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汪琼 教授 wangqiong@pku.edu.cn 认识MOOCs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汪琼 教授 wangqiong@pku.edu.cn.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汪琼 教授 wangqiong@pku.edu.cn 认识MOOCs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汪琼 教授 wangqiong@pku.edu.c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汪琼 教授 wangqiong@pku.edu.cn
认识MOOCs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汪琼 教授

2

3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汪琼 教授 wangqiong@pku.edu.cn
2013年5月21日,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宣布加入edx 29所大学,89门课程,160万注册学生 北大4门,清华2门(3门预告) 2013年7月8日,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宣布加入Coursera 2013年9月8日 北京大学加入Coursera, 107所大学,545门课程,566万注册学生 28门中文课程(包括翻译) 北大6门,上海交大2门(2门预告)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汪琼 教授

4 提纲 说文解字谈MOOCs xMOOCs精髓 MOOCs意义 北大首批MOOCs经验

5 1.说文解字谈MOOCs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6 什么是MOOC? Massive – 注册人数 Open – 自愿原则 Online – 完全在线 Course – 结构化, 有始有终
计算能力 呈现能力 通讯能力 Massive – 注册人数 Open – 自愿原则 Online – 完全在线 Course – 结构化, 有始有终 讲授 & 支持都是 ‘轻量级的’ 每周学习强度不大---- 不一定是学位课程 提供完成证书而不是学分

7 大量的注册者,10%学习者

8 MOOCs现实:主要是非在校生 来自coursera一年前的一个统计数据

9 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MOOCs质量有效的关键:四个基因 Massive (大规模)的价值 Open(开放)的价值 Online(在线)的价值
保证及时反馈:为什么22分钟能够得到反馈?全天候 人多不冷场:总有人发言,“潜水”也有收获 Open(开放)的价值 学习气氛浓厚:进来的都是想学的 观点调色板:各色人等经历丰富课程内容 Online(在线)的价值 学习时间地点灵活:使人多成为可能 自定步调自我调节的学习:智能批改 Course(课程)的价值 有伴才能坚持:网上学习辍学率高 同伴教学:教别人,自己学得更好 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10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汪琼 教授 wangqiong@pku.edu.cn
我的观点 MOOCs ≠ Online Education + Massive ? Open 是关键要素 Massive:相对规模,多样化,多层次,跨文化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汪琼 教授

11 2.xMOOCs精髓 基于技术的精细化教学设计

12 要素1:多种风格短小视频(3分钟-15分钟) 2.2 形式 考虑适合的视频呈现形式 内容 考虑学生的不同水平 考虑在短时间内讲清楚的
表述方式 02 MOOC设计要素

13 考虑适合的视频呈现形式 人屏合一 手绘内录 02 MOOC设计要素

14 豪华版 大气版 实录版 亲切版 02 MOOC设计要素

15 专题访谈,(不定期)邀请pioneer及一线科学家讲述切身经验
【例】生物信息学 基本内容,要求必须掌握 补充材料,供有兴趣的同学进一步学习 专题访谈,(不定期)邀请pioneer及一线科学家讲述切身经验 课堂报告,由在校学生就讲授内容做专题报告,加强线上/线下互动 02 MOOC设计要素

16 不同于视频公开课 教学活动序列 微 课程 字幕

17 要素2:大量练习,或机器判题,或同伴互评

18 Peer Grading Accuracy (Soc101, Princeton)
Mitch Duneier Princeton Analysis by: Matthew Salganik & Mitch Duneier Princeton University Sociology Dept. Peer Grading Accuracy (Soc101, Princeton)

19 Coursera 可反复观看 小步子 及时反馈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汪琼 教授

20 要素3:网上论坛,答疑互助 投票排序

21 提供多种自主学习的机会:讨论、互评 在2013年3月召开的SXSWedu会议的一个特别主题对话中, Agarwal 描述了他自己首次教授慕课时的喜悦心情 “在我的印象中,给我最大冲击的是讨论的威力。起初,面对155000个 学生,晚上我简直夜不能寐啊,我不知道如何去回答来自学习者的问题。 所以,在第二天的课程之后,到了夜里2点,我还在奋笔疾书,我在以最 快地速度观看学习者之间的讨论,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一个问题弹出 来了,我正准备在键盘上打字回应他的问题。突然,在我提交答案之前, 我看到另外一个同学回答了他的问题,在当时,这个同学还在巴基斯坦。 他几乎正确地回答了第一个同学提出的问题。我想我可以给出一些更正 和意见。就在这个时候,另外的同学又补充了新的答案。我把自己的身 子放回椅子里,心想,这简直太迷人了。我茅塞顿开!在此之前,学习 者们的贡献从四面八方加入进来,他们相互提出问题,相互解答。最终, 他们都知道了正确答案。作为一名教员,我只是庆幸,正确答案自己会 涌现出来。”

22 小结:MOOCs课程的特征 基于技术的精细化教学设计 短小讲授视频:5-15“ --- 信息加工理论
穿插1-2即时思考问题,自动判题----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 讨论解决问题:答疑空间----社会建构+行为主义 集成模拟练习----体验/情境教学,建构主义 开放作业同伴互评----建构主义 基于技术的精细化教学设计

23 MOOCs背后的理念 高质量、低成本、大规模 个性化、智能化、多样化 掌握学习理论:每个人都可以考100分! 网络教学质量:甚至比面授还好!
“提取”的重要性与学习测试 提供主动学习机会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高质量、低成本、大规模 个性化、智能化、多样化 个别辅导 掌握学习 讲授 “以技术为基础的精细化教学” “打破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界限” “调和了教学与科研的矛盾” “高质量,低成本,大规模成为可能” 考试成绩 "The 2 Sigma Problem: The Search for Methods of Group Instruction as Effective as One-to-One Tutoring." B. Bloom,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84).

24 MOOC为什么这么火? 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E.M.Rogers)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创新扩散理论,他认为一 个创新如果能够得到推广采纳必须具备如下几个特征: 1)相对优势,“比我现有的好吗?”,比如从经济济效益上考虑,启动成本低,能减轻不便, 会节省时间精力,立即有回报等都是值得考虑的相对优势; 2)兼容性:“与我的价值观、以往工作经验和需要冲突吗?” 3)复杂性:“是不是很难理解?在工作中难以使用吗?” 4)可试性:“我可以试试吗,不行可以放弃吗?” 5)可观察性:“我能不能先看别人用,再做决定?”

25 3.MOOCs价值 1. 高等教育体系结构性改革 2.教学方式的改革

26 教育的历史是扩张和创新的历史 扩张: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创新:新的教与学的方法层出不穷 技术: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也扩大了大众受教育的机会
改变教育生态和经济结构的可能性: 高质量可获得的资源+工具: 不断形成并扩展的社区:投入度+联系紧密度 高等院校必须重新思考自己应该承担的角色,重新思考大学的定位:大学究竟是什么?它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分的认证者?学习产出的评估者?还只是学位的授予者?大学需要反思如何迎接这即将来临的疾风骤雨。

27 Alternative credentialing
学校越来越开放 The Next Decade Open Education Web 1.0 课堂教育 内容 Web 2.0 师生交流 AI/Adaptive Learning 考核 Alternative credentialing 文凭

28

29 MOOC与传统教学结合的形式 类比屏幕上两条直线的关系:平行、相交、重合 平行模式:两套授课方案
重合模式:在现行课程体系中使用MOOCs课程教学 相交模式:以本校的课程设计为主,将MOOCs课程内容作为课 程资源,嵌入或引用

30 平行模式 学生在学习校内课程的同时, 去网上学习其他学校的相似课 程。 学生喜欢MOOCs课程的讨论
“随便学”模式 “平行班”模式 学生在学习校内课程的同时, 去网上学习其他学校的相似课 程。 学生喜欢MOOCs课程的讨论 开设MOOCs课程的老师平行 (教学时间可能相错半个月) 地教授两个班 老师开始反思校内教学模式

31 重合模式 承认选修学分 翻转课堂 直接让学生选修MOOCs
2013年春季学期,在盖茨基金会 支持下,麻省Mass Bay College 的20个学生开始使用MITX的《计 算概论和编程基础》课程内容学习, 面授环节的老师只是做些问题解答 或数学补习。20个学生中的18名 学生期中考试成绩超过80分,学生 表示很高兴接受课程难度的挑战。 直接让学生选修MOOCs 在2012年9月,卡罗拉多州立 大学全球校区(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Global Campus)允许其学生在完成了 Udacity提供的计算机科学引论 课程的学习,花89美金在严格 的考试中心通过Udacity提供的 考试并获得证书之后可以转为该 校的学分。

32 翻转课堂,目标自定 相交模式 使用部分内容 2012年秋季,圣荷塞州立大学(SJSU)电子 工程学院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MIT的电 子电路课程,完成SJSU的项目作业和考试。 在面授课堂上,SJSU老师先根据每周问卷调查 的情况做15分钟内容答疑,然后学生3-4人一 组合作解决SJSU老师布置的任务,老师和助教 做巡视指导。 研究发现,这些采用MITx课程的学生与上学期 只是学习SJSU课程的学生相比,第一次考试的 平均成绩提高5.7%,第二次考试的成绩提高 9.6%,学生补修比例从41%下降到9%。效果 非常明显。 MIT材料科学和工程系教授Michael J.Cima在教 MOOCs课程的时候,同时也在校内教面授班, “我有证据显示网上的学习结果测量方法要优于 我们在面授课堂的做法。”所以Cima教授打算在 秋季学期对校内班使用MOOC的自动批改工具, 这就是一种嵌入使用。 2012年秋季,圣荷塞州立大学(SJSU)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MIT的电子电路课程,完成SJSU的项目作业和考试。这些学生在课外需要事先观看MIT课程的网上教学录像,完成相关的作业和模拟实验,每周就课程内容掌握情况完成一个调查问卷,在面授课堂上,SJSU老师先根据每周问卷调查的情况做15分钟内容答疑,然后学生3-4人一组合作解决SJSU老师布置的任务,老师和助教做巡视指导。这种将MOOCs课程与本校教学要求结合的做法可能是未来MOOCs课程与高校教学结合的主流形式。研究发现,这些采用MITx课程的学生与上学期只是学习SJSU课程的学生相比,第一次考试的平均成绩提高5.7%,第二次考试的成绩提高9.6%,学生补修比例从41%下降到9%。效果非常明显。

33 翻转课堂,混合教学 课前看视频,做作业 课堂讲重点,讨论 网上继续讨论

34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汪琼 教授 wangqiong@pku.edu.cn
传统讲授式 不会做,怎么办? 无 关联 无人指导 老师讲新知 学生听+练习 课堂 学生课前预习 学生课后做作业 学习支架 及时反馈 老师布置任务 学生完成 课前 老师答疑 学生做作业 课堂 知识建构 遇到问题有人帮 讲课有针对性 自学有保障 提交问题 翻转课堂模式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汪琼 教授

35 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例实验研究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850本科工科学生 物理必修课 课程开始时分组
前11周传统讲授式教学(资深教师) 第12周实验组采用反转课堂模式 Class time is spent on problem-solving, discussion and group work, while the absorption of facts and formulae is left for homework, with the teacher roaming between groups to offer advice and respond to questions 来源:Improved Learning in a Large-Enrollment Physics Class, Louis Deslauriers, Science, ,

36 考试周测验分数分布对比 ¾的学生表示 如果全程都用反转模式能学得更多! 12分制

37 学习经验效率的差异 不同教学模式下 翻转前… 翻转后…
2013年春季学期,在盖茨基金会支持下,麻省Mass Bay College的20个学生开始使用MITX的《计算概论和编程基础》课程内容学习,面授环节的老师只是做些问题解答或数学补习。20个学生中的18名学生期中考试成绩超过80分,学生表示很高兴接受课程难度的挑战。 翻转前… 翻转后…

38 MOOC实施给已实施学校带来的变化 翻转课堂 课程长度灵活 模块化\可复用的内容 预习或自定步调 认同网上课程学分 把MOOC作为预备课程
课程开“窗” 讨论21世纪教学法: technology-enhanced learning: 高质量,富媒体, 可复用的学习设计和工具 改变对网络教学的看法 电子出版? 对LMS运行的反思 Duke+UP 传统教室将成为学习的会所,集体做作业、答疑;教室在云端,学校在云端; 教师成为会所的辅导员,与学生直接交谈的时间增加; 教师以研究为主,优秀教师可能成为自由职业者; 学习内容以学生自选为主,考试针对学生自主选择; 课程体量小,分知识点学习,讲课精,可重复学; 大班授课转变为小组讨论。 来自Duke U. 宾大

39 4.北大首批MOOCs的做法

40 北大的做法: 上线的为秋季教学课程 关于证书: 本校学生的课程成绩,强调身份的认定,需在教务系 统选课
讨论中的表现,考试的安排,额外的作业,其他附 加要求 学分+证书 外校或本校未在教务系统选课学生 完成全部作业和测验,达到结业水平 证书 北大网络开放课程工作组

41 北大的做法: 上线的为秋季教学课程,鼓励教学改革
在校内还讲,但就是这些内容,让学生有临场感 学生需要到网上参与讨论、完成练习,“混合教学” 在校内不讲了,课堂时间用于复习重点和讨论 要求学生来课堂之前看好视频,做好作业 需要不同的思路组织课堂活动,“翻转课堂” 课前看视频,做作业 课堂讲重点,讨论 网上继续讨论 北大网络开放课程工作组

42 【例】生物信息学 双轨制系统: 校内同学提前一周看到课程内容 (T周周三) 课堂报告并讨论 (T+1周周三)
以小组为单位,就课程内容准备报告 课堂报告并讨论 (T+1周周三) 现场录像,小组同学负责将报告内容制作字幕,交由助教,于T+1周周五上传 中英字幕文件放在论坛上,鼓励校外学员协助修改 04 使用MOOC资源的混合教学

43 成功关键 学校对MOOCs项目的定位很关键:尤其是与校内教学的关系 教师理解MOOCs是什么很关键:很难一步到位,存在误解
课程建设团队很关键:教师+学科助教+拍摄人员(+教学设计) 北大网络开放课程工作组

44 北大教师为什么愿意做MOOCs?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李晓明教授如是说: 乐意尝试一下新生事物; 对自己的教学有信心,乐意传播给更多的人;
所在学校的鼓励与支持态度 北大网络开放课程工作组

45 北大老师为什么做MOOCs 网易公开课 对北大MOOC教师的访谈
北大网络开放课程工作组

46 结论:MOOC对中国高等教育的价值 推动现有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解决上不了大学的问题 解决高等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 解决专业技能更新发展的问题
解决高等教育经费单一来源的问题 解决终身学习社会建设的投入问题 MOOCs是中国部分高校全球化的机会


Download ppt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汪琼 教授 wangqiong@pku.edu.cn 认识MOOCs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汪琼 教授 wangqiong@pku.edu.cn."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