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形势与政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形势与政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形势与政策

2

3 1 中国的选择 何为“两会”|“两会”的历史渊源 |“两会的关系”

4

5 “旧政协” “新政协筹备” “新政协”会议召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
1946年11月,国民党撕毁政治协商会议决议,单方面宣布召开“国民大会”,遂使政治协商会议即旧政协解体 “新政协筹备” 1948年4月30日 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口号,提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 “新政协”会议召开 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开幕 9月17日,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至此,作为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圆满完成其历史使命。 之后,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又称“新政协”,以别于1946年1月召开的“旧政协”。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重庆谈判,决定为组建新政府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青年党和社会贤达五个方面。同年11月,国民党撕毁政治协商会议决议,单方面宣布召开“国民大会”,遂使政治协商会议即旧政协解体。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提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及国外华侨积极响应,参加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1月30日,北平宣布和平解放。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23个单位的代表共134人。9月17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正式决定将新政治协商会议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参加会议的有46个单位的代表共662人。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这三个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性文件。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国旗、国歌、国都、纪年等项决议,会议选举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当时还不具备召开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下,肩负起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重任,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至此,作为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圆满完成其历史使命而载入史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及对外友好交往活动中继续发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作用,为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6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通过了关于国旗、国歌、国都、纪年等项决议 会议选举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委员

7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 人大 人民政协 政治协商会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text1
政协即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 text1 人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政协即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9 体现了相同的国体 都要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体现的经济基础相同
2 体现了相同的国体 3 都要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1 体现的经济基础相同 人大制和政协制都是我国的政治制度,人大和政协均属上层建筑,均受我国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基础决定,并反映、反作用于我国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 人大和政协机构的设置都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都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本质。. 人大作为权力机关,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都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协调工作,为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 第一,相同点。 1.二者体现的经济基础相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人大制和政协制都是我国的政治制度,人大和政协均属上层建筑,均受我国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基础决定,并反映、反作用于我国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 2.二者体现了相同的国体。人大和政协机构的设置都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都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本质。 3.都要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一切机构、团体和个人都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大作为权力机关,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都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协调工作,为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10 2 职能不同 3 组成方式不同 1 性质不同 人民政协是由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制口的,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全国人大,地方各级人大的代表及其常委会的组成人员均由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 人民政协的职能主要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人大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有权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有权组织其他国家机关,而人民政协则对上述问题进行协商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不是我国的国家机构。 第二,不同点。 1.人民政协和人大的性质不同。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因此,它不是我国的国家机构。 2.二者的职能不同,人民政协和人大的性质决定了它们的职能各不相同。 人民政协的职能主要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人大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有权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有权组织其他国家机关,而人民政协则对上述问题进行协商;人大具有监督权,是运用国家权力实行监督,是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而人民政协的监督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是一种民主监督。 3.人民政协和人大的产生与组成方式不同。 人民政协是由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制口的,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统一战线组织,每届参加政协委员会的单位、委员名额和人选,由上届地方委员会或其常委会协商决定。 全国人大,地方各级人大的代表及其常委会的组成人员均由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参加全国人大的单位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和特别行政区的代表团。

11 2 中国“两会”与西方议会制度的有哪些异同? 人大与议会 | 人民政协与议会

12

13 美国与西班牙 三权分立是万能的? 一是用于从其下属中获得合法性的制度; 二是用于实施统治者意志的制度;
三是用来处理臣民之间、下属之间纠纷的制度; 四是采取镇压与统治者争夺权力的制度。 从统治和管理的角度出发,统治者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意志,需要四类基本的制度:一是用于从其下属中获得合法性的制度;二是用于实施统治者意志的制度;三是用来处理臣民之间、下属之间纠纷的制度;四是采取镇压与统治者争夺权力的制度。而这四类基本制度我们都能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发现一些影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不仅是维系国家存在的支撑者,而且也是执政党赖以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更是其他所有制度的生成者。 任何国家成熟的政治制度尽管带有人为设计的成分,但它必定是与该国的传统和特定情境相吻合的。例如三权分立是典型的美国式体制,但是这种制度在其他国家鲜有成功。墨西哥曾经照搬美国的宪法,但是并没有让墨西哥走上富强。三权分立体制实际上在美国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而逐渐走向成熟的。在美国没有切断与英国的联系时,政府根本无暇顾及分权与制衡问题,而是关注国家独立。这就是说,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度设计者关注的焦点问题是不同的,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后发展现代化国家在经济腾飞阶段,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了集权体制,而不是常用分权体制的原因,因为分权体制必然为政治斗争披上合法化的外衣,无休止的政治论争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制造问题,特别是三权分立会为分割国家利益的政治集团提供合法的活动平台,从而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这一点已经被许多国家的政治实践说证明。实际上,三权分立与美国的崛起之间没有必然的英国关系。美国的崛起依赖于其天然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二战为美国提供的绝无仅有的历史契机。显然,把三权分立视为一个国家的制度救星是极为幼稚可笑的。

14 阶级性的体现 是实现现代民主的两种形式 现代国家的支撑者
任何国家的制度都会包含阶级统治的属性。议会制度乃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制度化体现,议会制度的实质乃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载体。尽管大量的社会立法者赋予议会以特定的道德内涵和理性要求,这并不能掩盖实际的阶级统治。 是实现现代民主的两种形式 现代国家的支撑者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议会制度都是实现现代民主的两种形式,是特定的政治文化土壤之中生长出来的两种现代政治制度。当然,议会的衰弱在西方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人民的声音被替换成议员的争吵,人民的利益被替换成议员的政治前途。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议会制度作为现代国家的支撑者,已经成为国家权力运行体系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因素,不仅国家治理的法律框架来源于此,政府运行的监督力量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议会制度息息相关。 第一、相同点: 1)以往在讨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议会制度的差异时,一般我们都会将着眼点放在其阶级性差异上,但客观而论,任何国家的制度都会包含阶级统治的属性。因为政治乃是权力斗争和利益争夺的集中体现。一个国家如果不想在权力斗争与利益争夺中陷于整体性的毁灭,就必然会以制度话的形式达成某种平衡或协调。因此,我们绝不能否认议会制度乃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制度化体现,议会制度的实质乃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载体。尽管大量的社会立法者赋予议会以特定的道德内涵和理性要求,这并不能掩盖实际的阶级统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议会制度都是实现现代民主的两种形式,它们是特定的政治文化土壤之中生长出来的两种现代政治制度。当然,议会的衰弱在西方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人民的声音被替换成议员的争吵,人民的利益被替换成议员的政治前途。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议会制度作为现代国家的支撑者,已经成为国家权力运行体系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因素,不仅国家治理的法律框架来源于此,政府运行的监督力量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议会制度息息相关。

1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确立国家治理体系的合法性基础,而西方议会乃是通过选举搜集民意制约行政和司法的一个立法部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而议会制度的运行载体实际上是政党和议会党团。 中国学者蔡定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推动中国未来政治发展的重要载体,而议会确实抵制行政蚕食的“黄昏机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注重的是人民的代表性功能,议会制度注重的是维护财团的利益性。 第二、不同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比较,前辈学者有很多精彩的论述,中国学者蔡定剑总结了议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四点区别: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确立国家治理体系的合法性基础,而西方议会乃是通过选举搜集民意制约行政和司法的一个立法部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政治制度设计的原理之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展现人民主权的程度之上要远远胜过西方的议会制度,我们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指在我国现有国家治理体系都是该制度的衍生产物,它居于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体系的中枢制度,“一府两院”的合法性就源自于此。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推动中国未来政治发展的重要载体,而议会确实抵制行政蚕食的“黄昏机构”。换言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含着激发中国政治发展的空间,蕴含着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而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经历了20实际的衰落之后,很难重拾19世纪的荣光,议会在西方国家的制度框架之中是作为承担立法权的机构存在,议会的衰落实际上就是立法权的衰落。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而议会制度的运行载体实际上是政党和议会党团。一方面人大在推动法治国家的构建之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但是另一方面,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在构建有序的地方治理体系之中也发挥了不可缺少的角色。而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和选举社会的进步共同催生了近代西方的政党和政党制度,而政党通过获得执掌权力的机会之后,又反过来在议会政治舞台上对一整套民主制度进行无情的扭曲和赤裸裸的操作。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注重的是人民的代表性功能,议会制度注重的是维护财团的利益性。全国人大代表名额不超过3000人,代表名额分布包含地区差异、人口规模差异、城乡差异、民族差异、性别差异、身份差异、地位差异等多重变量,其总体指向是注重参与国家治理的代表性功能。而西方议会制度则是通过议员的聚会则是通过议员的聚会实现政治利益的再分配,议员之间政见不一,党派各异,但作为一个政治集团,其本质乃是资产阶级和大财团在政治上的代言人,是在政党操纵的选举之中,借助合法化渠道诞生出来的一个政治集团。 当然不同的区分标准会有不同的区分结果,以上我们是从实质上界定两者的不同,在形式上两者的组成人员的产生,国家权力运行方式,组织结构以及职权方面也存在极大的不同,而这些不同在实质上那个也是有更加深刻的表现,局限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深入展开了。

16 邓小平同志指出: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从根本上说明了人民政协与西方议会的区别。
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中,类似于西方代议制度议院的是人民代表大会。由于人民政协与人大联合开会,因此往往作为西方议会的类比而存在,而实质上有根本性的区别。 邓小平同志指出: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从根本上说明了人民政协与西方议会的区别。 人民政协不是西方的议会,也不是国家政权机关,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主协商机构,是我国政党制度的主要载体。 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政治发展的需要,吸收了西方议会制度的某些特点,也表明了人类文明成果的某些具有普遍价值的因素,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会以各自相近的形态体现出来。 (二)人民政协与西方议会 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中,类似于西方代议制度议院的是人民代表大会。由于人民政协与人大联合开会,因此往往作为西方议会的类比而存在,而实质上有根本性的区别。邓小平同志指出: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从根本上说明了人民政协与西方议会的区别。 人民政协不是西方的议会,也不是国家政权机关,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主协商机构,是我国政党制度的主要载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但是人民政协也不是一般的人民团体,在中国政治上有崇高的地位,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构成了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结构和运行机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协被视为与党委、人大、政府平行的机构,干部配备与级别一致。对外交往上都是西方议会直接对接我国政协,与西方一样都是由社会精英分子组成,没有普通工人、农民和普通知识分子,当然,其产生是由中共和民主党派及其社会各界人士协商产生,这些相同之处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政治发展的需要,吸收了西方议会制度的某些特点,也表明了人类文明成果的某些具有普遍价值的因素,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会以各自相近的形态体现出来。

17 政治制度:西方的议会制度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和政府机构。立法、行政、司法分别由三个机构行使,以保持权力制衡.
政治理念:西方的议会制度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契约论和性恶论。议会受人民的委托掌握立法权,是人民的代议机构,但实际上资本操纵了一切,同时西方议会制度建立在人性自私的基础之上,以防止政府的专横和滥用职权。 我国的人民政协制度来源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未来的共产主义为目标,反映了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政治制度:西方的议会制度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和政府机构。立法、行政、司法分别由三个机构行使,以保持权力制衡. 人民政协建立在议行合一的原则之上的。人民政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政议政,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 不同点: 1)政治理念:西方的议会制度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契约论和性恶论。社会契约论认为,国家是人民为了保护其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而以签订契约的形式成立的,国家权力的唯一合法来源于人民的同意,议会受人民的委托掌握立法权,是人民的代议机构,但实际上资本操纵了一切,同时西方议会制度建立在人性自私的基础之上,以防止政府的专横和滥用职权,正如美国联邦党人所说“政府本身若不是对人性的最大耻辱,又是什么呢?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我国的人民政协制度来源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马列主义统一战线、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是人民政协的三大理论基石。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未来的共产主义为目标,反映了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2)从政治制度上来看,西方的议会制度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和政府机构。立法、行政、司法分别由三个机构行使,以保持权力制衡。人民政协建立在议行合一的原则之上的。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一切权利源于人民,作为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代议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双重属性。人民政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政议政,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人民政协说体现的协商民主和人民代表大会说体现的选举民主,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从根本上讲,西方议会作为立法机关,反映了资产阶级内部特权阶层的利益,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是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泛性特点。

18 3 2015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人大会议热点 | 政协会议热点 | 政府工作报告热点

19 1)39名人大代表辞职或被罢免 两年来已经有39个代表因为违纪或者是违法被终止了代表资格,一方面反映了当前我们大力反腐,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加强了对代表监督的效果。267万基层代表的素质和表现也关系到人大本身的效能和人大本身的健康。 2)立法法是管法的法 立法法是规范所有立法行为的法,我们也称之为管法的法。今年我们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第一年,所以这部法律的修改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3)反腐治标有效才能治本有道 解决反腐问题要出重手,要治标,也要治本,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角度,主要就是要从治本的角度加强反腐败的制度建设,要构筑一个不敢腐、不能腐、不愿腐的法治环境。 4)“有牙齿”的环保法对污染“零容忍” 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四次审议,出台了新环保法,被称之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是“有牙齿”的环保法,对污染是“零容忍”,惩治措施非常严格。 5)反家暴立法反映国家对弱者的关心 我们国家现在正在制定第一部反对家庭暴力的专门法律,反家暴立法,反映的是国家对弱者的关心,是用立法的形式来申明,哪怕是在家庭内部,哪怕是在家庭成员之间,也不允许暴力行为。 6)2020年前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以后凡是开征新税的,要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税收法律;凡是要对现行税收条例进行修改的,一般都要上升为法律;其他的税收条例,逐步地上升为法律。总的目标是要在2020年之前,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7)2015年国防费用涨幅10%左右 2015年预算草案当中建议的国防预算国防费用的增长幅度大概是10%左右,和中央本级预算支出增长的建议水平差不多。我们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我们不是靠炮舰开路去开拓经贸的,而是完全去靠互利互惠的合作,甚至是让利的合作。 8)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大的监督职能 我们的宪法监督、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最终的目的和政府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都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我们不是为反对而反对,监督的最终目的是改进工作,是希望把事情做得更好,把问题能够解决掉。 9)10香港和内地是“奔跑吧,兄弟” 最近内地电视台上有一个热播的节目,叫“奔跑吧,兄弟”,这里有内地的年轻人,也有香港的年轻人,大家齐心协力。所以,我觉得内地和香港之间的关系,还是希望去化解一些误解、分歧,还是要一起往前走。 10)通过立法使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活动有法可依 境外非政府组织给中国带来了技术,带来了资金,带来了好的经验,但是在管理方面我们还是有些欠缺。我们要通过立法,使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活动能够有法可依。一方面要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有效管理,要能够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11)食品安全法新增“网购”规定 审议过程中大家也比较关心“网购”的问题,在草案当中专门增加了新的规定。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方面能够切实地有法可依。

20 1)74人没能来参加会议 政协副主席杜青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应出席委员2227人,实到2153人,符合规定人数。 2)数说全国政协2014:撤销委员14人 俞正声:本届政协已经撤销了令计划、苏荣等14人全国政协委员资格,这警示我们要切实加强委员队伍建设,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3)政协主席报告20年首次明确提出反腐 俞正声在报告中明确提出,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也是近20年来,全国政协主席在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反腐败”。 4)绝不照搬外国政治模式 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立足我国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绝不照搬外国政治模式,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5)支持香港委员为特首和政府依法施政发声出力 支持香港委员为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发声出力、在依法推进政改中积极作为,支持爱国爱港、爱国爱澳重要社团开展联谊活动。 6)调研转基因 对“一带一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进非公企业走出去、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统筹管理科技计划和资源、深化教育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体育产业发展、转基因农产品的机遇与风险、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大气污染防治、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湿地保护、加强黑土地保护、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等重要课题开展调研议政。 7)规范城管执法 围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开展协商讨论,就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规范城管执法行为、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等进行调查研究。 8)保障环卫工合法权益 俞正声指出,2015年要围绕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腾格里沙漠污染治理、环卫工人合法权益保障、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等问题,开展具有监督性的履职活动,如实反映情况,坦率提出批评和建设性意见,促进相关工作的改进和加强。 9)反对暴力恐怖主义支持党和政府依法处置重案 旗帜鲜明反对暴力恐怖主义,支持党和政府依法处置重大案件,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10)政协协商民主要“四不” 要坚持实事求是、敢于直言,摒弃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拒绝偏激偏执的极端言论,保持从善如流的坦荡胸怀,始终做到平等协商,不强加于人;真诚协商,不敷衍了事;民主协商,不强求一致;务实协商,不流于形式。 11)要包容反对意见 对于各种意见和建议,只要是基于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致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无论是赞成的还是反对的、无论是多数人提出的还是少数人主张的,都应该允许反映和表达,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包容。

21 关键词:7%左右GDP目标 拥抱新常态奔小康
关键词:内联外通 “三大支撑带” 李克强总理首次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概括为 “四大板块”,把“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明确为“三 大支撑带”。 关键词:增长动能   投资消费稳增长 政府不唱“独角戏” 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其中,棚改、铁路、水利等 投资多箭齐发。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4776亿元,但政府不唱“独角 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关键词:7%左右GDP目标 拥抱新常态奔小康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刚刚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时透露,今年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7%左右。对于2015年GDP增速定于7%左右, 今年预期增速目标比去年低,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战略安排,也回应了认为中国经济很快会大幅度减速的观点。事实上,中国离全球技术前沿尚有不小差距,仍然有中高速增长的潜力,所以,设立这样的预期目标是符合规律的。    实现这个预期增速目标,也不是轻而易举的,难点在三个方面,其一,这是转型升级基础上的目标,不是原来经济结构的成比例缩小。其二,把私人部门的预期引导到这个目标上,得到私人部门的响应,激发私人部门的投资和转型升级,有难度。其三,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传统财政和货币政策传导有梗阻。    关键词:内联外通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明确为“三大支撑带”   李克强总理首次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概括为“四大板块”,把“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明确为“三大支撑带”。其中,“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在2014年成为热门关键词。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大支撑带”战略组合。   报告提出,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一批综合交通、能源、水利、生态、民生等重大项目,落实好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政策措施,加快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网络等建设,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支持力度,完善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政策。   同时,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结合起来,加强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序开工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项目,构筑综合立体大通道,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  “三大支撑带”为地方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关键词:增长动能   投资消费稳增长 政府不唱“独角戏”   2015年,投资和消费会有新的动作。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其中,棚改、铁路、水利等投资多箭齐发,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有望使巨大的内需得到更多释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4776亿元,但政府不唱“独角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政府投资关注在公共产品有效投资。”

22 关键词:积极财政 赤字率略增 财政政策更积极有力 关键词:货币政策 M2目标留余地释放何种货币政策信号 关键词:简政放权
 关键词:积极财政  赤字率略增 财政政策更积极有力 关键词:货币政策 M2目标留余地释放何种货币政策信号 关键词:简政放权 有权不任性:“三张清单”加力简政放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加码保障房、快推户籍改革 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 要加力增效。2015年 拟安排财政赤字1.62 万亿元,比去年增加 2700亿元。 2015年的M2预期增长目 标为12%左右。该数据 比往年的M2预期增速略 有调降,但 “在实际执 行中,根据经济发展需 要,也可以略高些。” 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年 份,改革在政府工作报 告中占据大量篇幅。伴 随着放权进入新阶段, 今年的放权改革更强调 放管结合。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 报告中提出,推进新型 城镇化取得新突破。他 表示,城镇化是解决城 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 是最大的内需所在。  关键词:积极财政   赤字率略增 财政政策更积极有力   李克强在作2015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2015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 2.1%提高到2.3%。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12万亿元,增加17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5000亿元,增加1000亿元。 所谓赤字率(赤字占GDP的比重)是衡量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的部分,意味着“花”的钱超了“挣”到的钱。按照欧盟标准衡量,3%被视为赤字率警戒线。因此,此次政府提高赤字率至2.3%仍在安全可控范围内,提高赤字也反映了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有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贾康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2.3%赤字率比去年提高了,反映了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年积极财政政策要有力度,报告里提法是加力增效,方向上还是体现中央的要求。   关键词:货币政策   M2目标留余地释放何种货币政策信号 2015年的M2预期增长目标为12%左右。该数据比往年的M2预期增速略有调降,2013年和2014年的M2增速预期目标均为13%;但李克强同时称,“在实际执行中,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 民生宏观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预计财政积极,货币中性。 民生宏观研究员李奇霖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房地产投资低迷的背景下,积极财政是加大信用派生力度的主要抓手。M2目标的实现,关键还是信用派生。但当前短期资金利率仍处高位,制约长端利率下行空间,不利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降低,再考虑到外汇占款缺口,预计降准、降息等措施或将轮番上阵。 关键词:简政放权 有权不任性:“三张清单”加力简政放权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如此表述。 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年份,改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占据大量篇幅。一名熟悉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的官方研究学者早间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本次涉及“硬骨头”问题的力度,敢于直面问题的态度都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基本上回应了社会关于各个领域改革的质疑和期待。”他表示,这也体现了政府的坦承和决心。 伴随着放权进入新阶段,今年的放权改革更强调放管结合。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马德怀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让基层接得好、接得住,同时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是改革能否真正落实,防止红利被截流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关乎你我:加码保障房、快推户籍改革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新突破。他表示,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最大的内需所在。要坚持以人为核心,以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为着力点,发挥城镇化对现代化的支撑作用。 报告强调,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580万套,增加110万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纳入棚改政策范围。农村危房改造366万户,增加100万户,统筹推进农房抗震改造。住房保障逐步实行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并举,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对居住特别困难的低保家庭,给予住房救助。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3 今年进出口增长目标6%左右超过去年完成增速 登记失业率目标7年首降背后:就业增长有底气
关键词:对外开放 关键词:民生礼包 关键词:生态环境 今年进出口增长目标6%左右超过去年完成增速 登记失业率目标7年首降背后:就业增长有底气 节能环保将成新兴支柱产业 对于今年的对外开放工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强调,开放也是改革。必须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预期目标定为4.5%以内,这是自2008年之后,中国首次下调城镇登记失业率目标。 “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一定要严格环境执法,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  关键词:对外开放 今年进出口增长目标6%左右超过去年完成增速 对于今年的对外开放工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强调,开放也是改革。必须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 2015年3月5日上午,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增长6%左右。   关键词:民生礼包 登记失业率目标7年首降背后:就业增长有底气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预期目标定为4.5%以内,这是自2008年之后,中国首次下调城镇登记失业率目标。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称,2014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高于上年。2015年的目标,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2014年政府制定的新增就业目标是1000万,年底超额完成目标322万,明显好于预期。据第一财经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去年的新增就业几乎没有水分,甚至真实的新增就业数还高于这个统计数。  这也成为政府敢于下调登记失业率的重要考量,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速保持在一定水平的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就业,政府担忧经济增速下到一定速度以下会影响就业局势。  关键词:生态环境 节能环保将成新兴支柱产业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一定要严格环境执法,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 李克强要求,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促进重点区域煤炭消费零增长。推广新能源汽车,治理机动车尾气,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在重点区域内重点城市全国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要全部淘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扩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李克强还要求,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江河湖海水污染、水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行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全过程监管。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做好环保税立法工作。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

24 4 “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 |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25 “两会”前,人民日报社先后发表四篇社论、新华社先后发表四篇系列文章将“四个全面”深刻阐释为治国理政行方略,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治国理念的升华,以及举国的共识和统一的意志。
2014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首次提出的“四个全面”,是其治国理政方略的顶层设计,是中国复兴伟业的战略路线图。“四个全面”构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有着很强的学理支持和经验支撑。理解“四个全面”,是读懂中国故事,读懂中国复兴的重要窗口。“两会”前,人民日报社先后发表四篇社论、新华社先后发表四篇系列文章将“四个全面”深刻阐释为治国理政行方略,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治国理念的升华,以及举国的共识和统一的意志。两会中的政府工作报告等7个报告处处体现了“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

26 01 有学者认为,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国特色的“中产社会”。在国际上,中产阶层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已成为共识。
 因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首先是一个“小康”之国,即中产之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使中产阶层普遍化,成为社会阶层的主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建立中国的中产社会,只会支撑中国执政党的正当性,提升中国复兴的进程。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现代国家转型的必要前提 由习近平担任起草组组长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并确定了时间表,即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国古籍上就有“小康”的说法,古代思想家孟子提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今天,中国执政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中国未来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考量。 “小康社会”,有学者认为,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国特色的“中产社会”。在国际上,中产阶层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已成为共识。无论是历史学家巴林顿·摩尔,还是政治学家李普赛特,都强调中产阶层的壮大对于社会民主、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中产阶层最讲究“理性”,而“理性”则是现代社会的最重要特征。无论英美等西方国家,还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都是中产社会,这种社会呈现出更加稳定的形态。从社会结构上说,与其说美国等西方社会的稳定源于民主,不如说源自中产阶层的崛起。反观中东和南亚、拉美的一些国家,中产阶层弱小、穷人众多,不仅社会不稳、经济不稳,还会出现政治危机和政治失序状态。这些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稳定的民主社会,首先是一个中产社会。有中产的民主才是好民主、优质社会,没有中产的民主往往是坏民主、劣质社会。   因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首先是一个“小康”之国,即中产之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使中产阶层普遍化,成为社会阶层的主流。   比较政治学研究表明,中产阶层是最维护现行体制的因素和力量,是现代国家转型的重要润滑剂。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中产阶层与民主政治相关联。但是,如果西方寄望中国出现挑战中共执政权威和导向西式民主的中产阶层,则会贻笑大方。《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作者巴林顿·摩尔依据大量历史事实,严重质疑资本主义和西方民主是进入现代工业社会的唯一通道和最终归宿,认为西方民主只是特定历史环境中结出的果实,而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道路和与之适应的政体形态是形形色色的。也就是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建立中国的中产社会,只会支撑中国执政党的正当性,提升中国复兴的进程,而不是其他。

27 02 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对国家衰落的原因作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一般性解释,即大量分利集团、分利联盟的存在。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政治经济系统里形成了一些分利集团,寻租腐败、贫富分化、缺乏正义都与此相关。 02 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阻止分利集团的蚕食,必须打破体制机制的羁绊,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  2)“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分利集团的有力武器    在中共党史上,十一大以来的历次三中全会均被赋予了改革色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决议,正是在向外界宣示,习近平引领下的中国将是一个空前改革的时代,一个负起历史担当的时代。中共的成功、中国道路的成功,最大的密钥便是保持改革的常态。    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对国家衰落的原因作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一般性解释,即大量分利集团、分利联盟的存在。他认为,在边界不变的稳定社会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出现大量的集体行动组织或集团。这种特殊的利益组织或集团,不仅降低经济效率,而且加剧政治生活中的分歧。更为严重的是,分利集团一旦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为排他性组织,尽力限制或分散社会其他成员的收入和价值。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政治经济系统里形成了一些分利集团,寻租腐败、贫富分化、缺乏正义都与此相关。然而,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阻止分利集团的蚕食,必须打破体制机制的羁绊,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    需要指出的是,分利集团在很多个国家都是存在的,包括英美等发达国家。破除利益集团需要一场革命,然而这样的革命在西方是举步维艰的。西方政党政治内耗严重,日益沦为“否决政治”,并且政党竞争严重依赖分利集团,公共政策被挟持现象严重。中国的全面深改,却是一场全方位的革命。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揽子改革举措,在世界改革史上都是罕见的。中国执政党内部相继成立多个工作小组,并由高层领导人担任组长,便是保持国家的相对自主性,使公共决策既不受分利集团的影响,也不为非理性选民所左右。美国经济学家布赖恩·卡普兰在《理性选民的神话:为何民主制度选择不良政策》里提出,美国人引以为豪的民主制度其实纵容了选民的胡闹,导致不良政策大行其道。可见,中共党内成立多个议事协调小组的做法是多么的睿智。此举可以保持中央决策的相对自主性,不受利益集团和非理性选民的干扰。    改革必然触及利益,势必会遭到特殊利益集团的阻碍。那么,改革的动力来自哪里?无疑,来自人民的力量,来自实现中国复兴的力量。突破既得利益,让改革落地,需要有决心、有担当。无论是十八大以来的铁腕反腐,还是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利益再分配,都显出中国执政党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坚定决心,以及最高领导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个人担当。 改革的动力来自人民的力量,来自实现中国复兴的力量。

28 03 纵观人类政治文明史,法治和人治问题是每个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需要三个构成要素:强政府、法治和民主负责制。而且,三者之间有着严格的时间顺序。民主并不是第一位,强政府才是。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180多项重要法治改革举措,许多都是涉及利益关系调整的“硬骨头”。  3)“全面依法治国”良治社会的应有之义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是中共党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纵观人类政治文明史,法治和人治问题是每个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历史终结论”的提出者弗朗西斯·福山最近提出,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需要三个构成要素:强政府、法治和民主负责制。而且,三者之间有着严格的时间顺序。民主并不是第一位,强政府才是。尚未获得实施有效统治的能力就进行民主化的政府无一例外地都会遭受失败。纵观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后发展国家,国家的良政善治无不依赖于法治。例如同样深受儒家影响的新加坡,国家治理的最大特征便是推崇法治精神。反观之,那些忽视法治、法治松弛的国家或地区,却常常与国乱民怨联系在一起。    事实上,中国正是在这样的渐进顺序上走着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中国曾经是开发国家制度的先行者,是创造韦伯式现代国家的第一个世界文明。然而,中国历史上缺乏法治传统,现代法治进程也是充满坎坷。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实现执政党长期执政,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依靠法治。    四中全会以法治为主题,渗透着习近平等领导人对国家治理的深入思考。亲身经历了“文革”劫难的习近平等领导人,深知如果国家没有法治,人人都无安全感。 当今中国问题的最大症结便是法治权威不足。群体性事件、信访不信法、“塔西佗陷阱”等无不是由于法律权威不足所致。要想解决中国“成长中的烦恼”,依靠法治权威无疑是最现代、最文明、最有效的手段。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180多项重要法治改革举措,许多都是涉及利益关系调整的“硬骨头”。法治领域的改革与政治改革密切相连,改革难度大,社会关注度高,特别需要自我革新的勇气。然而,法治改革关涉执政党能否长期执政,关涉良治社会能否顺利实现,关涉中国复兴能否到来,意义非凡,必须下死决心。

29 04 党内潜规则盛行,政治生态受到污染,从政环境不够纯洁,根源在于没有做到全面从严治党。
处于现代化转型的中国,目前的政党制度是合适的,是符合国家演进一般规律的。因此,只要坚持从严治党、制度治党,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是有序稳定的,就是可以实现的。 04 在中国的政治体系里,如果没有政党治理的制度化、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治理的制度化、现代化。因此,全面从严治党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4)“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复兴的政党力量保证   “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去年10月在总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讲话时正式提出的。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曾专门安排了党建内容,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要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党内潜规则盛行,政治生态受到污染,从政环境不够纯洁,根源在于没有做到全面从严治党。在习近平的认知里,中国要出问题主要出在中共党内,苏联亡党的最大教训便是治党不力。只要把这个党管好、治好,中国的现代化就有了强有力的政党力量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大有希望。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历史比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在处于现代化进程之中的国家,一党制度较之多元政党体制更趋向于稳定,多党制是脆弱的政党体制;就政治发展而言,重要的不是政党的数量而是政党制度的力量和适应性。处于现代化转型的中国,目前的政党制度是合适的,是符合国家演进一般规律的。这与福山认为良好秩序的首要条件便是强国家是一致的。因此,只要坚持从严治党、制度治党,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是有序稳定的,就是可以实现的。从现实来看,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除了中国共产党无任何其他政党能够担当。一个管理严格、制度执行力强的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复兴的重要保证。如果党内不纯洁,缺乏正气,被团团伙伙、利益集团充斥,制度和规矩成为软约束,是不可能引领国家走向复兴的。这也是为什么习近平多次强调“三严三实”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建是最大政绩”的重要原因。    当前,党内一些领导干部在理想信念、廉洁从政、制度执行等方面存在着问题。这说明,全面从严治党是非常必要的、非常紧迫的。在中国的政治体系里,如果没有政党治理的制度化、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治理的制度化、现代化。因此,全面从严治党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从这个角度说,能否从严治党,关系到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到能否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关系到能否使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30 当下两会如火如荼,四个全面被解读为“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在中共历史上,官方宣传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只有两次。 第一次“飞跃”发生在1949年中共建国前,中共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飞跃发生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通过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作为两会主旋律“四个全面”,极有可能被作为习近平同志的理论创新成果被十九大写进党章

31 谢谢!


Download ppt "形势与政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