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电 视 技 术 教 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电 视 技 术 教 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电 视 技 术 教 案

2 第一章 电视信号的产生、发送与接收 。视频信号:由图像的光信息转变成的电信号。 。音频信号:由声音转变成的电信号。

3 第一节电视传像基本原理 一、 图像的顺序传送(如图1-1) 1、像素:构成一幅图像的基本单元。 2、顺序传送的方式:
像素越小、越密、越多,图像越清晰。 2、顺序传送的方式: 发送端按一定顺序分别将各像素的亮度变成电信号,并依次传送出来。 接收端按同样的顺序把电信号变成相应的亮点重现出来。

4

5 2、重现;显像管来实现,电----光转换。
二 . 图像的摄取与重现 1、摄取:由摄像管来实现光-电转换 。光电靶:由半导体光敏材料制成。把“光像”变成“电像”。 。电信号的输出:光点的亮度越亮,电平越低;亮度越暗,电平越高-----负极性视频信号。 2、重现;显像管来实现,电----光转换。 。显像管结构:由电子枪和荧光屏两部分组成,如图1-3。 。显像管显示图像的基本条件: (1)电子枪各极加上适当的直流电压。 (2)偏转线圈中通入合适的电流(锯齿波电流)。 (3)阴栅间叠加上图像电信号。

6

7 三.电视扫描原理: 1、行扫描和场扫描: 2、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 。扫描:电子束在屏幕上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的运动。
。行扫描:电子束在屏幕上沿水平方向扫描。 行正程:电子束从左到右扫描。(THS) 行逆程:电子束从右到左扫描。(THr) 行周期TH=64us。行频fH=15625Hz。 。场扫描:电子束在屏幕上沿垂直方向扫描。 场正程:电子束从上到下扫描。(TVS) 场逆程:电子束从下到上扫描。(TVr) 场周期TV=20ms。场频fV=50Hz。 2、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 。光栅:屏幕上一行一行的亮线的合成 。逐行扫描:自上而下一行接一行的扫描方式。(如图1-6) 。隔行扫描:一幅(帧)分两场,先扫描奇数行,然后扫描偶数行。(如图1-7) 。每帧扫描625行。 。电视技术采用隔行扫描。

8

9

10 四.重现图像的基本参数 1、几何特征: 。屏幕的大小:用对角线尺寸来表示。 。图像的失真:
。非线性失真:锯齿波电流的非线性引起。(图1-8) 。几何失真: 2、图像清晰度和系统分解力 。清晰度:图像细节的清晰程度。与系统传送图像细节(即图像的高频分量)的能力-系统分解力有关。 。垂直分解力:垂直方向能分解的像素数。其大小取决于扫描行数。 。水平分解力:水平方向能分解的像素数。其大小取决于视频带宽和电子束的截面积。 3、亮度,对比度,灰度等级: 。亮度:光的明暗程度。 。对比度: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之比。也称为黑白对比度。 。灰度等级:能加以区分的亮度层次数。 4、视频带宽: 。我国规定:视频带宽为6MHz。

11

12 第二节 黑白全电视信号 图像信号 复合同步信号 复合消隐信号

13 全电视信号 1、图像信号:反映所传送的图像信息。 。负极性图像信号: 。正极性图像信号: 。正程期间传送图像信号,逆程不传送。
。图像信号的特点:单极性,相关性,周期性 2、复合消隐信号: 。行消隐信号:在行逆程期间传送。用于消隐行回扫线。 。 场消隐信号:在场逆程期间传送。用于消隐场回扫线。 。消隐电平:75%,相当于图像信号的黑电平。 3、复合同步信号: 。同步:电子束的扫描规律收发同频同相。 。行同步信号:行消隐期间的脉冲信号。用于同步接收端的行扫描规律。 。场同步信号:场消隐期间的脉冲信号。用于同步接收端的场扫描规律。 。同步电平:75%---100%。 # 开槽脉冲和均衡脉冲。 4、.黑白全电视信号: 。组成:图1-18。 特点:脉冲性,周期性,单极性。

14

15 第三节 色度学的基本知识 一、 光与彩色: 1、光:是一种电磁波,波长为380—780nm,人眼可以看见,称为可见光。 二、彩色三要素:
2、色:光对人眼的视觉反映。波长不同,彩色不同。 二、彩色三要素: 1、亮度:光的明亮程度。 2、色凋:彩色的类别。 3、色饱和度:彩色的深浅程度。色调和色饱和度合称为色度。 三、 三基色原理与混色法: 1、三基色:红(R),绿(G),蓝(B)。 2、相加混色法:R+G=黄,R+B=紫,G+B=青 R+G+B=白 四、亮度公式: Y=0.30R+0.59G+0.11B

16 第四节 兼容制彩色电视 一、兼容制彩色电视的要求: 1、兼容:黑白电视机能接收彩色电视信号(显示黑白图像)。 二、兼容制彩色电视发送的信号
2、要求: 二、兼容制彩色电视发送的信号 彩色电视发送的图像信号是一个亮度信号和两个色差信号。 1、三基色信号的形成: 彩色图像经分色系统分解为R、G、B三基色图像,光电转换成三基色电信号UR,UB,UG 2、亮度信号: 由矩阵电路将三基色按一定比例相加得到UY。图1-22。 3、色差信号: 由矩阵电路将三基色分别与亮度信号相减得到UB-Y,UR-Y,UG-Y。 三、编码: 1、编码:将三基色信号按一定的处理方式进行组合编排,得到彩色全电视信号FBYS。 2、彩色电视制式: 世界流行的三大彩色制式:NTSC制,PAL制,SECAM制。

17

18 第五节.NTSC制编码原理 NTSC制:正交平衡调幅制。 特点:两个色差信号对色副载波进行正交平衡调幅。 优点:兼容性好,解码电路简单。 缺点:相位敏感,易产生色调畸变。 色副载波的频率fsc:有4.43MHz和3.58MHz两种制式。

19 一、色差信号的压缩 一、色差信号的压缩。 1、 频带压缩:如图1—25 Uy的频带宽度为0~6MHz,不作压缩。
1、  频带压缩:如图1—25 Uy的频带宽度为0~6MHz,不作压缩。 UR-Y、UB-Y的频带宽度压缩为0~1.3MHz。   2、 幅度的压缩。 UR-Y的压缩系数为0.877,压缩后得到V信号,即V=0.877UR-Y UB—Y的压缩系数为0.493, 压缩后得到U信号,即U=0.493UB—Y 二、频谱间置(难点) 1、亮度信号的频谱(如图1—27) 以行频及其各次谐波为主谱线,场频及其谐波对称分布在行频主谱线两侧 的离散频谱群。 各主谱线之间有空隙,且频率越高空隙越大。 2、 频谱间置 把色差信号的频谱平移插到亮度信号频谱空隙中。 即先将色差信号对色副载波调制,得到的色度信号与亮度信号混合。 。NTSC 制采用半行频间置,fsc=(2n-1)fH/2。

20

21

22 三、正交平衡调幅 1、平衡调幅: 抑制载波的调幅,即不输出载波信号。其频谱如图1-30。 。平衡调幅波的特点:
。平衡调幅波的波形:图1-30。 2、正交平衡调幅: 。U、V分别对频率相同、相位相差90°的色副载波进行平衡调幅。 U信号调制0°的fsc,得到Fu。 V信号调制90°的fsc,得到Fv。 。Fu和Fv 相加混合得到色度信号F。 Fu+Fv=F 。色度信号的波形:如图1-33。 3、彩色矢量图:如图1-34。 四、彩色全电视信号(FBYS) 1、组成:亮度,色度,色同步,复合同步,复合消隐。 2、FBYS信号的波形:图1-35(负极性视频信号) 3、色同步信号: 。波形:图1-36 。作用:

23

24

25

26

27

28 第六节 PAL制编码过程 逐行倒相:红信号采用逐行倒相调制(±Fv) 优点:克服相位失真引起的色调畸变 缺点:解码电路复杂
色副载波fSC=4.43MHZ

29 一 逐行倒相 。红色度信号是逐行倒相的,即若第n行为Fv则第n+1行为-Fv 。F=F U±FV (不倒相行称为N行,倒相行称为P行)。
一 逐行倒相 一、逐行倒相 。红色度信号是逐行倒相的,即若第n行为Fv则第n+1行为-Fv 。F=F U±FV (不倒相行称为N行,倒相行称为P行)。 。逐行倒相原理:图1-37 二、PAL制对色调畸变的校正原理:图1-38 三、PAL制色副载波频率的选择: PAL制的频谱间置:采用1/4行频间置。 Fsc=(n-1/4)fH=283.75fH+25Hz≈4.43MHz 四、PAL制色同步信号 。 PAL制色同步信号的形成:图1-40 。 PAL制色同步信号包含的信息: .色副载波的频率 .色副载波的相位 .逐行倒相识别 .ACC, ACK控制 五、PAL制编码器 。组成框图:图 。编码过程:

30

31

32

33

34 第七节SECAM制编码器 SECAM编码器组成:图1-42 两色副载波频率不同: fSR=4.406MHZ, fSB=4.250MHZ 采用调频制 两个色度信号逐行轮换传送

35

36 第八节电视信号的发送 伴音采用调频制 图像采用调幅制,残留边带发送 一、图像信号与伴音信号的调制: 1、图像信号的调制: 。采用负极性调幅:
。用负极性视频信号对载波调幅 。波形如图1-43 。负极性调制的优点: 。采用残留边带制发送: 频谱:图1-44 。残留边带制发送的优点 2、伴音信号的调制 。采用调频 。伴音载频(fs)比图像载频(fp)高fSIF=6.5MHz(伴音中频) 。伴音带宽B=250KHz 3、高频电视信号(RF)的频谱 。频谱图:图1-45 。RF信号的带宽为B=8MHz,即每一频道占8MHz的带宽

37

38

39

40 二、电视频道的划分 我国无线电视广播频道划分:表1-2。 。甚高频(VHF):分为VL频段(1--5频道)和VH频段(6--12频道) 。特高频(UHF):UHF频段(13--68频道) 我国有线电视增补频道的划分:图1-46。

41

42 第九节 彩色电视接收机的基本组成 。基本组成:图1-47
。公共通道:包括高频头,中频电路。作用是选择接收RF信号,并对RF放大、混频,变成IF信号,经中频电路处理解调出FBYS和第二伴音信号。 。解码电路:由亮度通道,色度通道,色副载波恢复电路,解码矩阵电路组成。作用是对FBYS进行解码,还原出R,G,B三基色信号。 。伴音通道:作用是对第二伴音中频信号放大、鉴频,解调出音频信号,并经功率放大后推动喇叭发出电视伴音。 。图像重现系统:包括同步分离,行扫描、场扫描,高压电路,显像管及视放输出电路。 。遥控系统:对电视机进行远距离操作和控制。 。电源电路:为电视机电路提供直流工作电压。采用开关电源。

43

44 第一章小结 电视传像基本原理:光—电转换,电—光转换,电子扫描(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图像的失真(非线性失真和几何失真)
全电视信号的组成:黑白全电视信号,彩色全电视信号(FBYS),电视信号的特点(有脉冲性,周期性,单极性) 色度学的基本知识:光与色的关系,彩色三要素(是亮度,色调,色饱和度),三基色(是红R,绿G,蓝B),相加混色。 兼容制彩色电视:兼容的概念,亮度信号的形成,色差信号的形成。 三大彩色电视制式:NTSC制,PAL制,SECAM制。 色差信号的压缩:频带压缩为0~1.3MHZ,幅度压缩 V=0.877UR-Y、U=0.493UB-Y。 频谱间置:NTSC制为1/2行频间置,PAL制为1/4行频间置。 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逐行倒相是指±FV,平衡调幅的概念,正交调幅的概念。 电视信号的发送:RF信号的频谱图(带宽为8MHZ),图像采用负极性调幅、残留边带制发送,伴音采用调频制。 电视频道划分:VHF(VHF-L,VHF-H),UHF。 彩色电视机的组成与各部分的作用。

45 第二章 高频头 第一节 概述 高频头的作用:选频,放大,混频。输出中频电视信号 高频头的组成:如图2-1。 输入电路,高放,本振,混频。
第二章 高频头 第一节 概述 高频头的作用:选频,放大,混频。输出中频电视信号 高频头的组成:如图2-1。 输入电路,高放,本振,混频。 高频头的性能要求: 高频头的类型:有机械式和电子式。现采用电子式,有普通全频道高频头和CATV全增补频道高频头。 高频头的幅频特性:图2-2。

46

47

48 第二节 电子调谐器 一、组成:图2-3 由VHF高频头和UHF高频头两部分组成一体化的结构。 二、电子调谐回路: 1、基本回路:图2-4。
。回路由电感和电容(变容二极管)组成。 。变容二极管的特性:容量随所加反向电压的增加而减小。 。图中的RP电位器:是调谐电压控制器,调节RP(即调节调谐电压BT),可改变回路的谐振频率。 。BT电压在0~30V内变化。 2、频率覆盖与开关二极管: 。VHF频段分为VHF-L段和VHF-H段来接收,通过开关二极管来切换调谐电感。如图2-5中的VD2及L2。 。当VD2截止时L1与L2串联,L2参与谐振,回路频率低,接收VL段 。当VD2导通时,L2被C2旁路,谐振电感只有L1,回路频率高,接收VH段。

49

50

51 三.电子调谐器各引脚的作用 三、引脚作用: BU:UHF段工作电压输入. BH:VHF-H段段工作电压输入.
BL:VHF-L段工作电压输入. BT:调谐电压输入. AGC:高放AGC电压输入. AFT(AFC):自动频率控制电压输入。 BM:VHF混频工作电压输入. IF:中频信号输出。 四、CATV高频头特点: 1、频率覆盖范围扩大:能接收1~68频道和增补频带 2、各频段单独设置调谐系统。 由三个结构基本相同,相对独立的调谐系统合成一体。 五、频道预制电路 1、作用:为高频头提供调谐电压和频段切换电压。 2、人工式预制电路:由电位器和开关构成。 3、自动式预制电路:由CPU内电路完成。

52 第三节 高频头外围电路分析 电路如图2-7:康佳T5429D彩电 主要元件的功能:
N601:CPU。N603:频段译码器。N301:中频电路。V670:调谐电平倒相放大。 R671,C671,R674,C672,R103,C107:调谐电压低通滤波器。VD670:30V 调谐工作电压稳压二极管。 。 频段选择 N601(CPU)的17、18 脚为频段控制输出器。N603的①②⑦脚为频段译码输出器 工作中①②⑦脚只有其中一脚输出+12V,另二脚为0V。 。 频道调谐: N601的34脚为调谐电压输出端,输出PWM脉冲,经V670放大及低通滤波后得到BT 电压。 。 信号流程: 。本章小结: 。高频头的组成,作用。 。变容二极管特性。电子调谐原理 。全频道高频头各引脚的作用

53

54 第三章图像中频通道 中频电路用于对中频信号放大和解调,得到FBYS和第二伴音中频信号 中频电路是图像和伴音共用的通道,它与高频头统称为公共通道。 中频电路放大主要的是图像中频信号,故也称为图像中频通道。

55 第一节中频通道组成及性能要求 一、组成及作用: 。组成:图3-1。 主要由中频滤波器,中放,视检,预视放,AGC,AFT,ANC等电路组成。
。作用:(1)放大中频电视信号 (2)检波,解调出FBAS (3)内差频,输出第二伴音中频信号 二、性能要求: 。电压增益高:G≥ 60dB 。中频幅频特性符合要求:图3-2(主要由SAWF完成) 。选择性良好 。AGC控制范围大: ﹥ 40dB 。工作稳定:要防止中放自激。

56

57

58 第二节中频电路的基本原理 一、声表面波滤波器(SAWF)与中频放大器: 1、SAWF: 。作用;用于选择中频,一次性形成所需的中频特性。
。结构:图3-4 。缺点:插入损耗大。其前面要加一级前置中频放大器,作为补偿放大。图3-5。 2、中频放大器: 。集成中频放大器 。中频放大器采用三级直接耦合差分放大器 。受AGC控制。

59

60

61 二、视频检波与预视放电路 1、视频检波器: (1)作用:从中频信号中解调出视频信号(VIDEO),并差频出6.5MHZ的地二伴音中频信号。
(2)二极管检波器 (3)同步检波器:组成:图3-6。 工作原理: (4)PLL同步检波器 。组成:图3-7。由VCO,移相网络,鉴相器,同步检波器,LPF等组成。 。工作原理:VCO产生的38MHZ信号(用作开关信号的等幅波)经90°移相后与中频信号进行鉴相,取出包络(即视频信号VIDEO)。 2、预视放电路: (1)作用: (2)电路形式;采用射极输出器。 三、ANC电路(自动噪声抑制,也称抗干扰电路) (1)作用:防止大幅度的干扰信号影响图像的稳定。 (2)组成:图3-8。有截止型和对消型两种。 (3)工作原理:

62

63

64

65 四、AGC电路 AGC: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1)作用:根据输入信号的强弱,自动控制中放和高放的增益。使视频输出稳定。 (2)组成:如图3-9
(3)工作原理: 五:AFT电路 自动频率微调电路 (1)作用:自动调节控制高频头的本振频率,使之输出的本振信号始终比接收的RF 信号的图像载频高38MHz (2)组成:如图3-10 (4)PLL鉴相器:如图3-11 。由VCO,鉴相器,LPF组成。 。鉴相器输出的电压(UAFT)送高频头AFT端,去控制本振。

66

67

68

69 第三节 图像中频通道实例 一、TA两片机图像中频通道: 。TA两片机:东芝TA7680和TA7698组成。TA7680是中放集成。
。电路:图3-12。 。主要元件的作用: 。信号流程: 二、康佳T5429D型彩电的图像中频通道。 。 LA7688N芯片:如图3-13。三洋A6机芯(单片机)。 。 电路:如图3-14 。 主要元件的作用 。信号流程。

70

71

72

73 第三章 小结 。图像中频通道的作用:放大、检波、差频 。图像中频通道的组成:SAWF、中放、初检、预视放、AGC、 AFT等。 。图像中频通道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视检波器:PLL同步检波器的组成、工作原理。 。AGC、AFT、ANC等电路的作用。 。电路分析

74 第四章 伴音通道 一、伴音通道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1、 组成:如图4-1 2、基本原理
第四章 伴音通道 一、伴音通道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1、 组成:如图4-1 2、基本原理 。带通滤波器(LBF):采用三端陶瓷滤波器 。 。 伴音中放限幅放大器:集成中采用3~4级直接耦合差分放大器。 。 鉴频器:目前多采用PLL鉴频器。 。 音频放大器:前级采用差分放大器,后级(功放)采用OTL或OCL功放 。 伴音鉴频特性曲线:如图4-2。

75

76

77 二、伴音通道实例 二、伴音通道实例:康佳T5429D彩电伴音电路分析 1、伴音中频信号处理电路:如图4-3
。 FBAS与伴音中频的分离:Z102、Z103:伴音中频陷波器。 Z201、Z202:伴音中频LBF 。 。 伴音制成切换:V201、VD201、VD202、制成切换控制 。 限幅中放和鉴频电路 2、音频前置和音频选择 。音频前置。 。音频选择(TV/AV):由CPU(36)脚控制:(36)为高电平时是TV状态,为低电平时是AV状态。

78

79 3、功放:图4---4。N201是功放集成。 。音频输入:C233为输入耦合电容,V201的(8) 脚是音频输入。 。音量控制:N201的(7)脚是音量调节。其电压升高时音量增加,当电压为0V时为静音。 。音频输出: N201的(2)脚是音频输出,C237为输出电容。N201的(2)脚工作电压是电源电压的一半(OTL功放输出)。 。关机静音控制:V203静音控制管。工作时V203截止,在静音或关机瞬间V203饱和导通,使N201(7)电压为0V。 。供电电压的控制:V610、V204是供电控制管。

80

81 第五章 彩色解码器 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 解码器作用:将FBAS解调还原为R,G,B。 彩色制式不同,解码方式和解码电路也不同。
PAL-D解码器组成电路:图5-1

82

83 第一节 PAL解码器 一、色度通道: 。 组成:如图5-2。由4.43MHz的LBF,色度放大器、ACC、ACK、梳状滤波器, 同步解调器等组成。 。 作用:(1)4.43MHzLBF:从FBAS中选出色度信号和色同步信号。 (2)色度放大器:放大色度信号增益,受ACC控制。 (3)ACC电路:自动色饱和度控制电路。 (4)ACK电路:自动消色电路。在接收黑白信号和弱彩色信号时自动关闭色度通道。 (5)梳状滤波器(也称延时解调器):将F分解为Fu和Fv。 如图5-3所示。由延时线、加法器、减法器组成。 延时线的延时间为63.943us (6)同步解调器: B-Y同步解调器用于解调Fu,还原B-Y信号 R-Y同步解调器用于解调Fv,还原R-Y信号 同步解调器必须输入与色副载波同频同相的等幅波(即B-Y同步解调器要输入0°的4.43MHz副载波, R-Y同步解调器要输入±90°的4.43MHz副载波。)

84

85

86 二、基准副载波恢复电路 二、基准副载波恢复电路
。组成:图5-4。由色同步选通、APC鉴相器、4.43MHzVCO、90°移相网络、7.8KHz选频放大器、PAL开关和双稳电路组成。 。作用:恢复0 ° ,±90 °的4.43MHz副载波。 (1)色同步选通:从F信号中选出色同步信号。需输入选通脉冲(延时行同步信号) (2)VCO:产生4.43MHz色副载波。采用晶体振荡器。 (3)APC鉴相器:用于控制VCO,使VCO输出准确的色副载波。 (4)7.8KHz选频放大器:选取鉴相器输出的7.8KHz信号(半行频信号)。 7.8KHz信号用于ACC,ACK,倒相识别等控制。

87

88 三、亮度通道 。组成:图5-5。 。作用: (1)4.43MHz陷波器:防止色信号对亮度的干扰。(图像清晰度会下降)
(2)勾边电路(轮廓补偿电路):用于补偿亮度高频分量,使图像轮廓清晰。 (3)黑电平钳位电路:恢复亮度的直流分量(即背景亮度) (4)亮度延时:使亮度信号与色差信号同时到达基色矩阵电路。 (5)ABL电路:自动亮度限制电路。

89

90 四、解码矩阵电路 四、解码矩阵电路 。G-Y矩阵:由B-Y和R-Y色差信号恢复出G-Y信号。
。三基色矩阵电路:利用Y信号与R-Y,B-Y,G-Y信号相加,恢复R,G,B三基色信号。 五、PAL-D解码器电路分析 。TA7698AP(解码集成)组成的电路如图5-11。 。工作原理:

91

92 第二节 多制式解码电路 一、彩色电视系统的多制式: 。 彩色制式有三种:NTSC、PAL、SECAM。
第二节 多制式解码电路 一、彩色电视系统的多制式: 。 彩色制式有三种:NTSC、PAL、SECAM。 。 伴音中频制式有四种:4.5MHz、5.5MHz、6.0MHz、6.5MHz。 。 多制式彩电:能接收两种以上制式的彩电。 。全制式彩电:能接收各种制式的彩电。 二、电视制式的切换 1、中频特性的切换 。接收PAL∕SECAM制:采用多制式中频SAWF 。接收NTSC制:高频头IF输出接两个LC串联吸收电路用于对32MHz和33.5MHz的 吸收。吸收电路通过制式切换开关控制通断。 2、第二伴音中频陷波器切换: MH2陷波器通过制式切换开关控制,在PAL∕SECAM制时切断,在NTSC制时接通。 3、第二伴音中频信号选通及鉴频器的切换 。鉴频器采用PLL自动调谐鉴频电路,其fo=6.0MHz。 。伴音中频均变换为6.0MHz,采用混频电路及0.5MHz(或1.5MHz)振荡电路.伴音中频为5.5MHz,6.0MHz,6.5MHz时,用0.5MHz本振伴音中频为4.5MHz时用1.5MHz本振

93 4、彩色解码电路的切换 三种彩色制式的解码电路中,有相同的单元电路,也有不同的单元电路,在接收不同制式的彩色信号时,切换到不同的 工作单元电路。如色副载频3.58MHz的切换等。 5、行、场扫描电路中的 切换 不同制式下,行、场频可能会不同,将会引起图像的 变化。如50Hz∕60Hz场频的 切换等。 以上的 切换电路,都采用自动控制完成。根据接收的 信号,由CPU自动识别并送出相应的 控制电压。

94 三、NTSC制和SECAM制解码的 基本原理
。组成:如图5-12 。工作原理:Y通道中的 色度陷波器为3.58MHz陷波。 C通道中的带通滤波器为3.58MHz带通。 2、SECAM制解码器 。组成:如图5-13 。工作原理:C通道的 带通滤波器采用针形带通 一行延时线和电子开关构成了存储复用电路,使红、蓝色度同时存在,色差信号的 解调要用鉴频器鉴频。

95

96

97 四、一行基带延时线 一行超声延时线存在的缺点:延时时间有误差,信号衰减较大,易引起彩色爬行。
一行基带延时线采用CCD(电荷耦合器件),优点:延时时间准确,无须调整,不同制式起不同的作用。 一行基带延时线的应用:图5-14。 。PAL制时,将相邻两行的色差信号相加并取平均值。 。NTSC制时,能起抑制色副载波的干扰。 。SECAM制时,起一行存储复用的作用。 CCD一行基带延时线是移位寄存器,具有存储器的功能。 延时工作时钟(即移位时钟)为4MHz。

98

99 五、康佳T5429D彩电解码电路分析 LA7688N的引脚功能:表5-3。 1、亮度信号处理电路:图5-15
LA7688N(10)脚是TV视频输入,(14)脚是AV视频输入。(11)脚是对比度控制,(19)脚是亮度控制。LA7688N(1)脚是TV/AV切换和第二伴音输入。 。白峰限制:控制白峰电平不会过大,防止像散现象。 。锐度控制:水平轮廓校正电路(即勾边电路)。 。黑电平延伸:将“浅黑”的电平延伸为“深黑”,提高对比度。 2、色信号处理电路:图5-16 。LA7688N(18)脚是P/N制式选择(色调控制):低电平为PAL,高电平为NTSC. 。LA7688N(41)脚是3.58MHz晶振,(42)脚为4.43MHz晶振,其工作切换由CPU(7)脚控制。 。一行基带延时电路LC89950:图5-17:内置4MHzVCO。

100

101

102

103 5脚7脚分别是B-Y,R-Y输入,3脚1脚分别是B-Y,R-Y输出,13脚是沙堡脉冲输入,11脚是鉴相输出,10脚是VCO控制误差电压输入。
。APC电路:自动相位控制。 。LC89950的引脚功能:表5-4 3。解码矩阵电路: 4。解码信号流程:

104 第五章小结 解码器的组成与作用 亮度通道中设置的辅助电路及其作用 色度通道中ACC,ACK,APC等电路的作用
超声延时线的 延时时间及其组成的延时解调器 一行基带延时线的优点,工作时钟,CCD器件的应用 色副载波的恢复 基色矩阵电路的组成 多制式彩电的制式切换内容

105 第六章 彩管及其电路 显像管的作用:电-光转换 自会聚彩管的结构:电子枪,荧光屏 自会聚彩管的附属部件:偏转线圈,色纯和会聚调节磁环
第六章 彩管及其电路 显像管的作用:电-光转换 自会聚彩管的结构:电子枪,荧光屏 自会聚彩管的附属部件:偏转线圈,色纯和会聚调节磁环 自会聚彩管的附属电路:消磁电路,枕校电路,末视放,消亮点电路

106 第一 节自会聚彩管的结构 一、结构:图6-1 1、电子枪:图6-2
结构:精密一字形电子枪。由灯丝(H),阴极(KR,KG,KB),栅极(G1)也称为控制栅,加速极(G2),聚焦极,高压阳极、。 2、荧光屏和阴罩板的结构如图6—3 .银屏表面:球面→平面直角→起平面→纯平的发展阶段 .荧光粉的深薄:R、G、B变直交替的莹粉条每三边为一组(元素),空隙涂石 墨(称为黑底技术) .荫罩板(既选色板):薄钢板制成,开有条孔(阴罩孔),每孔对应一组荧光粉条,R、G、B三电子束会聚在阴罩孔内。 二、电笔特性:表6—1

107

108

109

110 第二节自会聚彩管的附属部件 一、动会聚校正型偏转线圈 1、偏转线圈结构:如图6-4。 由行偏转线圈和场偏转线圈组成
。行、场偏转线圈都是上、下各一组,相互串联或并联。 。行偏转线圈呈喇叭形,场偏转线圈呈环形,产生的磁场 如 图6-5,图6-6   。行偏转线圈的直流阻值约为几欧,场偏转线圈的直流阻值约为十几欧。 2、动会聚校正偏转线圈的特殊性 产生特殊磁场:行为枕性磁场,场为桶形磁场。这种结构对垂直枕形失真得到校正,但加剧了水平枕形失真。 二、色纯和会聚 。色纯:显示单基色光栅时颜色的纯净程度。由一对二极磁环来调整。 。会聚:包括静会聚和动会聚。 静会聚:屏幕中心的会聚。由四极和六极磁环来调整。 动会聚:屏幕四周得会聚。由偏转线圈完成。 。自会聚彩管在出厂前已对色纯,会聚等已精确调整,使用时不要调整。

111

112

113 第三节彩管的附属电路 一、自动消磁电路 1、电路形式:图6-9或图6-11。由热敏电阻和消磁线圈构成。 2、自动消磁原理:图6-10
3、热敏电阻: (1)阻值:常温时很小,为十几欧,高温时很大为几百KΏ(相当于开路) (2)有二端和三端热敏电阻。 4、人工消磁: 二、枕形校正电路 1、枕形失真的现象及原因:图6-12 2、枕形校正原理:用抛物波去调制锯齿波。 (1)垂直枕校:用行频抛物波调制场频锯齿波电流。(普通彩电无垂直枕校电路) (2)水平枕校:用场频抛物波调制行频锯齿波电流。如图6-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3、水平枕校电路分析:图6-14 主要元件作用:V751:枕校放大器,T751:枕校变压器, R751,C751,R755:组成积分电路,形成场频抛物波。R755:枕校相位调节, R756:枕校幅度调节, R757:枕校放大量调节。

120

121 第四节 末视放电路 末级视放的工作原理: (1)作用:主要用于三基色信号的电压放大。 (2)形式: 白平衡的调整:
(1)白平衡:光栅中不带色。包括暗平衡和亮平衡。 (2)白平衡调整步骤 关机消亮点电路: (1)关机亮点对显像管的伤害 (2)消亮点电路的形式: 截止型:关机时阴栅间电压加大到截止电压点,使电子束截止。 高压泄放型:关机时阴栅间电压突然减小许多,使高压快速泄放。

122 电路分析:图6-15 V501,V502,V503:三基色放大管. RP501,RP502,RP503:暗平衡调节, RP504,RP505:亮平衡调节。 C504,C505,C507,C560,C561,C562:高频补偿电容。 V341,VD344,C344,VD342,VD343:组成关机消亮点电路(高压泄放型,C344消亮点电容)。 .关机消亮点电路工作原理:

123

124 第六章小结 显像管结构 电子枪组成 自会聚彩管的结构特点: 自动消磁电路组成及原理 枕校电路及原理 视放末级电路,白平衡调节 关机消亮点电路
精密一字形电子枪,垂直条形荧光粉,特殊的偏转磁场,色纯和会聚磁环。 自动消磁电路组成及原理 枕校电路及原理 视放末级电路,白平衡调节 关机消亮点电路

125 第七章 扫描电路 一、扫描电路的组成与作用: 1、组成:图7-1。由三部分组成:同步分离,行扫描,场扫描。 2、作用:
第一节 扫描电路概述 一、扫描电路的组成与作用: 1、组成:图7-1。由三部分组成:同步分离,行扫描,场扫描。 2、作用: 同步分离:分离出行,场同步信号,分别控制行场振荡,使行场扫描频率,相位与发送端的行场扫描同步。 场扫描电路: (1)给场偏转线圈提供线性良好,幅度足够的场频锯齿波电流,使电子束作垂直扫描。 (2)提供场消隐信号给显像管,以消隐场回扫线。

126

127 行扫描电路: (1)给行偏转线圈提供线性良好,幅度足够的行频锯齿波电流,使电子束作水平扫描。 (2)提供行消隐信号给显像管,以消隐行回扫线。 (3)利用行逆程脉冲产生高,中,低电压给显像管和其他电路。 在行场扫描共同作用下,电子束在屏幕上扫描,形成矩形光栅。 二、扫描电路的性能要求:

128 第二节同步分离电路 同步分离包括两部分:幅度分离和宽度分离 一、幅度分离电路: 1、作用:从FBAS信号中分离出复合同步信号。
2、电路:图7-2.。 V:同步分离管。 C,R1,V:共同组成钳位电路,如图7-2(b) 3、工作原理:位同步信号时,V截止,同步信号期间,V饱和导通,V的集电极输出负极性复合同步脉冲。 二、宽度分离电路: 1、作用:从复合同步信号中分离出场同步脉冲。 2、电路:采用二节RC积分电路。

129

130 第三节行扫描电路 行扫描电路由行AFC,行振荡,行激励,行输出,高中压形成电路等组成。 一、行振荡电路:
1、作用:产生15625Hz的行频脉冲。 2、电路:集成化彩电多采用500KHzVCO晶体振荡器,振荡信号经1/32分频后得到15625Hz行频,(同时经分频后得到50Hz场频脉冲) 二、行AFC电路 (自动频率控制电路): 1、作用:控制行振荡器的工作,使振荡信号的频率和相位与行同步脉冲同频同相。 2、组成:图7-4。由鉴相器,积分电路,LPF(低通滤波器)组成。 3、工作原理:积分电路:将行逆程脉冲积分,形成比较锯齿波。 鉴相器:将行同步脉冲与比较锯齿波进行鉴相,输出误差电压。 LPF:对鉴相器输出的误差电压作平滑滤波,变成AFC电压。 三、行激励电路: 电路形式:图7-5。V1:行激励管,V2:行输出管(行管)。 T:激励变压器,用于阻抗匹配和反相激励。 R1:激励级限流电阻,可用于控制激励功率。 C1 、C2 、R2:阻尼 电路,防止高频自激 。反相激励:即V1导通时V2截止,反之则反,目的是使行输出与行振隔离,使振荡稳定。V1、V2均工作于开关状态。

131

132

133 四、行输出电路 1、作用: 2、基本电路形式:图7-6 V:行管。VD:阻尼二极管。 C:逆程 电容(Cr),Cs:S校正电容、
LY:行偏转线圈、 T1:行激励变压器、T2:行输出变压器(高压包) 3、工作原理 (1)正程后半段:屏幕中心至左端,V导通,Ly储能VD截止 (2)逆程后半段:屏幕右端至中心,V, VD均截止,Ly释能、C充电(上+下-) (3)逆程后半段:屏幕中心至左端,V , VD均截止,C放电、Ly反向储能 (4)正程前半段:屏幕左端至中心,V截止、VD导通、Ly释能 。逆程电容C在逆程期间上充得的电压称为逆程脉冲电压。 其幅值Vcm≈8Vcc 逆程时间Tr只与Cr和Ly参数有关

134

135 五、行扫描失真及其校正 1、非线性失真及其校正 。原因:行管和阻尼二极管导通时的内阻,偏转线圈的内阻。
。现象:行管的内阻引起的非线性失真是图像右边被压缩。如图7-9 阻尼管的内阻引起的非线性失真是图像中心被压缩。如图7-11 。校正办法: 行管内阻引起非线性失真的校正是偏转回路中串连线性校正电感LT,如图7-10。 阻尼管内阻引起非线性失真的校正是: ①行管提前导通(反向导通) ②改变阻尼管的接法。 2、延伸失真及其校正 。原因:荧屏曲率半径与偏转半径不一致 。现象:屏幕四周图像拉宽(即延伸)如图7-13 。校正办法:偏转回路中串连S校正电容Cs,Cs容量要远打于Cr容量 六、高中压电路: 利用行逆程脉冲经变压、整流滤波后得到高压和中压。

136

137

138

139

140 第四节 场扫描电路 一、场振荡与场同步控制电路
。场振荡电路:用于产生50Hz的场频脉冲。 目前的集成彩电一般不设单独的场振荡电路,而是由500KHz晶振信号经分频后获得50Hz场频脉冲 。 场同步控制电路:用RC二节积分电路分离出场同步脉冲直接去控制场振荡(或控制触发分频器) 二、锯齿波形成电路:作用:将场频脉冲(矩形波)变为场频锯齿波 。电路形式:采用RC积分电路,如图7-14。 改变R1(或R2)可调节锯齿波的幅度(即场幅)。 改变对C的充电电流的规律,可调节场线性。 三、场激励与场输出电路 。作用:场激励用于对场锯齿波进行电压放大。 场输出用于对场锯齿波进行功率放大 。电路形式:一般采用集成化的泵电源OTL电路(如图7-15) VD3,C3,R6:构成泵电源。C3:泵电源自举升压电容。 V1,V2:构成OTL输出,V3:场激励。C1:场输出耦合电容,并兼有S校正作用。 C2,R4:自举升压电路。 。场输出电路的工作波形:图7-16

141

142

143

144 四 场扫描非线性失真及校正 原因: (1)锯齿波形成电路RC的充,放电产生非线性 (2)三极管的非线性。 校正办法:
四 场扫描非线性失真及校正 原因: (1)锯齿波形成电路RC的充,放电产生非线性 (2)三极管的非线性。 校正办法: (1)预失真法:锯齿波形成电路与输出电路之间加入RC积分电路送入输出级的锯齿波略带下凹。 (2)反馈补偿法:从输出级引出负反馈信号给激励级

145 第五节扫描电路实例 一、行场扫描小信号处理电路: 由LA7688N内部电路组成(与扫描有关的引脚功能:表7-1)。电路如图7-17。
二、行激励与行输出电路: 目前的彩电行输出电路都采用分立件电路,如图7-19。 V405行激励,V402行输出(带阻尼行管),T401行激励变压器,T402高压包。 C439,C440,C441:逆程电容。C442:S校正电容。L401:行线性电感。 VD416,C446:200V电源整流滤波。VD413,C455:+12V电源整流滤波。 R456,R455,R454,C444:组成ABL电路。 VS472(可控硅):用于保护控制。 三、场输出电路:彩电场输出都采用集成化。 。LA7837(场输出集成)的引脚功能:表7-2。 。电路:图7-20。 C413锯齿波形成电容,RP402场幅电位器,R418:场反馈取样电阻, C414,R422:抛物波形成,VD421,C417:泵电源电路。

146

147

148

149 第七章小结 扫描电路的组成:同步分离,行扫描,场扫描。 扫描电路的作用: 行扫描电路的组成及作用 行场扫描的频率,周期
行输出电路的基本组成及主要元件的作用 行逆程脉冲的产生,幅度大小,决定行逆程时间和幅度的有关参数 高中压的形成 泵电源场输出电路的形式 行场扫描的失真及校正办法,枕校电路 行场输出的电压波形 行扫描各级工作于开关状态 场扫描输出级工作于放大状态

150 第八章开关稳压电源 开关电源的特点: 开关电源的基本组成:由整流滤波,开关振荡,脉冲整流滤波,取样稳压控制等组成:图8-1。工作原理:
开关电源的分类: 1、按连接方式分:有串联型和并联型 。串联型开关稳压电源:图8-2。 此电路的主板带电(称热底电路)。 。并联型开关稳压电源:图8-3 目前,彩电一般采用变压器耦合并联型开关电源:图-4。此电源主板不带电(称冷底电路) 2、按振荡启动方式分:自激式和他激式。(彩电多采用自激式开关电源) 3、按稳压控制方式分:调宽型和调频型。 。调宽型:通过调整开关脉冲宽度(频率不变)来实现稳压。(此电源一般要引入行逆程脉冲来同步开关脉冲) 。调频型:通过调整开关脉冲频率来实现稳压。 开关电源的稳压控制是通过调整开关管的导通时间Ton来实现的(即调整开关脉冲的占空比)导通时间加大,输出电压升高,导通时间减小,输出电压下降。

151

152

153

154

155 第二节 开关电路基本工作原理 基本电路:图8-5 V:开关管,T:开关变压器,VD:调整管,C:滤波电容,RL:负载
工作原理: 开关脉冲Ton期间(t0—t!),V导通,T的L1储能,VD截止。脉冲Toff期间(t1--t2),V截止,T释能,VD导通,C充电,输出电压Uo. Uo的大小与输入电压Ui成正比,与导通时间Ton(或占空系数)成正比。 开关电源的工作波形如图8-6。 第三节 开关电源实例 康佳T5429彩电电源电路:图8-7 一、整流滤波电路: L901,C902,C903:交流电网滤波。 RT901:自动消磁热敏电阻。 VC901:桥式整流。C901:300V直流滤波。 二、自激振荡电路:图8-8 V901:开关管,T901:开关变压器。R909,R906:启动电阻。 R904,C909,C910,VD903:正反馈电路。 。开关工作过程:

156

157

158

159

160 三 稳压控制电路 三、稳压控制电路:图8-9 VD907,C919:稳压取样整流滤波电路。VD906,R912:稳压基准电路。
三 稳压控制电路 三、稳压控制电路:图8-9 VD907,C919:稳压取样整流滤波电路。VD906,R912:稳压基准电路。 R913,RP901R915:取样电路,RP901是输出电压的调节电位器。 V905,V904:误差放大,V902:脉宽调整 。稳压控制过程: 四、待机控制电路:图8-10 主要由CPU,V610,V907,V908,N901,N903,VD913等组成。N901,N903是光电耦合器,(冷底电路对热底电路控制时可实现隔离) 。工作过程:CPU的(37)脚是电源开/关。 开机状态时,CPU的(37)脚为高电平,V610导通,V908与N901截止,V907与N903截止,电源电路正常工作。 待机状态时,CPU(37)脚为低电平,V610截止,V908与N901导通,V907与N903截止,电源电路处于断续振荡工作(待机工作状态)。 。在待机状态时,行电源被切断,因而高中低电压无输出,使大部分电路都不工作。功耗很小。

161

162

163 五 保护电路 包括有尖峰吸收电路,过压保护,过流保护,X射线保护,软启动保护等。
五 保护电路 包括有尖峰吸收电路,过压保护,过流保护,X射线保护,软启动保护等。 本机保护电路主要是通过VS472来实现(当VS472导通时开关电源处于待机工作状态)。 1、尖峰吸收电路:由R920,C907,VD901,组成。 用于防止开关管截止时的脉冲尖峰过高而击穿开关管。 2、过压保护电路:主要由VD472(稳压二极管),VS472(可控硅,晶闸管)及R472,R473等组成。 当主电源(110V)过高时,VD472导通,使VS472导通,控制V610截止,V907导通,从而使开关电源工作于待机状态。 3、X射线保护电路:主要由VD452(稳压二极管),VS472等组成。 当高压过高时,VD452导通,使VS472导通,电源工作于待机状态。 4、电子束流过流保护电路:主要由VD471,V471,VS472,等组成。 当电子束流过流时,VD471导通使V471导通,VS472导通,电源工作于待机状态。 5、软启动保护电路:主要由V903,VD912等组成。 在开机启动时,通过VD912和V903的导通来分流V901的激励电流,防止开机时激励电流过大对开关管V901的冲击损坏。

164 第八章小结 1、开关电源的特点: 2、开关电源的分类:串联型和并联型,自激式和他激式,调宽型和调频型。 3、开关电源的组成:
4、自激式变压器耦合并联开关电源:组成,工作原理,电路结构,主要元件作用。

165 第九章 遥控电路 组成:图9-1。由遥控器,接收头,CPU(微处理器),节目存储器(ROM)字符发生器,接口电路等组成 。
遥控彩电的操作控制方式:有两种操作方式。 1、本机键盘操作:通过电视机面板按键来操作。 2、遥控操作:通过遥控器对电视机进行遥控操作。 。目前的遥控系统采用红外线遥控系统。 。遥控器发出的操作指令经接收解调,CPU处理后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 信号有三类(1)高低电平的开关信号,如ON/OFF,TV/AV等控制。(2)PWM脉冲信号,如调谐电压,模拟量控制等。(3)脉冲信号:如字符显示的点阵脉冲。 主要控制功能: 1、调谐选台。 2、模拟量调节:如音量,亮度,对比度,色饱和度等。 3、状态控制:如开/关机,TV/AV转换,静音等。 4、字符显示。

166

167 第二节 调谐选台电路 调谐选台电路有电压合成式和频率合成式两种。 一、电压合成式调谐选台电路:组成图9-2
1、调谐电压的产生:0~30V的调谐电压用14bit二进制数表示。 。14bit数据经D/A转换成PWM脉冲。PWM脉冲经电平转移倒相滤波得到0~30V的BT电压。CPU输出不同的PWM脉冲,对应接收不同的频道信号。 2、频段电压的产生: 。三个频段的转换电压由CPU输出的二位数字信号经译码器后得到BU,BH,BL. 3、电视节目(频道)的搜索和预置: 。有三种搜索方式:全自动调台,半自动调台,手动微调。 。在调台过程中,CPU根据有无行同步信号输入来判断是否搜索到电台节目。 。当搜索到电台时,CPU将该频道的有关数据存入节目存储器。 。在搜索状态,存储器被置为写入状态,正常收看时为读出状态。 4、AFT电路的控制作用: 。AFT传感器的组成由行同步鉴相器和AFT比较器组成。 。行同步鉴相器:用于电台识别。检测是否接收到电台。如图9—3。 。AFT比较器用于指于AFT的调节方向,使调谐最佳。如图9—4。

168

169

170

171 二、频率合成调谐选台电路 PLL频率合成器。图9—5。 组成:由电压合成调谐器和I2C总线控制的PLL频率合成器组成。
工作原理:晶振产生的基准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鉴相,使本振电路输出频率准确而稳定 的本振信号。 参与鉴相的基准信号是晶振信号经基准(1/R)分频后得到的。 参与鉴相的本振信号是本振电路产生的信号经可编程分频后得到的。

172

173 第三节 遥控发射与接收电路 一、遥控发射器: 1、遥控器的组成:图9-6。主要由键盘矩阵,专用集成,缓冲放大,红外发射二极管等组成。
专用集成的晶振一般采用455KHz(或480KHz),经分频后得到38KHz(或40KHz)的信号,作为载波。 2、键位码的形成:如图9-7 键盘是由输入线与输出线交叉组成的矩阵电路。每一交叉点接一个按键,根据按键所在行与列的位置定义二进码(即为键位码)并赋予某一功能(即功能码)。在键扫描信号的作用下,当某按键按下接通时,专用集成(CPU)就可得知操作功能 3、遥控编码脉冲信号的组成及发射 。遥控彩电中编码的形式常用PPM(脉位调制)码。功能码为8bit. 。PPM码对38KHz载波进行PAM(脉幅调制),经放大后由红外发光二极管以940nm的红外光发射。

174

175

176 二、遥控接收电路 1、组成:图9-11。 主要由红外接收光电二极管,解调专用集成组成(称为红外接收头)。 2。红外接收与解调处理:
1、组成:图9-11。 主要由红外接收光电二极管,解调专用集成组成(称为红外接收头)。 2。红外接收与解调处理:

177

178 第四节 微处理器及控制电路 微处理器(CPU)是遥控系统的核心。电路如图9-13。 一、CPU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工作电压,复位,时钟振荡。
二、本机键盘矩阵电路和遥控信号输入: CPU引脚中有键扫描输入输出端。CPUST6367的35脚为遥控信号输入端。 三、调谐选台电路:图9-14。 ST6367的34脚为BT电压的PWM脉冲输出端,输出14bit的PWM脉冲。 V670为BT电压放大倒相管。ST6367的17,18脚为频段转换控制。 四、模拟量控制电路: ST6367的1脚为色调控制(只在NTSC制时可用),2脚为色饱和度控制,3脚为亮度控制,4脚为对比度控制,5脚为音量控制,6脚为清晰度控制。 CPU输出的模拟量控制是7bit的PWM脉冲经低通平滑滤波后得到。 五、屏幕字符显示电路:图9-15 1、字符显示的基本条件:字符时钟振荡,行、场逆程脉冲输入。 2、字符消隐信号:使字符显示位置的图像消隐,字符消隐信号与R,G,B字符信号是逻辑或关系的正脉冲。 3、蓝屏静噪:无节目信号时呈蓝屏。ST6367(10)为蓝屏控制,高电平时为蓝屏。

179

180

181

182 第九章 小结 遥控系统的组成:遥控器,接收头,CPU,节目存储器,接口电路,字符发生器等。 遥控系统的核心电路是CPU
第九章 小结 遥控系统的组成:遥控器,接收头,CPU,节目存储器,接口电路,字符发生器等。 遥控系统的核心电路是CPU CPU正常工作的三个基本条件:工作电压,复位,时钟振荡。 遥控操作的基本功能:调谐选台,音量,亮度,对比度,色度,色调,TV/AV,ON/OFF等 遥控彩电的调谐选台电路:电压合成式和频率合成式电路 电压合成式调谐电路的调谐电压是14bit的PWM脉冲经滤波后得到 频率合成式调谐电路的调谐选台是不同的频道有不同的分频系数,通过PLL频率合成器控制晶振产生不同频道的本振信号,来选择频道。 模拟量控制电压是7bit的PWM脉冲经低通平滑滤波后得到。 遥控器的组成:键盘矩阵,专用集成,红外放大管,红外发射二极管等组成。 字符显示的必须条件:字符时钟振荡,行、场逆程脉冲输入。

183 第十章 彩电的故障检修 基本检修技术 一、检修注意事项: 1、注意底板带电,必要时采用隔离变压器。 2、不要轻易断开电源负载和偏转线圈。
第十章 彩电的故障检修 基本检修技术 一、检修注意事项: 1、注意底板带电,必要时采用隔离变压器。 2、不要轻易断开电源负载和偏转线圈。 3、更换元件时应用同型号或参数相同的元件(特别是有特殊标记的元件)。 4、在路测量电阻或更换元件时应切断电源。 5、当出现一个亮点或一条亮线时应调暗亮度,且不能长时间开机工作。 6、当出现保护时,不能轻易断开保护电路。 二、检修步骤与故障排除顺序: 1、检修步骤: (1)确定故障现象:仔细观察故障现象,了解故障产生的过程。 (2)判断故障范围(这是关键的一步):根据 现象,分析可能的故障范围。 (3)确定故障部位:进一步确定可能的故障部位。 (4)查找故障元件:通过测量电压、电阻、波形等方法查找损坏的元件。 (5)修理和排除故障 2、故障排除顺序:先易后难。先检查光栅,后检查图像和彩色,最后检查伴音。

184 三、常用的检修方法 1、直观检查法: 检修时应做到:看、听、闻、摸。 2、模拟测试法:
检修时可采取分割、比较、模拟、替换的方法来缩小故障范围。便于快速找到故障点。 3、万用表检测法(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使用万用表测量有关电路的工作电压,电阻,电流来判断是否正常。 4、仪器检测法: 用示波器,扫频仪等测量有关信号的波形,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来频道故障点。 5、信号注入法: 用干扰信号或模拟有关信号来检查电路通道是否正常。

185 第二节 故障分析与检修 一、开关电源的故障检修:电源电路是彩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故障率最高的部分
1、开关电源检修要点:检修电源部分时注意安全,测试时应选择正确的接地点(冷底端与热底端的地不相同),断开负载后应接上假负载(可用60W/220V的灯泡)。 2、开关电源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开关电源损坏后的故障现象常见有三种 (1)开机即烧保险丝:有元件击穿严重短路。此类故障应断电通过电阻测量法来检修。主要检查:整流管、滤波电容、开关管、热敏电阻等 (2)机内有“吱吱”声,无光无伴音:有“吱吱”声说明开关电源有振荡,检修时先测主电源输出(+110V)是否正常。 。+110V正常,故障一般在行扫描电路 。主电源偏低,故障可能在开关电源稳压电路,高压包局部短路,场输出级和伴音功放有短路。主电源为OV,故障可能在行输出级有击穿短路。 (3)机内无“吱吱”声,无光无伴音:检修时先观察电源灯是否亮,保险丝是否已烧断。 。电源灯不亮,则可能是整流滤波电路有开路或电源未起振。 。电源灯亮,则可能是保护电路因某种原因启动(此时一般能感觉到有开机起动)或开关电源未起振。 。测量300V是否正常,若无300V电压,则是整流滤波电路开路(特别要注意现流电阻),若300V正常,则是开关电源未起振。 。检查启动电阻,正反馈电路,开关管。

186 二 行扫描电路故障的检修 行扫描电路也是故障率最高的电路之一。 1、行扫描电路检修要点:
二 行扫描电路故障的检修 行扫描电路也是故障率最高的电路之一。 1、行扫描电路检修要点: (1)+12V电压由开关电源提供还是行输出提供。这对三无故障检修有重要意义。目前彩电一般由行输出提供+12V电压。 (2)行扫描电路的关键点电压: 。行激励管基极电压一般为0.4~0.5V,过高过低都不正常。 。行输出管基极电压一般为-0.1~-0.3V,无负压时一般不正常。 。行振荡电源电压一般为7~9V,由开关电源提供。 。行输出管集电极电压一般比主电压高,否则不正常。 (3)有无高压输出的判断。 。有无静电现象。若有,则行扫描已工作。 。关机时有无亮光闪烁。若有,则已有高压。 。显像管灯丝是否发亮。若是,则行扫描已工作。 。视放电源是否有(一般为200V左右)。若有,则行扫描已工作。

187 2、行扫描电路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 (1)无光栅无伴音:这是电视最常见的故障,也是故障范围最广的,可能的部分有:开关电源,行扫描系统控制(CPU),保护电路等。检修时应先判断哪部分电路的故障。 行扫描电路各级损坏都可能造成三无故障。 。先检查行输出级的工作电压及有关元器件。特别是行管,高压包,逆程电容,S校正电容。 (行管的好坏判别): 。检查行激励级的工作电压,行激励管,激励变压器和限流电阻。 。检查行振荡级。特别注意500KHz晶振及X射线保护。 (2)光栅明暗闪动,图像模糊。 此故障原因有:高压包性能不良或打火,显像管座老化或接触不良,加速极电压不稳。 (3)行管经常击穿: 原因主要有:500KHz晶振不良,有逆程电容开路,电源电压过高,高压包局部短路,S校正电容漏电,偏转线圈局部短路,行激励不良。

188 三、场扫描电路故障检修: 1、场扫描电路检修要点: (1)在检修水平一条亮线故障时,应先调低亮度。
(2)场扫描部分有较多的可调电位器,易接触不良。 (3)检修可用信号注入法先区分是前级电路还是后级电路的故障。 2、场扫描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 (1)水平一条亮线:场扫描各级损坏都可能出现水平一条亮线。 。对于目前集成化彩电,检查水平一条亮线时可先进行虚焊的检查 。测场OTL输出的中点电压是否为场电源电压的一半,若相差较大,则场输出集成损坏。 。检查场幅、场频电位器是否接触不良,锯齿波形成电容是否损坏。 。检查场负反馈电路是否开路。

189 第十一章 I2C总线控制彩色电视机 第一节 I2C总线控制技术 一、I2C总线简介
由飞利浦公司发明的一种串行数据总线,是一种双向二线制串行数据总线结构。 挂在总线上的集成电路或器件由一串行数据线SDA和一条串行时钟线SCL完成数据传输和功能控制。 I2C总线控制原理框图 二、I2C总线传输格式 1.数据的有效性 I2C总线数据传输波形图 2.起始和停止状态 为保证收发同步,必须定义起始和停止状态 3.地址编码 挂在总线上的每一个器件都编上唯一的地址码,最多为27=128个

190 4.数据的确认 每个字节8位(bit)由最高位到最低位依次传送,每一位数据的传输在时钟线上有一个时钟脉冲对应。 应答信号在第9个时钟脉冲到来时,由接收器向发送器发送一个低电平信号,完成确认信号的传输 。 5.I2C总线的传输格式 格式规定:起始信号后必须传送一个被控器的地址信号,信号为8位,1-7位为被控器地址,第8位为传输方向,0表示主控器发送信号,向被控器写数据,1表示主控器接收数据,向被控器读数据。 6.I2C总线结构 采用I2C总线控制的集成电路,内部都增加了I2C总线接口电路。 主要有:各种控制功能的D/A转换器; 数据/地址译码器; I2C总线子地址译码器; I2C总线接口及数/模转换检测电路。

191 第二节 I2C总线控制彩色电视机电路分析 一、 TCL王牌2101AS型彩色电视机电路组成 1.TCL王牌2101AS型彩电简介
整机电路框图: 图11-6 采用东芝开发的微处理器TM87CK3N及单片集成电路TB1231N/TB1238N。具有PLA和NTSC两种制式,具有CATV功能,可收470MHZ有线电视,具有可存储100个预选频道,中/英文显示,全功能红外遥控操作功能。 2.整机信号流程 图11-6 二、遥控系统电路分析 1.遥控发送电路 图11-7 采用TC9028F专用微处理器 功能表11-1 待机状态,振荡器停振,工作电流微安量级; 按键操作时,振荡器工作,平均工作电流十几毫安; 键盘为7行×4列结构,行数据7位,列数据4位。

192

193

194 2.遥控接收电路 图11-8 专用集成块,TFMS-5380和红外接收二极管组成。 三、微处理器控制电路 1.微处理器 TMP87CK38N 芯片内有:CPU,ROM,RAM,时钟发生器,通用寄存器,串行I2C总线接口电路,屏幕显示电路等。 基本字长8位,有412条基本指令固化在ROM中。 引脚功能表 表11-2 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11-9 2.存储器 带有I2C总线接口的存储器,ST24C04 功能表 表11-3 3.调谐电压形成电路 图11-10 电压合成方式,控制电压采用脉宽调制(PWM)方式产生,由2脚输出负极性脉宽调制脉冲,经三极管倒相放大电平移动,三级积分为0~33V直流调谐电压。 4.自动搜索选台

195

196

197

198 首先检测36脚输入的行同步,还要检测来自TB1231N 的4脚的AFT电压的大小,0~4. 7V变化,若差频为38MHZ,AFT电压为2
首先检测36脚输入的行同步,还要检测来自TB1231N 的4脚的AFT电压的大小,0~4.7V变化,若差频为38MHZ,AFT电压为2.5V,为最佳调谐点,此时停止搜索,将对应的频段,调谐电压写入ST24C04中。 5.频段切换电路 40、41脚输出,每脚都有0和1两种状态,不同组合对应不同频段,如:01-VL,10—VH,11-UHF。 6.自动频率调节 由TB1231N的4脚AFT电压送入微处理器13脚内部的A/D转换为数字量后,再经比较运算,检测图像中频偏移量对调谐电压VT进行修正,控制本振频率。 7.I2C总线 有两组I2C总线接口: 一组:11脚为时钟信号(SCL1)输出端,12脚为数据信号(SDA1)输出、输入端。这一组数据与ST24C04存储器进行数据交换。 二组:37脚为时钟信号(SCL0)输出端,38脚为数据信号(SDA0)输出、输入端。通过总线对TB1231N进行数据交换,完成对音量、亮度、对比度、色度、光栅几何失真校正、TV/AV切换等控制。

199 8.字符显示电路 可显示8排字符,每排可显24个字符,已固化在微处理器的ROM中。 行、场逆程脉冲送入26,27脚进行计数,以确定字符在屏幕上显示的左右和上下位置。 22~24为R、G、B字符输出,送入TB1231N的14~16脚内矩阵电路,与视频信号混合后,作为R、G、B输出,25脚为字符消隐信号输出。 9.TV/AV切换控制 图11-11 受控微处理器6脚电压,高电平1为AV状态,低电平0为TV,由TB1231N47脚输出的TV视频经V123,V205控制43脚,同时TB1231N内的电子开关由I2C总线控制。 10.AV1和AV2的切换 图11-12 切换受控于微处理器7脚电压,是高电平时,V903饱和,使CD4066的5,6脚为低电平,其对应的开关断开,而12,13脚对应的开关闭合,使AV1接通。

200

201

202 四、小信号处理集成电路TB1231N/TB1238N简介
内部结构框图 图 11-13 其功能表及在线电压,电阻 表11-4 五、图像中频处理电路 图11-14 高频头输出中频经前置中放送入6,7脚进行放大,放大的信号分两路,一路进入鉴相器,控制VCO,鉴相器的误差电压还送入AFT电路,由4脚出,另一路送极性开关。 极性开关里为SECAM,PAL,NTSC制的极性不同而设的。 六、伴音信号处理电路   1.伴音小信号处理电路 图11-15 2.音频功放电路 图11-16

203

204

205

206

207 七、亮度信号处理电路 1.亮度信号流程 图11-17 2.自动对比度限制ACL和自动亮度限制ABL→ABCL 图11-18 主要由显像管阴极束电流析测电路和TB123IN中ABCL电路组成; 八、色度信号解调电路。 图11-19 TB123IN只能对PAL/NTSE解调。与一般解码步踌不同。 是先将色度信号送入两个正交的同步检波器。在解调的同时将UB-P和UR-P分离。然后经一行基带延时线将想邻两行色差信号在电流上相加平均,以克服相位失真。 九、视频放大电路 。图11-20

208

209

210

211 十、 行、场扫描电路。 1. 行场扫描激励信号的产生 。图11-21 2. 行激励与输出电路。图11-22 3. 场输出电路。 图11-21 十一、开关稳压电源。 1. 整流滤波电路。 图11-23 双向滤波器既可防止外界电器通过供电线路对本机的电磁干 扰。又可防止本机开关电源对外界电器的电磁干扰,电芯两个绕组产生的干扰电压大小相等。极性相反。可有效抑制共模干扰。两只电容抑制差模干扰。 2.自激振荡电路。 3.稳压电路。 4.二次稳压电路。图11-24

212

213

214

215

216 十二 、遥控关机电路及消亮点电路。图11-25 1. 正常供电状态。 微处理器20输出低电压0.1V 0.2V截止。电源指示不发光。 2 .遥控关机状态。 微处20为变电平3V V213饱和.将TB123IN 32行激励脉冲短路。行输出停止工作 。同时V806饱和。C为低电平 V805截止(图24) 3. 关机亮点消除电路。

217

218 第三节 I2C总线控制彩色电视机的检修 一 、2101A彩色电视机检修要点。 遥控发射与接收电路析检修要点。 A. 先析查电源。
B.键盘距阵的常见故障。 C.遥控器电路的常见故障。 2 .节目存储器的析修要点。 ST24C04供电5V 低于4V不能正常工作 3 .微处理器检修要点。 A 模拟信号 B 开关信号 可用万用表测 C 脉冲信号 示波器测 D 总线信号

219 4 .中频信号通道检修要点。 A. 高频解调器及中放。 B. TB123IN的 外接的38MHZ振荡 C .TB123IN 8 的AGC电压。 D. 调谐电压的形式。 5 . 亮度解通道检修要点。 A. 观察通道出现故障的现象 B.TB123IN 44 外接元件。 C. 查39的电压。 D. ABCL电路的C410 击穿 会过早起控。 E. 辅助电路对比度电路的软件设定是正确。

220 第十二章 彩色电视新电路、新技术 第一节 梳状滤波器Y/C分离电路
传统的Y/C分离是利用4.43MH带阻和带通滤波器现。在滤色度时也滤出4.43附近的亮度使高频损失、清晰度下降。在带通滤波取色度时也有亮度,造成亮色串扰。 一、梳状滤波器Y/C分离基本原理。 特点:① 加法器输出亮度,不造成高频丢失,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同时将色度抑制切底; ② 减法器输出色度,抑制了亮度,解决了亮度串扰。 二、动态梳状滤波器工作原理。 组成:延时线、带通滤波器、加法器、减法器、相关性检测电路。

221 三、数字或动态梳状滤波器 首先进行A/D转换,处理后再进行D/A转换。 图12-3由五个集成电路封装一起构成厚膜电路。 第二节 丽音技术 NICAM—728是英国开发的数字式双伴音立体广播系统。NICAM—缩写,原音“准瞬时压缩与扩展音频多路复用”。 压缩:指发射前将14位数字伴音压为11位。 扩展:指接收端将11位扩展为14位。 音频多路复用:指两路伴音利用同一信道传送。 728:指信息传送速率为728kb/s。

222 一、丽音信号的编码与传送。 我国PAL-D频道带宽8MHZ,伴音高图像6.5MHZ,视频6MHZ无法安排数字丽音频道。 根据广电部GY/T129—1997标准,将图像压至5.5MHZ,保留6.5MHZ伴音,将数字声载波频率定在5.85MHZ。 编码过程:图12—5 二、 NICAM—728的接受与解码 经高频调谐变为伴音中频后→准分离解调(PAL中心频率5.85MHZ)送到数字声通道(带通滤波DQPSK)。解调后以脉码调制数据流形式经解扰码,取示加入的随机数据,此数据流再经一次解位交织,变成原来的11bit,原经扩展将11bit扩展成14bit,经数模转换及去加重,获得立体声L·R模拟音频信号

223

224 第三节 倍频扫描技术 一、普通模拟电视主要缺点: 1、行间闪烁。 2、边缘锯齿化。 现高档大屏幕采用音频扫描技术。 其关键是:慢存快取,利用不同得存储和读取频率来使行频和场频增加。 二、方法:1、场内行插入法 A行与B行之间插入A行。 A行与B行之间插入(A+B)/2行。 2、帧内插入法 图12—11 场存储器1和2读写交替工作,3是缓冲存储器。 三个开关受示众信号控制,每场信号重复两次(100HZ)

225

226 3、音频电路的基本组成 A/D转换器、视频存储器、D/A转换、音频转换及时钟控制电路等组成:图12—12 第四节 画中画电视技术 一、画中画电视机的基本组成 画中画技术是利用数字技术将一个或几个电视信号经过抽样、量化、存储压缩成一个子画面,再通过屏幕“开窗”的方法,将其插到主画面中,实现一个或几个画面同时收看。   电路形成:一是视频画中画, 二是射频画中画。 射频画中画要两套高频调谐器,图像中放及视频信号处理电路,图12—13 二、画中画电视机的基本原理

227

228

229 将子画面插入主画面,显示在屏幕一角,通常对原始画面进行“剪辑”、“压缩”插入三个步骤处理。
1、  1、子画面的剪辑 子画面供用户监视用,不需显整个画面,只显中间70~80%的部分。 2、  2、子画面的压缩与存储 通常取K1=K2=K=3的压缩率。 为将子画面存入,首先抽样、量化、亮度三行抽一行,色差信号抽样频率fc=1.2MHZ,通常取5~6bit量化。 子画面存储器有模拟存储器和数字存储器,数字存储器一场存储器原理示意图: 3、  、子画面的插入。 射频画中画电路框图为图12—13,P266

230 第五节 图文电视技术 一、图文电视广播系统的组成:编辑部分、传输部分和接收部分 也称电视文字广播,利用时分复用原理,在正常电视信号的场消隐期间插入图文数字信息的电视广播系统。 二、图文电视技术规范及数据行 1、技术规范:表12—1,P270 2、数据行:是指用于传送图文电视信息数据的电视行。 数据行结构图: 前两字节为“1”、“0”交替的时钟同步码,为接收端恢复时钟提供频率、相位基础。第三字节是字节同步码(BS),供接收端划分字节,期于42B构成数据包(DP)数据包前两字节(MP)用来标识杂志号和包地址。 3—42B为数据。

231 三、图文电视的插入 PALD制为625行,除回扫50行,有效行575行。50行在消隐期,是311—335行,623—625行,第1—23行,前后均衡和场同步占14行,图文电视有效插入周期(即叠加位置)为320—335行和7—22行。 插入播出方框图: —18 P271 四、图文电视信号的接收 由专用的图文电视接收机或图文电视解码卡的微机进行的。 图 为图文电视接收机框图 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正常电视信号接收部分 二是图文电视解码部分

232

233

234 第六节 平板电视机 通常将深度小于显示器对角线尺寸1/4的电视机称为平板电视机,简称FPD。 常见有液晶平板电视机和等离子平板电视机。 一、液晶平板电视机,简称LCD-TV。 1、液晶和液晶显示器 常用的扭曲向列型LCD 液晶显示器本身不发光,所以必须外设光源的灯管 其接受机组成框图12-21 2、液晶显示器的驱动 (1)简单矩阵驱动方式 ①点顺序扫描 ②行顺序扫描

235

236 (2)有源矩阵驱动方式 ①晶体管驱动 ②非线性元件驱动 优点:1、没有辐射 2、颜色失真接近于零 3、电压低,功耗小,重量轻,体积小 4、亮度较好,图像清晰,整体薄而轻,宜作壁接电视 二、等离子平板电视机 1、显示屏 等离子显示屏(PDP)是一种利用气体放电的显示装置。 根据工作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流(PDP)和交流(PDP)两类,交流(PDP)根据结构不同分为单基板型和双基板型两类。示意图12-25

237

238 2、等离子电视接收机 图12-27 ACPDP整机:主要包括接口电路,存储驱动控制电路,驱动电路,遥控电路,DC/DC变换电路与开关电源几部分。 3、优点: ①与直视型CRT显像管相比 体积小、重量轻、无常见的几何失真、屏幕亮度均匀等 ②与液晶显示屏相比 亮度高、色彩好、灰度丰富、画面均匀平滑等 第七节 被投电视机 背投电视机,简称PTV,是一种假借投影和反射原理将屏幕和投射系统置于一体的电视显像系统。 一、背投电视机的基本结构。 图12-28

239

240

241 机身结构分上,下两部分,下半部是机箱,内装行、场扫描板。数字会聚板。图象小信号处理等。
二、只投影管(绿管在中间,红蓝在两边)以一定角度固定在投影管要装架上。 上半部由投影屏,反射屏组成光学通道,实现光线的放大、成像。 1、投影管: 图12-29 投影管是投影电视机心脏器件。其质量对图象显示效果起决定性作用。 组成:管颈、管脚、锥体、荧光屏幕、几部分、外套各种调制线圈。 目前使用的有6英寸,7. 5,8英寸等规格。投影管屏幕尺寸越大画面亮度越高,清晰度越好。

242

243 2.透镜 图12-30 玻璃透镜和树脂共同组成。 3.投影屏 三屏结构 半透明塑料构成 图12-31 二、背投电视采用的新电路 1、数字会聚调整电路 2、自动会聚校正电路 3、 倍频或变频扫描电路 4、动态聚焦电路  三、背投电视机的基本工作过程 电光转换过程和光传输过程。 四.背投电视的特点: 1. 优点: P 2. 缺点: 1-3

244

245 第八节 卫星数字电视技术  一、卫星电视广播系统 图12-32 组成:由同步卫星,地球发射站,地面监控站集体接收转发系统,家庭收视系统。 二、数字电视信号的产生。 首先将模拟电视信号转为数字电视信号(A/D转换)然后在对数字电视信号处理和传输。 A/D转换要经抽样。量化。编码三个过程。 1、抽样:是在时间上将模拟信号离散化。 规定抽样频率:亮度13.5MHZ 两色差6.75MHZ 2、量化:是在幅度上将模拟信号变为离散的数字信号。 3、编码:是将抽样点幅度的量化值编成二进制数码。

246

247   模拟信号经过抽样,量化,编码形成二进制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脉冲编码调制(PCM)
三、数字电视的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1、  1、信源编码 CCIR-601建议书的标准 亮度信号亮点定720 色差信号定 亮度与两色差取样频率为4:2:2 二进制传输通道1HZ带宽传输最高码率是2b/s 因此数字化视频信号需62.21MHZ带宽。是模拟传输的10倍。所以必须进行压缩编码处理。 信源编码就是在原始图象信号中移去自然存在的冗余度。达到尽可能少的数码表示图象信息。降低信号传输的数码率。压缩频带。所以就称为压缩编码。

248 信源编码分为无损编码和有损编码。 空间冗余度指1帧之间图象相似内容,统计表明。帧间像素变化两一般只有10%左右,因此可利用视频图象前,后之间的时域相关性进行帧间压缩。   此外,根据人眼的特点,可对灵敏度较低的部分压缩。目前主要有3大图象压缩编码标准。 JPEG标准:针对静止图象也应用于活动图象压缩比较低。 MPEG标准:主要包括MPEG-1和MPEG-2两种。 码率达:1.5Mb/s Mb/s研究3MPEG-4甚低码率小于64kb/s 视频、音频编码。 最终目的是MPEG-2 是通用的活动图象及伴音的编码标准适于各种应用。如存储媒体,分配传输和通信等。 图象分辨率720×480 主体声与MPEG-1兼容

249 H.261标准: 用于电视电话和电视会议的图象压缩编码,不适于广播电视。 2.信道编码 主要目的是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所以又称为抗干扰编码或纠错编码。 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可分两类:基带传输和载波传输对付不同干扰 用不同的差错控制技术、常用:奇偶校验码,汉明码,循环码,RS码,卷积码。 电视信号传递时还采用数据交织,可使系统纠错能力提高好多倍。

250 四、卫星数字电视的传输方式: 目前数字电视传输途径分三种: 数字卫星电视,数字有线电视,数字地面开路电视 三种方式信源编码方式相同 MPEG-2 由于传输途径不同,传递编码采用不同调治方式。   DVB标准系列: DVB-S 用于卫星电视广播 /12GHZ频段 DVB-C 用于有线电视广播 DVB-PI 用于DVB与有线电视前端和SMATV前端接口 DVB-T 用于地面开路电视广播 DVB-TXT 用于数字电视图文系统 DVB-SI 用于服务信息系统 DVB-MC 用于多点微波分配系统(MMDS)10GHZ以下频段 DVB-IRDI 综合按收解码器(IRD)接口   DVB测试(DVB-M)加扰和有条件按收接口(DVB-CA)  

251 QPSK四相相移键控调制是卫星数字传送最佳选择。
图12-33 节目卫星有两种方式 一是将几套节目的数据流会成一个数据流去调制一个载波,称为多路单载波(MCPC) 二是每套节目各自调制一个载波,称单路单载波(SCPC) 五、卫星数字电视上行系统 图12-34 六、卫星数字电视的接收 1、卫星电视接收的室外部件 接收天线,高频头,传输馈线

252

253

254 高频头由低噪音微波放大器(LNA)镜像频率抑制带通滤波器(BPF)混频器,第一本振前置中放等组成
图12-37 2、卫星电视接收机。 图12-35

255

256

257 本章小结 •       梳状滤波器Y/C分离电路,是利用色度信号与亮度信号频谱交错的特点以及梳状滤波器梳齿妆频率传输特性,将两度信号与色度信号分离。 •       丽音是一种数字式双伴音立体声广播系统, 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电视伴音广播制式。 •       画中画技术是利用数字技术将一个或几个电视信号经过抽样、量化、存储压缩成一个子画面,再通过屏幕“开窗”的方法,将其插入到主画面中,实现一个或几个画面的同时收看。 •       图文电视是利用十分复用原理,在正常电视信号的场消隐期间插入图文数字信息的电视广播系统。 •       背头电视机是一种假借投影和反射原理,将屏幕和投影系统置于一体的电视显像系统。 •    数字电视技术一般是指将模拟电视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处理、记录、存储、传输和接收还原的技术。

258 .色度解码电路检修要点。 三方面 A . 43外接的选频和耦合元件。 B. 11的晶振。 C . 10的APC滤波器。 7. 未级视放电路的检修要点。 A .表现有声音 无或无光栅.字符显示不正常. 偏色 . 亮度失控 等。 B. 加速极电压不正常引起光栅变化。 C .TB123IN 输出电平2-3.5V 视放集电极120V左右。 D. CPU送到13的工作模式开关信号。 E .聚焦电压变化造成清晰度下降。


Download ppt "电 视 技 术 教 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