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台灣史圖 康軒文教 68
2
葡萄牙人及西班牙人分別占領澳門和呂宋島,作為與中國貿易的據點
2-2-6 十七世紀歐洲國家在亞洲的貿易據點。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亞洲總部設在爪哇的巴達維亞(今印尼首都雅加達)。 呂宋島 (今馬尼拉) 澳門
3
普羅民遮城 熱蘭遮城 2-2-7 十七世紀荷蘭人占領時期的臺江港口形勢
4
2-2-13 荷治時期臺灣對外貿易圖。當時經由臺灣輸出或轉運的商品,除稻米、蔗糖外,還有絲織品、瓷器、香料、藥材、鹿皮等,種類繁多,而且獲利極豐。
5
南京:福王 紹興:魯王 2-3-1 鄭成功出兵攻臺路線圖 福州:唐王 肇慶:桂王
6
明倫堂是臺灣府學上課所在 大成殿是孔廟中心,也是祭祀孔子的場所 2-3-7 臺南市孔廟示意圖
7
二、鄭氏的對外貿易 1.主要貿易夥伴:日本、英國 2.主要出口商品:蔗糖、鹿皮 3.主要進口商品:軍需品 4.與南洋的貿易 進口香料、布匹、軍用品等為主 5.當時臺灣的貿易狀況 (1)成為當時中國大陸、日本及東南亞各 地的貿易轉口站 (2)商業往來相當繁盛
8
2-4-4 臺灣行政區劃演變圖
9
嘉慶年間的台灣行政 東部 噶瑪蘭廳出現
10
開漳聖王 泉州人 潮州人 媽祖 福德正神、土地公 關聖帝君
11
一、貿易變遷 1.貿易地區:擴張到歐美等地區 2.進口商品:鴉片為首,其次為紡織品 3.出口商品 (1)以茶、糖、樟腦為主 (2)茶葉由淡水出口,為當時最大宗的 輸出品 (3)其次為蔗糖,由安平或打狗出口 (4)再其次為樟腦,由淡水出口到歐 美,產量曾居世界第一
12
牡丹社事件
13
臺北府 恆春縣 一、行政建設 1.北部增設臺北府 2.在恆春設縣,修 築城牆,防止日 軍再次入侵
2-6-3 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臺灣行政區劃圖 恆春縣
14
沈葆楨台灣建設
15
光緒年間台灣行政
16
劉銘傳來臺後,將行政區劃調整為三府一直隸州 臺灣府
臺北府 二、調整行政區劃 劉銘傳來臺後,將行政區劃調整為三府一直隸州 臺灣府 臺東直隸州 臺南府 2-6-7 光緒13年(西元1887年) 臺灣行政區劃圖。劉銘傳將原臺灣府改為臺南府,於中部地區增設臺灣府。
17
光緒十三年的台灣行政圖
18
2-6-11 開港通商後,茶、糖、樟腦出口總值比較圖
19
行郊 洋行 稻米 茶 糖 樟腦 (2)清領前期,商業的主體為商人組成的 ;清領後期,商業的主體則為洋人在臺設置的 。
(2)清領前期,商業的主體為商人組成的 ;清領後期,商業的主體則為洋人在臺設置的 。 (3)清領前期的外銷產品為 與蔗糖; 清領後期則為 、 、 。 行郊 洋行 稻米 茶 糖 樟腦
20
3.臺灣在開港通商後,進出口貨物出現很大的轉變,請在空格中填入正確的答案。
鴉片 紡織品 中國大陸
21
茶葉 蔗糖 淡水 安平 淡水
22
1.清朝末年國勢衰弱,遭受到列強的覬覦,臺灣亦為外力入侵的目標。請想一想,哪些戰爭對臺灣有重大影響?並在空格中填入正確的答案
英法聯軍 開港通商 日 臺灣建省
23
甲 丙 乙 2.請參考清領後期臺灣產業分布圖,並回答下列 問題。 (1)茶葉、蔗糖、樟 腦的產地分別位 於圖中哪個區域? 茶葉:淡水
茶葉:淡水 蔗糖:安平 樟腦:淡水 甲 丙 乙
24
5.清領時期,臺灣行政區域幾經改變,下列五張
地圖分別代表清朝五個不同時期的行政區域 圖,請依照時間順序加以排列,並將正確答案 填入空格中。
26
2.日軍登陸臺灣 (1)先由澳底(今臺北縣貢寮鄉)一帶登陸 (2)隨即攻克基隆 日人據臺後,在澳底鹽寮立有登陸紀念碑,臺灣光復後被拆毀。民國64年, 臺北縣貢寮鄉公所在此處設立鹽寮抗日紀念碑。
27
2-1-8 臺灣重大抗日行動示意圖。圖為一九二○年代的臺灣行政區劃圖。
臺灣民主國 苗栗事件 霧社事件 西來庵事件 臺灣民主國
28
2-1-9 臺灣重大抗日行動比較表
29
五、日本治臺政策的演變 臺籍日本兵 當時臺灣男子被徵召後,在「出征」前通常會與親友合影留念。 參拜神社
總督府在臺灣各地建神社,強迫臺灣人前往參拜。 臺籍日本兵 當時臺灣男子被徵召後,在「出征」前通常會與親友合影留念。
30
配合警察執行地方公共事務 日治時期保正與甲長的工作項目示意圖
31
鼓勵臺人信仰日本神祇、參拜日本神社 皇民化運動時期學生的參拜儀式。
32
日治時期基礎建設 一、戶口調查 1.自西元1905年開始,總督府定期進行戶口調查 2.戶籍資料詳實建立,有助於日後的統治與管理
二、土地與林野調查 1.目的 (1)為解決土地產權不清的問題 (2)確實掌握臺灣的地籍資料及徵稅對象 2.結果 (1)田賦收入大為增加 (2)將大部分無主的山林地轉為國有地 (3)有助於資本家投資與開發林野地
33
三、金融整頓與實施專賣制度 1.金融整頓 (1)目的:促進日、臺之間交易的便利性 (2)A.成立臺灣銀行 B.統一貨幣 C.統一度量衡 實施專賣制度 (1)將食鹽、樟腦、鴉片等列為專賣商品 (2)由政府獨占經營,獲得龐大利潤 四、交通建設 1.陸路方面 (1)修築現代化的公路與橋梁 (2)完成基隆到高雄的西部縱貫鐵路 (3)強化臺灣西半部地區的連結 海運方面 整建基隆港與高雄港,使其成為貨物進出口的重要門戶 通訊建設方面 設立「郵便局」、電報等通訊系統,強化臺灣與日本之間的訊息聯絡
34
一、發展新式製糖業 1.糖業王國 (1)日本資本家在總督府的鼓勵下,陸續 在臺灣中南部地區設立新式製糖廠 (2)臺灣的製糖工業蓬勃發展 2.犧牲蔗農的利益 出現「第一憨,種甘蔗乎會社磅」的俗諺 二、改良稻作 1.設立農業試驗場 (1)引進新的農耕技術 (2)從事品種改良 2.培植出蓬萊米 (1)適合日本人的口味 (2)至今仍舊是臺灣主要的食用米
35
日治時期的台灣工業
36
三、興建水利工程 1.整修舊有的埤圳 2.興建大型水利設施,增加水稻種植面積 3.八田與一設計的嘉南大圳 完工後使嘉南平原農產品 產量大增 位在烏山頭水庫的八田與一銅像。八田與一負責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的監造,對臺灣的水利建設有極大的貢獻。
37
八田與一雖是日本人,卻跨越種族的隔閡,無私地幫助台灣人建造水庫,這座水庫的水直到100年後,台灣人還在飲用,5月8日是「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的忌日。請支持「嘉南大圳」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東亞唯一規模全球僅有 「半水成式工法」
38
一、推動臺灣的工業化 1.背景 (1)一九三○年代以後,日本在「南進 政策」目標下,積極對外擴張 (2)經濟分工體系調整為「工業臺灣, 農業南洋」 2.設立臺灣電力株式會社 (今臺灣電力公司的前身) (1)目的:為了因應工業用電的需求 (2)作法:進行各項電力的開發計畫 日月潭水力發電所 A.完工時間:西元1934年 B.影響 使臺灣有了充足的電力供應
39
例如:機械、造船、金屬、鋼鐵等工業 4.紡織、食品加工等輕工業顯著成長 5.臺灣由農業社會轉成半農半工的社會
3.發展國防軍需工業 例如:機械、造船、金屬、鋼鐵等工業 4.紡織、食品加工等輕工業顯著成長 5.臺灣由農業社會轉成半農半工的社會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臺灣工業的發展 1.配給制度的實施 (1)背景 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逐漸失利, 物資短缺情形愈趨嚴重 (2)作法 糧食、物資的發放都受到嚴格管控 2.戰爭後期 臺灣受到美軍轟炸,多數生產事業遭到 破壞而被迫停頓
40
日治時期的台灣學制圖
41
日治時期臺灣學齡兒童就學率簡表
42
3.以下是日治時期教育發展統計表,請根據下表資料回答問題:
43
日治時期的政治社會運動 1.時間:一九二○年代起 2.推動者:臺灣的知識分子 3.啟蒙思想:民族自決思潮 4.作法:非武裝抗爭 5.目的:爭取臺灣人的權益
44
一、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1.時間:西元1921年起,歷時十餘年 2.發起人:林獻堂、蔣渭水等人 3.主張:爭取在臺設立臺灣議會 4.作法:發動十五次請願活動 5.結果:未得到日本政府的同意 6.影響:喚起臺人的政治、社會意識
45
二、臺灣文化協會 1.成立時間:西元1921年 2.創辦者:林獻堂、蔣渭水等人 3.發起原因:臺灣民眾知識水準低落 4.作法 (1)透過臺灣民報發表言論 (2)舉辦演講會、夏季學校、讀報社 5.目標 (1)「謀臺灣文化之向上」 (2)啟迪民智 (3)喚起臺人民族意識
46
三、臺灣民眾黨 1.成立時間:西元1927年 2.創辦人:蔣渭水 3.特殊意義:臺灣第一個合法政黨 4.貢獻 (1)利用演講會的方式在各地宣導民權與地 方自治等概念 (2)強化臺人對政治活動的關心
47
四、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1.成立時間:西元1930年 2.創辦人:林獻堂等人 3.主張:實施地方自治 4.作法:知識分子不斷的請願與鼓吹
48
5.貢獻:地方議員選舉的舉辦 (1)時間:西元1935年 (2)性質 A.半數議員仍由官方派任 B.被視為有限度的地方自治 (3)重大意義 A.讓臺灣民眾第一次體會行使投票權 B.讓臺灣民眾對於自治、普選、參政權 等觀念有所認識 (五)中日戰爭後進入皇民化體制 所有的政治社會運動因總督府取締逐漸消失
49
在日本統治臺灣的五十年間,治臺政策主要有三個時期的轉變,請將下列插圖與相對應的時期配合起來。 日本治臺政策的演變
50
1. 漸進主義時期: 2. 內地延長主義時期: 3. 皇民化運動時期: 日本治臺政策的演變 丁 甲、丙 乙、戊
51
2-4-4 二二八事件當天,臺北火車站前的動亂情形。
52
二、雷震與自由中國 1.民國49年,雷震等人在自由中國雜誌批 評時政 2.提倡民主與政黨政治 3.試圖籌組中國民主黨 4.結果:遭到政府壓制 雷震與自由中國雜誌社。
53
3.美麗島事件 (1)時間:民國68年 (2)地點:高雄 (3)結果:許多黨外人士被捕 (4)影響 A.其他黨外人士透過選舉與宣傳持續 推動民主運動 B.民國75年成立民主進步黨
54
臺灣民主化大事記
55
總統選舉出現政黨輪替,象徵臺灣民主政治更加落實
中華民國行憲後歷任總統一覽表
56
2-5-11 兩岸關係大事記
57
課後複習 1.戰後臺灣經濟的發展 時間 主要內容 民國40年代 民國50年代 民國60年代 民國70年代
除提高農業生產外,又扶植國內生產民生必需品為主的輕工業,同時限制外國的相關產品進口。 進口替代 鼓勵國外商人投資,並從民國55年起,設置加工出口區,輸出食品、成衣等輕工業產品 出口導向 十大建設 改善經濟環境,帶動國內景氣的復甦 以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為製造重心,全力發展資訊、電子等高科技產業,促使經濟轉型。 產業升級
58
課後複習 時間 主要內容 民國70年代 貿易市場朝向自由化、國際化的目標邁進 1.民國80年,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 議」(APEC)
2.民國9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 2.戰後臺灣的文化、教育與社會變遷 項目 主要內容 文化 戰後初期 受日本文化影響很深 1.中華文化成為主流 2.西方文化的傳入 民國40~60年代 民國60年代 鄉土文學興起
59
課後複習 項目 主要內容 文化 教育 社會變遷 文化呈現豐富多樣的特色,本土文化尤其受到重視。 民國70年代
1.民國57年,九年國民義務教育開始實施 2.解嚴以後,若干重要的教育改革措施相繼推出 1.近年來,生育率降低與老年人口比例的增 加,是臺灣未來面臨的難題 2.城市擁有較多的工作機會,加上生活便利 ,容易吸引就業人口,形成人口集中都市 的現象 人口變動與都市化現象 1.民國84年,「全民健康保險」正式實施 2.民國94年,原住民族基本法制定,確認了 原住民的自治權 3.外籍配偶與外籍勞工,為臺灣社會注入了 新的生命力 走向開放社會
60
3.政府穩定經濟的措施 (1)穩定金融:發行新臺幣取代舊臺幣 (2)土地改革政策 A.三七五減租 B.公地放領 C.耕者有其田 4.農業生產逐漸復甦 (1)土地改革政策使佃農成為自耕農 (2)韓戰爆發後,美國對臺灣提供經濟援助 5.民國四十年代 (1)實行「進口替代」政策 (2)發展以民生必需品為主的輕工業 (3)減少相關產品進口
61
6.民國五十年代 (1)改採「出口導向」策略 (2)輸出食品、家電為主的輕工業,以拓展 海外貿易 (3)在高雄等地設立加工出口區 A.提供完善的投資環境,吸引國內、外 商人在臺投資 B.帶動中小企業與對外貿易的蓬勃發展
62
二、工業化的發展 1.民國六十年代 (1)國際能源危機 A.造成全球經濟不景氣 B.強烈衝擊以國際貿易為主的臺灣 (2)推動十大建設 A.刺激國內外投資,創造就業機會 B.臺灣經濟持續成長 C.由輕工業轉型為重化工業 (3)成為新興工業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 龍之一
63
(4)發展高科技產業 A.時間:民國六十年代末 B.背景 a.工資、土地成本提高 b.國際競爭 C.作法 a.推動產業升級 b.設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64
2.民國八十年代後 (1)朝貿易自由化、國際化方向發展 A.民國80年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APEC) B.民國9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C.有助於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發展 (2)雇用外籍勞工、或到東南亞、中國大 陸設廠 原因: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解決勞力 不足問題 (3)致力於提升生產技術的創新與研發, 發展多元化的經營策略
65
戰後臺灣經濟工業化發展過程示意圖
66
戰後臺灣經濟工業化發展過程示意圖
67
2-6-10 我國經過多年努力, 終於在民國91年成為WTO會員,圖為我國政府代表簽署入會議定書的情形。
68
2-6-19 民國80年,臺灣各界發起「五二○ 」大遊行,要求政府廢除箝制人民思想的相關法條,以落實憲法對思想與言論自由的保障。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