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科学探究需要务实和思维 ——从中考命题看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 南京浦口区浦厂中学 任卫兵 2008.11.25.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科学探究需要务实和思维 ——从中考命题看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 南京浦口区浦厂中学 任卫兵 2008.11.25."—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科学探究需要务实和思维 ——从中考命题看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 南京浦口区浦厂中学 任卫兵

2 科学探究概述: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标》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1、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3 2008年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注意将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设计到试题中,通过测试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应用化学知识和技能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在考察学生的学习力和对社会的关注态度的同时,突出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4 例如08年南京中考题: [得出结论1 ] 紫甘蓝的汁液 ▲ (选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22.(7分)南南同学跟妈妈学烧紫甘蓝(紫卷心菜),用油炒后加入食醋,发现紫色的叶片立即变红,激发了他的探究欲望。 [提 出 问 题] 紫甘蓝的汁液能作酸碱指示剂吗? [进 行 实 验] 取紫甘蓝叶片少许在研钵中捣烂,用少量水浸泡,滤出蓝紫色的汁液。将汁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观察其显示的颜色并记录。 绿 色 蓝 色 蓝紫色 红 色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 纯碱溶液 肥皂水 食盐溶液 蒸馏水 白 醋 液 体 名 称 [得出结论1 ] 紫甘蓝的汁液 ▲ (选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质疑并求证] 紫甘蓝的汁液在均为碱性的肥皂水和纯碱溶液中,为何显示不同颜色? 用pH试纸测得上述肥皂水和纯碱溶液的pH分别为9和11,则肥皂水的碱性比纯碱溶液的碱性(选填“强”或“弱”) ▲ 。

5 [得出结论2 ] 紫甘蓝的汁液在不同pH范围内显示的颜色不同,利用紫甘蓝的汁液还可以区分液体碱性的 ▲ 。
[拓 展 应 用] 柠檬酸是制汽水的原料之一,为探究其固体是否显酸性,南南同学联想到教材上二氧化碳相关实验的设计,准备了三朵用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干燥小花。 取干燥的花①和喷上水的花②,分别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两个集气瓶中,发现花①不变色,花②变成了 ▲ 色。在干燥的花③上直接撒少量柠檬酸固体,花不变色,说明了 ▲ ;再向该花喷水,蓝紫色的花上出现了红色。 [ 反 思 ] 上述花的变色均与水有关,水的作用分别是: 花②中 ▲ ; 花③中 ▲ 。 查阅资料: 黄色 绿色 蓝色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 12~14 10~11 7~9 pH

6 再如07年南京中考题: 27. 请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提出问题】在平时探讨酸的性质时,我们通常是讨论酸的水溶液。究竟水在显示酸的特性时扮演什么角色呢? 【确定研究对象】以我们最熟知的盐酸(氯化氢的 水溶液)和氯化氢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氯化氢溶于水时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 子,而溶于干燥的甲苯(一种有机溶剂)时仍 以氯化氢分子的形式分散(如右上图)。

7 【设计与实验】(请完成下表) 【讨论与反思】盐酸的酸性是因为氯化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出了 ⑤▲ 。
氯化氢在甲苯中没有解离出氢离子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 ④▲ 化学方程式: ③▲ 氯化氢的水溶液:产生气泡 与固态碳酸钠作用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化学方程式: ②▲ 氯化氢的水溶液: ①▲ 与镁作用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不导电 氯化氢的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氯化氢的水溶液:导电性良好 测定导电性 解释与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内容 【讨论与反思】盐酸的酸性是因为氯化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出了 ⑤▲ 。 水对酸显现其酸性性质非常重要。还有哪些实例或实验也可以体现水对酸 显现其酸性性质的重要性呢,是否没有水,酸就不能显现酸性性质呢?(此问不作答,请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关注。)

8 【拓展探究】该学习小组又尝试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氯化氢
气体与氨气反应的实验探究,活塞K1、K2、K3、K4、K5 均关闭(装置气密性好)。通过调节活塞K4,用排石蜡油 的方法在B管中收集满了氨气,如通过调节活塞K1、K2, 在干燥的A管中充满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干燥氯化氢气体, 其操作是 ⑥▲ 。 在不用任何试剂的情况下,当看到 ⑦▲ 现 象时,说明A管中已收集满了氯化氢气体。打开K3,氯 化氢气体与氨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铵盐,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⑧▲

9 通过22题反思中,对两种情况下水的作用的分析,27题实验方案的设计等问题的巧妙设置,有利于引导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进一步关注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了教科学必须用科学的方法,组织真实客观的探究活动历程,让学生的思维逐步增强敏锐性、务实性,注重程序化知识的形成与应用,注重在科学的过程中提炼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

10 教学建议: 1、教师要研读《课标》上关于“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包括二级主题的要素、目标。
2、教师要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注意对比实验中控制变量的观点。 3、教师要选择好情景,可从教材、生活、生产、家庭小实验等挖掘素材。 4、教师要强化学生化学观念:包括元素观、微粒观、分类观、反应观等。

11 教学建议: 5、教师要准确把握科学探究的实质。落脚点:训练学生的思维。 ①关注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②关注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学生与教材的矛盾。 ③关注整体与局部。

12 Fe的生锈;燃烧的条件;分子的扩散; 质量守恒;空气中O2、CO2的含量; CO2与水反应;NaOH在空气中变质; 水的净化;海水的组成;服装干洗; 溶洞的形成;孔雀石的元素组成; 不同材料引起的火灾与自救; 食品添加剂;矿物的冶炼; 化肥的生产与使用……

13 谢 谢! 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Download ppt "科学探究需要务实和思维 ——从中考命题看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 南京浦口区浦厂中学 任卫兵 2008.11.25."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