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十八届五中全会解读 主讲人:市委党校 教授 王永明 电话:13847238516.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十八届五中全会解读 主讲人:市委党校 教授 王永明 电话:13847238516."—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十八届五中全会解读 主讲人:市委党校 教授 王永明 电话:

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会会议公报》。学习五中全会精神,主要是通过五中全会的重要文件来把握。主要有这样几个重要文件。 一是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做的工作报告。 二是习近平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讨论稿的说明。 三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四是《公报》。 这次会议的精神主要是通过《公报》得到了集中反映。

3 主 讲 内 容 一、五中全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一次重要会议 二、五大发展理念反映党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4 一、五中全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一次重要会议
(一)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 (二)要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 (三)准确把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六大原则” (四)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5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如何理看待“决胜”二字?
“决胜”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我们的确面临严峻的形势; 二是我们要完成的任务非常艰巨,全面小康不仅是数量,更是质量。环境质量、制造水平、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以及制度完善的进展、结构调整优化的进展等,要有含金量地实现目标难度都非常大。 “决胜”表明了中国的信心和决心。

6 (一)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
“十三五”时期做规划,首先就要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发展环境。五中全会是这样定位的,即重要战略机遇期与严峻挑战并存。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我们仍然存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这样那样的严峻挑战,这是并存的。这就构成了“十三五”时期的基本特征。

7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的挑战“三期即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经历很多艰难曲折,下行压力比较大。 从当前形势来看,各级政府财政比较紧张,企业效益在下降,由于企业困难所导致的债务问题比较突出,再加上房地产业的转型调整,楼市库存问题仍然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十三五”开局起步面对的困难是非常多的。 “严峻挑战”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就是: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多种多样这样那样的矛盾叠加在一起,矛盾的复杂性更凸显了。前进的道路上有这样那样的风险和隐患。在这样一个条件下,我们就要清醒地认识我们所面临的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我想用十一个我们面临的课题来表达我们对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理解。 第一,利益分化多元,如何凝聚人心?随着我国的发展,利益格局发生了变化,分化成不同的利益格局,利益关系也是多元的利益关系。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对我们党和民族来说,凝聚人心这个问题很重要。

8 第二,需要核心价值,如何明确导向?我们现在有13亿人口,这样一个大国,必须要有一个核心价值观来把各个民族、群体、地区凝聚在一起。这就需要我们明确发展导向。否则,我们这个民族就失去了凝聚人心的基本核心价值。 第三,安全形式复杂,如何总体安全?我们的安全面临这样那样的挑战,无论是周边地区,还是我们的东海、南海问题,还有国内的这样那样的社会矛盾,我们怎样能保证我们的总体安全?前几天美国军舰在南海挑衅,它实际上就是对我们的国家安全环境、安全底线来进行挑战。 第四,发展动力减弱,如何推动发展?因为我们现在看到了,我们发展的速度从两位数降到一位数,还有下行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推动发展?与此相关的是, 第五,经济增速放缓,如何提高质量?大家都很关心经济形势,增速放缓了,我们仍然要发展,我们就是要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做文章。

9 第六,人民积极参与,如何扩大民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权益意识、民主意识、自主意识也在增长。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参与公共决策,要有自己的表达渠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呼应人民群众这种积极性来扩大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第七,制度效能受限,如何有效运行?我们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还有各种具体制度。我们有我们的制度优势,但是在现实的运行当中,我们的制度的优势、制度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第八,治理方式滞后,如何现代治理?2014年召开的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就是说,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把法制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们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呢?就是我们要实现从传统的人治到现代的法制的转变,这对于我们各级政府、领导干部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课题。

10 第九,信息方式变革,如何主导话语?我们知道,信息传播方式和过去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大大不一样了。在这样一种互联网成为主要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形势下,我们如何主导我们的话语?如何建立我们的话语主导权?这也是我们面临的课题。 第十,腐败频发多发,如何重整行装?我们党有这样一个重大的任务,也就是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怎样往前走的问题。 第十一,大国地位增强,如何经略世界?经略世界,不仅是经略周边。我们看到,我们国家的大国地位增强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经常在国际的重要会议、重要场合和多国外交中显示我们的大国风范。这样的话,如何处理好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如何在世界的发展中更好地发展中国,都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我们的挑战和考验。

11 虽然公报强调了我们面临的困难,同时也特别强调了我们仍然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点非常关键,表明中国政府增强对未来经济的信心,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第一,发展潜力来自城镇化。中国城镇化水平去年达到了54.77%,户籍人口城镇化还不到37%。在此基础上,今后还有大量的城镇人口持续增加,带来的住房、汽车等各种基本生活消费品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第二,产业升级。从中低端到中高端的升级,会产生大量需求。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对各类产品和服务品质的要求不断增加,国内制造业如果进一步升级的话,市场开拓潜力也是非常大的。

12 第三,区域经济发展。现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相差达50%,甚至还要大,在此基础上,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潜力是非常大的。
第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比如,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还有7017万人口没有脱贫,如果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还有2亿左右的贫困人口。今后大量的低收入、中低收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会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大幅度的提高,这里的需求潜力更是不可估量的。 此外,知识经济发展、人力资源的条件充足。目前,相对于就业要求,劳动力资源规模供给保障比较充足。从资金方面来看,人民币存款规模达到135万亿,这在世界各国是较高水平,所以建设资金的供给潜力非常大。从技术方面来看,随着进一步对外开放、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创新的进展,支持中国经济发展各种要素供给的条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

13 (二)要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
制定“十三五”规划,首先就是要明确“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公报》已经把我们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了。 其中提到了一句话,就是“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这个表述是第一次。首先,新常态就具有在新的发展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在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前,我们党就是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特别是要引领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依靠什么呢?依靠相应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这是“十三五”规划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问题。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 一是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我们过去强调的是高速发展,现在新常态,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保持那样的高速增长,因为那样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与此相适应,虽然我们的发展速度降低了,但是我们的发展质量和效益要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怎么提高呢?根本来说,就是要依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实现。

14 二是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这是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是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这是经济结构。四是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过去,我们的发展速度依靠资源,利用资源的大量投入。另外,我们的劳动力成本较低,以此来吸引投资,提高利润,但也是不可持续的。 所以,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机制和发展方式是我们对“十三五”规划指导思想的理解。在总体理解把握的基础上,我们对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要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15 (三)准确把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六大原则”
“十三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就定位在“十三五”时期,怎样才能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呢?五中全会提出了“六大原则”。 第一个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第二个原则,坚持科学发展。 第三个原则,坚持深化改革。 第四个原则,坚持依法治国。 第五个原则,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第六个原则,坚持党的领导。

16 第一个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这就解决了我们发展的价值目标问题,也就是说,它让我们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为了谁、是依靠谁、是服务谁的问题。所以要把人民主体地位作为我们的基本原则。 第二个原则,坚持科学发展。 这就回答和解决了我们的发展方式问题。有了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有了发展的价值要求,是为了人民的全面小康。同时,我们还要探讨,我们依靠什么样的发展方式才能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我们提出了科学发展的发展方式。

17 第三个原则,坚持深化改革。 这就是回答和解决了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十八大之后的第一件大事提了出来,也就解决了我们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那样的因素阻碍着生产力的积极发挥,阻碍着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发挥,以及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这怎么办?那就要改革。改革那些妨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利益关系、利益格局,改变那些阻碍、妨碍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所以我们看这两年,全面深化改革,一件一件地推行,从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社会领域、生态领域、文化领域,还有党的建设领域、国防和军队领域,全面推进的举措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了一个强大的不竭动力。

18 第四个原则,坚持依法治国。 这是解决我们发展的制度基础问题,解决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基础问题。因为我们讲,改革是“破”和“立”的辩证统一,既要“破”,也要“立”。“立”什么呢?立法。通过法制体系的完善,通过立法、执法、司法到全面守法,通过整个法制程序、法制体系的建立,使国家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法律制度保障,有基本的法律制度来维护发展秩序。否则,人们就会对发展缺乏良好的预期,因为不知道会有什么情况,会发生什么变化。但是我们坚定地推进依法治国,就能让人民群众看到确定性,看到未来,对未来有一个良好的预期。

19 第五个原则,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统筹两个大局实际上就是解决我们发展所需要的战略思维问题。发展是我们国家的发展,但是我们国家的发展又不可能脱离国际社会,脱离世界的发展而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把“两个大局”统筹起来,也就是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仅仅是要把国内的事、国家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因为我们不可能在脱离外部环境、外部世界的条件下进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所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样的战略思维,也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基本条件。 第六个原则,坚持党的领导。 这是解决我们发展的领导核心问题。也就是说,要实现“十三五”规划,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样一个奋斗目标,必须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

20 (三)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经济发展要保持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提出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要显著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取得重大进展;全体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条件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摘帽,解决区域性的整体性贫困等目标。这些目标中有很多都是十八大报告中没有提出来的。

21 全面小康的目标更清晰了 有些目标是以前就提出来的,比如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国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除了以前有的目标以外,我们在公报中间还可以看到很多新的目标,比如说“双中高”,就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这是五中全会在以前基础上提出的。 另外还提出了经济发展要保持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 提出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要显著提高;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取得重大进展 强调在全体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的条件下,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要实现脱贫、贫困县要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的整体性贫困等目标。

22 第一,强调保持中高速增长。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过程中,我们对发展速度的要求是保持中高速增长,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要保持每年6
第一,强调保持中高速增长。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过程中,我们对发展速度的要求是保持中高速增长,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要保持每年6.5%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可以叫中高速增长,就可以达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这样一个发展目标。这是对发展速度的要求,明确提出来的。 第二,强调发展的包容性。我们的发展,不是单方面的发展,不是单个价值目标的发展,也不仅仅是某一类、某一个地区、某一类人的发展,我们的发展要有更大的包容性。也就是说,各个地区、民族、群体都要纳入我们的发展框架中,都要享受我们的发展成果。这是“十三五”规划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强调发展的包容性。 第三,强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我们知道,拉动经济增长有投资、出口、消费这“三架马车”。现在,在这“三架马车”当中,我们更加强调的是消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怎样才能鼓励消费呢?怎样才能让居民既有比较全面、厚实的社会保障,没有更多的后顾之忧,同时又能够有自己的收入?能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消费支出?这也是我们在“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

23 第四,强调脱贫。 摆脱贫困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还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所以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脱贫的重要性,规定的细致程度和要求的标准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要求和标准。因为,如果脱贫问题不解决,大面积的地区性贫困问题不解决,我们很难说是全面小康。从目前我们国家的贫困人口来看,如果按照我们中国的标准来看,我们现在还有7000万人没有脱贫,还有5年的时间,我们能不能让7000万没有脱贫的人口中绝大部分人脱贫?如果按照联合国的标准就更高了。按照联合国的标准,现在我们国家还有2亿左右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2亿左右的人实际上已经接近总人数的1/6。所以说,脱贫的重要性、迫切性,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的攻坚战。

24 第五,强调国家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十八大之后,三中全会提出来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对国家的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等各个方面建设的一个新认识。也就是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经济建设方面、社会经济方面、文化建设方面、生态建设方面的全面小康,而且也是政治建设方面的全面小康。也就是说,要通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提高我们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的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说,如果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不能取得显著的进展和成效的话,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也很难实现。我们要依靠国家治理现代化,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

25 三、五大发展理念反映党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就是要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变,即“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协调发展强调协调好“四个方面”的重大关系;绿色发展讲如何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开放发展强调中国的发展如何和世界对接;共享发展强调全体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其中共享发展是这次提出的一个非常新的发展理念。 (一)坚持创新发展 (二)坚持协调发展 (三)坚持绿色发展 (四)坚持开放发展 (五)坚持共享发展

26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要务是发展,发展就是要回答和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我们党从新中国成立后,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一直在深入探讨发展理念问题,并且也在不断地创新、丰富发展理念问题。从世界来看,各国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对发展理念问题也在进行深入的认识和反思,意在提出符合现代化和新经济的发展理念。因此,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确立的新的发展理念,可以说是我们党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问题上做出的又一次新提升、新成就。。

27 ,发展理念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而发展理念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从发展的角度,可以归纳出五点发展难题。 一是发展动力怎样转型。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时间中,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是巨大的,这些成就一部分是在传统发展方式的基础上取得的。面对新的环境,如何实现发展动力的转型也逐渐成为我们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是发展矛盾怎样处理。邓小平曾说,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也就是说,在推进发展以后,也会相应地产生新的、大量的矛盾和问题。例如,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进程中,一方面是社会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速度得到快速提升,人民的收入逐年提高,生活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改善。另一方面,快速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和西部地区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不同社会群体间收入差距较大、社会资源分配不平衡等。这些都是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问题,也是我们应该极力解决的难题

28 三是发展环境怎样保护。在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环境被破坏,土壤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程度严重;部分地区资源面临枯竭,植被、地表遭到严重的破坏。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同样是我们应该解决的难题。 四是发展空间怎样拓展。发展,既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一定的时间段内进行的发展,同时也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社会人员和物资的大量交互,我们所面对的发展空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地域上,更广阔的、多维的、新颖的发展空间已经出现。例如,“互联网+”这一新兴产业模式,实际上创造了一种新的发展空间,而发展空间越大,发展余地就越大。因此,怎样更加有效地实现发展空间的拓展,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五是发展成果怎样分配。发展会产生财富的增加,而财富的增加不仅要看财富增加的总量,也要将财富的分配情况考虑在内。因此,怎样更加明确地表明财富分配的实际情况,让更多的人共享发展成果,也是在今后的发展当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的分配问题。 面对这些发展难题,我们要解决它、改变它,要明确发展目标、发展价值和发展道路,力求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

29 (一)坚持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的要求,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什么要把创新发展放在发展理念之首?要把创新提到当今时代条件下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因为仅仅依靠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样一种发展方式,是难以为继的。我们怎么样能够在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条件下,保持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呢?那就是挖掘内部潜力,这就是创新。通过创新来生产出新的财富、新的资源、新的功能和效用。这是我们现在发展的一个着力点。几个要点。 一是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二是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三是构建产业新体系。我们原有的产业结构,更多地依赖于传统产业,那么新兴的产业凸显它的成长、成熟,使我们的产业体系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四是构建发展新体制。就是如何在新的体制机制下,使我们的发展有一个大的提升。

30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其中提到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有可能在网络强国建设中实现弯道超车。目前,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中,美国有6家,中国有4家,我国在互联网新经济中表现不俗,特别是在消费互联网领域,下一步如何从消费互联网走向产业互联网,在“互联网+”过程中建成制造业强国、网络强国值得思考。 我国是互联网大国,网民人数世界最多,但目前还不是网络强国。如何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重点是依靠技术创新。所以在技术创新上,要改变我国在一些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靠创新发展来实现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的转变。

31 互联网已经成为继陆地、海上、空中、太空的第五大疆域,有关互联网的新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稳增长非常重要的引擎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80%是与互联网有关的,所以我们要通过技术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双轮驱动,实现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的转变。 中国现代化和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最大的优势是现在已经有生物信息革命的技术准备。在这方面,如果把握好机遇,我们未来现代化的道路一定比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会更好,潜力更大,起点更高。

32 (二)坚持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的要点就是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发展全面小康强调的是全面,全面就是要把我们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当做一个整体来推进,不能单向独进,不能把每一项建设、每一个地区、每一类人群的发展置之不理。如果出现发展的矛盾,那么实际上就是不够协调。所以我们说,把协调发展作为我们“五大创新理念”的第二条,强调发展的整体性。 全会提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33 对于协调发展,全会也做了深入地、全面地阐述,这里有这样几点可以再提示一下。
一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目前来看,我们推进城镇化势头很快,成果也很显著,但是在城乡之间,发展上的差距以及各种各样的条件差异,还是有不少的问题的。还有区域,不同区域之间也要协调发展。 对于城乡如何协调发展,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带动新农村的发展,使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让城市的基础设施形成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效机制。通过这些方面的安排,真正实现城乡全面发展,这个发展不是某一个局部的发展或者单单是城市的发展,而是包括了城市和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

34 二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需要社会发展作保障,如果社会建设之后,社会管理混乱,社会治理属于比较初级的阶段,那么经济发展也很难有一个很好的社会环境、社会条件,所以我们强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是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这是讲我们“四化”的协调发展问题。新兴工业化和信息化怎样协调发展?如何为我们的新型工业化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城镇化的发展,怎样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能够同步?以及农业现代化。“四化”要协调发展。

35 四是国家硬实力和国家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我们知道,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构成了国家的硬实力,但是一个国家要富强,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光有硬实力还不行,还要有软实力。软实力对于国家的发展起了一个支撑的作用。就像人一样,人是有精神的、有意志的人,虽然看不见,但是对一个人的成长,对一个人能力的提高、贡献的付出,都起到一个实实在在的支持和支撑作用。民族的发展,也是一样。所以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也就是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上的富强,也是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强盛,不仅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准提高了,而且我们的文明素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的文化生活也提高了。 富国和强军是硬实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社会责任意识、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国家意识、社会诚信等等是软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协调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仅要提高经济实力、国防实力这种硬实力,很文化的软实力、道德和精神的软实力也非常重要。

36 五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我们要发展就要有安全的保障,我们要富国就要有强军的支持。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如果我们没有巩固的国防,没有强大的军队,那么民族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今天,我们经济要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要提高,我们也要有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来为全面小康提供安全保障。这是第二大发展理念。

37 (三)坚持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事实上就是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达到的效果,要达到的目标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理念。人类生活,依赖自然界,离不开自然界,但是同时,人的生活又是在消耗自然界的资源。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如何保持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对于我们来说是很现实的问题。 我们国家的资源容量,比如人均水的拥有量、人均矿产的拥有量、人均森林面积拥有量,在世界平均水平上来看,都是比较低的。这就是说我们的生态环境是比较脆弱的,就是说绿色发展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特别是一个要实现全面小康、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这个矛盾一定要得到很好的解决。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如何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统一起来?这是我们发展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粗放式增长模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根据《2014中国环境公报》,全国4896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水质为优良级的比例仅为10.8%,而水质较差与极差的比例分别高达45.4%、16.1%; 161个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比例仅为9.9%;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而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高达19.4%。

38 全会提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垂直的环境管理体制,表明在“十三五”期间,党和国家在绿色发展方面下了很大决心,是要真抓实干的重要的标志。过去对环境是分级管理,地方政府为了实现政绩,特别是为了经济发展,往往在环境监管上会有所让步。这种垂直的管理体系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绿色发展一定会成为“十三五”期间经济工作和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我们看到两方面情况:第一,在中国经济体量快速增长阶段,环境问题确实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大问题,包括空气质量、污染物影响等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关系到整个民生的质量。第二,在增速换挡之后,我们从高增长转入中高增长,实际上这也具有了以更大的回旋空间来治理环境的可能。这也使我们看到,全面小康实际上包含着环境的实质性改善。如果政府在生态环境管理执法上的力度加强,那一些环保产业发展市场的需求就会较快增长起来,这对带动环保产业发展很重要。

39 首先,我们要确立绿色发展。只有绿色发展这条道路,才是可持续的道路。黑色发展、白色发展,都是以自然资源的破坏和不可修复为代价的,实际上是吃祖宗饭,给子孙留下了大量的后遗症。所以全会精神也提出一些新的关于绿色发展的思想理念。 一个是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我们提出国家安全包括生态安全,生态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生态,它实际上是一个世界性的生态,是全球性的生态。所以,我们要在全球生态的大的视野下来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第二个要点,我们强调怎么样能够实现绿色发展?全会提出,就是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通过这些科学合理的格局来使我们的发展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 再一个要点,这次全会提出了资源观的概念,要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就是说,如何使我们的资源,使那些能够循环利用的、能够节约使用的,更好地为我们人类的生活来服务。

40 (四)坚持开放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的要求就是要形成深度发展的互利合作格局,这也是这次全会所强调的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就是说,我们的发展必须放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格局中来推进。因为现在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人类不仅形成了经济的交往、交换、贸易关系,有不同程度的经济共同体关系,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又具有利益共同体的关系,具有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开放发展是我们必然的一种选择。所以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对开放发展也做了很多深入的论述。 比如提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那么我们要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有一个利益共同体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开放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 再有就是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说,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使我们国家的对外开放和国际战略融为一体,是一个大手笔、大布局。 再有就是强调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通过这些很实际的、很管用的举措来体现我们的开放发展理念。

41 “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双向开放。我们过去主要靠吸引外资,然后靠我们的产品出口,现在我们更多的强调企业走出去,资本输出到其他国家,企业向海外拓展,这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的对外投资已经超过了引进外资,所以中国已经从一个商品输出大国变成资本输出大国,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这会推动整个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局面。双向的开放,也是更高层次的开放,这在“十三五”期间会形成一种新的开放格局。 “十二五”期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互动关系深化。按照国家统计局测算,我们在2011年到2014年期间,中国的经济增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达到四分之一。今年1—9月份,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估计在30%左右。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比过去大大加深。反过来看,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是大大加深了。包括国际金融危机,实际上也是引起中国出口增速大幅度下降,这也是我们增速向下调整的重要原因。

42 (五)坚持共享发展 共享发展,也就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这是我们发展里所强调的、所落实的。也就是说,我们即使推动了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即使经济财富按照既定目标提高了、增长了,但是如果全体人民在经济发展的成果面前,缺少获得感,缺少共享感,缺少公平感,这样的发展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的发展。所以,我们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必须要有共享发展。共享发展的专门提出,也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 在城镇化过程中,社会代价很高,现在全国有6000多万留守儿童,有几千万留守妇女和几千万留守老人,所以这次建议中提出来,城镇化过程中要关注“三留”人口,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在共享发展中重申居民的收入和经济增长要同步。过去30多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百姓收入增长0.5个百分点,是不同步的。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开始,居民收入已经超过GDP增速,这是好迹象,希望能够保持这样的态势。

43 所以,在共享发展问题上,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也提出了很多很切实、很符合当前人民群众愿望要求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
一是要求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是获得感,而不是剥夺感,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大家感到改革发展,我是受益者,我是获得者,这是我们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准。 二是强调注重机会公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怎样让大家共享呢? 首先就要从机会公平做起,给大家有一个共同发展的起点、机会和权利。我们讲,全面小康不仅是各个领域的小康,而且是各个人群的小康、全体人民的小康。所以,为什么习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每个民族都要全面进入小康,不能把某个民族排斥在小康之外。习总书记还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是检验全面小康最重要的行业和地区。怎样保证我们的农村能够同时进入小康社会?

44 三是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这也是我们解决共享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公共资源、公共服务,比如说医院、学校,还有各种各样的公共资源,如何能够让人民群众都能够享受到?都能够得到同等的、同样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 四是强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采取精准扶贫措施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是十三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一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69,达到社会不安定的数值区域,而实际情况可能要比官方数据更为严重;二是贫困人口基数大,以年人均收入2300元为贫困标准计算,2014年农村贫困人口有7000万;三是习总书记多次提及“精准扶贫”,今年6月在贵州调研时,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45 五是使我们的教育均衡发展。让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教育。
六是促进就业创业,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使劳动力能够有就业的机会,能够通过就业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七是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也是讲在收入分配上,我们要通过这样一种指标来体现和坚持共享的问题。

46 八是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这也是我们要着力推进的问题,就是说,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在社会保障方面,医疗是一个大头,要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改变那种因病致贫的问题。 九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三五”规划提出一个“健康中国建设”。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通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人民群众不仅生活水平提高了,而且健康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47 十是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次“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生育二胎,除新疆与西藏以外的其它省市均于2014年上半年实施了该政策。目前来看政策效果不明显,2014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仅比2013年增加47万人,主要因生育、教育、购房成本高及生育观念的转变。 这些都表明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的道路上,通过这些具体的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等方面,来让全体人民都能够享受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自己、家庭以及人民群众所带来的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


Download ppt "十八届五中全会解读 主讲人:市委党校 教授 王永明 电话:13847238516."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