责是只备顾问,无决策权,它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近代西方内阁以议会为 基础产生,内阁首相通常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 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它是中央立法、决 策机构,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是近 代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成果。 法定 内侍机构 概念辨析

17 3.军机处的设立 ①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 ,置 。 ②军国机要由 组成的 定夺。 ③ 时,为扩大皇权,在宫 内设 。 ①时间: 时。 ②原因:办理 。 ③职权:接受 召, , 传达诏令。 内阁 六部 满洲贵族 (1)背景 议政王大臣会议 康熙帝 南书房 雍正帝 西北军务 (2)设立 皇帝 跪受笔录

18 宰相制 内阁制 相同(相似) 地位 职权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重点讲解 1.宰相制与内阁制有何异同?内阁首辅、军机大 臣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吗? (1) 宰相制 内阁制 相同(相似)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地位 法定制度,赋权 非法定,咨询机构 职权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 对皇权的作用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19 (2)内阁首辅、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往
往充当“顾问”、“秘书”角色,并不是实质 意义上的宰相。 2.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行省制度、选官制度 体现了继承,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体现了发展。 (2)专制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丞相、八 股取士和军机处的设置等方面。 (3)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 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 衰落的时代特征。

20 练习3 (2009·浙江文综)关于明代内阁,下列 表述正确的是 ( )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解析 设置内阁制的是明成祖朱棣,因此A项错 误。内阁设立之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内 的文渊阁当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 渐提高,B项说法正确。内阁不能统率六部百 司,C项错误。明代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 取代之说不符合史实。 B

21 练习4 (2009·广东历史,5)君主专制在从秦到 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 一情况的是 ( )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 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 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 大臣会议决定

22 解析 清朝建立后,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 处理日常事务。清朝初年,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 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议政王大
解析 清朝建立后,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 处理日常事务。清朝初年,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 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议政王大 臣会议对皇权专制有一定的牵制作用。A、B、C三 项所述各项措施均加强了皇权。故应选D项。 答案 D

23 考点综合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影响: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对于稳定和重建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和发展社会 经济、粉碎内部分裂叛乱、抵御外来入侵、巩固 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消极影响:①从目的看,它是为了维护渐趋 衰落的封建制度和“家天下”的皇族统治,具有 历史的反动性。②从措施看,它是以强化封建专 制为核心,最大限度地把对全国的统治置于皇帝 一人之下,这就违背了时代潮流,阻碍了历史进 步,在根本上潜伏了更大、更强烈的统治危机。

24 命题视角 视角一 追踪社会热点 大部制改革 当前,我国的大部制改革正从中央到地方有 序地推进。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
视角一 追踪社会热点 大部制改革 当前,我国的大部制改革正从中央到地方有 序地推进。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 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率。 从这一现实热点问题立意,可以探讨和考查我国 古代在完善行政管理和运行机制方面的成功经验 和历史启示。

25 尝试命题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26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为什么说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 行政效率? (2)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对当前我国的大部制改革 有何启示和借鉴? 答案 (1)三省分工明确,互为补充,相互协调。 (2)部门分工要职责明确,运行机制畅通。

27 视角二 紧扣教材重点 本讲的教材重点主要有三个:一是唐朝的三 省六部制;二是明朝的内阁;三是清朝军机处的 设置。 尝试命题2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 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 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 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 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 )

28 A.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清朝设置军机处 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解析 “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指的是17、18世 纪中国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的设置使封建君 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故选C。 答案 C

29 视角三 关注新史观 中西文明的交融 人类历史发展的主线是文明史。人类文明是 人类的共同财富。文明的交流和相互间的学习是 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常见现象。中国隋唐时期所 创立的科举制度在16、17世纪“中学西传”的过 程中传到西方并对近代西方的文官制度产生了重 要影响。 尝试命题3 英国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录取 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 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 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

30 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说明英国近代文官
考试制度和唐代科举制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都 ( ) ①打破了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 ②加强了中央 集权 ③推进了社会公平公正 ④提高了官员队 伍素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借鉴学习了唐代的 科举制度,用考试的办法公平、公正、公开录用 人才,在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推进社会 公平公正,提高官员素质等方面都与科举制度有 相同之处。英国此时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②不 符合英国的情况。 C

31 视角四 运用教材史料 本讲教材应关注的史料有:唐朝河西节度使 张仪潮统军出行图、北宋文官出行图、元朝行省 图、明朝内阁大堂旧址图、《明太祖实录》中明 太祖关于废丞相的总结等。 尝试命题4 对《唐朝河西节度使张仪潮统军出行 图》与《北宋文官出行图 》的分析认识,不正 确的是 ( ) 图一 唐朝河西节度 使张仪潮统军出行图 图二 北宋文 官出行图

32 A.封建统治者通过出行排场显示自己的权威
B.北宋继承了唐朝后期的官制及腐朽作风 C.北宋文官地位提高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官员出行摆排场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解析 唐朝中后期节度使势力膨胀,其出行排场 大,图一反映了这种状况。北宋采取加强中央集 权的措施,吸取唐朝的教训,削夺武将的兵权,“重 文轻武”,图二反映的是北宋文官出行排场。故B 项不正确。 答案 B

33 考能特训 【例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题满分14分) 材料一 李世民认为:“……以天下之广,四
材料一 李世民认为:“……以天下之广,四 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 宰相筹画,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 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 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 至累年,乘谬既多,不亡何待?” ——引自《贞观政要·政体》

34 材料二 朱元璋认为:“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
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小人,专权乱政。今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 此颉颃(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 稳当。” ——引自《皇明祖训》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李世民和朱元璋关 于权力结构的主张和各自的目的。(8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共同影响。 (6分)

35 答案抽样 得分11分 答:(1)李世民①主张:将权力分工系统化,三省六部各司其职,由三省宰相统筹,辅佐 皇帝处理日常政务;②目的:减少政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 朱元璋: ①主张:废除丞相,设立五府六部, 由皇帝直接管理朝廷政务。 ②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丞相专权乱政 (2)李世民在三省各设宰相,权力彼此限制, 分割了相权,朱元璋废除丞相都加强了中央皇 权,防止宰相专权乱政,巩固自身统治。

36 规范答案 (1)李世民:主张百官商议,宰相筹画,皇帝 决策。 目的:减少决策失误,巩固统治。 朱元璋:主张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目的:解决相权威胁。 (2)影响:加强了君主专制,权力高度集中,逐 渐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

37 名师点评 (1)该生第(1)问中关于李世民的主张、目的 和朱元璋的主张的回答相当准确,可得6分。 关于朱元璋目的的回答扣1分,可得1分。其 失分原因在于把“防止丞相专权”理解成了 “加强中央集权”,而实际上这是加强君(皇) 权。第(2)问回答不够准确(如“中央皇 权”)和全面(没有指出其消极影响),扣2 分,可得4分。 (2)该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对一些基本的历 史概念并未真正理解,如该在答卷中把君(皇) 权与中央集权混淆,从而导致该问失分。这警 示同学们在平时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理 解和把握好基本历史概念。

38 定时检测 一、选择题 1.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 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可见汉代的丞相 ( )
可见汉代的丞相 ( ) A.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十分融洽 B.有辅佐皇帝治理天下的职责 C.必须是同姓亲族方可任此职 D.权力实际已经不受任何监督 解析 本题考查汉代皇帝与丞相之间的关系。 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干材料。丞相不是一个 人,而是一个机构,由“股肱”、“共承庙宇” 等能够归纳丞相的职责是辅佐皇帝治理天下。 B

39 2.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惟在用人。用非其才人,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下列制度中能极大提高官员“学识”的是 ( )
A.九品中正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察举制 B

40 3.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
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 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 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 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 措是 ( ) 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

41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A
是秦朝时期实行的,可排除;封建社会的法律体 系在秦朝时就已经建立起来,排除B;实行科举制 是官僚的选拔问题,而不是解决“官僚体系内部 的权力制衡”问题,排除D;那么在隋唐时期统治 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 举措是确立三省六部制,使三省之间相互制约。 答案 C

42 4.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
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 解析 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反映了宋朝出 现冗官现象,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过程, 可知这主要是由于宋太祖鉴于唐末藩镇割据而 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造成的后果,故C 项正确。A项是现象,B、D两项是次要原因。 C

43 5.下图是现藏于西藏自治区博物馆 的“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 释教之印”,此玉印是元成宗于 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赐给西 藏第五任帝师(帝师既是佛教萨 迦派的高僧,又是宣政院的首长) 扎巴俄色的印信。作为直接证据, 它可以用于研究 ( )

44 ①元代中央对西藏地区管辖的历史 ②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发展史 ③中国古代宗教史 ④西藏地方行政区发展史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 该文物和西藏历史密切相关,可用来研究西藏的政治、宗教、文化艺术等,故A项正确。 答案 A

45 6.《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
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 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 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 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 要表现在 ( )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C.殿阁大学士的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明 朝的内阁制度。由题干材料中“其官不备”, “其人亦无所表见”可知殿阁大学士并无实 权,与宰相并不一样。 A

46 7.下图是清政府首次发行的邮票“大龙票”,请
推断邮票取名“大龙”的主要原因是( ) A.龙是皇室的象征,代表皇权至高无上 B.龙有霸气,代表中国的强盛 C.军机处建议,皇帝审批 D.龙是中国最古老的图腾 解析 龙是皇室的象征,代表皇权至高无上, 因此皇帝经常称自己是“真龙天子”,此邮票 的用意即在此。 A

47 8.下列各图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君主专制政体直接
相关的有 ( ) ①长城 ②火柴盒贴画 ③广州十三行 ④晋商

48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的限定词“直接相 关”。②火柴盒贴画反映的是民国初期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④晋商反映的是明 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这两者与君主专 制政体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②④,答案为B。 答案 B

49 9.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 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
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 是 ( ) 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近臣, 在内廷处理国政,形成所谓的“中朝”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元朝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 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 C

50 10.隋唐时期在选官制度上实行的科举制与汉朝、
魏晋以来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相比较,其进 步作用除了更有利于“唯才是用”之外,对于 当时社会的意义还在于 ( ) A.有利于农民通过考试而入仕 B.有利于豪强地主巩固统治地位 C.有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D.有利于限制军事集团操纵政权 解析 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 面,使中小地主有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 基础。 C

51 11.以下各项不属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
体现是 ( ) A.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  B.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  C.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  D.行事快捷的军机处 D

52 12.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具体表现在国力的强
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兴盛等方面。史学家 们在总结其原因时,曾归结为“得益于政治制 度的创新、成熟与完善”,其中三省六部制的 成熟与完善体现在 ( ) A.它既削弱了相权,巩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 政效率 B.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 C.机构运作程序合理 D.负责皇家与国家的官署和官吏相互脱离而自 成系统 解析 三省六部制较好地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 矛盾,同时又提高了行政效率 ,体现了制度的 成熟与完善。 A

53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 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 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 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二 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据 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 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 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54 材料三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 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 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明太祖语
材料三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 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 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明太祖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 为此设置了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 (2)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说“传统相权的衰 落,宋代是一关键”? (3)元代实行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据此并结合 材料,说明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和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55 解析 第(1)(2)问结合所学知识;第(3)问 联系元朝的政治制度以及明朝加强皇权的目的进 行回答;第(4)问注意围绕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发 展来分析,从而得出其基本趋势和主要影响。 答案 (1)态度:设宰相筹划大事,以弥补君主的不足。政治运行机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同时相权三分,有利于加强皇权。

56 (2)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
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 权,而且还削掉了宰相的用人权和司法权。 (3)元朝实行中书省一省制,中书省长官就是宰 相。原因:中书省权力过重。措施:废丞相,权 归六部,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 (4)趋势:相权渐趋衰落,皇权日益强化。影响: 虽然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 也阻碍了新思想和新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

57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元代设行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 参知政事,其行政机构名称和官吏品秩与中 枢相等,凡一省军国大事无所不领。行省区 不仅地区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 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 的军事控制局面。有些行省与路之间还设道, 属监察性质。为加强控制,元在路府州县均 设蒙古事务官“达鲁花赤”,监督各级官吏, 执掌最高权力。 ——互动百科网

58 材料二 在吐蕃乌思藏地区,最初:“蒙古成吉
思汗取得汉地的皇位,镇摄整个国土,对诸皇子 分封土地之时,以及后来在历代皇帝之时,出现 了划分拉德、米德,清查土地,计算户数的各种 制度等。……蒙古薛禅皇帝之时,治下有11个行 省,吐蕃三个却喀虽然(人口)不到一个行省, 但由于是上师(帝师)的住地和佛法兴盛之区, 所以也算作一个行省,这样(总共)有11个行 省。” ——《汉藏史集》

59 材料三

60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元朝的行省制怎样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2)2008年奥运会前夕,在达赖等藏独势力和西 方“民主人士”策动下,出现了一系列暴力事件 及“和平请愿”的闹剧。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批驳其“藏独”行为。 (3)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大会的召开有何意 义?

61 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设置机构,加强监察;行 省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及采用省官互迁等形式加 以控制。
答案 (1)省界犬牙交错,无险可守,形成以北 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设置机构,加强监察;行 省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及采用省官互迁等形式加 以控制。 (2)元朝时已在西藏清查土地和人口,并设置机 构进行有效统治,西藏地区已成为中国领土不可 分割的组成部分。 (3)西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得解 放,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是对达赖等藏独势力 和西方“民主人士”反动和无知言论的有力驳斥。 返回


Download ppt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基础落实 一、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集权的发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