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舞 蹈 编 导 舞 蹈 编 导
2
第一编 舞蹈编导艺术 第一章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舞蹈是以经过排练和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
第一编 舞蹈编导艺术 第一章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舞蹈是以经过排练和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 一、 舞蹈艺术的动作性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经.大序》)
3
二、 舞蹈艺术的抒情性 三、 舞蹈艺术的节奏性 四、 舞蹈艺术的虚拟性
4
第二章 舞蹈艺术的题材选择 一、 舞蹈艺术的题材 1、现实题材 2、历史题材 3、神话、传说、寓言 4、自然景物方面的题材
第二章 舞蹈艺术的题材选择 一、 舞蹈艺术的题材 1、现实题材 、历史题材 3、神话、传说、寓言 4、自然景物方面的题材 5、根据文学、诗歌、戏剧改编的题材
5
二、 舞蹈艺术的风格 风格指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 1、时代的风格 2、民族或地区的风格 3、流派的风格 4、个人的风格
6
第三章 舞蹈艺术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又称“艺术思维”,是指作家、艺术家在进行创作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的思维活动。
7
一、 形象思维 1、形象思维:对比抽象思维 2、形象思维的一般特点 (1)要有大量的感性材料 (2)充分地发挥艺术想象
一、 形象思维 1、形象思维:对比抽象思维 2、形象思维的一般特点 (1)要有大量的感性材料 (2)充分地发挥艺术想象 (3)创作始终都要伴随着强烈的情感
8
1、舞蹈的形象思维就是通过具体感性的舞蹈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
二、 舞蹈的形象思维和舞蹈形象 1、舞蹈的形象思维就是通过具体感性的舞蹈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 2、舞蹈形象的美学特征: 可视性 流动性 审美性
9
第四章 舞蹈编导的创作方法 一、 舞蹈编导的编舞方法
第四章 舞蹈编导的创作方法 一、 舞蹈编导的编舞方法 1、舞蹈编导的指导原则:以现实主义的创作为基础,坚持从内容出发,从人物出发,从生活出发。 2、情感的逻辑决定动作的逻辑 3、基调动作(亦称主题动作)
10
4、掌握舞蹈组合的结构规律 5、与音乐相融汇 6、素材的学习和发展 7、潜台词和舞蹈台词 8、先从构思成熟的段落编起 9、尽可能的发挥舞者的特长
11
二、 舞蹈编导的编导方法 1、夸张 、对比 3、铺垫 、渲染 5、重复 、虚实 7、衬托 、呼应 9、停顿 、意境
12
第五章 舞蹈艺术的舞台调度和舞蹈构图 一、舞台调度 1、舞台调度是为了揭示作品的思想内容而对演员在舞台上的活动所进行的设计和安排
第五章 舞蹈艺术的舞台调度和舞蹈构图 一、舞台调度 1、舞台调度是为了揭示作品的思想内容而对演员在舞台上的活动所进行的设计和安排 2、舞台调度包括:舞蹈的路线、群舞的画面、上下场等。 3、舞台空间的“九块方格式”(画黑板上)
13
二、舞蹈构图 1、舞蹈构图分为:舞蹈队形变化、舞蹈画面 (1) 舞蹈队形变化的基本特性: 平行移动线:平静、自如和稳定
(1) 舞蹈队形变化的基本特性: 平行移动线:平静、自如和稳定 斜线移动:表现有力的推进,并由延续和纵深感
14
径直向前的竖线移动:压迫感和距离由远而近的感觉
弧线的移动:柔和、流畅 折线移动:给人以游动不稳定的活跃之感
15
(2)舞蹈画面的作用及艺术处理 分散和集中 简而不单、繁而不乱 平衡和对称 对比 (3)舞蹈画面图形
16
第二编 中国古代舞蹈史
17
第一章 原始舞蹈的发生 一、原始人与舞蹈 1、崖画舞蹈: (1)图腾崇拜: 模拟鸟型、兽型
18
广西花山舞蹈岩画
19
(2)祭祀性舞蹈: 《黑山岩画猛虎 捕食图》新石器 时代
20
(3)生殖崇拜舞蹈:
21
(4)表现狩猎和征战的舞蹈: 《黑山岩画狩猎图》 春秋至西汉
22
2、部落舞蹈 (1)伏羲的乐舞《扶来》 (2)神农氏的乐舞《扶犁》 (3)阴康氏的乐舞《大舞》
(4)葛天氏之乐《广乐》:共八段《载民》《玄鸟》《逐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
23
二、原始舞蹈的特征: 1、强烈的功利目的 2、高度的生命情调
24
第二章 三代舞蹈的分流 (夏、商、周) 一、表演性舞蹈的发端 二、记功舞蹈的早期形成 1、黄帝的乐舞《云门》 2、尧的乐舞《咸池》
第二章 三代舞蹈的分流 (夏、商、周) 一、表演性舞蹈的发端 二、记功舞蹈的早期形成 1、黄帝的乐舞《云门》 2、尧的乐舞《咸池》 3、舜的乐舞《大韶》 4、禹的乐舞《大夏》 5、汤的乐舞《大濩》(huo)
25
三、巫术祭祀舞蹈的初况 1、巫舞 2、蜡(zha )祭 3、傩(nuo)祭
26
四、西周的礼乐互补 1、《六大舞》《六小舞》 《六大舞》:前代记功舞蹈五个和当朝新作《大武》
《六小舞》:《帗fu舞》《羽舞》《皇舞》《牦舞》《午舞》《人舞》 2、教化和祭祀
27
五、礼崩乐坏与“市也婆娑” 河南辉县战国墓出土的铜壶壶盖上的采舞纹饰 四川成都战国青铜圆壶展开图.宴乐渔猎攻占纹壶
28
第三章 汉代 一、“百戏”舞蹈 1、巾袖舞
29
2、道具舞
30
3、情节舞:《东海黄公》
31
4、舞像:“像”指鸟兽假形
32
三、女乐歌舞 《盘鼓舞》:代表汉代舞蹈的最高水平
33
四、自娱歌舞 即兴舞和“以舞相属”
34
五、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 1、思想方面,突出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
2、形式方面,通过纵向继承和横向吸收来建立自己的风格,古拙与新巧、厚重与轻柔相对应
35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舞蹈的变革 一、清商乐舞(汉族民间乐舞的总称) 1、《明君》 2、《杯盘舞》 3、《白纻zhu舞》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舞蹈的变革 一、清商乐舞(汉族民间乐舞的总称) 1、《明君》 2、《杯盘舞》 3、《白纻zhu舞》 4、清商乐舞的特征:抒情言志、飘逸娴雅、以目传情、以轻见长、以妙取胜
36
二、胡乐胡舞 1、“龟兹乐”:潇洒、劲健、奔放、明快
37
第五章 唐代舞蹈的盛景 一、部伎诸乐——宫廷宴享使用 1、九、十部伎及其代表作:
第五章 唐代舞蹈的盛景 一、部伎诸乐——宫廷宴享使用 1、九、十部伎及其代表作: 《燕乐》《清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龟兹乐》《高昌乐》
38
2、坐、立部伎及其代表作 (1)立部伎:堂下立奏,规模宏大,人数众多,气势雄伟。如:《破阵乐》 (2)坐部伎:堂上坐奏,人员较少,精巧典雅。如:《龙池乐》《破阵乐》
39
二、刚柔诸舞 1、健舞:劲健矫捷、洒脱明朗、快速有力,如:《剑器舞》《胡旋舞》《胡腾舞》 2、软舞:婉曲柔媚、温馨雅致、曼妙舒缓,如:《屈柘》《绿腰》
40
三、歌舞戏弄(早期戏剧的形式) 1、“全能”技艺作品:《踏谣娘》 2、假面、胡戏:《兰陵王》《泼寒胡戏》
41
四、宴饮生活舞蹈 1、以物代言 2、以舞佐宴
42
五、岁月风情舞蹈(民间类) 1、百戏 二、“踏歌”
43
第六章 宋元舞蹈的规范 一、宋代宫廷歌舞 宋队舞是以唐的多段体歌舞套曲-----“大曲”为结构,配上诗歌、道白、分段落表演的歌舞形式。
第六章 宋元舞蹈的规范 一、宋代宫廷歌舞 宋队舞是以唐的多段体歌舞套曲-----“大曲”为结构,配上诗歌、道白、分段落表演的歌舞形式。 1、队舞节目: 小儿队《醉胡腾队》《婆罗门队》等 女弟子队《拂霓裳队》等
44
2、大曲歌舞 《柘枝队舞》:小型,不换场 《剑舞》:有故事组合
45
2、大曲歌舞 大曲歌舞的特点:演员有明确分工, 如:“竹竿子”“后行”“花心”等;舞蹈中的念白、对话、歌唱也有固定程式。 金代杂剧人物
46
4、队伍的特征: (1)有固定的程式 (2)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3)舞蹈重“理趣”(雅化倾向)
总结:宋代“队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舞蹈进入了高度规范化的阶段,为后来明清戏曲舞蹈的繁荣奠定基础。
47
二、元代宴享乐舞 1、“乐队”之制----与宋队舞相似 《乐音王队》 《寿星队》 《礼乐队》 《说法队》 2、元代舞蹈的特点:
《乐音王队》 《寿星队》 《礼乐队》 《说法队》 2、元代舞蹈的特点: (1)民族色彩突出 (2) 吸收汉代乐舞 (3)宗教色彩浓厚:“查zha玛”“倒喇”
48
第七章 明清舞蹈的转型 一、体变质存的形式 1、纯舞和戏曲舞蹈的差异
第七章 明清舞蹈的转型 一、体变质存的形式 1、纯舞和戏曲舞蹈的差异 纯舞:指在中国舞蹈诗乐舞一体化前提下,不表现故事情节,不塑造现实中的具体人物,纯粹以动作姿态抒发感情的舞蹈。 2、戏曲舞蹈----舞姿身段类 程式性、伴随性、情节性、技巧性等
49
二、戏曲舞蹈的文化性质 1、宫廷舞蹈的严格程式 2、民间舞蹈的样式风格 3、文人艺术的意趣直归 4、传统舞蹈的继承与发展
50
第三编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 概述:对于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探索应在动态中、典型环境中,运用各种文化知识进行研究。
51
第一章 中国民间舞蹈的概念与文化特征 一、中国民间舞蹈的概念
第一章 中国民间舞蹈的概念与文化特征 一、中国民间舞蹈的概念 民间舞蹈:指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中,由劳动群众直接创作,又在群众中进行传承,而且仍在流传的舞蹈形式。 民族舞蹈:指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的舞蹈,每个民族又有他们本民族的古代舞蹈、宫廷舞蹈、民间舞蹈及其他舞蹈形式。
52
民间舞蹈:指仍在流传的,以群众自于型为主的各种民间舞蹈,它虽然是民族舞蹈的组成部分,但又是一个大的舞蹈文化系统,含括有各个民族的民间舞蹈。
53
二、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 1、以人体动态保存于表现文化的特征 2、群众之间直接进行传承的特征 3、在一定环境中进行传承的特征
4、随着社会生活改变而发展的特征 5、从民间向舞台升华的特征
54
第二章 中国民间舞蹈的概况与文化类型 一、中国民间舞蹈的概况: 1、它包括了中国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舞蹈形式与文化特征。
第二章 中国民间舞蹈的概况与文化类型 一、中国民间舞蹈的概况: 1、它包括了中国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舞蹈形式与文化特征。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3、中国民间舞蹈的分布
55
4、 中国民间舞蹈的特点 (1)积淀古代文化 (2)原始舞蹈遗存 (3)于民族交融中发展 (4)歌、舞、乐三者结合 (5)使用道具
56
二、中国民间舞等文化类型 1、“五种文化类型”划分法 (1)农耕文化型—安详、优美 (2)草原文化型—“天之骄子”的英姿
(3)海洋文化型—人海和谐的心态 (4)农耕文化型—高原“一边顺”的美 (5)绿洲文化型—丝绸古道的风韵
57
第三章 农耕文化与汉族民间舞蹈 一、农耕文化 汉族民间舞蹈是汉族农耕生活的反映,无论是舞蹈的内容、形式,还是活动的时间与组织形式。
第三章 农耕文化与汉族民间舞蹈 一、农耕文化 汉族民间舞蹈是汉族农耕生活的反映,无论是舞蹈的内容、形式,还是活动的时间与组织形式。 “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哲学思想
58
二、汉族民间舞蹈的特点: 1、传统文化的继承 2、佛、道教文化的影响 3、地域文化色彩
59
三、汉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 1、 成语寓意 2、 缘物寄情 3、 载歌载舞 4、 技艺求精 5、 鼓之舞之
60
四、山东三大秧歌 1、鼓子秧歌:形式完整,组织严密,技术性强 2、海阳秧歌:综合,古朴粗犷
3、胶州秧歌:具有地方民间小戏的雏形,“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
61
五、优美轻盈的云南花灯 1、流传于云南玉溪等地。 2、舞蹈的风格特点: “崴wai ”指表演者无论做什么动作,身体都要保持s型的左右摆动。
62
第四章 农耕文化与少数民族民间舞蹈 一、朝鲜族民间舞蹈 1、朝鲜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 潇洒、含蓄、典雅、飘逸
第四章 农耕文化与少数民族民间舞蹈 一、朝鲜族民间舞蹈 1、朝鲜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 潇洒、含蓄、典雅、飘逸 2、朝鲜族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 (1)农乐舞:具有农耕生活的传统民间舞蹈,表现劳动之余、丰收之后的乐观情绪。以“象帽舞”为最。
63
(2)杖鼓舞(俗称长鼓舞):旋转 (3)扇舞:起源于古代巫术活动
64
二、傣族民间舞蹈 1、傣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 (1)、古越人的遗风 (2)、孔雀与象 (3)、水文化的特征 2、傣族民间舞蹈的特点:
(1)安详、舒缓 (2)“三道弯”与“一边顺”的舞姿造型
65
3、傣族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 (1)孔雀舞 (2)象脚鼓舞 (3)鱼舞
66
第五章 草原文化与游牧民族民间舞蹈 一、蒙古族民间舞蹈 1、自娱性民间舞蹈:
第五章 草原文化与游牧民族民间舞蹈 一、蒙古族民间舞蹈 1、自娱性民间舞蹈: “安代”:源于萨满跳神,后逐渐发展成自娱性的群众舞蹈。动作上继承了踏地顿足载歌载舞的古老风习。
67
2、宗教性的舞蹈: “萨满舞”:俗称“跳神”,是巫师在祭祀、请神、治病等活动中的舞蹈表演,属于图腾崇拜、万物有灵宗教观念的原始舞蹈。 3、表演性的民间舞蹈:筷子舞 盅碗舞
68
第六章 海洋文化与沿海民族民间舞蹈 一、海洋文化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居住环境,在沿海民族中形成了“人海和谐”的心态。 二、高山族民间舞蹈
第六章 海洋文化与沿海民族民间舞蹈 一、海洋文化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居住环境,在沿海民族中形成了“人海和谐”的心态。 二、高山族民间舞蹈 1、高山族有古老的歌舞风习,其民间舞蹈多于祭祀和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
69
2、舞蹈形式: (1)拉手舞:人数不限,队形多样,重脚步的变化。
(2)发舞:用甩摆头发表演而得名。先歌后舞。是高山族原始舞蹈遗存的一种形式。
70
第七章 农牧文化与高原民族民间舞蹈 一、藏族民间舞蹈 1、宗教意识在民间舞蹈中的体现 2、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 松胯、弓腰、曲背
第七章 农牧文化与高原民族民间舞蹈 一、藏族民间舞蹈 1、宗教意识在民间舞蹈中的体现 2、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 松胯、弓腰、曲背 3、谐:汉语叫“旋子”,曲调动听,舞蹈优美,富有高原农耕文化特色。“拖步”“点步慢转”常用步伐,一顺边的美。
71
4、堆谐 俗称“踢踏舞”,是表演性的舞蹈,膝盖松弛。
72
第八章 绿洲文化与西北民族民间舞蹈 一、维吾尔族民间舞蹈 1、自娱性民间舞蹈:围囊 2、礼俗性民间舞蹈:萨玛舞
第八章 绿洲文化与西北民族民间舞蹈 一、维吾尔族民间舞蹈 1、自娱性民间舞蹈:围囊 2、礼俗性民间舞蹈:萨玛舞 3、表演性民间舞蹈:手鼓舞、灯舞
73
4、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 (1)节奏上多切分,微颤是基本动律(2)舞姿造型:昂首、挺胸、立腰
(3)技巧上:多旋转,快速多姿且嘎然而止。
74
结语 传统是一条河,它从远古流来,又将向永远的明天流去。
无源之水会枯竭,无水之木腐朽,我们要汇集百川,滋养丰富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中华舞蹈艺术,更璀璨、更辉煌。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