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高中生物科課綱 修訂簡介 鄭 湧 涇 台灣師大生命科學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高中生物科課綱 修訂簡介 鄭 湧 涇 台灣師大生命科學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中生物科課綱 修訂簡介 鄭 湧 涇 台灣師大生命科學系

2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 中華民國97年1月24日台中(一)字 第 B 號令發布

3 高中課程綱要 閒來請上網瞧瞧!

4 貳、科目與學分數 必修 自然領域 基礎物理 4 基礎化學 基礎生物 基礎地球科學 自然科學類 類別 領域 科目 高一上 高一下 高二上
高二下 高三上 高三下 備 註 必修 自然領域 基礎物理 4 1.數學、英文、基礎物理於高二開始分為 A、B兩版,且 A包含於 B。 3.自然領域含括基礎物理、基礎化學、基礎生物、基礎地球科學等四科,每一科目至少修習 2 學分。 基礎化學 基礎生物 基礎地球科學 選修 自然科學類 0~2 0~3 0~ 19

5 ●「科目與學分數」 說明 五.「社會」與「自然」領域之必修部分以學科基本知識、技能為主,注重通識及對生命、人文與自然的關懷,俾有助於提昇終身學習之能力與興趣。 六. 各科專業知識與技術,應於選修課程中培養。各類別開設之科目及學分數,除各科課程綱要專案小組規劃之選修課程綱要外,亦可由各校成立之課程發展委員會,依各校經營理念及特色自行規劃。

6 八. 普通高級中學學生畢業之最低學分數為 160學分,包括:
(一)必修學分: 表中所列之必修科目均須修習,至少須 120學分成績及格,始得畢業,其中應包括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修訂後公布)。

7 高中生物科 課程綱要的修訂

8 一. 高中各科課綱研修之組織架構 中小學一貫課程發展委員會 中小學課程一貫體系暨 普中行政工作小組 各學科課綱專案小組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發展委員會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總綱修訂小組 各領域(學科)召集人聯席會議 各學科課綱專案小組

9 二. 高中生物科課綱之研修過程 1. 修訂高中課程總綱 --- 96年 3月完成 2. 修訂各科課綱 --- 期程 96年 4月~ 9月
● 課綱修訂可分為四個階段: 1. 修訂高中課程總綱 --- 96年 3月完成 2. 修訂各科課綱 --- 期程 96年 4月~ 9月 3. 審查小組審查課綱草案 4. 教育部高中課程發展委員會審議課綱草案

10 成立生物科課綱專案小組 研修生物科課綱草案 審查小組審查課綱草案 教育部公布各科課綱
各學科召集人聯席會議 研修生物科課綱草案 審查小組審查課綱草案 高中課程發展委員會審議課綱草案 教育部公布各科課綱

11 三. 高中生物科課綱專案小組 1. 委員組成 (1)共由 17 位委員組成。
(2) 8 位生物學科專家,其中要有1人曾參與九年一貫課程之發展、研修。 (3) 7 位高中生物科教師。 (4) 2 位教育、課程、心理學專家,兼有環保教育、兩性教育、性別平等、生命教育、法治教育、人權教育、生涯發展、原住民教育等相關領域之學者專家。

12 2. 專案小組的任務 (1)修訂普通高中生物科課程綱要。 (2)檢視高中生物科課程暫綱內涵,以保優汰劣提升課程綱要品質。 (3)透過公聽會、焦點座談等方式,提高社會大眾對於高中課綱之認可與接受度。 (4)結合生物科學科中心之機制,提升修訂效率。

13 四. 高中生物科課綱研修過程 1. 期程: 2007年 4月~9月(共 6 個月) 2. 主要活動: ˙召開 9 次專案小組委員會議
˙辦理北、中、南 3 場公聽會 ˙辦理北、中、南 3 場焦點座談 ˙召開 2 次自然領域四科召集人會議 ˙召開 2 次「生物科課程綱要審查小組與專案小組聯席會議」

14 3. 生物科課綱修訂流程圖 生物科課綱專案小組 專案小組會議研議課綱草案 焦點座談 公聽會 專案小組會議研議課綱草案 修訂完成課綱草案
蒐集課程資料 生物科課綱專案小組 專案小組會議研議課綱草案 焦點座談 公聽會 專案小組會議研議課綱草案 修訂完成課綱草案

15 4. 研訂課綱科目及學分數之考量 (1)現行暫綱生物科包括: 基礎生物(2學分)、必修生物(4學分)和選修生物(6~8學分) 三個科目。 (2)自然領域必修 16 學分,含括基礎物理、基礎化學、基礎生物、基礎地球科學四科。 (3)基礎物理、基礎化學、基礎生物、基礎地球科學等四科,每一科目至少修習 2 學分。

16 (4)基礎生物應包括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修訂後公布)。
● 再思考: 高中生物課程的教育目標為何? ˙培養基本生物學素養? ˙培育生物專業人才? ˙兩者兼顧?

17 ● 總綱「科目與學分數」 說明 五.「社會」與「自然」領域之必修部分以學科基本知識、技能為主,注重通識及對生命、人文與自然的關懷,俾有助於提昇終身學習之能力與興趣。 六. 各科專業知識與技術,應於選修課程中培養。各類別開設之科目及學分數,除各科課程綱要專案小組規劃之選修課程綱要外,亦可由各校成立之課程發展委員會,依各校經營理念及特色自行規劃。

18 ◆ 專案小組決定: 高二 2 學分 ˙除「基礎生物(2)(應用生物)」外均含 探討活動 基礎生物(1):高一、二 4 學分
● 高中生物科之科目及學分數為: 基礎生物(1):高一、二 4 學分 基礎生物(2)(應用生物): 高二 學分 選修生物 :高三 學分 ˙除「基礎生物(2)(應用生物)」外均含 探討活動

19 5. 設計教材綱要內容的考量 (1)三個科目的課程目標各為何? ˙培養基本的生物學素養? ˙培育生物專業人才? ˙可能兩者兼顧嗎? (2)教材綱要的概念發展架構應為何? ˙宏觀 → 微觀 ˙微觀 → 宏觀 ˙宏觀 → 微觀 → 宏觀

20 (3)【基礎生物】和【選修生物】課綱的定位與教材內容之連續性為何?
˙ 三個科目之間的關係為何? ˙ 三個科目之「目標對象」為何? ˙ 課程內容設計採「螺旋式課程」或「連續性課程」?

21 五. 高中生物科課綱的修訂

22 1. 修訂課綱的基本理念 (1)課程改革不但涉及教材的更迭與教學型態的改變,還牽涉教師進修研習的配合、教學設備的更新和充實、考試內容和制度的配合,乃至教師人力的配置等問題,故課綱之修訂除了必須反映科技之快速發展、知識之累積與創新,並呼應社會對生物科技人才的需求,注意未來生命科學相關領域專業人才之培養外,還須考量課程實施之可行性。

23 (2)生物科課綱的修訂著重基本生物學概念之探討,以培養現代國民須具備之基本生物學素養為目標,並以適合高中學生修習之程度為取捨選裁依據。
(3)高一至高三的生物科課程宜採螺旋式課程設計的理念,強化向下與國中小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之連貫與銜接,向上為大學階段的生物相關專業教育奠定根基,同時加強與其他學科間之橫向統整。

24 (4)課綱含「探討活動」,以期講述與探討活動能收相輔相成之效。「探討活動」之設計採「驗證式」與「探討式」實驗並重的方式,以培養學生之實驗設計和解決問題能力。
(5)課綱內容設計應能以生物科學概念的學習為素材,培養學生推理思考、理性思辨、批判思考、論證等能力,並應用於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遭遇到的問題。

25 2. 課綱草案研修原則 ˙課綱格式體例力求學科間統一,格式體例規範由「各學科課綱專案小組召集人聯席會議」決議。
● 遵循「普通高中課程發展委員會」決議,依下列原則進行修訂: (1)以高中生物科課程暫綱為基礎, (2)參酌「中小學一貫課程體系參考指引」, (3)採漸進發展和微調改革的理念進行,將「高中生物課程暫行綱要」修訂為正式綱要。 ˙課綱格式體例力求學科間統一,格式體例規範由「各學科課綱專案小組召集人聯席會議」決議。

26 (4)充分納入學科中心收集之意見,徵詢95暫綱修訂委員、教科書審定委員、高中教師意見,並適切徵詢教師團體、家長團體、學生團體或學會組織的意見。
(5)教材綱要的調整幅度應同時考量師資、設備的配合。 (6)實施方法得視需要調整。 (7)若經檢核「中小學一貫課程參考指引」後需調整教材綱要內涵者,得調整之。

27 (8)若跨學科教材綱要內涵重複或學科間教材邏輯順序矛盾者,宜調整相關學科教材綱要內涵者,得調整之。
(9)若調整幅度超越上述原則或「各學科課綱專案小組召集人聯席會」難以決議者,提經「高中課程發展委員會」決議之。

28 ◆ 課綱修訂之實作原則: (1)檢視現行課程 95 暫綱之內容,看是否能反映近代生物學之最新發展,以內容更新及微調修訂方式進行修訂。
(2)檢視並修訂【基礎生物(1)】之課綱內容,使能符合「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生物課綱」之內容。 (3)審慎斟酌考量涉及「生物活體解剖」探討活動之必要性,並妥適安排。

29 3. 課程綱要草案撰寫格式 一. 課程目標 二. 核心能力 三. 時間分配 四. 教材綱要 五. 實施要點 六. 附錄 1. 教材編選
1. 主題 2. 主要內容 3. 內容細目 4. 內容說明 5. 參考節數 五. 實施要點 1. 教材編選 2. 教學方法 3. 教學評量 4. 教學資源 六. 附錄

30 4. 生物科課綱修訂的特色 (1)教材綱要分為主題、主要內容、內容細目、內容說明、參考節數等五部分。
(2)內容說明欄的說明旨在適度規範教材編輯及內容選裁的深度和廣度。 (3)探討活動融入教科書,內容配合教材綱要,並儘可能取材自鄉土材料。

31 基礎生物(1) 課綱

32 ◆ 修訂的理念 1.【基礎生物(1)】為全體高中學生必修之課程,為因應高中學生之需求及興趣,教材綱要內容採「螺旋式課程」的設計理念,深度與廣度以能向下銜接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向上銜接高中【基礎生物(2)】及【選修生物】為取捨依據。

33 2. 教材綱要內容以培養現代國民應具備之基本生物學素養為目標,並以適合全體高中學生修習之程度為取捨選裁之依據。 3
2. 教材綱要內容以培養現代國民應具備之基本生物學素養為目標,並以適合全體高中學生修習之程度為取捨選裁之依據。 3. 教材綱要設計注重與人體自身及人類生活密切相關之生物學內容。

34 ◆ 修訂重點 1.【基礎生物(1)】課綱之修訂,係以現行基礎生物和必修生物暫綱為基礎,採去蕪存菁並適切統整、重整和發展的方式進行。 2. 經由對基本生物學概念的探究,培養學生發展觀察、推理和理性思辨等能力,開發創造潛能,以應用於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遭遇到的問題。

35 3. 教材綱要內容注重基本生物學概念之探討,從對生命的特性(共同性和歧異性)之認識著手,探討生命的延續、生物的演化和多樣性、生物體的構造和功能,再由宏觀的角度來審視生物與環境以及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以促進學生對生物學與人生的關係之了解,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進而培養鑑賞生命與自然之美,養成尊重生命、愛護生態環境和維持永續發展的覺知與情操。

36 4. 認知領域學習目標的評量除應包括知曉、了解的學習外,亦注重應用、統整等高層認知能力及批判思考等的表現。

37 一. 課程目標 1. 引導學生經由探討各種生命現象及生物之共同性和多樣性,理解生物體的構造和功能,以培養基本生物學素養,激發其探究生物學的興趣。 2. 引導學生認識現代生物學知識的發展,了解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體會保護生態環境及永續發展的重要性,以培養尊重生命與愛護自然的情操,強化永續發展的理念。 3. 培養學生的觀察、推理和理性思辨等技能以及批判思考能力,以應用於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問題。

38 二. 核心能力 1. 了解生命的特性和共同性,認識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培養保育生物多樣性的情操。
2. 認識生物體的基本構造和功能,了解生物遺傳與生命延續之現象及原理。 3. 了解群集和生態系的特性,探討生物與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人類對生態的影響,培養尊重生命、保護生態環境的態度。 4. 培養觀察、推理、操作實驗等科學過程技能,發展批判思考、溝通、論證與解決問題等能力。

39 三. 時間分配 ˙學生依興趣與專長之需要,至少修習2 學分。
●【基礎生物(1)】為四學分的課程,於高一或高二開設,以安排二學期,每週授課二節(含探討活動)為原則。 ˙學生依興趣與專長之需要,至少修習2 學分。

40 四. 教材綱要 1.分為主題、主要內容、內容細目、內容說明和參考節數五部分。
2.教材編著者編撰教材或教師進行教學時,可依課程發展的理念自定章節名稱及順序。 3.內容說明旨在適度規範教材編著及教學選材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41 ◆ 修訂【基礎生物(1)】課綱與95 課綱之差異 ● 修訂【基礎生物(1)】課綱之主題,大部分均與 95 課綱之「基礎生物」和「必修生物」之內容相同,教師教學應可勝任。 ˙部分新興主題例如:基因轉殖技術、生物種的概念、生命樹、親緣關係的重建等,則需要於課綱正式實施前,提供教師在職進修之相關課程,以提昇教師教授這些新興主題之教學能力。

42 壹、生命的特性 一. 生命現象 ˙新陳代謝,生長,感應與運動,生殖等 二. 細胞的構造 ˙細胞的發現 ˙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三. 細胞的生理
˙組成細胞的分子 ˙通過細胞膜的運輸 ˙細胞中的化學反應,酵素 四. 細胞及能量 ˙ ATP ˙能量的獲得與轉換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五. 探討活動 ˙細胞形態與構造的觀察

43 貳、遺傳 一. 染色體與細胞分裂 ˙染色體及其構造 ˙有絲分裂 ˙減數分裂 二. 性狀的遺傳 ˙孟德爾遺傳法則 ˙中間型遺傳 ˙多基因遺傳
˙有絲分裂 ˙減數分裂 二. 性狀的遺傳 ˙孟德爾遺傳法則 ˙中間型遺傳 ˙多基因遺傳 ˙ABO血型的遺傳 ˙性聯遺傳 三. 遺傳物質 ˙基因與染色體 ˙DNA的構造與功能 ˙基因的表現 四. 基因轉殖技術及其應用 ˙重組 DNA ˙基因轉殖技術的應用 五. 探討活動 ˙染色體的觀察

44 參、演化與生物多樣性 ˙演化理論的發展 一. 生物的演化 ˙生物種的概念 ˙生物分類系統 ˙親緣關係的重建 二. 生命樹 ˙病毒
三. 生物多樣性 ˙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四. 探討活動 ˙生物多樣性的觀察

45 肆、植物體的構造與功能 ˙根、莖、葉的形態、構造和功能 一. 植物的營養器官 ˙植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無性生殖 ˙有性生殖 二. 植物的生殖
˙果實和種子的傳播 三. 植物對環境刺激的反應 ˙植物對光、重力和機械性刺激的反應 四. 探討活動 ˙觀察花粉的形態及萌發

46 伍、動物體的構造與功能 一. 循環 ˙心臟、血管與運輸 ˙血壓 ˙血液的組成與功能 二.營養與消化 ˙營養的需求 ˙食物的消化與養分的吸收
˙肝臟的功能 三. 呼吸與排泄 ˙呼吸運動,氣體交換 ˙腎臟及尿液的形成 四. 防禦 ˙淋巴系統與淋巴循環 ˙專一性與非專一性防禦

47 伍、動物體的構造與功能 (續) 五. 神經與內分泌 ˙神經元及訊息的輸入 ˙中樞神經系統與周圍神經系統 ˙反射與反射弧
˙隨意運動:神經、骨骼與肌肉 ˙內分泌腺及其功能 六. 生殖 ˙生殖系統及配子的形成 ˙月經周期,懷孕與分娩, 節育 七. 探討活動 ˙生殖腺及生殖細胞的觀察

48 陸、生物與環境 一. 族群與群集 二. 生態系 三. 多樣的生態系 四. 人類與環境 ˙族群密度,族群結構 ˙生物間的交互作用 ˙群集消長
˙非生物因子及生物因子 ˙能量的流轉 ˙物質循環 ˙生態的動態平衡 三. 多樣的生態系 ˙陸域生態系 ˙河流及湖沼生態系 ˙海洋生態系 四. 人類與環境 ˙人口問題 ˙人類對生態的影響 ˙自然保育與永續經營

49 ◆ 生態工法(生態工程)為何列入【基礎生物(1)】課綱?
● 生態工法(生態工程)仍列入【基礎生物(1)】課綱的考慮有二: (1)生態工法(生態工程)於訂定「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時,已納入生物科共同核心課程綱要中,由於高中【基礎生物】必須包含「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因此,乃列入新修訂之高中【基礎生物】課綱中。

50 (2)有關生態工法(生態工程)的真正意涵和功效雖尚未有定論,但是學術界、工程界及社會各界的討論甚多,相關名詞國民多已耳熟能詳,若能於高中階段讓學生以開放的方式討論生態工法(生態工程)的技術和效益的想法和利弊得失,對生態工法(生態工程)在永續發展上的優、缺點及利弊,將可以有更透徹的瞭解。

51 基礎生物(2)(應用生物) 課 綱

52 ◆ 修訂之理念 1. 課綱之訂定以培養現代國民應具備之基本生物學素養為目標,教材綱要內容之深度及廣度以適合高中二年級學生修習而設計。 2. 教材綱要內容選裁是以【基礎生物(1)】課綱內容為基礎,向上銜接【選修生物】。

53 3. 教材綱要內容注重生物科學知識在生活及產業上的應用,以及與生物科學相關的社會、法律及倫理議題的討論,以促進學生對生物科學知識在生活及產業上應用的瞭解,並激發探究生物科學的興趣,進而培養鑑賞生命、愛護生命、尊重倫理與法律之情操。 ● 教材選材及教師教學應把握課綱內容設計的要旨。

54 ◆ 修訂重點 1.【基礎生物(2)(應用生物)】課綱內容之設計,在引領學生探討生物科學在農業、食品和醫藥上之應用,及與維繫人類健康,增進人類生活品質的關係,並了解生物科學在環境保育及永續發展上的應用及其重要性。

55 2. 選編教材時應以【基礎生物(1)】課綱內容為基礎,配合教材綱要,將生物科學在生活及產業上的應用,以及生物科學與社會、法律及倫理相關的議題融入教科書,並以「議題導向」的方式組織呈現,俾方便教學時進行討論。

56 3. 對與生物科學相關之社會、法律及倫理議題的討論,應注重學生推理思考、理性思辨、批判思考等能力的培養,以及創造潛能之開發,以應用於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遭遇到的問題。 4. 認知領域學習目標的評量除應包括知曉、了解的學習外,亦注重應用、統整等高層認知能力及批判思考等的表現。

57 一. 課程目標 1. 引導學生了解生物科學在人類生活及產業上的應用,並探討現代生物科學發展在社會、法律及倫理方面所衍生的相關議題,以培養尊重生命、愛護自然的美德,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 2. 培養學生批判思考、溝通、論證、價值判斷等的能力,以面對並解決日常生活所遭遇之與生物學相關的議題。

58 二. 核心能力 1. 了解生物科學的基本知識,認識其在生活與產業上的應用及衝擊。
2. 了解生物科學在農業、食品、醫藥上的應用,以及生物科學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培養尊重生命、愛護自然的情操及永續發展的理念。 3. 具備探討、批判生物科學中與社會、法律及倫理相關議題之能力。 4. 培養觀察、推理、批判思考、溝通、論證與解決問題等能力。

59 三. 時間分配 ●【基礎生物(2)(應用生物)】為二學分的課程,是【基礎生物(1)】課程的延伸,建議於高二開設,以安排一學期或一學年,每週授課一或二節為原則。

60 四. 教材綱要 1.分為主題、主要內容、內容細目、內容說明和參考節數五部分。
2.教材編著者編撰教材或教師進行教學時,可依課程發展的理念自定章節名稱及順序。 3.內容說明旨在適度規範教材編著及教學選材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61 ◆ 修訂【基礎生物(2)(應用生物)】課綱與 95 課綱之差異
●【基礎生物(2)(應用生物)】為新設科目,內容對在職教師而言並不十分熟悉,因此,教育部和各級教育行政單位以及師資培育機構必須在課綱正式實施前,開設與【基礎生物(2)(應用生物)】課綱內容相關之課程,提供教師在職進修的機會。 ˙教師必須於課綱實施之前,積極參與教師在職進修,以提昇任教【基礎生物(2)(應用生物)】的教學能力。

62 壹、生物科學與農業 一. 生物品系的培育 ˙馴化與育種 ˙生物科技在育種上的應用 ˙物理防治法 二. 生物病蟲害及疫病的防治 ˙化學防治法
˙生物防治法 三. 基因改造生物 ˙基因改造生物(GMO)的安全評估 ˙基因改造生物對生態的影響

63 貳、生物科學與食品 一. 微生物與食品生產 ˙應用於食品生產的微生物 二. 酵素在食品上的應用 ˙醱酵工業與食品生產 三. 基因改造食品
˙基因改造食品的使用現況 ˙基因改造食品的安全評估

64 參、生物科學與醫藥 一. 抗生素與疫苗 ˙抗生素的發現與使用 ˙疫苗的種類與生產 二.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和排斥 ˙基因轉殖豬
三. 遺傳疾病的篩檢與治療 ˙常見遺傳疾病 ˙常見遺傳疾病的篩檢 ˙遺傳疾病的治療 四. 人類基因體資料的應用 ˙人類基因體 ˙人類基因體 DNA 碼的應用 ˙個人基因資料使用的倫理議題 五. 生殖輔助醫學 ˙試管嬰兒 ˙精卵篩選的倫理議題

65 肆、生物科學與環境 一. 入侵外來種 ˙入侵種及外來種 ˙入侵的管道 ˙入侵種對生態的影響 二. 環境污染物質 ˙環境污染物質對生物的影響
˙利用生物處理環境污染物質 三. 生質能源 ˙生質能源的應用

66 選修生物 課綱

67 ◆ 修訂之理念 1.【選修生物】課綱之修訂係以現行選修生物課程暫綱為基礎,採汰舊換新、增加新知和重整與微調的原則來進行,教材綱要之實質內容並無大幅度的變動。 2. 教材綱要內容設計採「螺旋式課程」的理念,向下銜接【基礎生物(1)】與【基礎生物(2)(應用生物)】課程,向上則在為大學階段的生物相關專業教育奠定根基。

68 3. 課綱之修訂是以培養未來從事生命科學相關專業領域之基本知能為主要選裁依據,因此,教材綱要之修訂除了反映近代生命科學之快速發展外,並審慎呼應社會對未來高科技人才培育的需求。 4. 課程內容除注重生物學知識及探究活動的發展歷程,強調與人類生活相關之生物學議題外,並重視對整體生物學概念的系統性與完整性之學習。

69 ◆ 修訂重點 1. 反映生物科學之快速發展,積極納入生物學的新知。 2. 教材綱要內容之設計係由微觀的分子與細胞層次入門,探討生命現象的原理及生物體的構造與機能,了解生命的延續和演化,進而以宏觀的角度來探討生物的演化以及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育,期能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素養,啟發學生鑑賞現代生物學的進展與成就,了解生物學與人類生活之間的關係,進而激發研究生物學的興趣,並培養鑑賞生命、尊重生命之情操。

70 3. 課綱內容選裁以能培養學生的觀察、推理、理性思辨、論證及批判思考、創造思考和解決問題等能力,以發展解決日常生活中面臨的問題及從事生物學研究的能力為目標。 4. 認知領域學習目標的評量除應包括知曉、了解的學習外,亦注重應用、統整等高層認知能力及批判思考等的表現。

71 5.「探討活動」之設計採「驗證式實驗」與「探討式實驗」並重的方式,以激發學生之實驗設計和解決問題能力。
● 有些「探討活動」標示「※」,是為「延伸性探討活動」,目的在提供教材編撰者、學校、教師和學生選擇的彈性,可以因應教學及學習之需要,自由選擇是否將該「探討活動」納入教學和學習內容。

72 一. 課程目標 1. 引導學生由分子與細胞的階層,了解生物體的構造和功能,探討各種生命現象及其原理,以培養生物學素養,奠定探究生物學的基礎。
2. 引導學生認識現代生命科學知識的進展及成就,激發探究生命科學的興趣,進而培養鑑賞生命科學和尊重生命的情操,以及正確的生態保育和永續發展理念。 3. 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批判思考、溝通、論證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發展從事生命科學研究的相關技能。

73 二. 核心能力 1. 由分子和細胞的階層了解生物體的構造和功能,探討各種生命現象及其原理。
2. 認識現代生命科學知識的進展,欣賞生命科學社群研究活動的成就,激發探究生命科學的興趣。 3. 了解生命科學與人類生活之間的關係,培養尊重生命、保育生態和永續發展的理念。 4. 培養觀察、溝通、推理、進行實驗等科學過程技能,發展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5. 發展論證、思辨的基本技能,培養從事生命科學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74 三. 時間分配 ● 選修科目【生物】為八學分的課程,於高三開設,以安排一學年,每週授課四節(含探討活動)為原則。

75 四. 教材綱要 1. 教材綱要分為主題、主要內容、內容細目、內容說明和參考節數五部分,以做為教材編輯及教學選材之依據。
2. 教材編著者編撰教材或教師進行教學時,可依課程發展的理念及教學需要自定章節名稱及順序。 3. 內容說明旨在適度規範教材編著及教學選材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76 ◆ 修訂【選修生物】課綱與 95 課綱之差異 ● 修訂【選修生物】課綱之主題大部分均與 95 課綱【選修生物】之內容相同,教師教學應可勝任。 ˙部分新興主題例如:神經內分泌、神經與免疫、免疫失調、物種形成、生物多樣性保育策略等,需要於課綱正式實施前,提供教師在職進修之相關課程,以提昇教師在這些新興主題之教學能力。

77 壹、生物體的基本構造與功能 一. 生命的起源與演化 二. 細胞的化學組成 三. 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四. 細胞的特化與分工 五. 探討活動
˙生命的形成 ˙營養方式的演化 ˙真核細胞的形成 二. 細胞的化學組成 ˙醣類、脂質、蛋白質、核酸之功能 三. 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真核細胞及其胞器的構造與功能 ˙細胞膜的流體鑲嵌模型 ˙物質通過細胞膜的方式 四. 細胞的特化與分工 ˙細胞形態與功能間的關係 ˙植物的組織 ˙動物的組織 五. 探討活動 ˙細胞的滲透作用 ˙顯微測量技術 ˙組織的觀察

78 貳、維持生命現象的能量 ˙光反應 一. 光合作用 ˙碳反應(Carbon Reactions) ˙有氧呼吸 二. 細胞呼吸作用 ˙無氧呼吸
三. 能量的使用與生命的維持 ˙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 ˙酵素的作用 ˙生化合成、主動運輸與運動 四. 探討活動 ˙酵素活性的測定 ˙光合作用

79 參﹑植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木質部的構造 ˙水和礦物質的吸收 一. 水和礦物質的吸收與運輸 ˙菌根,根瘤 ˙蒸散作用,水和礦物質的運輸
二. 養分的運輸 ˙韌皮部的構造 ˙養分的運輸 三. 探討活動 ˙根、莖、葉的觀察

80 肆、植物的生殖、生長與發育 一. 植物的生殖 ˙種子植物的生殖 二. 植物的發育 ˙種子的萌發,幼苗的生長 三. 植物生長與發育的調節
˙影響植物生長的因素 ˙植物激素 四. 植物對環境刺激的反應 ˙植物的運動 ˙光敏素,光周期 ˙春化作用 ˙植物在逆境下的反應 ˙植物的防禦

81 伍、動物的循環 一. 循環的類型 ˙開放式循環,閉鎖式循環 ˙心血管循環系統 二. 循環系統 ˙淋巴循環系統 ˙血液的功能 三. 循環的功能
˙淋巴的功能 四. 探討活動 ˙心臟的觀察 ˙溫度對心搏的影響※

82 陸、動物的消化與吸收 柒、動物的呼吸 ˙哺乳動物消化道的構造與運動 一. 消化 ˙消化液的分泌、作用及調節 ˙哺乳動物小腸絨毛的構造
二. 吸收 ˙哺乳動物小腸絨毛的構造 ˙養分的吸收與運輸 柒、動物的呼吸 一. 呼吸構造與呼吸運動 ˙呼吸構造的特性與種類 ˙呼吸運動及其調節 二. 氣體的交換與運輸 ˙氧與二氧化碳的交換與運輸 ˙呼吸與體液酸鹼度恆定的關係

83 捌、動物的排泄 一. 含氮代謝物的排除 ˙動物排除含氮代謝物種類與生活環境的關係 ˙哺乳動物的泌尿系統 二. 排泄作用 ˙腎元的構造與功能
三. 恆定性 ˙體液恆定的維持 四. 探討活動 ˙腎臟的觀察

84 玖、動物的神經與內分泌 一. 感覺受器 ˙受器的種類與特性 ˙膜電位的產生與變化 ˙神經元間的訊息傳遞 二. 神經元 ˙神經訊息對動器的作用
三. 腦與脊髓 ˙人腦、脊髓與腦神經的構造及功能 ˙肢體神經與隨意活動 ˙自律神經與內臟活動

85 玖、動物的神經與內分泌 (續) 四. 激素的功能 ˙人體的內分泌腺,激素 ˙激素對目標細胞的作用 五. 神經與內分泌的協調合作 ˙神經內分泌
˙神經與免疫 ˙神經與內分泌對動物行為的影響 六. 探討活動 ˙蛙的外部形態及內部構造之觀察※ ˙激素對色素細胞的影響※

86 拾、人體的防禦 ˙病毒 一. 病原體 ˙細菌 ˙免疫細胞的起源和種類 二. 免疫系統 ˙免疫器官 ˙先天性免疫力 ˙後天獲得的免疫力
三. 免疫作用 ˙先天性免疫力 ˙後天獲得的免疫力 ˙免疫失調 四. 探討活動 ˙抗原抗體的反應

87 拾壹、遺傳 ˙染色體學說 ˙性聯遺傳 一. 染色體與遺傳 ˙聯鎖與互換 二. 染色體與 DNA ˙核小體及染色體的構造 ˙核酸的發現
三. 核酸的構造及複製 ˙核酸的發現 ˙DNA 和 RNA ˙DNA 的複製 四. 基因表現與蛋白質合成 ˙轉錄與 RNA 的修飾 ˙轉譯及蛋白質的修飾 ˙基因表現的調控

88 拾壹、遺傳 (續) ˙染色體的變異 五. 突變 ˙點突變 ˙引發突變的因素 ˙重組 DNA ˙聚合酶連鎖反應(PCR) 六. 生物技術
五. 突變 ˙染色體的變異 ˙點突變 ˙引發突變的因素 六. 生物技術 ˙重組 DNA ˙聚合酶連鎖反應(PCR) ˙基因轉殖 七. 探討活動 ˙DNA 的粗萃取

89 拾貳、演化 一. 遺傳變異與演化 ˙遺傳變異,天擇與適應 ˙族群遺傳 ˙生殖隔離 二. 物種形成 ˙異域種化與同域種化 ˙智人的起源與遷徙
三. 人類的演化 ˙智人的起源與遷徙 四. 探討活動 ˙鐮形血球與天擇

90 拾參、生物多樣性與保育 ˙遺傳多樣性與族群大小 一. 遺傳多樣性 ˙遺傳漂變與族群結構 二. 物種多樣性 ˙影響物種多樣性的因子
˙島嶼生物地理學 三. 生態系多樣性 ˙生態系多樣性的意義 ˙地景生態與生物圈 四. 保育生物學 ˙生物多樣性消失的原因 ˙生物滅絕 ˙生物多樣性保育的策略 【※】註:參考教學節數以第一學期 15週,第二學期 13週,每週 4節計算,二個學期共112節。

91 ◆ 學校開課建議 ◆

92 ◆ 基礎生物(1) 1.【基礎生物(1)】的授課時數為 4 小時,建議以每學期開設 2 學分,分為兩個學期開課。各校可以因應學校排課的需要,彈性於高一或高二開課。 ● 開課對象為全體學生,盡量要求每位學生均修習 4 學分,若必修學分數無法容納開設4 學分,建議向課程發展委員會爭取選修 2 學分來開設。

93 ◆ 基礎生物(1)(應用生物) 2.【基礎生物(1)(應用生物)】為 2 學分的課程,建議於高二開課。 ˙開課對象可以鎖定第一類組學生。

94 課程綱要 網址: 98course/07/index.htm

95 高中生物課綱要修訂 大事紀 (1) 時間 活動 主要工作 自然領域四科專案小組召集人會議 1.研議自然領域四科課綱之科目與學分數。
2007. 04.09. 10:00 ~ 13:00 自然領域四科專案小組召集人會議 1.研議自然領域四科課綱之科目與學分數。 2.決定自然領域四科課程綱要草案完成後,焦點座談各科分別自行召開,公聽會合併召開,以節省經費及人力、物力。 :00 ~ 13:00 召開生物科課綱專案小組會議 (1) 1.討論生物科課綱研修計畫、修訂進度表與生物科課綱內容概要。 2.確認專案小組會議時間與討論事項,往後以不更動專案小組會議時間為原則,便於委員事先保留開會時段。

96 高中生物課綱要修訂 大事紀 (2) 時間 活動 主要工作 召開生物科課綱專案小組會議 (2)
2007. :00 ~ 16:00 召開生物科課綱專案小組會議 (2) 研議生物科課程綱要內容概要,研擬生物科課程綱要修訂草案初稿。。 :00 ~ 13:00 召開生物科課綱專案小組會議 (3) 1.研議生物科課程綱要內容概要,包括:基礎生物與選修生物二科 2.研修生物科課程綱要修訂草案初稿。 :00 ~ 16:00 召開生物科課綱專案小組會議 (4) 1.研議基礎生物與選修生物課程綱要內容概要。

97 高中生物課綱要修訂 大事紀 (3) 時間 活動 主要工作 召開生物科課綱專案小組會議 (5)
2007. 05.20. 10:00 ~ 14:00 召開生物科課綱專案小組會議 (5) 1.研修基礎生物與選修生物課程綱要修訂草案初稿。 2.修訂為課程綱要修訂草案二稿。 05.22~ 30 徵詢焦點座談代表 通知專案小組委員徵詢專家代表名單。 06.07. 14:00 ~ 15:00 召開自然領域四科專案小組召集人第二次會議 1.研議自然領域四科課綱之科目與學分數。 2.研議自然領域四科課程綱要三區公聽會合辦細節與經費、人力分配事宜。

98 高中生物課綱要修訂 大事紀 (4) 時間 活動 主要工作 召開生物科課綱專案小組會議 (6)
2007. 06.10. 10:00 ~ 16:10 召開生物科課綱專案小組會議 (6) 1.研修基礎生物與選修生物課程綱要修訂草案初稿,修訂為課程綱要修訂草案二稿。 2.確認專家焦點代表委員名單,及網路徵詢意見運作方式。 :00 ~ 12:00 辦理自然領域四科課綱草案修訂中區公聽會 1.地點:國立台中一中 2.邀請中區高中學校代表、家長團體代表、高中教師會代表、學生代表、中等學校師資培育中心代表,研議普通高級中學生物科課程綱要修訂事宜。

99 高中生物課綱要修訂 大事紀 (5) 時間 活動 主要工作 辦理自然領域四科課綱草案修訂南區公聽會 1.地點:高雄市立高雄中學
2007. 06.21. 14:00 ~ 17:00 辦理自然領域四科課綱草案修訂南區公聽會 1.地點:高雄市立高雄中學 2.邀請南區高中學校代表、家長團體代表、高中教師會代表、學生代表、中等學校師資培育中心代表,研議普通高級中學生物科課程綱要修訂事宜。。 :00 ~ 17:00 辦理自然領域四科課綱草案修訂北區公聽會 1.地點:國立台灣師大 2.邀請北區高中學校代表、家長團體代表、高中教師會代表、學生代表、中等學校師資培育中心代表,研議普通高級中學生物科課程綱要修訂事宜。

100 高中生物課綱要修訂 大事紀 (6) 時間 活動 主要工作 辦理高中生物科課綱修訂專家焦點座談 1.地點:國立台灣師大
2007. 06.21~ 07.03 辦理高中生物科課綱修訂專家焦點座談 1.地點:國立台灣師大 2.邀請北、中、南、東區各區高中教師、大學教授等專家代表20名,提供對高中生物科課綱草案的意見。 :00 ~ 17:30 召開生物科課綱專案小組會議 (7) 參酌北、中、南區公聽會意見,與專家焦點座談意見,修訂研修二稿成為高中必修科目「基礎生物(1)」課程綱要(草案)。

101 高中生物課綱要修訂 大事紀 (7) 時間 活動 主要工作 高中生物科課綱修訂草案傳送計畫行政小組 將綱要草案書面資料與電子檔送計畫行政小組。
2007. 07.18 高中生物科課綱修訂草案傳送計畫行政小組 將綱要草案書面資料與電子檔送計畫行政小組。 :00 ~ 16:30 高中生物科課程綱要審查小組與專案小組聯席會議 1.地點:台北市立成功高中 2.視綱要連貫、統整與審查結果,邀請審查小組、跨領域統整或檢核小組與專案小組委員對話。

102 高中生物課綱要修訂 大事紀 (8) 時間 活動 主要工作 召開生物科課綱專案小組會議 (8)
2007. 09.09 10:00 ~ 14:00 召開生物科課綱專案小組會議 (8) 依據高中課程發展委員會審議結果修改生物科課程綱要修訂草案為正式修訂課程綱要。 09.21. 傳送計畫行政小組 將課程綱要修訂草案定稿電子檔,傳送計畫行政小組。


Download ppt "高中生物科課綱 修訂簡介 鄭 湧 涇 台灣師大生命科學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