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树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环电子信息集团团委 2008年10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树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环电子信息集团团委 2008年10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树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环电子信息集团团委 2008年10月

2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 2008年6月13日通过。 经过修改,《团章》总则第二段表述为: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团结全国各族青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3 为什么要树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

4 四代领导人的执政理念

5

6

7

8

9 科学发展观 —— 崭新的执政理念

10 从历史上看,“发展观”大致经历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无发展观(指国家无发展规划) 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亚当·斯密(1923~1970) “现代经济学之父” “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国富论》 主张自由贸易 坚决反对政府对商业和自由市场的干涉。 即:市场说了算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

11 第二时期:传统发展观 1.经济发展观(二十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后) 2.经济社会发展观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 强调:
政府应该调控 经济拉动需求 2.经济社会发展观 在注重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和谐

12 第三时期:现代发展观(二十世纪末) 经济社会自然和谐的发展观

13 经济= E 社会= S 自然= N E S N 以物为本 以物为本兼顾人 以人为本

14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15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16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17 二十世纪全球十大 环境污染公害事件

18 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年 马斯河谷是比利时境内马斯河旁一段长24公里的河谷地段,该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区,建有3个炼油厂、3个金属冶炼厂、4个玻璃厂和3个炼锌厂,还有电力、硫酸、化肥厂和石灰窑炉,工业区全部处于狭窄的盆地中。 1930年12月1日到5日的几天里,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有害气体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一周内有60多人丧生,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 十多倍。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许多牲畜死亡。这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 污染惨案。

19 2.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年 40年代初,洛杉矶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汽车排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烟雾。只要是晴朗的日子,洛杉矶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浑浊不清。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 远离城市100千米以外的 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 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 减产。仅1950-1951年, 美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 失就达15亿美元。1955 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 的65岁以上的老人达400 多人;1970年,约有75% 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 这就是最早出现的新型大 气污染事件——光化学烟 雾污染事件。

20 3.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年 多诺拉镇是硫酸厂、钢铁厂、炼锌厂的集中地,多年来,这些工厂的烟囱不断地向空中喷烟吐雾,以致多诺拉镇的居民们对空气中的怪味都习以为常了。1948年10月26日清晨,大雾弥漫,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扩散不出去,空气中散发着 刺鼻的二氧化硫气味,令人作呕,空气能见度极低。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患眼痛、喉咙痛、咳嗽、四肢乏倦、头痛胸闷、呕吐、腹泻,占全镇人口43%。其中有20人很快死亡。

21 4.伦敦烟雾事件 年 自1952年以来,伦敦发生过12次大的烟雾事件,祸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 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开灯行驶,行人走路都困难,烟雾事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1952 年12月4日,伦敦城发生了一次世界上最为严重的“烟雾”事件:连续的浓雾将近一周不散,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陷入一片灰暗之中。5天内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病而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于非命。这就是震惊世界的“雾都劫难”。 伦敦公害事件发生以后,1956年、1957年又连续发生烟雾事件。1962年12月3日至7日,烟雾再度发生,又有约11000人患病,其中136人魂归西天。

22 5.日本水俣(yu)病事件 年 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汞,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又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 当时,最先发病的是爱吃鱼的猫。中毒后的猫发疯痉挛,纷纷跳海自杀。没有几年,水俣地区连猫的踪影都不见了。1956年,出现了与猫的症状相似的病人。因为开始病因不清,所以用当地地名命名。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23 6.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 1968年3月,日本九州有几十万只鸡突然死亡,主要症状是张嘴喘,头和腹部肿胀,而后
6.日本米糠油事件 年 1968年3月,日本九州有几十万只鸡突然死亡,主要症状是张嘴喘,头和腹部肿胀,而后 死亡。经检验,发现鸡饲料中有 毒,但是由于没弄清楚中毒根源, 事情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 追究。继而在北九州一带有一万 三千多人受害。病人眼皮发肿, 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疙瘩,接着 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 嗽不止。经调查研究,发现这些 鸡和人都是吃了含有多氯联苯的 米糠油而遭难的。这次事件曾使 整个西日本陷入恐慌中。

24 7.印度博帕尔事件 年 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因管理混乱,操作不当,致使地下储罐内剧毒的甲基异氰酸脂因压力升高而爆炸外泄。45吨毒气形成一股浓密的烟雾,以每小时5000米的速度袭击了博帕尔市区。受害面积40平方公里,死亡近两万人,受害20多万人,附近的3000头牲畜也未能幸免于难。在侥幸逃生的受害者中,孕妇大多流产或产下死婴,有5万人可能永久失明或终生残疾,余生将苦日无尽。 因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而毙命的牲畜 被博帕尔农药厂毒气夺去生命的孩子

25 8、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年 4月26日,位于乌克兰基辅市郊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误,4号反应堆爆炸起火,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带来的损失是惨重的。在这场事故中当场死亡2人,至1992年,已有7000多人死于这次事故的核污染。核电站周围30公里范围被划为隔离区,附近的居民被疏散,庄稼被全部掩埋,周围7千米内的树木都逐渐死亡。在日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10公里范围以内将不能耕作、放牧; 100公里内不能生产牛 奶……这次核污染飘尘给邻国也带来严重灾难 ,同时,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心理上的不安 和恐惧更是 无法统计。 这是世界上 最严重的一 次核污染。 前苏联最大的核电站 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中受到核污染的患者

26 9.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 年 11月1日,瑞士巴塞尔市桑多兹化工厂仓库失火,近30吨剧毒的硫化物、磷化物与含有水银的化工产品随灭火剂和水流入莱茵河。顺流而下150公里内,60多万条鱼被毒死,500公里以内河岸两侧的井水不 能饮用,靠近河边的 自来水厂关闭,啤酒 厂停产。有毒物沉积 在河底,致使莱茵河 因此而“死亡”20年。 美丽的莱茵河

27 10.欧洲二恶英事件 年 1999年,比利时、荷兰、法国、德国相继发生因二恶英污染导致畜禽类产品及乳制品含高浓度二恶英的事件。二恶英事件使当年比利时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上半年的统计表明,这一事件造成的直接损失达3.55亿欧元,如果加上与此关联的食品工业,损失超过10亿欧元。二恶英是一种有毒的含氯化合物,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有毒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它的致癌性极强,还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病和伤及胎儿。二恶英的主要污染源包括城市垃圾焚烧、含氯化学工业、食品包装材料等,90%以上的人体二恶英接触来源于食品。

28 工业越发达,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就越严重。因此,人类开始关注自然,提出可持续发展。

29 第一阶段: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 20世纪40-60年代
第一阶段: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 20世纪40-60年代 奥尔多·利奥波德,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称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现代环境保护的奠基人”。

30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利奥波德写出了自己一生中最好的书——《沙乡年鉴》,这是他对于自然、土地和人类与土地的关系与命运的观察与思考的结晶。他倡导一种开放的“土地伦理”,呼吁人们以谦恭和善良的姿态对待土地。他试图寻求一种能够树立人们对土地的责任感的方式,同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影响到政府对待土地和野生动物的态度和管理方式。 《沙乡年鉴》是奥尔多·利奥波德逝世后出版的著作。这本书问世于1949年,正值战后经济复苏时期,人们都在充满信心地征服和利用自然,生态学的意识和概念对人们来说也还十分陌生,这本书的出版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影响。    从6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发现了潜藏在富裕生活中的各种危机——征服自然带来的环境破坏。在这种清新的空气中,人们又发现了早已存在的《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在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伟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

31 中国科学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提供的资料表明,远古时代500年才有一种兽类灭绝。但20世纪以来,4年就有一种哺乳动物灭绝,是正常灭绝速率的125倍,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剧。科学家们统计,在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中,有5025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边缘,其中我国已达390多种。 (新华网)

32 我国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 穿山甲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缅甸蟒蛇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33 我国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 亚洲水蜥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黄嘴天鹅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34 蕾切尔·卡逊,是美国的海洋生物学家,她的作品《寂静的春天》引发了美国以至于全世界的环境保护事业。

35 1962年《寂静的春天》正式出版 春天理应是鲜花盛开、百鸟齐鸣的季节,春天里不应是寂静无声的。可是并不是人人都会注意到,从某一个时候起,突然地,在春天里就不再听到燕子的呢喃、黄莺的啁啾,田野里变得寂静无声了。 预言: 再也没有鸟儿歌唱 死亡的河流 癌症会和常见病一样多发 呼吁: 重视环保 控制使用剧毒农药、杀虫剂、除草剂 春天来了 万物死了

36 宇宙飞船经济理论 1960年,美国学者 鲍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经 济理论,指出我们的地 球只是茫茫太空中一艘 小小的宇宙飞船,人口
和经济的无序增长迟早 会使船内有限的资源耗 尽,而生产和消费过程 中排出的废料将使飞船 污染,毒害船内的乘客,此时飞船会坠落,社会随之崩溃。为了避免这种悲剧,必须改变这种经济增长方式,要从“消耗型”改为“生态型”;从“开环式”转为“闭环式”。经济发展目标应以福利和实惠为主,而并非单纯地追求产量。这就是所谓循环经济思想的源头。

37 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 直线经济模式(单程式、开环式) 循环经济模式(闭环式) 资源 产品 废弃物 资源 产品 废弃物 再生资源
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操作原则: “减量、再用、循环”

38 第二阶段: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雏形 70年代 乘着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东风,1972年12月15日,联合国大会作出建立环境规划署的决议。1973年1月,作为联合国统筹全世界环保工作的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简称 UNEP)正式成立。环境规划署的临时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后于同年10月迁至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39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自成立以来,为保护地球环境和区域性环境举办了各项国际性的专业会议,召开了多次学术性讨论会,协调签署了各种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宣言、议定书,并积极敦促各国政府对这些宣言和公约的兑现,促进了环保的全球统一步伐。中国作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58个成员国之一,在规划署设立了代表处,参与了理事会的多项活动。 2003年9月19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这是该机构在全球发展中国家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代表处。特普费尔先生在代表处成立典礼上说:“中国有13亿人口。中国政府制定了2020年将中国经济翻两番的目标。中国的环境工作不但决定其本国人民的福利,也将对全球产生重大影响。”该代表处的建立是在应对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面临和将出现的环境挑战中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40 第三阶段: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确立 80年代 《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第三阶段: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确立 80年代 《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委托起草,并经有关国际组织审定,于1980年3月5日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首都同时公布的一项保护世界生物资源的纲领性文件。目的在于使广大公众认识到人类在谋求经济发展和享受自然财富的过程中,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支持能力是有限的,必须考虑到子孙后代的需要。10多年来,世界各国陆续接受《大纲》的思想,并依据它的精神制定本国自然保护大纲。中国于1985年制定和颁布了《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41 莱斯特·布朗 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现任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布朗以拯救地球,延续文明为己任,多年从事农业、生态、环境及相关经济模式的研究。在如何挽救生态危机方面,他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观点和理论。 1981年,时任美国观察研究所所长的布朗率先提出“环境上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并将自然保护列入国家安全的范围。他将此观念用于他所架构的生态经济思想。他的生态经济理论体现了一个全新的观点:经济是环境的一部分,经济是环境的子系统,经济必须归属于生态这个理念。如果我们的目标是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向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经济稳定增长的发展模式。

42 1994年 9月,莱斯特·布朗发表了长达 141页的《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布朗认为,中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高速的工业化进程对农田的大量侵蚀、破坏,加上每年新增加一个北京市的人口,到 21世纪初,中国为了养活 10多亿的人口,可能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粮食,这可能引起世界粮价的上涨。 这本书曾遭到国内从官方到学界的一致抨击,成为西方散布“中国威胁论”的标竿式人物;10年后的今天,这位曾饱受争议的布朗教授不仅被摘去了“妖魔化中国”的帽子,而且成为了中国学术机构的“座上宾”,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名誉教授。同是一个人,同样的理论,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的态度和对于是非的评判标准……

43 佩鲁在《新发展观》中特别指出:社会的发展应强调以人为本。他提出的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发展尺度和发展目的的观点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1983年,法国经济学和社会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著成《新发展观》一书。此书是经济社会综合发展观的标志性著作。 佩鲁在《新发展观》中特别指出:社会的发展应强调以人为本。他提出的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发展尺度和发展目的的观点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44 ≠ = + 经济增长 发展 增长仅仅表现为物质的扩大是不够全面,甚至是有害的,除非在增长的基础上能够减少不平等、失业、贫困和生态赤字。 发展
社会变革 发展应该是“整体的”、 “内生的”、“综合的”和“可持续的”。

45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 不对后代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观——面向后代与未来的发展观

46 第四阶段:可持续发展观的成熟 90年代 1992年6月3~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此次会议又称“地球会议”,是环境与发展领域中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国际会议,183个主权国家参加了会议。 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国家所普遍认同。 这次会议的成果具有积极意义,在人类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进程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47 1994年9月,联合国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召开。经过与会代表的讨论和交换修改意见,会议通过了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开罗文件,即《行动纲领》。
《纲领》认为,人类正面临巨大而迫切的挑战,人类所依赖的基本资源正在枯竭,环境污染正在加剧,导致这一情况的是人口数量的空前增长。《纲领》指出,到2015年,全球人口的低预测为72.7亿人,高预测为79.2亿;到2050年,全球人口 的低预测为78亿, 而高预测则为125 亿。《纲领》确 定了未来20年世 界人口发展的战 略目标,目的就 是要使世界人口 增长接近联合国 的低预测数字。

48 1995年,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召开,这是联合国召开的一系列全球会议的一部分,其目的是通过成员国的合作和其它发展国家的参与,丰富国际事务,提高对重大问题的意识。
会议通过了《社会发展问题哥本哈根宣言》,明确指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

49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50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决策 1994年3月25日,《中国21世纪议程》经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在现代化建设中,必然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

51 新一届中央领导提出“科学发展观”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中全党的智慧,提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
2003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最早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2003年8月,在江西考察工作时,胡锦涛总书记明确使用了“科学发展观”概念。 2003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增加了“以人为本”的提法,第一次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4年2月,温家宝总理讲解“科学发展” 抗击非典斗争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我们长期坚持的重大指导方针。 ——温家宝

5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作出的科学定位,也是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

53 第一要义: 核心: 基本要求: 方法: 发展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 统筹兼顾

54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从时间上看:延续性 从空间上看:整体性 从发展模式上看:循环性 从发展类型上看:内涵性

55 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树立代际公平的观念 树立资源稀缺的观念 树立资源有价的观念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

56 中国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

57 中国面临八大挑战 1.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 最高20%与最低20%年平均收入之比 1990年 4.2倍 1993年 6.9倍
1990年 倍 1993年 倍 年 倍 2003年 倍

58 世界银行测算中国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收入差异程度的重要指标。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0.2以下 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分配相对平均 分配相对合理 分配差距较大 超过0.5 分配差距悬殊 国际上将0.4作为警戒线 达到0.6则属危险状态 年份 基尼系数 1978 0.130 1988 0.382 1994 0.434 1998 0.456 1999 0.457 2000 0.458 国际劳工组织统计资料

59 2.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失业人员增多 我国农村现有剩余劳动力1.5亿 每年还要新增1200万劳动力

60 就业率仅为70% 2003-2008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年份 毕业人数 就业人数 2003 212万 148万 2004
280万 200万 2005 340万 240万 2006 400万 2007 495万 350万 2008 560万 就业率仅为70%

61 2007年某院校博士生毕业典礼

62 3.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水平差距大 区域之间的差距 城镇内部的差距 城镇之间的差距 城市像欧洲 农村像非洲

63 4.群体上访增多,突发事件多发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每年群体上访事件(100人以上)大幅攀升

64 5.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刑事案件居高不下 直接原因:贫富不均 大量失业 年份 案件总数 犯罪率 1978 53万起 十万之56 1990
直接原因:贫富不均 大量失业 年份 案件总数 犯罪率 1978 53万起 十万之56 1990 221万起 十万之194 2000 363万起 十万之287 2007 474.6万起 据统计测算,“十五”期间,中国各类社会案件数量急剧上升,诉讼金额达到31971亿元,占GDP的7%左右。

65 6.重大事故频发,煤矿死亡率世界最高 2003年,每死亡100名矿工,中国占80名; 中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
2007年,全国平均每天发生安全事故1387起, 平均每天死亡278人; 中国生产亿元GDP的死亡率是先进国家的10倍; 工矿商贸10万人事故死 亡率是发达国家的两倍多;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是 发达国家的三倍。

66 7.艾滋吸毒泛滥,卫生状况甚忧 2004年,全国登记在案的吸毒人数为114.04万,比前年上升了8.28%。实数是登记在册的1.6至2.2倍。目前,全国仍在吸毒的还有70万人,他们一年就要吸掉390亿元人民币。八成吸毒者涉嫌违法犯罪。其中,全国累计报告的89067例艾滋病毒感染者中,吸毒人员就占了41%。

67 8.资源短缺,环境恶化 我国的资源状况: 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都严重不足,而资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却十分惊人。 在资源总量方面,我国石油总量仅占世界的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 在人均资源方面,我国耕地草地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为1/4,人均森林资源为1/5,人均能源占有量为1/7,其中,人均石油仅为1/10,人均天然气占有量仅为1/25。

68 从资源消耗来看,从1990年到2001年,我国石油消耗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钢增长143%,铜增长189%,铝增长380%,锌增长311%,10种有色金属增长276%。当前,我国的钢材消费量已经达到大约2.5亿吨,接近美国、日本和欧盟钢铁消耗量的总和,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40%;水泥消费约8亿吨,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50%,电力消费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汽油资源的现有储量将不足10年消费,最终可采储量勉强可维持30年消费。

69 当前我国资源消耗的对外依存度已经很高。2003年,我国消耗的铁矿石、氧化铝约50%,铝约60%,原油约34%,都要依靠进口解决。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在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资源、能源的浪费惊人。我国生产1美元GDP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是美国的4倍,英法的7-9倍,日本的11倍。2003年,我国生产了世界GDP的4%,却消耗了世界能源和原材料的30%-40%,即单位GDP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7-10倍。

70 我国的环境问题也相当严峻: 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67.4万多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9%,而且每年还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近十几年来,全国耕地减少1亿亩,即每年以近一千万亩的速度递减;2004年全国烟尘排放总量为1095万吨;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为225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大大超过环境容量。全国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3,人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71 我国目前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总容量的82%;大量未经处理或不达标的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库。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生态用水匮乏。我国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0.9%,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我国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72 《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 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其中,水污染的环境成本占总成本的55.9%;大气污染的环境成本占总成本的42.9%。如果使用现有治理技术全部处理2004年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约需一次性直接投资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左右。同时,每年还需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

73 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是: 高投入,低产出; 高消耗,低效率; 高排放,低回收。

74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等突出问题迫使我们不得不寻求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

75 中国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国际上,通常用四种资本衡量一个国家 ① 产值资本(GDP) ② 社会资本(财富、信誉) ③ 人力资源
④ 自然资源(可利用的资源)

76 谢谢观看!


Download ppt "树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环电子信息集团团委 2008年10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