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軍訓報告 全民國防教育 戰機 王慈敏
2
前言 飛機發明之後,人類就把這種科技研發用在戰爭裡,而加速飛機發展,而各個國家在短時間之內讓戰機成為戰爭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成為主宰戰爭勝敗的軍種
3
軍用飛機種類代號 N Test - Permanent 測試機 O Observation 觀測機 P Patrol 巡邏機 Q Drone and Target 遙控及靶機 R Reconnaissance 偵察機 S Anti-Submarine 反潛機 T Trainer 訓練機 U Utility 功能機 V VIP 長官專機 W Weather 天氣探測機 X Experimental 實驗機 Y Prototype 原型機 Z Lighter-Than-Air 空飄機 A Attack 攻擊機 B Bomber 轟炸機 C Cargo 運輸機 D Drone 遙控機 E Electronic 電戰機 F Figher 戰鬥 G Glider 滑翔機 H Search and Rescue (SAR) 救援,直昇機 I [not used] 不用 J Test - Temporary 測試機 K Tanker 加油機 L Polar 極地機 M Multi-Mission 多用途機
4
直升機種類代號 戰鬥直升機(代號AH) 攻擊直升機(代號AH) 通用直升機(代號UH) 觀測直升機(代號OH) 反潛直升機(代號SH)
救援直升機(代號JH) 教練直升機(代號NH)
5
戰機系統組成 1.結構系統--飛機機體。 2.座艙系統--飛行儀表座椅與逃生系統 。 3.航電系統--通信、導航、電戰。
4.控制系統--飛行姿態的控制 5.推進系統--飛機動力之源。 6.武器系統--戰機之打擊力源。
6
經國號戰機 經國號戰機(F-CK-1)(常用名稱IDF,是Indigenous Defence Fighter「自製防禦戰機」的縮寫,軍方正式編號F-CK-1)為中華民國在美國協助下共同設計開發的第二種軍用噴射戰機,屬於第二代戰機,具有視距外作戰能力。1980年代開始研製,1992年開始服役。1988年12月10日第一架原型機出廠,命名為「經國號」戰機是為了紀念已故的中華民國前總統蔣經國。 在中華民國空軍的規劃中,F-CK-1、幻象2000與F-16共同擔任中華民國空軍主力,其中F-CK-1負責中低空防禦的部分。
7
機長:14.48公尺 翼展:8.53公尺 全高:4.7公尺 空重:6.492噸 戰鬥重量:8.5噸 最大起飛重量:12.53噸 翼面積:24.26平方公尺 極速:1.8馬赫海平面 爬升率:14326公尺/分 實用升限:16760公尺 載油量:單座型 2111公斤; 雙座型 1884公斤 作戰半徑:緊急攔截: 130公里; 推重比:1.01 重力負荷:9G/-3G 最大外掛:4000公斤 機身壽限:8000飛行小時
8
幻象2000 幻象2000是無尾翼的三角翼式單發動機的戰鬥機。除法國外、正在被7個國家在使用。 主武器是固定武器是2門30mm機關炮和9個掛載武器硬點,硬點上可以裝載的除了4發空對空飛彈以外,通常是炸彈、空對地飛彈或是空對軍艦飛彈等。 它的繼任機疾風式戰鬥機(Rafale)也已經開始生產。現在,幻象2000建議作為出口用現在還在繼續生產。
9
幻象2000-5 幻象大幅改良型、大幅改良裝備能力。裝備RDY都普勒雷達,它可能同時掃描24個目標和計算出最具威脅的8個目標並引導四枚MICA飛彈攻擊不同的目標。使用全新的玻璃駕駛艙和HUD(Head Up Display) ,中華民國是幻象2000-5型戰機最早使用的國家(比法國空軍還早接收),當年達梭公司在幻象2000-5EI飛機的電子與導航系統的研發上,中華民國空軍的飛龍專案挹注分攤不少經費,根據當時中法的戰機採購合約,只要該型戰機後續還有其他國家採購,將必須援引慣例分攤部分的採購經費給研發國與早期採購國。
10
攻擊機・戰鬥機 駕駛員數1-2 最初飛行時間 製造商Dassault Breguet 全長9.1m 翼寬14.4m 高度5.2m 機翼面積41m² 淨重7,500kgf 最大里陸海里數17,000kgf 武器裝備 固定裝備30mm機槍 2門 炸彈250kg炸彈 飛彈AM.39 ExocetMagicSuper 530MICA (Mirage ) 火箭彈68mm rocket 其他增設槽
11
F-16 F-16戰隼(F-16 Fighting Falcon)是美國製造的現代化多功能噴射戰鬥機。原先設計為一款輕型戰鬥機,輔助美國空軍主流派心目中的主力戰機F-15,形成高低配置,後來演化為成功的多功能飛機。F-16 是由通用動力公司所發展。於1993年通用動力公司將他的飛機製造事業出售給洛克西德公司,現在為洛克西德馬丁。F-16戰隼的優異的性能是他在外銷市場成功的原因,現在於24個國家服役中。它是現役西方戰鬥機當中產量最大也可能是最重要的機種,已經製造超過4000 架。儘管美國空軍的訂單已經生產完畢,但是仍然繼續為外銷而生產。 戰隼的原始設計針對越戰的經驗並且強調視距內的纏鬥能力,許多設計像是第一次集中在這架飛機上,包括:側置操縱桿、傾斜座椅以及線傳飛控系統。也是美國第一種有能力進行9g(88 m/s²)過載機動的戰鬥機。 F-16的官方名稱是「戰隼」,但飛行員以星際大爭霸戰機之名為其取了綽號「毒蛇」(Viper)
12
F-16的誕生始自於1974年美國國防部提出的一份性能要求書。由於F-4在越戰時的空戰表現不佳,特別是在近距離纏鬥的情況下而催生出F-15。有一群相當有影響力的人自稱為戰機黑手黨,其中包括系統分析師皮爾·史百瑞(Pierre Sprey),試飛員查理·邁爾斯(Charles E. Meyers)和飛行教官約翰·包伊得(John Boyd)等人,認為F-15的研發方向並不正確。他們批評F-15的體型太大而且成本太高。在設計上F-15是一架高速攔截機,迴轉半徑較大,並不適用於近距離的纏鬥。戰機黑手黨主張應該要研發一種具備極高運動能力的輕型戰鬥機,同時採購成本低廉,能夠大量部署。這些特性也就成為1971年開始進行的輕型戰鬥機計畫(LWF)。 輕型戰鬥機的規格為一架機身空重20000磅(9000公斤)的設計,這個重量僅有F-15的一半。此外非常強調低成本,小體型,航程遠,以及運動性,包含迴轉率和加速率,但是不必追求高速。這架飛機的最佳操作環境是在低於馬赫1.6和40000英尺(12000公尺)以下的高度。兩家公司在概念設計階段脫穎而出:通用動力的YF-16與諾斯羅普的YF-17眼鏡蛇。
13
輕型戰鬥機計畫在美國空軍當中遭遇非常大的反對聲浪,主要原因在於它會成為與美國空軍最主要的F-15戰鬥機互打擂臺的計畫。為了減少阻力,這個計畫更名為空戰戰鬥機(Air Combat Fighter,ACF)計畫。美國空軍需要一種比較便宜的輕型戰鬥機對抗冷戰對手蘇聯在數量上的優勢,與昂貴的F-15形成高低檔次配合。在此同時,比利時、丹麥、荷蘭與挪威四個國家在尋找替代F-104星式戰鬥機的新一代戰鬥機,他們共同組成多國戰鬥機計畫集團(Multinational Fighter Program Group,MFPG)以尋找適當的候選機種。參與空戰戰鬥機計畫競標的兩架原型機都被他們列入考慮,同時在名單上的還有法國達梭的幻象F1與瑞典SAAB的維京戰鬥機。美國海軍在這個階段也開始以艦載戰鬥攻擊試驗機(VFAX)計畫為名尋求一款低成本機種,以便輔助F-14雄貓這種和F-15一樣價格不菲的艦載戰鬥機。美國國會指示美國海軍必須與空軍的空戰戰鬥機計畫選擇同一個機種。當艦載戰鬥攻擊試驗機逐漸演變為一款多用途的飛機時,這項需求也被加入空戰戰鬥機的設計規範當中,以避開與F-15計畫的正面衝突,而且華約方面優勢的裝甲集群也需要加強對地攻擊能力。這是與戰機黑手黨的夢想相違背。
14
在1975年1月13日,美國空軍在空中戰鬥機的競賽中選擇了YF-16,因為它提供更好的效能,而且承諾可以以較便宜的成本製造和維護。它也是用和F-15一樣的F100引擎,而F-16的支持者相信這會幫助他們的計畫。另外也有政治的考量,想要在F-111項目結束後,還能保持與通用動力公司的生意。美國海軍選擇了YF-17的設計發展為 F/A-18,因為它的雙發動機設計符合海軍艦載機的較高可靠性要求。這對海洋上空的作戰是必需的。(海軍航母艦載機在海洋中只有航母作為基地。採用單發動機的戰鬥機,一旦發動機故障。戰機很難保證生存。所以強調要以雙發動機保證可靠性。美國空軍主要在陸地上空作戰,沒有如此要求。) 這架飛機也提供給北約組織的成員,且在1975年巴黎航空展中露臉。多國戰鬥機計畫集團(MFPG)的國家被允許購買348架,並將數個部件生產分包給他們,在比利時完成總裝。
15
美國空軍雷鳥飛行表演隊正在展示梯次編隊。在此過程中,F-16戰隼式戰鬥機以平均每小時400英里的速度,相隔18至24英寸飛行。
16
乘員:1 (A/C/E), 2 (B/D/F)機長:47 呎 8 吋 (14. 52 公尺)翼展:31 呎 (9
乘員:1 (A/C/E), 2 (B/D/F)機長:47 呎 8 吋 (14.52 公尺)翼展:31 呎 (9.45 公尺)機高:16 呎 8 吋 (5.09 公尺)機翼面積:300 ft² (27.87 m²)空重:18,238 磅 (8,272 公斤)載重:26,463 磅 (12,003 公斤)最大起飛重量:42,300 磅 (19,187 公斤)效能最大速度:1,350 mph (2,173 km/h)作戰半徑:340 英哩 (547 公里)最大高度:50,000 英呎 (15,240 公尺)爬升率:50,000 ft/min 15,240 m/min機翼載重:lb/ft² (kg/m²)推重比:武器裝備機炮:M61火神式20mm機關炮火箭吊倉:CRV-7空對空:AIM-7, AIM-9, AIM-120 空對地:AGM-45, AGM-65, AGM-88 反艦:AGM-84, AGM-119 炸彈:CBU-87, CBU-89, CBU-97, Paveway, JDAM, Mk 80 series
17
台灣空軍戰力 主戰飛機概況 臺灣空軍目前共有兵力56000人, 450餘架主戰飛機, 其中包括幻影2000-5戰機58架、
F-16A/B戰機144架、 IDF“經國”戰機130架、 F-5E/F戰機120架。
18
台灣空軍戰力 輔助作戰力量 除上述主戰飛機外,臺灣空軍還有
60架AT-3教練攻擊機、58架大型運輸機(其中C-130H運輸機36架)、4架E-2T預警機、1架EC-130H電子戰飛機、18架AT-3電子干擾機、30架S-2T反潛機、14架S-70C救援直升機、58架UH-1H直升機等空中輔助作戰飛機。
19
戰機的未來發展趨勢 戰機多功能化 匿蹤技術得運用 先進機載裝備的發展與運用 無人飛行載具的應用 環場紅外線感應能力,提供受攻擊時之預警。
人因工程概念及系統裝態指示,方便後勤維修。 資料鏈系統。 偏軸向攻擊能力。包括機首雷達的掃描角度增加及頭盔描凖器搭配射後不理飛彈。 向量推力等加強空中機動性能。
20
結論 為了加強與大陸進行武力對抗的籌碼,不惜花費鉅資為空軍引進先進的武器裝備,使其在品質上有了一個飛躍。臺灣空軍也在擁有了幻影2000-5、F-16A/B戰機、E-2T預警機和“愛國者”導彈等之後,多次吹噓如果海峽上空發生空戰,臺灣空軍完全能夠掌握制空權。 客觀地分析一下,我們會發現,如果兩岸一旦開戰,臺灣空軍在經過短暫的招架之後,最終還是會一敗塗地的。
21
第一,從主戰飛機的數量上看,大陸空軍擁有絕對的優勢,並且擁有雄厚的軍事航空工業基礎。而包括IDF戰機在內的臺灣飛機的主要零部件、設備和機載武器以及維護技術嚴重依賴國外,自身軍事航空工業基礎薄弱,一旦台海開戰,補給困難,原本不多的飛機只能是打一架少一架,壞一架癱一架,根本不能維持後續的戰鬥力。況且,臺灣空軍訓練有素的戰鬥機飛行員不足千人,同我軍龐大的飛行員陣容相比,實在少得可憐。一旦開戰,極度的緊張勞累,會使臺灣飛行員疲於奔命,難以支撐。 第二,從主戰飛機的性能對比上看,幻影2000-5、F-16A/B戰機雖比大陸空軍的殲七、殲八要先進一些,但與大陸新裝備的蘇-27戰機相比,還是稍遜一籌。蘇-27戰機上裝備的俄制AA-11紅外制導空對空導彈,性能上也優於臺灣空軍的“響尾蛇”和“天劍”Ⅰ型導彈,而且目前對岸正在積極研製開發供第四代戰機使用的空對空導彈。 第三,戰場防禦縱深太小,是臺灣空軍的“死穴”。正如一位大陸專業人士所言:台獨分子最大的悲哀在於臺灣離大陸太近了。僅3、7萬平方千米面積的台島地域狹小,大陸戰鬥機8—10分鐘即可臨空。島上任何一點距大陸都不足600千米遠,幾乎全部處於大陸作戰飛機的作戰半徑之內。狹小的作戰空間也使得臺灣空軍嚴重依賴的E-2T預警機和EC-130H電戰機,不能像波黑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的美國預警機和電戰機那樣遊蕩於敵打擊範圍之外,自身毫無任何防禦能力的E-2T和EC-130H不堪一擊的脆弱性,將是令臺灣空軍頭痛不已的一道難題。 第四,從作戰方式上分析,一旦台海戰爭爆發,對岸首戰方式將很可能是進行電子戰壓制基礎上的導彈精確攻擊,而非臺灣空軍一廂情願的單純出動戰鬥機與其爭奪所謂的“制空權”。
22
經過多年現代化建設,對岸電子對抗能力取得了長足進展,已擁有對付防空雷達、指揮管制網路的電子戰能力。除傳統導彈對臺灣具有威懾外,新設計的遠端地面攻擊導彈和誤差率極小的中、短程新式導彈也在數量和品質上引人注目。 臺灣的空軍基地雖然設施完善並建有飛機掩體,但多數距海岸不足5千米,毫無縱深防禦,大陸的導彈可以準確地擊中並摧毀這些設施完善的常備機場和大多數臨時公路機場,屆時,不論是停在地面上還是隱藏在洞庫裏的戰鬥機,都將因機場被摧毀而癱瘓在地。至於那些升空作戰的飛機,則會落得無家可歸的下場。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